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 牛的冬天
關燈
小
中
大
也很不滿。
他說:“塑料布嘛,幾塊錢的東西,壞了就壞了,有啥舍不得的!” 小牛雖然最調皮,最可惡,最不講道理,但也最可憐。
不但整天見不着媽媽,喝不了幾口乳汁,還得挨冷受凍,還長了一身髒兮兮的瘡——也不曉得是什麼瘡,像糊着髒泥巴一樣,結實又粗糙,一剝開就流血。
一定非常難受吧……嫂子唯一的治療方法就是化開一小塊黃油,抹在那些瘡疤上。
況且生活中還有那麼多不測。
有一次一頭小牛脖子上挽着的缰繩松了,打有結兒的一端垂下來,不知怎的卡在前蹄的兩瓣蹄縫間。
勒得它不得不一直低着頭走路。
那截繩子太短,它隻能塌着背,被缰繩拉扯着,一瘸一瘸慢慢走,遠遠落在最後。
尤其爬最後一段沙丘路時,簡直是跪着爬上去的……細細的蹄瓣被繩結勒着該多疼啊,也不知繩子什麼時候掉下來的,不知那天受了多久的罪……從那以後,每天早上趕小牛出圈前,我都會仔細地檢查一番缰繩,挽得結結實實。
在最冷最冷的時節,黑白花牛開始對養子有所抵觸,不樂意哺乳,老是頂它。
而另一頭小牛無意中吃了一點媽媽的營養餐後,立刻上了瘾,竟然拒絕喝奶。
無論嫂子如何按着它的腦袋,強迫它靠近花臉牛的乳房,它也不為所動。
嫂子氣壞了。
不過兩隻小牛一歲了,也到該斷奶的時候了。
之後的黃昏裡,擠奶成了很容易的事。
因為不用再系小牛了,不用再苦苦和這群小家夥作鬥争。
但白天裡仍然會把大小牛隔絕開來放牧。
從此,小牛們再也沒有見過母親。
看起來小牛很輕易地就習慣了沒有媽媽這件事,可媽媽們卻很難習慣沒有寶寶……一到黃昏,它們仍然第一個急急忙忙往家趕。
望見我們的沙窩子時,仍然焦急地呼喚不休……很久很久以後,甚至它們也忘記小牛了,仍深深記得早早回家這件事。
一個月後,有一天小牛回來得特别晚。
那天天氣暖和,它們便沒有急着進牛棚,在附近轉悠。
正等待擠奶的黑白花奶牛不知怎麼的,突然一眼認出了自己的寶寶。
像突然想起了一切似的,不顧一切奔過去聞它,舔它。
但小牛無動于衷,已經不認得媽媽了。
雖然這是生命必經的曆程,但那情景還是令我有些難過。
每天系牛時,嫂子根據每頭牛的體質安排床位,從最溫暖的牛棚深處,一直到漏風的牛棚門口,依次安排着哺乳期的奶牛、奶牛、小公牛。
但總有些家夥對床位的安排有意見,非要往裡擠不可。
而且一旦擠到最裡面,便堵在那裡,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誰靠近就頂誰。
每天系牛時,嫂子就像搏鬥一樣,拳打腳踢,罵個不停。
奇怪的是,每次嫂子都會第一個系那頭大黑牛,給它安排最好的床位。
可它明明看上去最壯實嘛……直到它産下寶寶,才知道原來是位孕婦啊。
黑牛寶寶是一月中旬裡的一天清晨出生的。
一大早,出去趕大牛的嫂子把消息帶回了地窩子。
我大喜,放下茶碗就跑去看。
原來剛出生的小牛比狗大不了多少。
瘦骨嶙峋,眼睛卻賊大賊大,肚子上拖着長長的、髒兮兮的臍帶。
這會兒大黑牛肚子全癟了,松垮垮晃悠悠地垂着。
這時才看出來,這頭牛竟然這麼瘦弱。
大黑牛無限愛憐地舔着寶寶,一點也不嫌棄這個又濕又醜的小東西。
小牛四條腿細得站都站不穩,撐都撐不起身子,還想拼命躲我。
居麻高興地說:“别看今天不能走路,等明天就能慢慢地走了。
後天就能快快地走,到了大後天,李娟你抓都抓不住它!” 大牛棚太冷,嫂子把它抱回了地窩子。
大黑牛非常生氣,也不出門吃草了,堵在地窩子門口,憤怒地嚎了整整兩天。
我都替它傷心。
也替它擔心,剛剛生了寶寶,身子虛弱,得趕緊吃點東西補一補啊。
(有一件事不曉得居麻他們是不是做錯了。
他們把牛胎盤扔了,不給母牛吃。
他們說吃了這個就不下奶水。
可據我所知,剛分娩完的母獸吞吃自己的胎盤是天性,是産後最重要的一項進補……) 小牛大約不知外面抗議的那個吼叫聲是為着自己。
它無動于衷地生着悶氣。
卧在天窗下的糞土上,幹瞪着眼睛,下巴颏平擱在地上,鼻頭擠得皺皺的,發不完的呆。
大黑牛頭兩天堅決不離開我們的地窩子。
堵在
他說:“塑料布嘛,幾塊錢的東西,壞了就壞了,有啥舍不得的!” 小牛雖然最調皮,最可惡,最不講道理,但也最可憐。
不但整天見不着媽媽,喝不了幾口乳汁,還得挨冷受凍,還長了一身髒兮兮的瘡——也不曉得是什麼瘡,像糊着髒泥巴一樣,結實又粗糙,一剝開就流血。
一定非常難受吧……嫂子唯一的治療方法就是化開一小塊黃油,抹在那些瘡疤上。
況且生活中還有那麼多不測。
有一次一頭小牛脖子上挽着的缰繩松了,打有結兒的一端垂下來,不知怎的卡在前蹄的兩瓣蹄縫間。
勒得它不得不一直低着頭走路。
那截繩子太短,它隻能塌着背,被缰繩拉扯着,一瘸一瘸慢慢走,遠遠落在最後。
尤其爬最後一段沙丘路時,簡直是跪着爬上去的……細細的蹄瓣被繩結勒着該多疼啊,也不知繩子什麼時候掉下來的,不知那天受了多久的罪……從那以後,每天早上趕小牛出圈前,我都會仔細地檢查一番缰繩,挽得結結實實。
在最冷最冷的時節,黑白花牛開始對養子有所抵觸,不樂意哺乳,老是頂它。
而另一頭小牛無意中吃了一點媽媽的營養餐後,立刻上了瘾,竟然拒絕喝奶。
無論嫂子如何按着它的腦袋,強迫它靠近花臉牛的乳房,它也不為所動。
嫂子氣壞了。
不過兩隻小牛一歲了,也到該斷奶的時候了。
之後的黃昏裡,擠奶成了很容易的事。
因為不用再系小牛了,不用再苦苦和這群小家夥作鬥争。
但白天裡仍然會把大小牛隔絕開來放牧。
從此,小牛們再也沒有見過母親。
看起來小牛很輕易地就習慣了沒有媽媽這件事,可媽媽們卻很難習慣沒有寶寶……一到黃昏,它們仍然第一個急急忙忙往家趕。
望見我們的沙窩子時,仍然焦急地呼喚不休……很久很久以後,甚至它們也忘記小牛了,仍深深記得早早回家這件事。
一個月後,有一天小牛回來得特别晚。
那天天氣暖和,它們便沒有急着進牛棚,在附近轉悠。
正等待擠奶的黑白花奶牛不知怎麼的,突然一眼認出了自己的寶寶。
像突然想起了一切似的,不顧一切奔過去聞它,舔它。
但小牛無動于衷,已經不認得媽媽了。
雖然這是生命必經的曆程,但那情景還是令我有些難過。
每天系牛時,嫂子根據每頭牛的體質安排床位,從最溫暖的牛棚深處,一直到漏風的牛棚門口,依次安排着哺乳期的奶牛、奶牛、小公牛。
但總有些家夥對床位的安排有意見,非要往裡擠不可。
而且一旦擠到最裡面,便堵在那裡,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誰靠近就頂誰。
每天系牛時,嫂子就像搏鬥一樣,拳打腳踢,罵個不停。
奇怪的是,每次嫂子都會第一個系那頭大黑牛,給它安排最好的床位。
可它明明看上去最壯實嘛……直到它産下寶寶,才知道原來是位孕婦啊。
黑牛寶寶是一月中旬裡的一天清晨出生的。
一大早,出去趕大牛的嫂子把消息帶回了地窩子。
我大喜,放下茶碗就跑去看。
原來剛出生的小牛比狗大不了多少。
瘦骨嶙峋,眼睛卻賊大賊大,肚子上拖着長長的、髒兮兮的臍帶。
這會兒大黑牛肚子全癟了,松垮垮晃悠悠地垂着。
這時才看出來,這頭牛竟然這麼瘦弱。
大黑牛無限愛憐地舔着寶寶,一點也不嫌棄這個又濕又醜的小東西。
小牛四條腿細得站都站不穩,撐都撐不起身子,還想拼命躲我。
居麻高興地說:“别看今天不能走路,等明天就能慢慢地走了。
後天就能快快地走,到了大後天,李娟你抓都抓不住它!” 大牛棚太冷,嫂子把它抱回了地窩子。
大黑牛非常生氣,也不出門吃草了,堵在地窩子門口,憤怒地嚎了整整兩天。
我都替它傷心。
也替它擔心,剛剛生了寶寶,身子虛弱,得趕緊吃點東西補一補啊。
(有一件事不曉得居麻他們是不是做錯了。
他們把牛胎盤扔了,不給母牛吃。
他們說吃了這個就不下奶水。
可據我所知,剛分娩完的母獸吞吃自己的胎盤是天性,是産後最重要的一項進補……) 小牛大約不知外面抗議的那個吼叫聲是為着自己。
它無動于衷地生着悶氣。
卧在天窗下的糞土上,幹瞪着眼睛,下巴颏平擱在地上,鼻頭擠得皺皺的,發不完的呆。
大黑牛頭兩天堅決不離開我們的地窩子。
堵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