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 荒野漫步
關燈
小
中
大
出發前,我媽倒不怎麼擔心我會受苦,隻擔心我會很閑。
便建議:除了衣物,再帶上幾十斤毛線,在冬窩子裡天天織毛背心。
一件毛背心賣五十塊錢的話,一個冬天下來也能賺回一頭山羊——那種波浪紋的彩條背心在我家商店很暢銷,我媽織一件賣一件,供不應求。
居麻也操心我打發不了時間,一直建議我在他家開個小規模的商店。
店名都幫我想好了,叫“冬窩子的李娟門市部”(我都快要忘了“門市部”這種古老的零售店稱謂)。
還幫我列了貨品清單:煙十條、酒一箱(不用說,肯定專門為他自己準備的)、糖十公斤、醬油十瓶、醋十瓶、電池五十對、襪子二十雙、手套二十副、撲克牌十盒、蠟燭五十支。
他說隻需遞個消息出去,我媽就會把上述貨品托獸醫捎過來。
他倒是不貪心。
可是,附近幾十萬畝的牧場上,隻住了二十來戶牧民。
如此狹窄的市場…… 總之,冬天的閑似乎已成定局。
兩家人的羊合在一起放牧,兩家男人輪派放羊。
嫂子打理家務,清理牲畜圈棚。
我呢,除了每天四處找雪,背雪,密切注意小牛動向,繡繡花氈,掃掃房間,洗洗碗,似乎真的再無其他事情可做了。
可是,大家都多慮了。
我這人,啥都怕,就是不怕閑。
“閑”這個東西,真是再多也不夠用的。
每天早上七點半起床,晚上十點鑽進被窩。
不睡覺的十四個鐘頭裡,兩個小時用來喝茶,一個小時打掃房間、清理廚具,兩個小時背雪,一個小時配合嫂子或胡爾馬西趕牲畜入圈,兩個小時繡花氈,還有兩個小時用于臨睡前發呆、自學哈語、聽大家閑扯。
剩下的三個小時,随便閑逛一下也就迅速打發過去了。
在茫茫荒野中漫步,用“閑逛”這個詞真是再恰當不過了。
若在城市裡逛的話,可一點也不能“閑”,還得留神紅綠燈,還得擠公交車,還要提防小偷。
曠野風大。
一月裡,哪怕在最暖和的正午時分,溫度都跟冰箱冷凍室似的。
直到三月,才能升至冰箱冷藏室的溫度。
在世界這個大冰箱裡,厚衣服是最堅實的堡壘,圍巾帽子手套一個也不能少。
刀槍不入地走在明亮的高寒空氣中,安全又自在,況且白天又沒有狼。
在荒野中四面走動,無遮無攔。
遇到騎馬的胡爾馬西時,他會問我有沒有看到小駱駝,我說沒看到。
就在這時,兩峰小駱駝從我身後的沙丘頂端冒出頭來——一分鐘前,我剛從那裡經過。
于是胡爾馬西很無奈,趕緊策馬沖過去追趕。
嗯,所謂閑逛,就是什麼心也不用操。
很快,我的閑逛又多了一項内容:撿石子。
雖然附近的沙丘上全是沙子,可舒坦的曠野低處會有許多石子。
這些石子很小,少有超過豌豆大的。
但它們總是斑斓光滑,色澤明亮。
仔細地看,有些還是半透明的,瑪瑙一般。
但它們的美并非一目了然之美,一定得非常仔細,非常安靜,非常長久地欣賞。
在這樣單調寂靜的天地間,一粒小石子的美麗,也能令人驚心搖神。
最開始我隻撿白石子,很白,比雪還白,在雪地中分外耀眼。
後來發現透明的粉色石子和黃色石子也很美,便細細撿了許多。
最後又開始撿陶瓷質地的彩色石子。
然後把它們聚在一起,像一大捧糖丸一樣誘人。
後來,我開始觀察經過這片大地的所有痕迹。
最大的痕迹是路。
哪怕是一條輕飄飄的、痕迹淺淡的路,也會令世界為之傾斜——傾斜向這路指向的地方。
在空敞的天空下,一片片戈壁纏繞着一片片沙丘,永無止境。
站在高處,四望漫漫,身如一葉。
然而怎麼能說這樣的世界裡,人是微弱渺小的?人的氣息才是這世界裡最濃重深刻的劃痕。
人的氣息——當你離他住居之處尚遙遙漫漫之時,你就已經感覺到他了。
你看到牲畜腳印漸漸淩亂、焦急。
看到這些腳印漸漸密集,又漸漸形成無數條并排的小路。
這些小路又漸漸清晰,漸漸向着他所在的方向一一合攏。
一切都指向他,一切都正馬不停蹄向他而去。
是的,“傾斜”,整個世界都向着他傾斜。
他就是這荒野的主人。
去年是罕見的雪災,于是今年便是罕見的水草豐美。
不止是牧人,連野鼠也迎來了幸福的豐收之年。
曠野中鼠洞比比皆是,幾步一個。
和我們的地窩子一樣,鼠洞也有斜伸下去的通道。
湊近仔細看,這通道隻通向深處一小團靜靜的黑暗。
野鼠顯然相當謹慎,因為我見過那麼多的鼠洞,卻從沒看到過一隻野鼠。
再想想看,野鼠們也不容易,在沙地裡打洞,冒着塌方的危險過日子。
野鼠的路往往從自己的洞口開始,小心地穿插在白雪黃沙間,彎彎曲曲通向世界上最神秘的地方。
但那個地方往往隻長着一叢平凡的枯草。
和單獨的一長溜精緻細心的腳印相比,兩串交叉而過的腳印立顯熱鬧繁忙。
在交叉之處,似乎看到不久之前兩個小東西打招呼的情景。
更常見的情形是,一串小腳印從一個洞口拐彎抹角地延伸到另一個洞口,難道野鼠們也會串門子?有時一串細碎的小腳印繞着一隻
便建議:除了衣物,再帶上幾十斤毛線,在冬窩子裡天天織毛背心。
一件毛背心賣五十塊錢的話,一個冬天下來也能賺回一頭山羊——那種波浪紋的彩條背心在我家商店很暢銷,我媽織一件賣一件,供不應求。
居麻也操心我打發不了時間,一直建議我在他家開個小規模的商店。
店名都幫我想好了,叫“冬窩子的李娟門市部”(我都快要忘了“門市部”這種古老的零售店稱謂)。
還幫我列了貨品清單:煙十條、酒一箱(不用說,肯定專門為他自己準備的)、糖十公斤、醬油十瓶、醋十瓶、電池五十對、襪子二十雙、手套二十副、撲克牌十盒、蠟燭五十支。
他說隻需遞個消息出去,我媽就會把上述貨品托獸醫捎過來。
他倒是不貪心。
可是,附近幾十萬畝的牧場上,隻住了二十來戶牧民。
如此狹窄的市場…… 總之,冬天的閑似乎已成定局。
兩家人的羊合在一起放牧,兩家男人輪派放羊。
嫂子打理家務,清理牲畜圈棚。
我呢,除了每天四處找雪,背雪,密切注意小牛動向,繡繡花氈,掃掃房間,洗洗碗,似乎真的再無其他事情可做了。
可是,大家都多慮了。
我這人,啥都怕,就是不怕閑。
“閑”這個東西,真是再多也不夠用的。
每天早上七點半起床,晚上十點鑽進被窩。
不睡覺的十四個鐘頭裡,兩個小時用來喝茶,一個小時打掃房間、清理廚具,兩個小時背雪,一個小時配合嫂子或胡爾馬西趕牲畜入圈,兩個小時繡花氈,還有兩個小時用于臨睡前發呆、自學哈語、聽大家閑扯。
剩下的三個小時,随便閑逛一下也就迅速打發過去了。
在茫茫荒野中漫步,用“閑逛”這個詞真是再恰當不過了。
若在城市裡逛的話,可一點也不能“閑”,還得留神紅綠燈,還得擠公交車,還要提防小偷。
曠野風大。
一月裡,哪怕在最暖和的正午時分,溫度都跟冰箱冷凍室似的。
直到三月,才能升至冰箱冷藏室的溫度。
在世界這個大冰箱裡,厚衣服是最堅實的堡壘,圍巾帽子手套一個也不能少。
刀槍不入地走在明亮的高寒空氣中,安全又自在,況且白天又沒有狼。
在荒野中四面走動,無遮無攔。
遇到騎馬的胡爾馬西時,他會問我有沒有看到小駱駝,我說沒看到。
就在這時,兩峰小駱駝從我身後的沙丘頂端冒出頭來——一分鐘前,我剛從那裡經過。
于是胡爾馬西很無奈,趕緊策馬沖過去追趕。
嗯,所謂閑逛,就是什麼心也不用操。
很快,我的閑逛又多了一項内容:撿石子。
雖然附近的沙丘上全是沙子,可舒坦的曠野低處會有許多石子。
這些石子很小,少有超過豌豆大的。
但它們總是斑斓光滑,色澤明亮。
仔細地看,有些還是半透明的,瑪瑙一般。
但它們的美并非一目了然之美,一定得非常仔細,非常安靜,非常長久地欣賞。
在這樣單調寂靜的天地間,一粒小石子的美麗,也能令人驚心搖神。
最開始我隻撿白石子,很白,比雪還白,在雪地中分外耀眼。
後來發現透明的粉色石子和黃色石子也很美,便細細撿了許多。
最後又開始撿陶瓷質地的彩色石子。
然後把它們聚在一起,像一大捧糖丸一樣誘人。
後來,我開始觀察經過這片大地的所有痕迹。
最大的痕迹是路。
哪怕是一條輕飄飄的、痕迹淺淡的路,也會令世界為之傾斜——傾斜向這路指向的地方。
在空敞的天空下,一片片戈壁纏繞着一片片沙丘,永無止境。
站在高處,四望漫漫,身如一葉。
然而怎麼能說這樣的世界裡,人是微弱渺小的?人的氣息才是這世界裡最濃重深刻的劃痕。
人的氣息——當你離他住居之處尚遙遙漫漫之時,你就已經感覺到他了。
你看到牲畜腳印漸漸淩亂、焦急。
看到這些腳印漸漸密集,又漸漸形成無數條并排的小路。
這些小路又漸漸清晰,漸漸向着他所在的方向一一合攏。
一切都指向他,一切都正馬不停蹄向他而去。
是的,“傾斜”,整個世界都向着他傾斜。
他就是這荒野的主人。
去年是罕見的雪災,于是今年便是罕見的水草豐美。
不止是牧人,連野鼠也迎來了幸福的豐收之年。
曠野中鼠洞比比皆是,幾步一個。
和我們的地窩子一樣,鼠洞也有斜伸下去的通道。
湊近仔細看,這通道隻通向深處一小團靜靜的黑暗。
野鼠顯然相當謹慎,因為我見過那麼多的鼠洞,卻從沒看到過一隻野鼠。
再想想看,野鼠們也不容易,在沙地裡打洞,冒着塌方的危險過日子。
野鼠的路往往從自己的洞口開始,小心地穿插在白雪黃沙間,彎彎曲曲通向世界上最神秘的地方。
但那個地方往往隻長着一叢平凡的枯草。
和單獨的一長溜精緻細心的腳印相比,兩串交叉而過的腳印立顯熱鬧繁忙。
在交叉之處,似乎看到不久之前兩個小東西打招呼的情景。
更常見的情形是,一串小腳印從一個洞口拐彎抹角地延伸到另一個洞口,難道野鼠們也會串門子?有時一串細碎的小腳印繞着一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