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關燈
他:“是否可以就這一聲明的主題稍作暗示,威廉爵士?” 我的老天爺!沃爾特暗暗叫苦:我們這是在談論生死攸關的大事啊! 這位官員的答話措辭嚴謹:“是這樣的,如果德國人保持克制,不去進攻法國,那麼法國和英國可能會考慮他們是否真正有義務幹預歐洲東部的沖突。

    ” 沃爾特倍感震驚,連手裡的鉛筆都掉在了地上。

    法國和英國置于戰争之外——這是他夢寐以求的!他盯着裡希諾夫斯基。

    大使本人也顯得既吃驚又興奮。

    “這非常有希望。

    ”他說。

     泰瑞爾警示般舉起一隻手:“請理解,我并未作任何承諾。

    ” 好吧,沃爾特想,但你并不是來這兒閑聊的。

     裡希諾夫斯基說:“那我也簡單表态——威廉皇帝陛下和德國政府非常願意考慮将戰争局限于東部。

    ” “謝謝你。

    ”泰瑞爾站了起來。

    “我會回去報告給愛德華爵士。

    ” 沃爾特送泰瑞爾出去。

    他興奮極了。

    如果法國和英國不參加戰争,那就再沒有什麼能阻礙他跟茉黛結婚了。

    這不會是一場夢吧? 他返回大使的辦公室。

    還沒等他們開始讨論泰瑞爾的申明,電話就響了起來。

    沃爾特拿起聽筒,一個熟悉的聲音傳來:“我是格雷。

    我可以跟大使閣下說話嗎?” “當然,先生。

    ”沃爾特把電話遞給大使,“是愛德華?格雷爵士。

    ” “我是裡希諾夫斯基。

    早上好……是的,威廉爵士剛剛離開……” 沃爾特盯着大使,全神貫注地聽着他的單邊談話,試圖從他臉上讀出整個對話的意思。

     “這個建議很有意思……請允許我闡明我們的立場。

    德國無論是跟法國還是英國都沒有發生争吵。

    ” 聽上去好像格雷打算強調泰瑞爾所表示出的立場。

    顯然,英國人對這件事情非常認真。

     裡希諾夫斯基說:“俄國調兵是一種威脅,顯然不能忽視,但這一威脅針對的是我們的東部邊境;那裡有我們的盟友奧匈帝國。

    我們已要求法國保證持中立立場。

    如果法國給了我們保證——或者,如果英國能保證法國的中立,那就沒有理由在西歐發動戰争……謝謝您,外相先生。

    很好——我會在下午三點半鐘拜訪您。

    ”他挂斷了電話。

     他看着沃爾特。

    兩個人得勝般笑了笑。

    “好啊,”裡希諾夫斯基說,“我真沒有想到!” 茉黛去了蘇塞克斯宅邸,那兒聚集了一群有影響力的保守黨議員和地位相當的貴族,當他們在公爵夫人的晨間起居室喝茶的時候,菲茨怒沖沖地走了進來。

    “阿斯奎斯和格雷動搖了!”他說,指着銀糕餅托盤,“就像這塊倒黴的烤餅一樣,一碰就碎。

    他們打算背叛我們的朋友。

    我真是愧為英國人。

    ” 茉黛一直在擔心這個。

    菲茨遇事不會妥協,他認為英國一發号施令,全世界就會俯首聽從。

    政府與他國以平等姿态相互協商讓他厭惡至極。

    令人苦惱的是,很多人都認同這一點。

     公爵夫人開口道:“冷靜點,菲茨,親愛的,告訴大家發生了什麼事。

    ” 菲茨說:“阿斯奎斯今天上午緻函道格拉斯。

    ”茉黛推測他說的是查爾斯?道格拉斯爵士,帝國總參謀長,“我們的首相希望公開表明立場,政府從未承諾在出現戰争的情況下派遣英國軍隊到法國!” 茉黛是在座的人中唯一一個自由派,她覺得有義務為政府辯解幾句。

    “但這是事實,菲茨。

    阿斯奎斯隻是清楚地表明我們的所有選擇都是不受限制的。

    ” “那我們跟法國軍隊進行的所有會談又到底為了什麼呢?” “為了探索各種可能!為了做好應急預案!會談并不是合約,尤其是在國際政治上。

    ” “朋友就是朋友。

    英國是世界的先導。

    這些事情女人不一定理解,但人們期望我們去支持我們的鄰居。

    作為有身份的紳士,我們對哪怕一丁點兒的欺騙都深惡痛絕,作為一個國家我們也應該這樣做。

    ” 想到這種言論有可能讓英國卷入戰争,茉黛不免打了個寒戰。

    她簡直無法讓她的哥哥明白這種風險。

    他們對彼此的愛顯然超過他們之間的政治分歧,但現在大家都在氣頭上,完全有可能釀成一場激烈的争吵。

    如果菲茨跟誰吵翻了,他就再不會去補救。

    然而,他卻願意參戰,哪怕戰死,死于槍彈、刺刀或被炸成碎片——菲茨這樣,沃爾特也是如此。

    為什麼菲茨看不清這一點呢?她簡直想大聲喊叫。

     她正想着回應的措辭,旁邊一位客人說話了。

    茉黛認出這人是《泰晤士報》的外國版編輯,名叫斯蒂德。

    “我可以告訴諸位,德國猶太人對國際金融心懷不軌,威脅我的報紙鼓吹中立。

    ”他說。

     公爵夫人噘起嘴——她很讨厭這種黃色小報式的語言。

     “你這麼說有什麼根據嗎?”茉黛冷冷地對斯蒂德說。

     “羅斯柴爾德勳爵昨天跟我們的金融版主編談過話,”這位報人說,“他希望緩和我們文章中的反德傾向,以利和平。

    ” 茉黛認識納蒂?羅斯柴爾德,他屬于自由黨。

    她說:“那麼,諾思克利夫勳爵怎樣看待羅斯柴爾德的要求呢?”諾思克利夫是《泰晤士報》的擁有者。

     斯蒂德輕輕一笑。

    “他命令我們今天刊印一篇措辭更加強硬的社論。

    ”他從旁邊的桌子上拿起一份報紙,晃了晃,“‘和平不是我們最為關注的利益’。

    ”他引述道。

     茉黛實在想不出還有什麼比刻意鼓動戰争更加卑鄙。

    她能看出連菲茨都對這位報人的輕浮态度感到厭煩。

    她正要說些什麼,這時,菲茨帶着那種甚至對粗鄙之人也一視同仁的彬彬有禮掉轉了話題。

    “我剛剛跟法國大使保羅?康朋見了面,他正好從外交部出來,”他說,“他的臉白得像塊桌布。

    他說‘他們打算放任不管’‘他們要讓我們失望了’。

    他剛跟格雷談過話。

    ” 公爵夫人問:“格雷說了什麼才讓康朋先生如此灰心喪氣,你知道嗎?” “是的,康朋告訴我了。

    德國不會對法國發兵,如果法國承諾置身戰争之外的話——但如果法國拒絕這一提議,英國也不會覺得有責任協防法國。

    ” 茉黛為法國大使感到難過,但英國可能不參與戰争,這又讓她心裡一動,有了希望。

     “但法國必須拒絕這個提議,”公爵夫人說,“它跟俄國互有條約,根據上面的規定,雙方有義務在戰時援助對方。

    ” “正是這樣!”菲茨生氣地說,“如果國際聯盟在危急時刻會被打破,那它還有什麼意義?” “胡說,”茉黛意識到自己出言不遜,但她已經顧不得了,“隻要方便,國際聯盟随時可以打破。

    這并不是問題。

    ” “那麼問題是什麼,請說?”菲茨冷峻地說。

     “我認為阿斯奎斯和格雷隻是想拿現實情況吓唬法國。

    沒有我們的幫助,法國無法打敗德國。

    如果他們認為自己不得不單幹,也許法國人就會成為和平締造者,施壓他們的俄國盟友撤出同德國的戰争。

    ” “那塞爾維亞怎麼辦呢?” 茉黛說:“即使在現階段,讓俄國跟奧地利坐到一張桌上談判也不晚,就巴爾幹地區制定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

    ” 沉默持續了幾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