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 拗孝廉貢院求面試 病舉人落魄逢貧女
關燈
小
中
大
乾隆離去,立刻回到至公堂,因見衆人都未散去,楊名時便道:“先各歸各房,我和鄂大人商議一下再放龍門。
”又叫李侍堯進來。
李侍堯此時狂傲之态已一掃盡淨,進門就跪了下去,說道:“二位老師……”他不知乾隆在自己卷子上批寫了什麼,語聲竟帶着顫音。
“而今還敢目中無人麼?”鄂善問道。
“不敢了。
”李侍堯臉色蒼白,“倒不為老師開導那幾小闆。
實是侍堯自省不學無術,當着聖主出乖丢醜。
名士習氣誤我不淺!實話實說。
我十二歲進學,當年是縣試第一名秀才,十三歲鄉試,又是第一名解元。
隻考貢生接連三科連副榜也不中!原想少年得第、金殿對策、雄談天下事是人生一大快事,哪曉得會試如此之難!敗軍之将不敢言戰,願回鄉再讀十年書!”鄂善笑道:“似乎也不必如此氣餒。
聖德如海,得一沐浴也是福分。
你且去,你的卷子我們看過再說。
” 楊名時一直在看乾隆那首詩,見李侍堯捂着屁股出去,歎道:“此人有福,是一位真命進士啊!”鄂善笑道:“松公,他的名次怎麼排呢!”楊名時道:“他原是落卷裡的。
犯規本該受罰。
皇上卻罰他‘不得作翰林’,去山西當通判。
通判是從七品,正牌子進士分發出去也不過就這職位。
斟酌聖心,斷不能排到‘同進士’裡頭。
所以名次放在六七十名左右為宜。
”又拿起乾隆改過字的那一份,說道:“這一份自然是首卷了。
” “那是。
”鄂善說道,“皇上改過的卷子嘛!——這一份河南王振中的又怎麼辦?”楊名時不禁一笑,說道:“我敢說我們主持這一科疏通關節的最少。
想不到皇上竟親選了三個貢生。
這是異數。
王振中這份既已拆了彌封,就不用謄錄了,放在李侍堯前邊就是。
” 當下兩個主考又對薦卷名單密議了一會。
除了這三卷,倒也沒别的變動。
兩個人都在上頭用了私印,火漆封好又加蓋貢院關防,放在孔子牌位前。
楊名時命傳十八房試官,五所二廳二堂長官來到至公堂,對孔子牌位齊行三跪九叩大禮,将密封好的貢生名單交貢院長吏立即呈繳禮部。
至此,恩科大典已告結束。
楊名時率群僚出至公堂,看了看西邊殷紅的晚霞,籲一口氣道:“開龍門放行!” 科場考中的貢生名額是有定數的,既然新加了兩名,必定要擠落兩名。
這一科恩科雖然沒有舞弊,考官們向至公堂推薦過的墨卷,誰肯不要人情?勒敏在京字二号應考,自覺三篇文章做得天衣無縫,考官也透風出來是薦卷,料定是必中的,及到發榜時,卻連個副榜也沒有中。
從天安門看榜回來,勒敏兩條腿都是軟的。
在高晉酒家同席行令的人,莊有恭高中榜首,紀曉岚名列十四。
最出風頭的錢度,自己和何之全都名落孫山。
如今怎麼辦?考試已完,再沒有同聲同氣的朋友會文,相互安慰;同鄉會館封閉,告借無門;何處去打抽豐?就是回武昌,自己家人早已離散。
立誓不取功名不回鄉的勒敏,在本家們面前還有什麼顔面? 在熱得滾燙的廣場上站了不知多長時間,勒敏才發覺看榜的人都走了,隻剩下自己孤零零的一個。
他下意識地摸了摸袖子,裡頭還有虎口來長一串小錢,是好心的五嬸在自己離鄉時悄悄塞給自己的。
就這麼一點錢,連大廊廟最便宜的小闆屋,也住不了十天。
勒敏此時饑腸辘辘,坐在大槐樹下一個石條上,正思量着下一步往哪裡去。
卻見一個漢子挑着兩桶黃酒也來歇涼。
那漢子把酒桶放下,扯起單布衫揩一把汗,從桶蓋上搭包裡取出兩個棒子面饽饽,還有一塊鹹芥菜疙瘩,有滋有味地吃着,咬得鹹菜咯嘣咯嘣響。
不時從桶裡舀半瓢酒嗞咕嗞咕地喝。
因見勒敏望着自己發呆,那漢子便笑道:“一看就知道,你這科沒得到彩頭。
來來,讀書人,别那麼死了老子娘似的,有酒有糧吃飽了再說!”說着送過一個饽饽,撕開一半鹹菜遞過,一邊舀酒,說道:“吃飽了不想家,醉了不惆怅,來吧!” “這……”勒敏原本就餓,遲疑地接過來,說道:“這怎麼好意思呢?”漢子豪爽地一笑:“人生何處不相逢呢?酒是他娘東家的,不喝白不喝。
餅子連一文錢也不值,本就窮,還窮到哪裡去?”勒敏又謝了,吃着饽饽,喝了半瓢酒。
那賣酒的漢子,向對面賣肉的一個胖老頭喊道:“張屠戶有不帶毛的鹵肉弄一塊來。
你也過來喝點酒,我們東家——操他姥姥的,就是這酒做得不壞!” 張屠戶在那邊高聲答應一聲:“成!我正肚餓呢——我那死婆娘今晌不知怎的了,到現在還不叫小玉送飯來!”說着切了一塊肥油油的豬頭肉,樂颠颠地跑過來,笑着說
”又叫李侍堯進來。
李侍堯此時狂傲之态已一掃盡淨,進門就跪了下去,說道:“二位老師……”他不知乾隆在自己卷子上批寫了什麼,語聲竟帶着顫音。
“而今還敢目中無人麼?”鄂善問道。
“不敢了。
”李侍堯臉色蒼白,“倒不為老師開導那幾小闆。
實是侍堯自省不學無術,當着聖主出乖丢醜。
名士習氣誤我不淺!實話實說。
我十二歲進學,當年是縣試第一名秀才,十三歲鄉試,又是第一名解元。
隻考貢生接連三科連副榜也不中!原想少年得第、金殿對策、雄談天下事是人生一大快事,哪曉得會試如此之難!敗軍之将不敢言戰,願回鄉再讀十年書!”鄂善笑道:“似乎也不必如此氣餒。
聖德如海,得一沐浴也是福分。
你且去,你的卷子我們看過再說。
” 楊名時一直在看乾隆那首詩,見李侍堯捂着屁股出去,歎道:“此人有福,是一位真命進士啊!”鄂善笑道:“松公,他的名次怎麼排呢!”楊名時道:“他原是落卷裡的。
犯規本該受罰。
皇上卻罰他‘不得作翰林’,去山西當通判。
通判是從七品,正牌子進士分發出去也不過就這職位。
斟酌聖心,斷不能排到‘同進士’裡頭。
所以名次放在六七十名左右為宜。
”又拿起乾隆改過字的那一份,說道:“這一份自然是首卷了。
” “那是。
”鄂善說道,“皇上改過的卷子嘛!——這一份河南王振中的又怎麼辦?”楊名時不禁一笑,說道:“我敢說我們主持這一科疏通關節的最少。
想不到皇上竟親選了三個貢生。
這是異數。
王振中這份既已拆了彌封,就不用謄錄了,放在李侍堯前邊就是。
” 當下兩個主考又對薦卷名單密議了一會。
除了這三卷,倒也沒别的變動。
兩個人都在上頭用了私印,火漆封好又加蓋貢院關防,放在孔子牌位前。
楊名時命傳十八房試官,五所二廳二堂長官來到至公堂,對孔子牌位齊行三跪九叩大禮,将密封好的貢生名單交貢院長吏立即呈繳禮部。
至此,恩科大典已告結束。
楊名時率群僚出至公堂,看了看西邊殷紅的晚霞,籲一口氣道:“開龍門放行!” 科場考中的貢生名額是有定數的,既然新加了兩名,必定要擠落兩名。
這一科恩科雖然沒有舞弊,考官們向至公堂推薦過的墨卷,誰肯不要人情?勒敏在京字二号應考,自覺三篇文章做得天衣無縫,考官也透風出來是薦卷,料定是必中的,及到發榜時,卻連個副榜也沒有中。
從天安門看榜回來,勒敏兩條腿都是軟的。
在高晉酒家同席行令的人,莊有恭高中榜首,紀曉岚名列十四。
最出風頭的錢度,自己和何之全都名落孫山。
如今怎麼辦?考試已完,再沒有同聲同氣的朋友會文,相互安慰;同鄉會館封閉,告借無門;何處去打抽豐?就是回武昌,自己家人早已離散。
立誓不取功名不回鄉的勒敏,在本家們面前還有什麼顔面? 在熱得滾燙的廣場上站了不知多長時間,勒敏才發覺看榜的人都走了,隻剩下自己孤零零的一個。
他下意識地摸了摸袖子,裡頭還有虎口來長一串小錢,是好心的五嬸在自己離鄉時悄悄塞給自己的。
就這麼一點錢,連大廊廟最便宜的小闆屋,也住不了十天。
勒敏此時饑腸辘辘,坐在大槐樹下一個石條上,正思量着下一步往哪裡去。
卻見一個漢子挑着兩桶黃酒也來歇涼。
那漢子把酒桶放下,扯起單布衫揩一把汗,從桶蓋上搭包裡取出兩個棒子面饽饽,還有一塊鹹芥菜疙瘩,有滋有味地吃着,咬得鹹菜咯嘣咯嘣響。
不時從桶裡舀半瓢酒嗞咕嗞咕地喝。
因見勒敏望着自己發呆,那漢子便笑道:“一看就知道,你這科沒得到彩頭。
來來,讀書人,别那麼死了老子娘似的,有酒有糧吃飽了再說!”說着送過一個饽饽,撕開一半鹹菜遞過,一邊舀酒,說道:“吃飽了不想家,醉了不惆怅,來吧!” “這……”勒敏原本就餓,遲疑地接過來,說道:“這怎麼好意思呢?”漢子豪爽地一笑:“人生何處不相逢呢?酒是他娘東家的,不喝白不喝。
餅子連一文錢也不值,本就窮,還窮到哪裡去?”勒敏又謝了,吃着饽饽,喝了半瓢酒。
那賣酒的漢子,向對面賣肉的一個胖老頭喊道:“張屠戶有不帶毛的鹵肉弄一塊來。
你也過來喝點酒,我們東家——操他姥姥的,就是這酒做得不壞!” 張屠戶在那邊高聲答應一聲:“成!我正肚餓呢——我那死婆娘今晌不知怎的了,到現在還不叫小玉送飯來!”說着切了一塊肥油油的豬頭肉,樂颠颠地跑過來,笑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