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關燈
小
中
大
茨想。
這座城市會抗争到底的。
好!這肯定符合英國的利益。
哪怕法國首都最後失守,征服它至少也會讓敵人耗費大力氣。
我會将這一責任履行到最後一刻。
菲茨不禁笑了。
感謝上帝,我們還有這些老兵。
周圍的人看上去情緒複雜。
有人用欽佩的口吻評論着,滿意地說加利埃尼是個戰士,他不會讓巴黎落入敵手。
其他的人則更為現實。
一個女人說,政府已經抛下我們不管了,這意味着德國人不是今天就是明天就會進城。
一個提着公文包的男人說,他已經把自己的妻兒送到鄉下弟弟家了。
一個精心打扮的女子說她在廚房的碗櫃裡儲藏了三十公斤的幹豆。
菲茨覺得英國對這場戰争的貢獻,以及在其中扮演的角色都會變得更加重要。
帶着一種強烈的使命感,他駕車前往麗茲大飯店。
進入他最喜歡的酒店大堂後,菲茨徑直朝電話亭走去。
他撥通了英國大使館的電話,給大使留了條消息,把加利埃尼發告示的事情告訴他,以防聖-奧諾雷近郊還沒有得到這一消息。
他從電話亭裡出來的時候,意外地碰上了約翰爵士的助手哈維上校。
哈維打量着菲茨的燕尾服,說:“菲茨赫伯特少校!你穿成這樣是要幹什麼?” “早上好,上校。
”菲茨故意不去回答這個問題。
顯然他徹夜未歸。
“現在是上午九點鐘!難道你不知道我們是在打仗嗎?” 這又是一個不需回答的問題,菲茨冷靜地說:“我能為你做些什麼嗎,先生?” 哈維橫行霸道慣了,最恨别人不怕他。
“不要那麼傲慢,少校,”他說,“我們應付倫敦來的那幫倒黴礙事的訪客已經夠忙的了。
” 菲茨眉毛一挑:“基奇納勳爵是陸軍部長。
” “政客們應該讓我們做自己的工作,但有人利用位高權重的朋友幹涉我們。
”他看上去像在懷疑菲茨,但沒膽量把話挑明。
“陸軍部惹來注意沒什麼稀奇的,”菲茨說,“德國人已經兵臨城下,可這邊竟然要求十天休息!” “軍隊已經疲憊不堪了!” “十天之内戰争可能就結束了。
我們到這兒幹什麼來了?不是來救援巴黎的嗎?” “戰鬥正在關鍵時刻,基奇納卻把約翰爵士調離了總部。
”哈維咆哮道。
“我看約翰爵士并不急于返回自己的部隊,”菲茨回敬道,“那晚我看到他在麗茲酒店用餐。
”他知道自己表現得傲慢無禮,但實在忍不下去了。
“從我眼前滾開。
”哈維說。
菲茨轉身上了樓。
他其實并不像表面看起來那樣漫不經心。
無論如何他都不會向哈維這種白癡低頭,對他來說,在軍隊裡成就一番事業才是關鍵。
他讨厭别人說自己比不上父親。
哈維這種人在軍隊沒有多大用處,因為他把所有時間和精力都花在籠絡人心、打擊對手上面。
但他同樣可以毀掉别人專注的事業,比如赢得這場戰争。
菲茨思考着這些的同時,洗了個澡,刮了刮胡子,穿上了威爾士步槍團少校的卡其制服。
想到自己大概到了晚上才能吃上正餐,便點了一份煎蛋,又要了些咖啡,讓人送到套房裡。
他一天的工作在十點整開始,不再去想那個惡毒的哈維。
穆雷中尉是個熱心的蘇格蘭小夥,從英國總部風塵仆仆趕來,給菲茨呈送早上收到的空中偵察報告。
菲茨馬上把文件翻譯成法文,用清晰優美的字體寫在淡藍色的麗茲信紙上。
每天早上英國飛機都要飛越德軍陣地上空,偵察敵軍部隊的活動。
菲茨的任務就是盡快将這些信息轉發給加利埃尼将軍。
穿過大廳往外走的時候,菲茨被門房領班叫住了——有電話找他。
電話另一端傳來的遙遠聲音有些失真:“菲茨,是你嗎?”但他還是驚訝地聽出那是茉黛的聲音。
“見鬼,你是怎麼把電話打到這兒來的?”隻有政府和軍方能從倫敦往巴黎打電話。
“我是在陸軍部,在約翰尼?雷馬克的房間打的。
” “很高興聽到你的聲音,”菲茨說,“你怎麼樣?” “大家都非常擔心,”她說,“一開始報紙上全是好消息。
但有地理知識的人都知道,每一次法國勝利後,德國好像反而更深入了近百公裡。
不過上周日《泰晤士報》刊發了特别版。
這不是很奇怪嗎?報紙上每天都充滿了謊言,等他們想說真話的時候,就推出一個特别版。
” 她想要表現得诙諧和玩世不恭,但菲茨能聽出她聲音裡的恐懼和憤怒。
“特别版是怎麼說的?”他問。
“它說我們部隊‘節節敗退,潰不成軍’。
阿斯奎斯氣急敗壞。
現在大家都覺得巴黎随時會淪陷。
”她裝不下去了,說話帶了哭腔,“菲茨,你不會有事吧?” 他不能對她撒謊:“我也說不準。
政府已經轉移到波爾多去了。
約翰?弗蘭奇爵士已經被警告,但他還是指揮官。
” “約翰爵士向陸軍部抱怨,說基奇納去巴黎穿的是元帥軍服,說這違反禮儀,因為他現在是一個政府部長,是平民。
” “天啊,這種時候他還考慮禮儀!怎麼還不撤他的職呢?” “約翰尼說,這樣做就像承認了失敗。
” “如果巴黎淪陷了,那又像什麼呢?” “哦,菲茨!”茉黛哭了起來,“碧到時候生了孩子,可怎麼辦啊?” “碧怎麼樣?”菲茨對剛度過的那一晚感到些許内疚。
茉黛吸了一下鼻子,稍稍鎮靜了些,說:“碧看上去很豐滿漂亮,早上也不再像以前那樣惡心了。
” “告訴她我想她。
” 電話裡出現一陣幹擾,傳出另一個聲音,持續幾秒鐘後消失了。
這意味着他們的通話可能随時會被切斷。
茉黛又說話了,聲音聽上去十分哀婉:“菲茨,什麼時候才能結束啊?” “幾天之内吧,”菲茨說,“無論如何都會了結的。
” “你要照顧好自己!” “當然。
” 電話斷了。
菲茨挂上聽筒,給門房領班塞了小費,走向旺多姆廣場。
他自己開車出發了。
路上,茉黛電話裡提及的碧懷孕的事,讓他心神不甯。
菲茨願為國捐軀,希望自己死得英勇,但他很想看看自己的孩子。
他渴望以父親的身份,将孩子迎接到這個世界,看着他學習、成長,扶持他成為一個大人。
他不願自己的子女在沒有父親的環境下長大。
菲茨開車穿過塞納河,進入一片被稱作“榮軍院”的軍事設施。
加利埃尼把自己的總部安置在附近一所大樹掩映的學校——維克多-杜盧伊公立中學裡。
正門崗哨森嚴,哨兵們的淺藍色上裝、紅色軍褲和軍帽,遠比英國的土色卡其制服時髦。
但現代步槍的精準性意味着士兵必須在野戰中足夠隐蔽才能存活,這一點法國人還未能領會。
警衛全都認識菲茨,他徑直走了進去。
這是一所女子學校,到處是寵物和花卉的圖案,寫着拉丁語動詞變格的黑闆被推到了一邊。
哨兵的步槍和軍官的靴子與此處雅緻的環境格格不入。
菲茨直奔學校的教研室。
一進屋他就感受到令人振奮的氣氛。
牆上挂着一張法國中部的大地圖,上面用大頭針标記出各軍的據點。
加利埃尼個子高大,雖然身形瘦削但腰杆筆直。
此前他因身患前列腺癌,而于2月退休。
但現在他又重新穿上軍裝,透過一雙夾鼻眼鏡緊盯着牆上的地圖。
菲茨敬了個禮,然後跟他的法國同僚迪皮伊少校按照法國禮儀握了握手,低聲問他發生了什麼事。
“我們正在跟蹤馮?克魯克。
”迪皮伊說。
加利埃尼有個九架舊飛機組成的空軍中隊,用來監視進犯敵軍的行動。
馮?克魯克将軍是德國第一集團軍指揮,他的部隊離巴黎最近。
“你們有什麼收獲?”菲茨問道。
“收到兩份報告。
”迪皮伊指了指地圖,“我們的空中偵察顯示,馮?克魯克正在向東南移動,也就是馬恩河方向。
” 這證實了英國方面的報告。
按照這條路線,第一集團軍将經過巴黎東部。
而且,由于馮?克魯克指揮的是德軍右翼,這意味着他的整支部隊都将繞過這座城市。
巴黎最終能逃脫一劫嗎? 迪皮伊接着說:“我們從騎兵偵察隊得到的報告也暗示了這一點。
” 菲茨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德國人的軍事策略是先行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其後才去接管城市。
” “可是你沒看出來嗎?”迪皮伊興奮地說,“他們暴露了自己的側翼!” 菲茨并沒想到這一點。
他心裡一直在擔心巴黎的命運。
現在他才明白迪皮伊說的有道理,這正是大家感到興奮的原因。
如果這情報是正确的,馮?克魯克此舉堪稱典型的軍事失誤。
軍隊的側翼比其前鋒更脆弱。
襲擊側翼就如同在背上插了一刀。
馮?克魯克怎麼會犯如此荒唐的錯誤?想必他以為法國已十分虛弱,毫無還手之力。
如果是這樣的話,他就大錯特錯了。
菲茨轉身對将軍說:“我想這個你會非常感興趣,先生,”說着,他遞上手裡的信封,“這是我們
這座城市會抗争到底的。
好!這肯定符合英國的利益。
哪怕法國首都最後失守,征服它至少也會讓敵人耗費大力氣。
我會将這一責任履行到最後一刻。
菲茨不禁笑了。
感謝上帝,我們還有這些老兵。
周圍的人看上去情緒複雜。
有人用欽佩的口吻評論着,滿意地說加利埃尼是個戰士,他不會讓巴黎落入敵手。
其他的人則更為現實。
一個女人說,政府已經抛下我們不管了,這意味着德國人不是今天就是明天就會進城。
一個提着公文包的男人說,他已經把自己的妻兒送到鄉下弟弟家了。
一個精心打扮的女子說她在廚房的碗櫃裡儲藏了三十公斤的幹豆。
菲茨覺得英國對這場戰争的貢獻,以及在其中扮演的角色都會變得更加重要。
帶着一種強烈的使命感,他駕車前往麗茲大飯店。
進入他最喜歡的酒店大堂後,菲茨徑直朝電話亭走去。
他撥通了英國大使館的電話,給大使留了條消息,把加利埃尼發告示的事情告訴他,以防聖-奧諾雷近郊還沒有得到這一消息。
他從電話亭裡出來的時候,意外地碰上了約翰爵士的助手哈維上校。
哈維打量着菲茨的燕尾服,說:“菲茨赫伯特少校!你穿成這樣是要幹什麼?” “早上好,上校。
”菲茨故意不去回答這個問題。
顯然他徹夜未歸。
“現在是上午九點鐘!難道你不知道我們是在打仗嗎?” 這又是一個不需回答的問題,菲茨冷靜地說:“我能為你做些什麼嗎,先生?” 哈維橫行霸道慣了,最恨别人不怕他。
“不要那麼傲慢,少校,”他說,“我們應付倫敦來的那幫倒黴礙事的訪客已經夠忙的了。
” 菲茨眉毛一挑:“基奇納勳爵是陸軍部長。
” “政客們應該讓我們做自己的工作,但有人利用位高權重的朋友幹涉我們。
”他看上去像在懷疑菲茨,但沒膽量把話挑明。
“陸軍部惹來注意沒什麼稀奇的,”菲茨說,“德國人已經兵臨城下,可這邊竟然要求十天休息!” “軍隊已經疲憊不堪了!” “十天之内戰争可能就結束了。
我們到這兒幹什麼來了?不是來救援巴黎的嗎?” “戰鬥正在關鍵時刻,基奇納卻把約翰爵士調離了總部。
”哈維咆哮道。
“我看約翰爵士并不急于返回自己的部隊,”菲茨回敬道,“那晚我看到他在麗茲酒店用餐。
”他知道自己表現得傲慢無禮,但實在忍不下去了。
“從我眼前滾開。
”哈維說。
菲茨轉身上了樓。
他其實并不像表面看起來那樣漫不經心。
無論如何他都不會向哈維這種白癡低頭,對他來說,在軍隊裡成就一番事業才是關鍵。
他讨厭别人說自己比不上父親。
哈維這種人在軍隊沒有多大用處,因為他把所有時間和精力都花在籠絡人心、打擊對手上面。
但他同樣可以毀掉别人專注的事業,比如赢得這場戰争。
菲茨思考着這些的同時,洗了個澡,刮了刮胡子,穿上了威爾士步槍團少校的卡其制服。
想到自己大概到了晚上才能吃上正餐,便點了一份煎蛋,又要了些咖啡,讓人送到套房裡。
他一天的工作在十點整開始,不再去想那個惡毒的哈維。
穆雷中尉是個熱心的蘇格蘭小夥,從英國總部風塵仆仆趕來,給菲茨呈送早上收到的空中偵察報告。
菲茨馬上把文件翻譯成法文,用清晰優美的字體寫在淡藍色的麗茲信紙上。
每天早上英國飛機都要飛越德軍陣地上空,偵察敵軍部隊的活動。
菲茨的任務就是盡快将這些信息轉發給加利埃尼将軍。
穿過大廳往外走的時候,菲茨被門房領班叫住了——有電話找他。
電話另一端傳來的遙遠聲音有些失真:“菲茨,是你嗎?”但他還是驚訝地聽出那是茉黛的聲音。
“見鬼,你是怎麼把電話打到這兒來的?”隻有政府和軍方能從倫敦往巴黎打電話。
“我是在陸軍部,在約翰尼?雷馬克的房間打的。
” “很高興聽到你的聲音,”菲茨說,“你怎麼樣?” “大家都非常擔心,”她說,“一開始報紙上全是好消息。
但有地理知識的人都知道,每一次法國勝利後,德國好像反而更深入了近百公裡。
不過上周日《泰晤士報》刊發了特别版。
這不是很奇怪嗎?報紙上每天都充滿了謊言,等他們想說真話的時候,就推出一個特别版。
” 她想要表現得诙諧和玩世不恭,但菲茨能聽出她聲音裡的恐懼和憤怒。
“特别版是怎麼說的?”他問。
“它說我們部隊‘節節敗退,潰不成軍’。
阿斯奎斯氣急敗壞。
現在大家都覺得巴黎随時會淪陷。
”她裝不下去了,說話帶了哭腔,“菲茨,你不會有事吧?” 他不能對她撒謊:“我也說不準。
政府已經轉移到波爾多去了。
約翰?弗蘭奇爵士已經被警告,但他還是指揮官。
” “約翰爵士向陸軍部抱怨,說基奇納去巴黎穿的是元帥軍服,說這違反禮儀,因為他現在是一個政府部長,是平民。
” “天啊,這種時候他還考慮禮儀!怎麼還不撤他的職呢?” “約翰尼說,這樣做就像承認了失敗。
” “如果巴黎淪陷了,那又像什麼呢?” “哦,菲茨!”茉黛哭了起來,“碧到時候生了孩子,可怎麼辦啊?” “碧怎麼樣?”菲茨對剛度過的那一晚感到些許内疚。
茉黛吸了一下鼻子,稍稍鎮靜了些,說:“碧看上去很豐滿漂亮,早上也不再像以前那樣惡心了。
” “告訴她我想她。
” 電話裡出現一陣幹擾,傳出另一個聲音,持續幾秒鐘後消失了。
這意味着他們的通話可能随時會被切斷。
茉黛又說話了,聲音聽上去十分哀婉:“菲茨,什麼時候才能結束啊?” “幾天之内吧,”菲茨說,“無論如何都會了結的。
” “你要照顧好自己!” “當然。
” 電話斷了。
菲茨挂上聽筒,給門房領班塞了小費,走向旺多姆廣場。
他自己開車出發了。
路上,茉黛電話裡提及的碧懷孕的事,讓他心神不甯。
菲茨願為國捐軀,希望自己死得英勇,但他很想看看自己的孩子。
他渴望以父親的身份,将孩子迎接到這個世界,看着他學習、成長,扶持他成為一個大人。
他不願自己的子女在沒有父親的環境下長大。
菲茨開車穿過塞納河,進入一片被稱作“榮軍院”的軍事設施。
加利埃尼把自己的總部安置在附近一所大樹掩映的學校——維克多-杜盧伊公立中學裡。
正門崗哨森嚴,哨兵們的淺藍色上裝、紅色軍褲和軍帽,遠比英國的土色卡其制服時髦。
但現代步槍的精準性意味着士兵必須在野戰中足夠隐蔽才能存活,這一點法國人還未能領會。
警衛全都認識菲茨,他徑直走了進去。
這是一所女子學校,到處是寵物和花卉的圖案,寫着拉丁語動詞變格的黑闆被推到了一邊。
哨兵的步槍和軍官的靴子與此處雅緻的環境格格不入。
菲茨直奔學校的教研室。
一進屋他就感受到令人振奮的氣氛。
牆上挂着一張法國中部的大地圖,上面用大頭針标記出各軍的據點。
加利埃尼個子高大,雖然身形瘦削但腰杆筆直。
此前他因身患前列腺癌,而于2月退休。
但現在他又重新穿上軍裝,透過一雙夾鼻眼鏡緊盯着牆上的地圖。
菲茨敬了個禮,然後跟他的法國同僚迪皮伊少校按照法國禮儀握了握手,低聲問他發生了什麼事。
“我們正在跟蹤馮?克魯克。
”迪皮伊說。
加利埃尼有個九架舊飛機組成的空軍中隊,用來監視進犯敵軍的行動。
馮?克魯克将軍是德國第一集團軍指揮,他的部隊離巴黎最近。
“你們有什麼收獲?”菲茨問道。
“收到兩份報告。
”迪皮伊指了指地圖,“我們的空中偵察顯示,馮?克魯克正在向東南移動,也就是馬恩河方向。
” 這證實了英國方面的報告。
按照這條路線,第一集團軍将經過巴黎東部。
而且,由于馮?克魯克指揮的是德軍右翼,這意味着他的整支部隊都将繞過這座城市。
巴黎最終能逃脫一劫嗎? 迪皮伊接着說:“我們從騎兵偵察隊得到的報告也暗示了這一點。
” 菲茨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德國人的軍事策略是先行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其後才去接管城市。
” “可是你沒看出來嗎?”迪皮伊興奮地說,“他們暴露了自己的側翼!” 菲茨并沒想到這一點。
他心裡一直在擔心巴黎的命運。
現在他才明白迪皮伊說的有道理,這正是大家感到興奮的原因。
如果這情報是正确的,馮?克魯克此舉堪稱典型的軍事失誤。
軍隊的側翼比其前鋒更脆弱。
襲擊側翼就如同在背上插了一刀。
馮?克魯克怎麼會犯如此荒唐的錯誤?想必他以為法國已十分虛弱,毫無還手之力。
如果是這樣的話,他就大錯特錯了。
菲茨轉身對将軍說:“我想這個你會非常感興趣,先生,”說着,他遞上手裡的信封,“這是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