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關燈
1917年1月至2月 沃爾特?烏爾裡希夢見他坐着馬車去見茉黛。

    在一段下坡路上,馬車越跑越快,危險地随着崎岖的路面颠簸。

    他喊道:“慢點!慢下來!”可車夫根本聽不見,馬蹄轟鳴,那聲音十分奇怪,聽上去就像汽車發動機在隆隆作響。

    盡管情況異常,沃爾特仍然害怕失控的馬車會撞毀,他再也無法趕到茉黛身邊。

    他再次責令車夫減速,亂喊亂叫着把自己驚醒了。

     實際上他正坐在一輛汽車上,是由司機駕駛的奔馳3/95雙座弗頓轎車,正以适中的速度在西裡西亞的一條高低不平的道路上行駛着。

    他父親坐在旁邊,抽着一支雪茄。

    他們一大早便離開了柏林,兩人身上都裹着皮大衣——因為這是一輛敞篷車——正在趕往最高統帥部所在的東部指揮部。

     這場夢很容易找到解釋。

    協約國輕蔑地拒絕了沃爾特辛苦推動的和平提議。

    德軍随即加強了軍事力量,并打算恢複無限制潛艇戰。

    戰區的每艘艦船,不管是軍用還是民用,載的是旅客還是貨物,屬于交戰國還是中立國,全部擊沉,用饑餓來迫使英國和法國投降。

    政客們,尤其是德國總理,擔心這一招能否打敗敵人,因為這有可能會把美國拉入戰争,但潛艇部隊占了上風。

    德皇提拔了好戰的阿瑟?齊默爾曼擔任外交部長,以此表明他到底傾向于哪一方。

    因而沃爾特夢見自己跌入了一場災難。

     沃爾特認為德國面臨的最大危險是美國。

    德國的戰略目标應該是讓美國置身事外。

    沒錯,因為協約國的海上封鎖,德國正在忍饑挨餓。

    但俄國人堅持不了多久,一旦他們投降,德國就能迅速占據沙俄帝國富饒的西部和南部地區,那裡有廣袤的玉米田和蘊藏豐富的油井。

    随後,整個德國軍隊便可以将全部精力集中在西部戰線。

    這是唯一的希望。

     但皇帝能否認識到這一點呢? 最後的決定就在今天。

     陰冷的冬日陽光鋪灑在點綴着片片白雪的鄉間田野上。

    沃爾特覺得自己遠離戰場,真有些像個開小差的士兵。

    “幾周前我就該返回前線的。

    ”他說。

     “軍隊顯然想讓你留在德國,”奧托說,“你的價值是做一個情報分析師。

    ” “德國有的是年紀大的人做這份工作,幹得至少不比我差。

    是不是你在背後做了什麼?” 奧托聳聳肩:“我認為,如果你打算結婚,有了一個兒子,那你願意調到什麼地方都行。

    ” 沃爾特懷疑地問:“你讓我待在柏林,就是為了讓我跟莫妮卡?馮?德?赫爾巴德結婚?” “我還沒有這種權力。

    不過,最高統帥部裡有些人可能覺得有必要延續高貴的血統。

    ” 這簡直虛僞透頂。

    沃爾特正要表示抗議,這時汽車拐出了大路,穿過一個精心修飾的大門,上了一條長長的車道,兩側是光秃秃的樹木和積雪覆蓋的草坪。

    車道盡頭是一座大房子,沃爾特還是頭一次在德國見到如此巨大的建築。

    “這就是普勒斯城堡?”他問。

     “對。

    ” “這麼大。

    ” “一共三百間客房。

    ” 他們下了車,走進火車站般的前廳。

    牆壁上裝飾着一隻隻用紅絲綢襯着的野豬頭,一段寬闊的大理石樓梯通往樓上的高級套房。

    沃爾特半輩子都在各種豪華的房子裡度過,但這裡是他前所未見的。

     一位将軍朝他們走了過來,沃爾特認出他是馮?亨舍爾,他父親的一位密友。

    “你們如果動作麻利的話,還來得及梳洗一下,”他和藹可親地催促着,“四十分鐘後在大餐廳見。

    ”他看着沃爾特,“這就是你的兒子吧。

    ” 奧托說:“他在情報部門工作。

    ” 沃爾特朝他敬了個禮。

     “知道了。

    我把他的名字記在名單上。

    ”将軍轉過來對沃爾特說,“你應該了解美國吧。

    ” “我在駐華盛頓的大使館待了三年,先生。

    ” “好的。

    我從來沒去過美國。

    你父親也沒有。

    實際上,這兒的大多數人都沒去過。

    我們新任的外交部長倒是個例外。

    ” 二十年前,阿瑟?齊默爾曼從中國經由美國返回德國,從舊金山坐火車到達紐約。

    他因為這次經曆就被認為是美國方面的專家。

    沃爾特什麼也沒說。

     馮?亨舍爾說:“齊默爾曼先生讓我向二位請教幾個問題。

    ”沃爾特既得意,又有些迷惑。

    新任外交部長怎麼會征詢他的意見?“不過,我們還有時間,随後再談。

    ”馮?亨舍爾招手叫過一個穿着老式制服的男仆,領他們去了卧室。

     半小時後他們來到餐廳,這裡如今已經被改造成了一間會議室。

    環顧四周,沃爾特不無敬畏地發現德國所有舉足輕重的人物幾乎都到場了,包括總理特奧巴登?馮?貝特曼?霍爾維格。

    他年屆六十,齊刷刷的短發幾乎全白了。

     大部分德國高級軍事指揮官圍坐在一張長桌旁。

    地位較低的人,其中包括沃爾特,被安排在靠牆的硬椅子上。

    助手傳遞着幾份兩百頁的備忘錄副本。

    沃爾特隔着父親的肩頭瞟了一眼文件。

    他看見進出英國港口船隻的噸位表、運費和載貨空間表,英國餐點的熱量值,甚至還有一條女士裙裝需要多少羊毛的統計表。

     他們等了兩個小時,随後威廉二世走了進來,穿着一身将軍制服。

    皇帝陛下臉色蒼白,心情不佳。

    幾天前他剛過完五十八歲生日。

    跟以往一樣,他那幹癟的左臂動也不動地在身子側面懸着,盡量不讓人留意。

    沃爾特發現自己不再能感受到幼時那種快樂的忠誠感。

    他沒有辦法假裝繼續相信皇帝是臣民明智的父親。

    威廉二世顯然完全是一個被煩惱壓垮的普通人。

    他糊塗無能,愁苦不堪,簡直就是人們反對君主世襲制的一個活生生的論據。

     皇帝看了看四周,對其中的一兩個心腹點點頭,其中就包括奧托。

    然後他坐了下來,朝留着一撮白胡子的海軍統帥亨甯?馮?霍爾岑道夫做了個手勢。

     這位海軍上将開始引用備忘錄上的話——海軍随時可以出海的潛艇數量,協約國維持生存所需要的船運噸位,以及他們替代被擊沉的船隻的速度。

    “我計算過,我們可以每個月擊沉六十萬噸的船運貨物。

    ”他說。

    這番表現的确令人驚歎,每項論證都有數字依據。

    唯一讓沃爾特有些懷疑的是,這位将軍算得太精确,太确定了。

    戰争從來都不是這麼容易預測的,不是嗎? 馮?霍爾岑道夫指着桌上的一摞用緞帶捆紮的文件,想必是開始無限制潛艇戰的皇令。

    “如果陛下今天批準我的計劃,我保證不多不少隻要五個月,協約國就會投降。

    ”說完,他坐下了。

     皇帝看了看總理。

    沃爾特心想,現在我們該聽一聽更為現實的估計了。

    貝特曼已經當了七年的總理,與皇帝不同,他深谙國際關系的複雜性。

     貝特曼表情陰郁地談到美國參戰的前景,談到美國巨大的人力和物質資源、供給能力,以及雄厚的資金。

    他引述所有熟悉美國的資深人士的意見證明他的話。

    不過,讓沃爾特失望的是,他的一番表述看上去像是在走過場。

    他大概知道皇帝已經拿定了主意。

    難道這次會議不過是認可已經采取的決定?難道德國的命運已經注定? 皇帝對那些與自己意見不同的人毫無耐心,在總理說話的時候他坐立不安,厭煩地低聲嘟囔着,一臉不屑的表情。

    貝特曼的聲音開始發抖。

    “如果軍事當局認為無限制潛艇戰非打不可,我無法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