第7章 更多欲望
關燈
小
中
大
就這樣她嫁給了他,答應了他的請求。
海倫覺得這故事對一個新人來說算不錯了。
老廷池也喜歡。
“充滿了瘋……瘋……瘋狂和哀傷。
”廷池對蓋普說。
廷池建議蓋普把《格裡爾帕策民宿》投給廷池最愛的雜志。
蓋普等了三個月才有回音: 這個故事隻是略有趣味,而且從語言和形式來說都無創新處。
仍然感謝您不吝賜稿。
蓋普不解,便把這封拒信拿給廷池看。
廷池也不解。
“我猜他們感興趣的是新……新……新小說。
”廷池說。
“什麼是新小說?”蓋普問。
廷池承認他也不大清楚。
“新小說講究語言和形……形……形式的創新,我猜。
”廷池說,“但我不明白新小說究竟寫的是什麼。
有時新小說寫的是關于它……它……它本身,我想。
” “關于它本身?”蓋普說。
“有點兒像關于小……小……小說的小說。
”廷池對他說。
蓋普還是不明白,但蓋普在意的是海倫喜歡這個故事。
差不多15年之後,蓋普發表了第三本小說。
同一個廷池最愛的雜志編輯寫信給蓋普,信中對蓋普和他的作品極盡吹捧之能事,并請蓋普将任何新寫的稿子投給這家廷池最愛的雜志。
但蓋普記憶力持久,并有着獾一般的憤怒。
他挖出說格裡爾帕策故事“略有趣味”的舊拒稿信,這信因為沾上了咖啡漬而變硬,而且被折疊太多次,折縫處已經破了,但蓋普把它和回信一起寄給廷池最愛的雜志編輯。
蓋普的信這麼寫的: 我對貴刊隻是略感興趣,而且我對語言和形式仍無創新。
仍然感謝您不吝索稿。
蓋普有着可笑的自尊,過分牢記對他作品的攻擊和拒絕。
幸運的是海倫自己極度自尊,因為如果她沒有高度的自尊,最終就會恨他。
就這樣,他們很幸運。
很多伴侶住在一起以後發現彼此并不相愛,一些伴侶從來沒發現這一點。
另外的人結了婚,不愛對方的覺悟總是在他們生命中尴尬的時刻到來。
而蓋普和海倫的婚姻呢,他們幾乎不算了解對方,但他們有直覺,而且在他們結婚後就固執地下定決心愛上對方。
也許因為他們都太忙于追逐各自的事業,這讓他們沒空對兩人的關系詳加考察。
海倫念了兩年大學就畢了業,她才23歲就獲得了英語文學的博士頭銜,24歲時開始她的第一份工作,在一間女子學院裡任助理教授。
蓋普花了五年工夫才寫完第一本長篇小說,但那是本不錯的小說,會給他掙得年輕作家的尊敬和聲譽,盡管沒讓他賺到多少錢。
到那時為止,都是海倫在賺錢。
海倫上學和蓋普寫作期間,珍妮養活他們。
第一次讀珍妮的書時,海倫比蓋普更吃驚,蓋普畢竟和他母親一起生活,對她的古怪毫不驚訝,根本視若平常。
然而蓋普倒是對這書的暢銷大為吃驚。
他從沒想過自己會成為公衆人物,成為别人書裡的主人公,他還沒寫出自己的書呢。
這書的編輯,約翰·沃爾夫,不會忘記在辦公室第一次見到珍妮·菲爾茲的那個早晨。
“有一個護士找你。
”他的秘書翻着白眼說,就好像她老闆身上有一樁親子認定關系官司纏身似的。
約翰·沃爾夫和他的秘書怎麼也想不到,珍妮的公文包那麼沉是因為裡面裝着1158頁手稿打印件。
“這書寫的是我自己,”她告訴約翰·沃爾夫,一邊打開公文包拿出一大摞手稿放在他桌上,“你什麼時候能讀一下?”約翰·沃爾夫覺得這架勢好像這個女人要待在他辦公室裡等他讀完似的。
他瞟了一眼第一句話(在這個思想肮髒的世界上,你要麼是妻子,要麼是情婦,要麼就很快會成為兩者之一……)然後想到:啊老天,我如何才能擺脫這人啊? 後來,他當然因為找不到她的電話而焦慮至極,因為他想告訴她:“好!這書我們出定了!”他不知道珍妮·菲爾茲是史第林的厄尼·霍爾姆家中的座上賓,珍妮和厄尼徹夜長談,夜夜談(出于通常的那種父母發現自己19歲的孩子要結婚的擔心)。
“他們每晚能去哪裡?”珍妮說,“他們不到兩三點不回家,昨天晚上還下雨了。
下了一整夜,他們連輛車都沒有。
” 他們去了摔跤室。
海倫當然有鑰匙。
而且摔跤室的墊子對他們來說比什麼床都舒服熟悉不過。
還更大。
“他們說他們想要孩子,”厄尼抱怨道,“海倫得先念完書。
” “有了孩子,蓋普永遠寫不完一本書。
”珍妮說。
畢竟,她想着自己可是等了18年才開始寫她的書。
“他們都很用功。
”厄尼說,安慰自己和珍妮。
“他們非得用功不可。
”珍妮說。
“我不懂他們為什麼就不能先一起住住看,”厄尼說,“如果住在一起沒問題,那麼就讓他們結婚吧,然後讓他們生孩子吧。
” “我不懂為什麼有人會想和另一個人住在一起。
”珍妮·菲爾茲說。
厄尼看着有點兒受傷。
“可是,你喜歡和蓋普住在一起,”他提醒她,“我喜歡海倫和我住一起。
她在學校的時候我真想她。
” “是欲望,”珍妮不祥地說,“這個世界充滿了病态的欲望。
” 厄尼擔心她,他不知道她馬上就會從此變得有錢有名。
“來罐啤酒嗎?”他問珍妮。
“不了,謝謝。
”珍妮說。
“他們是好孩子。
”厄尼提醒她。
“但最終還是都屈從于欲望了。
”珍妮悶悶不樂地說,厄尼·霍爾姆小心翼翼走到廚房給自己又開了罐啤酒。
珍妮的自傳中關于“欲望”的章節讓蓋普特别尴尬。
成為一個有名的非婚生子是一回事,而成為有名的青春期欲望的病例,是相當不同的另一回事,他私人的性沖動變成了受歡迎的故事。
海倫覺得寫得很好笑,盡管她承認無法理解他為何會被妓女吸引。
“欲望讓舉止最得體的人表現得喪失本性。
”珍妮·菲爾茲寫道,這句話特别惹蓋普生氣。
“他媽的,她懂個屁?”他尖叫着,“她從沒感受過性欲,一次也沒有。
她是權威!那就跟聽一棵植物描繪哺乳動物的動機一樣。
” 但其他人對珍妮的評價比較客氣,盡管較嚴肅的期刊偶爾會指摘她實際的寫作水準,但媒體總的來說對這書都很有好感。
有人這麼寫道:“第一本真正的女權主義者自傳,充滿了對一種活法的贊頌,以及對另一種活法的奚落。
”另一個人寫:“這本勇敢的書提出了一個重要的主張,女人無需任何性牽絆也可以擁有完整的人生。
” “現如今,”約翰·沃爾夫給珍妮的書寫的序言這樣說,“你要麼在一個對的時間被當成對的聲音,要麼你就被貶為一無是處。
”她在一個對的時間被當成了對的聲音,但當珍妮·菲爾茲穿着白色護士服坐在約翰·沃爾夫隻帶最喜歡的作家去的餐廳裡時,她卻對女權主義這個詞很不舒服。
她不太确定這是什麼意思,但這個詞讓她想起女性生理衛生和華倫泰療法。
畢竟她是護理專業出身。
她不好意思地說,她想她隻不過對如何生活作出了正确的選擇,而且因為她的選擇不熱門,她感到非得說些什麼來自辯不可。
諷刺的是,大批塔拉哈希的佛羅裡達州立大學的年輕女性覺得珍妮的選擇非常熱門,她們因為自己計劃懷孕引發了小小争議。
有那麼一段時間,紐約特立獨行的女性被稱為“珍妮·菲爾茲實踐者”。
但蓋普總是叫那“格裡爾帕策實踐者”。
而珍妮隻是覺得女性和男性一樣,起碼應該可以有意識地決定自己的人生,如果這樣她就成了女權主義者,她說,那麼她想她就是一名女權主義者。
約翰·沃爾夫非常喜歡珍妮·菲爾茲,他盡可能給珍妮打預防針,說她可能無法理解她的書招緻的攻擊和贊譽。
但珍妮從來沒能完全理解這書的“政治性”,或者說不理解這書如何被人當成政治性很強的書來利用。
“我受的是護理訓練,”她後來在一次訪談中坦誠地說,“護理工作是我喜歡的第一件事,也是我想做的第一件事。
對我這個健康的人來說,護理工作很實用,我一直很健康,做護士能幫助那些不健康的人或不能照顧自己的人。
我想我隻是抱着這種心态自己也想寫一本書。
” 在蓋普看來,他母親一生都是護士。
她護理兒子念完了史第林學校,她不厭其煩地催生了自己奇怪的人生故事,最後,她成了有難處的女性的某種護士。
她變成有名有力量的人物,女人們向她尋求建議。
随着自傳爆紅,珍妮·菲爾茲發現了一整個國家面臨人生選擇難題的女性,這些女性從不走尋常路的珍妮那裡得到了鼓勵。
她本可以在任何報紙上開設建議專欄,但珍妮·菲爾茲現在覺得寫夠了,就如她當年決定不再念書了一樣,也像她決定不再待在歐洲了一樣。
某種程度上,她從未不想再護理别人。
她的父親,那位受驚的鞋王,在珍妮的自傳出版後不久就因心髒病突發離世,盡管珍妮的母親從未責怪過是珍妮的書導緻了這場悲劇,珍妮也從沒怪過自己,但珍妮知道她母親無法獨自生活。
不像珍妮·菲爾茲,珍妮的母親習慣和别人一起住,她現在老了,珍妮想到她在犬首灣的大房間之間晃晃颠颠地走來走去,毫無人生目的,沒了伴侶之後完全丢失了僅餘的神志。
珍妮便跑去看護她,也就是在犬首灣的大宅裡,珍妮開始充當女性顧問,用她那直截了當的本事幫她們作決定。
“哪怕是變态的決定!”蓋普哀号道,但他很高興有珍妮負責他的開銷。
他和海倫很快有了第一個孩子。
一個叫鄧肯的男孩兒。
蓋普常常開玩笑說他的第一本長篇小說分成那麼多短小的章節就是因為鄧肯。
蓋普在喂奶、哄睡覺和換紙尿褲的間歇寫作。
“這是短鏡頭組成的長篇,”他後來宣稱,“全虧了鄧肯。
”海倫每天都要去學校,是因為蓋普答應帶孩子她才肯生的。
蓋普喜歡從來不用出門這一點。
他邊寫作邊照顧鄧肯,他煮飯寫作然後再照顧鄧肯。
海倫回家來,等着她的總是個挺幸福的家庭主夫,隻要蓋普的小說進展順利,無論多機械的家務他都甘之如饴。
實際上,越不用動腦子的家務還越好。
每天有兩個小時他把鄧肯交給樓下公寓的女人,自己去健身房鍛煉。
他後來成了海倫任教的這所女子學院的一道奇景,他繞着曲棍球場一圈圈不停地跑,或者在體操選手專用的健身房
海倫覺得這故事對一個新人來說算不錯了。
老廷池也喜歡。
“充滿了瘋……瘋……瘋狂和哀傷。
”廷池對蓋普說。
廷池建議蓋普把《格裡爾帕策民宿》投給廷池最愛的雜志。
蓋普等了三個月才有回音: 這個故事隻是略有趣味,而且從語言和形式來說都無創新處。
仍然感謝您不吝賜稿。
蓋普不解,便把這封拒信拿給廷池看。
廷池也不解。
“我猜他們感興趣的是新……新……新小說。
”廷池說。
“什麼是新小說?”蓋普問。
廷池承認他也不大清楚。
“新小說講究語言和形……形……形式的創新,我猜。
”廷池說,“但我不明白新小說究竟寫的是什麼。
有時新小說寫的是關于它……它……它本身,我想。
” “關于它本身?”蓋普說。
“有點兒像關于小……小……小說的小說。
”廷池對他說。
蓋普還是不明白,但蓋普在意的是海倫喜歡這個故事。
差不多15年之後,蓋普發表了第三本小說。
同一個廷池最愛的雜志編輯寫信給蓋普,信中對蓋普和他的作品極盡吹捧之能事,并請蓋普将任何新寫的稿子投給這家廷池最愛的雜志。
但蓋普記憶力持久,并有着獾一般的憤怒。
他挖出說格裡爾帕策故事“略有趣味”的舊拒稿信,這信因為沾上了咖啡漬而變硬,而且被折疊太多次,折縫處已經破了,但蓋普把它和回信一起寄給廷池最愛的雜志編輯。
蓋普的信這麼寫的: 我對貴刊隻是略感興趣,而且我對語言和形式仍無創新。
仍然感謝您不吝索稿。
蓋普有着可笑的自尊,過分牢記對他作品的攻擊和拒絕。
幸運的是海倫自己極度自尊,因為如果她沒有高度的自尊,最終就會恨他。
就這樣,他們很幸運。
很多伴侶住在一起以後發現彼此并不相愛,一些伴侶從來沒發現這一點。
另外的人結了婚,不愛對方的覺悟總是在他們生命中尴尬的時刻到來。
而蓋普和海倫的婚姻呢,他們幾乎不算了解對方,但他們有直覺,而且在他們結婚後就固執地下定決心愛上對方。
也許因為他們都太忙于追逐各自的事業,這讓他們沒空對兩人的關系詳加考察。
海倫念了兩年大學就畢了業,她才23歲就獲得了英語文學的博士頭銜,24歲時開始她的第一份工作,在一間女子學院裡任助理教授。
蓋普花了五年工夫才寫完第一本長篇小說,但那是本不錯的小說,會給他掙得年輕作家的尊敬和聲譽,盡管沒讓他賺到多少錢。
到那時為止,都是海倫在賺錢。
海倫上學和蓋普寫作期間,珍妮養活他們。
第一次讀珍妮的書時,海倫比蓋普更吃驚,蓋普畢竟和他母親一起生活,對她的古怪毫不驚訝,根本視若平常。
然而蓋普倒是對這書的暢銷大為吃驚。
他從沒想過自己會成為公衆人物,成為别人書裡的主人公,他還沒寫出自己的書呢。
這書的編輯,約翰·沃爾夫,不會忘記在辦公室第一次見到珍妮·菲爾茲的那個早晨。
“有一個護士找你。
”他的秘書翻着白眼說,就好像她老闆身上有一樁親子認定關系官司纏身似的。
約翰·沃爾夫和他的秘書怎麼也想不到,珍妮的公文包那麼沉是因為裡面裝着1158頁手稿打印件。
“這書寫的是我自己,”她告訴約翰·沃爾夫,一邊打開公文包拿出一大摞手稿放在他桌上,“你什麼時候能讀一下?”約翰·沃爾夫覺得這架勢好像這個女人要待在他辦公室裡等他讀完似的。
他瞟了一眼第一句話(在這個思想肮髒的世界上,你要麼是妻子,要麼是情婦,要麼就很快會成為兩者之一……)然後想到:啊老天,我如何才能擺脫這人啊? 後來,他當然因為找不到她的電話而焦慮至極,因為他想告訴她:“好!這書我們出定了!”他不知道珍妮·菲爾茲是史第林的厄尼·霍爾姆家中的座上賓,珍妮和厄尼徹夜長談,夜夜談(出于通常的那種父母發現自己19歲的孩子要結婚的擔心)。
“他們每晚能去哪裡?”珍妮說,“他們不到兩三點不回家,昨天晚上還下雨了。
下了一整夜,他們連輛車都沒有。
” 他們去了摔跤室。
海倫當然有鑰匙。
而且摔跤室的墊子對他們來說比什麼床都舒服熟悉不過。
還更大。
“他們說他們想要孩子,”厄尼抱怨道,“海倫得先念完書。
” “有了孩子,蓋普永遠寫不完一本書。
”珍妮說。
畢竟,她想着自己可是等了18年才開始寫她的書。
“他們都很用功。
”厄尼說,安慰自己和珍妮。
“他們非得用功不可。
”珍妮說。
“我不懂他們為什麼就不能先一起住住看,”厄尼說,“如果住在一起沒問題,那麼就讓他們結婚吧,然後讓他們生孩子吧。
” “我不懂為什麼有人會想和另一個人住在一起。
”珍妮·菲爾茲說。
厄尼看着有點兒受傷。
“可是,你喜歡和蓋普住在一起,”他提醒她,“我喜歡海倫和我住一起。
她在學校的時候我真想她。
” “是欲望,”珍妮不祥地說,“這個世界充滿了病态的欲望。
” 厄尼擔心她,他不知道她馬上就會從此變得有錢有名。
“來罐啤酒嗎?”他問珍妮。
“不了,謝謝。
”珍妮說。
“他們是好孩子。
”厄尼提醒她。
“但最終還是都屈從于欲望了。
”珍妮悶悶不樂地說,厄尼·霍爾姆小心翼翼走到廚房給自己又開了罐啤酒。
珍妮的自傳中關于“欲望”的章節讓蓋普特别尴尬。
成為一個有名的非婚生子是一回事,而成為有名的青春期欲望的病例,是相當不同的另一回事,他私人的性沖動變成了受歡迎的故事。
海倫覺得寫得很好笑,盡管她承認無法理解他為何會被妓女吸引。
“欲望讓舉止最得體的人表現得喪失本性。
”珍妮·菲爾茲寫道,這句話特别惹蓋普生氣。
“他媽的,她懂個屁?”他尖叫着,“她從沒感受過性欲,一次也沒有。
她是權威!那就跟聽一棵植物描繪哺乳動物的動機一樣。
” 但其他人對珍妮的評價比較客氣,盡管較嚴肅的期刊偶爾會指摘她實際的寫作水準,但媒體總的來說對這書都很有好感。
有人這麼寫道:“第一本真正的女權主義者自傳,充滿了對一種活法的贊頌,以及對另一種活法的奚落。
”另一個人寫:“這本勇敢的書提出了一個重要的主張,女人無需任何性牽絆也可以擁有完整的人生。
” “現如今,”約翰·沃爾夫給珍妮的書寫的序言這樣說,“你要麼在一個對的時間被當成對的聲音,要麼你就被貶為一無是處。
”她在一個對的時間被當成了對的聲音,但當珍妮·菲爾茲穿着白色護士服坐在約翰·沃爾夫隻帶最喜歡的作家去的餐廳裡時,她卻對女權主義這個詞很不舒服。
她不太确定這是什麼意思,但這個詞讓她想起女性生理衛生和華倫泰療法。
畢竟她是護理專業出身。
她不好意思地說,她想她隻不過對如何生活作出了正确的選擇,而且因為她的選擇不熱門,她感到非得說些什麼來自辯不可。
諷刺的是,大批塔拉哈希的佛羅裡達州立大學的年輕女性覺得珍妮的選擇非常熱門,她們因為自己計劃懷孕引發了小小争議。
有那麼一段時間,紐約特立獨行的女性被稱為“珍妮·菲爾茲實踐者”。
但蓋普總是叫那“格裡爾帕策實踐者”。
而珍妮隻是覺得女性和男性一樣,起碼應該可以有意識地決定自己的人生,如果這樣她就成了女權主義者,她說,那麼她想她就是一名女權主義者。
約翰·沃爾夫非常喜歡珍妮·菲爾茲,他盡可能給珍妮打預防針,說她可能無法理解她的書招緻的攻擊和贊譽。
但珍妮從來沒能完全理解這書的“政治性”,或者說不理解這書如何被人當成政治性很強的書來利用。
“我受的是護理訓練,”她後來在一次訪談中坦誠地說,“護理工作是我喜歡的第一件事,也是我想做的第一件事。
對我這個健康的人來說,護理工作很實用,我一直很健康,做護士能幫助那些不健康的人或不能照顧自己的人。
我想我隻是抱着這種心态自己也想寫一本書。
” 在蓋普看來,他母親一生都是護士。
她護理兒子念完了史第林學校,她不厭其煩地催生了自己奇怪的人生故事,最後,她成了有難處的女性的某種護士。
她變成有名有力量的人物,女人們向她尋求建議。
随着自傳爆紅,珍妮·菲爾茲發現了一整個國家面臨人生選擇難題的女性,這些女性從不走尋常路的珍妮那裡得到了鼓勵。
她本可以在任何報紙上開設建議專欄,但珍妮·菲爾茲現在覺得寫夠了,就如她當年決定不再念書了一樣,也像她決定不再待在歐洲了一樣。
某種程度上,她從未不想再護理别人。
她的父親,那位受驚的鞋王,在珍妮的自傳出版後不久就因心髒病突發離世,盡管珍妮的母親從未責怪過是珍妮的書導緻了這場悲劇,珍妮也從沒怪過自己,但珍妮知道她母親無法獨自生活。
不像珍妮·菲爾茲,珍妮的母親習慣和别人一起住,她現在老了,珍妮想到她在犬首灣的大房間之間晃晃颠颠地走來走去,毫無人生目的,沒了伴侶之後完全丢失了僅餘的神志。
珍妮便跑去看護她,也就是在犬首灣的大宅裡,珍妮開始充當女性顧問,用她那直截了當的本事幫她們作決定。
“哪怕是變态的決定!”蓋普哀号道,但他很高興有珍妮負責他的開銷。
他和海倫很快有了第一個孩子。
一個叫鄧肯的男孩兒。
蓋普常常開玩笑說他的第一本長篇小說分成那麼多短小的章節就是因為鄧肯。
蓋普在喂奶、哄睡覺和換紙尿褲的間歇寫作。
“這是短鏡頭組成的長篇,”他後來宣稱,“全虧了鄧肯。
”海倫每天都要去學校,是因為蓋普答應帶孩子她才肯生的。
蓋普喜歡從來不用出門這一點。
他邊寫作邊照顧鄧肯,他煮飯寫作然後再照顧鄧肯。
海倫回家來,等着她的總是個挺幸福的家庭主夫,隻要蓋普的小說進展順利,無論多機械的家務他都甘之如饴。
實際上,越不用動腦子的家務還越好。
每天有兩個小時他把鄧肯交給樓下公寓的女人,自己去健身房鍛煉。
他後來成了海倫任教的這所女子學院的一道奇景,他繞着曲棍球場一圈圈不停地跑,或者在體操選手專用的健身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