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 迅速消失的一切
關燈
小
中
大
為了讓羊多吃一點,走遠一些,居麻每次放羊總是天黑透了才回來。
隔壁家顯然不是那麼上心,太陽剛落下西面的沙梁,羊群就出現在視野中了。
居麻為此極為生氣,但又不好明說。
隻好作如下提醒:輪到他放羊時,繼續延長回家時間。
讓大家在黑暗中心神不甯地等啊等啊,一直等到開始胡思亂想為止。
時間一久,隔壁果然理會了。
但還是回來得比居麻早。
居麻終于有了怨言。
一天夜裡,新什别克過來喝茶時,兩人嚴肅地談了很久。
果然第二天就見效了:新什别克下了狠心,直到六點還不見蹤影!那時天已經黑了很久很久了。
我和熱合買得罕頂着寒流,一遍又一遍地往沙丘上跑,怎麼也看不到一點點動靜。
居麻感歎道:“明天讓他入黨吧!” 往下的日子裡,這兩人較着勁地晚歸。
等回到家,都凍得跟一截木頭似的。
凍成了一截木頭的居麻,一碗接一碗木然地喝茶,半天不吭聲。
這一天尤其冷,哪怕緊傍着爐火,呼吸間仍是濃重的白氣。
後來,這家夥大約緩過來了,俯身過來扯着我的外套袖子,突然開口道:“是新衣服嗎?”我說:“不,穿了五年了。
”他便非常吃驚的樣子,啧啧不已。
然後他又扯着自己身上半舊的軍便裝用漢語說:“這個嘛,兩千,十年的!”——我乍聽之下,以為是兩千年買的,穿了十年了。
連忙說:“哎呀,穿了十年還這麼新啊?質量真好。
” 他一愣,生氣地說:“哪裡的‘十年’,三個月不到!” 原來,“兩千十年”的意思是“二〇一〇年”。
如果隻是才穿了三個月的衣服,那看着未免也太舊了…… 他又指着嫂子的紫紅色長大衣——我前兩天剛為她奮力洗出來——說:“這個,才穿了一年,還是兩百塊錢的東西!”我不吭聲,我的棉服才一百多塊錢。
當時給嫂子洗大衣時,心裡還想:也不知穿了幾十年了,髒成這樣!卻不知道,其實這件衣服才第一次下水。
洗出來的那水,跟巧克力漿似的。
清第一遍的水像老抽一樣,清第二遍的水跟醬油一樣。
估計第三遍才能清出生抽來。
但當時已經洗了兩個多鐘頭(總共也就四件衣服,但一件比一件沉,一件比一件厚,擰都擰不動……),實在沒勁了,手泡得皺皺巴巴,水也不多了,便隻清了那兩遍。
這邊,居麻還在憤憤地用漢語發牢騷:“一年一件,衣服沒有了,兩百塊!兩雙鞋子沒有了,一百塊!裡面的,外面的,上面的,下面的,你的,我的!全都沒有了,算下來多少錢?天天放羊,早早地出去,晚晚地回來,結果這個樣子!”——意為如此辛苦地賺到的錢,卻如此不經用。
我不知如何安慰。
想分享幾招保護衣服的方法,剛要開口,又想起這幾招隻适用于定居的生活——較輕松的、穩定的生活。
但又怎能說大家不愛惜物品呢?衣物總是補了又補,鞋子沒有一雙不曾打過補丁。
穿壞的衣服就剪開,拼補出大塊布料,或縫成結實的大包,或給駱駝做外套。
或裁成條兒,編成結實的繩子。
鮮豔顔色的衣服則剪成花樣子縫在花氈上。
衣服的碎片也被剪成均勻的小布塊,再細細拼成斑斓又結實的一整幅百衲布,用來縫制坐墊或挂袋……總之,一件衣服被淘汰後還要在這個家中存在很長很長時間,才一點點消散。
一隻補得實在沒法再補的鞋子也不會扔掉,居麻剪下鞋面壓在花氈下。
壓平後,用它在另一雙鞋子上打補丁。
一隻豁了口的鐵勺,将完整的勺柄拆下來,用鐵皮固定在一隻搪瓷碗上,使之又成為一個完好的水勺。
破了的塑料方壺,把破的一面剪開,成為方盆,喂狗喂牛。
連一隻喝過飲料後的塑料瓶也舍不得扔掉,不辭辛苦帶進了冬窩子,裝了這個又裝那個。
有一次盛了牛奶,夜裡上凍了,倒不出來。
加瑪就把瓶子放在鐵爐邊烘烤。
一不留神火太大,瓶子烤癟了,整個兒深深凹成了個“C”形。
但仍然沒扔,繼續用來裝葵花籽油。
在南下的搬遷途中,新什别克的打火機壞了。
結束了一天的勞動後,兩個男人在荒野漆黑的深夜裡打着手電筒,商量着修了半個多小時。
拆了又裝,裝了又試,始終無果。
我以為新什别克會扔了它。
結果兩天後結束了行程,他又取出來和聰明人居麻商量着繼續修。
而那隻是一隻一塊錢的一次性打火機而已。
就算這種一次性打火機的氣全用完了仍然舍不
隔壁家顯然不是那麼上心,太陽剛落下西面的沙梁,羊群就出現在視野中了。
居麻為此極為生氣,但又不好明說。
隻好作如下提醒:輪到他放羊時,繼續延長回家時間。
讓大家在黑暗中心神不甯地等啊等啊,一直等到開始胡思亂想為止。
時間一久,隔壁果然理會了。
但還是回來得比居麻早。
居麻終于有了怨言。
一天夜裡,新什别克過來喝茶時,兩人嚴肅地談了很久。
果然第二天就見效了:新什别克下了狠心,直到六點還不見蹤影!那時天已經黑了很久很久了。
我和熱合買得罕頂着寒流,一遍又一遍地往沙丘上跑,怎麼也看不到一點點動靜。
居麻感歎道:“明天讓他入黨吧!” 往下的日子裡,這兩人較着勁地晚歸。
等回到家,都凍得跟一截木頭似的。
凍成了一截木頭的居麻,一碗接一碗木然地喝茶,半天不吭聲。
這一天尤其冷,哪怕緊傍着爐火,呼吸間仍是濃重的白氣。
後來,這家夥大約緩過來了,俯身過來扯着我的外套袖子,突然開口道:“是新衣服嗎?”我說:“不,穿了五年了。
”他便非常吃驚的樣子,啧啧不已。
然後他又扯着自己身上半舊的軍便裝用漢語說:“這個嘛,兩千,十年的!”——我乍聽之下,以為是兩千年買的,穿了十年了。
連忙說:“哎呀,穿了十年還這麼新啊?質量真好。
” 他一愣,生氣地說:“哪裡的‘十年’,三個月不到!” 原來,“兩千十年”的意思是“二〇一〇年”。
如果隻是才穿了三個月的衣服,那看着未免也太舊了…… 他又指着嫂子的紫紅色長大衣——我前兩天剛為她奮力洗出來——說:“這個,才穿了一年,還是兩百塊錢的東西!”我不吭聲,我的棉服才一百多塊錢。
當時給嫂子洗大衣時,心裡還想:也不知穿了幾十年了,髒成這樣!卻不知道,其實這件衣服才第一次下水。
洗出來的那水,跟巧克力漿似的。
清第一遍的水像老抽一樣,清第二遍的水跟醬油一樣。
估計第三遍才能清出生抽來。
但當時已經洗了兩個多鐘頭(總共也就四件衣服,但一件比一件沉,一件比一件厚,擰都擰不動……),實在沒勁了,手泡得皺皺巴巴,水也不多了,便隻清了那兩遍。
這邊,居麻還在憤憤地用漢語發牢騷:“一年一件,衣服沒有了,兩百塊!兩雙鞋子沒有了,一百塊!裡面的,外面的,上面的,下面的,你的,我的!全都沒有了,算下來多少錢?天天放羊,早早地出去,晚晚地回來,結果這個樣子!”——意為如此辛苦地賺到的錢,卻如此不經用。
我不知如何安慰。
想分享幾招保護衣服的方法,剛要開口,又想起這幾招隻适用于定居的生活——較輕松的、穩定的生活。
但又怎能說大家不愛惜物品呢?衣物總是補了又補,鞋子沒有一雙不曾打過補丁。
穿壞的衣服就剪開,拼補出大塊布料,或縫成結實的大包,或給駱駝做外套。
或裁成條兒,編成結實的繩子。
鮮豔顔色的衣服則剪成花樣子縫在花氈上。
衣服的碎片也被剪成均勻的小布塊,再細細拼成斑斓又結實的一整幅百衲布,用來縫制坐墊或挂袋……總之,一件衣服被淘汰後還要在這個家中存在很長很長時間,才一點點消散。
一隻補得實在沒法再補的鞋子也不會扔掉,居麻剪下鞋面壓在花氈下。
壓平後,用它在另一雙鞋子上打補丁。
一隻豁了口的鐵勺,将完整的勺柄拆下來,用鐵皮固定在一隻搪瓷碗上,使之又成為一個完好的水勺。
破了的塑料方壺,把破的一面剪開,成為方盆,喂狗喂牛。
連一隻喝過飲料後的塑料瓶也舍不得扔掉,不辭辛苦帶進了冬窩子,裝了這個又裝那個。
有一次盛了牛奶,夜裡上凍了,倒不出來。
加瑪就把瓶子放在鐵爐邊烘烤。
一不留神火太大,瓶子烤癟了,整個兒深深凹成了個“C”形。
但仍然沒扔,繼續用來裝葵花籽油。
在南下的搬遷途中,新什别克的打火機壞了。
結束了一天的勞動後,兩個男人在荒野漆黑的深夜裡打着手電筒,商量着修了半個多小時。
拆了又裝,裝了又試,始終無果。
我以為新什别克會扔了它。
結果兩天後結束了行程,他又取出來和聰明人居麻商量着繼續修。
而那隻是一隻一塊錢的一次性打火機而已。
就算這種一次性打火機的氣全用完了仍然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