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回 邂逅相逢再叙舊情 三堂會審立斬欽差
關燈
小
中
大
是吏部老官,心思轉得比軸承兒還快,怔着臉想了想,笑道:“錫公,不然這樣辦吧:所有來當人證的在任官,一律放回去。
留下他們三個原、被告,我們好生審。
如何?”至此,楊嗣景的心思偏袒被告一方已昭然如雪。
孫嘉淦臉上挂了霜一樣,足有移時,起身說道:“我還奉有聖上密谕朱批旨意,由我來主持這次審斷。
對了,差使功勞有你一份;錯了,我一身承擔。
請!” “那好!”楊嗣景心裡似吃了蒼蠅一樣膩味,也隻好随着起身,“我惟孫公馬首是瞻!” 兩個人不再說話,踏着大雪出了文廟,在廟外各自升轎,也不鳴鑼,由轎夫們咯吱咯吱踩着厚厚的雪來到臬司衙門。
臬司衙門和冷清的孔廟迥然不相同。
幾十個太原府的衙役拿着推闆、掃帚、鐵鍁、簸箕打掃照壁前的積雪,都把雪垛到旗竿西邊,騰出空場準備欽差大臣落轎。
衙役們一個個氣喘籲籲滿頭熱汗,都呆站在一旁,看着孫嘉淦和楊嗣景下轎進門,歡呼一聲一哄而散。
“請。
”孫嘉淦招呼一聲略略靠後的楊嗣景進了大門洞,迤逦向大堂走去。
但見過道裡、廊庑下、房檐下紛紛亂亂,都是從全省各地調來當“人證”的州縣府官員。
可憐這些人平日在下頭也是輿馬高軒前呼後擁,到了省城,都群集在臬司衙門的議事廳裡,吃沒吃處,住的是冰涼地鋪,自己支鍋起火的,帶着冷幹糧硬啃的,一個個官服揉得皺巴巴的,烏眉竈眼,活似一群穿了戲裝的叫花子。
眼睜睜看着兩個欽差氣宇軒昂地直入大堂,又羨又妒又恨又無可奈何,罵什麼話的都有: “去他媽!熱炕上吃飽睡足,格老子又該叫他們擺弄了。
” “要做官,還是做大官。
薩藩台他們還睡熱炕呢!” “别那麼比。
我們在下頭審案,不也一樣?一個案子發了,捉一村的人來作證!” “那是混賬衙役們想敲剝錢——我們連送錢保出去住店都沒人要!” 有的人竟然不顧官體粗聲罵:“我操他喀爾欽奶奶的!”立刻便有人反駁,“我日他喀爾吉善八輩祖宗……”亂嚷嚷間,外頭有人報說:“欽差山西駐節使傅恒大人到!” 人們立刻住了嘴,見一個三十不到的年輕官員,穿着黑緞面鹿皮快靴進來,九蟒五爪袍子上套着一件黃馬褂,雪光中顯得十分耀目。
傅恒雖年輕,但他帶三百奇兵夜襲馱馱峰,已是全國皆知。
這個自從兩案爆發之後大門不出、一言不發的少年親貴突然出現,立刻吸引了所有的目光。
傅恒隻帶了兩名親兵,馬刺踩在掃淨了的石闆甬道上叮叮作響,卻是滿面春風。
正走着,見廊下站着一個六十多歲花白胡子的四品官,凍得嘴唇烏青,傅恒忽然折到他面前問道:“你不是戶部錢糧司的彭世傑麼?” “回、回欽差,”彭世傑慌亂地打了個千兒結結巴巴說道:“是,是卑職,卑職原來是在戶部。
” “黑查山一戰,你糧草供得好。
” “哪裡……那是我應分的差使。
” “你回去吧。
”傅恒拍拍他肩頭,“我知道你。
這麼大的歲數,這麼冷的天兒——回去吧!” “可楊大人……” “沒事,有我呢!”傅恒擺了擺手便離開了。
孫嘉淦和楊嗣景從二門迎了出來,傅恒忙上前寒暄:“二公,别來無恙?” 楊嗣景眼見傅恒當衆賣人情,滿肚皮的不自在。
想起昨日孫嘉淦放走一個姓王的官,不禁瞟了孫嘉淦一眼,心裡想着:這兩個人怎麼都一個做派?口中卻道:“都有欽命在身,同在一城,無緣拜會,想不到瑞雪送得貴人來啊!哈哈哈……” “我是專門來看審案的。
”傅恒看一眼沉吟不語的孫嘉淦,說道,“下頭人報說今天二位大人要審結此案,我真是又喜又慰。
這幾天我的人每天出城看,城郊已經凍死十幾個人了。
” 三個人說着話步入大堂,隻見大堂正中擺着兩張公案,顯然是孫嘉淦和楊嗣景的位置。
靠西一張桌子,是喀爾吉善的位。
東邊兩張方凳,自然是留給被告喀爾欽和薩哈諒坐的了。
方凳前跪着薩哈諒和喀爾欽。
見他們進來,二人翻了翻眼皮沒言聲,站在廳柱旁出神的喀爾吉善隻看了傅恒一眼,也沒說話。
楊嗣景便命:“在上頭再擺一張公案,請傅大人坐!” “不用了。
”傅恒笑嘻嘻說道,“那麼小個平台兒,三張公案擺得下麼?我就坐在你側邊,觀看二公辦案風采!”二人聽了無話,互相一讓,三個人同上了公案後正容就座。
“欽差大臣升堂了!” 楊嗣景的戈什哈高聲含糊叫道。
連他也不明白:一個兩個欽差還不夠,今日又來一個欽差! 守在外邊的皂隸們“噢——”地拖着長聲喊着堂威,手執黑紅水火棍進來依班排定。
幾十名親兵戈什哈懸刀而入布置在四周堂角,把架上的刑具碰得叮
留下他們三個原、被告,我們好生審。
如何?”至此,楊嗣景的心思偏袒被告一方已昭然如雪。
孫嘉淦臉上挂了霜一樣,足有移時,起身說道:“我還奉有聖上密谕朱批旨意,由我來主持這次審斷。
對了,差使功勞有你一份;錯了,我一身承擔。
請!” “那好!”楊嗣景心裡似吃了蒼蠅一樣膩味,也隻好随着起身,“我惟孫公馬首是瞻!” 兩個人不再說話,踏着大雪出了文廟,在廟外各自升轎,也不鳴鑼,由轎夫們咯吱咯吱踩着厚厚的雪來到臬司衙門。
臬司衙門和冷清的孔廟迥然不相同。
幾十個太原府的衙役拿着推闆、掃帚、鐵鍁、簸箕打掃照壁前的積雪,都把雪垛到旗竿西邊,騰出空場準備欽差大臣落轎。
衙役們一個個氣喘籲籲滿頭熱汗,都呆站在一旁,看着孫嘉淦和楊嗣景下轎進門,歡呼一聲一哄而散。
“請。
”孫嘉淦招呼一聲略略靠後的楊嗣景進了大門洞,迤逦向大堂走去。
但見過道裡、廊庑下、房檐下紛紛亂亂,都是從全省各地調來當“人證”的州縣府官員。
可憐這些人平日在下頭也是輿馬高軒前呼後擁,到了省城,都群集在臬司衙門的議事廳裡,吃沒吃處,住的是冰涼地鋪,自己支鍋起火的,帶着冷幹糧硬啃的,一個個官服揉得皺巴巴的,烏眉竈眼,活似一群穿了戲裝的叫花子。
眼睜睜看着兩個欽差氣宇軒昂地直入大堂,又羨又妒又恨又無可奈何,罵什麼話的都有: “去他媽!熱炕上吃飽睡足,格老子又該叫他們擺弄了。
” “要做官,還是做大官。
薩藩台他們還睡熱炕呢!” “别那麼比。
我們在下頭審案,不也一樣?一個案子發了,捉一村的人來作證!” “那是混賬衙役們想敲剝錢——我們連送錢保出去住店都沒人要!” 有的人竟然不顧官體粗聲罵:“我操他喀爾欽奶奶的!”立刻便有人反駁,“我日他喀爾吉善八輩祖宗……”亂嚷嚷間,外頭有人報說:“欽差山西駐節使傅恒大人到!” 人們立刻住了嘴,見一個三十不到的年輕官員,穿着黑緞面鹿皮快靴進來,九蟒五爪袍子上套着一件黃馬褂,雪光中顯得十分耀目。
傅恒雖年輕,但他帶三百奇兵夜襲馱馱峰,已是全國皆知。
這個自從兩案爆發之後大門不出、一言不發的少年親貴突然出現,立刻吸引了所有的目光。
傅恒隻帶了兩名親兵,馬刺踩在掃淨了的石闆甬道上叮叮作響,卻是滿面春風。
正走着,見廊下站着一個六十多歲花白胡子的四品官,凍得嘴唇烏青,傅恒忽然折到他面前問道:“你不是戶部錢糧司的彭世傑麼?” “回、回欽差,”彭世傑慌亂地打了個千兒結結巴巴說道:“是,是卑職,卑職原來是在戶部。
” “黑查山一戰,你糧草供得好。
” “哪裡……那是我應分的差使。
” “你回去吧。
”傅恒拍拍他肩頭,“我知道你。
這麼大的歲數,這麼冷的天兒——回去吧!” “可楊大人……” “沒事,有我呢!”傅恒擺了擺手便離開了。
孫嘉淦和楊嗣景從二門迎了出來,傅恒忙上前寒暄:“二公,别來無恙?” 楊嗣景眼見傅恒當衆賣人情,滿肚皮的不自在。
想起昨日孫嘉淦放走一個姓王的官,不禁瞟了孫嘉淦一眼,心裡想着:這兩個人怎麼都一個做派?口中卻道:“都有欽命在身,同在一城,無緣拜會,想不到瑞雪送得貴人來啊!哈哈哈……” “我是專門來看審案的。
”傅恒看一眼沉吟不語的孫嘉淦,說道,“下頭人報說今天二位大人要審結此案,我真是又喜又慰。
這幾天我的人每天出城看,城郊已經凍死十幾個人了。
” 三個人說着話步入大堂,隻見大堂正中擺着兩張公案,顯然是孫嘉淦和楊嗣景的位置。
靠西一張桌子,是喀爾吉善的位。
東邊兩張方凳,自然是留給被告喀爾欽和薩哈諒坐的了。
方凳前跪着薩哈諒和喀爾欽。
見他們進來,二人翻了翻眼皮沒言聲,站在廳柱旁出神的喀爾吉善隻看了傅恒一眼,也沒說話。
楊嗣景便命:“在上頭再擺一張公案,請傅大人坐!” “不用了。
”傅恒笑嘻嘻說道,“那麼小個平台兒,三張公案擺得下麼?我就坐在你側邊,觀看二公辦案風采!”二人聽了無話,互相一讓,三個人同上了公案後正容就座。
“欽差大臣升堂了!” 楊嗣景的戈什哈高聲含糊叫道。
連他也不明白:一個兩個欽差還不夠,今日又來一個欽差! 守在外邊的皂隸們“噢——”地拖着長聲喊着堂威,手執黑紅水火棍進來依班排定。
幾十名親兵戈什哈懸刀而入布置在四周堂角,把架上的刑具碰得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