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關燈
1919年3月至4月 積雪融化,堅硬的俄國土地變成肥沃的濕泥,白衛軍做出巨大努力試圖讓國家擺脫布爾什維克主義的控制。

    海軍上将高爾察克的十萬大軍橫掃西伯利亞地區,部隊裡的部分軍服和武器是由英軍供應的,他們從南到北拉開一條一千多公裡的戰線,對紅軍發起大規模進攻。

     菲茨率領阿伯羅溫同鄉隊,外加部分加拿大人和幾名翻譯,跟在白衛軍後面,相隔幾公裡的距離。

    他的任務是強化高爾察克的力量,提供通信督導、情報和物資供應。

     菲茨滿懷希望。

    前面或許困難重重,但如果容許列甯和托洛茨基之流竊取了俄國,後果将不堪設想。

     三月初,他還待在烏拉爾山脈歐洲一側的城市烏法,讀着一摞一周前的英國報紙。

    來自倫敦的消息喜憂參半。

    菲茨很高興勞埃德?喬治任命溫斯頓?丘吉爾為陸軍大臣。

    在所有政治首腦中,最支持幹預俄國的人就是溫斯頓。

    但有些報紙的立場和菲茨相反。

    《每日先驅報》和《新政治家報》的觀點并沒讓他感到吃驚,畢竟它們或多或少屬于布爾什維克的出版物。

    但是,連保守的《每日快報》都刊出了這樣的大标題:撤出俄國。

     不幸的是,這些文章對發生的一切了如指掌,甚至十分清楚英國幫助高爾察克發動政變廢除了臨時政府,讓他當上最高統治者。

    他們從哪兒獲取的信息?他從報紙上擡起頭來。

    眼下,部隊駐紮在市立商業學院裡,助手正坐在對面的辦公桌前。

    “穆雷,”菲茨說,“下次戰士們再往家裡寄信的時候,先把信件交給我過目。

    ” 這樣做不符合常規,穆雷有些遲疑:“先生……” 菲茨覺得最好解釋一下:“我懷疑信息可能是從我們這兒傳到國内的。

    檢查員肯定是疏忽大意了。

    ” “也許他們覺得歐洲戰争已經結束,就可以松懈一下了。

    ” “毫無疑問。

    總之,我想檢查一下是不是我們的問題。

    ” 報紙背頁刊登的是“不要插手俄國”運動發起人的照片,菲茨驚訝地發現竟然是艾瑟爾。

    《每日快報》說,她從前當過泰-格溫的女仆,但現在成了全國服裝工人聯盟的總書記。

     從那時起,他跟不少女人睡過覺——尤其是最近,在鄂木斯克,他結識了一個美豔絕倫的俄國金發女子,她是沙皇手下一位将軍的情婦,但那位将軍腦滿腸肥,整日醉酒,令她備受冷落。

    但說到底,艾瑟爾留給菲茨的記憶最為深刻。

    他想知道自己的孩子怎麼樣了。

    菲茨大概在全世界留下了半打私生子,但艾瑟爾的孩子是唯一他确知的。

     她成了煽動抗議幹預俄國的人。

    現在菲茨知道消息到底是從哪兒走漏的了。

    她那該死的弟弟是阿伯羅溫同鄉隊的中士。

    他從來都喜歡惹是生非,菲茨毫不懷疑是他在給艾瑟爾通風報信。

    等着吧,菲茨想,我一定要把他揪出來,讓他吃不了兜着走。

     接下來的幾個星期,白衛軍一路急速挺進,紅軍大為驚訝,他們本以為西伯利亞政府早已是強弩之末,因而面對如此來勢洶洶的軍隊不得不驚慌奔逃。

    如果高爾察克的部隊能跟北部“天使号”上的支持者接上,在南方跟鄧尼金的志願軍會合,他們就能形成一個向東部彎曲、長達上千英裡的包圍圈,以勢不可擋的力量橫掃莫斯科。

     随後,到了四月底,紅軍開始大舉反擊。

     當時菲茨待在布古魯斯蘭,那是伏爾加河以東一百六十多公裡林地中的一個陰森而貧瘠的小鎮。

    殘破的石頭教堂和鎮公署大樓,直愣愣地矗立在一片低矮的木闆房中間,就像垃圾堆上的幾簇雜草。

    菲茨跟情報單位的人員坐在鎮公署一個巨大的房間裡,挨個篩查俘虜的審訊報告。

    沒有發現什麼地方不對勁。

    但随後他就看到窗外高爾察克的士兵們一個個衣衫褴褛,沿着主街緩慢穿過鎮子,他們不該往那邊走的。

    他派美國來的翻譯列夫?别斯科夫去詢問那些人為什麼撤退。

     别斯科夫帶回來的消息讓人失望。

    紅軍從南面發動大規模進攻,高爾察克推進部隊的左翼戰線拉得過長,遭到襲擊。

    為了避免部隊斷成兩截,當地的白衛軍指揮别洛夫将軍命令他們後撤,進行重組。

     幾分鐘後,一個紅軍逃兵被帶進來接受審訊。

    他曾經是沙皇軍隊裡的上校。

    他的話讓菲茨備感沮喪。

    他說,紅軍一開始對高爾察克的進攻感到吃驚,但他們很快就重新集結起來,補充了補給。

    托洛茨基宣稱紅軍将繼續向東部進攻。

    “托洛茨基認為,如果紅軍稍有動搖,協約國就會承認高爾察克為最高統治者,而一旦得逞,他們就會向西伯利亞人投入大量人員和物資。

    ” 這正是菲茨期待的。

    他用口音濃重的俄語問道:“那麼,托洛茨基是怎麼做的呢?” 對方回答得太快,菲茨沒明白到底是什麼意思,隻能等别斯科夫翻譯過來。

    “托洛茨基用特招的手段吸引來自布爾什維克黨和工會的新兵。

    得到的反應十分驚人。

    二十二個省份派出了分遣隊。

    諾夫哥羅德省委員會發動了它的半數成員!” 菲茨試圖想象高爾察克也能喚起支持者如此熱烈的響應。

    但實際上永遠也不會發生。

     他回到駐地收拾行李。

    行動過緩,同鄉隊緊趕慢趕才在紅軍到達前逃脫,但仍有少數士兵落在了後面。

    當晚,高爾察克的西側部隊全面撤退,菲茨坐上火車返回烏拉爾山地。

     兩天後,他又回到了烏法的商業學院。

     這兩天來菲茨情緒灰暗。

    他既惱怒又痛苦。

    參戰已經有五個年頭了,他能夠憑各種迹象判斷局勢的轉向。

    俄國的内戰實際上等于結束了。

     白衛軍實在太弱了。

    革命黨人勢必獲勝。

    隻有協約國軍隊入侵才可能扭轉局面,但這是不可能的——眼下這點兒事情已經讓丘吉爾焦頭爛額了。

    比利?威廉姆斯和艾瑟爾姐弟倆配合默契,确保必要的增援派不出來。

     穆雷給菲茨拿來了一麻袋信件。

    “這是您要看的士兵家書,先生。

    ”他話裡有些不贊同的意味。

     菲茨沒有理睬穆雷的不滿,打開了麻袋。

    他搜尋着威廉姆斯中士的信。

    至少得有個人為這場災難受到懲罰。

     他找到了需要的東西。

    威廉姆斯中士的信是寫給E.威廉姆斯的,那是她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