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關燈
小
中
大
雷戈裡本打算向杜瓦打聽一下布法羅的事,但不等他找到機會,伯爵的妻子就進了制輪車間。
她的拖地長裙像掃帚似的掃過她面前的金屬碎屑和灰塵。
她在裙裝外面穿了一件短外套,身後跟着一個拿皮毛大衣的男仆和一個拿手袋的女傭,還有一位廠裡的董事馬克拉柯夫伯爵——一個穿着與菲茨赫伯特不相上下的年輕人。
馬克拉柯夫對他的客人十分殷勤,一路面帶微笑,低聲交談,毫無必要地挽着她的手臂。
她非常漂亮,金色卷發斜向一邊,顯得十分妖豔迷人。
格雷戈裡一眼就認出這人是碧公主。
他的心往下一沉,感到一陣惡心。
他使勁壓下那來自遙遠過去的回憶。
接着,像每次出現緊急情況時那樣,他審視地看了看他的弟弟。
列夫還記得嗎?當時他還隻有六歲。
列夫正在好奇地看着公主,好像在琢磨着什麼。
随後格雷戈裡看到列夫的臉色變了,他想起來了。
他顯得蒼白,極不自然,緊接着便一下子氣得漲紅了臉。
格雷戈裡見勢不妙,立刻走到列夫身邊。
“冷靜點,”他悄聲說,“别說話。
要記住,我們得去美國,别讓其他事攪了!” 列夫厭煩地哼了一聲。
“你回馬廄那邊去。
”格雷戈裡說。
列夫是駕矮馬車的,工廠裡養了不少馬。
列夫瞪着眼睛看了看毫無察覺的公主。
過了一會兒他才轉身走開,危險的一刻就這樣過去了。
格雷戈裡開始做演示。
他朝伊薩克點點頭,後者與他年齡相仿,是廠裡橄榄球隊的隊長。
伊薩克打開模具。
然後,他跟瓦莉娅兩個擡起一個抛光的木質凸緣車輪模型。
這活兒需要娴熟技巧,輪輻的橫截面是橢圓的,一共二十根輪輻從輪毂連到辋圈上。
車輪是為4-6-4規格的機車準備的,模型幾乎跟托舉它的人一樣高。
他們把模型壓入裝滿潮濕沙質混合物的深槽裡。
伊薩克擺動着上面鑄鐵的冷卻物,把輪面和凸緣壓實,最後是模型的頂部。
他們把沙箱的組件打開,格雷戈裡檢查着那個用模闆塑出來的孔。
整個沙模看上去一切正常。
他用一種黑色的油狀液體往上面噴了噴,然後再次合攏沙箱。
“現在請大家往後站。
”他對觀衆們說。
伊薩克把料鬥的噴嘴移到模具的上方。
然後,格雷戈裡拉動杠杆,讓料鬥傾斜下來。
鋼水緩緩倒入模具。
潮濕的沙子咝咝響着,從小孔裡噴出蒸汽。
格雷戈裡憑着經驗,知道何時提起料鬥停止澆注。
“下一步是對車輪整形,”他說,“因為鐵水需要很長時間冷卻,我在這裡放了一個預先冷卻好的車輪。
” 輪子已經放在車床上,格雷戈裡朝車床工康斯坦丁點點頭——他是瓦莉娅的兒子,又瘦又高,長着一頭亂蓬蓬的黑發。
康斯坦丁很有學問,是布爾什維克讨論小組的主席,也是格雷戈裡最親近的朋友。
他開動馬達,讓輪子快速轉動起來,然後開始用锉刀整形。
“請與車床保持适當距離,”格雷戈裡對參觀者說,提高嗓門以蓋過機器的噪音,“如果去觸摸的話,一根手指就沒了。
”他舉起自己的左手。
“就像我一樣,就是在這家工廠弄的,當時我十二歲。
”他的中指隻剩下一段醜陋的指根。
他看到馬克拉柯夫伯爵一臉愠怒——他顯然不喜歡有人提及他的利潤所造成的人員成本。
他從碧公主那裡得到的一瞥既包含了厭惡又帶着某種迷戀,不知她是否對肮髒和痛苦抱有某種古怪的興趣。
一位女士來工廠參觀這件事本身就不同尋常。
他朝康斯坦丁做了一個手勢,後者停下車床。
“下面,是用卡尺測量車輪的尺寸。
”他舉起需要使用的工具。
“火車輪子大小必須完全一緻。
直徑變化如果超過1.5毫米,也就是鉛筆芯那麼粗,車輪就必須回爐重造。
” 菲茨赫伯特用結結巴巴的俄語說:“你們每天能造多少個輪子?” “平均六至七個,不算那些不合格的。
” 美國人杜瓦這時問道:“你們工作幾個小時?” “從早上六點至晚上七點,從星期一到星期六。
星期日允許我們去教堂。
” 一個八歲左右的男孩跑進了制輪車間,後面一個女人邊追邊喊,大概是他母親。
格雷戈裡想抓住他,不讓他靠近爐子。
男孩閃身一躲,直直地朝碧公主撞了過去,他那顆頭發短短的腦袋撲通一聲撞在她的肋骨上。
她喘息了幾下,顯然很疼。
男孩收住腳步,撞蒙了。
公主怒氣沖沖揮起手臂,狠狠給了他一個嘴巴,打得他腳底不穩,連晃了幾下,格雷戈裡以為他會摔倒。
那個美國人突然用英語說了句什麼,似乎感到驚訝和氣憤。
緊接着,做母親的伸出她那結實的手臂一把抓起男孩,轉身走了出去。
監察員卡甯一臉驚恐,知道自己難免受到怪罪,連忙對公主說:“尊貴的閣下,你傷着了嗎?” 碧公主一臉怒容,但她深吸了一口氣,說:“沒什麼。
” 她的伯爵丈夫走了過來,顯出很關切的樣子。
隻有杜瓦站在一邊,毫不掩飾臉上的不滿和厭惡。
剛才那一巴掌讓他十分震驚,格雷戈裡猜測着,不知道是否所有的美國人都像他這樣好心腸。
打一巴掌算不了什麼——格雷戈裡和他弟弟小的時候在這家廠裡常挨棍子。
訪客們陸續離開。
格雷戈裡擔心就此失去一個向布法羅來的遊客提問的機會。
他大着膽子碰了碰杜瓦的袖子。
如果換了俄國貴族,對方會十分生氣,推開他,或者因為這無禮的舉動而打他,但這個美國人隻是轉過身來,禮貌地笑了笑。
“你是從紐約州的布法羅來的嗎,先生?”格雷戈裡說。
“不錯。
” “我跟我弟弟正在攢錢準備去美國。
我們要住在布法羅。
” “為什麼選這個城市呢?” “在聖彼得堡有一家人能弄到必要的文件,當然是收錢的,還答應讓他們在布法羅的親戚給我們找工作。
” “那是些什麼人?” “他們姓維亞洛夫。
”維亞洛夫家族是個犯罪集團,盡管也有合法的生意。
他們不是世界上最值得信賴的那種人,所以格雷戈裡想自己驗證一下他們的說辭。
“先生,在紐約州布法羅的維亞洛夫家族真的有錢有勢嗎?” “是的,”杜瓦說,“約瑟夫?維亞洛夫的飯店和酒吧有好幾百号雇員。
” “謝謝你。
”格雷戈裡這下放心了,“知道這個就好了。
” 格雷戈裡最早的記憶始于沙皇來到布羅夫尼爾村的那天。
當時他隻有六歲。
村裡的人幾天來都在談論此事。
天剛亮大家就起床了,盡管沙皇顯然要吃完早飯再出發,因此不可能在晌午之前到達。
格雷戈裡的父親把桌子從他們那一居室的住宅裡搬出來,放在路邊。
他在桌上擺了一隻面包、一束花和一小碟鹽,給他的大兒子解釋說這是俄國傳統上表示歡迎的象征。
其他村民大都也這麼做。
格雷戈裡的奶奶換上一條黃色的新頭巾。
這是初秋一個幹燥的日子,酷寒的嚴冬尚未到來。
農民們一個個蹲坐在那兒等待着。
村裡的老人走來走去,穿着最好的衣服,看上去十分尊貴體面,但他們跟其他人一樣,也在等待。
格雷戈裡不久就厭煩了,開始在房子旁邊的泥地裡玩耍。
他的弟弟列夫隻有一歲,被抱在母親的懷裡。
中午過去了,但是誰也不打算進屋準備午飯,生怕錯過見沙皇的機會。
格雷戈裡想去偷吃桌子上的面包,腦袋上因此挨了一掌,不過母親還是給他盛了一碗冷粥。
格雷戈裡不知道沙皇是什麼。
教會經常提到他,說他關愛所有農民,在人們睡覺的時候守護他們,他顯然跟聖彼得、耶稣和天使加百利不相上下。
格雷戈裡納悶他是長着翅膀、戴着荊棘頭冠,還是隻穿村裡長者的那種繡花長外套。
不管怎樣,很明顯,看見他就等于受到了祝福,就像耶稣的追随者一樣。
傍晚的時候,一團飛揚的煙塵出現在遠處。
格雷戈裡能感覺到氈靴下的地面在不停震動,很快他就聽到了馬蹄的嗒嗒聲。
村民們紛紛下跪。
格雷戈裡跪在他祖母身旁。
年長的人匍匐在大路上,額頭貼着泥土,跟他們迎候安德烈王子與碧公主時一樣。
最先出現的是騎馬的侍從,然後是一輛封閉的馬車,由四匹高頭大馬拉着。
格雷戈裡從沒見過這麼大的馬,跑得飛快,肋腹閃着汗水,馬嚼子上還有白沫。
長者們意識到馬車不會停下來,便匆匆閃開避讓,免得被馬蹄踩踏。
格雷戈裡吓得尖叫,但他的叫聲沒人在意。
馬車呼啦啦經過,他父親喊道:“臣民之父沙皇萬歲!” 話音剛落,馬車已經遠遠離開了村子。
四周塵土彌漫,格雷戈裡根本沒有看清車上的人。
一想到自己沒能看見沙皇,也就無法得到祝福,他“哇”的一聲大哭起來。
母親拿起桌上的面包,從邊上掰下一塊給他吃,這才讓他消停下來。
下午七點,從普梯洛夫機械廠下班後,列夫總是去找人玩牌或跟幾個随便交往的女友喝酒,格雷戈裡通常要去參加某個聚會——無神論講座、社會主義讨論小組、展示異國風情的幻燈表演,以及詩歌朗誦會。
但今晚他無事可做。
他要回家炖上一鍋菜,在鍋子裡留點兒等列夫回來時再吃,自己早早上床睡覺。
工廠坐落在聖彼得堡的南郊,一根根煙囪和廠房覆蓋了波羅的海岸邊的大片地區。
很多工人住在廠裡,有的住宿舍,有的就直接躺在機床旁邊睡覺。
正因如此,廠裡才會有那麼多到處亂跑的孩子。
格雷戈裡算是在廠外有自己家的人。
他知道,在社會主義社會,工人的住房會在計劃興建廠房的同時加以考慮。
但偶然興起的俄國資本主義讓千萬人無處安身。
格雷戈裡的薪水較高,但他住的地方也隻是單人間,要走半個鐘頭才能到工廠。
他知道,在布法羅,工人家裡有電和自來水。
聽說有些工人還有自己的電話,不過這似乎有點荒謬可笑,就像說街道是用金子鋪的似的。
看見碧公主讓他記起了自己的童年。
他穿行在冰冷的街道上,極力不讓自己陷入那段不堪回首的記憶中。
但他還是想起了自己住過的木闆房,想起那個挂着聖像的神聖角落,對面就是他晚上睡覺的地方,身邊常常伴着一隻山羊或者小牛犢。
他記得最清楚的恰恰是當時毫不在意的東西:氣味。
那股氣味來自爐子、動物和煤油燈散發的黑煙,還有他父親用報紙卷成的自制煙卷。
窗戶關得緊緊的,四周的縫隙塞着破布抵擋寒風,屋裡的氣味十分濃重。
他現在也能從想象中聞到那股氣息,這讓他懷念噩夢來臨之前的日子,他生命中最後一段讓他感到安全的時光。
剛走出工廠不遠,眼前的事便讓他停下了腳步。
路燈下,兩個穿黑色綠邊制服的警察在盤問一個年輕女子。
從她那身土布外套,以及圍巾在脖子打結的方式便看得出她是初來城裡的鄉下人。
乍一看也就十六歲左右——正是他跟列夫成了孤兒的年紀。
矮壯的警察說了句什麼,拍了拍女孩的臉。
她退縮了一下,另一個警察大笑了起來。
格雷戈裡立即想起自己十六歲成了孤兒時,飽受權貴們的欺淩虐待,心裡便有些同情這個脆弱的女孩。
他顧不得細想,便朝他們走了過去。
為了找點兒話說,他開口道:“如果你要找普梯洛夫機械廠,我可以帶路。
” 那個矮壯的警察一笑,說:“快把他轟走,伊利亞。
” 他的搭檔長着一顆小腦袋,面目猥瑣。
“滾一邊兒去,賤種。
”
她的拖地長裙像掃帚似的掃過她面前的金屬碎屑和灰塵。
她在裙裝外面穿了一件短外套,身後跟着一個拿皮毛大衣的男仆和一個拿手袋的女傭,還有一位廠裡的董事馬克拉柯夫伯爵——一個穿着與菲茨赫伯特不相上下的年輕人。
馬克拉柯夫對他的客人十分殷勤,一路面帶微笑,低聲交談,毫無必要地挽着她的手臂。
她非常漂亮,金色卷發斜向一邊,顯得十分妖豔迷人。
格雷戈裡一眼就認出這人是碧公主。
他的心往下一沉,感到一陣惡心。
他使勁壓下那來自遙遠過去的回憶。
接着,像每次出現緊急情況時那樣,他審視地看了看他的弟弟。
列夫還記得嗎?當時他還隻有六歲。
列夫正在好奇地看着公主,好像在琢磨着什麼。
随後格雷戈裡看到列夫的臉色變了,他想起來了。
他顯得蒼白,極不自然,緊接着便一下子氣得漲紅了臉。
格雷戈裡見勢不妙,立刻走到列夫身邊。
“冷靜點,”他悄聲說,“别說話。
要記住,我們得去美國,别讓其他事攪了!” 列夫厭煩地哼了一聲。
“你回馬廄那邊去。
”格雷戈裡說。
列夫是駕矮馬車的,工廠裡養了不少馬。
列夫瞪着眼睛看了看毫無察覺的公主。
過了一會兒他才轉身走開,危險的一刻就這樣過去了。
格雷戈裡開始做演示。
他朝伊薩克點點頭,後者與他年齡相仿,是廠裡橄榄球隊的隊長。
伊薩克打開模具。
然後,他跟瓦莉娅兩個擡起一個抛光的木質凸緣車輪模型。
這活兒需要娴熟技巧,輪輻的橫截面是橢圓的,一共二十根輪輻從輪毂連到辋圈上。
車輪是為4-6-4規格的機車準備的,模型幾乎跟托舉它的人一樣高。
他們把模型壓入裝滿潮濕沙質混合物的深槽裡。
伊薩克擺動着上面鑄鐵的冷卻物,把輪面和凸緣壓實,最後是模型的頂部。
他們把沙箱的組件打開,格雷戈裡檢查着那個用模闆塑出來的孔。
整個沙模看上去一切正常。
他用一種黑色的油狀液體往上面噴了噴,然後再次合攏沙箱。
“現在請大家往後站。
”他對觀衆們說。
伊薩克把料鬥的噴嘴移到模具的上方。
然後,格雷戈裡拉動杠杆,讓料鬥傾斜下來。
鋼水緩緩倒入模具。
潮濕的沙子咝咝響着,從小孔裡噴出蒸汽。
格雷戈裡憑着經驗,知道何時提起料鬥停止澆注。
“下一步是對車輪整形,”他說,“因為鐵水需要很長時間冷卻,我在這裡放了一個預先冷卻好的車輪。
” 輪子已經放在車床上,格雷戈裡朝車床工康斯坦丁點點頭——他是瓦莉娅的兒子,又瘦又高,長着一頭亂蓬蓬的黑發。
康斯坦丁很有學問,是布爾什維克讨論小組的主席,也是格雷戈裡最親近的朋友。
他開動馬達,讓輪子快速轉動起來,然後開始用锉刀整形。
“請與車床保持适當距離,”格雷戈裡對參觀者說,提高嗓門以蓋過機器的噪音,“如果去觸摸的話,一根手指就沒了。
”他舉起自己的左手。
“就像我一樣,就是在這家工廠弄的,當時我十二歲。
”他的中指隻剩下一段醜陋的指根。
他看到馬克拉柯夫伯爵一臉愠怒——他顯然不喜歡有人提及他的利潤所造成的人員成本。
他從碧公主那裡得到的一瞥既包含了厭惡又帶着某種迷戀,不知她是否對肮髒和痛苦抱有某種古怪的興趣。
一位女士來工廠參觀這件事本身就不同尋常。
他朝康斯坦丁做了一個手勢,後者停下車床。
“下面,是用卡尺測量車輪的尺寸。
”他舉起需要使用的工具。
“火車輪子大小必須完全一緻。
直徑變化如果超過1.5毫米,也就是鉛筆芯那麼粗,車輪就必須回爐重造。
” 菲茨赫伯特用結結巴巴的俄語說:“你們每天能造多少個輪子?” “平均六至七個,不算那些不合格的。
” 美國人杜瓦這時問道:“你們工作幾個小時?” “從早上六點至晚上七點,從星期一到星期六。
星期日允許我們去教堂。
” 一個八歲左右的男孩跑進了制輪車間,後面一個女人邊追邊喊,大概是他母親。
格雷戈裡想抓住他,不讓他靠近爐子。
男孩閃身一躲,直直地朝碧公主撞了過去,他那顆頭發短短的腦袋撲通一聲撞在她的肋骨上。
她喘息了幾下,顯然很疼。
男孩收住腳步,撞蒙了。
公主怒氣沖沖揮起手臂,狠狠給了他一個嘴巴,打得他腳底不穩,連晃了幾下,格雷戈裡以為他會摔倒。
那個美國人突然用英語說了句什麼,似乎感到驚訝和氣憤。
緊接着,做母親的伸出她那結實的手臂一把抓起男孩,轉身走了出去。
監察員卡甯一臉驚恐,知道自己難免受到怪罪,連忙對公主說:“尊貴的閣下,你傷着了嗎?” 碧公主一臉怒容,但她深吸了一口氣,說:“沒什麼。
” 她的伯爵丈夫走了過來,顯出很關切的樣子。
隻有杜瓦站在一邊,毫不掩飾臉上的不滿和厭惡。
剛才那一巴掌讓他十分震驚,格雷戈裡猜測着,不知道是否所有的美國人都像他這樣好心腸。
打一巴掌算不了什麼——格雷戈裡和他弟弟小的時候在這家廠裡常挨棍子。
訪客們陸續離開。
格雷戈裡擔心就此失去一個向布法羅來的遊客提問的機會。
他大着膽子碰了碰杜瓦的袖子。
如果換了俄國貴族,對方會十分生氣,推開他,或者因為這無禮的舉動而打他,但這個美國人隻是轉過身來,禮貌地笑了笑。
“你是從紐約州的布法羅來的嗎,先生?”格雷戈裡說。
“不錯。
” “我跟我弟弟正在攢錢準備去美國。
我們要住在布法羅。
” “為什麼選這個城市呢?” “在聖彼得堡有一家人能弄到必要的文件,當然是收錢的,還答應讓他們在布法羅的親戚給我們找工作。
” “那是些什麼人?” “他們姓維亞洛夫。
”維亞洛夫家族是個犯罪集團,盡管也有合法的生意。
他們不是世界上最值得信賴的那種人,所以格雷戈裡想自己驗證一下他們的說辭。
“先生,在紐約州布法羅的維亞洛夫家族真的有錢有勢嗎?” “是的,”杜瓦說,“約瑟夫?維亞洛夫的飯店和酒吧有好幾百号雇員。
” “謝謝你。
”格雷戈裡這下放心了,“知道這個就好了。
” 格雷戈裡最早的記憶始于沙皇來到布羅夫尼爾村的那天。
當時他隻有六歲。
村裡的人幾天來都在談論此事。
天剛亮大家就起床了,盡管沙皇顯然要吃完早飯再出發,因此不可能在晌午之前到達。
格雷戈裡的父親把桌子從他們那一居室的住宅裡搬出來,放在路邊。
他在桌上擺了一隻面包、一束花和一小碟鹽,給他的大兒子解釋說這是俄國傳統上表示歡迎的象征。
其他村民大都也這麼做。
格雷戈裡的奶奶換上一條黃色的新頭巾。
這是初秋一個幹燥的日子,酷寒的嚴冬尚未到來。
農民們一個個蹲坐在那兒等待着。
村裡的老人走來走去,穿着最好的衣服,看上去十分尊貴體面,但他們跟其他人一樣,也在等待。
格雷戈裡不久就厭煩了,開始在房子旁邊的泥地裡玩耍。
他的弟弟列夫隻有一歲,被抱在母親的懷裡。
中午過去了,但是誰也不打算進屋準備午飯,生怕錯過見沙皇的機會。
格雷戈裡想去偷吃桌子上的面包,腦袋上因此挨了一掌,不過母親還是給他盛了一碗冷粥。
格雷戈裡不知道沙皇是什麼。
教會經常提到他,說他關愛所有農民,在人們睡覺的時候守護他們,他顯然跟聖彼得、耶稣和天使加百利不相上下。
格雷戈裡納悶他是長着翅膀、戴着荊棘頭冠,還是隻穿村裡長者的那種繡花長外套。
不管怎樣,很明顯,看見他就等于受到了祝福,就像耶稣的追随者一樣。
傍晚的時候,一團飛揚的煙塵出現在遠處。
格雷戈裡能感覺到氈靴下的地面在不停震動,很快他就聽到了馬蹄的嗒嗒聲。
村民們紛紛下跪。
格雷戈裡跪在他祖母身旁。
年長的人匍匐在大路上,額頭貼着泥土,跟他們迎候安德烈王子與碧公主時一樣。
最先出現的是騎馬的侍從,然後是一輛封閉的馬車,由四匹高頭大馬拉着。
格雷戈裡從沒見過這麼大的馬,跑得飛快,肋腹閃着汗水,馬嚼子上還有白沫。
長者們意識到馬車不會停下來,便匆匆閃開避讓,免得被馬蹄踩踏。
格雷戈裡吓得尖叫,但他的叫聲沒人在意。
馬車呼啦啦經過,他父親喊道:“臣民之父沙皇萬歲!” 話音剛落,馬車已經遠遠離開了村子。
四周塵土彌漫,格雷戈裡根本沒有看清車上的人。
一想到自己沒能看見沙皇,也就無法得到祝福,他“哇”的一聲大哭起來。
母親拿起桌上的面包,從邊上掰下一塊給他吃,這才讓他消停下來。
下午七點,從普梯洛夫機械廠下班後,列夫總是去找人玩牌或跟幾個随便交往的女友喝酒,格雷戈裡通常要去參加某個聚會——無神論講座、社會主義讨論小組、展示異國風情的幻燈表演,以及詩歌朗誦會。
但今晚他無事可做。
他要回家炖上一鍋菜,在鍋子裡留點兒等列夫回來時再吃,自己早早上床睡覺。
工廠坐落在聖彼得堡的南郊,一根根煙囪和廠房覆蓋了波羅的海岸邊的大片地區。
很多工人住在廠裡,有的住宿舍,有的就直接躺在機床旁邊睡覺。
正因如此,廠裡才會有那麼多到處亂跑的孩子。
格雷戈裡算是在廠外有自己家的人。
他知道,在社會主義社會,工人的住房會在計劃興建廠房的同時加以考慮。
但偶然興起的俄國資本主義讓千萬人無處安身。
格雷戈裡的薪水較高,但他住的地方也隻是單人間,要走半個鐘頭才能到工廠。
他知道,在布法羅,工人家裡有電和自來水。
聽說有些工人還有自己的電話,不過這似乎有點荒謬可笑,就像說街道是用金子鋪的似的。
看見碧公主讓他記起了自己的童年。
他穿行在冰冷的街道上,極力不讓自己陷入那段不堪回首的記憶中。
但他還是想起了自己住過的木闆房,想起那個挂着聖像的神聖角落,對面就是他晚上睡覺的地方,身邊常常伴着一隻山羊或者小牛犢。
他記得最清楚的恰恰是當時毫不在意的東西:氣味。
那股氣味來自爐子、動物和煤油燈散發的黑煙,還有他父親用報紙卷成的自制煙卷。
窗戶關得緊緊的,四周的縫隙塞着破布抵擋寒風,屋裡的氣味十分濃重。
他現在也能從想象中聞到那股氣息,這讓他懷念噩夢來臨之前的日子,他生命中最後一段讓他感到安全的時光。
剛走出工廠不遠,眼前的事便讓他停下了腳步。
路燈下,兩個穿黑色綠邊制服的警察在盤問一個年輕女子。
從她那身土布外套,以及圍巾在脖子打結的方式便看得出她是初來城裡的鄉下人。
乍一看也就十六歲左右——正是他跟列夫成了孤兒的年紀。
矮壯的警察說了句什麼,拍了拍女孩的臉。
她退縮了一下,另一個警察大笑了起來。
格雷戈裡立即想起自己十六歲成了孤兒時,飽受權貴們的欺淩虐待,心裡便有些同情這個脆弱的女孩。
他顧不得細想,便朝他們走了過去。
為了找點兒話說,他開口道:“如果你要找普梯洛夫機械廠,我可以帶路。
” 那個矮壯的警察一笑,說:“快把他轟走,伊利亞。
” 他的搭檔長着一顆小腦袋,面目猥瑣。
“滾一邊兒去,賤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