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回 刑部驗屍案中生案 相府談心話裡藏話
關燈
小
中
大
“命該如此……我都認了……賀道台……你不要纏我,欠命還命,欠命還命!”他聲音嘶啞凄厲,面孔扭曲得不成人形,驚恐地望着棺材,像是那棺材長了腿正在逼近他,遮着滿是油汗的臉蹭着往後退:“你不要過來啊?!不要!欠命還命,欠命還命!”
高無庸去後,傅恒立刻叫人備馬,說要出府,棠兒從裡屋出來道:“昨兒回來,見皇上奏事,馬不停蹄地忙到現在,還不松泛一下,又要哪裡去?”傅恒笑道:“我想去見見張廷玉,有些細事皇上自然不能一一料理,還是要多聽聽這位老相爺的。
”棠兒揶揄道:“你如今也是相爺了,還是國舅爺宰相,自然以國事為重了!” 一句話提醒了傅恒,這麼猴急地去拜張廷玉,也顯着輕浮,笑道:“你說的是。
什麼相不相的,我隻是個散秩大臣嘛。
我在外辦事不如在家,當宰相也比不得當侍衛逍遙。
我是想,皇上這樣厚恩,不可辜負了。
”棠兒是個極伶俐的人,已聽出丈夫的意思,端過一碗參湯給傅恒,說道:“這個話在理兒,上回進宮,聽娘娘跟前的芸香兒說,有個恩科狀元莊有恭,吃了簪花酒就瘋迷了,逢人就問,‘我是狀元,你知不知道?’我看你坐立不安,快和莊有恭成對兒了,這才引人笑話呢!”傅恒還是頭一回聽說,想想莊有恭問話的模樣,不禁捧腹大笑:“我就那麼沒出息?我——” “兩口子說私房話呀?” 院裡突然傳來一陣笑聲,傅恒、棠兒都是一怔,一齊往窗外看時,卻是慧賢貴妃的弟弟高恒來了,傅恒忙從裡間迎出去,親自挑簾。
高恒不過二十歲上下,兩眉平直,方臉廣颡,穿一件醬色天馬風毛小羊羔巴圖魯背心,套着雨過天青皮袍,腳蹬一雙黑沖泥千層底布鞋,把玩着一把檀木扇子飄飄逸逸地走來,見傅恒挑着簾子等自己,笑道:“我可不敢當,衡臣老相國也來了呢!” “是嗎?”傅恒松開了手,提着袍角疾趨下階,見老态龍鐘的張廷玉一手扶一個家人進了二門,傅恒見家人服侍周到,滿意地微笑了一下,上前打一揖親自攙了張廷玉,笑道:“您七十多歲的人了,要見我打發個人傳句話不就結了?” 張廷玉是個深沉人,聽了隻一笑,由傅恒攙着進了上房。
傅恒便沖裡屋道:“那拉氏(棠兒),高恒不是外人,張相頭一遭來府,你也不用回避,把我帶回來的大紅袍茶給二位泡上來。
” “大紅袍茶有什麼稀罕?”高恒自幼與傅恒同在宗學,十分熟識,坐在椅中笑道,“你要愛喝,我送你二十斤。
張相來了,又逢你高升,拿好的來!要顯白你清廉麼?” “你好大的口氣!”傅恒笑道,“真正的大紅袍隻有一株茶樹。
雷擊了半邊,隻一半活着。
我親自到嶺南露坡,才得了二兩。
連給皇上進貢,都是附近的茶樹摻兌着進上的。
你一開口就是二十斤!” 幾句話說得張廷玉也興奮起來,在椅上仰身笑道:“這麼說我從前喝的也是假的了?今兒倒要領略一下!”說着,棠兒已經沏好三杯,用小茶盤親自端了出來,張廷玉端起一看,竟是玻璃杯子(1),一根浮茶不見,隻一層薄薄的白霧漫在杯口,幽幽清香沁人心脾。
“這叫瑤池霧生。
”傅恒笑着指點,“您看,杯中茶水五層顯色,綠紅清澄,葉經水泡變為黃色,不上不下浮在中間……周圍茶樹味香也是上好的了,隻不帶寒香,也分不出五色來,這就是真假之别!” 張廷玉微笑着細細端詳,取一杯輕輕嗅了嗅,沾唇呷了一口,品着道:“醇而不厚,芳香不烈,色而不淫,沁心醒脾——好!”那高恒心思卻全然不在茶上,直勾勾一雙眼盯着棠兒,直到茶送到面前,才忙亂着接過,口中笑道:“茶好,沏得也好,嫂子功夫不尋常!難得這五色齊出!”說着便飲一口。
看棠兒時,她早已一哂去了。
“張相,”傅恒題歸正傳,呷一口茶說道:“剛不久接到的旨意,我要到山西。
原想明兒登山造訪,領您的訓的。
既然您親自來了,正好就此讨教。
我年輕不省事,皇上寄我腹心,委我重任,真的怕辦砸了差事。
高恒是奉旨要去江南接我的差了,也來得正好,呆會兒有些話我也要交待。
”高恒忙低頭答應一聲“是”。
張廷玉撫着胡子道:“你在外頭遞的折子我都看了,那些文章條陳,就換了我年輕時候也是寫不出來的。
長江後浪推前浪。
我這幾日一直都在想,也确實到了你們年輕人給主子出力的時候了。
” “這是衡臣相公謙遜。
我陛辭時,皇上就說過,‘要學張廷玉,不要學明珠、高士奇。
張廷玉幾十年恭謹小心侍上,謹慎秉公處事,仁厚待下。
公務無論巨細、無論繁瑣沒有一件懈怠的。
聖祖以仁為法,離不開他,先帝以嚴為法,也離不開他,朕
”棠兒揶揄道:“你如今也是相爺了,還是國舅爺宰相,自然以國事為重了!” 一句話提醒了傅恒,這麼猴急地去拜張廷玉,也顯着輕浮,笑道:“你說的是。
什麼相不相的,我隻是個散秩大臣嘛。
我在外辦事不如在家,當宰相也比不得當侍衛逍遙。
我是想,皇上這樣厚恩,不可辜負了。
”棠兒是個極伶俐的人,已聽出丈夫的意思,端過一碗參湯給傅恒,說道:“這個話在理兒,上回進宮,聽娘娘跟前的芸香兒說,有個恩科狀元莊有恭,吃了簪花酒就瘋迷了,逢人就問,‘我是狀元,你知不知道?’我看你坐立不安,快和莊有恭成對兒了,這才引人笑話呢!”傅恒還是頭一回聽說,想想莊有恭問話的模樣,不禁捧腹大笑:“我就那麼沒出息?我——” “兩口子說私房話呀?” 院裡突然傳來一陣笑聲,傅恒、棠兒都是一怔,一齊往窗外看時,卻是慧賢貴妃的弟弟高恒來了,傅恒忙從裡間迎出去,親自挑簾。
高恒不過二十歲上下,兩眉平直,方臉廣颡,穿一件醬色天馬風毛小羊羔巴圖魯背心,套着雨過天青皮袍,腳蹬一雙黑沖泥千層底布鞋,把玩着一把檀木扇子飄飄逸逸地走來,見傅恒挑着簾子等自己,笑道:“我可不敢當,衡臣老相國也來了呢!” “是嗎?”傅恒松開了手,提着袍角疾趨下階,見老态龍鐘的張廷玉一手扶一個家人進了二門,傅恒見家人服侍周到,滿意地微笑了一下,上前打一揖親自攙了張廷玉,笑道:“您七十多歲的人了,要見我打發個人傳句話不就結了?” 張廷玉是個深沉人,聽了隻一笑,由傅恒攙着進了上房。
傅恒便沖裡屋道:“那拉氏(棠兒),高恒不是外人,張相頭一遭來府,你也不用回避,把我帶回來的大紅袍茶給二位泡上來。
” “大紅袍茶有什麼稀罕?”高恒自幼與傅恒同在宗學,十分熟識,坐在椅中笑道,“你要愛喝,我送你二十斤。
張相來了,又逢你高升,拿好的來!要顯白你清廉麼?” “你好大的口氣!”傅恒笑道,“真正的大紅袍隻有一株茶樹。
雷擊了半邊,隻一半活着。
我親自到嶺南露坡,才得了二兩。
連給皇上進貢,都是附近的茶樹摻兌着進上的。
你一開口就是二十斤!” 幾句話說得張廷玉也興奮起來,在椅上仰身笑道:“這麼說我從前喝的也是假的了?今兒倒要領略一下!”說着,棠兒已經沏好三杯,用小茶盤親自端了出來,張廷玉端起一看,竟是玻璃杯子
“這叫瑤池霧生。
”傅恒笑着指點,“您看,杯中茶水五層顯色,綠紅清澄,葉經水泡變為黃色,不上不下浮在中間……周圍茶樹味香也是上好的了,隻不帶寒香,也分不出五色來,這就是真假之别!” 張廷玉微笑着細細端詳,取一杯輕輕嗅了嗅,沾唇呷了一口,品着道:“醇而不厚,芳香不烈,色而不淫,沁心醒脾——好!”那高恒心思卻全然不在茶上,直勾勾一雙眼盯着棠兒,直到茶送到面前,才忙亂着接過,口中笑道:“茶好,沏得也好,嫂子功夫不尋常!難得這五色齊出!”說着便飲一口。
看棠兒時,她早已一哂去了。
“張相,”傅恒題歸正傳,呷一口茶說道:“剛不久接到的旨意,我要到山西。
原想明兒登山造訪,領您的訓的。
既然您親自來了,正好就此讨教。
我年輕不省事,皇上寄我腹心,委我重任,真的怕辦砸了差事。
高恒是奉旨要去江南接我的差了,也來得正好,呆會兒有些話我也要交待。
”高恒忙低頭答應一聲“是”。
張廷玉撫着胡子道:“你在外頭遞的折子我都看了,那些文章條陳,就換了我年輕時候也是寫不出來的。
長江後浪推前浪。
我這幾日一直都在想,也确實到了你們年輕人給主子出力的時候了。
” “這是衡臣相公謙遜。
我陛辭時,皇上就說過,‘要學張廷玉,不要學明珠、高士奇。
張廷玉幾十年恭謹小心侍上,謹慎秉公處事,仁厚待下。
公務無論巨細、無論繁瑣沒有一件懈怠的。
聖祖以仁為法,離不開他,先帝以嚴為法,也離不開他,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