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輯 大雅村言 第一章 皇帝與作家

關燈
然笨拙,但卻從古至今,盛行不衰。

    盡管呆傻兒當皇帝者不少,不過這位皇帝還不算十分白癡,他還能和那些禦用文人辯争:“蘇轼寫的是古柏,與朕何幹?”有一個叫王珪的老文人兼近臣,叩頭撞階,說:“龍即陛下,陛下即龍,這種心懷歹毒的形容是大不敬的呀!”于是一封诏書,将東坡先生從湖州遞解回開封,關進大獄。

    然後組織專案班子,把這位大師的作品,一一過篩。

    文人整文人的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往政治上拉,上綱上線,無所不用其極,這時候倒一點不講文學規律了。

     話說回來,太接近皇帝的文人,也并不太值得羨慕。

    好處固然很多,但風險也很大。

    《韓非子·說難》裡提到:“夫龍之為蟲也,柔可狎而騎也,然其喉下有逆鱗徑尺,若人有嬰之者,則必殺人。

    人主亦有逆鱗,說者能無嬰人主之逆鱗,則幾矣!”玩龍,或陪龍玩,倒很像馬戲團的馴獸師,不知什麼時候,老虎獅子獸性大發,咬你一口,抓你一把,不死也得掉層皮那樣。

    皇帝老子高興起來,和你唱和一首,填詞兩阕;要一翻臉,輕則卷鋪蓋,重則掉腦袋,在史書上也是屢見不鮮的。

     《史記·郦生陸賈列傳》提到陸賈這位文化人和劉邦的争論。

    因為他“時時前說稱《詩》、《書》。

    高帝罵之曰:‘乃公居馬上而得之,安事《詩》、《書》?’陸生曰:‘居馬上得之,甯可以馬上治之乎?’”劉邦這番話頗具有工農灑脫率直的本色,“老子就是大老粗,你怎麼着?”不過,他是中國曆代皇帝中最早一位寫詩的人,有點文學靈氣,他的“大風起兮雲飛揚,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應該說是豪放一派的。

    比之他的敵手項羽的“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那種悲觀色彩,确乎不同,有大家風範。

    所以,他隻是惱火罵兩句,也就罷了。

    頂多撒起野來,拿儒生的帽子當夜壺用,故意往裡面小便,僅此而已。

     可流氓無産者朱元璋,就沒這便宜了。

    這個當過小和尚,當過要飯花子,當過兵賊的皇帝,出身成分自是呱呱叫的好,但他對于文化人的階級拒絕心理,嚴重失衡,接近變态,成了一個疑慮成性、狂虐嗜殺的暴君。

    哪怕是在拍他馬屁的文章中,有可能聯想到他當和尚、當兵痞者的同音字,也會馬上推出午門斬首的。

    中國封建社會裡,最殘忍的刑法之一,就是将犯人的皮,整張剝下來塞上草,所謂“剝皮揎草”,他是最愛采用的。

    所以給他當禦用文人,下場好者不多。

    甚至他兒子的老師,他的五經師,可稱為他的第一禦用文人宋濂,差點也被他砍了腦袋。

     據明徐祯卿《翦勝野聞》載:“洪武十年,宋學士濂,乞老歸。

    帝親餞之。

    敕其孫慎輔行。

    濂頓首辭,且要曰:‘臣性命未畢蓬土,請歲觐陛階。

    ’既歸,每就帝慶稱賀如約。

    帝念舊,戀戀多情深。

    十三年,失朝,帝召其子中書舍人璲、孫殿廷禮儀司序班慎,問之,對曰:‘不幸有旦夕之憂,惟陛下哀矜其罪!’帝微使人瞰之,無恙,大怒,下璲、慎獄,诏禦史,就誅濂,沒其家。

    ” 這就是潛溪先生的不是了,作為朱元璋的文學顧問,已經獲得了“開國第一文臣”的榮譽,聲名地位也到了頂尖的地步,決定“乞老歸”了,那就徹底歸吧,可他卻是個不甘寂寞的老作家,想歸又不想全歸,要求每年來觐見一次皇上,似是忠誠,實是邀寵。

    其實朱元璋設宴餞行,本是讓他一走了之,不再需要之意,可此公老不知趣,就是十分的無聊了。

    大概見了兩次,也沒有什麼油水可撈,便耍奸脫滑不去了。

    他忘記一個真理,凡流氓,是特别忌諱别人對他耍流氓手段的,朱元璋本是一個流氓無産者,來這一套,他會買賬?這位皇帝的特務系統,密如蛛網,連小巷酒肆裡議論他老婆腳大的小市民,都被捉将官去治罪,何況老先生沒病裝病,連病假條也拿不出來。

    幸好太子出現,皇後求情,宋濂的命算保住了,但谪居茂州,終于死在半路上。

    他兒子宋璲、孫子宋慎,到底還是讓朱元璋給殺了。

     禦用文人下場之慘者,莫過于此了。

     清朝一位編過《唐詩别裁》、《古詩源》的沈德潛老先生,直到乾隆七年,他六十七歲時,才發達起來,老骥伏枥,晚年生輝,這恐怕是很令一些懷才不遇的老齡作家心向往之的事情。

    “高宗莅視,問孰為德潛者,稱以‘江南老名士’,授編修。

    出禦制詩令赓和,稱旨”,從此成為乾隆的禦用文人,恩遇有加。

    “八年,即擢中允,五遷内閣學士。

    乞假還葬,命不必開缺。

    德潛入辭……賦詩餞之。

    十二年,命在上書房行走……是歲,上谕衆臣曰:‘沈德潛誠實謹厚,且憐其晚遇,是以稠疊加恩,以勵老成積學之士……’”(《清史稿》) 做禦用文人除了随班唱和,歌功頌德,吾皇萬歲萬萬歲外,一個必須嚴格自律的準則,就是隻能有皇上的看法,萬不可以有自己的觀點。

    政見不可有異,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