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恃強淩弱

關燈
讓我愛上了零售店,也愛上了零售店的工作。

    因為有了這份愛,我願意把店裡的每一條走道都擦得幹幹淨淨,把每一個瓶瓶罐罐、每一個包裝袋兒都擺得整整齊齊,好讓顧客覺得舒服自在。

     在那個還沒有條碼的年代,我們用手持的打碼機把價簽打在貨品上。

    這是個緩慢的過程,需要非常耐心才能不把價簽标錯。

    萬一要是标錯了,這個價簽就會永遠打在貨品上。

     後來,公司引進了“新技術”,一種硬質塑料做的價簽槍,能夠把價簽貼在貨品上。

    整個店裡隻有兩三把這種價簽槍,領導跟我們講這個價簽槍造價高昂,使用的時候需要格外小心。

     一天晚上,我正忙着裝紙制品區的貨——廚房用紙、廁紙、面巾紙等。

    我已經裝了差不多1/3了,劃開紙箱子,用這個新型價簽槍給每件商品貼上價簽,然後把商品擺在貨架上。

    我正幹得暈頭轉向的時候,一個同事跟我說:“科米,價簽槍借我,用一下就還你。

    ”然後他伸出手想要接過這把價簽槍。

    我想都沒想,就扔了過去。

     就在價簽槍離開我手的那一刹那,我同事轉身消失了。

    我看着這把昂貴的價簽槍在空中劃出了一道完美的弧線,轉了幾圈,從二三十英尺[1]的空中掉在了地上。

    在我的記憶裡,我叫着:“不!”然後飛身去接價簽槍,但于事無補。

    這把昂貴的價簽槍在哈裡的腳邊摔得粉碎。

    哈裡經常來我這邊看看,而我同事看到了他過來的身影——他的時機把握得太好了。

     面對這種情況,許多領導都會直接呵斥這個愚蠢的孩子,我就認識幾個這樣的領導。

    而當這把價簽槍在哈裡擦得锃亮的皮鞋旁摔得粉碎的時候,他隻是看了一眼,對我說:“掃幹淨吧。

    ”然後轉身走了。

    之後,他再也沒有問起這把價簽槍,也沒要我解釋什麼。

    16歲的我隻能認為是哈裡當時意識到我被陷害了,帶着他一貫的微笑,他理解我的處境,理解我是被陷害的,并且在心裡同情我。

     可能是這把價簽槍确實不貴,也可能哈裡最後讓我同事賠償了,但哈裡的寬容與仁慈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讓我更加愛戴他。

    我工作更賣力了,把紙制品區的過道整理得越發整潔。

    不過後來,我又幹了一次傻事。

     一天晚上,我被指派去裝奶制品貨架。

    這可比紙制品複雜多了,貨品重量根本就不在一個量級上。

    我走到後面的冷庫去取牛奶。

    當我推開厚重的冷庫門的時候,我看到牛奶被一排一排摞在高高的貨架上,每個塑料闆條箱内裝有4加侖[2]牛奶。

    那時候還沒有塑料奶瓶,這些牛奶都裝在紙質包裝盒裡,就跟現在學校午餐供應的那種紙盒牛奶差不多,隻不過比它大了好多倍。

    我拉過一輛兩輪手推車,開始往上裝。

    顯然,我想得太簡單了,我裝了6闆條箱,那可是足足24加侖牛奶啊!我媽如果看見了,肯定會說我是因為懶得跑第二趟,所以才裝了這麼多。

    我歪歪扭扭地推着手推車,小心翼翼地控制着平衡,把它推出了冷庫。

    我用右肩抵住手推車的後沿兒,左手扶在這堆牛奶上面,跌跌撞撞地推着車沖過冷庫門,沿着奶制品貨架往前走。

    這堆牛奶實在是太重了,我推着車,速度越來越難控制。

    我走得越來越快,小心翼翼地不讓這堆牛奶倒在我身上。

    就快到牛奶陳列櫃的時候,我來了個急刹車,完全忽略了慣性作用。

    當然,牛奶自己可不會忽略這一點。

     就在我突然停下手推車的時候,闆條箱卻因為慣性繼續向前,結結實實地摔在了地上。

    嘩啦!奶盒頂部全部崩開了,牛奶灑了一地。

    天哪!我從沒見過這麼多牛奶灑在地上!這一攤牛奶順着奶制品走道流到麥片區,流到罐裝食品區,流到國際食品區……這簡直是場災難,我都不知道怎麼描述。

     我趕緊跑到後面,抓起一把拖布,拿了個桶,瘋狂地擦着地上的“奶湖”。

    沒有人注意我,紙質的牛奶盒不會摔碎,隻是開口了。

    我想,如果我動作夠快,可能會在其他人看到之前解決掉這個問題。

     在哈裡來之前,我已經擦了一會兒了。

    他站在“奶湖”的一頭,手插着腰,小心不讓擦好的皮鞋被弄髒。

    他站在那兒欣賞了一會兒我的“傑作”,然後說:“學到什麼沒?” “學到了,先生。

    ” “那就好,弄幹淨吧。

    ”他轉頭走了。

     那時候我太年輕了,還不能領會領導藝術的真谛,但16歲的我已經知道,我想成為哈裡那樣的人,而不是成為學校裡的那種小混混。

    可能,哈裡能感覺到我在學校的處境,他能理解,我隻是一個想要融入某個集體、做好一些事情的孩子罷了。

     不能融入集體,還總被欺負,這種日子确實不太好過,但換個角度想,這也培養了我識人的能力。

    在随後的日子裡,我花了好一段時間學習評估威脅、判斷聲調,弄清楚走廊和更衣室裡不斷變動的局勢。

    要避免被人欺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