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回 樞臣府君臣議軍政 僞奏折一紙驚帝心
關燈
小
中
大
一些怪事,心中常有疑問,又不得其解,今日像是模模糊糊看到了對手。
上蒼,它從不負有心人的。
”說罷又道:“十八格格夫妻二人今晚夤夜求見,朕想必定有要緊事。
原想宮裡太監老婆子舌頭,什麼話翻不出來?所以到廷玉這裡,想不到先看了一篇奇文。
朕還不知道她要說些什麼呢。
妹子,你就講吧!” “這個……”十八格格嗫嚅了一下,瞥一眼滿屋的人,一時竟不知說什麼好,半晌才喃喃說道:“皇上,是不是……”在座的都是人精,誰還不領會她的意思?連張廷玉、讷親都站起身來,向乾隆一躬說道:“公主千歲要造膝密陳,奴才們理當回避。
”乾隆搖頭道:“不必。
這是朕的愛妹,誰能加害?你們是朕的親信臣子,誰肯賣朕?不要這樣,既是機密國事,說出來大家參酌。
”十八格格這才将方才葛山亭說的話細細地複述了一遍。
又道:“我想,外頭有這麼多的謠言,底下又有人撺掇八旗鐵帽子王進京,裡頭文章一時誰也說不清,反正不利于皇上。
皇上自小就疼我這個小妹子,外頭聽見這話,不說,我今晚睡不着,白天說,他那個位份怎麼能獨個兒見到您呢?” 乾隆靜靜聽完,笑道:“官吏晉陟國家有定制,不能輕于授受。
先帝在時有密折制度,朕即位以來沒來得及恢複。
密折這種東西朕也有些擔心。
有些無根捏造的先入為主,容易冤人,下頭也容易拿這個有恃無恐,披着虎皮吓人。
朕也确實猶豫。
現時看來,恐怕沒這個耳目還不行,今晚在座的,朕一律都給你們這個權,有事還用黃匣子封了直接遞朕。
今晚你們各述己見,就是謠言,如孫嘉淦的折子和十八格格講的這幾檔子事,有什麼說什麼。
這裡又不記檔,不進起居注。
朕隻聽,絕不計較是非。
” “主子!”錢度清了清嗓子,緩緩說道,“奴才前幾天去看李衛,他已經病得全然不能說話。
我看他,他也認得出,隻是流淚搖頭。
我出來和他夫人說話。
我說:‘我看李大人有心病,夫人在跟前可常勸說些,皇上心裡還是很愛李大人的,别為那麼一點子小事想不開,隻是窩在心裡——李大人自入宦途,一路春風,所以小有蹉跌就想不開。
像我,吃了那麼大一場官司,不照樣過來了?皇上不照樣信任?’李夫人說:‘他有心病我何嘗不知道?他這個人别看平日豁達,這些事從來不說給我的。
半個月前我去孫嘉淦大人家。
他也在病着。
我問孫夫人孫大人什麼病?孫夫人悄悄說:‘他身子弱,又冒了風寒,病不輕是真的。
其實呀——他的病是從怡親王來看過後,才病成這樣的。
兩個人在屋裡小聲說了有半個時辰——怡親王走後,他就再也起不來了。
我看他是憂愁的了!’我回來仔細思量,我的這個叫化子男人,也像是憂愁的了!按說皇上上回來過,沒人敢再作踐了,他怎麼會這樣?連我也不得明白!’奴才想,這話無根無據,孫、李二大人都是先帝和皇上寵信不二的臣子,怎麼夫人們說的一模似樣,都說是憂愁的了?什麼事、什麼人能吓得住他們呢?”錢度本來能言善辯,吃過欽命官司變得越發老練,這一番陳述衆人已是都聽得怔住了。
他攢眉凝神繼續說道:“聯起來看,居然有人僞造孫嘉淦的折子,這是遍查史籍都沒有過的。
這種事也都出來了,為什麼?就為孫嘉淦昔年直谏過先帝‘罷西兵、親骨肉’,直聲震天下,這個贓容易栽!暗中造謠的人想挑弄皇上與先帝遺臣的不和,挑弄老臣與新臣的不和……” “比起聖祖先帝時的圖海、趙良棟、周培公、蔡毓榮,再比前頭壞了事的年羹堯,就是瞎子也看得見,張廣泗立的那點子‘功勞’,實在值不得一提。
”錢度皺眉低頭沉思,旁若無人滔滔不絕地繼續說道,“他憑什麼那麼飛揚跋扈?臣不是無端疑人,阿桂也罷了,是他的下屬。
但阿桂是皇上的信臣;傅恒雖然年輕,到底是欽差大臣,他就敢事前越俎代庖調度軍隊。
事後聽信讒言參劾有功之臣。
臣來假設一下:八旗旗主議政之權早已廢弛,這些鐵帽子王巴不得有人将他們聚到北京,重掌朝廷軍政乃至于行人臣不忍言之事;可是八旗王手中兵權早已被先帝剝奪掉了。
那些兵在哪裡?現在張廣泗手中。
張廣泗是不是聽到了什麼風聲,或是有人暗地裡遞過什麼話,他覺得這朝中無論哪一方勢力,都離不了他這個‘天下兵馬大元帥’,因而才橫行無所忌憚。
要知道,年羹堯被賜死,他是親眼目睹了的呀!”乾隆見他分析得條理分明,卻沒有歸結,忍不住問道:“你說了這些,你以為是為什麼?” 錢度莞爾一笑,徐徐說道:“朝中有奸臣,而且在暗中,他們調度得如此周密,棋步兒走得又穩又準,如國手布局,已經一步一步逼了上來!” 所有的人都被這寒氣逼人的話語侵襲得打了個寒顫。
乾隆想了想,轉臉問張廷玉:“衡臣,你覺得錢度、紀昀他們的話怎麼樣?”張廷玉倒抽一口涼氣,說道:“鬧到這個分上,是宰相之責。
但據老奴才看,即便是真的,形勢已不同于順治爺當年。
如今天子威權一言可以定
上蒼,它從不負有心人的。
”說罷又道:“十八格格夫妻二人今晚夤夜求見,朕想必定有要緊事。
原想宮裡太監老婆子舌頭,什麼話翻不出來?所以到廷玉這裡,想不到先看了一篇奇文。
朕還不知道她要說些什麼呢。
妹子,你就講吧!” “這個……”十八格格嗫嚅了一下,瞥一眼滿屋的人,一時竟不知說什麼好,半晌才喃喃說道:“皇上,是不是……”在座的都是人精,誰還不領會她的意思?連張廷玉、讷親都站起身來,向乾隆一躬說道:“公主千歲要造膝密陳,奴才們理當回避。
”乾隆搖頭道:“不必。
這是朕的愛妹,誰能加害?你們是朕的親信臣子,誰肯賣朕?不要這樣,既是機密國事,說出來大家參酌。
”十八格格這才将方才葛山亭說的話細細地複述了一遍。
又道:“我想,外頭有這麼多的謠言,底下又有人撺掇八旗鐵帽子王進京,裡頭文章一時誰也說不清,反正不利于皇上。
皇上自小就疼我這個小妹子,外頭聽見這話,不說,我今晚睡不着,白天說,他那個位份怎麼能獨個兒見到您呢?” 乾隆靜靜聽完,笑道:“官吏晉陟國家有定制,不能輕于授受。
先帝在時有密折制度,朕即位以來沒來得及恢複。
密折這種東西朕也有些擔心。
有些無根捏造的先入為主,容易冤人,下頭也容易拿這個有恃無恐,披着虎皮吓人。
朕也确實猶豫。
現時看來,恐怕沒這個耳目還不行,今晚在座的,朕一律都給你們這個權,有事還用黃匣子封了直接遞朕。
今晚你們各述己見,就是謠言,如孫嘉淦的折子和十八格格講的這幾檔子事,有什麼說什麼。
這裡又不記檔,不進起居注。
朕隻聽,絕不計較是非。
” “主子!”錢度清了清嗓子,緩緩說道,“奴才前幾天去看李衛,他已經病得全然不能說話。
我看他,他也認得出,隻是流淚搖頭。
我出來和他夫人說話。
我說:‘我看李大人有心病,夫人在跟前可常勸說些,皇上心裡還是很愛李大人的,别為那麼一點子小事想不開,隻是窩在心裡——李大人自入宦途,一路春風,所以小有蹉跌就想不開。
像我,吃了那麼大一場官司,不照樣過來了?皇上不照樣信任?’李夫人說:‘他有心病我何嘗不知道?他這個人别看平日豁達,這些事從來不說給我的。
半個月前我去孫嘉淦大人家。
他也在病着。
我問孫夫人孫大人什麼病?孫夫人悄悄說:‘他身子弱,又冒了風寒,病不輕是真的。
其實呀——他的病是從怡親王來看過後,才病成這樣的。
兩個人在屋裡小聲說了有半個時辰——怡親王走後,他就再也起不來了。
我看他是憂愁的了!’我回來仔細思量,我的這個叫化子男人,也像是憂愁的了!按說皇上上回來過,沒人敢再作踐了,他怎麼會這樣?連我也不得明白!’奴才想,這話無根無據,孫、李二大人都是先帝和皇上寵信不二的臣子,怎麼夫人們說的一模似樣,都說是憂愁的了?什麼事、什麼人能吓得住他們呢?”錢度本來能言善辯,吃過欽命官司變得越發老練,這一番陳述衆人已是都聽得怔住了。
他攢眉凝神繼續說道:“聯起來看,居然有人僞造孫嘉淦的折子,這是遍查史籍都沒有過的。
這種事也都出來了,為什麼?就為孫嘉淦昔年直谏過先帝‘罷西兵、親骨肉’,直聲震天下,這個贓容易栽!暗中造謠的人想挑弄皇上與先帝遺臣的不和,挑弄老臣與新臣的不和……” “比起聖祖先帝時的圖海、趙良棟、周培公、蔡毓榮,再比前頭壞了事的年羹堯,就是瞎子也看得見,張廣泗立的那點子‘功勞’,實在值不得一提。
”錢度皺眉低頭沉思,旁若無人滔滔不絕地繼續說道,“他憑什麼那麼飛揚跋扈?臣不是無端疑人,阿桂也罷了,是他的下屬。
但阿桂是皇上的信臣;傅恒雖然年輕,到底是欽差大臣,他就敢事前越俎代庖調度軍隊。
事後聽信讒言參劾有功之臣。
臣來假設一下:八旗旗主議政之權早已廢弛,這些鐵帽子王巴不得有人将他們聚到北京,重掌朝廷軍政乃至于行人臣不忍言之事;可是八旗王手中兵權早已被先帝剝奪掉了。
那些兵在哪裡?現在張廣泗手中。
張廣泗是不是聽到了什麼風聲,或是有人暗地裡遞過什麼話,他覺得這朝中無論哪一方勢力,都離不了他這個‘天下兵馬大元帥’,因而才橫行無所忌憚。
要知道,年羹堯被賜死,他是親眼目睹了的呀!”乾隆見他分析得條理分明,卻沒有歸結,忍不住問道:“你說了這些,你以為是為什麼?” 錢度莞爾一笑,徐徐說道:“朝中有奸臣,而且在暗中,他們調度得如此周密,棋步兒走得又穩又準,如國手布局,已經一步一步逼了上來!” 所有的人都被這寒氣逼人的話語侵襲得打了個寒顫。
乾隆想了想,轉臉問張廷玉:“衡臣,你覺得錢度、紀昀他們的話怎麼樣?”張廷玉倒抽一口涼氣,說道:“鬧到這個分上,是宰相之責。
但據老奴才看,即便是真的,形勢已不同于順治爺當年。
如今天子威權一言可以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