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關燈
彎,由敞開的郊野駛進搭有席子的方形甬道時,雨又下了。

     夜裡起了風,到清早三時,正當大雨傾盆直瀉的當兒,敵軍發炮轟擊,克羅地亞部隊穿越山上的草場和一片片的樹林,沖到前線來。

    他們冒着雨在黑暗中混打一陣,由第二線一批驚慌的士兵發動反攻,才把敵人趕了回去。

    在雨中開了許多炮,放了許多火箭,全線都響起了機槍聲和步槍聲。

    他們沒有再來攻,前線比較沉寂了,在一陣陣風雨中,我們聽得見北面遠遠地有猛烈的炮轟聲。

     傷員到救護站來了,有的由人用擔架擡來,有的自己走,有的由人家背着越過田野而來。

    他們全身濕透,都吓得要命。

    我們把擔架上的傷員由急救站的地下室擡上來,裝滿了兩部救護車,當我伸手關上第二部車的車門時,我發覺打在臉上的雨已變成雪了。

    雪花在雨中又猛又快地落下來。

     天亮時還在刮狂風,雪倒停了。

    掉在濕地上的雪已融化,而現在又下起雨來了。

    天剛亮,敵人又發動一次進攻,但是沒有得逞。

    那天我們整天等待敵人來攻,一直等到太陽下山。

    在南面,那條有樹林的長山嶺底下,奧軍的大炮集中在那裡,又開始炮轟了。

    我們也等待他們的炮轟,但是并沒有來。

    天黑下來了。

    村子後邊田野上的大炮開起來了,聽見炮彈從我們這邊往外開,心裡倒很舒服。

     我們聽說敵人進攻南邊已失敗了。

    那天夜裡他們不再進攻,但是我們又聽說,他們在北邊突破了我們的陣地。

    夜裡有人傳話來叫大家準備撤退。

    這消息是急救站那個上尉告訴我的。

    他的消息是從旅部聽來的。

    過了一會兒,他接到電話,說方才的消息是小廣播。

    旅部奉令堅守培恩西柴這條戰線,不顧任何變化。

    我問起關于突破的消息,他說他在旅部聽說,奧軍突破了第二十七軍團陣地,直逼卡波雷多。

    北邊整天有大惡戰。

     “倘若那批龜兒子真的讓他們突破的話,我們就成為甕中之鼈了,”他說。

     “進攻的是德國部隊,”一位軍醫說。

    一提起德國人,大家談虎變色。

    我們不想跟德國人打交道。

     “一共有十五師德軍,”軍醫說。

    “他們已經突破過來,我們就要給切斷了。

    ” “在旅部,他們說這條戰線非守住不可。

    他們說,敵人的突破還不太厲害,我們要守住從馬焦萊峰一直橫穿山區的新陣地。

    ” “他們這消息是從哪兒聽來的?” “從師部。

    ” “叫我們撤退的就是師部來的命令嘛。

    ” “我們是直屬軍團的,”我說。

    “但是在這兒,我受你的指揮。

    自然,你什麼時候叫我走我就走。

    但是命令是退還是守,總得弄個清楚。

    ” “命令是留守這地方。

    你把傷員從這兒運到後送站。

    ” “有時候我們還把傷員從後送站運到野戰醫院,”我說。

    “告訴我,我沒見識過撤退——要是果真撤退,這些傷員怎麼撤退法呢?” “沒法把傷員全部運走。

    能運多少就運多少,其餘的隻好撂下。

    ” “那麼車子裝什麼呢?” “醫院設備。

    ” “好的,”我說。

     第二天夜裡,撤退開始了。

    我們聽說德軍和奧軍突破了北面的陣地,現在正沿着山谷直沖下來,向西維特爾和烏迪内挺進。

    撤退倒很有秩序,士兵們身上淋濕,心裡愠悻。

    夜裡,我們開着車子在擁擠的路上慢慢地走,越過了冒雨撤離前線的部隊、大炮、馬兒拖着的車子、騾子和卡車。

    并不比進兵時更混亂一點。

     那天夜裡,我們幫助那些野戰醫院撤退——野戰醫院就設在高原上那些毀壞最少的村莊裡——把傷員運到河床邊的普拉伐;第二天一整天,又是冒着雨協助撤退普拉伐的醫院和後送站。

    那天雨下個不停,培恩西柴的部隊冒着十月裡的秋雨,撤出了高原,渡過了河,經過了那年春天開始打勝仗的地方。

    第二天中午,我們到了哥裡察。

    雨停了,城裡幾乎全空了。

    我們車子開上街時,碰見那個專門招待士兵的窯子正在把姐兒們裝進一部卡車。

    姐兒一共有七個,都戴着帽子,披着外衣,手裡提着小提包。

    其中有兩個在哭。

    有一個對我們笑笑,還伸出舌頭來上下播弄。

    她長着厚嘴唇和黑眼睛。

     我停住車,跑過去找那管姐兒的說話。

    軍官窯子的姐兒們當天一早就走了,她說。

    她們上哪兒去了?到科内利阿諾去了,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