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胡佛的陰影
關燈
小
中
大
的印象。
他們都是來自各行各業的精英,在聯邦調查局裡做情報分析師、語言分析師、計算機工程師、人質談判專家、監控專家、實驗室專家、受害者專家、拆彈專家等。
另外1/3則是持槍特工,有好多人都是在“9·11”事件之後加入聯邦調查局的。
他們之前也從事着五花八門的工作,有警察和海軍軍人,也有教師、化學家、心理咨詢師、神職人員、會計師、軟件工程師和職業運動員。
他們當中的很多人都和電視上的特工差不多——男士高大威猛,女士英姿飒爽,穿着職業裝,看着就令人賞心悅目。
但他們又不乏特色,有的剃平頭,有的梳馬尾辮,有的腳踝上有文身,有的頭上戴頭巾,有的身高2米多,有的身高1米5。
但他們加入聯邦調查局的動機都一樣,那就是對國家的使命感。
是他們幫我重塑了聯邦調查局的使命。
他們早已把聯邦調查局的使命刻在心裡,那就是:要為保衛美國人民,保衛美利堅合衆國憲法而奮鬥終生。
我驚異于他們的才能,但也因眼見的一個趨勢而惶恐。
從“9·11”事件之後,聯邦調查局的特工數量穩步上升,但其中大部分人都是白人。
在我當局長的時候,83%的特工都是非西班牙裔的白人。
我對員工們說,我對白人沒有偏見,但這種趨勢确實很有可能會影響我們的工作效率。
美國正逐漸成為一個多種族融合的國家,我覺得這是件好事。
但在這樣一個多種族融合的國家裡,如果每個探員都跟我長得一樣,那我們的效率就大打折扣了。
如果在大家眼中,聯邦調查局成為所謂的“白人工作的地方”,那83%的白人探員率很快就會漲到100%。
有一次,我對我女兒說了我們現在面臨的種族問題,但我女兒說:“爸爸,問題就是,你這個老大是白人啊,自然白人更願意來這兒工作。
”一句話點醒夢中人,我女兒的這句話裡包含了我們所面對的機遇和挑戰。
我女兒說得确實不錯,但也不完全正确。
如果人們知道聯邦調查局裡男性和女性都是什麼樣的,我們的工作是什麼樣的,人們就會想來這裡工作。
加入聯邦調查局成為特工之後,幾乎沒有人想離開聯邦調查局。
無論是白人還是黑人,拉丁裔還是亞裔,男性還是女性,在聯邦調查局内的年人員流動率均保持在0.5%。
盡管聯邦調查局探員隻能拿着政府給的那點兒薪水,工作壓力也很大,但隻要體驗過聯邦調查局的工作環境及其帶來的使命感,他們就很難再離開這個組織,會在這裡一直工作下去直到退休。
我告訴所有聯邦調查局的員工,我們的挑戰就是走出辦公室,向更多非白人民衆展示我們的工作,讓他們敢于成為我們的一員。
當然,還有婦女,聯邦調查局雇員中,女性的比例一直都在20%以下徘徊。
我說,聯邦調查局的工作并不像火箭科技那樣高尖端,辦公室外面就有合适的人才,隻是那些人才還不知道他們錯過了什麼而已。
因此,我們要努力讓他們意識到自己究竟錯過了什麼。
我在聯邦調查局工作的第三年,在匡蒂科的聯邦調查局國家學院的新任特工培訓班中,就有38%都不是白人。
我們招人的标準并沒有改變,隻是向更多人展示了加入聯邦調查局的生活是什麼樣子的。
一傳十,十傳百,更多人選擇了加入我們。
在各地走訪的經曆還教會了我另一件事:聯邦調查局的領導并不夠好。
在私人公司工作的時候,我了解到,最好的組織都非常重視領導力,因此他們尋找出色的領導人,檢驗其領導才能,并為其提供培訓,将這種理念貫穿于工作的方方面面。
他們将出色的領導力視為财富。
但在聯邦調查局,很多情況下領導力都不受重視。
幾十年來,聯邦調查局都指望着有能力的人毛遂自薦成為領導者,然後這些領導者就得費盡周折搬家,因為他們的工作地點換成了華盛頓總部。
幸運的是,很多有能力的人都願意毛遂自薦擔任領導者。
但這種方式也會造成這樣的後果:有些人成為領導就是為了逃離之前那個做不好的工作;還有一些上級為了擺脫某個讨人厭的下屬,就把他推薦上位。
我聽很多員工談起過他們的領導,有出色的,有差勁的,當然也有平庸的。
然而,這樣的領導者對于聯邦調查局來講,是無法接受的。
我對所有的聯邦調查局員工講,我有一個偉大的目标:總有一天,聯邦調查局要成為政府中首屈一指的領導力培養機構,要讓私人公司都數着日子等聯邦調查局的領導者們退休(一般都是50歲),這樣他們就能請這些退休的領導者去管理他們的公司了。
聯邦調查局會挑出那些出色的領導者,培養他們的領導力。
所有聯邦調查局的領導者在日常工作中為提升自己的領導力而付出的一切辛苦,都會在他們退休後的事業第二春中得到補償。
我對所有的員工說,軍隊确實很好,培養出了很多優秀的領導者,但聯邦調查局也能成為出色領導者的培養基地,并最終把這些出色的領導者送到美國的各大公司去。
我們要定義偉大領導力的含義,找到那些擁有潛力的人,培養他們成為出色的領導者;同時,我們要挑出那些能力不足的領導者,對他們進行再培訓或直接淘汰。
聯邦調查局的員工都很支持我的想法,我想把領導力培訓推行到聯邦調查局的所有部門,直到我們都能變成更優秀的自己。
我想要教會他們的是:偉大的領導者應當保持正直與高尚;他們自信滿滿,但不妄自尊大;他們心地善良且作風強硬;他們胸懷坦蕩,從不搞陰謀詭計;他們能夠理解工作中的意義所在。
我還要教會他們的是:領導者說什麼很重要,但做什麼更重要,因為他們的員工時刻關注着他們的一舉一動。
簡而言之,我們要培養德行兼備的偉大領導者。
我之所以認為偉大的領導者應當具備這些品質,是因為在到聯邦調查局工作之前,我花了數十年觀察我的領導,理解領導的一舉一動,自己也曾領導他人。
我從别人那兒學到了很多,也從自己的錯誤中得到了教訓。
從這些經驗教訓中,我知道了我想跟随什麼樣的領導,也知道了我想成為什麼樣的領導。
現在,我要為此而努力,要做一個好榜樣。
例如,在我正式出任聯邦調查局局長的第一天,我坐在禮堂裡,面對攝像機,對局裡所有的員工說出了我的期望,也試圖了解他們對我的期望。
我坐在一個吧台凳上,穿着襯衫戴着領帶,但沒穿外套。
我穿了一件藍襯衫。
大家可能覺得,不就是穿件藍襯衫嘛,有什麼大不了的。
但鮑勃·米勒出任局長12年來(國會把他的10年任期延長了兩年),每天都穿白襯衫。
不是有時候穿,也不是經常穿,而且天天穿
他們都是來自各行各業的精英,在聯邦調查局裡做情報分析師、語言分析師、計算機工程師、人質談判專家、監控專家、實驗室專家、受害者專家、拆彈專家等。
另外1/3則是持槍特工,有好多人都是在“9·11”事件之後加入聯邦調查局的。
他們之前也從事着五花八門的工作,有警察和海軍軍人,也有教師、化學家、心理咨詢師、神職人員、會計師、軟件工程師和職業運動員。
他們當中的很多人都和電視上的特工差不多——男士高大威猛,女士英姿飒爽,穿着職業裝,看着就令人賞心悅目。
但他們又不乏特色,有的剃平頭,有的梳馬尾辮,有的腳踝上有文身,有的頭上戴頭巾,有的身高2米多,有的身高1米5。
但他們加入聯邦調查局的動機都一樣,那就是對國家的使命感。
是他們幫我重塑了聯邦調查局的使命。
他們早已把聯邦調查局的使命刻在心裡,那就是:要為保衛美國人民,保衛美利堅合衆國憲法而奮鬥終生。
我驚異于他們的才能,但也因眼見的一個趨勢而惶恐。
從“9·11”事件之後,聯邦調查局的特工數量穩步上升,但其中大部分人都是白人。
在我當局長的時候,83%的特工都是非西班牙裔的白人。
我對員工們說,我對白人沒有偏見,但這種趨勢确實很有可能會影響我們的工作效率。
美國正逐漸成為一個多種族融合的國家,我覺得這是件好事。
但在這樣一個多種族融合的國家裡,如果每個探員都跟我長得一樣,那我們的效率就大打折扣了。
如果在大家眼中,聯邦調查局成為所謂的“白人工作的地方”,那83%的白人探員率很快就會漲到100%。
有一次,我對我女兒說了我們現在面臨的種族問題,但我女兒說:“爸爸,問題就是,你這個老大是白人啊,自然白人更願意來這兒工作。
”一句話點醒夢中人,我女兒的這句話裡包含了我們所面對的機遇和挑戰。
我女兒說得确實不錯,但也不完全正确。
如果人們知道聯邦調查局裡男性和女性都是什麼樣的,我們的工作是什麼樣的,人們就會想來這裡工作。
加入聯邦調查局成為特工之後,幾乎沒有人想離開聯邦調查局。
無論是白人還是黑人,拉丁裔還是亞裔,男性還是女性,在聯邦調查局内的年人員流動率均保持在0.5%。
盡管聯邦調查局探員隻能拿着政府給的那點兒薪水,工作壓力也很大,但隻要體驗過聯邦調查局的工作環境及其帶來的使命感,他們就很難再離開這個組織,會在這裡一直工作下去直到退休。
我告訴所有聯邦調查局的員工,我們的挑戰就是走出辦公室,向更多非白人民衆展示我們的工作,讓他們敢于成為我們的一員。
當然,還有婦女,聯邦調查局雇員中,女性的比例一直都在20%以下徘徊。
我說,聯邦調查局的工作并不像火箭科技那樣高尖端,辦公室外面就有合适的人才,隻是那些人才還不知道他們錯過了什麼而已。
因此,我們要努力讓他們意識到自己究竟錯過了什麼。
我在聯邦調查局工作的第三年,在匡蒂科的聯邦調查局國家學院的新任特工培訓班中,就有38%都不是白人。
我們招人的标準并沒有改變,隻是向更多人展示了加入聯邦調查局的生活是什麼樣子的。
一傳十,十傳百,更多人選擇了加入我們。
在各地走訪的經曆還教會了我另一件事:聯邦調查局的領導并不夠好。
在私人公司工作的時候,我了解到,最好的組織都非常重視領導力,因此他們尋找出色的領導人,檢驗其領導才能,并為其提供培訓,将這種理念貫穿于工作的方方面面。
他們将出色的領導力視為财富。
但在聯邦調查局,很多情況下領導力都不受重視。
幾十年來,聯邦調查局都指望着有能力的人毛遂自薦成為領導者,然後這些領導者就得費盡周折搬家,因為他們的工作地點換成了華盛頓總部。
幸運的是,很多有能力的人都願意毛遂自薦擔任領導者。
但這種方式也會造成這樣的後果:有些人成為領導就是為了逃離之前那個做不好的工作;還有一些上級為了擺脫某個讨人厭的下屬,就把他推薦上位。
我聽很多員工談起過他們的領導,有出色的,有差勁的,當然也有平庸的。
然而,這樣的領導者對于聯邦調查局來講,是無法接受的。
我對所有的聯邦調查局員工講,我有一個偉大的目标:總有一天,聯邦調查局要成為政府中首屈一指的領導力培養機構,要讓私人公司都數着日子等聯邦調查局的領導者們退休(一般都是50歲),這樣他們就能請這些退休的領導者去管理他們的公司了。
聯邦調查局會挑出那些出色的領導者,培養他們的領導力。
所有聯邦調查局的領導者在日常工作中為提升自己的領導力而付出的一切辛苦,都會在他們退休後的事業第二春中得到補償。
我對所有的員工說,軍隊确實很好,培養出了很多優秀的領導者,但聯邦調查局也能成為出色領導者的培養基地,并最終把這些出色的領導者送到美國的各大公司去。
我們要定義偉大領導力的含義,找到那些擁有潛力的人,培養他們成為出色的領導者;同時,我們要挑出那些能力不足的領導者,對他們進行再培訓或直接淘汰。
聯邦調查局的員工都很支持我的想法,我想把領導力培訓推行到聯邦調查局的所有部門,直到我們都能變成更優秀的自己。
我想要教會他們的是:偉大的領導者應當保持正直與高尚;他們自信滿滿,但不妄自尊大;他們心地善良且作風強硬;他們胸懷坦蕩,從不搞陰謀詭計;他們能夠理解工作中的意義所在。
我還要教會他們的是:領導者說什麼很重要,但做什麼更重要,因為他們的員工時刻關注着他們的一舉一動。
簡而言之,我們要培養德行兼備的偉大領導者。
我之所以認為偉大的領導者應當具備這些品質,是因為在到聯邦調查局工作之前,我花了數十年觀察我的領導,理解領導的一舉一動,自己也曾領導他人。
我從别人那兒學到了很多,也從自己的錯誤中得到了教訓。
從這些經驗教訓中,我知道了我想跟随什麼樣的領導,也知道了我想成為什麼樣的領導。
現在,我要為此而努力,要做一個好榜樣。
例如,在我正式出任聯邦調查局局長的第一天,我坐在禮堂裡,面對攝像機,對局裡所有的員工說出了我的期望,也試圖了解他們對我的期望。
我坐在一個吧台凳上,穿着襯衫戴着領帶,但沒穿外套。
我穿了一件藍襯衫。
大家可能覺得,不就是穿件藍襯衫嘛,有什麼大不了的。
但鮑勃·米勒出任局長12年來(國會把他的10年任期延長了兩年),每天都穿白襯衫。
不是有時候穿,也不是經常穿,而且天天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