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楊名時獲釋赴京師 張廣泗奉旨定苗疆

關燈
乾隆此時真是進退兩難,隻好點頭道:“是……”“這還了得!”太後頓時捶床大怒,順手扯過一條束在大迎枕上的黃絲縧帶扔給秦媚媚:“去,給錦霞拿去,就說我的話,她的事我都知道了!”乾隆急急說道:“母親!您别生氣,我不是——我是……您聽我說——” “去,這事我說了算!”太後朝秦媚媚斷喝一聲,又吩咐衆人,“你們都退出去!” 衆人都退出去了,殿裡隻剩下太後、皇帝和皇後,相對無言,隻聽大金自鳴鐘不緊不慢地“咔咔”聲。

    乾隆木着臉看皇後時,皇後别轉臉看着蠟燭,似乎沒什麼表情。

     “你甭解說了。

    ”太後松弛地歎一口氣,說道:“還用得着分解麼?這種事大家子都有,你們兄弟都年輕,先帝跟前有幾個狐媚妖精,我要不堵住這個口兒,一句半句傳出去,皇家臉面還要不要?何況你還在熱孝中!别以為先帝崩駕的事我不知道,其實事已至此,想不開也得想開,說出去沒半點好處。

    他那事不是也吃了女人的虧?再者說,你跟前皇後嫔妃一大堆,哪個不是美人胎子!你吃着碗裡還要看着鍋裡,還要拉扯前頭人?”乾隆紅着臉低頭稱是。

    心裡隻盼她快點說完。

    偏是太後說得沒完沒了,從纣妲己直說到漢飛燕、唐玉環,一直說了一頓飯時辰,才道:“皇後帶皇帝回宮去,我乏了。

    ” 皇後陪着乾隆剛出慈甯宮大院垂花門,恰見秦媚媚回來繳懿旨,燈下臉白如雪。

    見了二人,秦媚媚膽怯地退到一邊垂手讓道。

    乾隆情知事情無可挽回,盯着秦媚媚直咽唾沫。

    皇後卻道:“秦媚媚,差使……辦好了?” “回主子娘娘,辦……辦好了……”他看了一眼滿臉陰雲的乾隆,嗫嚅道:“她……她什麼也沒說,隻是扯斷了琴弦,點了三根香,就……” “琴弦呢?”富察氏含淚說道,“拿來。

    ”秦媚媚猶豫了一下,從袖口掏出一團絲弦,雙手捧給富察氏。

    富察氏接過看了看,竟轉手遞給了乾隆,對秦媚媚道:“明兒到我宮裡支點銀子,好好發送。

    ” 乾隆緊緊攥着那團琴弦,心像泡在沸水裡般縮成一團,良久才道:“你進去,把慈甯宮侍候過康熙爺的内侍都傳到這裡來——不許驚動老佛爺!”見富察氏不解地望着秦媚媚的背影,乾隆說道:“你放心,我不是為這事。

    ” 待了一小會兒,秦媚媚帶着五六個太監出來,老的有六十來歲,年輕的也有三十歲左右,一齊在濕漉漉的雨地裡給乾隆和皇後行禮。

    乾隆咽了一口氣,問道:“老佛爺說修廟,這事你們知道不?”一個須發皆白的老太監躬身,扯着公鴨嗓子道:“回萬歲爺,這宮裡侍候的都知道……” “朕叫你們來隻有一句話。

    ”乾隆冷冷說道,“朕以康熙爺之法為法。

    你們都是侍候過康熙爺的,孝莊老佛爺也信佛,有過叫皇帝拿錢修廟的事麼?” “……” “這事是你們的過錯。

    ”乾隆說道,“往後再遇這樣事,你們得從旁勸谏老佛爺。

    就引康熙爺的成例,老佛爺必定肯聽的——這次恕了你們,下不為例。

    ” 皇後在旁說道:“老佛爺有什麼想頭,該辦的自然還要辦。

    皇上是孝子。

    你們不能撺掇着老佛爺興這作那,好從中撈錢。

    我要知道了,必定要治你們的罪!”說着便和乾隆一齊上了乘輿。

    在乘輿裡,乾隆問道: “皇後,為什麼不勸老佛爺收回處置錦霞的成命?” “因為老佛爺處置得對。

    ” “唔,那為什麼你又要把絲弦給朕?” “你該留着做個心念。

    我不能當妒忌婦。

    ” “哦,為什麼你又從體己裡拿錢厚葬她呢?” “因為我也是個女人。

    ” 乾隆和皇後都沒有再說話。

    這一夜,他們都失眠了。

     楊名時在昆明府已被囚禁三年。

    這位昔年揭露張廷璐考場舞弊案的雲貴總督,是因為疏通洱海壅塞,征集鹽商銀兩被捕下獄的。

    楊名時由貴州巡撫升遷雲貴總督,一上任便是淫雨連綿,接連幾處報警,都因洱海大堤崩潰,淹沒村莊,沖毀良田,死人不計其數。

    幾次申報戶部,當時,戶部急着催繳各地官員虧空,向皇上報考績,誰肯撥巨款來做這善事?遂下文叫雲南“就地籌款,自行修複”。

    楊名時粗算一下,至少要二百萬兩銀子。

    而雲貴兩省無此财力。

    幸而雲南産鹽,便在鹽商身上打主意,令雲貴兩省各要道設卡征銀。

    偏是新任貴州巡撫朱綱是兩江總督李衛一手提拔的,寫信告知李衛,“楊名時在這裡刮地皮征鹽稅”,李衛回信也說得痛快:“娘希匹,怪不得這邊鹽漲價。

    他既貪贓,你隻管告他!”朱綱便紮紮實實寫了奏折,告楊名時“妄興土木、圖侵帑項”,迫使守卡小吏無理盤剝過往行客。

    有理有據說得痛心疾首。

    楊名時平素對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