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關燈
興趣。

    他喜歡的是郵報經常刊載的冒險故事,私立寄宿學校那些玩橄榄球的硬漢抓捕鬼鬼祟祟的德國間諜。

    報紙上說這類間諜在英國的各個城鎮出沒,不過好像阿伯羅溫連一個都沒有,簡直讓人失望。

     比利站了起來。

    “上街。

    ”他宣布說。

    他從房子的前門出去。

    “上街”是家裡通用的委婉語,意思是上廁所。

    廁所在威靈頓街的中部,是座低矮的磚棚子,瓦壟鐵皮的屋頂,裡面是挖出的一個大坑。

    小棚子隔成兩半,一半男用,一半女用。

    每個隔間有兩個坑位,因此上廁所的人都是成對進出。

    沒人知道建造者為何選擇這種安排,但人們都盡量加以利用。

    男人目不斜視,一言不發,但比利經常能聽到女人那邊會友善地搭話閑聊。

    廁所裡的氣味讓人窒息,盡管你每天都要經曆這些。

    每次呆在裡面的時候,比利總是盡量減少呼吸,等出來後再大口喘氣。

    這個地洞有人定期鏟除,那人就叫“戴大糞”。

     比利回到屋裡的時候,高興地看見他的姐姐艾瑟爾坐在桌子旁邊。

    “祝你生日快樂,比利!”她喊道,“我專門在你下井前送你一個吻。

    ” 艾瑟爾十八歲,比利用不着别人告訴就知道她很漂亮。

    她長着一頭紅褐色的頭發,帶着自來卷,黑色的眼睛頑皮地忽閃着。

    也許媽媽從前就是這個樣子。

    艾瑟爾穿着樸素的黑色連衣裙,戴着傭人戴的那種白色棉布帽,這套裝束讓她顯得很耐看。

     比利崇拜艾瑟爾。

    除了漂亮,她還十分有趣,很聰明,很有勇氣。

    她有時甚至敢頂撞爸爸。

    她跟比利講的事情,從來沒有人跟他講過,比如每個月來一次的插曲,女人所謂的“詛咒”,還有讓英國聖公會牧師匆匆離開小鎮的“公然猥亵罪”是什麼意思。

    她上學的時候一直是班裡頂尖的好學生,她的作文《我的小鎮或小村》在《南威爾士回聲報》舉辦的比賽上獲一等獎。

    她赢得了一本《卡塞爾世界地圖》。

     她吻了吻比利的臉頰。

    “我跟管家傑文斯夫人說我們沒有鞋油了,要去鎮上買。

    ”艾瑟爾在泰-格溫工作,也住在那兒,那是菲茨赫伯特伯爵的大宅,在三裡外的山上。

    她把一個用幹淨抹布裹着的東西遞給比利。

    “我給你偷了一塊蛋糕。

    ” “啊,謝謝你,艾絲!”比利說。

    他最喜歡蛋糕了。

     媽媽說:“要我把它放進你的餐盒嗎?” “要,謝謝。

    ” 媽媽從櫃子裡拿出一個鐵盒,把蛋糕放在裡面。

    她又切了兩片面包,在上面抹了油脂,灑了點兒鹽,也放進了鐵盒裡。

    所有礦工都帶這種鐵餐盒。

    如果他們把吃的用布裹着帶到地下,不等到上午的小休就會被老鼠吃光。

    媽媽說:“等你把工資帶回家,你的餐盒裡就會有一片煮培根了。

    ” 一開始比利的收入不會太多,但總能為家裡補貼些開銷。

    他不知道媽媽能允許他留多少零花錢,最終他能不能攢下足夠的錢買輛自行車,世上再沒有他更想要的東西了。

     艾瑟爾在桌邊坐下。

    爸爸問她:“大宅裡面怎麼樣?” “很好,很安靜,”她說,“伯爵和公主在倫敦參加加冕禮。

    ”她看着壁爐上的鐘,“他們馬上就該起床了,要早早趕到修道院去。

    她會不高興的,她不習慣早睡早起,但她不能在國王的慶典上遲到。

    ”伯爵的妻子碧是位俄國公主,十分尊貴奢華。

     爸爸說:“他們應該想要前排的位置,這樣他們就可以看清表演了。

    ” “哦,那不行,不能想坐哪兒就坐哪兒,”艾瑟爾說,“他們準備了六千把紅木椅子,都特别做了記号,把來賓的名字用金字寫在椅背上。

    ” 外公說:“那簡直是浪費!這些椅子用完以後他們怎麼處理呢?” “我不知道。

    也許每個人會把它們帶回家做紀念。

    ” 爸爸幹巴巴地說:“告訴他們把多餘的送給我們一把。

    我們這兒隻有五個人,可你媽已經沒椅子坐了。

    ” 爸爸在開玩笑的時候,心裡可能正在生氣。

    艾瑟爾一下子站了起來。

    “哦,對不起,媽媽,我沒想到。

    ” “你快坐那兒吧,我忙得坐不下來。

    ”媽媽說。

     時鐘敲了五下。

    爸爸說:“最好早點兒去,兒子。

    既然下了決定,就要做下去。

    ” 比利十分勉強地站了起來,拿起他的鐵餐盒。

     艾瑟爾又吻了他一下,外公握了握他的手。

    爸爸給了他兩根十五厘米的鐵釘,釘子已經生鏽,有點彎曲。

    “把這些放在你褲子口袋裡。

    ” “這是幹嗎?”比利問。

     “到時候你就明白了。

    ”爸爸笑着說。

     媽媽遞給比利一隻約一升的螺旋蓋瓶子,裡面裝了加牛奶和糖的涼茶。

    她說:“好了,比利,你要記住,耶稣永遠伴随着你,哪怕在井下也一樣。

    ” “是,媽媽。

    ”他看見眼淚在她眼圈裡打轉,連忙轉過身去,怕自己也被弄得哭哭啼啼的。

    他從挂鈎上拿下他的帽子。

    “我走了。

    ”他說,好像他不過是去上學一樣。

    他邁出了大門。

     這個夏天一直很熱,陽光也很充足,但今天陰沉沉的,甚至像要下雨。

    湯米靠着牆站着,等待着。

    “哎,比利。

    ”他說。

     “哎,湯米。

    ” 他們并肩沿着街道往下走去。

     阿伯羅溫以前曾是一個小集鎮,為周圍的山民提供便利,這是比利在學校學到的。

    從威靈頓街的頂頭,你可以看到古老的商業中心,還有牲畜市場敞開的圍欄、羊毛交易所的大樓,以及一座聖公會禮拜堂,所有這些都在歐文河的一側,那條河比溪流還小。

    現在,一條鐵路線就像一道傷口切過小鎮,在礦井口附近終止。

    礦工們的房子一直延伸到山谷的斜坡上,數以百計的灰色石頭房屋都有着深灰的威爾士闆岩屋頂。

    這些房子沿着山勢呈蛇形排列,較短的街巷穿插在長排房子之間,繼而伸入谷底。

     “你要跟誰一塊幹活?”湯米說。

     比利聳聳肩。

    新來的孩子都會分給一位煤礦董事的助理。

    “沒辦法知道。

    ” “我希望他們把我分到馬廄去。

    ”湯米喜歡馬。

    礦上大概養了五十匹矮種馬。

    礦工裝滿道車後,就由這些馬沿着鐵軌拉上來。

    “你想幹什麼樣的工作?” 比利希望他們不會讓他幹太重的活兒,他年紀小,還沒什麼的體力。

    但他不願意承認這一點。

    “給道車上油。

    ”他說。

     “為什麼?” “好像挺輕松的。

    ” 他們經過學校,昨天他們還是那裡的學生呢。

    那是一座維多利亞式建築,帶着教堂那樣尖尖的窗戶。

    它是由菲茨赫伯特家族創建的,校長總是樂此不疲地提醒學生這一點。

    伯爵還任命了教師,決定課程的安排。

    牆上挂着描繪戰争勝利的油畫,英國的莊嚴偉大是其一成不變的主題。

    每天的頭一節課是誦讀《聖經》,教授英國聖公會的嚴格教義,盡管幾乎所有的孩子都來自非國教徒家庭。

    學校還有個管理委員會,爸爸就是裡面的成員,但委員會除了提建議以外沒有其他權力。

    爸爸說,伯爵對待學校就像對待他的私人财産一樣。

     最後一個學期,比利和湯米學了采礦原理,女孩子們學習縫紉和做飯。

    比利驚奇地了解到腳底下的大地是由不同種類的土層組成的,就像一疊三明治一樣。

    煤層——這個字眼他一直聽人說起,但并沒有真正明白它的意思——就是其中的一層。

    老師還告訴他,煤炭是枯葉等植物性物質經過幾千年的積累,再經過上面的土壤緊壓後形成的。

    湯米——他的父親是個無神論者——就說,這證明了《聖經》是不正确的。

    但比利的父親說這隻是其中一種解釋。

     這個時間學校還沒人,操場顯得十分冷清。

    讓比利感到自豪的是,他已經把學校抛在了後面,盡管他内心還是有點兒希望自己能回到那裡,而不是下礦井。

     當他們走近坑口的時候,街道上早已滿是礦工了,每個人都帶了一個鐵餐盒和一瓶茶水。

    他們穿的衣服都一樣,都是那種一到工作場所就脫掉的舊外套。

    有些煤礦很冷,但阿伯羅溫的是熱井,男人們工作時隻穿内衣和靴子,或者粗麻布短褲,大家戴棉墊帽子,一直都戴,因為隧道的頂部很低,很容易撞到腦袋。

     比利可以越過房頂看見那台卷揚機,那座塔架頂上有兩個朝相反方向轉動的大輪子,拉動纜繩升降吊籠。

    在南威爾士山谷裡,大多鎮子都豎立着這類坑口裝置,就像農村裡的那些教堂尖頂一樣。

     其他的建築零落分布在坑口周圍,就好像是意外散落的,其中有礦燈房、煤礦辦公室、鐵匠鋪和幾個商店。

    鐵路在建築之間蜿蜒穿行。

    垃圾場那兒扔着破損的道車、日久開裂的木材、飼料袋和廢棄生鏽的破爛機器,這些東西統統蒙上了一層煤灰。

    爸爸總是說如果礦工們把一切弄得井井有條,就會少發生一些事故。

     比利和湯米走進煤礦辦公室。

    綽号叫“斑點”的亞瑟?盧埃林在前面的那間房裡,這個職員的年紀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