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忠傅恒染恙歸京 能和珅八面玲珑
關燈
小
中
大
緩緩晃動着身子,閉目養神,伸出手指掐着鼻梁側睛明穴又揉又按,透着長氣一邊調息一邊說:“刑部沒有漢尚書,滿尚書英阿其實是個泡衙門的,整日在印結局,跑光祿寺、大理寺,除了秋審決獄任事不管,要管的事就是油鍋裡撈錢——偏他是三爺府裡颙珅貝勒的奶哥子!貼身貼心的包衣家生子兒。
弘時三爺人雖不地道,畢竟是皇上親哥哥,又死了多年,孤兒寡母的,沒有大錯兒,皇上不忍叫寡嫂傷心,再不肯折損他的體面的。
隻可再配一個能幹的漢員把衙務料理起來……”這其實都是外間難以知曉的要緊話,李侍堯聽得極專注,點頭喟然歎道:“弘時當年幾次下手圖謀皇上。
皇上這片心……唉!太仁德了……不過話說回來,如今旗人裡頭,真能做事的也實在是鳳毛麟角。
我幾次建議整頓旗務,折子奏上去都留中了。
真的沒法整頓了麼?” “沒法整頓了……”阿桂悠長歎息一聲,臉上似喜似悲,帶着毋庸置疑的無可奈何,說道:“聖祖爺天縱英明千古一帝,世宗爺那是何等的剛決果毅!幾次痛下決斷整頓,結果呢?整一次出一次大事,整一次回過頭來更加敗壞!旗人一落草就注定有份皇糧,誰肯用力讀書習武?當官容易升官容易,賞重罰輕已經成了規矩,誰肯真正為國家出實力做事?……像一塊爛透了的肉,臭魚爛蝦,能整頓變成鮮肉?不但旗務,就是吏治,你做兩廣總督在外,比我清爽,還能不能整頓?唉……這些事不如不想,越想越糟心,越驚心。
隻合住眼睡覺,醒來做事,能着些盡力盡心維持罷了……”說着,眼角竟浸出淚花來。
他如此憂慮國是,李侍堯又慚愧又感動,忙勸慰道:“《紅樓夢》裡說‘烈火烹油鮮花着錦’,盛極難繼,曆代皆有的事。
旗人敗壞腐爛,充其量也就百餘萬人,但吏治我看事尚可為。
把住這一頭,不緻出大亂子的。
”“你說的我也想過,吏治上确乎不敢松懈。
”阿桂已恢複了平靜,自失地一笑說道:“我說的是隐憂,根子上敗壞了。
《紅樓夢》裡還有一句‘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外面兒上瞧還在熏灼鼎盛之時,正因事尚可為,皇上才加倍勤政事必躬親宵旰不懈,你看,尹繼善已經累垮了。
上次看他,半日才認出我來。
傅恒就是平日上朝,走道兒都蹒跚晃蕩,這次病在緬甸,看來也難……就是我,當年你最相熟的,能挽三百斤硬弓,五十斤石鎖玩得滴溜兒轉,是如今這模樣麼?眼見又輪到你了……” “六爺的病到底怎樣了?”李侍堯問道。
他起始發迹靠的就是傅恒,一路平步青雲,其中傅恒奧援也不無着力,他的身體李侍堯自然關切逾常,身子一傾問道:“一路聽官場風言風語。
有說隻是瘧疾,也有說瘟瘴的,說路過湖廣,勒敏專請葉天士看過,說無礙的、說不好的都有。
你知道傅公待我極有恩情的,我一路不高興,就為怕見六爺病重……”他低垂下了頭,歎了口氣。
阿桂眯着眼端坐不語,似乎在斟酌如何對答。
許久,他歎息一聲道。
“無論德、才、資、望,事上待下公忠仁義,大節純粹小節謹慎,本朝人物是沒人能比的了,就是前代先賢,比起來也是難有其匹!人,太全了不成,唉……他是招了造化所忌……”這其實是把話說透了,傅恒病在不測!李侍堯心中一陣慌亂。
他蓦地覺得一陣空落,此刻才明白,自己一生原來都在信托和依賴此人,一旦抽去這根主心骨,竟有些魂魄不能自主的意味!他的臉色有些發白,喃喃說道:“連葉天士也束手了?這……這……”阿桂其實和傅恒交往更深,但他久在中央機樞養成的深沉城府,講究“萬事不激動”,見李侍堯一副失神模樣,安慰道:“你、我、還有過去了的繼善,就連紀昀在内,都是半生闖蕩,一直仰仗着六爺,萬歲爺更和他有骨肉之親托着君臣之義,他實在是我們乾隆朝的柱國頂梁之臣。
不但你心裡不好過,大家都是一樣的。
他患的是瘴疫,葉天士開的藥方用‘以毒攻毒’,砒霜下的分量很重,萬歲爺和傅恒家人都勸阻不許用……這是一半人事一半天命的事……他打熬得好筋骨,體氣原本壯實,回京慢慢調養,也許有些轉機……”他那樣老成幹練的人,說着話已是淚光瑩瑩。
李侍堯還待說話時,門上太監進來禀道:“養心殿蔔公公來了。
有旨意!”阿桂和李侍堯忙都下炕來,已見蔔義掀簾進來。
“皇上有旨。
”蔔義十分習慣地進屋站定,對兩個鹄立待命的大臣說道:“傅恒已經到京,皇上即刻發駕至傅府視疾。
皇上旨意,阿桂、李侍堯亦可前往探視傅恒。
欽此!” “喳!”二人齊聲答道:“奴才們遵旨!” 見二人還要跪,蔔義忙笑挽住阿桂,說道,“主子吩咐過免禮的,請爺們這就過去。
”又對李侍堯笑道:“這多年沒見李爺,還該給您老請安的……”說着喳手窩腳便要打千兒。
李侍堯卻和他十分熟稔,一手拉起,笑道:“你這條老閹狗,還不知是想我呢還是想我的小東道!——瞧你這身行頭,如今是養心殿的老大了吧?”蔔義卻似乎有點怕阿桂,不敢放肆說笑,怯怯地閃眼瞟阿桂一眼,說道:“如今仍是王八恥的頭兒,不過他在圓明園那塊,我在内城裡侍候。
大人雖是玩笑,小的可當不起呢!”阿桂已經更衣齊整,淡淡說了句:“你回去繳旨吧。
”便和李侍堯聯袂出來。
到西華門口,阿桂才問道:“你騎馬來的吧?” “是。
”李侍堯突然覺得阿桂與幾年前已大不相同,體态舉止笑貌音容都變了,透着一股冷峻,令人難以親近,因見問,忙道:“不過騎馬去探視六爺太顯擺,也不合體例,我還是叫他們備轎吧。
”阿桂笑道:“家裡人未必想着給你預備轎子。
何必那麼生分,就坐我的轎吧。
省事省時辰。
”說着上轎。
李侍堯猶豫了一下,忙也上了阿桂的四人擡,一邊擠着在阿桂對面落座,笑道:“如今外任道台都有坐八擡大轎的了,你這麼大官還坐這個!什麼事呀,一到北京就變了!”說着,覺得一動,像滑動似的轎身已經徐行,連轎外輿夫的腳步聲都聽不見,李侍堯想說什麼,看看阿桂臉色,沒言語。
弘時三爺人雖不地道,畢竟是皇上親哥哥,又死了多年,孤兒寡母的,沒有大錯兒,皇上不忍叫寡嫂傷心,再不肯折損他的體面的。
隻可再配一個能幹的漢員把衙務料理起來……”這其實都是外間難以知曉的要緊話,李侍堯聽得極專注,點頭喟然歎道:“弘時當年幾次下手圖謀皇上。
皇上這片心……唉!太仁德了……不過話說回來,如今旗人裡頭,真能做事的也實在是鳳毛麟角。
我幾次建議整頓旗務,折子奏上去都留中了。
真的沒法整頓了麼?” “沒法整頓了……”阿桂悠長歎息一聲,臉上似喜似悲,帶着毋庸置疑的無可奈何,說道:“聖祖爺天縱英明千古一帝,世宗爺那是何等的剛決果毅!幾次痛下決斷整頓,結果呢?整一次出一次大事,整一次回過頭來更加敗壞!旗人一落草就注定有份皇糧,誰肯用力讀書習武?當官容易升官容易,賞重罰輕已經成了規矩,誰肯真正為國家出實力做事?……像一塊爛透了的肉,臭魚爛蝦,能整頓變成鮮肉?不但旗務,就是吏治,你做兩廣總督在外,比我清爽,還能不能整頓?唉……這些事不如不想,越想越糟心,越驚心。
隻合住眼睡覺,醒來做事,能着些盡力盡心維持罷了……”說着,眼角竟浸出淚花來。
他如此憂慮國是,李侍堯又慚愧又感動,忙勸慰道:“《紅樓夢》裡說‘烈火烹油鮮花着錦’,盛極難繼,曆代皆有的事。
旗人敗壞腐爛,充其量也就百餘萬人,但吏治我看事尚可為。
把住這一頭,不緻出大亂子的。
”“你說的我也想過,吏治上确乎不敢松懈。
”阿桂已恢複了平靜,自失地一笑說道:“我說的是隐憂,根子上敗壞了。
《紅樓夢》裡還有一句‘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外面兒上瞧還在熏灼鼎盛之時,正因事尚可為,皇上才加倍勤政事必躬親宵旰不懈,你看,尹繼善已經累垮了。
上次看他,半日才認出我來。
傅恒就是平日上朝,走道兒都蹒跚晃蕩,這次病在緬甸,看來也難……就是我,當年你最相熟的,能挽三百斤硬弓,五十斤石鎖玩得滴溜兒轉,是如今這模樣麼?眼見又輪到你了……” “六爺的病到底怎樣了?”李侍堯問道。
他起始發迹靠的就是傅恒,一路平步青雲,其中傅恒奧援也不無着力,他的身體李侍堯自然關切逾常,身子一傾問道:“一路聽官場風言風語。
有說隻是瘧疾,也有說瘟瘴的,說路過湖廣,勒敏專請葉天士看過,說無礙的、說不好的都有。
你知道傅公待我極有恩情的,我一路不高興,就為怕見六爺病重……”他低垂下了頭,歎了口氣。
阿桂眯着眼端坐不語,似乎在斟酌如何對答。
許久,他歎息一聲道。
“無論德、才、資、望,事上待下公忠仁義,大節純粹小節謹慎,本朝人物是沒人能比的了,就是前代先賢,比起來也是難有其匹!人,太全了不成,唉……他是招了造化所忌……”這其實是把話說透了,傅恒病在不測!李侍堯心中一陣慌亂。
他蓦地覺得一陣空落,此刻才明白,自己一生原來都在信托和依賴此人,一旦抽去這根主心骨,竟有些魂魄不能自主的意味!他的臉色有些發白,喃喃說道:“連葉天士也束手了?這……這……”阿桂其實和傅恒交往更深,但他久在中央機樞養成的深沉城府,講究“萬事不激動”,見李侍堯一副失神模樣,安慰道:“你、我、還有過去了的繼善,就連紀昀在内,都是半生闖蕩,一直仰仗着六爺,萬歲爺更和他有骨肉之親托着君臣之義,他實在是我們乾隆朝的柱國頂梁之臣。
不但你心裡不好過,大家都是一樣的。
他患的是瘴疫,葉天士開的藥方用‘以毒攻毒’,砒霜下的分量很重,萬歲爺和傅恒家人都勸阻不許用……這是一半人事一半天命的事……他打熬得好筋骨,體氣原本壯實,回京慢慢調養,也許有些轉機……”他那樣老成幹練的人,說着話已是淚光瑩瑩。
李侍堯還待說話時,門上太監進來禀道:“養心殿蔔公公來了。
有旨意!”阿桂和李侍堯忙都下炕來,已見蔔義掀簾進來。
“皇上有旨。
”蔔義十分習慣地進屋站定,對兩個鹄立待命的大臣說道:“傅恒已經到京,皇上即刻發駕至傅府視疾。
皇上旨意,阿桂、李侍堯亦可前往探視傅恒。
欽此!” “喳!”二人齊聲答道:“奴才們遵旨!” 見二人還要跪,蔔義忙笑挽住阿桂,說道,“主子吩咐過免禮的,請爺們這就過去。
”又對李侍堯笑道:“這多年沒見李爺,還該給您老請安的……”說着喳手窩腳便要打千兒。
李侍堯卻和他十分熟稔,一手拉起,笑道:“你這條老閹狗,還不知是想我呢還是想我的小東道!——瞧你這身行頭,如今是養心殿的老大了吧?”蔔義卻似乎有點怕阿桂,不敢放肆說笑,怯怯地閃眼瞟阿桂一眼,說道:“如今仍是王八恥的頭兒,不過他在圓明園那塊,我在内城裡侍候。
大人雖是玩笑,小的可當不起呢!”阿桂已經更衣齊整,淡淡說了句:“你回去繳旨吧。
”便和李侍堯聯袂出來。
到西華門口,阿桂才問道:“你騎馬來的吧?” “是。
”李侍堯突然覺得阿桂與幾年前已大不相同,體态舉止笑貌音容都變了,透着一股冷峻,令人難以親近,因見問,忙道:“不過騎馬去探視六爺太顯擺,也不合體例,我還是叫他們備轎吧。
”阿桂笑道:“家裡人未必想着給你預備轎子。
何必那麼生分,就坐我的轎吧。
省事省時辰。
”說着上轎。
李侍堯猶豫了一下,忙也上了阿桂的四人擡,一邊擠着在阿桂對面落座,笑道:“如今外任道台都有坐八擡大轎的了,你這麼大官還坐這個!什麼事呀,一到北京就變了!”說着,覺得一動,像滑動似的轎身已經徐行,連轎外輿夫的腳步聲都聽不見,李侍堯想說什麼,看看阿桂臉色,沒言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