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慰老臣品茶論寬政 動春情居喪戲父嫔
關燈
小
中
大
在一片啧啧稱羨中張廷玉叩頭謝恩,雙手捧了紙放在長案上,吩咐小厮:“誰也不許動,明兒叫湯家裱鋪來人,我看着他們裱。
”正說着,李衛闖了進來,一進門就說:“這邊翰墨飄香,那邊廊下小僮扇爐煮茶,張相今兒好興緻。
趕得早不如趕得巧,李衛今兒——”他猛然瞧見乾隆坐在書案前,猛地頓住了,竟像釘子般定在了原地! “今兒要享口福,是麼?”乾隆含笑道,“怎麼,李衛,不認識朕?”李衛這才醒過神來,忙伏地連連碰頭,道:“奴才是主子的狗,怎麼會不認得主子!隻是太突然,一時沒有回過神來。
”乾隆道:“起來吧。
朕原說明兒召見你,今兒倒巧——把袍服去了,坐傅恒下首去。
”說着便聽僮兒在外高聲禀道:“相爺,水響了!”便見一個小厮用條盤端着幾個精巧玲珑的碧玉小盅和茶葉罐進來。
張廷玉忙親自接過捧到乾隆面前。
衆人仔細看乾隆怎樣行事。
隻見他掀開茶罐,捏一撮茶葉看了看,說道:“這碧螺春,還不算最好的。
明兒朕賞你一包女兒碧螺春,你吃吃看。
”一手撮茶,向各杯中抓藥似地各放少許,一個小奚僮已提着剛煎沸的壺進來。
乾隆挽起袖口提壺在手,向杯中各傾約半兩許沸水,幹燥的茶葉立刻傳出細碎的咝咝聲。
他靜聽着茶葉的舒展聲,極認真地觀察着每個杯中的水色,一點一點地兌水,坐下笑道:“吃茶以露水為最上,雪水次之,雨水又次之,水愈輕而色味愈佳。
你這是隔了年的雪水,不及當年的好。
這可不是酒,越陳越好。
”張廷玉看那茶水,碧澄澄的色如琥珀,滿室裡蕩漾着茶香,笑道:“奴才哪裡省得這些,隻道是吃茶可以提神解渴而已。
隻一樣的水、茶,奴才從沒聞過這樣香味!”說着便要端。
“等一等,這茶半溫才好用。
一點一點品嘗才上味。
至于解渴,白開水也使得的。
”乾隆擺手止住了,說道:“方才是王者香,現在已是隐者香,你們試聞聞看。
”衆人屏息細嗅,果然茶香與方才不同。
方才香得又烈又醇,這會兒已是幽香,如空谷之蘭清冽沁人。
李衛搖頭詫訝道:“主子聖學淵泉,真叫人棠目結舌,吃一口茶竟有這麼大學問!” 他一說衆人都是一怔:什麼“聖學淵泉”、“棠木結舌”?傅恒掩嘴而笑,說道:“又玠賣乖出醜了。
必是将‘淵源’念成‘淵泉’,‘瞠目結舌’誤為‘棠木結舌’了!”乾隆一想果然不錯,噴地笑了。
衆人一齊哄堂大笑。
多少天來居喪沉悶的氣氛一掃而盡。
“你李衛仍舊是不讀書!”乾隆笑得咽着氣道,“聽說你在下頭還是滿口柴胡罵人?”李衛紅着臉忸怩地說道:“書也讀點,讀得不多;罵人也改了些,沒全改好。
”傅恒在旁打趣道:“算了吧你!如今是罵誰,誰升官。
上回我去山東,你的一個戈什哈給我請安,笑着說他快升官了。
我說你怎麼知道的,他說‘我們李制台昨個罵我“賊娘好好地搞”了!’你這不是長進了麼?”話音才落已是笑倒了衆人。
于是大家開始品茶,果覺清香爽口,每次隻呷一點點便覺滿口留香,與平常沖沏之茶迥然不相同。
“茶乃水中之君子,酒為水中小人。
”乾隆呷着茶掃視衆人一眼,大家立刻停止了說笑,聽他說道:“朕生性嗜茶不愛酒。
也勸在座諸臣留意。
” “但為人君者,隻能親君子遠小人,你不能把小人都殺掉,不能把造酒酒坊都砸了。
因為‘非小人莫養君子’嘛!李白沒酒也就沒了詩。
”乾隆說着,一手端杯一手執扇,起身踱步,望着窗外燦爛秋色說道,“孔子說中庸之道為至德。
這話真是愈嚼愈有意味。
治天下也是一理,要努力去做,适得其中。
比如聖祖爺在位六十一年,深仁厚澤,休養生息。
他老人家晚年時,真到了以仁治化之境,民物恬熙。
”說到這裡,他意味深長地朝衆人點點頭。
這是極重要的話,所有的人都挺直了身子豎起耳朵靜聽。
乾隆一笑,又道,“大行皇帝即位繼統,見人心玩忽,諸事廢弛,官吏不知奉公辦事,小人不畏法度,因而痛加貶斥,整饬綱紀。
不料下頭蠅營狗偷之輩誤以為聖心在于嚴厲,于是就順這思路去鋪他的宦途,凡事甯嚴不寬,甯緊不松,搜刮剔厘,謊報政績邀寵。
就說河南的田文鏡,清理虧空弄得官場雞飛狗跳。
墾出的荒,連種子都收不回,硬打腫臉充胖子。
河南饑民都湧到李衛那裡讨飯了,這邊還在呈報豐收祥瑞!我不是說田文鏡一無是處,這人還算得上是個清官,但他确實是個酷吏。
他的苛政,壞透了!”他的目光火花似的一閃,轉瞬即熄。
誰都知道雍正二年,乾隆到河南私訪,回來向雍正回報田文鏡“苛察媚君”遭到雍正嚴斥的事。
如今事過十一年,要翻案了。
一怔間乾隆又道:“因此要取中庸,寬則濟之以猛,猛則糾之以寬。
如今下頭情勢,毛病在太猛。
清理虧空,多少官員被逼投河上吊,發配充軍,就如江甯織造曹家,跟着祖宗從龍入關,跟着
”正說着,李衛闖了進來,一進門就說:“這邊翰墨飄香,那邊廊下小僮扇爐煮茶,張相今兒好興緻。
趕得早不如趕得巧,李衛今兒——”他猛然瞧見乾隆坐在書案前,猛地頓住了,竟像釘子般定在了原地! “今兒要享口福,是麼?”乾隆含笑道,“怎麼,李衛,不認識朕?”李衛這才醒過神來,忙伏地連連碰頭,道:“奴才是主子的狗,怎麼會不認得主子!隻是太突然,一時沒有回過神來。
”乾隆道:“起來吧。
朕原說明兒召見你,今兒倒巧——把袍服去了,坐傅恒下首去。
”說着便聽僮兒在外高聲禀道:“相爺,水響了!”便見一個小厮用條盤端着幾個精巧玲珑的碧玉小盅和茶葉罐進來。
張廷玉忙親自接過捧到乾隆面前。
衆人仔細看乾隆怎樣行事。
隻見他掀開茶罐,捏一撮茶葉看了看,說道:“這碧螺春,還不算最好的。
明兒朕賞你一包女兒碧螺春,你吃吃看。
”一手撮茶,向各杯中抓藥似地各放少許,一個小奚僮已提着剛煎沸的壺進來。
乾隆挽起袖口提壺在手,向杯中各傾約半兩許沸水,幹燥的茶葉立刻傳出細碎的咝咝聲。
他靜聽着茶葉的舒展聲,極認真地觀察着每個杯中的水色,一點一點地兌水,坐下笑道:“吃茶以露水為最上,雪水次之,雨水又次之,水愈輕而色味愈佳。
你這是隔了年的雪水,不及當年的好。
這可不是酒,越陳越好。
”張廷玉看那茶水,碧澄澄的色如琥珀,滿室裡蕩漾着茶香,笑道:“奴才哪裡省得這些,隻道是吃茶可以提神解渴而已。
隻一樣的水、茶,奴才從沒聞過這樣香味!”說着便要端。
“等一等,這茶半溫才好用。
一點一點品嘗才上味。
至于解渴,白開水也使得的。
”乾隆擺手止住了,說道:“方才是王者香,現在已是隐者香,你們試聞聞看。
”衆人屏息細嗅,果然茶香與方才不同。
方才香得又烈又醇,這會兒已是幽香,如空谷之蘭清冽沁人。
李衛搖頭詫訝道:“主子聖學淵泉,真叫人棠目結舌,吃一口茶竟有這麼大學問!” 他一說衆人都是一怔:什麼“聖學淵泉”、“棠木結舌”?傅恒掩嘴而笑,說道:“又玠賣乖出醜了。
必是将‘淵源’念成‘淵泉’,‘瞠目結舌’誤為‘棠木結舌’了!”乾隆一想果然不錯,噴地笑了。
衆人一齊哄堂大笑。
多少天來居喪沉悶的氣氛一掃而盡。
“你李衛仍舊是不讀書!”乾隆笑得咽着氣道,“聽說你在下頭還是滿口柴胡罵人?”李衛紅着臉忸怩地說道:“書也讀點,讀得不多;罵人也改了些,沒全改好。
”傅恒在旁打趣道:“算了吧你!如今是罵誰,誰升官。
上回我去山東,你的一個戈什哈給我請安,笑着說他快升官了。
我說你怎麼知道的,他說‘我們李制台昨個罵我“賊娘好好地搞”了!’你這不是長進了麼?”話音才落已是笑倒了衆人。
于是大家開始品茶,果覺清香爽口,每次隻呷一點點便覺滿口留香,與平常沖沏之茶迥然不相同。
“茶乃水中之君子,酒為水中小人。
”乾隆呷着茶掃視衆人一眼,大家立刻停止了說笑,聽他說道:“朕生性嗜茶不愛酒。
也勸在座諸臣留意。
” “但為人君者,隻能親君子遠小人,你不能把小人都殺掉,不能把造酒酒坊都砸了。
因為‘非小人莫養君子’嘛!李白沒酒也就沒了詩。
”乾隆說着,一手端杯一手執扇,起身踱步,望着窗外燦爛秋色說道,“孔子說中庸之道為至德。
這話真是愈嚼愈有意味。
治天下也是一理,要努力去做,适得其中。
比如聖祖爺在位六十一年,深仁厚澤,休養生息。
他老人家晚年時,真到了以仁治化之境,民物恬熙。
”說到這裡,他意味深長地朝衆人點點頭。
這是極重要的話,所有的人都挺直了身子豎起耳朵靜聽。
乾隆一笑,又道,“大行皇帝即位繼統,見人心玩忽,諸事廢弛,官吏不知奉公辦事,小人不畏法度,因而痛加貶斥,整饬綱紀。
不料下頭蠅營狗偷之輩誤以為聖心在于嚴厲,于是就順這思路去鋪他的宦途,凡事甯嚴不寬,甯緊不松,搜刮剔厘,謊報政績邀寵。
就說河南的田文鏡,清理虧空弄得官場雞飛狗跳。
墾出的荒,連種子都收不回,硬打腫臉充胖子。
河南饑民都湧到李衛那裡讨飯了,這邊還在呈報豐收祥瑞!我不是說田文鏡一無是處,這人還算得上是個清官,但他确實是個酷吏。
他的苛政,壞透了!”他的目光火花似的一閃,轉瞬即熄。
誰都知道雍正二年,乾隆到河南私訪,回來向雍正回報田文鏡“苛察媚君”遭到雍正嚴斥的事。
如今事過十一年,要翻案了。
一怔間乾隆又道:“因此要取中庸,寬則濟之以猛,猛則糾之以寬。
如今下頭情勢,毛病在太猛。
清理虧空,多少官員被逼投河上吊,發配充軍,就如江甯織造曹家,跟着祖宗從龍入關,跟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