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關燈
小
中
大
處他們死刑的原因。
”他朝那個牧師點了點頭。
牧師爬上臨時搭起來的梯子,挨個兒跟幾個人悄聲說了些什麼。
第一個面無表情地點了點頭。
第二個人哭了起來,開始大聲祈禱。
第三個是格雷戈裡的父親,他朝牧師的臉上唾了一口。
沒人對此感到驚訝,村民們對神職人員沒什麼好感,格雷戈裡聽父親說,他們把忏悔室裡聽來的一切都告訴警察。
牧師下了台階,安德烈王子朝站在旁邊的一個仆人點了點頭,這人手裡拿着一把大錘。
格雷戈裡這才注意到三個死刑犯站在一塊帶合葉的破木闆上,下面隻有一根撐杆,他驚恐地發現那把大錘就要把撐杆敲掉了。
他覺得現在是天使該出現的時候。
村民們哀怨地呻吟起來。
妻子們尖聲喊叫,這一次,士兵沒去阻止她們。
列夫發狂地叫着。
他大概不明白到底要發生什麼,格雷戈裡想,他隻是被母親的尖叫聲吓着了。
爸爸的臉上毫無表情,就像一塊石頭。
他望着遠處,等待命運的決斷。
格雷戈裡希望自己也像他那樣堅強。
他極力控制着自己,雖然他也想跟列夫一樣大聲号叫。
他無法忍住淚水,但他緊咬嘴唇,像父親一樣沉默着。
那仆人掂了一下手裡的大錘,碰了碰撐杆試試力氣,然後猛地一揮,砸了下去。
撐杆被砸飛了。
帶合葉的木台“砰”的一聲掉在地上。
三個人立刻墜了下來,接着又是猛地一拉,他們脖子上的繩索終止了下墜。
格雷戈裡無法把眼睛移開。
他盯着父親。
爸爸并沒有馬上死去。
他張開嘴巴,想要呼吸或者喊叫,但一切都是徒勞。
他的臉變紅,在捆綁他的繩索裡掙紮着。
好像經過了很長一段時間。
他的臉越來越紅。
然後,他的皮膚變成一種灰藍色,掙紮得越來越無力,直到最後一動不動。
媽停止了尖叫,開始抽泣。
牧師大聲祈禱,但村民們不去睬他,一個接着一個轉身離去,留下三個被絞死的人。
王子和公主回到他們的馬車裡,稍後,車夫甩着鞭子,把馬車開走了。
格雷戈裡講完自己的故事,慢慢恢複了平靜。
他用袖子擦幹臉上的眼淚,然後又把注意力集中到卡捷琳娜身上。
她滿心同情地默默聽完他的講述,但并沒有感到震驚。
她自己一定親眼見過類似場景:吊打、鞭笞和殘損肢體是農村常見的刑罰。
格雷戈裡把溫水盆放在桌上,找出一條幹淨的毛巾。
卡捷琳娜向後偏着頭,格雷戈裡摘下牆上的煤油燈,舉在手上,這樣才能看得更清楚些。
她前額有道傷口,臉頰上有塊瘀青,嘴唇也腫了起來。
但即使這樣,這麼近距離盯着她看,還是讓格雷戈裡緊張得透不過氣來。
她也用坦誠而無畏的目光回視着他,十分迷人。
他在溫水中浸濕了毛巾的一角。
“輕點。
”她說。
“當然了。
”他開始擦拭她的額頭。
當他蘸去血迹以後,發現那裡隻是擦破了一點兒皮。
“這下感覺好多了。
”她說。
他這樣忙活的時候,她看着他的臉。
他擦拭她的臉頰和喉嚨,然後說:“我把疼的地方留到最後。
” “沒事的,”她說,“你的手很輕,不要緊。
”盡管如此,他用毛巾碰着那腫脹的嘴唇時,她還是縮了一下。
“對不起。
”他說。
“繼續。
” 清理的時候,他發現擦傷已經開始愈合。
她長着年輕女孩那種整齊潔白的牙齒。
他擦了擦她的嘴角。
當他彎下腰靠近時,他能感覺到她那溫暖的氣息撲到臉上。
全都弄完後,他感到有些失望,就好像期待着什麼,到頭來卻沒有發生。
他坐回自己的椅子,在水盆裡洗了洗毛巾,毛巾已經讓她的血染紅了。
“謝謝你,”她說,“你的手真巧。
” 他的心狂跳着。
他以前也給别人清洗過傷口,但從未經曆過這種眩暈的感覺。
他覺得自己就要做出某種愚蠢的事情了。
他打開窗戶,潑掉了盆裡的水,讓院子裡的積雪染上了一片粉紅。
他腦子裡閃過一個瘋狂的念頭:卡捷琳娜可能隻是一個夢。
他轉過身,心想她坐的那把椅子一定是空的。
但她在那兒,正在用那雙藍綠色的眼睛看着他,他發覺自己希望她永遠不要消失。
他猛然意識到自己可能愛上了她。
他以前從來沒有想過這些。
他平時忙着照顧列夫,沒有考慮戀愛的事。
他并非處男,曾跟三個不同的女人發生過關系。
但那些經曆毫無樂趣可言,大概因為她們沒人能讓他太在乎。
但現在,他内心戰栗着想,整個世界上他最最期盼的,就是跟卡捷琳娜躺在牆邊的窄床上,親吻她受傷的臉,對她說—— 對她說,他愛她。
别犯傻了,他對自己說。
你一小時前才剛遇見她。
她并不想從你這得到愛情,隻是想借點錢,找到工作和睡覺的地方。
他“咣當”一聲關上窗戶。
她說:“你還給你弟弟做飯,你的手那麼巧,可你能一拳把警察打趴下。
” 他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你剛跟我講了你父親是怎麼死的,”她接着說,“但你們還小的時候,母親也死了,對嗎?” “你是怎麼知道的?” 卡捷琳娜聳聳肩:“因為你還得當一個母親。
” 按照舊俄曆,她是1905年1月9日死的。
那天是個星期日,随着時間推移,這一天後來被稱作“血腥星期日”。
格雷戈裡當時十六歲,列夫十一歲。
兩個男孩跟媽一起在普梯洛夫機械廠工作。
格雷戈裡是鑄造學徒,列夫掃地。
這年的一月,他們三個人都參加了罷工,跟随聖彼得堡其他工廠的十萬多工人争取八小時工作制和組織工會的權利。
在九日那天上午,他們穿上自己最好的衣服,走上街頭,手牽着手,踩着新雪去普梯洛夫機械廠附近的一座教堂。
做完禮拜後,他們加入了數千名工人的隊伍,從城市各方朝冬宮的方向行進。
“為什麼我們要遊行呢?”小列夫抱怨道。
他甯願呆在家裡,在狹窄的巷子裡踢球。
“因為你的父親,”媽媽說,“因為王子和公主是害人的畜生。
因為我們要推翻沙皇和他們的同類。
俄國不成立共和國,我就不會停下。
” 這是聖彼得堡的一個好天氣,寒冷但是晴朗,格雷戈裡的臉被太陽曬得發熱,他的心也被參與正義事業的同伴之誼溫暖着。
他們的領袖是加蓬神父,他就像《舊約》中的一位先知,長長的胡子,說着《聖經》上的話,眼中閃爍着榮耀的光芒。
他并非革命黨人,他的自救會是經政府批準的,每次聚會都以主禱文開場,結束時要唱國歌。
“我現在覺得是沙皇有意讓加蓬這樣做,”九年後,格雷戈裡在這個可以俯瞰鐵軌的房間中對卡捷琳娜說,“就像是個安全閥,用來緩解改革的壓力,讓它通過無害的茶會和鄉下舞會釋放出去。
不過這個辦法沒起作用。
” 加蓬穿着白長袍,手持十字架,帶領隊伍沿着納爾瓦公路遊行。
格雷戈裡、列夫和媽媽緊靠在他的身邊——神父鼓勵全家參加的人走在前面,并告訴他們,士兵絕對不會對孩子開槍。
在他們身後,兩個鄰居舉着沙皇的巨幅畫像。
加蓬告訴他們,沙皇是他的臣民之父。
他會傾聽他們的呼聲,壓制那些鐵石心腸的大臣,答應工人的合理要求。
“我主耶稣說:‘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
’沙皇也說了同樣的話。
”加蓬喊道。
格雷戈裡信任他。
他們接近了納爾瓦大門,那是一座巨大的凱旋門,格雷戈裡記得自己正擡頭仰望那六座巨大的戰車雕像,然後一隊騎兵朝遊行的人群猛沖上來,簡直就像紀念碑頂上的銅馬轟然落下,一個個突然變活了。
有的示威者逃開了,而有的倒在了錘子般亂踏的馬蹄下。
格雷戈裡僵在那兒,媽媽和列夫也吓呆了。
士兵們沒有抽出武器,看來隻是想把人吓跑。
但工人實在太多,幾分鐘後,騎兵掉轉馬頭,撤了回去。
遊行的人群重新聚集起來,這一次完全是另一種氣魄。
格雷戈裡覺得現在非鬧得天翻地覆不可了。
他琢磨着面對他們的大隊人馬,那些貴族、大臣和軍隊。
他們要做出什麼事情來隔斷民衆,不讓他們去跟自己的沙皇說話? 這個問題幾乎立刻就有了答案。
越過前面的頭頂,他看見了一隊步兵,讓他驚恐不已的是,他們擺出準備射擊的姿勢。
前行的人群慢了下來,人們意識到即将面臨的危險。
加蓬神父離格雷戈裡隻一步之遙,這時他轉過身來,向他的追随者大聲喊道:“沙皇絕不允許他的軍隊射殺他熱愛的臣民!” 噼噼啪啪的響聲震耳欲聾,就好像冰雹砸在鐵皮屋頂上——士兵們在舉槍齊射。
濃烈的火藥味刺激着格雷戈裡的鼻孔,一陣恐懼緊緊攫住了他的心。
神父喊着:“别害怕——他們在朝天上開槍!” 又是一陣槍聲淩空響起,但沒有子彈落下。
盡管如此,格雷戈裡還是吓得兩腿發軟。
接着是第三次齊射,這一次,子彈沒有飛到天上。
格雷戈裡聽到尖叫聲,看見有人摔倒在地。
他緊盯着自己周圍,愣了一會兒,這時媽狠狠推了他一把,喊道:“快趴下!”他一下卧倒在地。
與此同時,媽把列夫也按在地上,用自己的身體護着他們。
我們就要死了,格雷戈裡想,他的心髒跳得比槍聲還要響。
射擊無情地持續着,那噩夢般的噪聲讓人無法逃脫。
人們開始倉皇逃竄,他們的靴子重重踩在格雷戈裡身上,但媽媽護住了他和列夫的頭。
他們趴在地上,渾身發抖,頭上依然是射擊和人的尖叫聲。
然後,槍聲停止了。
媽媽動了一下,格雷戈裡擡起頭,四下看了看。
人們匆忙散去,互相呼喚着,但尖叫聲已經停歇下來。
“起來吧。
”媽媽說。
他們慌忙從地上爬起來,離開大路,跳過躺着不動的軀體,繞開那些受傷流血的人。
他們到了一條小巷,放慢腳步。
列夫低聲對格雷戈裡說:“我把褲子尿濕了!别告訴媽媽!” 媽媽渾身熱血上湧,怒不可遏。
“我們一定得跟沙皇說話!”她大聲喊着。
人們停下來,看看她那農民的寬臉和熾烈的目光。
她寬厚的胸膛讓那渾厚的聲音穿過整條街道。
“他們阻止不了我們——我們一定要進冬宮去!”有人歡呼起來,其他人點頭表示贊同。
列夫開始哭起來。
九年後聽完這個故事,卡捷琳娜說:“她為什麼這樣做呢?她完全可以帶着孩子安全回家!” “她常說不想讓兒子們再過她那種日子,”格雷戈裡回答,“我認為,她覺得就算我們死在一起,也不能放棄美好生活的希望。
” 卡捷琳娜若有所思:“我覺得她太有勇氣了。
” “這不僅僅是勇氣,”格雷戈裡堅決地說,“這是一種英雄品格。
” “後來發生了什麼?” 他們随着好幾千人來到了市中心。
太陽升得更高,照耀在布滿積雪的城市上空,格雷戈裡解開了外套和圍巾。
對列夫來說這段路很長,但那孩子又驚又怕,早忘了抱怨。
最後他們到達涅夫斯基大街,這條寬闊的林蔭大道穿過城市中心。
街上已經擠滿了人。
有軌電車和公共汽車來來往往,馬車橫沖直撞——格雷戈裡回想起來,那時候還沒有出租車。
他們遇見了普梯洛夫機械廠的車工康斯坦丁。
他帶給媽媽一個壞消息,城裡其他地方的示威者
”他朝那個牧師點了點頭。
牧師爬上臨時搭起來的梯子,挨個兒跟幾個人悄聲說了些什麼。
第一個面無表情地點了點頭。
第二個人哭了起來,開始大聲祈禱。
第三個是格雷戈裡的父親,他朝牧師的臉上唾了一口。
沒人對此感到驚訝,村民們對神職人員沒什麼好感,格雷戈裡聽父親說,他們把忏悔室裡聽來的一切都告訴警察。
牧師下了台階,安德烈王子朝站在旁邊的一個仆人點了點頭,這人手裡拿着一把大錘。
格雷戈裡這才注意到三個死刑犯站在一塊帶合葉的破木闆上,下面隻有一根撐杆,他驚恐地發現那把大錘就要把撐杆敲掉了。
他覺得現在是天使該出現的時候。
村民們哀怨地呻吟起來。
妻子們尖聲喊叫,這一次,士兵沒去阻止她們。
列夫發狂地叫着。
他大概不明白到底要發生什麼,格雷戈裡想,他隻是被母親的尖叫聲吓着了。
爸爸的臉上毫無表情,就像一塊石頭。
他望着遠處,等待命運的決斷。
格雷戈裡希望自己也像他那樣堅強。
他極力控制着自己,雖然他也想跟列夫一樣大聲号叫。
他無法忍住淚水,但他緊咬嘴唇,像父親一樣沉默着。
那仆人掂了一下手裡的大錘,碰了碰撐杆試試力氣,然後猛地一揮,砸了下去。
撐杆被砸飛了。
帶合葉的木台“砰”的一聲掉在地上。
三個人立刻墜了下來,接着又是猛地一拉,他們脖子上的繩索終止了下墜。
格雷戈裡無法把眼睛移開。
他盯着父親。
爸爸并沒有馬上死去。
他張開嘴巴,想要呼吸或者喊叫,但一切都是徒勞。
他的臉變紅,在捆綁他的繩索裡掙紮着。
好像經過了很長一段時間。
他的臉越來越紅。
然後,他的皮膚變成一種灰藍色,掙紮得越來越無力,直到最後一動不動。
媽停止了尖叫,開始抽泣。
牧師大聲祈禱,但村民們不去睬他,一個接着一個轉身離去,留下三個被絞死的人。
王子和公主回到他們的馬車裡,稍後,車夫甩着鞭子,把馬車開走了。
格雷戈裡講完自己的故事,慢慢恢複了平靜。
他用袖子擦幹臉上的眼淚,然後又把注意力集中到卡捷琳娜身上。
她滿心同情地默默聽完他的講述,但并沒有感到震驚。
她自己一定親眼見過類似場景:吊打、鞭笞和殘損肢體是農村常見的刑罰。
格雷戈裡把溫水盆放在桌上,找出一條幹淨的毛巾。
卡捷琳娜向後偏着頭,格雷戈裡摘下牆上的煤油燈,舉在手上,這樣才能看得更清楚些。
她前額有道傷口,臉頰上有塊瘀青,嘴唇也腫了起來。
但即使這樣,這麼近距離盯着她看,還是讓格雷戈裡緊張得透不過氣來。
她也用坦誠而無畏的目光回視着他,十分迷人。
他在溫水中浸濕了毛巾的一角。
“輕點。
”她說。
“當然了。
”他開始擦拭她的額頭。
當他蘸去血迹以後,發現那裡隻是擦破了一點兒皮。
“這下感覺好多了。
”她說。
他這樣忙活的時候,她看着他的臉。
他擦拭她的臉頰和喉嚨,然後說:“我把疼的地方留到最後。
” “沒事的,”她說,“你的手很輕,不要緊。
”盡管如此,他用毛巾碰着那腫脹的嘴唇時,她還是縮了一下。
“對不起。
”他說。
“繼續。
” 清理的時候,他發現擦傷已經開始愈合。
她長着年輕女孩那種整齊潔白的牙齒。
他擦了擦她的嘴角。
當他彎下腰靠近時,他能感覺到她那溫暖的氣息撲到臉上。
全都弄完後,他感到有些失望,就好像期待着什麼,到頭來卻沒有發生。
他坐回自己的椅子,在水盆裡洗了洗毛巾,毛巾已經讓她的血染紅了。
“謝謝你,”她說,“你的手真巧。
” 他的心狂跳着。
他以前也給别人清洗過傷口,但從未經曆過這種眩暈的感覺。
他覺得自己就要做出某種愚蠢的事情了。
他打開窗戶,潑掉了盆裡的水,讓院子裡的積雪染上了一片粉紅。
他腦子裡閃過一個瘋狂的念頭:卡捷琳娜可能隻是一個夢。
他轉過身,心想她坐的那把椅子一定是空的。
但她在那兒,正在用那雙藍綠色的眼睛看着他,他發覺自己希望她永遠不要消失。
他猛然意識到自己可能愛上了她。
他以前從來沒有想過這些。
他平時忙着照顧列夫,沒有考慮戀愛的事。
他并非處男,曾跟三個不同的女人發生過關系。
但那些經曆毫無樂趣可言,大概因為她們沒人能讓他太在乎。
但現在,他内心戰栗着想,整個世界上他最最期盼的,就是跟卡捷琳娜躺在牆邊的窄床上,親吻她受傷的臉,對她說—— 對她說,他愛她。
别犯傻了,他對自己說。
你一小時前才剛遇見她。
她并不想從你這得到愛情,隻是想借點錢,找到工作和睡覺的地方。
他“咣當”一聲關上窗戶。
她說:“你還給你弟弟做飯,你的手那麼巧,可你能一拳把警察打趴下。
” 他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你剛跟我講了你父親是怎麼死的,”她接着說,“但你們還小的時候,母親也死了,對嗎?” “你是怎麼知道的?” 卡捷琳娜聳聳肩:“因為你還得當一個母親。
” 按照舊俄曆,她是1905年1月9日死的。
那天是個星期日,随着時間推移,這一天後來被稱作“血腥星期日”。
格雷戈裡當時十六歲,列夫十一歲。
兩個男孩跟媽一起在普梯洛夫機械廠工作。
格雷戈裡是鑄造學徒,列夫掃地。
這年的一月,他們三個人都參加了罷工,跟随聖彼得堡其他工廠的十萬多工人争取八小時工作制和組織工會的權利。
在九日那天上午,他們穿上自己最好的衣服,走上街頭,手牽着手,踩着新雪去普梯洛夫機械廠附近的一座教堂。
做完禮拜後,他們加入了數千名工人的隊伍,從城市各方朝冬宮的方向行進。
“為什麼我們要遊行呢?”小列夫抱怨道。
他甯願呆在家裡,在狹窄的巷子裡踢球。
“因為你的父親,”媽媽說,“因為王子和公主是害人的畜生。
因為我們要推翻沙皇和他們的同類。
俄國不成立共和國,我就不會停下。
” 這是聖彼得堡的一個好天氣,寒冷但是晴朗,格雷戈裡的臉被太陽曬得發熱,他的心也被參與正義事業的同伴之誼溫暖着。
他們的領袖是加蓬神父,他就像《舊約》中的一位先知,長長的胡子,說着《聖經》上的話,眼中閃爍着榮耀的光芒。
他并非革命黨人,他的自救會是經政府批準的,每次聚會都以主禱文開場,結束時要唱國歌。
“我現在覺得是沙皇有意讓加蓬這樣做,”九年後,格雷戈裡在這個可以俯瞰鐵軌的房間中對卡捷琳娜說,“就像是個安全閥,用來緩解改革的壓力,讓它通過無害的茶會和鄉下舞會釋放出去。
不過這個辦法沒起作用。
” 加蓬穿着白長袍,手持十字架,帶領隊伍沿着納爾瓦公路遊行。
格雷戈裡、列夫和媽媽緊靠在他的身邊——神父鼓勵全家參加的人走在前面,并告訴他們,士兵絕對不會對孩子開槍。
在他們身後,兩個鄰居舉着沙皇的巨幅畫像。
加蓬告訴他們,沙皇是他的臣民之父。
他會傾聽他們的呼聲,壓制那些鐵石心腸的大臣,答應工人的合理要求。
“我主耶稣說:‘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
’沙皇也說了同樣的話。
”加蓬喊道。
格雷戈裡信任他。
他們接近了納爾瓦大門,那是一座巨大的凱旋門,格雷戈裡記得自己正擡頭仰望那六座巨大的戰車雕像,然後一隊騎兵朝遊行的人群猛沖上來,簡直就像紀念碑頂上的銅馬轟然落下,一個個突然變活了。
有的示威者逃開了,而有的倒在了錘子般亂踏的馬蹄下。
格雷戈裡僵在那兒,媽媽和列夫也吓呆了。
士兵們沒有抽出武器,看來隻是想把人吓跑。
但工人實在太多,幾分鐘後,騎兵掉轉馬頭,撤了回去。
遊行的人群重新聚集起來,這一次完全是另一種氣魄。
格雷戈裡覺得現在非鬧得天翻地覆不可了。
他琢磨着面對他們的大隊人馬,那些貴族、大臣和軍隊。
他們要做出什麼事情來隔斷民衆,不讓他們去跟自己的沙皇說話? 這個問題幾乎立刻就有了答案。
越過前面的頭頂,他看見了一隊步兵,讓他驚恐不已的是,他們擺出準備射擊的姿勢。
前行的人群慢了下來,人們意識到即将面臨的危險。
加蓬神父離格雷戈裡隻一步之遙,這時他轉過身來,向他的追随者大聲喊道:“沙皇絕不允許他的軍隊射殺他熱愛的臣民!” 噼噼啪啪的響聲震耳欲聾,就好像冰雹砸在鐵皮屋頂上——士兵們在舉槍齊射。
濃烈的火藥味刺激着格雷戈裡的鼻孔,一陣恐懼緊緊攫住了他的心。
神父喊着:“别害怕——他們在朝天上開槍!” 又是一陣槍聲淩空響起,但沒有子彈落下。
盡管如此,格雷戈裡還是吓得兩腿發軟。
接着是第三次齊射,這一次,子彈沒有飛到天上。
格雷戈裡聽到尖叫聲,看見有人摔倒在地。
他緊盯着自己周圍,愣了一會兒,這時媽狠狠推了他一把,喊道:“快趴下!”他一下卧倒在地。
與此同時,媽把列夫也按在地上,用自己的身體護着他們。
我們就要死了,格雷戈裡想,他的心髒跳得比槍聲還要響。
射擊無情地持續着,那噩夢般的噪聲讓人無法逃脫。
人們開始倉皇逃竄,他們的靴子重重踩在格雷戈裡身上,但媽媽護住了他和列夫的頭。
他們趴在地上,渾身發抖,頭上依然是射擊和人的尖叫聲。
然後,槍聲停止了。
媽媽動了一下,格雷戈裡擡起頭,四下看了看。
人們匆忙散去,互相呼喚着,但尖叫聲已經停歇下來。
“起來吧。
”媽媽說。
他們慌忙從地上爬起來,離開大路,跳過躺着不動的軀體,繞開那些受傷流血的人。
他們到了一條小巷,放慢腳步。
列夫低聲對格雷戈裡說:“我把褲子尿濕了!别告訴媽媽!” 媽媽渾身熱血上湧,怒不可遏。
“我們一定得跟沙皇說話!”她大聲喊着。
人們停下來,看看她那農民的寬臉和熾烈的目光。
她寬厚的胸膛讓那渾厚的聲音穿過整條街道。
“他們阻止不了我們——我們一定要進冬宮去!”有人歡呼起來,其他人點頭表示贊同。
列夫開始哭起來。
九年後聽完這個故事,卡捷琳娜說:“她為什麼這樣做呢?她完全可以帶着孩子安全回家!” “她常說不想讓兒子們再過她那種日子,”格雷戈裡回答,“我認為,她覺得就算我們死在一起,也不能放棄美好生活的希望。
” 卡捷琳娜若有所思:“我覺得她太有勇氣了。
” “這不僅僅是勇氣,”格雷戈裡堅決地說,“這是一種英雄品格。
” “後來發生了什麼?” 他們随着好幾千人來到了市中心。
太陽升得更高,照耀在布滿積雪的城市上空,格雷戈裡解開了外套和圍巾。
對列夫來說這段路很長,但那孩子又驚又怕,早忘了抱怨。
最後他們到達涅夫斯基大街,這條寬闊的林蔭大道穿過城市中心。
街上已經擠滿了人。
有軌電車和公共汽車來來往往,馬車橫沖直撞——格雷戈裡回想起來,那時候還沒有出租車。
他們遇見了普梯洛夫機械廠的車工康斯坦丁。
他帶給媽媽一個壞消息,城裡其他地方的示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