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關燈
小
中
大
人都無從想象。
但是,俄國人想買,再說,他們付的是黃金。
” “我才不要他們的黃金!” “是嗎?不過菲茨,你的黃金夠多了。
”勞埃德?喬治說。
比利帶着自己的新娘回老家阿伯羅溫,正趕上惠靈頓街舉辦一場聚會。
這是一個夏日的禮拜六,破天荒頭一遭沒有下雨。
下午三點,比利和米爾德裡德帶着她的孩子,也就是比利的繼女——八歲的伊妮德和七歲的莉蓮,抵達火車站。
這時候,礦工們已經從井裡上來,每周一次的洗浴過後,換上禮拜日穿的衣服。
比利的父母來車站迎候他們。
他們老了,身子也似乎縮小了,不再傲視衆人。
爸爸握着比利的手說:“我為你感到驕傲,兒子。
你勇敢抵抗了他們,就像我教你的那樣。
”比利很高興,盡管他并沒覺得自己是爸爸生命中的某項成就。
他們曾在艾瑟爾的婚禮上見過一次米爾德裡德。
爸爸跟米爾德裡德握手,媽媽吻了吻她。
米爾德裡德說:“真高興又見到你,威廉姆斯太太。
我現在能管你叫媽媽了嗎?” 這是她說過的最好的話了,讓媽媽滿心歡喜。
比利相信媽媽肯定會喜歡她,隻要米爾德裡德别罵髒話就行。
下議院議員們堅持不懈地一次次質詢——艾瑟爾為他們提供信息,迫使政府宣布為一些在俄國因叛亂等罪被判刑的戰士和水手減刑。
比利的刑期被減到一年,随即獲得釋放,從部隊複員。
他便立刻與米爾德裡德結了婚。
阿伯羅溫讓他感到陌生。
這地方沒什麼變化,隻是他的感覺已經大不一樣。
這裡狹窄單調,環繞的山岡就像幾座圍牆把人們圍在其中。
他不太相信這裡就是他的家。
他穿上戰前穿過的衣服,雖然大小還合适,卻讓他覺得不對勁。
這裡沒有發生任何足以改變世界的事,他這樣想着。
他們走上惠靈頓街的土坡,看見一座座房子上裝飾着各種旗子:英國國旗,威爾士龍旗,還有紅旗。
街上的橫幅上寫着:“歡迎回家,比利乘二”。
所有鄰居都站在街上。
桌子上擺着啤酒壺和茶甕,盤子裡裝滿餡餅、蛋糕和三明治。
大家一看到比利,便唱起了《我們在山坡迎候你》。
這讓比利流下了眼淚。
有人遞給他一杯啤酒。
一群慕名而來的年輕人圍住了米爾德裡德。
對他們來說,她是個稀奇的尤物,她倫敦化的裝扮,說話時的倫敦腔,還有她那頂帽檐巨大、用絲絹花裝點的帽子,無一不讓她顯得充滿異國情調。
她已盡最大可能顯得端莊得體,但仍不免脫口說出幾句粗話:“我不能把話憋在胸脯這兒,請原諒我用上這句俗語。
” 外公更顯老了,幾乎無法站直身子,但他的頭腦還跟從前一樣清楚。
他負責照看伊妮德和莉蓮,從他的背心口袋裡拿出糖果,還教她們怎麼能讓一枚硬币消失。
比利還要跟喪失親人的家庭談一談那些死去的戰友——喬伊?龐蒂、先知?瓊斯、斑點?盧埃林,等等。
他又跟湯米?格裡菲斯重聚了,他們最後一次見面的時候還是在俄國的烏法。
湯米的父親萊恩,那位無神論者,現在患上了癌症,顯得十分憔悴。
比利打算在周一重新開始下井,礦工們争相跟他解釋在他離開後井下發生的變化:新鋪的路開進更深,直達開采面,電燈比以前多了,安全防範措施也更加完善。
湯米站在一把椅子上緻歡迎辭,随後比利作了回應。
“戰争改變了我們所有人,”他說,“我記得人們曾經習慣說是上帝派富人在這個地球上統治我們這些等級低下的人。
”人們報之以一陣輕蔑的笑聲。
“很多人在主日學校郊遊都管理不好的上層階級軍官的指揮下戰鬥,從而糾正了這種錯覺,”一些老兵深有感觸地點點頭,“戰争是由我們這樣的人,這些普普通通的人打赢的,他們沒有受過教育,但并不愚蠢。
”大家贊同地喊着“就是,就是”。
“我們現在要進行選舉,也包括我們的婦女,盡管隻是一部分婦女,這一點我姐姐艾絲很快就會跟大家說明。
”有幾個婦女發出一聲歡呼,“這是我們的國家,我們應該控制它,就像布爾什維克接管俄國,社會民主黨掌控德國。
”男人們歡呼起來。
“我們已經有了一個工人階級的黨,也就是工黨,我們已經獲得了席位,讓我們的黨進入政府。
勞埃德?喬治在上次選舉中玩弄詭計,但他不會再次得逞的。
” 有人大喊:“絕不!” “我就是為了這個回家的。
珀西瓦爾?瓊斯當阿伯羅溫下院議員的日子就要到頭了。
”人們歡呼着,“我希望看到一位工黨的人在下議院代表我們!”比利看見父親正望着自己,爸爸激動得滿臉通紅。
“謝謝大家的熱情歡迎。
”他跳下椅子,大家熱烈地鼓起掌來。
“講得真好,比利,”湯米?格裡菲斯說,“可誰會當工黨議員呢?” “知道我要說什麼嗎,湯米?”比利說,“讓你猜三次。
” 哲學家伯特蘭?羅素這一年訪問了俄國,寫了一本小書,名叫《布爾什維克主義的實踐與認識》。
這在萊克維茲家掀起了一場風波,幾乎導緻夫婦二人離婚。
羅素公開強烈反對布爾什維克。
更糟的是,他是以左翼的觀點發表自己見解的。
與那些保守的評論家不同,他不認為俄國人無權推翻沙皇,在農民中劃分貴族的土地,自己管理工廠。
相反,所有這
但是,俄國人想買,再說,他們付的是黃金。
” “我才不要他們的黃金!” “是嗎?不過菲茨,你的黃金夠多了。
”勞埃德?喬治說。
比利帶着自己的新娘回老家阿伯羅溫,正趕上惠靈頓街舉辦一場聚會。
這是一個夏日的禮拜六,破天荒頭一遭沒有下雨。
下午三點,比利和米爾德裡德帶着她的孩子,也就是比利的繼女——八歲的伊妮德和七歲的莉蓮,抵達火車站。
這時候,礦工們已經從井裡上來,每周一次的洗浴過後,換上禮拜日穿的衣服。
比利的父母來車站迎候他們。
他們老了,身子也似乎縮小了,不再傲視衆人。
爸爸握着比利的手說:“我為你感到驕傲,兒子。
你勇敢抵抗了他們,就像我教你的那樣。
”比利很高興,盡管他并沒覺得自己是爸爸生命中的某項成就。
他們曾在艾瑟爾的婚禮上見過一次米爾德裡德。
爸爸跟米爾德裡德握手,媽媽吻了吻她。
米爾德裡德說:“真高興又見到你,威廉姆斯太太。
我現在能管你叫媽媽了嗎?” 這是她說過的最好的話了,讓媽媽滿心歡喜。
比利相信媽媽肯定會喜歡她,隻要米爾德裡德别罵髒話就行。
下議院議員們堅持不懈地一次次質詢——艾瑟爾為他們提供信息,迫使政府宣布為一些在俄國因叛亂等罪被判刑的戰士和水手減刑。
比利的刑期被減到一年,随即獲得釋放,從部隊複員。
他便立刻與米爾德裡德結了婚。
阿伯羅溫讓他感到陌生。
這地方沒什麼變化,隻是他的感覺已經大不一樣。
這裡狹窄單調,環繞的山岡就像幾座圍牆把人們圍在其中。
他不太相信這裡就是他的家。
他穿上戰前穿過的衣服,雖然大小還合适,卻讓他覺得不對勁。
這裡沒有發生任何足以改變世界的事,他這樣想着。
他們走上惠靈頓街的土坡,看見一座座房子上裝飾着各種旗子:英國國旗,威爾士龍旗,還有紅旗。
街上的橫幅上寫着:“歡迎回家,比利乘二”。
所有鄰居都站在街上。
桌子上擺着啤酒壺和茶甕,盤子裡裝滿餡餅、蛋糕和三明治。
大家一看到比利,便唱起了《我們在山坡迎候你》。
這讓比利流下了眼淚。
有人遞給他一杯啤酒。
一群慕名而來的年輕人圍住了米爾德裡德。
對他們來說,她是個稀奇的尤物,她倫敦化的裝扮,說話時的倫敦腔,還有她那頂帽檐巨大、用絲絹花裝點的帽子,無一不讓她顯得充滿異國情調。
她已盡最大可能顯得端莊得體,但仍不免脫口說出幾句粗話:“我不能把話憋在胸脯這兒,請原諒我用上這句俗語。
” 外公更顯老了,幾乎無法站直身子,但他的頭腦還跟從前一樣清楚。
他負責照看伊妮德和莉蓮,從他的背心口袋裡拿出糖果,還教她們怎麼能讓一枚硬币消失。
比利還要跟喪失親人的家庭談一談那些死去的戰友——喬伊?龐蒂、先知?瓊斯、斑點?盧埃林,等等。
他又跟湯米?格裡菲斯重聚了,他們最後一次見面的時候還是在俄國的烏法。
湯米的父親萊恩,那位無神論者,現在患上了癌症,顯得十分憔悴。
比利打算在周一重新開始下井,礦工們争相跟他解釋在他離開後井下發生的變化:新鋪的路開進更深,直達開采面,電燈比以前多了,安全防範措施也更加完善。
湯米站在一把椅子上緻歡迎辭,随後比利作了回應。
“戰争改變了我們所有人,”他說,“我記得人們曾經習慣說是上帝派富人在這個地球上統治我們這些等級低下的人。
”人們報之以一陣輕蔑的笑聲。
“很多人在主日學校郊遊都管理不好的上層階級軍官的指揮下戰鬥,從而糾正了這種錯覺,”一些老兵深有感觸地點點頭,“戰争是由我們這樣的人,這些普普通通的人打赢的,他們沒有受過教育,但并不愚蠢。
”大家贊同地喊着“就是,就是”。
“我們現在要進行選舉,也包括我們的婦女,盡管隻是一部分婦女,這一點我姐姐艾絲很快就會跟大家說明。
”有幾個婦女發出一聲歡呼,“這是我們的國家,我們應該控制它,就像布爾什維克接管俄國,社會民主黨掌控德國。
”男人們歡呼起來。
“我們已經有了一個工人階級的黨,也就是工黨,我們已經獲得了席位,讓我們的黨進入政府。
勞埃德?喬治在上次選舉中玩弄詭計,但他不會再次得逞的。
” 有人大喊:“絕不!” “我就是為了這個回家的。
珀西瓦爾?瓊斯當阿伯羅溫下院議員的日子就要到頭了。
”人們歡呼着,“我希望看到一位工黨的人在下議院代表我們!”比利看見父親正望着自己,爸爸激動得滿臉通紅。
“謝謝大家的熱情歡迎。
”他跳下椅子,大家熱烈地鼓起掌來。
“講得真好,比利,”湯米?格裡菲斯說,“可誰會當工黨議員呢?” “知道我要說什麼嗎,湯米?”比利說,“讓你猜三次。
” 哲學家伯特蘭?羅素這一年訪問了俄國,寫了一本小書,名叫《布爾什維克主義的實踐與認識》。
這在萊克維茲家掀起了一場風波,幾乎導緻夫婦二人離婚。
羅素公開強烈反對布爾什維克。
更糟的是,他是以左翼的觀點發表自己見解的。
與那些保守的評論家不同,他不認為俄國人無權推翻沙皇,在農民中劃分貴族的土地,自己管理工廠。
相反,所有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