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關燈
小
中
大
1919年5月至6月
五月的第一天,馮?沃爾特?烏爾裡希給茉黛寫了一封信,從凡爾賽鎮寄了出去。
他不知道她是死是活。
自從斯德哥爾摩見面後,他就再也沒有她的音訊。
德國和英國之間仍然沒有通郵,因此這是他兩年來第一次有機會給她寫信。
沃爾特和他的父親是前一天動身到法國的,以德國代表團成員的身份随一百八十位政治家、外交官和外交部官員前來參加和平會議。
穿過滿目瘡痍的法國東北部時,法國鐵路讓他們的特别列車降低速度,慢得如同步行。
“好像隻有我們往這兒扔過炸彈似的。
”奧托氣憤地說。
他們乘坐小巴士從巴黎出發去小鎮凡爾賽,被丢在水庫大飯店。
行李都卸在院子裡,被告知需要他們随身攜帶。
沃爾特想,法國人肯定不是那種胸懷坦蕩的勝利者。
“他們的問題就是沒打赢,”奧托說,“實際上他們也不算輸,英國人和美國人搭救了他們——但這不值得誇耀。
我們打敗了他們,大家心知肚明,這傷害了他們膨脹的自尊。
” 這家酒店陰森冷清,但外面的木蘭花和蘋果樹盛開着。
德國人獲準在大城堡周圍散步,也可以去商店轉悠。
酒店外總是聚集着一小群人。
平民并不像官員那樣惡毒。
他們有時發出噓聲,但大多時候隻是好奇地看着敵人。
沃爾特第一天就給茉黛寫了信。
他沒提結婚的事,因為他還不清楚是否安全,再說他一貫的保密作風也很難打破。
他讓她知道他身在何處,對酒店及周圍描述了一番,讓她給自己寫封回信。
他步行去鎮上買了郵票,把信寄了出去。
他焦急地盼望着回信。
如果她還活着,仍然愛他嗎?他幾乎可以肯定她會的。
但自從她在斯德哥爾摩的酒店房間急切擁抱他,時間已經過去了兩年。
很多男人從戰場返回家園,卻發現漫長的分離已經讓女友或妻子愛上了别人。
幾天後,各代表團的領導被召集到公園對面的特裡亞農宮酒店,正式移交由戰勝國起草的和平條約的打印副本。
文件是用法語寫的。
回到水庫大飯店,副本分發給翻譯小組。
沃爾特就是這個小組的負責人。
他把他收到的文件分成幾部分發給大家,然後坐下讀了起來。
裡面的内容甚至比他預想的還糟。
法國軍隊将占據萊茵蘭的邊境地區十五年。
德國薩爾區将成為國際聯盟保護區,由法國控制當地的煤礦。
阿爾薩斯和洛林歸還給法國,且不經過全民公決——法國政府害怕當地人民會投票留在德國。
新的波蘭變得非常大,囊括了三百萬德國人口和西裡西亞煤田。
德國将失去所有的殖民地——協約國像竊賊分贓一樣瓜分了它們。
德國不得不同意支付數額不詳的賠償,換句話說,要德國給他們簽一張空白支票。
沃爾特不明白他們希望德國成為一個什麼樣的國家。
難道他們心裡想象着一個巨大的奴隸營,每個人都靠配給的口糧存活,辛苦勞作,再讓統治者們拿走産出的物資?如果沃爾特成了一個這樣的奴隸,他怎麼可能考慮與茉黛建立家庭、生兒育女? 但最糟糕的還是戰争罪責條款。
條約第231條說:“協約國和聯合政府認定,德國接受因其與其盟友發動的侵略戰争,對協約國和聯合政府及其國民造成的所有損失和破壞承擔責任。
” “這是個謊言,”沃爾特氣憤地說,“一個愚蠢、無知、惡毒和可恨的謊言。
”他知道德國不是無辜的,他也因此一次次跟父親争辯過。
但他也經曆了1914年夏天的外交危機,清楚了解邁向戰争之路的每一小步,不是單個國家的錯誤。
兩邊的領導人一直都在極力捍衛自己的國家,沒有人想讓整個世界陷入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戰争——阿斯奎斯沒想這樣,龐加萊、德皇沒想這樣,沙皇或奧地利皇帝也沒想這樣。
就連那個薩拉熱窩的刺客加夫利洛?普林西普知道自己的行為引發了這樣的後果之後也大吃一驚,但甚至是他也不該為“所有的損失和破壞”負責。
午夜剛過,沃爾特碰到了他的父親,當時他倆都剛歇下來,需要喝杯咖啡保持清醒,好繼續工作。
“真是豈有此理!”奧托咆哮道,“我們同意根據威爾遜的十四點達成停戰,但這個條約跟十四點毫無關系!” 終于有一次,沃爾特跟父親的見解一緻了。
到了早晨,翻譯文稿打印完畢,副本已派專人送往柏林——德國人典型的高效率,讓沃爾特在國家遭受诋毀之時更加清晰地看到它的可貴之處。
他疲乏過度,實在睡不着,便決定到外面散散步,放松一下再上床休息。
他離開酒店走進公園。
杜鵑花正在發芽。
這是法國一個晴朗的早晨,對德國來說卻嚴酷無比。
這些建議會對德國苦苦掙紮的社會民主政府造成什麼樣的影響?人們是否會陷入絕望,繼而轉向布爾什維克主義? 他在大大的花園裡形單影隻,此外還有個穿輕便春季外套的年輕女人,坐在一棵栗子樹下的長凳上。
他沉思着經過那裡,禮貌地碰了碰軟氈帽的帽檐。
“沃爾特。
”她說。
他的心髒漏跳了一拍。
他太熟悉這個聲音了,但不可能是她。
他轉過身,凝視着那個女人。
她站起來。
“哦,沃爾特,”她說,“你不認識我了嗎?” 是茉黛! 他整個脈管裡的血液都在歡唱。
他緊走兩步上前,她一下子撲到了他的懷裡。
他緊緊抱住她,讓自己的臉伏在她的脖子上,深深吸入她的芬芳,歲月流逝,但那氣息依然熟悉。
他吻了她的額頭、她的臉頰,接着是她的嘴唇。
他說着,同時親吻着,但無論是話語還是親吻,都無法完全表達他内心的一切。
最後還是她說話了:“你還愛我嗎?” “比以前更愛。
”他回答,接着又去吻她。
茉黛兩手撫摸着沃爾特裸露的胸部,做愛後他們雙雙躺在床上。
“你太瘦了。
”她說。
他的肚子凹下去,臀部的骨頭凸出來。
她想用黃油牛角面包和鵝肝讓他胖起來。
他們待在離巴黎幾英裡外的一家小旅館的卧室裡。
窗戶敞開着,和煦的春風吹拂着報春花般淡黃色的窗簾。
茉黛好多年前就發現了這個地方,菲茨常與一位有夫之婦——卡奈斯伯爵夫人在此幽會。
這個坐落在小村子裡、僅比一幢鄉間大宅稍大些的旅館,甚至連名字都沒有。
男人們在這兒預訂午餐,租下一間房用作午後休息。
或許倫敦郊外也有這種地方,但不知何故,這種安排非常有法國風格。
他們自稱伍爾德裡奇先生和太太,茉黛戴上了那隻隐藏了将近五年的結婚戒指。
精明的老闆娘無疑會暗自揣測他們隻是假裝結婚了而已。
他不知道她是死是活。
自從斯德哥爾摩見面後,他就再也沒有她的音訊。
德國和英國之間仍然沒有通郵,因此這是他兩年來第一次有機會給她寫信。
沃爾特和他的父親是前一天動身到法國的,以德國代表團成員的身份随一百八十位政治家、外交官和外交部官員前來參加和平會議。
穿過滿目瘡痍的法國東北部時,法國鐵路讓他們的特别列車降低速度,慢得如同步行。
“好像隻有我們往這兒扔過炸彈似的。
”奧托氣憤地說。
他們乘坐小巴士從巴黎出發去小鎮凡爾賽,被丢在水庫大飯店。
行李都卸在院子裡,被告知需要他們随身攜帶。
沃爾特想,法國人肯定不是那種胸懷坦蕩的勝利者。
“他們的問題就是沒打赢,”奧托說,“實際上他們也不算輸,英國人和美國人搭救了他們——但這不值得誇耀。
我們打敗了他們,大家心知肚明,這傷害了他們膨脹的自尊。
” 這家酒店陰森冷清,但外面的木蘭花和蘋果樹盛開着。
德國人獲準在大城堡周圍散步,也可以去商店轉悠。
酒店外總是聚集着一小群人。
平民并不像官員那樣惡毒。
他們有時發出噓聲,但大多時候隻是好奇地看着敵人。
沃爾特第一天就給茉黛寫了信。
他沒提結婚的事,因為他還不清楚是否安全,再說他一貫的保密作風也很難打破。
他讓她知道他身在何處,對酒店及周圍描述了一番,讓她給自己寫封回信。
他步行去鎮上買了郵票,把信寄了出去。
他焦急地盼望着回信。
如果她還活着,仍然愛他嗎?他幾乎可以肯定她會的。
但自從她在斯德哥爾摩的酒店房間急切擁抱他,時間已經過去了兩年。
很多男人從戰場返回家園,卻發現漫長的分離已經讓女友或妻子愛上了别人。
幾天後,各代表團的領導被召集到公園對面的特裡亞農宮酒店,正式移交由戰勝國起草的和平條約的打印副本。
文件是用法語寫的。
回到水庫大飯店,副本分發給翻譯小組。
沃爾特就是這個小組的負責人。
他把他收到的文件分成幾部分發給大家,然後坐下讀了起來。
裡面的内容甚至比他預想的還糟。
法國軍隊将占據萊茵蘭的邊境地區十五年。
德國薩爾區将成為國際聯盟保護區,由法國控制當地的煤礦。
阿爾薩斯和洛林歸還給法國,且不經過全民公決——法國政府害怕當地人民會投票留在德國。
新的波蘭變得非常大,囊括了三百萬德國人口和西裡西亞煤田。
德國将失去所有的殖民地——協約國像竊賊分贓一樣瓜分了它們。
德國不得不同意支付數額不詳的賠償,換句話說,要德國給他們簽一張空白支票。
沃爾特不明白他們希望德國成為一個什麼樣的國家。
難道他們心裡想象着一個巨大的奴隸營,每個人都靠配給的口糧存活,辛苦勞作,再讓統治者們拿走産出的物資?如果沃爾特成了一個這樣的奴隸,他怎麼可能考慮與茉黛建立家庭、生兒育女? 但最糟糕的還是戰争罪責條款。
條約第231條說:“協約國和聯合政府認定,德國接受因其與其盟友發動的侵略戰争,對協約國和聯合政府及其國民造成的所有損失和破壞承擔責任。
” “這是個謊言,”沃爾特氣憤地說,“一個愚蠢、無知、惡毒和可恨的謊言。
”他知道德國不是無辜的,他也因此一次次跟父親争辯過。
但他也經曆了1914年夏天的外交危機,清楚了解邁向戰争之路的每一小步,不是單個國家的錯誤。
兩邊的領導人一直都在極力捍衛自己的國家,沒有人想讓整個世界陷入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戰争——阿斯奎斯沒想這樣,龐加萊、德皇沒想這樣,沙皇或奧地利皇帝也沒想這樣。
就連那個薩拉熱窩的刺客加夫利洛?普林西普知道自己的行為引發了這樣的後果之後也大吃一驚,但甚至是他也不該為“所有的損失和破壞”負責。
午夜剛過,沃爾特碰到了他的父親,當時他倆都剛歇下來,需要喝杯咖啡保持清醒,好繼續工作。
“真是豈有此理!”奧托咆哮道,“我們同意根據威爾遜的十四點達成停戰,但這個條約跟十四點毫無關系!” 終于有一次,沃爾特跟父親的見解一緻了。
到了早晨,翻譯文稿打印完畢,副本已派專人送往柏林——德國人典型的高效率,讓沃爾特在國家遭受诋毀之時更加清晰地看到它的可貴之處。
他疲乏過度,實在睡不着,便決定到外面散散步,放松一下再上床休息。
他離開酒店走進公園。
杜鵑花正在發芽。
這是法國一個晴朗的早晨,對德國來說卻嚴酷無比。
這些建議會對德國苦苦掙紮的社會民主政府造成什麼樣的影響?人們是否會陷入絕望,繼而轉向布爾什維克主義? 他在大大的花園裡形單影隻,此外還有個穿輕便春季外套的年輕女人,坐在一棵栗子樹下的長凳上。
他沉思着經過那裡,禮貌地碰了碰軟氈帽的帽檐。
“沃爾特。
”她說。
他的心髒漏跳了一拍。
他太熟悉這個聲音了,但不可能是她。
他轉過身,凝視着那個女人。
她站起來。
“哦,沃爾特,”她說,“你不認識我了嗎?” 是茉黛! 他整個脈管裡的血液都在歡唱。
他緊走兩步上前,她一下子撲到了他的懷裡。
他緊緊抱住她,讓自己的臉伏在她的脖子上,深深吸入她的芬芳,歲月流逝,但那氣息依然熟悉。
他吻了她的額頭、她的臉頰,接着是她的嘴唇。
他說着,同時親吻着,但無論是話語還是親吻,都無法完全表達他内心的一切。
最後還是她說話了:“你還愛我嗎?” “比以前更愛。
”他回答,接着又去吻她。
茉黛兩手撫摸着沃爾特裸露的胸部,做愛後他們雙雙躺在床上。
“你太瘦了。
”她說。
他的肚子凹下去,臀部的骨頭凸出來。
她想用黃油牛角面包和鵝肝讓他胖起來。
他們待在離巴黎幾英裡外的一家小旅館的卧室裡。
窗戶敞開着,和煦的春風吹拂着報春花般淡黃色的窗簾。
茉黛好多年前就發現了這個地方,菲茨常與一位有夫之婦——卡奈斯伯爵夫人在此幽會。
這個坐落在小村子裡、僅比一幢鄉間大宅稍大些的旅館,甚至連名字都沒有。
男人們在這兒預訂午餐,租下一間房用作午後休息。
或許倫敦郊外也有這種地方,但不知何故,這種安排非常有法國風格。
他們自稱伍爾德裡奇先生和太太,茉黛戴上了那隻隐藏了将近五年的結婚戒指。
精明的老闆娘無疑會暗自揣測他們隻是假裝結婚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