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1918年5月至9月
當兵入伍對格斯?杜瓦來說并非易事。
他身材瘦長,體态笨拙,行軍、敬禮、按照部隊的方式跺腳對他來說相當麻煩。
至于鍛煉,他自從出了校門就沒多動一下。
他喜歡餐桌上擺着鮮花、床上鋪上亞麻床單,了解他的朋友自然覺得當兵對他來說是種可怕的打擊。
迪克森跟他一道進行軍官訓練,對他說:“格斯,在家的時候,你連洗澡水都要别人放好的。
” 但格斯熬過來了。
十一歲時他就被送到寄宿學校,所以,被老兵欺侮、被愚蠢的上司操練對他來說并不稀奇。
家庭背景和舉止談吐沒少讓他受人嘲諷,但他耐着性子承受下來。
在劇烈的運動時,查克驚訝地發現格斯體現出一種纖長的美感,以前隻能在網球場上得以一見。
“你像隻長頸鹿,”查克說,“跑起來也像。
”因為他四肢長,格斯在拳擊方面也很出色,不過負責訓練的中士教官遺憾地告訴他,他缺乏殺手本能。
可惜他的槍法非常糟糕。
他很想在軍隊裡好好表現一番,部分原因是他知道人們認為他沒什麼出息。
他要向他們,或許也向自己證明他不是個窩囊廢。
但他還有另外一個原因。
他明白自己在為何而戰。
威爾遜總統向國會和參議院發表講話,如同向全世界吹起一聲号角。
他在呼籲一種新的世界秩序。
“必須根據專門公約成立一個統一的國家的聯合組織,目的在于保證大小各國各自都獲得政治獨立和領土完整。
” 國家聯盟是威爾遜的一個夢想,也是格斯和其他許多人的夢想,其中甚至包括愛德華?格雷爵士,是他在擔任英國外交大臣時提出了這一理念。
威爾遜闡述了他的十四點計劃。
包括裁減軍備,殖民地人民自己決定他們的未來,還有巴爾幹半島、波蘭和奧斯曼帝國臣民的自由。
這次講話被稱為威爾遜的十四點原則。
格斯十分羨慕那些幫助總統起草的人。
要是以前,他也是其中的一員。
“我的方案裡貫穿着一個鮮明的原則,”威爾遜說,“這就是公正對待所有人民和一切民族,确保他們不論強弱均有權享受相同的自由和安全。
”當格斯讀到這些話時,淚水湧上了他的眼眶。
“這是美國人民信奉的唯一原則。
”威爾遜說。
真的有可能不打仗就解決各國間的紛争嗎?通過戰争達到這一目的顯然自相矛盾,但值得一試。
格斯和查克跟随他們的機槍營乘坐“科琳娜号”從新澤西州的霍博肯出發。
這是艘由豪華客輪改裝的運兵船。
整個旅行曆時兩周。
他們都是少尉,同住在一間上甲闆的船艙裡。
雖然他們曾互為情敵追求過奧爾加?維亞洛夫,但現在已然成了朋友。
這艘船是運兵船隊的一部分,由海軍護航,一路航程都很順利,隻是有幾個戰士死于西班牙流感,這種新的疾病正在全球肆虐。
吃的東西很差。
人們傳言德國人已經放棄了潛艇戰,正準備靠投毒赢得戰争。
“科琳娜号”在法國西北角的港口城市布雷斯特外面等待了一天半時間。
他們下了船,碼頭上到處是人、車和商店,喝令聲和引擎的轟鳴此起彼伏,急躁的軍官們和汗流浃背的裝卸工穿梭忙碌。
格斯問碼頭上的一個中士為什麼耽擱了這麼久,這句話實在不該問。
“你管這叫耽擱,先生?”中士說,讓“先生”這個詞聽上去像是在侮辱對方,“昨天我們卸下了五千人,連帶他們的車輛、槍炮、帳篷和野戰炊具,再把這一切轉送上鐵路和公路運輸線。
今天我們又卸下了五千人,明天也是如此。
這可不是耽擱,先生。
這他媽夠快的了。
” 查克咧嘴朝格斯笑笑,低聲說:“看見了吧。
” 裝卸工們都是有色人種的士兵。
一旦讓黑人和白人士兵共同使用某個設施就會出亂子,而這些亂子通常是來自南方腹地的白人新兵挑起的。
因此,部隊索性做出妥協,讓有色軍團負責後方瑣碎的輔助事務,不再讓各種族混在一起上前線。
格斯知道黑人士兵對此極其不滿——他們也希望像别人一樣為國家戰鬥。
軍團的大部分人員繼續從布雷斯特乘火車前進。
他們坐的不是旅客車廂,而是被塞進裝牛的悶罐車裡。
格斯把在車廂上看見的标志翻譯出來給大家解悶:“四十個人或者八匹馬。
”不過,機槍營都有自己的交通工具,因此格斯和查克通過陸路前往他們在巴黎南部的營地。
他們在美國使用木槍演練過塹壕戰,現在他們手上是真槍實彈。
格斯和查克都是軍官,因而配發了柯爾特M1911半自動手槍和裝有七發子彈的彈匣。
在離開美國之前他們就把騎警風格的帽子扔掉,取而代之以更為實用的軍帽,有着十分獨特的船形帽檐。
他們也配發了跟英國人一樣的湯缽形鋼盔。
現在,一身藍色的法國教官訓練他們如何配合重型火炮展開作戰行動,美國軍隊此前并不需要這種技能。
格斯能講法語,自然負責溝通任務。
兩個民族之間的關系還不錯,雖然法國人抱怨說美國大兵一來白蘭地的價格就漲了上去。
整個四月,德軍一直在進攻,成效顯著。
魯登道夫快速侵入佛蘭德斯地區,讓黑格将軍不得不承認“英軍被逼到了牆角”——這一措辭在美國士兵之
他身材瘦長,體态笨拙,行軍、敬禮、按照部隊的方式跺腳對他來說相當麻煩。
至于鍛煉,他自從出了校門就沒多動一下。
他喜歡餐桌上擺着鮮花、床上鋪上亞麻床單,了解他的朋友自然覺得當兵對他來說是種可怕的打擊。
迪克森跟他一道進行軍官訓練,對他說:“格斯,在家的時候,你連洗澡水都要别人放好的。
” 但格斯熬過來了。
十一歲時他就被送到寄宿學校,所以,被老兵欺侮、被愚蠢的上司操練對他來說并不稀奇。
家庭背景和舉止談吐沒少讓他受人嘲諷,但他耐着性子承受下來。
在劇烈的運動時,查克驚訝地發現格斯體現出一種纖長的美感,以前隻能在網球場上得以一見。
“你像隻長頸鹿,”查克說,“跑起來也像。
”因為他四肢長,格斯在拳擊方面也很出色,不過負責訓練的中士教官遺憾地告訴他,他缺乏殺手本能。
可惜他的槍法非常糟糕。
他很想在軍隊裡好好表現一番,部分原因是他知道人們認為他沒什麼出息。
他要向他們,或許也向自己證明他不是個窩囊廢。
但他還有另外一個原因。
他明白自己在為何而戰。
威爾遜總統向國會和參議院發表講話,如同向全世界吹起一聲号角。
他在呼籲一種新的世界秩序。
“必須根據專門公約成立一個統一的國家的聯合組織,目的在于保證大小各國各自都獲得政治獨立和領土完整。
” 國家聯盟是威爾遜的一個夢想,也是格斯和其他許多人的夢想,其中甚至包括愛德華?格雷爵士,是他在擔任英國外交大臣時提出了這一理念。
威爾遜闡述了他的十四點計劃。
包括裁減軍備,殖民地人民自己決定他們的未來,還有巴爾幹半島、波蘭和奧斯曼帝國臣民的自由。
這次講話被稱為威爾遜的十四點原則。
格斯十分羨慕那些幫助總統起草的人。
要是以前,他也是其中的一員。
“我的方案裡貫穿着一個鮮明的原則,”威爾遜說,“這就是公正對待所有人民和一切民族,确保他們不論強弱均有權享受相同的自由和安全。
”當格斯讀到這些話時,淚水湧上了他的眼眶。
“這是美國人民信奉的唯一原則。
”威爾遜說。
真的有可能不打仗就解決各國間的紛争嗎?通過戰争達到這一目的顯然自相矛盾,但值得一試。
格斯和查克跟随他們的機槍營乘坐“科琳娜号”從新澤西州的霍博肯出發。
這是艘由豪華客輪改裝的運兵船。
整個旅行曆時兩周。
他們都是少尉,同住在一間上甲闆的船艙裡。
雖然他們曾互為情敵追求過奧爾加?維亞洛夫,但現在已然成了朋友。
這艘船是運兵船隊的一部分,由海軍護航,一路航程都很順利,隻是有幾個戰士死于西班牙流感,這種新的疾病正在全球肆虐。
吃的東西很差。
人們傳言德國人已經放棄了潛艇戰,正準備靠投毒赢得戰争。
“科琳娜号”在法國西北角的港口城市布雷斯特外面等待了一天半時間。
他們下了船,碼頭上到處是人、車和商店,喝令聲和引擎的轟鳴此起彼伏,急躁的軍官們和汗流浃背的裝卸工穿梭忙碌。
格斯問碼頭上的一個中士為什麼耽擱了這麼久,這句話實在不該問。
“你管這叫耽擱,先生?”中士說,讓“先生”這個詞聽上去像是在侮辱對方,“昨天我們卸下了五千人,連帶他們的車輛、槍炮、帳篷和野戰炊具,再把這一切轉送上鐵路和公路運輸線。
今天我們又卸下了五千人,明天也是如此。
這可不是耽擱,先生。
這他媽夠快的了。
” 查克咧嘴朝格斯笑笑,低聲說:“看見了吧。
” 裝卸工們都是有色人種的士兵。
一旦讓黑人和白人士兵共同使用某個設施就會出亂子,而這些亂子通常是來自南方腹地的白人新兵挑起的。
因此,部隊索性做出妥協,讓有色軍團負責後方瑣碎的輔助事務,不再讓各種族混在一起上前線。
格斯知道黑人士兵對此極其不滿——他們也希望像别人一樣為國家戰鬥。
軍團的大部分人員繼續從布雷斯特乘火車前進。
他們坐的不是旅客車廂,而是被塞進裝牛的悶罐車裡。
格斯把在車廂上看見的标志翻譯出來給大家解悶:“四十個人或者八匹馬。
”不過,機槍營都有自己的交通工具,因此格斯和查克通過陸路前往他們在巴黎南部的營地。
他們在美國使用木槍演練過塹壕戰,現在他們手上是真槍實彈。
格斯和查克都是軍官,因而配發了柯爾特M1911半自動手槍和裝有七發子彈的彈匣。
在離開美國之前他們就把騎警風格的帽子扔掉,取而代之以更為實用的軍帽,有着十分獨特的船形帽檐。
他們也配發了跟英國人一樣的湯缽形鋼盔。
現在,一身藍色的法國教官訓練他們如何配合重型火炮展開作戰行動,美國軍隊此前并不需要這種技能。
格斯能講法語,自然負責溝通任務。
兩個民族之間的關系還不錯,雖然法國人抱怨說美國大兵一來白蘭地的價格就漲了上去。
整個四月,德軍一直在進攻,成效顯著。
魯登道夫快速侵入佛蘭德斯地區,讓黑格将軍不得不承認“英軍被逼到了牆角”——這一措辭在美國士兵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