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胡佛的陰影
關燈
小
中
大
者失望了,那麼員工自己會感到非常内疚。
發自内心的内疚和喜愛比懼怕更能給人動力。
那些偉大的教練隻需要簡簡單單地跟隊員說:“這不是我們最好的表現,是吧?”然後他的隊員們就會奮發圖強。
因為這些隊員愛他們的教練,也知道教練愛他們,所以他們會盡最大努力不辜負教練。
所有人都對這樣的領導者死心塌地,就像我之前一直對零售店店主哈裡·豪厄爾死心塌地一樣。
那些對員工大吼大叫的領導者,看不起自己手下的領導者,不可能把人才長期留在自己的團隊裡。
在聯邦調查局工作的時候,我經常提到勒布朗·詹姆斯(LeBronJames)。
盡管我們倆并沒有私交,但我還是經常提到他。
原因一是,在我眼裡,他是現今世上最偉大的籃球運動員;原因二是,他從不滿足于現狀,永遠都在奮鬥。
我曾經讀過他的專訪,裡面說他不打球的時候都會看自己的比賽錄像,找到需要改進的地方,然後一直練習。
一開始我覺得這太瘋狂了,他已經可以算是數一數二的籃球運動員了。
但從他的角度考慮,我就發現這确實說得通,因為他并不是在用其他球員的水準來衡量自己,而是以自己為标杆。
最出色的領導者并不太關心所謂的“标杆”,也不把自己的團隊和别人做比較。
他們隻知道自己的團隊還可以更好,也願意堅持不懈地把團隊帶向更好的未來。
剛坐上局長的位子時,我曾經聲稱,聯邦調查局的整體領導力文化都需要提升。
說完之後,有人遞給我一份調查報告,報告顯示,在全美國17家情報機構中,聯邦調查局的領導力水平排在第二位。
我把調查報告遞了回去,對他解釋說,我并不在乎這個,我們不跟他們比,我們隻跟自己比。
現在,我們還遠達不到标準。
一位善良且強硬的領導者會非常愛護下屬,知道自己的下屬永遠可以自我提升,這樣的領導者會點燃下屬的熱情,讓他們奔向更好的遠方。
我知道我們有很多需要提升的地方,于是我建議所有人都去讀一讀馬丁·路德·金的《寄自伯明翰監獄的信》,這是我讀過的文章中對我影響最大的一篇。
在某種程度上,馬丁·路德·金受到神學家雷茵霍爾德·尼布爾的影響,他在信中表達了自己在亂世中尋求正義的想法。
從大學時期第一次讀到這封信開始,我隔段時間就會拿出來重溫一遍。
我了解聯邦調查局與民權運動之間的曆史糾葛,尤其是對馬丁·路德·金先生的監視,是聯邦調查局曆史上的一個污點。
正因如此,我希望能多做一點兒貢獻。
我下令在匡蒂科的聯邦調查局國家學院增設一門培訓課程,希望所有參加培訓的探員和分析師都能了解聯邦調查局針對馬丁·路德·金開展的這項任務。
這項原本是為了反間諜而開展的合法任務為何會違背它的行動初衷,最終演變成為對民權運動領導者及其他民權運動者非法且惡毒的騷擾呢?我想讓大家都記住這個好心卻走上歪路的故事;我想讓大家都知道,聯邦調查局曾給馬丁·路德·金發了一封勒索信,建議他自殺;我也想讓大家回望曆史,站在位于華盛頓的那座發人深省的馬丁·路德·金紀念堂裡,思考聯邦調查局的價值與責任,也鞭策自己要不斷做得更好。
聯邦調查局的培訓機構确實開設了這樣一門課,所有參加培訓的新員工都重溫了這段痛苦的曆史,在課程最後他們還參觀了馬丁·路德·金紀念堂。
在那裡,所有人都會從牆上挑一句馬丁·路德·金的名言摘錄下來。
有人挑的是“任何一地的不公正,都會威脅到所有地方的公正”;有人挑的是“衡量一個人的最終标準,不是看他身處安逸時持有的立場,而是要看他在面臨挑戰和争議時堅守的立場”。
然後,他們要結合自己挑的這句名言與聯邦調查局的價值取向,寫一篇論文。
這門課程并不是要告訴這些新員工應該思考些什麼,而是要告訴他們,人必須要思考,思考曆史,思考制度的價值取向。
我最後一次看到的時候,這門課依然是匡蒂科所有的培訓課程中最受歡迎的。
1963年10月,約翰·埃德加·胡佛給當時的司法部部長羅伯特·F.肯尼迪(RobertF.Kennedy)寫了一份備忘錄,請求司法部允許聯邦調查局對馬丁·路德·金實施電子監視。
這份備忘錄隻有一頁紙,5句話,沒什麼有意義的内容,在最底部,肯尼迪簽下了自己的名字,授權聯邦調查局可以随時随地監控馬丁·路德·金。
為了時刻提醒自己吸取這一事件的教訓,我把這份備忘錄複印了一份,就放在桌子的玻璃闆下面。
每天早上審核聯邦調查局和司法部的那些以保護國家安全為由要對美國内部實施電子監視的申請的時候,我都要看一眼這份備忘錄。
跟胡佛一樣,我必須得親自簽署這些申請。
區别在于,如今這類申請文件要厚得多,還要送到法院去審批。
我對手下的探員解釋道,申請這種監視的許可實在是讓我頭疼極了,但這種頭疼是必要的。
我一直留着胡佛的這份備忘錄,并不是為了批判胡佛和肯尼迪的行為,而是為了提醒自己不要失察,要時時約束自己的行為。
我知道,胡佛和肯尼迪在做出這一決定時都認為自己做的是正确的,但他們缺乏的恰恰是對自己理論的檢驗,也沒什麼東西可以檢驗他們自己的設想。
公開審視自我是非常痛苦的,但這是改變未來的唯一方式。
聯邦調查局的所有人都對我的這個想法和提議非常認同,從每年他們對我的匿名評分中可以看出來。
但我也知道,有些聯邦調查局同人對我看待聯邦調查局的态度不太理解,因為我看起來總是對這個組織“不太滿意”。
但在聯邦調查局内,人人坦誠相待,從不藏私。
所有的問題、痛苦、希望和疑慮都拿出來擺在桌面上談,這樣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并提升自己。
隻有認清了自己的問題,我們才能更好地解決它們,以合理的方式解決它們。
小麻煩如果一直不解決就會釀成大禍。
隻有銘記我們的痛苦,正視我們的錯誤,我們才能不重蹈覆轍。
哈裡·杜魯門(HarryTruman)曾經說過:“天底下唯一的新鮮事,便是不為人知的曆史。
”人類總是會重複自己的錯誤,重複自己的邪惡。
我們一再犯錯,隻是因為我們總會遺忘。
[1]此處的“速度與激情”指的是2006—2011年由美國煙酒槍炮及爆炸物管理局負責調查的非法槍支交易案件。
由于2009—2010年,調查該案件的卧底特工基本都在賽車俱樂部做卧底,因此得名。
——譯者注
發自内心的内疚和喜愛比懼怕更能給人動力。
那些偉大的教練隻需要簡簡單單地跟隊員說:“這不是我們最好的表現,是吧?”然後他的隊員們就會奮發圖強。
因為這些隊員愛他們的教練,也知道教練愛他們,所以他們會盡最大努力不辜負教練。
所有人都對這樣的領導者死心塌地,就像我之前一直對零售店店主哈裡·豪厄爾死心塌地一樣。
那些對員工大吼大叫的領導者,看不起自己手下的領導者,不可能把人才長期留在自己的團隊裡。
在聯邦調查局工作的時候,我經常提到勒布朗·詹姆斯(LeBronJames)。
盡管我們倆并沒有私交,但我還是經常提到他。
原因一是,在我眼裡,他是現今世上最偉大的籃球運動員;原因二是,他從不滿足于現狀,永遠都在奮鬥。
我曾經讀過他的專訪,裡面說他不打球的時候都會看自己的比賽錄像,找到需要改進的地方,然後一直練習。
一開始我覺得這太瘋狂了,他已經可以算是數一數二的籃球運動員了。
但從他的角度考慮,我就發現這确實說得通,因為他并不是在用其他球員的水準來衡量自己,而是以自己為标杆。
最出色的領導者并不太關心所謂的“标杆”,也不把自己的團隊和别人做比較。
他們隻知道自己的團隊還可以更好,也願意堅持不懈地把團隊帶向更好的未來。
剛坐上局長的位子時,我曾經聲稱,聯邦調查局的整體領導力文化都需要提升。
說完之後,有人遞給我一份調查報告,報告顯示,在全美國17家情報機構中,聯邦調查局的領導力水平排在第二位。
我把調查報告遞了回去,對他解釋說,我并不在乎這個,我們不跟他們比,我們隻跟自己比。
現在,我們還遠達不到标準。
一位善良且強硬的領導者會非常愛護下屬,知道自己的下屬永遠可以自我提升,這樣的領導者會點燃下屬的熱情,讓他們奔向更好的遠方。
我知道我們有很多需要提升的地方,于是我建議所有人都去讀一讀馬丁·路德·金的《寄自伯明翰監獄的信》,這是我讀過的文章中對我影響最大的一篇。
在某種程度上,馬丁·路德·金受到神學家雷茵霍爾德·尼布爾的影響,他在信中表達了自己在亂世中尋求正義的想法。
從大學時期第一次讀到這封信開始,我隔段時間就會拿出來重溫一遍。
我了解聯邦調查局與民權運動之間的曆史糾葛,尤其是對馬丁·路德·金先生的監視,是聯邦調查局曆史上的一個污點。
正因如此,我希望能多做一點兒貢獻。
我下令在匡蒂科的聯邦調查局國家學院增設一門培訓課程,希望所有參加培訓的探員和分析師都能了解聯邦調查局針對馬丁·路德·金開展的這項任務。
這項原本是為了反間諜而開展的合法任務為何會違背它的行動初衷,最終演變成為對民權運動領導者及其他民權運動者非法且惡毒的騷擾呢?我想讓大家都記住這個好心卻走上歪路的故事;我想讓大家都知道,聯邦調查局曾給馬丁·路德·金發了一封勒索信,建議他自殺;我也想讓大家回望曆史,站在位于華盛頓的那座發人深省的馬丁·路德·金紀念堂裡,思考聯邦調查局的價值與責任,也鞭策自己要不斷做得更好。
聯邦調查局的培訓機構确實開設了這樣一門課,所有參加培訓的新員工都重溫了這段痛苦的曆史,在課程最後他們還參觀了馬丁·路德·金紀念堂。
在那裡,所有人都會從牆上挑一句馬丁·路德·金的名言摘錄下來。
有人挑的是“任何一地的不公正,都會威脅到所有地方的公正”;有人挑的是“衡量一個人的最終标準,不是看他身處安逸時持有的立場,而是要看他在面臨挑戰和争議時堅守的立場”。
然後,他們要結合自己挑的這句名言與聯邦調查局的價值取向,寫一篇論文。
這門課程并不是要告訴這些新員工應該思考些什麼,而是要告訴他們,人必須要思考,思考曆史,思考制度的價值取向。
我最後一次看到的時候,這門課依然是匡蒂科所有的培訓課程中最受歡迎的。
1963年10月,約翰·埃德加·胡佛給當時的司法部部長羅伯特·F.肯尼迪(RobertF.Kennedy)寫了一份備忘錄,請求司法部允許聯邦調查局對馬丁·路德·金實施電子監視。
這份備忘錄隻有一頁紙,5句話,沒什麼有意義的内容,在最底部,肯尼迪簽下了自己的名字,授權聯邦調查局可以随時随地監控馬丁·路德·金。
為了時刻提醒自己吸取這一事件的教訓,我把這份備忘錄複印了一份,就放在桌子的玻璃闆下面。
每天早上審核聯邦調查局和司法部的那些以保護國家安全為由要對美國内部實施電子監視的申請的時候,我都要看一眼這份備忘錄。
跟胡佛一樣,我必須得親自簽署這些申請。
區别在于,如今這類申請文件要厚得多,還要送到法院去審批。
我對手下的探員解釋道,申請這種監視的許可實在是讓我頭疼極了,但這種頭疼是必要的。
我一直留着胡佛的這份備忘錄,并不是為了批判胡佛和肯尼迪的行為,而是為了提醒自己不要失察,要時時約束自己的行為。
我知道,胡佛和肯尼迪在做出這一決定時都認為自己做的是正确的,但他們缺乏的恰恰是對自己理論的檢驗,也沒什麼東西可以檢驗他們自己的設想。
公開審視自我是非常痛苦的,但這是改變未來的唯一方式。
聯邦調查局的所有人都對我的這個想法和提議非常認同,從每年他們對我的匿名評分中可以看出來。
但我也知道,有些聯邦調查局同人對我看待聯邦調查局的态度不太理解,因為我看起來總是對這個組織“不太滿意”。
但在聯邦調查局内,人人坦誠相待,從不藏私。
所有的問題、痛苦、希望和疑慮都拿出來擺在桌面上談,這樣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并提升自己。
隻有認清了自己的問題,我們才能更好地解決它們,以合理的方式解決它們。
小麻煩如果一直不解決就會釀成大禍。
隻有銘記我們的痛苦,正視我們的錯誤,我們才能不重蹈覆轍。
哈裡·杜魯門(HarryTruman)曾經說過:“天底下唯一的新鮮事,便是不為人知的曆史。
”人類總是會重複自己的錯誤,重複自己的邪惡。
我們一再犯錯,隻是因為我們總會遺忘。
由于2009—2010年,調查該案件的卧底特工基本都在賽車俱樂部做卧底,因此得名。
——譯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