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忠傅恒染恙歸京 能和珅八面玲珑
關燈
小
中
大
“侍堯,你來得極是時候。
”李侍堯遞牌子進軍機處,阿桂剛剛接見一批官員端茶送客,二人相交多年,見面沒有寒暄,頭一句話便道:“這裡有幾份奏折夾片,我已經叫他們揀出來,都是白蓮教徒異動情形,你先看看。
皇上今天上午未必能召見你,除了任上的事,這些事見了你也是要問的,你心裡要有個數。
” 李侍堯接過一疊子厚厚的奏議夾片折頁,輕輕放在炕桌上,他畢竟不肯失禮,就地打個千兒請安,說道:“中堂吉祥!”觑着看阿桂時,氣色還是十分好,隻是看去老相了許多,原來方正英毅的面孔比先拉長了,還不到五十歲的人,眼睑已經松弛,胡須也帶了雜色,一雙三角眼深邃得黑不見底,隻在顧盼時精光一射懾人心目,挂了霜一樣的濃眉也是灰色,壓得低低的,布滿了魚鱗紋的眼圈也有點發黯——這是中年人勞倦過度百試不爽的證據。
李侍堯慨然笑道:“幾乎天天有書信公事,卻是遠隔萬裡雲山——上次進京中堂去了青海,我們有七年沒見面了,中堂的背都有點駝,看去也老了,隻是精神去得,深沉得叫人心障。
” “你還是盛壯,那麼精悍外露。
”阿桂莞爾一笑:“前頭折子已經拜讀了。
圈禁洪仁輝,收監黎光華,粵海關監督李永标剝官袍頂戴,當堂四十脊杖流配三千裡。
一刀劈下劉亞匾血流滿地。
赫然震怒之下胥吏股栗變色,有個衙役的水火棍都唬得落在地上——可都是有的?”李侍堯笑道:“桂中堂露出當年本色了。
這番話活似茶館裡鼓兒詞兒說《劉統勳私訪濟甯府》。
”阿桂指指窗外等候接見的人們,提起筆道:“你先看吧。
今年霜落得早,冬天也來得早,四處遭災,四十多個府要赈濟,冬糧、春小麥種糧,還有冬衣、口外軍隊被服更換——他們等我的批條去戶部辦理。
忙過我們再談。
”說着便伏案疾書。
李侍堯點頭稱是,偏身上炕,依在窗邊看那些夾片。
這些夾片都是外省督撫道府随奏事折子附寄到軍機處的,有的和奏章直接關聯,有的隻是另外附加說明地方情勢,以便軍機大臣閱讀時明了奏章本意,大大小小有幾十件,長的上萬字,短的隻有幾十字,沒頭沒腦甚是雜亂。
李侍堯卻甚有條理,先把夾片分省份各自挑出看,卻是川楚陝甘豫五省的占了約八成,其餘直隸、山東、福建占一成多,其餘都是零星事件。
這麼着,大體心中已經有數。
接着又挑出省送文案,再從題目中挑出要緊的。
夾片講究要言不繁,因此寫得長的必定緊要,或者是軍機處批轉命其詳述的,再挑出來。
約一袋煙工夫,夾片已經分出急旨、緩旨和約旨三類,他信手拈起一件,便看住了,是河南巡撫徐績的夾片文字: 據查鹿邑縣有混元邪教。
混元與收元、無為及白蓮教等,均屬同教異名。
據榮柱審訊樊明德,供出入教者三十七人,所有毗連鹿邑之安徽亳縣民人丁洪奇、張菊業經拿獲,其餘夥黨仍彼此關會踩緝。
并據裴宗錫報,訪獲丁洪奇、張菊二犯,搜出抄經一本,現附呈閱。
至抄經内有“換乾坤,換世界,(反亂年)末劫年”等悖妄字樣,與山東王倫等編造惑衆之語相同,非尋常邪教可比…… 他放過這一折,山東王倫邪教與甘肅蘇四十三、王伏林聚衆謀叛,和台灣的林爽文其中都有聲氣呼應勾扯絲連,統稱“天理教”,其實仍舊不出白蓮教範圍。
但自己從未涉及辦理這類案子,逆教教義、怎樣呼應聯絡、教中人從教規矩,一概滿腦子糨糊兒,因翻山東的折頁,卻沒有此類文卷,隻有一張附在裡邊的九宮八卦圖,一邊寫着“三十六将臨凡世”,一邊寫着“二十八宿臨凡世”,下空“末劫年,刀兵現”字樣被水浸了,字迹已漶漫不清。
再看,有一張戶盛海等結拜盟誓單,寫着“照抄《劉梅占紅布》”字樣,上邊寫着: 自古忠義兼全,未有過于關聖帝君者也。
溯其桃園結義以來,兄弟不啻同胞,患難相顧疾病相扶,芳名耿耿,至今不棄。
我等仰尊帝忠義,竊芳名聚會。
天地神明五谷地主韓朋,日月星光财帛星君韓福,玉皇上帝司命五帝鄭田,觀音佛母五雷神将李昌國四大将軍,上天神丹二劍神将玄天上帝福德龍神關天成、李色弟、方大洪、張元通、林永招五房大哥……自盟之後,兄弟情同骨肉……不敢口吐亵句,不敢以大壓小,不敢謀騙兄弟财産、奸淫義嫂,不敢臨身退縮…… 接着是天神共降富貴綿綿諸類話頭,下邊是幾副對聯: 身背寶劍遊我門 手執木棍打江山 英雄豪傑定乾坤 萬裡江山共一輪 争天奪國一枝洸 洩露軍機劍下忘(亡) 飄飄搖搖影無蹤 萬物靜觀日已紅 還有什麼“一拜盟心王寶明,二拜誓願招過上天神,三拜社公肝膽盡忠義,四拜交付一家四海人……”共是八拜,末了是“八拜後日稱帝名封天”。
他這邊坐着看得專注,阿桂已分撥兒接見幾批大員,又叫了兵部武庫司堂官,說及河南山東淮北早霜天寒,窮民無衣難以度冬,張家口大營軍隊被服換下來,不必就地發賣,調運内地交戶部赈災使用。
武庫司叫苦,說當兵的換下的衣服隻可造紙泡漿用,賣了給軍隊打牙祭,是曆年規矩,調出來軍中有怨言。
“就你知道愛兵?”阿桂皺眉說道:“張家口都統說舊衣被都就地散給貧民了,喀布爾的兵衣說繳了兵部!我自己就是将軍出身,不知道這些小伎倆麼?統統戶部收了——由各地駐營管帶将領直接和戶部辦理,不經你兵部了——去吧!” 那司官吃了硬釘子,端茶哈腰諾諾連聲退下,阿桂一轉眼見李侍堯看夾片看得聚精會神,笑道:“歇歇兒吧。
你才上手,許多事不知首尾。
回頭叫刑部谳獄司堂官給你譬說一下就明白了。
”李侍堯含糊答應兩聲,才明白阿桂是和自己說話,放下夾片折頁子,笑道:“接見完了?我看進去了,隻聽人聲嗡嗡,話語諄諄。
說些什麼,究竟沒有聽見一句。
聽你的話,這次調我回京,有意讓我去刑部了?” “分派你什麼差使現在沒定。
聖意尚在猶豫不決……”阿桂仿佛不勝怠倦,
”李侍堯遞牌子進軍機處,阿桂剛剛接見一批官員端茶送客,二人相交多年,見面沒有寒暄,頭一句話便道:“這裡有幾份奏折夾片,我已經叫他們揀出來,都是白蓮教徒異動情形,你先看看。
皇上今天上午未必能召見你,除了任上的事,這些事見了你也是要問的,你心裡要有個數。
” 李侍堯接過一疊子厚厚的奏議夾片折頁,輕輕放在炕桌上,他畢竟不肯失禮,就地打個千兒請安,說道:“中堂吉祥!”觑着看阿桂時,氣色還是十分好,隻是看去老相了許多,原來方正英毅的面孔比先拉長了,還不到五十歲的人,眼睑已經松弛,胡須也帶了雜色,一雙三角眼深邃得黑不見底,隻在顧盼時精光一射懾人心目,挂了霜一樣的濃眉也是灰色,壓得低低的,布滿了魚鱗紋的眼圈也有點發黯——這是中年人勞倦過度百試不爽的證據。
李侍堯慨然笑道:“幾乎天天有書信公事,卻是遠隔萬裡雲山——上次進京中堂去了青海,我們有七年沒見面了,中堂的背都有點駝,看去也老了,隻是精神去得,深沉得叫人心障。
” “你還是盛壯,那麼精悍外露。
”阿桂莞爾一笑:“前頭折子已經拜讀了。
圈禁洪仁輝,收監黎光華,粵海關監督李永标剝官袍頂戴,當堂四十脊杖流配三千裡。
一刀劈下劉亞匾血流滿地。
赫然震怒之下胥吏股栗變色,有個衙役的水火棍都唬得落在地上——可都是有的?”李侍堯笑道:“桂中堂露出當年本色了。
這番話活似茶館裡鼓兒詞兒說《劉統勳私訪濟甯府》。
”阿桂指指窗外等候接見的人們,提起筆道:“你先看吧。
今年霜落得早,冬天也來得早,四處遭災,四十多個府要赈濟,冬糧、春小麥種糧,還有冬衣、口外軍隊被服更換——他們等我的批條去戶部辦理。
忙過我們再談。
”說着便伏案疾書。
李侍堯點頭稱是,偏身上炕,依在窗邊看那些夾片。
這些夾片都是外省督撫道府随奏事折子附寄到軍機處的,有的和奏章直接關聯,有的隻是另外附加說明地方情勢,以便軍機大臣閱讀時明了奏章本意,大大小小有幾十件,長的上萬字,短的隻有幾十字,沒頭沒腦甚是雜亂。
李侍堯卻甚有條理,先把夾片分省份各自挑出看,卻是川楚陝甘豫五省的占了約八成,其餘直隸、山東、福建占一成多,其餘都是零星事件。
這麼着,大體心中已經有數。
接着又挑出省送文案,再從題目中挑出要緊的。
夾片講究要言不繁,因此寫得長的必定緊要,或者是軍機處批轉命其詳述的,再挑出來。
約一袋煙工夫,夾片已經分出急旨、緩旨和約旨三類,他信手拈起一件,便看住了,是河南巡撫徐績的夾片文字: 據查鹿邑縣有混元邪教。
混元與收元、無為及白蓮教等,均屬同教異名。
據榮柱審訊樊明德,供出入教者三十七人,所有毗連鹿邑之安徽亳縣民人丁洪奇、張菊業經拿獲,其餘夥黨仍彼此關會踩緝。
并據裴宗錫報,訪獲丁洪奇、張菊二犯,搜出抄經一本,現附呈閱。
至抄經内有“換乾坤,換世界,(反亂年)末劫年”等悖妄字樣,與山東王倫等編造惑衆之語相同,非尋常邪教可比…… 他放過這一折,山東王倫邪教與甘肅蘇四十三、王伏林聚衆謀叛,和台灣的林爽文其中都有聲氣呼應勾扯絲連,統稱“天理教”,其實仍舊不出白蓮教範圍。
但自己從未涉及辦理這類案子,逆教教義、怎樣呼應聯絡、教中人從教規矩,一概滿腦子糨糊兒,因翻山東的折頁,卻沒有此類文卷,隻有一張附在裡邊的九宮八卦圖,一邊寫着“三十六将臨凡世”,一邊寫着“二十八宿臨凡世”,下空“末劫年,刀兵現”字樣被水浸了,字迹已漶漫不清。
再看,有一張戶盛海等結拜盟誓單,寫着“照抄《劉梅占紅布》”字樣,上邊寫着: 自古忠義兼全,未有過于關聖帝君者也。
溯其桃園結義以來,兄弟不啻同胞,患難相顧疾病相扶,芳名耿耿,至今不棄。
我等仰尊帝忠義,竊芳名聚會。
天地神明五谷地主韓朋,日月星光财帛星君韓福,玉皇上帝司命五帝鄭田,觀音佛母五雷神将李昌國四大将軍,上天神丹二劍神将玄天上帝福德龍神關天成、李色弟、方大洪、張元通、林永招五房大哥……自盟之後,兄弟情同骨肉……不敢口吐亵句,不敢以大壓小,不敢謀騙兄弟财産、奸淫義嫂,不敢臨身退縮…… 接着是天神共降富貴綿綿諸類話頭,下邊是幾副對聯: 身背寶劍遊我門 手執木棍打江山 英雄豪傑定乾坤 萬裡江山共一輪 争天奪國一枝洸 洩露軍機劍下忘(亡) 飄飄搖搖影無蹤 萬物靜觀日已紅 還有什麼“一拜盟心王寶明,二拜誓願招過上天神,三拜社公肝膽盡忠義,四拜交付一家四海人……”共是八拜,末了是“八拜後日稱帝名封天”。
他這邊坐着看得專注,阿桂已分撥兒接見幾批大員,又叫了兵部武庫司堂官,說及河南山東淮北早霜天寒,窮民無衣難以度冬,張家口大營軍隊被服換下來,不必就地發賣,調運内地交戶部赈災使用。
武庫司叫苦,說當兵的換下的衣服隻可造紙泡漿用,賣了給軍隊打牙祭,是曆年規矩,調出來軍中有怨言。
“就你知道愛兵?”阿桂皺眉說道:“張家口都統說舊衣被都就地散給貧民了,喀布爾的兵衣說繳了兵部!我自己就是将軍出身,不知道這些小伎倆麼?統統戶部收了——由各地駐營管帶将領直接和戶部辦理,不經你兵部了——去吧!” 那司官吃了硬釘子,端茶哈腰諾諾連聲退下,阿桂一轉眼見李侍堯看夾片看得聚精會神,笑道:“歇歇兒吧。
你才上手,許多事不知首尾。
回頭叫刑部谳獄司堂官給你譬說一下就明白了。
”李侍堯含糊答應兩聲,才明白阿桂是和自己說話,放下夾片折頁子,笑道:“接見完了?我看進去了,隻聽人聲嗡嗡,話語諄諄。
說些什麼,究竟沒有聽見一句。
聽你的話,這次調我回京,有意讓我去刑部了?” “分派你什麼差使現在沒定。
聖意尚在猶豫不決……”阿桂仿佛不勝怠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