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關燈
1923年12月至1924年1月 大選前一天的下午三點,菲茨赫伯特伯爵站在阿伯羅溫鎮政廳外的講台上。

    他穿了一件正式的男士常禮服,戴着一頂大禮帽。

    前排的保守黨人爆發出一陣歡呼,但人群裡的噓聲更響。

    有人揉了一個報紙團扔了過來,比利大聲說:“不許這樣,夥計們,讓他講話。

    ” 低低的烏雲讓冬日的午後更加陰沉,路燈亮了起來。

    天上細雨紛飛,但來的人很多,足有兩三百人,大部分是戴着帽子的礦工,隻有少數人戴着圓頂禮帽坐在前排,還有零星幾個婦人,打着雨傘。

    人群外圍,小孩子們在潮濕的鵝卵石路上玩耍。

     菲茨為現議員珀西瓦爾?瓊斯争取選票。

    他從關稅談起。

    這對比利十分有利。

    菲茨就算繞着這個問題談上一天,也說不到阿伯羅溫民衆的心裡去。

    從道理上講,這的确是選舉上需要大做文章的話題。

    保守黨提出通過提高進口關稅保護英國的制造業,從而結束失業。

    這一動議團結了在野的自由黨,因為後者秉承的傳統思想體系是自由貿易。

    工黨認為關稅不是解決問題的答案,提出全國調動閑散人員工作計劃,同時延長教育年限,防止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進入擁擠的就業市場。

     但真正的問題是,一切由誰來說了算。

     “為了鼓勵更多人從事農業,保守黨政府将給予每位農戶每畝一英鎊的補貼——隻要他每周付給自己的勞工不低于三十先令的工錢。

    ”菲茨說。

     比利搖了搖頭,覺得可笑,又很反感。

    為什麼要給農戶錢?他們并沒有挨餓。

    需要救助的是失業的工廠工人。

     爸爸坐在比利旁邊,這時他說:“這種言論是不會在阿伯羅溫赢得選票的。

    ” 比利也這麼看。

    山地農戶曾一度在這個選區占多數,但那種時候已經一去不複返了。

    現在,工人階級手裡拿着選票,礦工人數超過農民。

    珀西瓦爾?瓊斯在1922年那次混亂的選舉中僅憑幾票之差保住了他的席位。

    這一次他會被趕下台嗎? 菲茨得出結論:“如果你們投工黨的票,就等于投票給一個在軍隊記錄上有污點的人。

    ”觀衆們并不買他的賬——他們都知道比利的故事,把他當成一個英雄。

    人們低聲嘀咕着表示反對,爸爸大聲喊了一句:“不知羞恥!” 菲茨硬着頭皮說下去:“一個背叛了他戰友和上級軍官的人,一個被軍事法庭判定不忠、被投入監獄的人。

    我告誡你們,不要選這樣一個人進入議會,那将使整個阿伯羅溫蒙羞。

    ” 菲茨在稀稀拉拉的掌聲和一片噓聲中走下講台。

    比利盯着他,但菲茨沒有跟他對視。

     輪到比利了,他登上講台:“大家可能盼着我會侮辱菲茨赫伯特伯爵,就像他侮辱我那樣。

    ” 人群中的湯米?格裡菲斯喊道:“給他點顔色,比利!” 比利說:“但這不是在井口打群架。

    這次選舉非常重要,不能取決于廉價的嘲諷挖苦。

    ”人們不那麼興奮了。

    比利知道他們不會喜歡這種理性的态度。

    他們樂于廉價的嘲諷挖苦。

    不過,他看見父親在向他點頭贊同。

    爸爸明白比利在努力做什麼。

    他當然明白。

    是他教導了比利。

     “伯爵的表現十分勇敢,他來到這裡,向煤礦工人說明他的觀點,”比利接着說,“他可能是錯的——他的确錯了,但他不是個懦夫。

    在戰場上他也如此。

    我們很多軍官都是這樣。

    他們很勇敢,但他們固執己見,不承認失誤。

    他們在戰略上有失誤,戰術上也有失誤,他們的通信系統很差,思想也已經過時。

    但他們不肯改變自己的想法,直到造成數百萬人的死亡。

    ” 觀衆安靜下來。

    他們的興趣被提了起來。

    比利看見了米爾德裡德,她一臉驕傲,兩邊胳膊各挽着一個孩子——比利的兩個兒子,一歲的大衛和兩歲的基爾。

    米爾德裡德不喜歡政治,但她希望比利當上議員,這樣他們就可以回到倫敦,她可以重新開始做她的生意。

     “在戰争中,沒有任何工人階級的子弟會晉升到中士以上。

    所有私人寄宿學校的學生一進入軍隊便是少尉。

    今天在這兒的每位老兵都曾毫無必要地把自己的性命押在那些愚笨至極的軍官身上,我們中的不少人都曾被機智靈活的中士救下一命。

    ” 下面是一陣響亮的贊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