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于敏中受命入機樞 慈甯宮阿哥受庭訓

關燈
頭有硬俏貨。

    越王劍、商鼎、宣德爐、汝瓷大鴛鴦盤子——除了姜太公釣魚鈎、卓文君賣酒壺,您要什麼都叫貨出地道!” 乾隆不禁一笑,看貨框架上,果然琳琅滿目古色古香。

    字畫、瓷器、銅鼎、古錢、古玉、端硯、漢磚、瓦當、薛濤箋、宋墨、古琴、煙料煙壺……擺得錯落有緻典雅堂皇,乾隆指着左壁一幅畫道:“這《太宗八駿圖》是董香光的字畫?取過來看看!”老闆笑嘻嘻答道:“瞧瞧我說的,爺眼裡有水!董香光字畫,您走遍北京,未必找出這麼一幅呢!” “你這有董香光字畫?”正走到店門口的和珅突然站住了腳,踅身進了店,見乾隆三人也不留意,隻就着案細看那畫。

    乾隆暗自好笑,也不言語。

    那和珅蹙額皺眉,幾乎臉貼在櫃面上加意審量,良久,失望地直起了腰,說道:“又是他娘的一幅赝品,不過算是高手作僞罷了。

    ”待要轉身出店,一展眼看見了乾隆,驚得一乍,瞪圓了眼,指着說道:“你不是——您是……”劉墉見他如此驚詫,生恐他一嗓子喊出來,忙道:“這是龍四爺!怎麼不認得了?我是劉崇如!”和珅轉眼間便“明白”過來,傻乎乎一笑說道:“您瞧我這眼神,這是我的本主,怎麼敢不認得呢?我得給您請安了!” 他一邊說一邊就要行禮,乾隆笑道:“起來吧,門口地下濕,過來看畫兒。

    你怎麼辨得出真品赝品,倒不知你還有這一手兒。

    ”老闆道:“這位老客走了眼了,您别信他的。

    ”劉墉笑道:“這是和大人,你别胡說八道。

    ”乾隆道:“我那裡很有些董香光字畫,這幅紙色墨迹鈎畫裱背仔細看了,像是一幅真的呢!” “龍爺您來看。

    ”和珅已完全穩住了神,指點着說道,“如今作僞并沒有照畫臨摹的。

    找一張宋紙來,比如這是桌子,上下兩層玻璃,真品放在下頭,再下頭一層是一面鏡子,把太陽光返照到桌面上,下頭的畫一筆不落彩映在宋紙上,用細炭條在上頭照畫描,然後仿畫着色,這種畫無論如何都和真迹一模一樣。

    隻是印章——你瞧,到印章這就露餡兒了,炭條仿不出印章那種靈動、精神。

    太真了像現加上的,太虛了又出不來韻味兒,隻好虛拟,依樣葫蘆加上作僞人自己的筆意。

    我說是高手,就是印章仿得好,一不留神還真的叫蒙了去!”說罷不禁笑了。

    乾隆劉墉聽他說得活靈活現,湊近了仔細辨認,果然見印章筆畫做作,不禁爽然。

    老闆在旁聽着頭都脹了,喪氣地說道:“我兩千兩進手的貨,前日有人出到三千五都沒出手,還以為是鎮店之寶呢!”和珅笑道:“我不揭破,再有人買,兩千兩趕緊出手就是。

    ” 老闆被和珅揭破了底兒,似乎有點慌神,忙着給和珅也倒茶,說道:“今兒廟裡來了真神,别的貨您也瞧瞧,我也長長見識。

    ” “别的嘛——”和珅轉着眼珠子審量貨架,“那些古錢是真品,這隻汝瓷碗——”他敲敲手裡的茶碗,笑道:“隻怕你店裡貨賣幹淨,也不抵這隻碗價!那尊阿舍那佛像也是真品——你把那隻老徽竹雕取過來看。

    ” 此時衆人已服了和珅,隻見老闆戰戰兢兢,小學生向房師交卷子般捧過那隻虬蛟盤藤老竹根雕筆筒,和珅接過來笑着指點道:“主子您來看,這隻竹雕要賣出一千五百兩,其實隻值五十兩。

    到宣武門外房那裡把毛竹腳手架下頭一截鋸回來,請行家雕成這樣。

    浸到糞坑裡泡半年,出來又紅又老,這就帶了古意,用艾葉煙熏過,用鬃毛刷子打刷了,裡頭裝好茶葉,埋在香灰裡,擺在架子上情賣!老闆我告訴你,幾百年的東西,又這麼好看,這個玩了那個玩,又看又摸的,這竹雕上沒有挂漿兒,直就透出了假!——你找行家打桐油,再塗幾遍清漆,一是體沉,二是上頭有漿,摸起來琥珀似的,就好賣假了!”老闆頭點得雞啄米似的,連連道:“是……是…” 乾隆大笑出店,一邊下階一邊說道:“想不到你如此精于鑒賞。

    回頭我庫裡珍玩你也給瞧瞧!”和珅道:“真正的鑒賞主兒不在古玩店,拉出個出師的當鋪朝奉都比他們強些兒,當鋪人要走了眼,一件古董就送終了他——我府裡有個叫劉全的,是個‘夜壺錫’。

    我這點眼力還是跟他學的。

    ”乾隆便笑問:“‘夜壺錫’何意?”和珅道:“天下七十二行裡頭,當鋪是最拿大的,因為隻有人求他,他是萬事不求人。

    當鋪夥計失業了,換了别的營生仍舊老天爺第一我第二,侍候不來人。

    所以叫‘夜壺錫’。

    好比破夜壺,錫雖是有用之物,做過夜壺的錫卻又臊又臭,還好派什麼用場?就是這一行,再改就不堪用了。

    ”這麼一解說衆人都明白了,連劉墉想着也是這麼回事,跟着笑起來。

     和珅見出了鬧市,又道:“爺,那幅字畫我把價錢已經壓下來了。

    明兒換個人把它買下來。

    那還是個真品。

    ”說着又笑,“您沒有留心,左上角敬空那裡還蓋着一方圖章,是真的,隻年代久了漶漫不清,賣主是個懂行的,又照别的畫上圖章新造一枚押了印,真品上頭作僞,就變假了。

    從聖祖爺世宗爺到您,都收藏董香光的字畫,逢見一幅不容易,我曉得主子喜愛,就挑出它要命的毛病兒。

    給他兩千兩他也歡喜。

    這下我至少給主子省下三千兩銀子呢!”劉墉發呆道:“原來你和他砍價?梼杌鑄張為鬼為幻,哪一句是你的實話?你還算個讀書人!” “當然跟主子說實話。

    ”和珅笑道,“崇如,不一定左顧一聲‘詩雲’,右盼一聲‘子曰’,事事處處敬肅如對大賓才叫君子,與君子交處以義,與小人交處以利,這種曆練出來的見識也還有用處的。

    ”乾隆道:“牛溲馬勃敗鼓皮舊窗紙皆可入藥,和珅練達世事可謂精細入微。

    ”和珅知道今兒在屑小事務上顯擺本領過了頭兒,便思量宛轉緩回,因自嘲笑道:“我知道我這是小意兒這都是枝葉之學市井伎倆。

    這幾年蒙主子訓誨,《四書》都背了,又讀了紀公的《灤陽雜記》,你的《石庵集》也拜讀過了。

    回頭我帶窗課本子請崇如給我改削改削。

    ”乾隆卻道:“多懂些事有什麼壞處?勘透世态人情又有大道作根基,做官更好。

    劉崇如也真是的,他又沒有欺君賣友,也沒有離經叛道,你指責他做什麼?”劉墉笑道:“我不是指責,這也是生意經濟。

    我是奇怪他怎麼懂得這麼多。

    ” 說着閑話,已經出了北玉皇廟市。

    和珅不便再随駕,剛要辭去,遠處白茫茫雪地裡一個人跑得飛快,像個遊移的黑點漸近來,和珅目光極敏銳的,遠遠便看見是關稅衙門的稅吏,便喊道:“那不是格舒麼?這麼急腳鬼似的,有什麼事?” “回和爺……”格舒說話間已跑到近前,已累得翻白眼兒,大張口喘得上氣不接下氣,“咱,咱們粥棚上……和順天府……順天府的人……他娘的打……打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