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 訪客(二)
關燈
小
中
大
一月初,我們的沙窩子隆重地迎來了一位客人。
他既不是找駱駝的,也不是路過此地,他有着非常體面的身份:獸!醫! 獸醫是迄今為止最遙遠也最重要的來客。
他從北面烏河之畔開着一輛皮卡車過來。
此行有四大重要任務:一、給羊群注射疫苗;二、做一些大畜的去勢手術;三、當郵遞員,兩邊來回幫着捎包裹;四、給大家理發。
每當有客人上門,居麻就會問對方會不會理發,還總是問我會不會理——怎麼可能呢?理發這麼高深的技術,又不是炒菜做飯,人人都能掌握。
我還是那句話:“天天放羊,剪了頭發給誰看?” 我還勸過他不要再刮胡子了,胡子長了脖子就不進風,暖和。
對我這種破罐破摔的理論,居麻很是鄙夷。
總之,獸醫來了。
居麻和新什别克兩人各自圍着老婆的花頭巾,輪流讓獸醫打掃了門面。
看完獸醫理發,非常感慨——誰說學個理發必須得當三年學徒?豈有此理。
我隻看了一會兒就學會了。
然後獸醫又幫我們骟駱駝。
聽起來也算是個手術,其實從頭到尾他就隻割了一刀,縫了兩針,用燒紅的鐵鉗烙了一下傷口而已。
而且一人幹活,全家都得上前幫忙。
趕駱駝、綁駱駝這些出力活更是一點兒也不沾邊。
完了居然收費五十塊。
真貴! 再一想,駱駝是個大家夥嘛,可能貴就貴在體型上。
可再一打聽,牛和馬也同樣收五十塊。
便納悶了。
給羊注射疫苗得在清晨羊群還沒出發之前。
于是獸醫在我們地窩子裡住了一夜。
第二天大家比平時早起了半個多小時。
太陽還在地平線下,天陰沉沉的。
羊圈裡羊群湧動,蒸汽騰騰。
新什别克和居麻負責逮羊,獸醫戳針。
嫂子端着一盆用煮氈片的染料化開的紅水緊跟着獸醫,每注射過一隻羊,她就往羊身上塗抹一道紅色作為标記。
工作進行了一個多小時。
那天非常冷。
嫂子端的染料水不一會兒就結起了冰殼,每個人的帽子和衣領上凝結了厚厚的冰霜。
一隻羊收費一塊錢,感覺不算貴。
理發是免費的,捎東西也是免費的。
此外兩家人各煮了一鍋馬肉和一鍋牛頭肉,隆重招待了一番。
臨走時,兩家還各送了一大包奶疙瘩作為道别禮。
當獸醫可真有賺頭啊。
緊接着沒幾天,我們的沙窩子又迎來了這個冬天裡的第二撥貴客——收牲畜的老闆。
他們本來隻是開着大卡車遠遠路過此地而已,但被放羊的居麻看到了。
他策馬前去攔車,并領回了家。
當我爬上沙丘,突然看到荒野裡有輛大卡車正一搖一晃遙遙駛來,心中激動不已。
趕緊回地窩子報信。
大家紛紛出來爬上沙丘,一起注視着卡車越來越近,猜測來意。
隻見居麻策馬跟在車後,羊群被留在很遠的地方。
後來車在沙丘東面的凹地裡沉重地停下,熄火。
我看到車上已經綁了兩峰駱駝和一些牛羊。
我和胡爾馬西步行去接替居麻趕羊,一路議論這個牲口販子的事。
居麻早就想賣掉一匹馬了,然後買一輛車。
我當即表示不信:怎麼可能呢?賣掉一匹馬就能買一輛車?不過後來見識過冬牧場上各種各樣的破車後,我就信了。
來人共四個,一個老闆,一個夥計,一個司機,還有一個搭車去北面定居點的(車費五十塊)。
晚上嫂子煮了一大鍋羊肉和麥子粥待客。
新什别克一家也被邀請過來,滿滿當當坐了一席。
因當時再無其他晚輩,隻好由我來拎着水壺端着盆子侍候大家洗手,肩上還搭塊擦手毛巾。
我倒是蠻坦然,但客人們備感不安,一個個迅速地洗完并向我緻謝。
因席面坐不下,我和嫂子便窩在床榻右側角落裡分一小盤肉。
大家坐在另一邊,臉卻通通扭向這邊,好奇地觀察我削肉,并啧啧歎息。
我也用當地人的手法,拇指抵着肉塊,刀刃沖着自己,一片一片削割,煞有介事,小有得意。
居麻是寂寞的,一時間突然來了這麼多健談而博聞的客人,可把他興奮壞了。
才開始還是正常的交談,很快就變成他一個人的演講。
大家遠道而來,已經很疲憊了,但還是強撐着聽。
一聽聽到深更半夜。
喝過一道茶,吃過肉,又喝了一道茶,他的演講還遙遙不見結束。
客人們都瞌睡得有氣無力……直到有人下床出去方便了,嫂子也開始搬被褥鋪床了,他還坐在被褥堆裡說啊說啊,不肯挪地方。
直到滅了燈,大家各自鑽進被窩,他還在黑暗中興奮地說個不停,邊說邊兀自哈哈大笑。
還不時一人分飾兩角,繪聲繪色地模仿兩路口吻,表演得極其投入。
好像面對的是廣場的全體觀衆而不是熟睡的人。
出于禮貌,他的演講每告一段落,黑暗中就會有一個客人“耶”(語氣詞,同“嗯”)地回應一聲。
但漸漸地,再也沒人開口了。
好半天後,突然有人受驚一般喊道:“安拉!”再口齒不清地連“耶”好幾聲——他被居麻吵醒了。
第二天清晨,被窩裡的人們殘夢未盡時,居麻又開始演講了。
在被窩裡說了半小時,早茶時又說了一小時。
多麼過瘾啊…… 因太冷,卡車的柴油機發動不了,來人要求嫂子幫着燒點熱水。
雖然當時水很珍貴,嫂子還是二話不說,燒了一大壺。
這一壺全部都澆在
他既不是找駱駝的,也不是路過此地,他有着非常體面的身份:獸!醫! 獸醫是迄今為止最遙遠也最重要的來客。
他從北面烏河之畔開着一輛皮卡車過來。
此行有四大重要任務:一、給羊群注射疫苗;二、做一些大畜的去勢手術;三、當郵遞員,兩邊來回幫着捎包裹;四、給大家理發。
每當有客人上門,居麻就會問對方會不會理發,還總是問我會不會理——怎麼可能呢?理發這麼高深的技術,又不是炒菜做飯,人人都能掌握。
我還是那句話:“天天放羊,剪了頭發給誰看?” 我還勸過他不要再刮胡子了,胡子長了脖子就不進風,暖和。
對我這種破罐破摔的理論,居麻很是鄙夷。
總之,獸醫來了。
居麻和新什别克兩人各自圍着老婆的花頭巾,輪流讓獸醫打掃了門面。
看完獸醫理發,非常感慨——誰說學個理發必須得當三年學徒?豈有此理。
我隻看了一會兒就學會了。
然後獸醫又幫我們骟駱駝。
聽起來也算是個手術,其實從頭到尾他就隻割了一刀,縫了兩針,用燒紅的鐵鉗烙了一下傷口而已。
而且一人幹活,全家都得上前幫忙。
趕駱駝、綁駱駝這些出力活更是一點兒也不沾邊。
完了居然收費五十塊。
真貴! 再一想,駱駝是個大家夥嘛,可能貴就貴在體型上。
可再一打聽,牛和馬也同樣收五十塊。
便納悶了。
給羊注射疫苗得在清晨羊群還沒出發之前。
于是獸醫在我們地窩子裡住了一夜。
第二天大家比平時早起了半個多小時。
太陽還在地平線下,天陰沉沉的。
羊圈裡羊群湧動,蒸汽騰騰。
新什别克和居麻負責逮羊,獸醫戳針。
嫂子端着一盆用煮氈片的染料化開的紅水緊跟着獸醫,每注射過一隻羊,她就往羊身上塗抹一道紅色作為标記。
工作進行了一個多小時。
那天非常冷。
嫂子端的染料水不一會兒就結起了冰殼,每個人的帽子和衣領上凝結了厚厚的冰霜。
一隻羊收費一塊錢,感覺不算貴。
理發是免費的,捎東西也是免費的。
此外兩家人各煮了一鍋馬肉和一鍋牛頭肉,隆重招待了一番。
臨走時,兩家還各送了一大包奶疙瘩作為道别禮。
當獸醫可真有賺頭啊。
緊接着沒幾天,我們的沙窩子又迎來了這個冬天裡的第二撥貴客——收牲畜的老闆。
他們本來隻是開着大卡車遠遠路過此地而已,但被放羊的居麻看到了。
他策馬前去攔車,并領回了家。
當我爬上沙丘,突然看到荒野裡有輛大卡車正一搖一晃遙遙駛來,心中激動不已。
趕緊回地窩子報信。
大家紛紛出來爬上沙丘,一起注視着卡車越來越近,猜測來意。
隻見居麻策馬跟在車後,羊群被留在很遠的地方。
後來車在沙丘東面的凹地裡沉重地停下,熄火。
我看到車上已經綁了兩峰駱駝和一些牛羊。
我和胡爾馬西步行去接替居麻趕羊,一路議論這個牲口販子的事。
居麻早就想賣掉一匹馬了,然後買一輛車。
我當即表示不信:怎麼可能呢?賣掉一匹馬就能買一輛車?不過後來見識過冬牧場上各種各樣的破車後,我就信了。
來人共四個,一個老闆,一個夥計,一個司機,還有一個搭車去北面定居點的(車費五十塊)。
晚上嫂子煮了一大鍋羊肉和麥子粥待客。
新什别克一家也被邀請過來,滿滿當當坐了一席。
因當時再無其他晚輩,隻好由我來拎着水壺端着盆子侍候大家洗手,肩上還搭塊擦手毛巾。
我倒是蠻坦然,但客人們備感不安,一個個迅速地洗完并向我緻謝。
因席面坐不下,我和嫂子便窩在床榻右側角落裡分一小盤肉。
大家坐在另一邊,臉卻通通扭向這邊,好奇地觀察我削肉,并啧啧歎息。
我也用當地人的手法,拇指抵着肉塊,刀刃沖着自己,一片一片削割,煞有介事,小有得意。
居麻是寂寞的,一時間突然來了這麼多健談而博聞的客人,可把他興奮壞了。
才開始還是正常的交談,很快就變成他一個人的演講。
大家遠道而來,已經很疲憊了,但還是強撐着聽。
一聽聽到深更半夜。
喝過一道茶,吃過肉,又喝了一道茶,他的演講還遙遙不見結束。
客人們都瞌睡得有氣無力……直到有人下床出去方便了,嫂子也開始搬被褥鋪床了,他還坐在被褥堆裡說啊說啊,不肯挪地方。
直到滅了燈,大家各自鑽進被窩,他還在黑暗中興奮地說個不停,邊說邊兀自哈哈大笑。
還不時一人分飾兩角,繪聲繪色地模仿兩路口吻,表演得極其投入。
好像面對的是廣場的全體觀衆而不是熟睡的人。
出于禮貌,他的演講每告一段落,黑暗中就會有一個客人“耶”(語氣詞,同“嗯”)地回應一聲。
但漸漸地,再也沒人開口了。
好半天後,突然有人受驚一般喊道:“安拉!”再口齒不清地連“耶”好幾聲——他被居麻吵醒了。
第二天清晨,被窩裡的人們殘夢未盡時,居麻又開始演講了。
在被窩裡說了半小時,早茶時又說了一小時。
多麼過瘾啊…… 因太冷,卡車的柴油機發動不了,來人要求嫂子幫着燒點熱水。
雖然當時水很珍貴,嫂子還是二話不說,燒了一大壺。
這一壺全部都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