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關燈
能夠挽救生命,為什麼不呢?” 格斯說:“大多數美國人似乎都跟查克想的一樣。

    ” “那也不能說明這就是對的。

    ” “威爾遜認為總統對待公衆輿論應該像航行的船對待風一樣,利用風的力量,而不是迎風而上。

    ” “那為什麼我們必須征兵呢?這讓美國男人變成了奴隸。

    ” 查克又插話了:“難道你不覺得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為國家而戰嗎?” “我們有專業的軍隊。

    至少那些人是自願加入的。

    ” 格斯說:“我們有一支十三萬人的軍隊。

    這對這場戰争來說微不足道。

    我們需要至少一百萬人。

    ” “這就是讓更多的人去送死。

    ”多麗絲說。

     查克說:“我敢說,我們的銀行可是高興了。

    為協約國提供物資的美國公司借了銀行很多錢。

    如果德國人打赢了,英國佬、法國佬就償還不起他們的債務,那我們就麻煩了。

    ” 多麗絲若有所思:“這我就不知道了。

    ” 查克拍了拍她的手:“别擔心,親愛的。

    這種事不會發生。

    協約國會赢的,尤其是有了美國的幫助。

    ” 格斯說:“我們參戰還有一個理由。

    當戰争結束後,美國就能平等地參加戰後清算。

    這聽起來似乎不太重要,但威爾遜的夢想是建立一個國際聯盟,以解決未來的沖突,避免互相殘殺。

    ”他看着多麗絲,“我想,你一定贊成這一點。

    ” “當然。

    ” 查克換了個話題:“你這次回家有什麼事,格斯?應該不光是向我們這些普通百姓解釋總統的決定吧。

    ” 他跟他們講了罷工的事。

    他說得輕描淡寫,就好像是在晚宴上閑聊一樣,但實際上他十分擔心。

    布法羅五金廠對戰備至關重要,他不知道如何讓工人們重新開始工作。

    威爾遜在連任之前剛剛解決了一場全國鐵路罷工,他似乎認為幹預勞資糾紛是政治生活的一個自然組成部分。

    格斯發現這份責任相當沉重。

     “你知道誰是那兒的主人,對吧?”查克說。

     格斯調查過:“是維亞洛夫。

    ” “知道是誰替他管理嗎?” “不知道。

    ” “他的新女婿,列夫?别斯科夫。

    ” “哦,”格斯說,“這我還是頭一次聽說。

    ” 列夫被這場罷工氣得要死。

    工會企圖利用他的缺乏經驗。

    他肯定布賴恩?霍爾和工人們認為他軟弱可欺。

    他下決心要證明他們想錯了。

     他試過講道理。

    “V先生需要挽回一些生意不好的年份造成的損失。

    ”他跟霍爾說。

     “工人們需要挽回一些他們降低工資後造成的損失!”霍爾這樣答複他。

     “這不是一碼事。

    ” “對,的确不是一碼事,”霍爾表示同意,“你有錢,他們沒錢。

    對他們來說更難。

    ”他思維敏捷,讓人氣不打一處來。

     列夫急于重新獲得自己嶽父的賞識。

    如果約瑟夫?維亞洛夫這種人很長時間看你都不順眼,那你可就危險了。

    問題在于,迷人的男性魅力是列夫僅有的能力,但它對維亞洛夫不起作用。

     維亞洛夫對鑄造廠的事情倒是十分支持。

    “有時候你不得不讓他們罷工,”有一次他這麼說,“這談不上是讓步,隻要堅持下去。

    他們開始感到肚子餓了,慢慢也就講道理了。

    ”但列夫知道維亞洛夫的想法說變就變。

     不過,列夫有自己的一套計劃,能讓罷工加速崩潰。

    他打算利用媒體的力量。

     列夫是布法羅遊艇俱樂部的一員,多虧他的嶽父他才被選上。

    鎮上有頭有臉的生意人大多都是那兒的會員,包括彼得?霍伊爾,《布法羅廣告人》的編輯。

    一天下午,列夫來到坐落在波特大道下坡的會所,在那兒找到了霍伊爾。

     《布法羅廣告人》是一份保守派報紙,一直呼籲社會穩定,把所有問題都歸罪于外國人、黑人和社會主義搗亂分子。

    霍伊爾身材高大,留着黑黑的小胡子,是維亞洛夫的親信。

    “你好,别斯科夫,”他的聲音響亮刺耳,大概在印刷機的噪聲裡養成了大聲喊叫的習慣,“我聽說總統派卡梅倫?杜瓦的兒子來平息罷工。

    ” “是的,但我還沒從他那兒得到什麼消息。

    ” “我認識他。

    他很天真。

    你不必擔心。

    ” 列夫同意他的說法。

    1914年在彼得格勒,他曾從格斯?杜瓦手上騙了一塊錢,去年他又同樣輕易地奪走了格斯的未婚妻。

    “我想跟你談談罷工的事。

    ”他坐在霍伊爾對面的皮椅子上。

     “《布法羅廣告人》已經對罷工者表示譴責,把他們比作反美社會主義者和革命分子,”霍伊爾說,“我們還能做些什麼呢?” “說他們是敵人的奸細,”列夫說,“他們阻撓車輛的生産,這是我們的戰士去歐洲要用的,而且工人們不用服兵役!” “這倒是一種角度。

    ”霍伊爾皺起了眉頭,“但我們還不知道征兵如何進行。

    ” “軍工企業的工人肯定不用去。

    ” “那倒是。

    ” “而且他們還要求增加工資。

    很多人甯可少拿錢,隻要能在免除兵役的地方工作就行。

    ” 霍伊爾從他的上衣口袋裡掏出一個小本子,開始寫了起來。

    “拿更少的錢,做免除兵役的工作。

    ”他喃喃地說。

     “也許你會問:他們到底站在哪一邊呢?” “聽起來像個标題。

    ” 列夫有點吃驚,又很得意。

    事情如此輕而易舉就辦成了。

     霍伊爾從他的筆記本上擡起頭來:“V先生知道我們在讨論這個問題吧?” 列夫沒料到他會問這個,但他馬上用一個微笑遮掩過去。

    如果他說個“不”字,霍伊爾就會馬上把這些一筆勾銷。

    “是的,當然,”他說,“事實上這正是他的主意。

    ” 維亞洛夫請格斯在遊艇俱樂部跟他見面。

    布賴恩?霍爾提出在布法羅的工會辦公室舉行一次會議。

    大家都想在自己的地盤會面,這會讓人感到自信,同時也能掌控局面。

    因此,格斯在斯塔特勒酒店租了一間會議室。

     列夫?别斯科夫攻擊罷工者們偷逃兵役,《布法羅廣告人》把他的評論放在頭版,上面的标題是:“他們到底站在哪一邊?”格斯看了報紙,感覺有些不安,這種攻擊性的言辭隻能激化矛盾。

    列夫的努力的确産生了相反的效果。

    這天早上的報紙說,其他軍工企業的工人掀起了一場抗議浪潮,他們聞聽自己會因為特殊的地位而少拿工資,十分憤慨,更是痛恨有人給他們貼上逃避兵役的标簽。

    列夫的愚蠢讓格斯振作了起來,但他知道,維亞洛夫才是他真正的敵人,這又讓他感到緊張。

     格斯把所有文件都随身帶到斯塔特勒,拿出來放在會議室靠牆的桌子上。

    他把一份流行小報擺在突出位置,上面的标題是:“你會參軍嗎,列夫?” 格斯讓布賴恩?霍爾比維亞洛夫提前一刻鐘到。

    這位工會領導準時到場。

    格斯見他穿了件時髦的外套,頭戴灰色氈帽,覺得這是種巧妙的策略。

    盡管你代表的是工人,但外表寒酸絕對是個失誤。

    從某種程度上說,霍爾跟維亞洛夫一樣令人畏懼。

     霍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