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回 刑部驗屍案中生案 相府談心話裡藏話
關燈
小
中
大
以寬為法仍是離不開他,其因在于他老成謀國,始終廉隅自持。
世宗爺曾許他入賢良祠,那是自然之理,現在朕還不能放他養老。
真到那一日,朕還要讓他入賢良祠,賜詩賜筵,讓這一代名相風風光光全始全終。
’” 張廷玉聽得極為專注,《洪範》五福,其中最要緊的就是“終考命”。
清朝開國前幾任上書房大臣沒有一個“全始全終”的,明珠、索額圖還幾乎被康熙殺掉。
他這幾年愈是留心,愈覺得這是“大清氣數”所定。
他倒不像鄂爾泰那樣,見乾隆起用新人就犯醋味。
他想得最多的是甯可自己累死,最後能落到一個全終善名,因而聽了傅恒轉述的話,比飲這杯大紅袍茶更覺舒泰。
他更不知道,傅恒漏傳了乾隆說的“五代間馮道為相,經曆四世革命,張廷玉在相位時日和馮道差不多,疊經變故不颠不撲,自必有他過人之處”——拿張廷玉比無恥的“長樂老”馮道,這不能算什麼好話,因不是奉旨傳話,傅恒自然回避開。
張廷玉滿是皺紋的臉舒展了一下,說道:“傅六爺,皇上這話于我而言實在是過獎了。
老實說,在這個位置久了容易生出兩樣不是。
一是自不修身,轉入驕侈一類,因為權重,忘掉了自己的臣子身份;二是小人趨附,門生、故吏扯不盡的關聯,他們在外哪能個個循規蹈矩,做出不是來,不是你的責任,也覺得臉上無光。
就如劉康,掃了多少人臉?莊親王、齊勒蘇、徐士林……還連帶着弘曉王爺、弘皙王爺。
李衛一世精明,這回也被拖進案子裡。
昨兒我差人去看他,皮包骨頭,連說話氣力都沒了……”說着,張廷玉神色黯然。
但他旋即就提起了精神,笑道:“你的喜日子,我不該說這些話的,如今聖明在上,燭照四方,就如萬歲說的那些話,體天格物,何等關愛!你如今是乘風破浪、創事業的年紀,打起精神好生做去,做得比我好才是正理!” “我永遠銘記張相的告誡。
”傅恒沉吟着換了話題,“前番奉旨出去,其實心裡沒什麼章程,見什麼管什麼,老實說,南京那邊官場我的口碑不好。
什麼‘傅六爺,皇後弟,上管天,下管地,哪怕咱們打噴嚏,或者咱們放個屁,他也要奏上去,逗得皇上笑嘻嘻,大小官員得晦氣……’”他沒說完,張廷玉已是哈哈大笑,高恒也是忍俊不禁。
連隔壁刺繡的棠兒也笑得針紮着了手。
傅恒道:“不管怎麼着,我是想把事做好的,也沒有整下頭的意思,隻是沒有辦過專差,摸不到頭緒罷了。
所以知道我的也還能諒解。
”張廷玉笑道:“用人、行政、理财,下頭一套一套的。
你是欽差,不能葫蘆提子一把抓,更不能越俎代庖。
比如山西黑查山馱馱峰正陽教匪聚衆,這是你的專職首務。
一定要幹淨利落地把差使辦好。
其餘的事你隻是看,小弊病隻提醒一下,或發文叫有司衙門辦理、回禀。
大弊病最好和那裡的巡撫、将軍會商,聯名奏上來,你的差使也辦了,他們也不覺得你礙手礙腳了。
”說着轉臉笑謂高恒:“這是說傅六爺,你到南京也是一樣。
你們都是皇親,比常人更多一分顧忌,口碑似劍,也是很吓人的。
” “是。
”高恒忙笑道,“我還比不得傅六哥,他是正牌子國舅,我是雜牌子的;他是散秩大臣,我隻是個山海關監稅。
我這欽差出巡不能地動山搖。
做幾件像樣好事,我就回來繳旨。
”傅恒笑道:“我最關心的是盧焯和莊有恭,一個尖山壩,關乎福建全省安全,一個赈濟安徽、河南、山東流入南京的災民,弄不好就傳時疫死人,教匪再一煽動,容易出大事。
災民窮極了,偷搶鬥毆的事也多。
莊有恭還是一心想辦好差的,無奈吏滑如油,還沒來得及好好整饬——你要知道,皇上免了全年捐賦。
那些貪官們隻有從辦差裡才能揩油。
莊有恭是好人,隻太仁慈、懦弱忠厚,你去了幫扶着點。
”“多謝六哥指點。
”高恒笑道,“青黃不接的,我也不打算在京多逗留。
我去後有些事用通封書簡商議,也還方便的。
” 幾個人正品茶細說,外頭家人慌慌忙忙跑進來道:“高公公來了。
”接着便見高無庸匆匆進來,隻向張廷玉一躬,說道:“主子叫張相進去。
”張廷玉便起身問道:“主子是在暢春園吧?” “不是。
”高無庸笑着和傅恒、高恒點頭,“劉康的案子結了。
主子剛回養心殿,召見莊親王、讷親、鄂爾泰還有您進去議事。
”說罷茶也不吃,道:“我還得去一趟讷中堂府。
”便匆匆出去。
傅恒忙着起身送行,回頭叫棠兒:“把剩下的大紅袍給張相帶上。
”棠兒答應一聲,高恒眼巴巴地望着簾子,卻見一個丫頭捧着個紙包出來,把茶葉交給守在門口的張家仆人。
高恒隻得怅怅辭了出來。
————————————————————(1)?當時玻璃杯非常名貴。
世宗爺曾許他入賢良祠,那是自然之理,現在朕還不能放他養老。
真到那一日,朕還要讓他入賢良祠,賜詩賜筵,讓這一代名相風風光光全始全終。
’” 張廷玉聽得極為專注,《洪範》五福,其中最要緊的就是“終考命”。
清朝開國前幾任上書房大臣沒有一個“全始全終”的,明珠、索額圖還幾乎被康熙殺掉。
他這幾年愈是留心,愈覺得這是“大清氣數”所定。
他倒不像鄂爾泰那樣,見乾隆起用新人就犯醋味。
他想得最多的是甯可自己累死,最後能落到一個全終善名,因而聽了傅恒轉述的話,比飲這杯大紅袍茶更覺舒泰。
他更不知道,傅恒漏傳了乾隆說的“五代間馮道為相,經曆四世革命,張廷玉在相位時日和馮道差不多,疊經變故不颠不撲,自必有他過人之處”——拿張廷玉比無恥的“長樂老”馮道,這不能算什麼好話,因不是奉旨傳話,傅恒自然回避開。
張廷玉滿是皺紋的臉舒展了一下,說道:“傅六爺,皇上這話于我而言實在是過獎了。
老實說,在這個位置久了容易生出兩樣不是。
一是自不修身,轉入驕侈一類,因為權重,忘掉了自己的臣子身份;二是小人趨附,門生、故吏扯不盡的關聯,他們在外哪能個個循規蹈矩,做出不是來,不是你的責任,也覺得臉上無光。
就如劉康,掃了多少人臉?莊親王、齊勒蘇、徐士林……還連帶着弘曉王爺、弘皙王爺。
李衛一世精明,這回也被拖進案子裡。
昨兒我差人去看他,皮包骨頭,連說話氣力都沒了……”說着,張廷玉神色黯然。
但他旋即就提起了精神,笑道:“你的喜日子,我不該說這些話的,如今聖明在上,燭照四方,就如萬歲說的那些話,體天格物,何等關愛!你如今是乘風破浪、創事業的年紀,打起精神好生做去,做得比我好才是正理!” “我永遠銘記張相的告誡。
”傅恒沉吟着換了話題,“前番奉旨出去,其實心裡沒什麼章程,見什麼管什麼,老實說,南京那邊官場我的口碑不好。
什麼‘傅六爺,皇後弟,上管天,下管地,哪怕咱們打噴嚏,或者咱們放個屁,他也要奏上去,逗得皇上笑嘻嘻,大小官員得晦氣……’”他沒說完,張廷玉已是哈哈大笑,高恒也是忍俊不禁。
連隔壁刺繡的棠兒也笑得針紮着了手。
傅恒道:“不管怎麼着,我是想把事做好的,也沒有整下頭的意思,隻是沒有辦過專差,摸不到頭緒罷了。
所以知道我的也還能諒解。
”張廷玉笑道:“用人、行政、理财,下頭一套一套的。
你是欽差,不能葫蘆提子一把抓,更不能越俎代庖。
比如山西黑查山馱馱峰正陽教匪聚衆,這是你的專職首務。
一定要幹淨利落地把差使辦好。
其餘的事你隻是看,小弊病隻提醒一下,或發文叫有司衙門辦理、回禀。
大弊病最好和那裡的巡撫、将軍會商,聯名奏上來,你的差使也辦了,他們也不覺得你礙手礙腳了。
”說着轉臉笑謂高恒:“這是說傅六爺,你到南京也是一樣。
你們都是皇親,比常人更多一分顧忌,口碑似劍,也是很吓人的。
” “是。
”高恒忙笑道,“我還比不得傅六哥,他是正牌子國舅,我是雜牌子的;他是散秩大臣,我隻是個山海關監稅。
我這欽差出巡不能地動山搖。
做幾件像樣好事,我就回來繳旨。
”傅恒笑道:“我最關心的是盧焯和莊有恭,一個尖山壩,關乎福建全省安全,一個赈濟安徽、河南、山東流入南京的災民,弄不好就傳時疫死人,教匪再一煽動,容易出大事。
災民窮極了,偷搶鬥毆的事也多。
莊有恭還是一心想辦好差的,無奈吏滑如油,還沒來得及好好整饬——你要知道,皇上免了全年捐賦。
那些貪官們隻有從辦差裡才能揩油。
莊有恭是好人,隻太仁慈、懦弱忠厚,你去了幫扶着點。
”“多謝六哥指點。
”高恒笑道,“青黃不接的,我也不打算在京多逗留。
我去後有些事用通封書簡商議,也還方便的。
” 幾個人正品茶細說,外頭家人慌慌忙忙跑進來道:“高公公來了。
”接着便見高無庸匆匆進來,隻向張廷玉一躬,說道:“主子叫張相進去。
”張廷玉便起身問道:“主子是在暢春園吧?” “不是。
”高無庸笑着和傅恒、高恒點頭,“劉康的案子結了。
主子剛回養心殿,召見莊親王、讷親、鄂爾泰還有您進去議事。
”說罷茶也不吃,道:“我還得去一趟讷中堂府。
”便匆匆出去。
傅恒忙着起身送行,回頭叫棠兒:“把剩下的大紅袍給張相帶上。
”棠兒答應一聲,高恒眼巴巴地望着簾子,卻見一個丫頭捧着個紙包出來,把茶葉交給守在門口的張家仆人。
高恒隻得怅怅辭了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