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 隐秘王府
關燈
小
中
大
一是不管牽連到什麼人,隻管大刀闊斧的查下去,王子犯法,與民同罪,事情如是牽到王府,你就照辦公事。
第二是,把内情禀明七王爺,由他作主定奪。
” 胡正光沉吟了一陣,道:“我看,第二個辦法比較好一些。
” 嶽秀長長籲一口氣,道:“那麼,你就照第二個辦法作吧!” 胡正光道:“我想請嶽世兄,在金陵應天府,等這件王妃血案辦完之後,再走不遲。
” 嶽秀道:“留我在應天府,對你也沒有什麼幫助,我看不用了。
” 胡正光道:“嶽世兄不住在應天府,咱們如何能找你。
” 嶽秀道:“你找楊總捕頭要人就是。
” 胡正光道:“唉!嶽世兄,聽說你是親身經曆過王府内的詢問,不知可否把詳細經過,告訴下官。
” 嶽秀淡淡他說道:“兩個王妃身側從人,守在一座小廳中,但問我話的卻是一個男子口音,怎麼回事,你們自己猜猜了。
” 胡正光忽然間出了一身大汗,道:“嶽世兄,你是說王妃……” 嶽秀冷冷一笑,道;“事情很複雜,是不是?” 胡正光道:“是是!我是進士出身,作了十幾年知縣州官,也問過不少離奇的命案,但這一次是最奇怪了,簡直是丈二金剛,有些叫人摸不着頭腦了。
” 嶽秀道:“那是因為事情發生在王府之中,所以,你心理感覺着自己無能審問。
” 胡正光道:“說的也是,所以,下官才千方百計的借重你嶽世兄。
” 嶽秀道:“在下的看法,你先去見見七王爺,也許七王爺會改變了心意,把兇手定罪處斬,一了百了,結了這件案子?” 胡正光道:“嶽世兄的意思是……” 嶽秀站起身子,接道:“官場中事,你們照官場的辦法處置、在下也要告辭了。
” 劉文長急急說道:“嶽世兄,酒還未吃……” 嶽秀轉過身子,大步向前行去。
胡正光低聲道:“楊總捕頭,替我送客。
” 一面以目示意要楊晉陪着嶽秀,不用再來了。
楊晉緊随在嶽秀身後,離開了應天府,低聲說道:“嶽世兄,光臨寒舍如何?” 嶽秀回顧了楊晉一眼,緩緩說道:“我本已不想再管江湖中事,但又被你拖了出來,目下的重頭戲,顯然已在七王爺的府中,有很多事,我也無法妄作論斷,得和令媛談談。
” 楊晉突然低聲接道:“老弟,我也給弄的眼花缭亂,這嫌犯是不是王爺身側從婢? 他們都有着很高的武功,而且,他們練的是道道地地的江湖人物的武功,不像是出身于武将世家,以刀、弓為主的武功,固此,在下斷言他們,出身于江湖之上,使在下想不通的是,他們為什麼要混入王府,目的何在?” 楊晉道:“唉!可惜,應天府的捕頭,不能在王府中抓人。
” 嶽秀微微一笑,道:“就算你們能抓人,但以那銀婦、鐵婦兩人的武功而言,你們也無法抓到。
” 楊晉道:“兩人的武功很高嗎?” 嶽秀道:“很高,單以武功而論,隻怕可以列名武林中一流高手。
” 話由嶽秀口說出,楊晉是不能不信,呆了一呆,道:“老弟,咱們回家去燙壺酒,好好的談談。
” 楊姑娘看到了嶽哥去而複返,心中那份高興,簡直是無法形容,一面下廚房,親自指導廚師作菜備酒,務求色色精細可口;一面帶着貼身的丫頭,親自替嶽秀安排一間卧房。
酒菜備好,楊姑娘親自捧上桌面,為了談話方便,楊晉決定把酒宴設在書房。
這位天下名捕閱人多矣!冷眼旁觀,那還會瞧不出女兒的心事。
笑一笑,道:“燕兒,嶽者弟不是外人,你忙過了廚下事務,可到書房中來坐坐。
” 嶽秀也笑一笑,道:“姑娘,廚下事交給師傅,我還有很多事向姑娘讨教。
” 眨動了一下大眼睛,楊姑娘緩緩在椅上坐下,粉頰上,帶着三分嬌羞之态,道: “向我讨教什麼事啊?” 嶽秀道:“自然是王府中事。
” 回顧了父親一眼,楊玉燕低聲道:“爹!你又把嶽大哥拖下水了?” 女心外向,對父親的口氣中,隐隐有責備之意。
楊晉哈哈一笑,道:“孩子,這次不是爹拖他下水……” 楊玉燕接道:“那是……” 楊晉道:“是胡大人親自請嶽老弟出來幫忙。
” 楊玉燕眨動了一下大眼睛,盯住在嶽秀身上,道:“你答應了?” 嶽秀道:“胡大人舌吐蓮花,家母被他們說服了,我不答應也不成。
” 楊晉突然發覺到玉燕姑娘肚子裡有很多機密,竟然未告訴過自己。
不禁一皺眉頭,道:“孩子,你好像有很多事,沒有告訴我?” 楊玉燕道:“爹,不少事,我不但沒有告訴過你,也沒有告訴過嶽大哥,但他們和我說過,要我勸勸嶽大哥,别再多事,而且,保證爹全身退休、七日内要嶽大哥退出金陵……” 嶽秀接道:“什麼人和你談的?” 楊五燕道:“銀婦。
” 嶽秀道:“這麼說來,這件事果然和王爺夫人有關了?” 楊玉燕道:“我們隻有這樣猜想,銀婦和我談話時,一直未提到夫人。
” 楊晉道:“孩子,他們沒有提到,難道你也沒有問嗎?” 楊玉燕道:“自然是問了,不過,銀婦不肯說,她隻告訴我,爹就算想辦這件事,應天府也不會要你辦,爹既然不問了,為什麼拖嶽大哥下水?” 楊晉道:“這麼說來,他們早已知道你的身份了?” 楊玉燕道:“大概是吧!” 楊晉道:“你這丫頭,也不早告訴我,我可以勸勸胡大人,要他們早些罷手,如今又把嶽老弟拖了出來……” 嶽秀接道:“不要緊,官場中人,最是善變,我已要那胡大入去問七王爺,老實話,這件案是否會辦下去,要取決于七玉爺的态度。
” 楊晉道:“嶽老弟,先在寒舍中留居幾日,看看七王爺如何決定這件事。
” 楊玉燕輕輕歎息一聲,道:“嶽大哥,你在金陵至多還能留五天了。
” 嶽秀道;“五天之後呢?” 楊玉燕道:“他們會不計一切後果,施用各種手段對付你。
” 嶽秀道:“這個我倒不怕……” 楊玉燕接道:“可是,伯母,她……” 嶽秀冷笑一聲,接道:“最好他們别招惹到母親,那将會激起我的殺機……” 語聲一頓,道:“有了上一次的經驗,我不能不作準備,我已把家母藏了起來。
” 楊玉燕道:“那好極了,爹,咱們也先把娘暗中送走,免得他們狗急跳牆,傷害到手無縛雞之力的母親。
” 楊晉道:“這話也對。
” 楊玉燕道:“事不宜遲,爹如決定了,立刻去辦。
” 楊晉未再多言,起身行人内宅。
書房中隻餘下嶽秀和楊玉燕兩個人。
楊玉燕側目望了嶽秀一眼,忽然間覺得臉上一熱,微帶羞意說道:“嶽大哥,你真的準備和他們周旋下去?” 嶽秀笑一笑,道:“你說呢?” 楊玉燕道:“我不知道,但我卻感覺到這件事很嚴重,他們不像是虛言恫吓。
” 嶽秀道:“他們不是恫吓,問題是咱們應不應該管這件事,如是應該管,縱然是艱苦無比,咱們也得伸手,如是不該管,就算伸手之勞,咱們似乎也用不着多管了。
” 楊玉燕有些意外的擡起頭,道:“嶽兄,你真的要幫我爹這個忙嗎?” 嶽秀歎口氣,緩緩說道:“本來,我不喜卷入江湖是非紛争,但令尊和胡大人,去見家母,說服了我母親,家母下令使我無法不管,再說,他們的行為,也有些使我惱火。
” 楊玉燕道:“嶽兄,我知道,爹的能耐,管不了這件事,所以,我勸他不要管,但嶽大哥插手進來,那就大大的不同了。
” 嶽秀笑一笑,道:“現在可以說了嗎”? 楊玉燕點點頭,道:“嶽大哥決心管這件事了,你不問我也要告訴你……” 語聲微微一頓,接道:“他們沒有把爹放在眼中,但卻把你看作了勁敵,他們要我勸告你,不要多管閑事。
” 嶽秀道:“是銀婦,鐵婦?” 楊玉燕道:“不是她們……?” 嶽秀精神一震,道:“什麼人告訴你的?” 楊玉燕道:“我沒有看到他,但陪我去的,是鐵嬷,他坐在一間雅室中,我們隔着一張竹簾交談。
” 嶽秀道:“是不是男子口音?” 楊玉燕道:“不是,一個女子口音,她要我轉告你,你插手此事,目的何在?如是想要一筆銀子,可以和她說明,她可以送給你。
” 嶽秀道:“是不是王爺夫人呢?” 楊玉燕道:“聲音不像,我聽過七王爺夫人的說話聲音,但決不是她。
” 嶽秀道:“燕姑娘,你如沒有說鍺,事情就更複雜了?” 楊玉燕凄涼一笑,接道:“嶽大哥,我爹的事,多承你幫忙,我們父女,都感激不盡。
” 嶽秀道:“不用客氣啦,事情是我自己找的,遇上這樣的強敵,倒是逐漸激起了我的鬥志。
” 楊玉燕道:“我一直擔心嶽大哥心中不高興……” 語聲微微一頓,接道:“大哥,你看我和過去,是否有些不同了?” 嶽秀道:“你現在似乎是長大了,也變的文靜多了。
” 楊玉燕道:“近一個月來,對我而言,像過了幾十年似的,我自己也覺着懂事不少。
” 嶽秀笑道:“那很好,記得我們初見面時,你兇霸霸的,一言不合,似是就要找人打架。
” 楊玉燕道:“大哥,我很慚愧,似乎是太幼稚了?” 輕輕歎口氣,接道:“嶽大哥,我有一點不情之求,不知你是否答應?” 嶽秀心頭一震,嘴裡卻笑着說道:“什麼事,先說說看,如是我能答應,自然不會推辭?” 楊玉燕道:“近日來的經曆,使我知道自己的武功太差,希望大哥能指點我幾招,不知可以不可以?” 嶽秀略一沉吟,道:“好吧,不過我先看看你的成就?” 楊玉燕道:“那是自然,嶽大哥如有興趣,咱們現在就去試試如何?” 嶽秀點點頭,站起身子,随楊玉燕行入後院。
嶽秀背手而立,看着楊玉燕演完了所有的武功,點頭笑道:“身手不凡……” 楊玉燕道:“人家要你指教錯失,誰要你誇獎我了?” 嶽秀道:“我指點五招劍法,三招掌法。
” 楊玉燕一嘟小嘴道:“嶽大哥,你不覺着大小氣嗎。
” 嶽秀道:“隻要你能練熟我傳的五劍、三掌,一般江湖人物,你都可以對付了?” 楊玉燕眨動了一下大眼睛,道:“真的嗎?” 嶽秀微微一笑道:“大概可以吧!” 楊玉燕在嶽秀指點下,開始習練劍法,前兩招都是守勢,後三招才是攻敵的劍招。
花了大半個時辰之久,嶽秀才教完了五招劍法。
楊玉燕抿嘴一笑,道:“大哥回書房喝酒去吧!” 嶽秀道:“你呢?” 楊玉燕道:“我還練幾遍,剛剛入門,不練的熟悉一些,隻怕會忘掉了。
” 嶽秀道:“不累嗎?” 楊玉燕道:“累!不過,我不能使你失望,覺着我太笨了。
”、嶽秀發覺她目光神情中,對自己似有着無比的崇敬和眷戀,心頭微微一震,道: “你一個人練練吧!我不打擾你了。
” 轉身行入書房。
不知何時,楊晉已然回來,一個人在喝着酒。
嶽秀一抱拳,道:“大人幾時回來了?” 楊晉道:“老弟,這稱呼太外氣,也叫我汗顔無地,你如不嫌棄,就叫我一聲楊兄。
”嶽秀道:“這個,不太好吧,你和家舅是多年好友,長幼之序……?” 楊晉接道;“武林人不講究這些……” 語聲一頓,接道:“我回來一陣了,看你們在習劍,我沒有敢打擾,先回書房來了。
”
第二是,把内情禀明七王爺,由他作主定奪。
” 胡正光沉吟了一陣,道:“我看,第二個辦法比較好一些。
” 嶽秀長長籲一口氣,道:“那麼,你就照第二個辦法作吧!” 胡正光道:“我想請嶽世兄,在金陵應天府,等這件王妃血案辦完之後,再走不遲。
” 嶽秀道:“留我在應天府,對你也沒有什麼幫助,我看不用了。
” 胡正光道:“嶽世兄不住在應天府,咱們如何能找你。
” 嶽秀道:“你找楊總捕頭要人就是。
” 胡正光道:“唉!嶽世兄,聽說你是親身經曆過王府内的詢問,不知可否把詳細經過,告訴下官。
” 嶽秀淡淡他說道:“兩個王妃身側從人,守在一座小廳中,但問我話的卻是一個男子口音,怎麼回事,你們自己猜猜了。
” 胡正光忽然間出了一身大汗,道:“嶽世兄,你是說王妃……” 嶽秀冷冷一笑,道;“事情很複雜,是不是?” 胡正光道:“是是!我是進士出身,作了十幾年知縣州官,也問過不少離奇的命案,但這一次是最奇怪了,簡直是丈二金剛,有些叫人摸不着頭腦了。
” 嶽秀道:“那是因為事情發生在王府之中,所以,你心理感覺着自己無能審問。
” 胡正光道:“說的也是,所以,下官才千方百計的借重你嶽世兄。
” 嶽秀道:“在下的看法,你先去見見七王爺,也許七王爺會改變了心意,把兇手定罪處斬,一了百了,結了這件案子?” 胡正光道:“嶽世兄的意思是……” 嶽秀站起身子,接道:“官場中事,你們照官場的辦法處置、在下也要告辭了。
” 劉文長急急說道:“嶽世兄,酒還未吃……” 嶽秀轉過身子,大步向前行去。
胡正光低聲道:“楊總捕頭,替我送客。
” 一面以目示意要楊晉陪着嶽秀,不用再來了。
楊晉緊随在嶽秀身後,離開了應天府,低聲說道:“嶽世兄,光臨寒舍如何?” 嶽秀回顧了楊晉一眼,緩緩說道:“我本已不想再管江湖中事,但又被你拖了出來,目下的重頭戲,顯然已在七王爺的府中,有很多事,我也無法妄作論斷,得和令媛談談。
” 楊晉突然低聲接道:“老弟,我也給弄的眼花缭亂,這嫌犯是不是王爺身側從婢? 他們都有着很高的武功,而且,他們練的是道道地地的江湖人物的武功,不像是出身于武将世家,以刀、弓為主的武功,固此,在下斷言他們,出身于江湖之上,使在下想不通的是,他們為什麼要混入王府,目的何在?” 楊晉道:“唉!可惜,應天府的捕頭,不能在王府中抓人。
” 嶽秀微微一笑,道:“就算你們能抓人,但以那銀婦、鐵婦兩人的武功而言,你們也無法抓到。
” 楊晉道:“兩人的武功很高嗎?” 嶽秀道:“很高,單以武功而論,隻怕可以列名武林中一流高手。
” 話由嶽秀口說出,楊晉是不能不信,呆了一呆,道:“老弟,咱們回家去燙壺酒,好好的談談。
” 楊姑娘看到了嶽哥去而複返,心中那份高興,簡直是無法形容,一面下廚房,親自指導廚師作菜備酒,務求色色精細可口;一面帶着貼身的丫頭,親自替嶽秀安排一間卧房。
酒菜備好,楊姑娘親自捧上桌面,為了談話方便,楊晉決定把酒宴設在書房。
這位天下名捕閱人多矣!冷眼旁觀,那還會瞧不出女兒的心事。
笑一笑,道:“燕兒,嶽者弟不是外人,你忙過了廚下事務,可到書房中來坐坐。
” 嶽秀也笑一笑,道:“姑娘,廚下事交給師傅,我還有很多事向姑娘讨教。
” 眨動了一下大眼睛,楊姑娘緩緩在椅上坐下,粉頰上,帶着三分嬌羞之态,道: “向我讨教什麼事啊?” 嶽秀道:“自然是王府中事。
” 回顧了父親一眼,楊玉燕低聲道:“爹!你又把嶽大哥拖下水了?” 女心外向,對父親的口氣中,隐隐有責備之意。
楊晉哈哈一笑,道:“孩子,這次不是爹拖他下水……” 楊玉燕接道:“那是……” 楊晉道:“是胡大人親自請嶽老弟出來幫忙。
” 楊玉燕眨動了一下大眼睛,盯住在嶽秀身上,道:“你答應了?” 嶽秀道:“胡大人舌吐蓮花,家母被他們說服了,我不答應也不成。
” 楊晉突然發覺到玉燕姑娘肚子裡有很多機密,竟然未告訴過自己。
不禁一皺眉頭,道:“孩子,你好像有很多事,沒有告訴我?” 楊玉燕道:“爹,不少事,我不但沒有告訴過你,也沒有告訴過嶽大哥,但他們和我說過,要我勸勸嶽大哥,别再多事,而且,保證爹全身退休、七日内要嶽大哥退出金陵……” 嶽秀接道:“什麼人和你談的?” 楊五燕道:“銀婦。
” 嶽秀道:“這麼說來,這件事果然和王爺夫人有關了?” 楊玉燕道:“我們隻有這樣猜想,銀婦和我談話時,一直未提到夫人。
” 楊晉道:“孩子,他們沒有提到,難道你也沒有問嗎?” 楊玉燕道:“自然是問了,不過,銀婦不肯說,她隻告訴我,爹就算想辦這件事,應天府也不會要你辦,爹既然不問了,為什麼拖嶽大哥下水?” 楊晉道:“這麼說來,他們早已知道你的身份了?” 楊玉燕道:“大概是吧!” 楊晉道:“你這丫頭,也不早告訴我,我可以勸勸胡大人,要他們早些罷手,如今又把嶽老弟拖了出來……” 嶽秀接道:“不要緊,官場中人,最是善變,我已要那胡大入去問七王爺,老實話,這件案是否會辦下去,要取決于七玉爺的态度。
” 楊晉道:“嶽老弟,先在寒舍中留居幾日,看看七王爺如何決定這件事。
” 楊玉燕輕輕歎息一聲,道:“嶽大哥,你在金陵至多還能留五天了。
” 嶽秀道;“五天之後呢?” 楊玉燕道:“他們會不計一切後果,施用各種手段對付你。
” 嶽秀道:“這個我倒不怕……” 楊玉燕接道:“可是,伯母,她……” 嶽秀冷笑一聲,接道:“最好他們别招惹到母親,那将會激起我的殺機……” 語聲一頓,道:“有了上一次的經驗,我不能不作準備,我已把家母藏了起來。
” 楊玉燕道:“那好極了,爹,咱們也先把娘暗中送走,免得他們狗急跳牆,傷害到手無縛雞之力的母親。
” 楊晉道:“這話也對。
” 楊玉燕道:“事不宜遲,爹如決定了,立刻去辦。
” 楊晉未再多言,起身行人内宅。
書房中隻餘下嶽秀和楊玉燕兩個人。
楊玉燕側目望了嶽秀一眼,忽然間覺得臉上一熱,微帶羞意說道:“嶽大哥,你真的準備和他們周旋下去?” 嶽秀笑一笑,道:“你說呢?” 楊玉燕道:“我不知道,但我卻感覺到這件事很嚴重,他們不像是虛言恫吓。
” 嶽秀道:“他們不是恫吓,問題是咱們應不應該管這件事,如是應該管,縱然是艱苦無比,咱們也得伸手,如是不該管,就算伸手之勞,咱們似乎也用不着多管了。
” 楊玉燕有些意外的擡起頭,道:“嶽兄,你真的要幫我爹這個忙嗎?” 嶽秀歎口氣,緩緩說道:“本來,我不喜卷入江湖是非紛争,但令尊和胡大人,去見家母,說服了我母親,家母下令使我無法不管,再說,他們的行為,也有些使我惱火。
” 楊玉燕道:“嶽兄,我知道,爹的能耐,管不了這件事,所以,我勸他不要管,但嶽大哥插手進來,那就大大的不同了。
” 嶽秀笑一笑,道:“現在可以說了嗎”? 楊玉燕點點頭,道:“嶽大哥決心管這件事了,你不問我也要告訴你……” 語聲微微一頓,接道:“他們沒有把爹放在眼中,但卻把你看作了勁敵,他們要我勸告你,不要多管閑事。
” 嶽秀道:“是銀婦,鐵婦?” 楊玉燕道:“不是她們……?” 嶽秀精神一震,道:“什麼人告訴你的?” 楊玉燕道:“我沒有看到他,但陪我去的,是鐵嬷,他坐在一間雅室中,我們隔着一張竹簾交談。
” 嶽秀道:“是不是男子口音?” 楊玉燕道:“不是,一個女子口音,她要我轉告你,你插手此事,目的何在?如是想要一筆銀子,可以和她說明,她可以送給你。
” 嶽秀道:“是不是王爺夫人呢?” 楊玉燕道:“聲音不像,我聽過七王爺夫人的說話聲音,但決不是她。
” 嶽秀道:“燕姑娘,你如沒有說鍺,事情就更複雜了?” 楊玉燕凄涼一笑,接道:“嶽大哥,我爹的事,多承你幫忙,我們父女,都感激不盡。
” 嶽秀道:“不用客氣啦,事情是我自己找的,遇上這樣的強敵,倒是逐漸激起了我的鬥志。
” 楊玉燕道:“我一直擔心嶽大哥心中不高興……” 語聲微微一頓,接道:“大哥,你看我和過去,是否有些不同了?” 嶽秀道:“你現在似乎是長大了,也變的文靜多了。
” 楊玉燕道:“近一個月來,對我而言,像過了幾十年似的,我自己也覺着懂事不少。
” 嶽秀笑道:“那很好,記得我們初見面時,你兇霸霸的,一言不合,似是就要找人打架。
” 楊玉燕道:“大哥,我很慚愧,似乎是太幼稚了?” 輕輕歎口氣,接道:“嶽大哥,我有一點不情之求,不知你是否答應?” 嶽秀心頭一震,嘴裡卻笑着說道:“什麼事,先說說看,如是我能答應,自然不會推辭?” 楊玉燕道:“近日來的經曆,使我知道自己的武功太差,希望大哥能指點我幾招,不知可以不可以?” 嶽秀略一沉吟,道:“好吧,不過我先看看你的成就?” 楊玉燕道:“那是自然,嶽大哥如有興趣,咱們現在就去試試如何?” 嶽秀點點頭,站起身子,随楊玉燕行入後院。
嶽秀背手而立,看着楊玉燕演完了所有的武功,點頭笑道:“身手不凡……” 楊玉燕道:“人家要你指教錯失,誰要你誇獎我了?” 嶽秀道:“我指點五招劍法,三招掌法。
” 楊玉燕一嘟小嘴道:“嶽大哥,你不覺着大小氣嗎。
” 嶽秀道:“隻要你能練熟我傳的五劍、三掌,一般江湖人物,你都可以對付了?” 楊玉燕眨動了一下大眼睛,道:“真的嗎?” 嶽秀微微一笑道:“大概可以吧!” 楊玉燕在嶽秀指點下,開始習練劍法,前兩招都是守勢,後三招才是攻敵的劍招。
花了大半個時辰之久,嶽秀才教完了五招劍法。
楊玉燕抿嘴一笑,道:“大哥回書房喝酒去吧!” 嶽秀道:“你呢?” 楊玉燕道:“我還練幾遍,剛剛入門,不練的熟悉一些,隻怕會忘掉了。
” 嶽秀道:“不累嗎?” 楊玉燕道:“累!不過,我不能使你失望,覺着我太笨了。
”、嶽秀發覺她目光神情中,對自己似有着無比的崇敬和眷戀,心頭微微一震,道: “你一個人練練吧!我不打擾你了。
” 轉身行入書房。
不知何時,楊晉已然回來,一個人在喝着酒。
嶽秀一抱拳,道:“大人幾時回來了?” 楊晉道:“老弟,這稱呼太外氣,也叫我汗顔無地,你如不嫌棄,就叫我一聲楊兄。
”嶽秀道:“這個,不太好吧,你和家舅是多年好友,長幼之序……?” 楊晉接道;“武林人不講究這些……” 語聲一頓,接道:“我回來一陣了,看你們在習劍,我沒有敢打擾,先回書房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