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陰雲蓋頂
關燈
小
中
大
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包括清潔人員和設備間工作人員)叫到一起,坐在一間大指揮室的桌子前,跟我見面。
下午2點(華盛頓時間下午5點)的時候,我去問候了他們。
我對他們說,2015年我們重新撰寫了聯邦調查局的使命,現在我們的使命更簡短,更能凸顯我們職責的重要性。
我們最新敲定的使命是:保護美國人民,捍衛憲法尊嚴。
我對大家說,我想讓使命表述得簡短一些,這樣所有人,尤其是年輕人,都能知道我們的使命,了解我們的使命,記住我們的使命,然後與親朋好友分享我們的使命。
我希望,所有人都能意識到…… 然後我停了下來。
我看到後面牆上的電視中出現了“科米離職”這四個大字。
我的聽衆是背對電視的,大概他們注意到了我的失神,也都轉過頭去探個究竟。
我笑了,然後說:“這太滑稽了。
這個謠言應該是費了大力氣吧。
”我沒管這些,繼續說:“聯邦調查局裡沒有所謂的職能部門,我希望……” 屏幕上的字又變了。
三個屏幕正在播放來自三家不同電視台的新聞,但内容都是一樣的:“科米被解雇了。
”我笑不出來了,屋子裡開始議論紛紛。
我對大家說:“朋友們,我得去弄明白究竟發生了什麼,但無論這條信息是真還是假,我想傳達的理念不會改變。
現在請讓我說完。
”我繼續說,“你們之中的每個人都肩負着保護美國人民的任務,肩負着捍衛憲法尊嚴的使命。
我們分工不同,但使命都一樣。
感謝各位在過去的時光裡做出的貢獻,謝謝各位!”然後,我走到每個員工面前,和他們握手,緊接着便離開會場去到一間私人辦公室,想弄明白到底發生了什麼。
聯邦調查局局長出差的時候,身邊是有通信團隊的,以保證司法部或白宮可以随時找到他。
但是沒人給我打過電話,司法部部長沒打過,副總檢察長也沒打過,沒有一個電話。
明明出差的前一天我剛剛見過司法部部長,幾天前我還跟新上任的副總檢察長單獨見過面。
副總檢察長請我去見他,想就如何開展工作咨詢我的意見,畢竟我在2003—2005年曾出任這一職位。
2016年10月末,大選之前不久,現任副總檢察長當時還在巴爾的摩任聯邦檢察官,他還請我去做演講,面對他所有的員工講領導力,講我為什麼要在希拉裡郵件案中發表7月聲明。
那時,他還誇贊我是個能夠鼓舞人心的領導者。
現在,他不僅一個電話都沒給我打,還起草了一份備忘錄,支持特朗普解雇我,說我2016年的所作所為不可接受,非常糟糕。
這讓我覺得十分不可理喻。
當時,我知道的所有情況都是通過媒體得知的。
一通混亂之後,我們了解到一名白宮的工作人員正在前往聯邦調查局總部,想要給我帶個總統的信兒。
我給帕特裡斯打了個電話,她說她和孩子們都看到新聞了。
我對她說,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我們正在研究是怎麼回事。
帕特裡克·菲茨傑拉德給我打電話,我也是這麼對他說的。
國土安全部部長約翰·凱利(JohnKelly)也給我打了個電話,說我被解雇之後他也傷透了心,也想辭職抗議。
他說他不想再為這個無恥之徒工作了,對我他都能幹出這種事情來,還有什麼幹不出來的。
我勸凱利别這麼做,這個國家、這個總統都需要自律的人在身邊,尤其是總統更需要。
我的助手奧爾西娅·詹姆斯非常給力,她在聯邦調查局大樓門口拿到了白宮工作人員帶來的消息,草草地看了一遍然後發給了我。
我确實被解雇了,即時生效。
我居然被解雇了,被這個多次表揚我、請我留任的總統解雇了。
解雇我的決定是由副部檢察長提出并經司法部部長同意。
這位副總檢察長不久之前還誇贊我,說我是一名出色的領導者;而司法部部長不僅完全抽身俄羅斯幹預美國大選一案,而且據總統先生所說,還曾稱贊我工作做得很好。
解雇我的原因都是假的,但這封解雇信确實是真的。
我覺得我有點反胃,還有點頭暈。
我走出這間辦公室,一大群聯邦調查局洛杉矶分局的員工聚在外面,很多人都熱淚盈眶。
我跟他們簡單說了幾句,告訴他們聯邦調查局的價值觀比我們任何人都重要、都堅定。
現在要離開他們,我非常傷心,我告訴他們,正因他們都具備那些生而為人的珍貴品質——誠實、稱職和獨立,使我覺得離開是如此苦痛。
我非常不願離開他們。
随後,我去了洛杉矶分局局長迪爾德麗·菲克(DeirdreFike)的辦公室。
當初是我推薦她出任這個職位的,我相信她的判斷力。
直覺告訴我們,無論如何我都應該參加這場宣講,就算以一個普通公民的身份也好。
這場宣講是我非常關注的活動,我依舊願意勸說那些有才能的男男女女加入聯邦調查局,就算我不再是聯邦調查局的一分子了。
但最終我還是決定不參加了,因為我的出現會轉移大家的注意力,隻要有一個媒體看見了我,整場活動就别想順利進行下去了。
我的出現沒什麼好處,可能還會帶來害處。
于是,我覺得還是直接回家比較好。
但現在問題出現了:我該怎麼回家呢?我還是把這個問題留給安德魯·麥凱布來操心吧,這家夥幾分鐘之前剛從聯邦調查局副局長變成代理局長了。
麥凱布剛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也跟我一樣驚愕不已。
現在他是一把手了,他得想個合理又合法的法子解決這個問題才行。
剛聽到這個消息的我十分震驚,我還想過租個車,開上2700英裡回家得了,但轉念一想覺得不妥,我又不是自己來的,腦子也還算清楚,不能這樣做。
最後還是麥凱布決定,既然聯邦調查局依然對我的安全負有責任,我還是坐來時的飛機原路返回,反正安保人員和機組人員也都得回華盛頓。
拿定了這個主意,我們就都上了車,開向機場。
新聞直升機在我們從聯邦調查局洛杉矶分局去機場的路上追上了我們。
我們的車緩緩地行駛在洛杉矶的路上時,我看到我們右側的車裡,開車的人用手機在看新聞,新聞裡俨然都是我們的身影。
然後他轉過頭來,搖下車窗,對我笑了一笑,豎起了大拇指。
我不知道他是怎樣完成了這一串動作,同時又握得緊方向盤的。
往常,我們都是直接将車開進停機坪,由警官直接護送我到登機梯架上,這次也不例外。
一般我都會感謝護送我們的警官,但這次我整個人都是懵的,不知道在胡思亂想些什麼,差點兒忘了這事兒。
還是我的特别助理喬希·坎貝爾(JoshCampbell)提醒了我。
他看我沒有與護送警官握手告别,就用胳膊肘輕推了我一下,讓我去謝謝那些警官。
我照做了,跟每個人握了手,然後登上了扶梯。
我不敢看飛行員的眼睛,也不敢看我的安保團隊,怕我會失态。
他們也非常安靜。
随後,機艙廣播響起,說飛機即将滑行起飛了。
這些影像全都被跟随我們的新聞直升機拍攝了下來。
特朗普總統顯然在白宮也一直盯着電視看,自然看到了我感謝護送警官之後登上飛機離開的畫面。
而這讓他異常惱怒。
第二天早上,他給麥凱布打電話,要他調查一下是誰允許我乘坐聯邦調查局的飛機從加利福尼亞州飛回來的。
麥凱布說,他确實可以調查是誰允許我使用聯邦調查局的飛機的,但他不必這麼做,因為就是他自己允許的。
麥凱布對總統說,無論如何飛機也是要返航的,安保團隊也得回來,而聯邦調查局也肩負着将我安全送回家的責任。
聽麥凱布這麼說,總統爆發了。
他下令說,決不允許我再踏入聯邦調查局的任何地方,絕對不許。
我的前同事隻能将我辦公室裡的東西都打了包送到我家。
總統的命令中還禁止我與聯邦調查局員工見面,不允許我與他們之間有任何交流。
那些都是曾與我并肩奮鬥過的兄弟啊! 大選的時候,特朗普就對麥凱布和他妻子的事情有諸多不滿,至今還總對那事兒憤懑不已,總想拿出來說一說。
因此,特朗普問麥凱布:“你妻子在弗吉尼亞州輸了競選,是不是?” 麥凱布回答道:“是的,她沒能取勝。
” 然後,總統居然問了聯邦調查局代理局長這樣一個問題:“替我問問她,輸了的感覺如何?”然後把電話挂了。
回家的飛機上,我一個人坐在那兒,努力理清思路。
我從手提箱裡掏出了一瓶從加利福尼亞州帶回來的黑皮諾,倒在紙杯裡抿了一口,盯着舷窗外的萬家燈火,盯着這片我深愛的土地。
如果我還沒有被解雇的話,這種行為可是不被允許的。
快到華盛頓的時候,我問飛行員,能不能讓我坐在駕駛室裡感受一下降落的過程。
聯邦調查局的飛機我坐了幾百次,從未進過駕駛區。
我坐在駕駛位後面的彈跳座椅上,戴上耳機,看着兩個出色的特工飛行員操縱飛機降落,穩穩地停在了裡根國家機場。
這是我最後一次坐這架飛機了。
他們曾帶着我飛遍整個美國,飛遍整個世界,而現在,我們隻能眼含熱淚,緊緊地握着彼此的手,說聲珍重。
我在從加利福尼亞州飛回來的路上,一邊抿着紅酒,一邊想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我什麼也不想做,就想花些時間真正思考一下,我接下來要幹些什麼呢?在家的那段日子,有朋友自發地告知媒體:我曾經多麼努力想要在聯邦調查局與特朗普的白宮之間劃出一道清晰的界限;我又是多麼努力在那天的晚餐會上,拒絕向特朗普總統表忠心。
然而,我與特朗普總統打過這麼多次交道,自然還有很多黑暗的故事沒有見諸報端。
可能聽起來很奇怪,但跟特朗普總統共事5個月有餘,我是真心實意地希望他能成為一名成功的總統。
這并不是什麼政治偏見。
如果希拉裡·克林頓上台了,我也同樣會希望她成為一名稱職的總統。
在我看來,這是愛國的表現。
誰不希望自己國家的總統是成功的、稱職的呢?我與特朗普總統之間發生的事情讓我感到很悲哀,但我并不生氣。
我并不怎麼了解他,也不了解他的生活。
但他似乎并沒有跟随過像哈裡·豪厄爾這樣的領導,因此也就沒學到剛柔并濟的領導藝術;他可能也沒在像海倫·費伊這樣自信又謙遜的領導手下待過,因此也無法感受到其中的不同之處。
将心比心是人之常情,帕特裡斯和我失去科林之後,我們變得更願意同情他人,關心他人,其他遭受過痛苦且能将心比心的人也是如此。
我相信特朗普肯定也經曆過痛苦與失去,但他似乎并沒有從中學到将心比心。
我也曾做過淩虐他人的事情,也曾在打籃球的事上說過謊,更見過很多信口雌黃、最後把自己都騙了的人,這些經曆都給了我很大的教訓。
但我從未見過特朗普因自己的謊言而痛苦,也未曾見過他因給别人帶來痛苦而罷手,這實在是悲哀又可怕。
生而為人,如果不能用善良纾解強硬,不能在自信和謙遜中找到平衡,不能同情他人,不願尊重真相,那麼特朗普總統就無法吸引能幫他做明智決定的人才。
他不能,任何一個這樣的總統都不能。
這讓我為他感到悲哀,更讓我憂心國家的前途和命運。
5月12日,星期五。
特朗普總統發表了一篇推文,當着他390萬關注者的面
下午2點(華盛頓時間下午5點)的時候,我去問候了他們。
我對他們說,2015年我們重新撰寫了聯邦調查局的使命,現在我們的使命更簡短,更能凸顯我們職責的重要性。
我們最新敲定的使命是:保護美國人民,捍衛憲法尊嚴。
我對大家說,我想讓使命表述得簡短一些,這樣所有人,尤其是年輕人,都能知道我們的使命,了解我們的使命,記住我們的使命,然後與親朋好友分享我們的使命。
我希望,所有人都能意識到…… 然後我停了下來。
我看到後面牆上的電視中出現了“科米離職”這四個大字。
我的聽衆是背對電視的,大概他們注意到了我的失神,也都轉過頭去探個究竟。
我笑了,然後說:“這太滑稽了。
這個謠言應該是費了大力氣吧。
”我沒管這些,繼續說:“聯邦調查局裡沒有所謂的職能部門,我希望……” 屏幕上的字又變了。
三個屏幕正在播放來自三家不同電視台的新聞,但内容都是一樣的:“科米被解雇了。
”我笑不出來了,屋子裡開始議論紛紛。
我對大家說:“朋友們,我得去弄明白究竟發生了什麼,但無論這條信息是真還是假,我想傳達的理念不會改變。
現在請讓我說完。
”我繼續說,“你們之中的每個人都肩負着保護美國人民的任務,肩負着捍衛憲法尊嚴的使命。
我們分工不同,但使命都一樣。
感謝各位在過去的時光裡做出的貢獻,謝謝各位!”然後,我走到每個員工面前,和他們握手,緊接着便離開會場去到一間私人辦公室,想弄明白到底發生了什麼。
聯邦調查局局長出差的時候,身邊是有通信團隊的,以保證司法部或白宮可以随時找到他。
但是沒人給我打過電話,司法部部長沒打過,副總檢察長也沒打過,沒有一個電話。
明明出差的前一天我剛剛見過司法部部長,幾天前我還跟新上任的副總檢察長單獨見過面。
副總檢察長請我去見他,想就如何開展工作咨詢我的意見,畢竟我在2003—2005年曾出任這一職位。
2016年10月末,大選之前不久,現任副總檢察長當時還在巴爾的摩任聯邦檢察官,他還請我去做演講,面對他所有的員工講領導力,講我為什麼要在希拉裡郵件案中發表7月聲明。
那時,他還誇贊我是個能夠鼓舞人心的領導者。
現在,他不僅一個電話都沒給我打,還起草了一份備忘錄,支持特朗普解雇我,說我2016年的所作所為不可接受,非常糟糕。
這讓我覺得十分不可理喻。
當時,我知道的所有情況都是通過媒體得知的。
一通混亂之後,我們了解到一名白宮的工作人員正在前往聯邦調查局總部,想要給我帶個總統的信兒。
我給帕特裡斯打了個電話,她說她和孩子們都看到新聞了。
我對她說,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我們正在研究是怎麼回事。
帕特裡克·菲茨傑拉德給我打電話,我也是這麼對他說的。
國土安全部部長約翰·凱利(JohnKelly)也給我打了個電話,說我被解雇之後他也傷透了心,也想辭職抗議。
他說他不想再為這個無恥之徒工作了,對我他都能幹出這種事情來,還有什麼幹不出來的。
我勸凱利别這麼做,這個國家、這個總統都需要自律的人在身邊,尤其是總統更需要。
我的助手奧爾西娅·詹姆斯非常給力,她在聯邦調查局大樓門口拿到了白宮工作人員帶來的消息,草草地看了一遍然後發給了我。
我确實被解雇了,即時生效。
我居然被解雇了,被這個多次表揚我、請我留任的總統解雇了。
解雇我的決定是由副部檢察長提出并經司法部部長同意。
這位副總檢察長不久之前還誇贊我,說我是一名出色的領導者;而司法部部長不僅完全抽身俄羅斯幹預美國大選一案,而且據總統先生所說,還曾稱贊我工作做得很好。
解雇我的原因都是假的,但這封解雇信确實是真的。
我覺得我有點反胃,還有點頭暈。
我走出這間辦公室,一大群聯邦調查局洛杉矶分局的員工聚在外面,很多人都熱淚盈眶。
我跟他們簡單說了幾句,告訴他們聯邦調查局的價值觀比我們任何人都重要、都堅定。
現在要離開他們,我非常傷心,我告訴他們,正因他們都具備那些生而為人的珍貴品質——誠實、稱職和獨立,使我覺得離開是如此苦痛。
我非常不願離開他們。
随後,我去了洛杉矶分局局長迪爾德麗·菲克(DeirdreFike)的辦公室。
當初是我推薦她出任這個職位的,我相信她的判斷力。
直覺告訴我們,無論如何我都應該參加這場宣講,就算以一個普通公民的身份也好。
這場宣講是我非常關注的活動,我依舊願意勸說那些有才能的男男女女加入聯邦調查局,就算我不再是聯邦調查局的一分子了。
但最終我還是決定不參加了,因為我的出現會轉移大家的注意力,隻要有一個媒體看見了我,整場活動就别想順利進行下去了。
我的出現沒什麼好處,可能還會帶來害處。
于是,我覺得還是直接回家比較好。
但現在問題出現了:我該怎麼回家呢?我還是把這個問題留給安德魯·麥凱布來操心吧,這家夥幾分鐘之前剛從聯邦調查局副局長變成代理局長了。
麥凱布剛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也跟我一樣驚愕不已。
現在他是一把手了,他得想個合理又合法的法子解決這個問題才行。
剛聽到這個消息的我十分震驚,我還想過租個車,開上2700英裡回家得了,但轉念一想覺得不妥,我又不是自己來的,腦子也還算清楚,不能這樣做。
最後還是麥凱布決定,既然聯邦調查局依然對我的安全負有責任,我還是坐來時的飛機原路返回,反正安保人員和機組人員也都得回華盛頓。
拿定了這個主意,我們就都上了車,開向機場。
新聞直升機在我們從聯邦調查局洛杉矶分局去機場的路上追上了我們。
我們的車緩緩地行駛在洛杉矶的路上時,我看到我們右側的車裡,開車的人用手機在看新聞,新聞裡俨然都是我們的身影。
然後他轉過頭來,搖下車窗,對我笑了一笑,豎起了大拇指。
我不知道他是怎樣完成了這一串動作,同時又握得緊方向盤的。
往常,我們都是直接将車開進停機坪,由警官直接護送我到登機梯架上,這次也不例外。
一般我都會感謝護送我們的警官,但這次我整個人都是懵的,不知道在胡思亂想些什麼,差點兒忘了這事兒。
還是我的特别助理喬希·坎貝爾(JoshCampbell)提醒了我。
他看我沒有與護送警官握手告别,就用胳膊肘輕推了我一下,讓我去謝謝那些警官。
我照做了,跟每個人握了手,然後登上了扶梯。
我不敢看飛行員的眼睛,也不敢看我的安保團隊,怕我會失态。
他們也非常安靜。
随後,機艙廣播響起,說飛機即将滑行起飛了。
這些影像全都被跟随我們的新聞直升機拍攝了下來。
特朗普總統顯然在白宮也一直盯着電視看,自然看到了我感謝護送警官之後登上飛機離開的畫面。
而這讓他異常惱怒。
第二天早上,他給麥凱布打電話,要他調查一下是誰允許我乘坐聯邦調查局的飛機從加利福尼亞州飛回來的。
麥凱布說,他确實可以調查是誰允許我使用聯邦調查局的飛機的,但他不必這麼做,因為就是他自己允許的。
麥凱布對總統說,無論如何飛機也是要返航的,安保團隊也得回來,而聯邦調查局也肩負着将我安全送回家的責任。
聽麥凱布這麼說,總統爆發了。
他下令說,決不允許我再踏入聯邦調查局的任何地方,絕對不許。
我的前同事隻能将我辦公室裡的東西都打了包送到我家。
總統的命令中還禁止我與聯邦調查局員工見面,不允許我與他們之間有任何交流。
那些都是曾與我并肩奮鬥過的兄弟啊! 大選的時候,特朗普就對麥凱布和他妻子的事情有諸多不滿,至今還總對那事兒憤懑不已,總想拿出來說一說。
因此,特朗普問麥凱布:“你妻子在弗吉尼亞州輸了競選,是不是?” 麥凱布回答道:“是的,她沒能取勝。
” 然後,總統居然問了聯邦調查局代理局長這樣一個問題:“替我問問她,輸了的感覺如何?”然後把電話挂了。
回家的飛機上,我一個人坐在那兒,努力理清思路。
我從手提箱裡掏出了一瓶從加利福尼亞州帶回來的黑皮諾,倒在紙杯裡抿了一口,盯着舷窗外的萬家燈火,盯着這片我深愛的土地。
如果我還沒有被解雇的話,這種行為可是不被允許的。
快到華盛頓的時候,我問飛行員,能不能讓我坐在駕駛室裡感受一下降落的過程。
聯邦調查局的飛機我坐了幾百次,從未進過駕駛區。
我坐在駕駛位後面的彈跳座椅上,戴上耳機,看着兩個出色的特工飛行員操縱飛機降落,穩穩地停在了裡根國家機場。
這是我最後一次坐這架飛機了。
他們曾帶着我飛遍整個美國,飛遍整個世界,而現在,我們隻能眼含熱淚,緊緊地握着彼此的手,說聲珍重。
我在從加利福尼亞州飛回來的路上,一邊抿着紅酒,一邊想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我什麼也不想做,就想花些時間真正思考一下,我接下來要幹些什麼呢?在家的那段日子,有朋友自發地告知媒體:我曾經多麼努力想要在聯邦調查局與特朗普的白宮之間劃出一道清晰的界限;我又是多麼努力在那天的晚餐會上,拒絕向特朗普總統表忠心。
然而,我與特朗普總統打過這麼多次交道,自然還有很多黑暗的故事沒有見諸報端。
可能聽起來很奇怪,但跟特朗普總統共事5個月有餘,我是真心實意地希望他能成為一名成功的總統。
這并不是什麼政治偏見。
如果希拉裡·克林頓上台了,我也同樣會希望她成為一名稱職的總統。
在我看來,這是愛國的表現。
誰不希望自己國家的總統是成功的、稱職的呢?我與特朗普總統之間發生的事情讓我感到很悲哀,但我并不生氣。
我并不怎麼了解他,也不了解他的生活。
但他似乎并沒有跟随過像哈裡·豪厄爾這樣的領導,因此也就沒學到剛柔并濟的領導藝術;他可能也沒在像海倫·費伊這樣自信又謙遜的領導手下待過,因此也無法感受到其中的不同之處。
将心比心是人之常情,帕特裡斯和我失去科林之後,我們變得更願意同情他人,關心他人,其他遭受過痛苦且能将心比心的人也是如此。
我相信特朗普肯定也經曆過痛苦與失去,但他似乎并沒有從中學到将心比心。
我也曾做過淩虐他人的事情,也曾在打籃球的事上說過謊,更見過很多信口雌黃、最後把自己都騙了的人,這些經曆都給了我很大的教訓。
但我從未見過特朗普因自己的謊言而痛苦,也未曾見過他因給别人帶來痛苦而罷手,這實在是悲哀又可怕。
生而為人,如果不能用善良纾解強硬,不能在自信和謙遜中找到平衡,不能同情他人,不願尊重真相,那麼特朗普總統就無法吸引能幫他做明智決定的人才。
他不能,任何一個這樣的總統都不能。
這讓我為他感到悲哀,更讓我憂心國家的前途和命運。
5月12日,星期五。
特朗普總統發表了一篇推文,當着他390萬關注者的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