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關燈
小
中
大
思考着。
然後他說:“我去問問他。
” 經曆了三天的旅程後,俄國人離開了德國。
到薩斯尼茨後,他們買了維多利亞女王渡輪的船票,乘船橫跨波羅的海前往瑞典南部。
沃爾特與他們同行。
這段航程頗為艱難,大家都暈船了,隻有列甯、拉狄克和季諾維也夫在甲闆上激烈地争論着政治問題,似乎根本沒留意到海上的洶湧浪濤。
他們乘坐通宵列車到達斯德哥爾摩,當地的社會主義者伯格馬斯泰爾為他們準備了歡迎早餐,沃爾特住進了大酒店,滿心希望有一封茉黛的來信在等着他。
但他什麼也沒收到。
他很失望,恨不得一頭栽進冰冷的海灣。
這是他三年來唯一一次跟自己妻子溝通的機會,卻不知什麼地方出了問題。
她收到他的信了嗎? 腦子裡的胡思亂想折磨着他。
她還在乎他嗎?是不是已經把他忘了?也許她的生活裡已經有了别的男人?他陷入了徹底的黑暗之中。
列甯被穿着入時的瑞典社會主義者拉狄克領着,不太情願地去了PUB百貨公司的男裝部。
他腳上那雙有平頭釘的登山靴在俄國都過時了。
列甯買了一件天鵝絨衣領的外套和一頂新帽子。
拉狄克說,現在他至少穿得像一位帶領自己民衆的領袖了。
那天晚上,當夜幕降臨後,俄國人登上了另一列火車前往芬蘭。
沃爾特打算就此跟這群人分手,但他還是送他們到了車站。
開車前,他跟列甯單獨見了一面。
他們坐在一節列車包廂裡,昏暗的燈光照得列甯的秃頂幽幽發亮。
沃爾特很緊張。
他必須把握分寸,拿捏得當。
絕不能乞求或請求,這一點他十分清楚。
這種人也不能威脅恫吓,隻有用冷酷無情的邏輯推理加以說服。
沃爾特已經把要說的話預先準備好了。
“德國政府正在幫助你們返回祖國,”他說,“你知道我們這樣做并非出自善意。
” 列甯用一口流利的德語打斷了他的話。
“你們認為這樣做,就會對俄國造成損害!”他吼道。
沃爾特沒有反駁:“可你已經接受了我們的幫助。
” “為了革命!這是判斷正确與否的唯一标準。
” “我知道你會這麼說。
”沃爾特手裡提着一隻沉甸甸的手提箱,他砰的一聲将它放在車廂地闆上。
“裡面有個僞裝的隔層,你會在下面發現十萬盧布的紙币和硬币。
” “什麼?”列甯一貫沉着,但現在他顯得十分吃驚,“這是幹什麼?” “是給你的。
” 列甯顯然很不快。
“是賄賂嗎?”他氣憤地說。
“當然不是,”沃爾特說,“我們沒必要賄賂你。
你們的目标與我們的一緻。
你呼籲推翻臨時政府,結束這場戰争。
” “那又怎麼樣?” “這些錢用于宣傳。
傳播你們的主張。
這也正是我們想要傳播的。
讓德國和俄國之間達成和平。
” “然後你們就可以赢得這場跟法國之間的資本主義-帝國主義戰争!” “正如我之前所說,我們幫助你們并非出自善意——你也沒指望我們那樣做。
一切都是現實政治,僅此而已。
目前,你們的利益與我們相符。
” 列甯臉上的表情就像當初拉狄克堅持讓他去買新衣服那樣。
他不喜歡,但又不能否認它很有道理。
沃爾特說:“以後我們每個月都會給你同樣金額的錢,隻要你繼續進行有效的和平運動。
” 一陣長時間的沉默。
沃爾特說:“你說過,革命的成功是判斷對與錯的唯一标準。
如果是這樣的話,你就應該收下這些錢。
” 外面的站台上傳來汽笛聲。
沃爾特站了起來:“現在我必須走了。
再見,祝你好運。
” 列甯盯着地闆上的箱子,沒有回答。
沃爾特離開了車廂,走下火車。
他轉過身來,回頭看了看列甯包廂的窗口。
他猜測着那扇窗口會不會打開,然後手提箱從裡面飛出來。
又是一陣汽笛聲,車廂猛地一震,動了起來,車頭吐着蒸汽,載着列甯和其他俄國流亡者,還有那筆巨資,一道緩緩駛出了車站。
沃爾特從上衣口袋裡掏出手帕擦了擦額頭。
外面雖然寒冷,但他已是大汗淋漓。
沃爾特離開車站,沿着海濱回到大酒店。
天色已晚,冷風從東邊的波羅的海刮來。
他成功收買了列甯,這件事本該讓他欣喜不已,可他反倒有些頹唐。
更讓人郁悶的是,茉黛杳無音信。
她沒有寫信給他,其中的原因多種多樣。
他不該什麼事情都往壞處想。
可是他差點兒就愛上了莫妮卡,那麼,茉黛也可能遇上相似的事。
這讓他不能不懷疑茉黛已經忘了他。
他決定今晚去喝酒買醉。
酒店前台有一張打字機打出來的字條:“請去201房間,有人捎信給你。
”他猜測一定是外交部的官員。
也許他們改變了主意,不打算支持列甯。
要是這樣的話,他們來晚了一步。
他走上樓梯,拍了拍201房間的門。
裡面有個含混的聲音用德語說:“誰?” “沃爾特?馮?烏爾裡希。
” “請進,門開着。
” 他走了進去,随手關上了門。
套房内點着蠟燭。
“有人捎信給我?”他在昏暗中觀察着。
一個身影從椅子裡站起來,是個女人,正背對着他,但某種東西讓他心頭一緊。
她轉過臉來。
是茉黛。
他大張着嘴巴,呆立在原地動彈不得。
她說:“你好,沃爾特。
” 接着,她突然失去了控制,一下子撲進了他懷裡。
他聞着那熟悉的氣息,吻着她的頭發,撫摸着她。
他沒有說話,怕會哭出來。
他緊緊抱着她,讓她貼着自己的身體,幾乎不敢相信這真的是她,三年來,他一直苦苦渴望擁抱、撫摸她。
她擡起頭看着他,眼裡充滿了淚水。
他殷切地盯着她的臉。
她沒變,卻又有所不同——更瘦了,雙眼下面多了淡淡的細紋,從前沒有,但那目光仍像以前那樣親切,動人,伶俐且睿智。
她用英語說:“‘他一眨不眨地瞧着我的臉,好像要把它描摹下來似的。
’” 他笑了。
“我們可不是哈姆雷特和奧菲莉娅,所以,請别去修道院。
” “我親愛的上帝,我真想你啊。
” “我也想你。
我一直盼着回信——可最後盼來了你!你到底想了什麼辦法?” “我跟護照管理處說
然後他說:“我去問問他。
” 經曆了三天的旅程後,俄國人離開了德國。
到薩斯尼茨後,他們買了維多利亞女王渡輪的船票,乘船橫跨波羅的海前往瑞典南部。
沃爾特與他們同行。
這段航程頗為艱難,大家都暈船了,隻有列甯、拉狄克和季諾維也夫在甲闆上激烈地争論着政治問題,似乎根本沒留意到海上的洶湧浪濤。
他們乘坐通宵列車到達斯德哥爾摩,當地的社會主義者伯格馬斯泰爾為他們準備了歡迎早餐,沃爾特住進了大酒店,滿心希望有一封茉黛的來信在等着他。
但他什麼也沒收到。
他很失望,恨不得一頭栽進冰冷的海灣。
這是他三年來唯一一次跟自己妻子溝通的機會,卻不知什麼地方出了問題。
她收到他的信了嗎? 腦子裡的胡思亂想折磨着他。
她還在乎他嗎?是不是已經把他忘了?也許她的生活裡已經有了别的男人?他陷入了徹底的黑暗之中。
列甯被穿着入時的瑞典社會主義者拉狄克領着,不太情願地去了PUB百貨公司的男裝部。
他腳上那雙有平頭釘的登山靴在俄國都過時了。
列甯買了一件天鵝絨衣領的外套和一頂新帽子。
拉狄克說,現在他至少穿得像一位帶領自己民衆的領袖了。
那天晚上,當夜幕降臨後,俄國人登上了另一列火車前往芬蘭。
沃爾特打算就此跟這群人分手,但他還是送他們到了車站。
開車前,他跟列甯單獨見了一面。
他們坐在一節列車包廂裡,昏暗的燈光照得列甯的秃頂幽幽發亮。
沃爾特很緊張。
他必須把握分寸,拿捏得當。
絕不能乞求或請求,這一點他十分清楚。
這種人也不能威脅恫吓,隻有用冷酷無情的邏輯推理加以說服。
沃爾特已經把要說的話預先準備好了。
“德國政府正在幫助你們返回祖國,”他說,“你知道我們這樣做并非出自善意。
” 列甯用一口流利的德語打斷了他的話。
“你們認為這樣做,就會對俄國造成損害!”他吼道。
沃爾特沒有反駁:“可你已經接受了我們的幫助。
” “為了革命!這是判斷正确與否的唯一标準。
” “我知道你會這麼說。
”沃爾特手裡提着一隻沉甸甸的手提箱,他砰的一聲将它放在車廂地闆上。
“裡面有個僞裝的隔層,你會在下面發現十萬盧布的紙币和硬币。
” “什麼?”列甯一貫沉着,但現在他顯得十分吃驚,“這是幹什麼?” “是給你的。
” 列甯顯然很不快。
“是賄賂嗎?”他氣憤地說。
“當然不是,”沃爾特說,“我們沒必要賄賂你。
你們的目标與我們的一緻。
你呼籲推翻臨時政府,結束這場戰争。
” “那又怎麼樣?” “這些錢用于宣傳。
傳播你們的主張。
這也正是我們想要傳播的。
讓德國和俄國之間達成和平。
” “然後你們就可以赢得這場跟法國之間的資本主義-帝國主義戰争!” “正如我之前所說,我們幫助你們并非出自善意——你也沒指望我們那樣做。
一切都是現實政治,僅此而已。
目前,你們的利益與我們相符。
” 列甯臉上的表情就像當初拉狄克堅持讓他去買新衣服那樣。
他不喜歡,但又不能否認它很有道理。
沃爾特說:“以後我們每個月都會給你同樣金額的錢,隻要你繼續進行有效的和平運動。
” 一陣長時間的沉默。
沃爾特說:“你說過,革命的成功是判斷對與錯的唯一标準。
如果是這樣的話,你就應該收下這些錢。
” 外面的站台上傳來汽笛聲。
沃爾特站了起來:“現在我必須走了。
再見,祝你好運。
” 列甯盯着地闆上的箱子,沒有回答。
沃爾特離開了車廂,走下火車。
他轉過身來,回頭看了看列甯包廂的窗口。
他猜測着那扇窗口會不會打開,然後手提箱從裡面飛出來。
又是一陣汽笛聲,車廂猛地一震,動了起來,車頭吐着蒸汽,載着列甯和其他俄國流亡者,還有那筆巨資,一道緩緩駛出了車站。
沃爾特從上衣口袋裡掏出手帕擦了擦額頭。
外面雖然寒冷,但他已是大汗淋漓。
沃爾特離開車站,沿着海濱回到大酒店。
天色已晚,冷風從東邊的波羅的海刮來。
他成功收買了列甯,這件事本該讓他欣喜不已,可他反倒有些頹唐。
更讓人郁悶的是,茉黛杳無音信。
她沒有寫信給他,其中的原因多種多樣。
他不該什麼事情都往壞處想。
可是他差點兒就愛上了莫妮卡,那麼,茉黛也可能遇上相似的事。
這讓他不能不懷疑茉黛已經忘了他。
他決定今晚去喝酒買醉。
酒店前台有一張打字機打出來的字條:“請去201房間,有人捎信給你。
”他猜測一定是外交部的官員。
也許他們改變了主意,不打算支持列甯。
要是這樣的話,他們來晚了一步。
他走上樓梯,拍了拍201房間的門。
裡面有個含混的聲音用德語說:“誰?” “沃爾特?馮?烏爾裡希。
” “請進,門開着。
” 他走了進去,随手關上了門。
套房内點着蠟燭。
“有人捎信給我?”他在昏暗中觀察着。
一個身影從椅子裡站起來,是個女人,正背對着他,但某種東西讓他心頭一緊。
她轉過臉來。
是茉黛。
他大張着嘴巴,呆立在原地動彈不得。
她說:“你好,沃爾特。
” 接着,她突然失去了控制,一下子撲進了他懷裡。
他聞着那熟悉的氣息,吻着她的頭發,撫摸着她。
他沒有說話,怕會哭出來。
他緊緊抱着她,讓她貼着自己的身體,幾乎不敢相信這真的是她,三年來,他一直苦苦渴望擁抱、撫摸她。
她擡起頭看着他,眼裡充滿了淚水。
他殷切地盯着她的臉。
她沒變,卻又有所不同——更瘦了,雙眼下面多了淡淡的細紋,從前沒有,但那目光仍像以前那樣親切,動人,伶俐且睿智。
她用英語說:“‘他一眨不眨地瞧着我的臉,好像要把它描摹下來似的。
’” 他笑了。
“我們可不是哈姆雷特和奧菲莉娅,所以,請别去修道院。
” “我親愛的上帝,我真想你啊。
” “我也想你。
我一直盼着回信——可最後盼來了你!你到底想了什麼辦法?” “我跟護照管理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