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輯 生命之虹
關燈
小
中
大
“我就和小鳥一起飛,飛到好高好高的雲彩上面去。
” 媽媽說:“我要把你扔到晾台上去。
” 泓泓說:“晾台上有小竹竹,我要摘小竹竹的葉子去喂小烏龜。
” 媽媽說:“那……那我把你給扔到電視機裡去。
” 泓泓說:“我正好到電視機裡去演節目。
” 媽媽說:“演什麼節目呢?” 泓泓說:“演你小寶寶的齊魯新苗呗。
” 22 那天,電視新聞中播報了爸爸參加一個活動的鏡頭。
泓泓說:“怎麼家裡有一個爸爸,那裡面也有一個爸爸呢?”爸爸說:“那怎麼家裡有一個泓泓,前幾天電視裡也有一個泓泓呢?”泓泓“哦”了一聲說:“原來是這麼一回事兒啊。
” 那天,泓泓看到一張她四個月的照片,媽媽問:“這是誰呀?”泓泓說:“泓泓呗。
象個小肥豬一樣。
” 那天,爸爸一時興起,大聲地唱了一句:“……吼一聲——”泓泓跑過來說:“不對吧?應該是兔醫生,猴怎麼能當醫生呢?”說着,還晃了晃手裡的一本卡通書。
那天,早晨起來小清姐姐給泓泓講了嫦娥奔月和吳剛、嫦娥在月宮裡種桂花樹的故事,傍晚爸爸媽媽無意中講起美國的自由女神,泓泓立刻跑過來說:“自由女神在廣寒宮裡。
” 23 那天泓泓一個人在玩動物世界積木,邊玩邊嘟嚷地說:“你們這些,你愛我我愛你的,可真好笑。
” 爸爸說:“啊?這是誰教你的?” 泓泓如同沒有聽見,照樣嘟嚷着:“小馬愛小驢,駱駝愛大象,狗熊愛老虎……” 爸爸說:“這麼個愛法呀?” 泓泓說:“啊。
要是讓老虎去愛小羊,那不得給吃了嗎?” 爸爸說:“你不是說大老虎是你的好朋友嗎?” 泓泓說:“大老虎偷吃小羊,我才不跟他玩呢!” 泓泓三歲兩個月了,已經分得出朋友和敵人來了。
24 爸爸應一家民營企業的邀請,到海南島采訪去了,走後當晚,洗刷完準備上床時,泓泓忽然對媽媽說:“你讓姐姐回家吧。
” 媽媽問:“怎麼了呢?” 泓泓想了想說:“我也不知道。
” 但過了一會兒她又找到媽媽面前說:“媽媽,晚上你摟我睡。
” 媽媽這才明白了她的心思:小清姐姐是從郊區農村來的,平時泓泓總跟姐姐一起睡,隻有姐姐回家時才能跟媽媽一起睡。
泓泓這是要媽媽摟她睡的。
媽媽說:“今天媽媽累了,明天媽媽摟你睡好嗎?” 泓泓立刻高興地跳起來,說:“哦,明天媽媽摟我睡咯——” 上床後,泓泓又下了床,跑到媽媽面前說:“媽媽,你自己睡孤獨不孤獨呀?” 媽媽說:“孤獨,可怎麼辦呢?” 泓泓說:“我給你找個小狗狗做伴吧。
”于是把自己的小狗狗、小白兔、長頸鹿等等,一咕腦兒地搬到了媽媽床上。
媽媽很感動,說:“泓泓可真乖,知道心痛媽媽了。
” 25 爸爸去海南後,每隔幾天總要跟家中通一次電話,每次通話時泓泓總是主角。
其時正值十一月中旬,是海南的黃金季節,一次爸爸告訴說他到亞龍灣遊泳去了,那兒的水可清可暖了。
泓泓說:“爸爸,你那兒可真奇怪,我都穿兩件毛衣了。
” 總也不見爸爸回家,那天泓泓對媽媽說:“爸爸的車怎麼跑得這麼慢哪,怎麼還不回來呀?” 爸爸平時在家,外出時經常騎一輛小木蘭,泓泓以為爸爸是騎着小木蘭去海南島的。
期間,一次電視上播出江澤民出訪東南亞的新聞,泓泓邊看邊問媽媽說:“爸爸昵?爸爸怎麼還沒出來呀?” 媽媽逗她說:“你爸爸在門後邊哪。
” 泓泓信以為真,但直到最後也沒見爸爸露面兒,又問:“爸爸老是躲在門後邊做什麼呢?” 26 電視上播放電視劇連續劇《三國演義》,因為打仗的場景多,泓泓說害怕,不敢看,也不讓媽媽姐姐看。
爸爸回來後堅持要看,她隻好躲到别的屋子裡去玩,可沒幾天就被爸爸有意無意中講的三國中的故事吸引住了,也跟着看起來;看着還不時問着曹操、劉備、關羽、張飛、趙雲等人的一些故事和情節。
一天泓泓對爸爸說:“我是個小三國迷,你是個大三國迷。
” 爸爸說:“姐姐呢?” 泓泓說:“姐姐是個中三國迷。
” 爸爸問:“媽媽呢?” 泓泓說:“媽媽也是個大三國迷。
” 爸爸說:“幹脆,爸爸當個老三國迷,讓你媽媽當個大三國迷吧。
” 第二天泓泓要聽《三國演義》插曲時,爸爸說:“行,咱們兩個,一個大三國迷,一個小三國迷,一起聽。
” 泓泓不肯了,說:“爸,大三國迷是媽媽,你是個老三國迷。
” 《三國演義》播映過程中停播了一段時間,爸爸很遺憾泓泓也很遺憾。
那天電視裡預告說要恢複播映,泓泓連忙告訴爸爸說:“爸爸爸爸,今天演三國!今天演三國!” 泓泓真的成了一個“小三國迷”了。
27 泓泓喜歡聽《三國演義》裡的插曲,爸爸也很喜歡聽,每逢電視劇開播或者結束,爺兒倆便一邊聽一邊跟着唱起來:“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媽媽和小清姐姐也喜歡,有時也參加到一起唱。
這樣,每次《三國演義》開播或者結束,家裡便開起小型音樂會,熱鬧得一塌糊塗。
為了便于學,爸爸還特意把插曲錄下,每每高興,父女倆便對着錄音機學唱起來。
那天睡覺前,爸爸一邊洗着臉一邊哼着:“……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泓泓忽然拖着腔兒說:“哎呀,這是誰唱的?怎麼這麼難聽啊!” 爸爸說:“難聽?怎麼我覺得好聽着呢。
” 泓泓跑到媽媽面前說:“媽媽媽媽,你聽見了沒有,爸爸唱得可好聽了,比電視裡唱得好聽多啦!” 媽媽說:“好,泓泓學會諷刺人了。
” 28 那天《三國演義》電視劇播完,接下是山東台的“今日報道”,媽媽想看,爸爸說沒意思,随手把電視機給關了。
泓泓不高興。
其時爸爸剛好削完一個蘋果,問她說:“你吃嗎?” 泓泓把頭一歪,說:“不吃!你不幫人家開電視,人家也不幫你吃蘋果!” 爸爸媽媽都被惹笑了。
29 泓泓三歲五個月了。
三歲前她經常鬧病,多是扁桃體發炎,引起發燒、嗓子腫痛等等;很少有哪一個月不向醫院跑或者吃藥打針的,經常都是半夜三更一看燒起來了,抱起來就向門外跑。
有一次媽媽害怕影響檢查結果,離家前沒給泓泓吃退燒藥,到醫院後泓泓燒到四十度,并且出現兩腿抽風,把爸爸媽媽吓得不輕。
但三歲一過,病就明顯少了。
醫生說,孩子三歲以前缺少抵抗力,三歲以後該有的抵抗力都有了。
果真如此,泓泓有幸,爸爸媽媽也有幸了。
30 晚飯後,泓泓跟爸爸上到山上的亭子裡時,天上正挂着一輪不盈不虧的月亮。
爸爸問:“月亮怎麼出來的這麼早啊?” 泓泓說:“她吃飽了就出來了呗。
” 爸爸說:“你見她吃的什麼呢?” 泓泓說:“你沒見雲彩少了一塊啊?” 爸爸說:“好,雲彩原來是月亮的晚餐哪。
” 泓泓不接茬,卻隻管自問自答道:“她出來玩,怎麼不帶星星弟弟呢?” 爸爸說:“星星是月亮的弟弟,那誰是月亮的妹妹呢?” 泓泓說:“第一個出來的是弟弟,第二個出來的是妹妹呗。
” 31 星期天,泓泓跟媽媽、大姨和晶晶姐姐、碩碩姐姐去動物園玩。
泓泓一路看動物一路發着議論,如這個最小那個最大等等。
走過一圈,臨到出來時媽媽一總結,竟然就總結出不少個“最”來:大象最大,駱駝最高,獅子最兇,天鵝最白,秃鸠最醜,小猴最乖,棕熊最笨……等等,等等。
媽媽問:“那什麼最黑呢?” 泓泓想了想說:“黑瞎子最黑呀。
” 大家都誇她答得對,她卻忽然指着大姨說:“我可不是說的你!” 大家一愣,這才發現大姨身上穿的是一件黑皮翻毛短大衣,便哄地一聲笑翻了。
32 泓泓跟小清姐姐出去玩回來,爸爸拿出山楂條給她吃,她吃完後,爸爸見桌子上還剩下一根,便又拿給她。
泓泓說:“那是留給媽媽的。
” 爸爸問:“為什麼隻留給媽媽不留給爸爸呢?” 泓泓說:“媽媽累。
” 爸爸問:“爸爸不累嗎?” 泓泓不答,又說:“姐姐也累。
” 爸爸說:“山楂條是爸爸買的,不說爸爸累,以後再也不給你買了。
” 泓泓說:“不給買就拉倒呗。
” 中午,媽媽問泓泓:“你怎麼知道媽媽累呢?” 泓泓說:“媽媽上班。
” 問:“那姐姐呢?” 答:“姐姐做飯。
” 又問:“那爸爸呢?” 又答:“爸爸不做飯。
” 原來泓泓腦子裡的該不該留山楂條是與累不累、上班不上班、做飯不做飯為标準的。
33 新年前後,電視裡經常出現各地發生火災水災的鏡頭。
一次正播着,泓泓忽然問:“那人災是什麼呢?” 因為那一陣子爸爸一心要糾正泓泓用左手畫畫的毛病,問話時她也正用左手在畫着畫兒。
爸爸就說:“人災就是用左手拿筆畫畫。
” 泓泓說:“不對,這是筆災。
” 爸爸笑了,說:“好,咱們泓泓創了一個新名詞。
” 泓泓卻自言自語地說:“怎麼到處都有人哪,街上有人,山裡有人,家裡也有人。
”說完又問:“那人災是什麼呢?” 34 早晨,泓泓屙完屎爸爸要給她擦屁般,她不讓,非找小清姐姐不可。
中午,泓泓讓爸爸拿山楂片給她吃,爸爸拿到面前,她小嘴甜甜地說:“爸爸好。
” 爸爸說:“這會兒說爸爸好了,連擦屁股都不用你爸爸。
” 泓泓說:“我拉的屎臭,不讓爸爸擦。
” 這一下把小清姐姐給逗樂了,說:“好你個泓泓,原來你是專門要臭姐姐的呀!” 泓泓趕緊搶過山楂片溜走了。
35 晚上,一家人正看着電視,泓泓忽然下床踏起電視機套。
爸爸喝責說:“你這孩子!” 泓泓回嘴說“你才是孩子哪!” 爸爸說:“啊?我是誰的孩子?” 泓泓說:“你是奶奶的孩子呗。
” 爸爸一怔,笑了。
36 吃午飯時,泓泓邊吃邊玩,說:“誰犯錯誤了,黑貓警長就打誰。
” 爸爸問:“泓泓犯錯誤了嗎?” 泓泓說:“沒有。
” 爸爸問:“媽媽犯錯誤了嗎?” 泓泓說:“沒有。
” 爸爸問:“姐姐犯錯誤了嗎?” 泓泓說:“沒有。
” 爸爸又問:“那爸爸犯錯誤了嗎?” 泓泓說:“犯啦!” 大家都笑起來,泓泓竟然拍起手來,說:“鼓掌!” 媽媽和小清姐姐跟着鼓起掌來。
泓泓好不得意,隻是把爸爸的鼻子差一點給氣歪了。
37 泓泓喜歡畫畫,但不知為什麼一直用左手畫。
爸爸媽媽告訴她應該改過來,用右手畫,開始還聽,後來說用右手畫得不好看就不聽了;逼得急了幹脆把彩筆一收,來起了“罷工”。
爸爸看看不行,隻得改變辦法,提議說要給泓泓舉辦畫展,把她畫的畫兒統統挂到牆上,讓外人一進門就能看到。
泓泓很高興,但聽爸爸說“所有的畫都必須是用右手畫的”,卻不肯接受了。
這樣,辦畫展也就成了一句空話。
爸爸擔心繼續下去,以後要改也難了,那天把泓泓用右手畫的幾幅畫兒用膠帶粘到牆上,一邊欣賞一邊大加贊賞。
這一來激發了泓泓的自尊心和榮譽感,一連幾天用右手畫了五六張,而且每畫一張都要對爸爸說:“爸爸爸爸,這是我用右手畫的。
” 爸爸立刻便一邊向牆上挂一邊誇獎說:“我說泓泓這幾天畫得這麼好呢,到底還是用右手畫的吧!” 這樣沒幾天,泓泓用左手畫畫的毛病就被改過來了。
事先提出條件不如在行動中加以引導,鼓勵和贊揚才是孩子成長的真正動力啊。
38 中午,泓泓對媽媽說:“等有空兒,你給我生個小妹妹。
” 媽媽問:“生個小妹妹幹什麼呢?” 泓泓說:“讓姐姐一個手領着我,一個手領着妹妹。
” 姐姐說:“你叫劉泓泓,妹妹叫什麼呢?” 泓泓說:“叫劉泓西呀。
” 晚上媽媽給爸爸學時,泓泓依然一本正經地對媽媽說:“等有空兒,啊!” 39 早晨起來,泓泓歎了一口氣,小清姐姐問:“你愁什麼呢?愁找不着女婿呀?” 泓泓沒吱聲,一會兒又歎了一口氣。
姐姐問:“你又歎得什麼氣呢?” 泓泓說:“愁找不着女婿呀!” 一會兒姐姐跟爸爸學了一遍,泓泓說:“爸爸,你給我找個女婿吧。
” 爸爸說:“你找女婿做什麼呢?” 泓泓說:“栽花啦,澆水啦,玩小兔兔啦……” 樂得爸爸爸和小清姐姐一陣大笑。
40 四歲生日那天,泓泓把一張寫着500萬字樣的紙條賠到牆上,對爸爸說:“爸爸爸爸,我掙了五百萬,送給你!” 下午爸爸帶她出去玩時問她說:“你掙那五百萬能買什麼呀?” 泓泓說:“能買杏子。
” 爸爸問:“能買多少杏子呀?” 泓泓說:“能買五個。
” 爸爸問:“還能買什麼呀?” 泓泓說:“還能買柿子。
” 爸爸問:“能買幾個柿子呀?” 泓泓知道第一次說少了,鼓鼓勁兒說:“能買八個。
” 爸爸又問:“你那五百萬買五個杏子給誰吃呀?” 泓泓說:“給爸爸吃,媽媽吃,姐姐吃,泓泓吃。
” 爸爸說:“還剩一個給誰吃呀?” 泓泓說:“給姥姥吃,姥爺吃,碩姐吃,晶姐吃……” 爸爸說:“你這五個杏子給這麼多人怎麼吃呀?” 泓泓不理,又說:“給大姨吃,三姨吃,老舅吃……” 41 8月7日是媽媽的生日,早晨起來泓泓對媽媽說:“媽媽,我要給你過生日。
” 媽媽說:“你怎麼給我過生日呀?” 泓泓說:“我給你買一個大蛋糕。
” 媽媽說:“好。
寶寶知道給媽媽過生日啦。
” 媽媽上班要走,泓泓又叮囑說:“媽媽,今天早回來。
寶寶要給你過生日。
” 媽媽捧起泓泓的小臉,一連親出了幾個響聲。
42 小清姐姐回農村老家去了,泓泓被送到姥姥家。
因為姥姥家有小狗卡爾,有碩碩姐姐,泓泓樂得不行,隻住了幾天就不想回自己家了。
一連幾個星期六爸爸接她回來時,她都要哭上一通。
一次媽媽接她回家,來到樓下她猶自不肯上樓。
爸爸下樓去接,她竟然掉頭就跑,好不容易才追了回來。
爸爸每次打電話給她,她高興了接,不高興了竟然說:“你告訴他,我不在家就是了呗。
” 一次爸爸在電話上問她想不想爸爸,她說想。
又問爸爸想你了怎麼辦呀?她說:“你想我了,就來看看我呗。
” 眼看不象話,一次媽媽問泓泓不願意回來怎麼辦?爸爸說:“哪有這回事!讓她回來就得回來。
”禮拜六爸爸去接時,先以買奶的名義把她騙出門,一路向回走時泓泓先是有說有笑,後來看出是要回家就又叫又嚷,回到家裡還大哭了一場。
爸爸隻當沒聽見,媽媽問泓泓為什麼哭,泓泓說:“以後你們不要接我了,要不又得哭。
” 但一連幾個禮拜過後泓泓便習慣了,一次因為情況有變,禮拜六沒去接,爸爸打電話問她說:“晚上自己睡覺行不行?” 泓泓說:“不行,你來接我。
” 爸爸說:“你不是說姥姥家裡什麼都有,不願意回來嗎?” 泓泓說:“姥姥說了,禮拜天得回家。
” 爸爸去接時,一上樓梯就聽泓泓對姥姥說:“我爸爸怎麼這麼慢,還沒有來呀?” 爸爸一身大汗上了樓,泓泓叫一聲:“爸爸抱抱我。
”就撲到爸爸懷裡了。
又一個禮拜天下着大雨,爸爸不想接泓泓回來,晚上泓泓卻打來電話說:“你來接我,禮拜天我回家,住兩天再回來。
” 爸爸無奈,隻好又去接她了。
43 禮拜一上午爸爸準備送泓泓回姥姥家,可天上還是下着雨。
爸爸說:“怎麼辦呢,要是咱們走,保險得淋個落湯雞。
”說過又發揮起來:“一個大落湯雞一個小落湯雞,一個男落湯雞一個女落湯雞,一個高落湯雞一個矮落湯雞,一個爸爸落湯雞一個姑娘落湯雞。
” 說完問泓泓:“還有嗎?” 泓泓當即接道:“一個穿裙子的落湯雞一個穿背心的落湯雞。
” 爸爸說:“想想看,還有沒有?” 泓泓說:“一個白頭發的落湯雞一個黑頭發的落湯雞。
” 爸爸說:“好,再想想。
” 泓泓又說:“一個穿涼鞋的落湯雞一個穿拖鞋的落湯雞。
” 爸爸問:“還有嗎?” 泓泓說:“一個粗嗓門的落湯雞一個細嗓門的落湯雞。
” 爸爸說:“再想想。
” 泓泓說:“沒有啦。
” 爸爸仔細想一想,也确乎難能再說出别的來了。
44 泓泓要上幼兒園了。
為着上哪個幼兒園,爸爸、媽媽沒少操心。
先是看了濟空幼兒園,說是那是全市條件最好的。
但人多、收費高不說,去的路上要過兩個大十字路口,而且全是人車混行,連個紅綠燈也沒有;每天接送,安全隐患實在太大。
接着又看了鐵路幼兒園,條件也可以,但人太多,且也要過大馬路。
幾經比較,爸爸選中了軍區後勤幼兒園,那兒條件不錯,離家近,也不用過大馬路,但人家不接收外面的孩子,爸爸托了軍區一名戰友幫忙,才總算如願以償。
盡管事先爸爸媽媽帶着泓泓到後勤幼兒園看過,報到的那天,爸爸媽媽還是冒着大雨,把泓泓送到老師面前。
幼兒園的兩位老師都很喜歡泓泓,但願泓泓在人生的第一個集體裡,能夠收獲快樂。
45 自從進了幼兒園,老師如何如何小朋友們如何,昨天吃了什麼今天吃了什麼(泓泓午飯在幼兒園吃),就成了泓泓與爸爸媽媽經常性的話題。
老師和小朋友們的故事泓泓說得清清楚楚,但一說到吃的什麼總是稀裡糊塗,回答隻有兩個字:“菜菜。
” 一次爸爸批評說:“菜菜多了,問你吃的什麼得說出名字來才行,比如蘿蔔、白菜、西紅柿、蘋果、西瓜什麼的。
” 泓泓立刻糾正說:“蘋果、西瓜不是菜菜。
” 爸爸說:“那是什麼呢?” 泓泓說:“水果。
” 爸爸問:“西紅柿呢?” 泓泓說:“西紅柿是菜菜也是水果。
” 爸爸說:“好,不簡單,泓泓知道西紅柿又是蔬菜又是水果了。
” 46 那天晚上泓泓忽然唱起國歌,自己唱着還逼爸爸唱。
爸爸唱了兩次都與國際歌混了,泓泓說:“就這水平呀?” 爸爸又唱了一遍,總算唱對了,泓泓又說:“升國旗、唱國歌還得跳國舞哪。
” 媽媽說:“還得跳國舞?你跳跳我看看。
” 泓泓真的跳起來,跳着還不時做着小造型,有模有樣的。
爸爸說到底是上了幼兒園,跟原先不一樣了。
沒幾天幼兒園裡搞慶祝活動,泓泓作為小演員第一次出現到舞台上。
爸爸花七千多塊錢,特地買回一台上海産的索尼攝像機,想把泓泓在舞台上的表演錄下來。
誰知禮堂太大,離得又遠,加之泓泓他們的節目太短和攝像機功能有限,隻遠遠地錄了幾個鏡頭作罷。
下到舞台之後,爸爸媽媽本想與沒有卸妝的泓泓多拍幾張照片,卻因為人多事亂沒能如願。
盡管如此,泓泓第一次登上舞台總是一件值得一記的事兒。
47 一連幾天晚上,爸爸帶着泓泓到山上去跑步,但到山上後總得找了題目她才肯跑。
于是爸爸便把她看過的故事書中的人物、情節串起來給她出題目。
比如先問:“哪吒腳下踏的是什麼東西呀?” 答:“風火輪。
” 再問:“風火輪快不快呀?” 答:“快。
” 爸爸接下說:“那天哪吒跟老妖怪在天上比本事,他跑得好快好快,嗚——嗚——忽然哪,他一不小心,把風火輪給丢到你爺爺(山上看門的師傅)門口了,你快去把風火輪給我撿回來!” 于是泓泓直奔二十米以外的門口那邊,又一溜煙兒跑回來,說是撿回來了。
但這隻能跑一趟,接下還要再講新故事、再出新題目才行。
有時一個故事講完一個題目出完,泓泓跑回後就要問一句:“那撿回來幹什麼呢?”每逢這時,爸爸隻得接着前邊的向下講,然後再出一個新題目來。
那天泓泓看了卡通片《地球超人》,她先是問:“爸爸,蓋亞是誰呀?” 爸爸告訴她,蓋亞是希臘神話中的地母,接下便出題目說:“那天地母蓋亞派地球超人去殺壞蛋,殺呀殺呀,一直殺了兩天兩夜,忽然把手裡的一件寶貝殺丢了,地球超人沒了辦法,抓起滿天的星星就像沙子一樣撒起來。
這一來呀就把好多星星撒到你爺爺的花盆裡了,你趕快去撿回來吧。
” 泓泓問:“撿回來幹什麼呢?” 爸爸說:“撿回來送給地母蓋亞好殺壞人哪!” 于是,泓泓“哦”一聲,便向二十米外的花盆那邊跑去。
這樣每天一次,每次反複多遍,沒多久,爸爸口袋裡那點故事便差不多掏光了,好在泓泓鍛煉身體的同時,也得到了新的滋養。
48 泓泓喜歡看着電視發表“政論”。
一次電視裡播着二次大戰時的片子,泓泓忽然說:“媽媽,希特勒是個偉大的德國人是吧?” 媽媽說:“錯啦,希特勒是個最可恨最可恨的大壞蛋,專殺好人。
” 泓泓“哦”一聲走了,幾天後,一次電視裡播“正大綜藝”,說二戰時期幾位挪威科學家冒着生命危險,炸毀了一座重水廠,使原子彈免于落到希特勒手裡。
泓泓說:“要是落到希特勒頭上就好啦。
” 媽媽說:“怎麼了呢?” 泓泓說:“希特勒專殺好人,是個大壞蛋!” 原來,泓泓的意思是讓原子彈落到希特勒頭上,把他炸死的。
49 媽媽身上不舒服,量表後說是發燒了,泓泓忽然大哭起來。
爸爸說:“耶,好好的哭什麼呢?” 泓泓先是隻管哭,哭過一會兒才哽咽着說:“我不讓媽媽發燒。
” 爸爸說:“你不讓媽媽發燒媽媽就不燒了?” 泓泓卻趕緊搬過自己的小被子,蓋到媽媽身上說:“媽媽,我不讓你發燒。
” 媽媽摸着泓泓的小臉,差一點落下淚水來。
50 晚上泓泓外出學畫,放學時已經快八點了,爸爸用自行車帶着她一路向家裡走一路說着話兒,來到一處拐彎路口時,無意中與一位同樣隻顧說話的老太太碰到一起。
老太太摔倒了,雖然沒傷着,老太太的女兒卻不肯了,攔住爸爸堅決不讓走。
爸爸好說歹說,才得允把車子押在那兒,把泓泓先送回家。
在送泓泓回家時,爸爸表揚她不哭也不鬧,是個好孩子。
事情後來得到圓滿解決,可第二天媽媽接泓泓路過那個路口時,泓泓卻告訴媽媽說,昨天就在那兒爸爸撞倒了一個壞人。
媽媽說:“不能說是壞人吧?” 泓泓說:“就是。
” 媽媽說:“怎麼了呢?” 泓泓說:“小時候有一次我跟爸爸去買醬油,那個壞人把爸爸的孩子給撞倒了。
後來壞人長大了,昨天爸爸是給孩子報仇的。
他撞了爸爸的孩子還不是壞人嗎?” 回家後媽媽給爸爸學,惹得爸爸好一陣笑,說:“這個小崽子都怎麼編了,長大了當不了真能當個小作家!” 51 星期天媽媽病了,泓泓跟爸爸玩,爸爸給她講了一個《寶寶改掉壞習慣》中“超超玩火”的故事。
因為泓泓有過一次從蠟燭上點火的事,講到這兒爸爸說:“你看,玩火多危險哪,把沙發都給燒了。
” 泓泓說:“拿一盆水倒在沙發上火不就滅了嗎?” 爸爸說:“你能拿水嗎?” 泓泓說:“不能。
爸爸媽媽能。
” 爸爸說:“要是爸爸媽媽都不在家怎麼辦?” 泓泓說:“跳到地上就燒不着了。
” 爸爸說:“要是地上也燒着了呢?” 泓泓說:“那就跳到窗戶外邊去。
” 爸爸說:“窗戶外邊那麼高不得摔死嗎?” 泓泓說:“要是能飛到天上就好啦!” 爸爸說:“你長翅膀了嗎?” 泓泓說:“長翅膀了也不一定能飛呀。
小雞長了翅膀不也不能飛嗎。
” 爸爸說:“對呀,小雞長翅膀了還飛不了,你怎麼能飛到天上去呢?” 泓泓說:“知道啦,以後我不玩火。
” 爸爸說:“這就對了,咱們泓泓可不能犯超超那樣的錯誤。
” 52 泓泓四歲半了,經常可以跟爸爸媽媽讨論問題了。
那天早晨起來,泓泓說:“我做了一個夢,老師是世界上最好最好的老師。
” 媽媽說:“媽媽哪?” 泓泓不回答。
在去幼兒園的路上,爸爸說:“你總說老師是最好最好的,那爸爸媽媽管你吃管你穿,每天還得給你洗腳丫丫、蓋小被被,就不好嗎?那以後讓老師來給你做好嗎?” 泓泓脖子一擰,說:“嗯!” 爸爸說:“那你想想怎麼說才對呢?” 泓泓想了想,說:“老師好,爸爸媽媽也好。
” 爸爸說:“這還差不多。
” 又一天,從幼兒園回家的路上泓泓要買好吃的,爸爸說沒錢了,她隻好作罷。
爸爸說:“看到了吧,沒有錢什麼也買不着。
” 泓泓說:“有錢也有買不到的東西,感情、友誼、真誠什麼的。
” 爸爸笑了,問:“這是誰教你的?” 泓泓說:“電視上說的。
” 爸爸問:“那你知道感情是什麼嗎?” 泓泓說:“就是真心什麼的呗。
” 爸爸又問:“那友誼、真誠呢?” 泓泓說:“不知道。
”可随即又說:“反正是金錢買不到的。
” 再一天早晨起來,爸爸對泓泓說:“你真是個臭臭臭的好孩子。
” 泓泓說:“不對,臭就是不好,好就是不臭。
” 爸爸問:“那應該怎麼說呀?” 泓泓說:“臭壞壞的小孩子,香好好的小孩子。
” 爸爸說:“好,知道話該怎麼說了。
” 53 一段時間裡,宿舍經常停電,一次泓泓正看着電視又停了,泓泓“哇”地一聲哭起來。
媽媽說:“哭有什麼用,爸爸媽媽也沒辦法呀。
” 泓泓問:“那誰有辦法呀?” 媽媽說:“得大官官才行。
大官官要是住這兒就停不了啦。
” 泓泓說:“爸爸不就是大官官嗎?” 媽媽說:“你爸爸是個小官官。
” 泓泓立刻跑到夥房,對正在做飯的爸爸嚷道:“爸爸,你為什麼不當個大官官啊?” 爸爸說:“哎,這是怎麼了呢?” 泓泓道:“你當了大官官,咱們這兒就不用停電啦!” 54 一天爸爸接泓泓回家時,泓泓告狀說:“嚴微微揪我頭發了。
” 爸爸問:“她為什麼揪你頭發呀?” 泓泓說:“她找事。
” 爸爸問:“那你揪她了嗎?” 泓泓說:“沒有。
” 爸爸說:“你告訴老師了嗎?” 泓泓說:“我告訴媽媽。
” 爸爸說:“你告訴媽媽有什麼用。
在幼兒園得聽老師的話,爸爸媽媽又不能去打人家,得告訴老師才行。
” 回到家,媽媽下班一進門泓泓便迎上去告狀說:“媽媽媽媽,嚴微微揪我頭發了。
” 媽媽問:“你揪她了嗎?” 泓泓說:“沒有。
” 媽媽說:“她揪你你就應該踢她一腳,踢完了再告訴老師說:嚴微微揪我頭發啦。
以後她就不敢了。
”接着媽媽講起自己小時候在幼兒園裡不肯受人欺侮的事兒,并且給泓泓講了一番受人欺侮一定不能讓對方沾了便宜、一定要告訴老師的道理。
第二天去幼兒園的路上,爸爸問:“要是今天嚴微微還揪你頭發怎麼辦呢?” 泓泓說:“我就往後退,讓她揪不着。
” 爸爸哭笑不得,說:“教了半天還是一個受氣包。
” 下午再去幼兒園接人時,爸爸故意問了哪一個孩子是嚴微微,一看竟然是一個比泓泓還要小的小家夥。
晚上爸爸說給媽媽聽,媽媽責備泓泓,并且再次告訴她:如果有人打你你就打他,打完了要告訴老師的道理。
泓泓不高興了,說:“媽媽是個壞媽媽。
” 媽媽問:“怎麼了呢?” 泓泓說:“老師說了,打架不是好孩子。
” 媽媽哭笑不得,對爸爸說:“看到了吧,你閨女長大了定準是個受氣包。
” 爸爸說:“那也不一定,孩子心眼好,說不定還更有福呢。
” 55 媽媽又病了,泓泓一連幾個月晚上跟爸爸睡。
一天晚上放被子時,泓泓說:“爸爸,今天我洗了三遍手。
” 爸爸說:“洗那麼多遍手幹什麼?” 泓泓說:“現在細菌活動,都鑽到指甲裡了,小孩一吃飯細菌就好高興,一溜煙地嘟——就鑽到肚子裡,說現在可以吃一頓美餐啦!小孩就得病啦。
” 爸爸說:“得病就得病吧。
” 泓泓說:“那不行,所以我洗三遍手。
” 爸爸說:“也太麻煩了吧?” 泓泓說:“董浩叔叔(中央電視台《大蓬車》欄目主持人)說了,不能怕麻煩。
” 56 泓泓四歲八個月了,經常可以跟爸爸媽媽“叫陣”了。
一次爸爸騎小木蘭帶泓泓出去玩,路上泓泓告訴爸爸:“馬靜豔說,反正我爸是當兵的。
” 爸爸問:“那你爸呢?” 泓泓說:“不是在文聯嗎?” 爸爸問:“在文聯幹什麼呢?” 泓泓說:“就是寫字、編故事,《八仙過海》什麼的。
” 《八仙過海》是根據爸爸的一部長篇小說改編的電視連續劇,很多人都看過,泓泓還看過根據小說改編的六集連環畫。
爸爸說:“爸爸是作家。
” 泓泓說:“知道,就是坐在家裡玩的呗。
” 爸爸說:“玩啊?這是誰告訴你的?” 泓泓說:“我呗。
我告訴馬靜豔,我爸爸是個作家,專門坐在家裡玩兒的。
” 又一次,媽媽下班時給泓泓帶了幾串香蕉,一進門就對泓泓說:“看看我給你買什麼了?” 泓泓拍着小手說:“太好咯太好咯!原先我以為媽媽是個臭媽媽,原來媽媽是個香媽媽呀!” 媽媽說:“好你個小東西,有香蕉就是香媽媽,沒香蕉就是臭媽媽呀。
” 泓泓卻隻管叫着:“媽媽是個香媽媽,給我買香蕉咯!”跑開了。
57 爸爸在北京出發,媽媽和大姨、大姨夫帶着泓泓随後也來到北京。
這是泓泓第一次到北京,媽媽和大姨拿定主意要帶她好好玩玩。
第一站去的是世界公園。
世界公園很大,裡面荟粹了金字塔、埃菲爾鐵塔、巴黎聖母院、美國白宮、林肯紀念堂、悉尼歌劇院等一百多處微縮景觀,還有自由女神、尿童、美人魚、大衛、維納斯、肖邦、莫紮特等人物雕塑,以及激光噴泉、植物迷宮、童話世界等娛樂場所。
泓泓和爸爸媽媽走了一處又走一處,玩得很開心。
直到下午三點實在走不動了,才算罷了。
接下去的是北京動物園,泓泓在這裡看到了不少濟南看不到的動物。
再接下登上天安門城樓。
在城樓上泓泓抱着大柱子,拍下幾張十分神氣的照片。
最後去的是首都遊樂場,一路玩得笑聲不斷,但在坐波浪車時,因為過于驚險,把泓泓給吓哭了,也把爸爸給吓得不輕。
北京之行不過四天,卻讓泓泓第一次見識了首都和大半個世界。
58 清明節快到了,泓泓跟着爸爸媽媽回榮成老家,準備給爺爺奶奶掃墓立碑。
因為爸爸在家裡是最小的一個,因此下一輩兩輩的孩子很多。
回家前爸爸告訴泓泓,回去以後不能看見比自己大的孩子就叫哥哥姐姐,有的得叫你小姨、小姑才行。
泓泓先是不應,聽爸爸解釋了好一會兒才答應了,一路上還不時問媽媽:“為什麼那些比我大的人,也得叫我小姨小姑啊?” 媽媽說:“你爸輩份大,你也跟着大呗。
” 回家後,家裡那些小輩的孩子大的都是十三四歲或十六七歲了,小的也比泓泓大出不少,也早就聽說回來的是一個比自己小好多的小姨或小姑,紛紛表示不平。
因此見面後泓泓沒有叫,人家也沒有叫,顯得十分生疏和冷淡。
但泓泓是個性格開朗的孩子,過了一天就跟人家熟了,就一起玩起來;玩着,就把爸爸媽媽交待的事丢到腦後,一口一個哥哥姐姐地叫起來。
爸爸和姑姑告訴泓泓這樣叫不對,得叫他(她)小侄女或者小侄子才行,泓泓卻睬也睬,一會兒,“哥哥哥哥,咱們一起捉迷藏吧!”一會兒,“姐姐姐姐,我可抓到你們啦!”惹得一家人笑個不停、樂個不休。
59 聽說要回榮成老家,泓泓問的第一句話是:“姑姑家有電視嗎?” 其時電視上正播着一個卡通片,講的是機器人保護地球的故事,泓泓每天都要看,而且看得相當入迷,如果姑姑家裡沒有電視,她是不會答應回去的。
泓泓問的另一句話是:“姑姑家有表(石英鐘)嗎?” 這是因為家裡有一個石英鐘,泓泓每天都要看着時間收看兒童節目的緣故。
爸爸告訴她姑姑家裡什麼都有,她才放心下來。
但回到榮成之後,幾乎每晚都有宴請,一連幾天都沒能看上電視節目;偶爾哪天沒有宴請,也因為當地沒按有線電路,看不到那部機器人保護地球的卡通片。
泓泓好不惱火,幾次嚷着要回濟南。
爸爸緊趕慢趕把事情辦完,臨走前一天晚上,二姑家的洪君姐姐帶着孩子回來了。
那孩子九歲,剛剛上學,泓泓跟他玩了一會兒就把什麼都忘了。
晚上九點,爸爸喊她回大姑家睡覺時,她竟然嚷着說:“爸爸,我不走啦!不回濟南啦!” 60 清明節那天,泓泓跟随爸爸媽媽和三個姑姑回到老家的那個小村子裡。
在爸爸小時候住的那座又矮又舊的老屋子前合影時,泓泓問爸爸說:“這就是你的屋子啊?” 爸爸說:“對,爸爸小時候就是在這個屋子裡長大的。
” 出村、過河,泓泓跟随爸爸登上桃帽嶺半山腰的那片向陽的山地,在爺爺奶奶墳前瞻仰過一番之後,爸爸帶着泓泓登上了山頂。
山頂不高,但舉目四望,群山環繞、層巒疊嶂,村莊錯落、炊煙袅袅。
爸爸感慨系之地對泓泓說:“就差這麼幾十年,你和爺爺奶奶的命運就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 泓泓問:“怎麼了呢?” 爸爸說:“你看,你爺爺奶奶就在這兒待了一輩子、苦了一輩子,連城市是個什麼模樣兒也沒見過,你可一生下來就是大城市裡的小寶貝。
” 泓泓說:“那爺爺奶奶為什麼不去城裡呀?” 爸爸知道說多了泓泓也未必聽得懂,便說:“不但你爺爺奶奶,爸爸如果不是當兵,也隻能在這山村裡待一輩子懂嗎?” 泓泓說:“你要是待一輩子,那我呢?” 爸爸說:“你就是一個農村小姑娘呗。
” 泓泓立刻嚷着說:“我不要!” 為爺爺奶奶立的碑上署的是:“男玉民孫女泓泓立。
”爸爸特意讓泓泓念了兩遍,并且告訴她,因為爸爸和她是劉家的直系後人,碑上才刻下名字來的,媽媽和姑姑、姐姐他們是不能上碑的。
泓泓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碑立好後,衆人依次跪到墳前磕起頭,爸爸把泓泓叫到面前說:“來,咱倆給你爺爺奶奶磕幾個頭。
”泓泓很聽話,與爸爸并排跪到地上,鄭重其事地磕了三個頭。
從上山到立碑泓泓一直很乖,後來是因為花圈着火,她才哭起來的。
那天從山上下來,爸爸很是表揚了泓泓一番。
61 一天晚上,泓泓手裡老是玩着一個紅色的小塑料球,爸爸說過幾次就是聽不進耳朵裡去。
可玩了一會兒,不知怎麼就把小紅塑料球給吞進肚裡去了。
這一下泓泓吓壞了,哇地一聲大哭起來,哭聲如撕似裂,把爸爸給吓了一大跳。
“怎麼回事兒?”爸爸問明情況,告訴說那個塑料球很小,吞進肚裡也沒關系。
泓泓卻還是哭着,跑到媽媽面前說:“媽媽,我會不會死啊?” 媽媽說:“好孩子,不會的。
這一下知道不能玩那些小東西了吧?” 泓泓說:“知道了,以後我再也不玩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啦!” 泓泓卻還是放不下心去,問媽媽說:“你小時候是不是也吞過東西呀?” 媽媽說:“是啊,媽媽小時候也吞過。
” 泓泓又問:“那真的沒有事啊?” 媽媽說:“對呀,你看媽媽不是挺好嗎?” 爸爸告訴泓泓,屙屎時小球球就會被屙出來的,泓泓立刻便要去廁所。
爸爸說要到明天才行,她才罷了。
晚上睡覺時見泓泓還是憂心重重,爸爸便摸着她的小肚肚,念念有詞地說:“化了,化了,化了……”一連多次,她才睡着了。
第二天早晨起來,泓泓屙屎後非讓媽媽用小棍棍一點一點地撥,非要找到那個小球球不行。
卻終究也沒有找到。
事情過去好長時間,每次泓泓玩小扣子一類東西時,爸爸一說:“你忘了那次玩塑料球的事了?”泓泓立刻就會丢開了去。
生命是至高無上的,珍惜生命、愛護生命是人的一種本能,對于孩子也是如此。
一次小小的“危機”,使爸爸有了更深體會。
62 晚上,泓泓與媽媽一起編兒歌,泓泓編的一首名叫《夏天在哪裡》。
其詞如下: 夏天在哪裡? 夏天在樹上, 樹上知了吱吱叫。
夏天在哪裡? 夏天在池塘裡, 荷花香味飄。
夏天在哪裡? 夏天在頭頂上, 趕緊戴頂小涼帽。
爸爸邊聽邊樂,說:“行,還挺押韻呢。
” 此後一連幾天,在去幼兒園或者回家的路上,泓泓和爸爸都要重複地唱上幾遍。
63 爸爸出發去膠東農村深入生活,開始兩天泓泓沒覺出什麼來,爸爸打電話回來讓她接,她高興了接,不高興了不接,說:“告訴他,我正忙着玩哪。
” 但半月後情況就不一樣了,一次接電話,泓泓說:“爸爸,我真想你!大尾巴(大姨夫)說我是假想,其實我是真想!” 那話語和音調,使爸爸很是感動了一番。
爸爸回濟南後,一次問她:“爸爸出發多長時間你才想啊?” 泓泓說:“一會會。
” 爸爸說:“爸爸在家裡要批評你,有時還要揍你屁股,你怎麼還想啊?” 泓泓說:“爸爸那是為了我好。
” 爸爸好高興,又問:“這是誰告訴你的?” 泓泓說:“媽媽呗。
” 64 泓泓滿五歲了,越來越懂事了。
一次從幼兒園回來,泓泓隻顧玩,忘了學習和畫畫,結果第二天挨了批評。
她哭過一場之後撲到媽媽懷裡說:“媽媽,以後我再也不看少兒節目了。
” 媽媽說:“哪怎麼行呢?” 泓泓說:“反正我再也不看少兒節目了。
” 爸爸問:“為什麼呢?” 泓泓答:“少兒節目沒文化。
” 爸爸沒想她會說出這種話,問:“少兒節目怎麼個沒文化呢?” 泓泓說:“耽誤我學習和畫畫。
” 65 為創作一部反映海上生活的作品,爸爸去長島深入生活。
那天從電話上得知媽媽難得有了幾天假期,泓泓在幼兒園裡也放了假,便讓兩人到長島去,體驗體驗海島生活和風情。
這是泓泓第二次見到大海
” 媽媽說:“我要把你扔到晾台上去。
” 泓泓說:“晾台上有小竹竹,我要摘小竹竹的葉子去喂小烏龜。
” 媽媽說:“那……那我把你給扔到電視機裡去。
” 泓泓說:“我正好到電視機裡去演節目。
” 媽媽說:“演什麼節目呢?” 泓泓說:“演你小寶寶的齊魯新苗呗。
” 22 那天,電視新聞中播報了爸爸參加一個活動的鏡頭。
泓泓說:“怎麼家裡有一個爸爸,那裡面也有一個爸爸呢?”爸爸說:“那怎麼家裡有一個泓泓,前幾天電視裡也有一個泓泓呢?”泓泓“哦”了一聲說:“原來是這麼一回事兒啊。
” 那天,泓泓看到一張她四個月的照片,媽媽問:“這是誰呀?”泓泓說:“泓泓呗。
象個小肥豬一樣。
” 那天,爸爸一時興起,大聲地唱了一句:“……吼一聲——”泓泓跑過來說:“不對吧?應該是兔醫生,猴怎麼能當醫生呢?”說着,還晃了晃手裡的一本卡通書。
那天,早晨起來小清姐姐給泓泓講了嫦娥奔月和吳剛、嫦娥在月宮裡種桂花樹的故事,傍晚爸爸媽媽無意中講起美國的自由女神,泓泓立刻跑過來說:“自由女神在廣寒宮裡。
” 23 那天泓泓一個人在玩動物世界積木,邊玩邊嘟嚷地說:“你們這些,你愛我我愛你的,可真好笑。
” 爸爸說:“啊?這是誰教你的?” 泓泓如同沒有聽見,照樣嘟嚷着:“小馬愛小驢,駱駝愛大象,狗熊愛老虎……” 爸爸說:“這麼個愛法呀?” 泓泓說:“啊。
要是讓老虎去愛小羊,那不得給吃了嗎?” 爸爸說:“你不是說大老虎是你的好朋友嗎?” 泓泓說:“大老虎偷吃小羊,我才不跟他玩呢!” 泓泓三歲兩個月了,已經分得出朋友和敵人來了。
24 爸爸應一家民營企業的邀請,到海南島采訪去了,走後當晚,洗刷完準備上床時,泓泓忽然對媽媽說:“你讓姐姐回家吧。
” 媽媽問:“怎麼了呢?” 泓泓想了想說:“我也不知道。
” 但過了一會兒她又找到媽媽面前說:“媽媽,晚上你摟我睡。
” 媽媽這才明白了她的心思:小清姐姐是從郊區農村來的,平時泓泓總跟姐姐一起睡,隻有姐姐回家時才能跟媽媽一起睡。
泓泓這是要媽媽摟她睡的。
媽媽說:“今天媽媽累了,明天媽媽摟你睡好嗎?” 泓泓立刻高興地跳起來,說:“哦,明天媽媽摟我睡咯——” 上床後,泓泓又下了床,跑到媽媽面前說:“媽媽,你自己睡孤獨不孤獨呀?” 媽媽說:“孤獨,可怎麼辦呢?” 泓泓說:“我給你找個小狗狗做伴吧。
”于是把自己的小狗狗、小白兔、長頸鹿等等,一咕腦兒地搬到了媽媽床上。
媽媽很感動,說:“泓泓可真乖,知道心痛媽媽了。
” 25 爸爸去海南後,每隔幾天總要跟家中通一次電話,每次通話時泓泓總是主角。
其時正值十一月中旬,是海南的黃金季節,一次爸爸告訴說他到亞龍灣遊泳去了,那兒的水可清可暖了。
泓泓說:“爸爸,你那兒可真奇怪,我都穿兩件毛衣了。
” 總也不見爸爸回家,那天泓泓對媽媽說:“爸爸的車怎麼跑得這麼慢哪,怎麼還不回來呀?” 爸爸平時在家,外出時經常騎一輛小木蘭,泓泓以為爸爸是騎着小木蘭去海南島的。
期間,一次電視上播出江澤民出訪東南亞的新聞,泓泓邊看邊問媽媽說:“爸爸昵?爸爸怎麼還沒出來呀?” 媽媽逗她說:“你爸爸在門後邊哪。
” 泓泓信以為真,但直到最後也沒見爸爸露面兒,又問:“爸爸老是躲在門後邊做什麼呢?” 26 電視上播放電視劇連續劇《三國演義》,因為打仗的場景多,泓泓說害怕,不敢看,也不讓媽媽姐姐看。
爸爸回來後堅持要看,她隻好躲到别的屋子裡去玩,可沒幾天就被爸爸有意無意中講的三國中的故事吸引住了,也跟着看起來;看着還不時問着曹操、劉備、關羽、張飛、趙雲等人的一些故事和情節。
一天泓泓對爸爸說:“我是個小三國迷,你是個大三國迷。
” 爸爸說:“姐姐呢?” 泓泓說:“姐姐是個中三國迷。
” 爸爸問:“媽媽呢?” 泓泓說:“媽媽也是個大三國迷。
” 爸爸說:“幹脆,爸爸當個老三國迷,讓你媽媽當個大三國迷吧。
” 第二天泓泓要聽《三國演義》插曲時,爸爸說:“行,咱們兩個,一個大三國迷,一個小三國迷,一起聽。
” 泓泓不肯了,說:“爸,大三國迷是媽媽,你是個老三國迷。
” 《三國演義》播映過程中停播了一段時間,爸爸很遺憾泓泓也很遺憾。
那天電視裡預告說要恢複播映,泓泓連忙告訴爸爸說:“爸爸爸爸,今天演三國!今天演三國!” 泓泓真的成了一個“小三國迷”了。
27 泓泓喜歡聽《三國演義》裡的插曲,爸爸也很喜歡聽,每逢電視劇開播或者結束,爺兒倆便一邊聽一邊跟着唱起來:“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媽媽和小清姐姐也喜歡,有時也參加到一起唱。
這樣,每次《三國演義》開播或者結束,家裡便開起小型音樂會,熱鬧得一塌糊塗。
為了便于學,爸爸還特意把插曲錄下,每每高興,父女倆便對着錄音機學唱起來。
那天睡覺前,爸爸一邊洗着臉一邊哼着:“……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泓泓忽然拖着腔兒說:“哎呀,這是誰唱的?怎麼這麼難聽啊!” 爸爸說:“難聽?怎麼我覺得好聽着呢。
” 泓泓跑到媽媽面前說:“媽媽媽媽,你聽見了沒有,爸爸唱得可好聽了,比電視裡唱得好聽多啦!” 媽媽說:“好,泓泓學會諷刺人了。
” 28 那天《三國演義》電視劇播完,接下是山東台的“今日報道”,媽媽想看,爸爸說沒意思,随手把電視機給關了。
泓泓不高興。
其時爸爸剛好削完一個蘋果,問她說:“你吃嗎?” 泓泓把頭一歪,說:“不吃!你不幫人家開電視,人家也不幫你吃蘋果!” 爸爸媽媽都被惹笑了。
29 泓泓三歲五個月了。
三歲前她經常鬧病,多是扁桃體發炎,引起發燒、嗓子腫痛等等;很少有哪一個月不向醫院跑或者吃藥打針的,經常都是半夜三更一看燒起來了,抱起來就向門外跑。
有一次媽媽害怕影響檢查結果,離家前沒給泓泓吃退燒藥,到醫院後泓泓燒到四十度,并且出現兩腿抽風,把爸爸媽媽吓得不輕。
但三歲一過,病就明顯少了。
醫生說,孩子三歲以前缺少抵抗力,三歲以後該有的抵抗力都有了。
果真如此,泓泓有幸,爸爸媽媽也有幸了。
30 晚飯後,泓泓跟爸爸上到山上的亭子裡時,天上正挂着一輪不盈不虧的月亮。
爸爸問:“月亮怎麼出來的這麼早啊?” 泓泓說:“她吃飽了就出來了呗。
” 爸爸說:“你見她吃的什麼呢?” 泓泓說:“你沒見雲彩少了一塊啊?” 爸爸說:“好,雲彩原來是月亮的晚餐哪。
” 泓泓不接茬,卻隻管自問自答道:“她出來玩,怎麼不帶星星弟弟呢?” 爸爸說:“星星是月亮的弟弟,那誰是月亮的妹妹呢?” 泓泓說:“第一個出來的是弟弟,第二個出來的是妹妹呗。
” 31 星期天,泓泓跟媽媽、大姨和晶晶姐姐、碩碩姐姐去動物園玩。
泓泓一路看動物一路發着議論,如這個最小那個最大等等。
走過一圈,臨到出來時媽媽一總結,竟然就總結出不少個“最”來:大象最大,駱駝最高,獅子最兇,天鵝最白,秃鸠最醜,小猴最乖,棕熊最笨……等等,等等。
媽媽問:“那什麼最黑呢?” 泓泓想了想說:“黑瞎子最黑呀。
” 大家都誇她答得對,她卻忽然指着大姨說:“我可不是說的你!” 大家一愣,這才發現大姨身上穿的是一件黑皮翻毛短大衣,便哄地一聲笑翻了。
32 泓泓跟小清姐姐出去玩回來,爸爸拿出山楂條給她吃,她吃完後,爸爸見桌子上還剩下一根,便又拿給她。
泓泓說:“那是留給媽媽的。
” 爸爸問:“為什麼隻留給媽媽不留給爸爸呢?” 泓泓說:“媽媽累。
” 爸爸問:“爸爸不累嗎?” 泓泓不答,又說:“姐姐也累。
” 爸爸說:“山楂條是爸爸買的,不說爸爸累,以後再也不給你買了。
” 泓泓說:“不給買就拉倒呗。
” 中午,媽媽問泓泓:“你怎麼知道媽媽累呢?” 泓泓說:“媽媽上班。
” 問:“那姐姐呢?” 答:“姐姐做飯。
” 又問:“那爸爸呢?” 又答:“爸爸不做飯。
” 原來泓泓腦子裡的該不該留山楂條是與累不累、上班不上班、做飯不做飯為标準的。
33 新年前後,電視裡經常出現各地發生火災水災的鏡頭。
一次正播着,泓泓忽然問:“那人災是什麼呢?” 因為那一陣子爸爸一心要糾正泓泓用左手畫畫的毛病,問話時她也正用左手在畫着畫兒。
爸爸就說:“人災就是用左手拿筆畫畫。
” 泓泓說:“不對,這是筆災。
” 爸爸笑了,說:“好,咱們泓泓創了一個新名詞。
” 泓泓卻自言自語地說:“怎麼到處都有人哪,街上有人,山裡有人,家裡也有人。
”說完又問:“那人災是什麼呢?” 34 早晨,泓泓屙完屎爸爸要給她擦屁般,她不讓,非找小清姐姐不可。
中午,泓泓讓爸爸拿山楂片給她吃,爸爸拿到面前,她小嘴甜甜地說:“爸爸好。
” 爸爸說:“這會兒說爸爸好了,連擦屁股都不用你爸爸。
” 泓泓說:“我拉的屎臭,不讓爸爸擦。
” 這一下把小清姐姐給逗樂了,說:“好你個泓泓,原來你是專門要臭姐姐的呀!” 泓泓趕緊搶過山楂片溜走了。
35 晚上,一家人正看着電視,泓泓忽然下床踏起電視機套。
爸爸喝責說:“你這孩子!” 泓泓回嘴說“你才是孩子哪!” 爸爸說:“啊?我是誰的孩子?” 泓泓說:“你是奶奶的孩子呗。
” 爸爸一怔,笑了。
36 吃午飯時,泓泓邊吃邊玩,說:“誰犯錯誤了,黑貓警長就打誰。
” 爸爸問:“泓泓犯錯誤了嗎?” 泓泓說:“沒有。
” 爸爸問:“媽媽犯錯誤了嗎?” 泓泓說:“沒有。
” 爸爸問:“姐姐犯錯誤了嗎?” 泓泓說:“沒有。
” 爸爸又問:“那爸爸犯錯誤了嗎?” 泓泓說:“犯啦!” 大家都笑起來,泓泓竟然拍起手來,說:“鼓掌!” 媽媽和小清姐姐跟着鼓起掌來。
泓泓好不得意,隻是把爸爸的鼻子差一點給氣歪了。
37 泓泓喜歡畫畫,但不知為什麼一直用左手畫。
爸爸媽媽告訴她應該改過來,用右手畫,開始還聽,後來說用右手畫得不好看就不聽了;逼得急了幹脆把彩筆一收,來起了“罷工”。
爸爸看看不行,隻得改變辦法,提議說要給泓泓舉辦畫展,把她畫的畫兒統統挂到牆上,讓外人一進門就能看到。
泓泓很高興,但聽爸爸說“所有的畫都必須是用右手畫的”,卻不肯接受了。
這樣,辦畫展也就成了一句空話。
爸爸擔心繼續下去,以後要改也難了,那天把泓泓用右手畫的幾幅畫兒用膠帶粘到牆上,一邊欣賞一邊大加贊賞。
這一來激發了泓泓的自尊心和榮譽感,一連幾天用右手畫了五六張,而且每畫一張都要對爸爸說:“爸爸爸爸,這是我用右手畫的。
” 爸爸立刻便一邊向牆上挂一邊誇獎說:“我說泓泓這幾天畫得這麼好呢,到底還是用右手畫的吧!” 這樣沒幾天,泓泓用左手畫畫的毛病就被改過來了。
事先提出條件不如在行動中加以引導,鼓勵和贊揚才是孩子成長的真正動力啊。
38 中午,泓泓對媽媽說:“等有空兒,你給我生個小妹妹。
” 媽媽問:“生個小妹妹幹什麼呢?” 泓泓說:“讓姐姐一個手領着我,一個手領着妹妹。
” 姐姐說:“你叫劉泓泓,妹妹叫什麼呢?” 泓泓說:“叫劉泓西呀。
” 晚上媽媽給爸爸學時,泓泓依然一本正經地對媽媽說:“等有空兒,啊!” 39 早晨起來,泓泓歎了一口氣,小清姐姐問:“你愁什麼呢?愁找不着女婿呀?” 泓泓沒吱聲,一會兒又歎了一口氣。
姐姐問:“你又歎得什麼氣呢?” 泓泓說:“愁找不着女婿呀!” 一會兒姐姐跟爸爸學了一遍,泓泓說:“爸爸,你給我找個女婿吧。
” 爸爸說:“你找女婿做什麼呢?” 泓泓說:“栽花啦,澆水啦,玩小兔兔啦……” 樂得爸爸爸和小清姐姐一陣大笑。
40 四歲生日那天,泓泓把一張寫着500萬字樣的紙條賠到牆上,對爸爸說:“爸爸爸爸,我掙了五百萬,送給你!” 下午爸爸帶她出去玩時問她說:“你掙那五百萬能買什麼呀?” 泓泓說:“能買杏子。
” 爸爸問:“能買多少杏子呀?” 泓泓說:“能買五個。
” 爸爸問:“還能買什麼呀?” 泓泓說:“還能買柿子。
” 爸爸問:“能買幾個柿子呀?” 泓泓知道第一次說少了,鼓鼓勁兒說:“能買八個。
” 爸爸又問:“你那五百萬買五個杏子給誰吃呀?” 泓泓說:“給爸爸吃,媽媽吃,姐姐吃,泓泓吃。
” 爸爸說:“還剩一個給誰吃呀?” 泓泓說:“給姥姥吃,姥爺吃,碩姐吃,晶姐吃……” 爸爸說:“你這五個杏子給這麼多人怎麼吃呀?” 泓泓不理,又說:“給大姨吃,三姨吃,老舅吃……” 41 8月7日是媽媽的生日,早晨起來泓泓對媽媽說:“媽媽,我要給你過生日。
” 媽媽說:“你怎麼給我過生日呀?” 泓泓說:“我給你買一個大蛋糕。
” 媽媽說:“好。
寶寶知道給媽媽過生日啦。
” 媽媽上班要走,泓泓又叮囑說:“媽媽,今天早回來。
寶寶要給你過生日。
” 媽媽捧起泓泓的小臉,一連親出了幾個響聲。
42 小清姐姐回農村老家去了,泓泓被送到姥姥家。
因為姥姥家有小狗卡爾,有碩碩姐姐,泓泓樂得不行,隻住了幾天就不想回自己家了。
一連幾個星期六爸爸接她回來時,她都要哭上一通。
一次媽媽接她回家,來到樓下她猶自不肯上樓。
爸爸下樓去接,她竟然掉頭就跑,好不容易才追了回來。
爸爸每次打電話給她,她高興了接,不高興了竟然說:“你告訴他,我不在家就是了呗。
” 一次爸爸在電話上問她想不想爸爸,她說想。
又問爸爸想你了怎麼辦呀?她說:“你想我了,就來看看我呗。
” 眼看不象話,一次媽媽問泓泓不願意回來怎麼辦?爸爸說:“哪有這回事!讓她回來就得回來。
”禮拜六爸爸去接時,先以買奶的名義把她騙出門,一路向回走時泓泓先是有說有笑,後來看出是要回家就又叫又嚷,回到家裡還大哭了一場。
爸爸隻當沒聽見,媽媽問泓泓為什麼哭,泓泓說:“以後你們不要接我了,要不又得哭。
” 但一連幾個禮拜過後泓泓便習慣了,一次因為情況有變,禮拜六沒去接,爸爸打電話問她說:“晚上自己睡覺行不行?” 泓泓說:“不行,你來接我。
” 爸爸說:“你不是說姥姥家裡什麼都有,不願意回來嗎?” 泓泓說:“姥姥說了,禮拜天得回家。
” 爸爸去接時,一上樓梯就聽泓泓對姥姥說:“我爸爸怎麼這麼慢,還沒有來呀?” 爸爸一身大汗上了樓,泓泓叫一聲:“爸爸抱抱我。
”就撲到爸爸懷裡了。
又一個禮拜天下着大雨,爸爸不想接泓泓回來,晚上泓泓卻打來電話說:“你來接我,禮拜天我回家,住兩天再回來。
” 爸爸無奈,隻好又去接她了。
43 禮拜一上午爸爸準備送泓泓回姥姥家,可天上還是下着雨。
爸爸說:“怎麼辦呢,要是咱們走,保險得淋個落湯雞。
”說過又發揮起來:“一個大落湯雞一個小落湯雞,一個男落湯雞一個女落湯雞,一個高落湯雞一個矮落湯雞,一個爸爸落湯雞一個姑娘落湯雞。
” 說完問泓泓:“還有嗎?” 泓泓當即接道:“一個穿裙子的落湯雞一個穿背心的落湯雞。
” 爸爸說:“想想看,還有沒有?” 泓泓說:“一個白頭發的落湯雞一個黑頭發的落湯雞。
” 爸爸說:“好,再想想。
” 泓泓又說:“一個穿涼鞋的落湯雞一個穿拖鞋的落湯雞。
” 爸爸問:“還有嗎?” 泓泓說:“一個粗嗓門的落湯雞一個細嗓門的落湯雞。
” 爸爸說:“再想想。
” 泓泓說:“沒有啦。
” 爸爸仔細想一想,也确乎難能再說出别的來了。
44 泓泓要上幼兒園了。
為着上哪個幼兒園,爸爸、媽媽沒少操心。
先是看了濟空幼兒園,說是那是全市條件最好的。
但人多、收費高不說,去的路上要過兩個大十字路口,而且全是人車混行,連個紅綠燈也沒有;每天接送,安全隐患實在太大。
接着又看了鐵路幼兒園,條件也可以,但人太多,且也要過大馬路。
幾經比較,爸爸選中了軍區後勤幼兒園,那兒條件不錯,離家近,也不用過大馬路,但人家不接收外面的孩子,爸爸托了軍區一名戰友幫忙,才總算如願以償。
盡管事先爸爸媽媽帶着泓泓到後勤幼兒園看過,報到的那天,爸爸媽媽還是冒着大雨,把泓泓送到老師面前。
幼兒園的兩位老師都很喜歡泓泓,但願泓泓在人生的第一個集體裡,能夠收獲快樂。
45 自從進了幼兒園,老師如何如何小朋友們如何,昨天吃了什麼今天吃了什麼(泓泓午飯在幼兒園吃),就成了泓泓與爸爸媽媽經常性的話題。
老師和小朋友們的故事泓泓說得清清楚楚,但一說到吃的什麼總是稀裡糊塗,回答隻有兩個字:“菜菜。
” 一次爸爸批評說:“菜菜多了,問你吃的什麼得說出名字來才行,比如蘿蔔、白菜、西紅柿、蘋果、西瓜什麼的。
” 泓泓立刻糾正說:“蘋果、西瓜不是菜菜。
” 爸爸說:“那是什麼呢?” 泓泓說:“水果。
” 爸爸問:“西紅柿呢?” 泓泓說:“西紅柿是菜菜也是水果。
” 爸爸說:“好,不簡單,泓泓知道西紅柿又是蔬菜又是水果了。
” 46 那天晚上泓泓忽然唱起國歌,自己唱着還逼爸爸唱。
爸爸唱了兩次都與國際歌混了,泓泓說:“就這水平呀?” 爸爸又唱了一遍,總算唱對了,泓泓又說:“升國旗、唱國歌還得跳國舞哪。
” 媽媽說:“還得跳國舞?你跳跳我看看。
” 泓泓真的跳起來,跳着還不時做着小造型,有模有樣的。
爸爸說到底是上了幼兒園,跟原先不一樣了。
沒幾天幼兒園裡搞慶祝活動,泓泓作為小演員第一次出現到舞台上。
爸爸花七千多塊錢,特地買回一台上海産的索尼攝像機,想把泓泓在舞台上的表演錄下來。
誰知禮堂太大,離得又遠,加之泓泓他們的節目太短和攝像機功能有限,隻遠遠地錄了幾個鏡頭作罷。
下到舞台之後,爸爸媽媽本想與沒有卸妝的泓泓多拍幾張照片,卻因為人多事亂沒能如願。
盡管如此,泓泓第一次登上舞台總是一件值得一記的事兒。
47 一連幾天晚上,爸爸帶着泓泓到山上去跑步,但到山上後總得找了題目她才肯跑。
于是爸爸便把她看過的故事書中的人物、情節串起來給她出題目。
比如先問:“哪吒腳下踏的是什麼東西呀?” 答:“風火輪。
” 再問:“風火輪快不快呀?” 答:“快。
” 爸爸接下說:“那天哪吒跟老妖怪在天上比本事,他跑得好快好快,嗚——嗚——忽然哪,他一不小心,把風火輪給丢到你爺爺(山上看門的師傅)門口了,你快去把風火輪給我撿回來!” 于是泓泓直奔二十米以外的門口那邊,又一溜煙兒跑回來,說是撿回來了。
但這隻能跑一趟,接下還要再講新故事、再出新題目才行。
有時一個故事講完一個題目出完,泓泓跑回後就要問一句:“那撿回來幹什麼呢?”每逢這時,爸爸隻得接着前邊的向下講,然後再出一個新題目來。
那天泓泓看了卡通片《地球超人》,她先是問:“爸爸,蓋亞是誰呀?” 爸爸告訴她,蓋亞是希臘神話中的地母,接下便出題目說:“那天地母蓋亞派地球超人去殺壞蛋,殺呀殺呀,一直殺了兩天兩夜,忽然把手裡的一件寶貝殺丢了,地球超人沒了辦法,抓起滿天的星星就像沙子一樣撒起來。
這一來呀就把好多星星撒到你爺爺的花盆裡了,你趕快去撿回來吧。
” 泓泓問:“撿回來幹什麼呢?” 爸爸說:“撿回來送給地母蓋亞好殺壞人哪!” 于是,泓泓“哦”一聲,便向二十米外的花盆那邊跑去。
這樣每天一次,每次反複多遍,沒多久,爸爸口袋裡那點故事便差不多掏光了,好在泓泓鍛煉身體的同時,也得到了新的滋養。
48 泓泓喜歡看着電視發表“政論”。
一次電視裡播着二次大戰時的片子,泓泓忽然說:“媽媽,希特勒是個偉大的德國人是吧?” 媽媽說:“錯啦,希特勒是個最可恨最可恨的大壞蛋,專殺好人。
” 泓泓“哦”一聲走了,幾天後,一次電視裡播“正大綜藝”,說二戰時期幾位挪威科學家冒着生命危險,炸毀了一座重水廠,使原子彈免于落到希特勒手裡。
泓泓說:“要是落到希特勒頭上就好啦。
” 媽媽說:“怎麼了呢?” 泓泓說:“希特勒專殺好人,是個大壞蛋!” 原來,泓泓的意思是讓原子彈落到希特勒頭上,把他炸死的。
49 媽媽身上不舒服,量表後說是發燒了,泓泓忽然大哭起來。
爸爸說:“耶,好好的哭什麼呢?” 泓泓先是隻管哭,哭過一會兒才哽咽着說:“我不讓媽媽發燒。
” 爸爸說:“你不讓媽媽發燒媽媽就不燒了?” 泓泓卻趕緊搬過自己的小被子,蓋到媽媽身上說:“媽媽,我不讓你發燒。
” 媽媽摸着泓泓的小臉,差一點落下淚水來。
50 晚上泓泓外出學畫,放學時已經快八點了,爸爸用自行車帶着她一路向家裡走一路說着話兒,來到一處拐彎路口時,無意中與一位同樣隻顧說話的老太太碰到一起。
老太太摔倒了,雖然沒傷着,老太太的女兒卻不肯了,攔住爸爸堅決不讓走。
爸爸好說歹說,才得允把車子押在那兒,把泓泓先送回家。
在送泓泓回家時,爸爸表揚她不哭也不鬧,是個好孩子。
事情後來得到圓滿解決,可第二天媽媽接泓泓路過那個路口時,泓泓卻告訴媽媽說,昨天就在那兒爸爸撞倒了一個壞人。
媽媽說:“不能說是壞人吧?” 泓泓說:“就是。
” 媽媽說:“怎麼了呢?” 泓泓說:“小時候有一次我跟爸爸去買醬油,那個壞人把爸爸的孩子給撞倒了。
後來壞人長大了,昨天爸爸是給孩子報仇的。
他撞了爸爸的孩子還不是壞人嗎?” 回家後媽媽給爸爸學,惹得爸爸好一陣笑,說:“這個小崽子都怎麼編了,長大了當不了真能當個小作家!” 51 星期天媽媽病了,泓泓跟爸爸玩,爸爸給她講了一個《寶寶改掉壞習慣》中“超超玩火”的故事。
因為泓泓有過一次從蠟燭上點火的事,講到這兒爸爸說:“你看,玩火多危險哪,把沙發都給燒了。
” 泓泓說:“拿一盆水倒在沙發上火不就滅了嗎?” 爸爸說:“你能拿水嗎?” 泓泓說:“不能。
爸爸媽媽能。
” 爸爸說:“要是爸爸媽媽都不在家怎麼辦?” 泓泓說:“跳到地上就燒不着了。
” 爸爸說:“要是地上也燒着了呢?” 泓泓說:“那就跳到窗戶外邊去。
” 爸爸說:“窗戶外邊那麼高不得摔死嗎?” 泓泓說:“要是能飛到天上就好啦!” 爸爸說:“你長翅膀了嗎?” 泓泓說:“長翅膀了也不一定能飛呀。
小雞長了翅膀不也不能飛嗎。
” 爸爸說:“對呀,小雞長翅膀了還飛不了,你怎麼能飛到天上去呢?” 泓泓說:“知道啦,以後我不玩火。
” 爸爸說:“這就對了,咱們泓泓可不能犯超超那樣的錯誤。
” 52 泓泓四歲半了,經常可以跟爸爸媽媽讨論問題了。
那天早晨起來,泓泓說:“我做了一個夢,老師是世界上最好最好的老師。
” 媽媽說:“媽媽哪?” 泓泓不回答。
在去幼兒園的路上,爸爸說:“你總說老師是最好最好的,那爸爸媽媽管你吃管你穿,每天還得給你洗腳丫丫、蓋小被被,就不好嗎?那以後讓老師來給你做好嗎?” 泓泓脖子一擰,說:“嗯!” 爸爸說:“那你想想怎麼說才對呢?” 泓泓想了想,說:“老師好,爸爸媽媽也好。
” 爸爸說:“這還差不多。
” 又一天,從幼兒園回家的路上泓泓要買好吃的,爸爸說沒錢了,她隻好作罷。
爸爸說:“看到了吧,沒有錢什麼也買不着。
” 泓泓說:“有錢也有買不到的東西,感情、友誼、真誠什麼的。
” 爸爸笑了,問:“這是誰教你的?” 泓泓說:“電視上說的。
” 爸爸問:“那你知道感情是什麼嗎?” 泓泓說:“就是真心什麼的呗。
” 爸爸又問:“那友誼、真誠呢?” 泓泓說:“不知道。
”可随即又說:“反正是金錢買不到的。
” 再一天早晨起來,爸爸對泓泓說:“你真是個臭臭臭的好孩子。
” 泓泓說:“不對,臭就是不好,好就是不臭。
” 爸爸問:“那應該怎麼說呀?” 泓泓說:“臭壞壞的小孩子,香好好的小孩子。
” 爸爸說:“好,知道話該怎麼說了。
” 53 一段時間裡,宿舍經常停電,一次泓泓正看着電視又停了,泓泓“哇”地一聲哭起來。
媽媽說:“哭有什麼用,爸爸媽媽也沒辦法呀。
” 泓泓問:“那誰有辦法呀?” 媽媽說:“得大官官才行。
大官官要是住這兒就停不了啦。
” 泓泓說:“爸爸不就是大官官嗎?” 媽媽說:“你爸爸是個小官官。
” 泓泓立刻跑到夥房,對正在做飯的爸爸嚷道:“爸爸,你為什麼不當個大官官啊?” 爸爸說:“哎,這是怎麼了呢?” 泓泓道:“你當了大官官,咱們這兒就不用停電啦!” 54 一天爸爸接泓泓回家時,泓泓告狀說:“嚴微微揪我頭發了。
” 爸爸問:“她為什麼揪你頭發呀?” 泓泓說:“她找事。
” 爸爸問:“那你揪她了嗎?” 泓泓說:“沒有。
” 爸爸說:“你告訴老師了嗎?” 泓泓說:“我告訴媽媽。
” 爸爸說:“你告訴媽媽有什麼用。
在幼兒園得聽老師的話,爸爸媽媽又不能去打人家,得告訴老師才行。
” 回到家,媽媽下班一進門泓泓便迎上去告狀說:“媽媽媽媽,嚴微微揪我頭發了。
” 媽媽問:“你揪她了嗎?” 泓泓說:“沒有。
” 媽媽說:“她揪你你就應該踢她一腳,踢完了再告訴老師說:嚴微微揪我頭發啦。
以後她就不敢了。
”接着媽媽講起自己小時候在幼兒園裡不肯受人欺侮的事兒,并且給泓泓講了一番受人欺侮一定不能讓對方沾了便宜、一定要告訴老師的道理。
第二天去幼兒園的路上,爸爸問:“要是今天嚴微微還揪你頭發怎麼辦呢?” 泓泓說:“我就往後退,讓她揪不着。
” 爸爸哭笑不得,說:“教了半天還是一個受氣包。
” 下午再去幼兒園接人時,爸爸故意問了哪一個孩子是嚴微微,一看竟然是一個比泓泓還要小的小家夥。
晚上爸爸說給媽媽聽,媽媽責備泓泓,并且再次告訴她:如果有人打你你就打他,打完了要告訴老師的道理。
泓泓不高興了,說:“媽媽是個壞媽媽。
” 媽媽問:“怎麼了呢?” 泓泓說:“老師說了,打架不是好孩子。
” 媽媽哭笑不得,對爸爸說:“看到了吧,你閨女長大了定準是個受氣包。
” 爸爸說:“那也不一定,孩子心眼好,說不定還更有福呢。
” 55 媽媽又病了,泓泓一連幾個月晚上跟爸爸睡。
一天晚上放被子時,泓泓說:“爸爸,今天我洗了三遍手。
” 爸爸說:“洗那麼多遍手幹什麼?” 泓泓說:“現在細菌活動,都鑽到指甲裡了,小孩一吃飯細菌就好高興,一溜煙地嘟——就鑽到肚子裡,說現在可以吃一頓美餐啦!小孩就得病啦。
” 爸爸說:“得病就得病吧。
” 泓泓說:“那不行,所以我洗三遍手。
” 爸爸說:“也太麻煩了吧?” 泓泓說:“董浩叔叔(中央電視台《大蓬車》欄目主持人)說了,不能怕麻煩。
” 56 泓泓四歲八個月了,經常可以跟爸爸媽媽“叫陣”了。
一次爸爸騎小木蘭帶泓泓出去玩,路上泓泓告訴爸爸:“馬靜豔說,反正我爸是當兵的。
” 爸爸問:“那你爸呢?” 泓泓說:“不是在文聯嗎?” 爸爸問:“在文聯幹什麼呢?” 泓泓說:“就是寫字、編故事,《八仙過海》什麼的。
” 《八仙過海》是根據爸爸的一部長篇小說改編的電視連續劇,很多人都看過,泓泓還看過根據小說改編的六集連環畫。
爸爸說:“爸爸是作家。
” 泓泓說:“知道,就是坐在家裡玩的呗。
” 爸爸說:“玩啊?這是誰告訴你的?” 泓泓說:“我呗。
我告訴馬靜豔,我爸爸是個作家,專門坐在家裡玩兒的。
” 又一次,媽媽下班時給泓泓帶了幾串香蕉,一進門就對泓泓說:“看看我給你買什麼了?” 泓泓拍着小手說:“太好咯太好咯!原先我以為媽媽是個臭媽媽,原來媽媽是個香媽媽呀!” 媽媽說:“好你個小東西,有香蕉就是香媽媽,沒香蕉就是臭媽媽呀。
” 泓泓卻隻管叫着:“媽媽是個香媽媽,給我買香蕉咯!”跑開了。
57 爸爸在北京出發,媽媽和大姨、大姨夫帶着泓泓随後也來到北京。
這是泓泓第一次到北京,媽媽和大姨拿定主意要帶她好好玩玩。
第一站去的是世界公園。
世界公園很大,裡面荟粹了金字塔、埃菲爾鐵塔、巴黎聖母院、美國白宮、林肯紀念堂、悉尼歌劇院等一百多處微縮景觀,還有自由女神、尿童、美人魚、大衛、維納斯、肖邦、莫紮特等人物雕塑,以及激光噴泉、植物迷宮、童話世界等娛樂場所。
泓泓和爸爸媽媽走了一處又走一處,玩得很開心。
直到下午三點實在走不動了,才算罷了。
接下去的是北京動物園,泓泓在這裡看到了不少濟南看不到的動物。
再接下登上天安門城樓。
在城樓上泓泓抱着大柱子,拍下幾張十分神氣的照片。
最後去的是首都遊樂場,一路玩得笑聲不斷,但在坐波浪車時,因為過于驚險,把泓泓給吓哭了,也把爸爸給吓得不輕。
北京之行不過四天,卻讓泓泓第一次見識了首都和大半個世界。
58 清明節快到了,泓泓跟着爸爸媽媽回榮成老家,準備給爺爺奶奶掃墓立碑。
因為爸爸在家裡是最小的一個,因此下一輩兩輩的孩子很多。
回家前爸爸告訴泓泓,回去以後不能看見比自己大的孩子就叫哥哥姐姐,有的得叫你小姨、小姑才行。
泓泓先是不應,聽爸爸解釋了好一會兒才答應了,一路上還不時問媽媽:“為什麼那些比我大的人,也得叫我小姨小姑啊?” 媽媽說:“你爸輩份大,你也跟着大呗。
” 回家後,家裡那些小輩的孩子大的都是十三四歲或十六七歲了,小的也比泓泓大出不少,也早就聽說回來的是一個比自己小好多的小姨或小姑,紛紛表示不平。
因此見面後泓泓沒有叫,人家也沒有叫,顯得十分生疏和冷淡。
但泓泓是個性格開朗的孩子,過了一天就跟人家熟了,就一起玩起來;玩着,就把爸爸媽媽交待的事丢到腦後,一口一個哥哥姐姐地叫起來。
爸爸和姑姑告訴泓泓這樣叫不對,得叫他(她)小侄女或者小侄子才行,泓泓卻睬也睬,一會兒,“哥哥哥哥,咱們一起捉迷藏吧!”一會兒,“姐姐姐姐,我可抓到你們啦!”惹得一家人笑個不停、樂個不休。
59 聽說要回榮成老家,泓泓問的第一句話是:“姑姑家有電視嗎?” 其時電視上正播着一個卡通片,講的是機器人保護地球的故事,泓泓每天都要看,而且看得相當入迷,如果姑姑家裡沒有電視,她是不會答應回去的。
泓泓問的另一句話是:“姑姑家有表(石英鐘)嗎?” 這是因為家裡有一個石英鐘,泓泓每天都要看着時間收看兒童節目的緣故。
爸爸告訴她姑姑家裡什麼都有,她才放心下來。
但回到榮成之後,幾乎每晚都有宴請,一連幾天都沒能看上電視節目;偶爾哪天沒有宴請,也因為當地沒按有線電路,看不到那部機器人保護地球的卡通片。
泓泓好不惱火,幾次嚷着要回濟南。
爸爸緊趕慢趕把事情辦完,臨走前一天晚上,二姑家的洪君姐姐帶着孩子回來了。
那孩子九歲,剛剛上學,泓泓跟他玩了一會兒就把什麼都忘了。
晚上九點,爸爸喊她回大姑家睡覺時,她竟然嚷着說:“爸爸,我不走啦!不回濟南啦!” 60 清明節那天,泓泓跟随爸爸媽媽和三個姑姑回到老家的那個小村子裡。
在爸爸小時候住的那座又矮又舊的老屋子前合影時,泓泓問爸爸說:“這就是你的屋子啊?” 爸爸說:“對,爸爸小時候就是在這個屋子裡長大的。
” 出村、過河,泓泓跟随爸爸登上桃帽嶺半山腰的那片向陽的山地,在爺爺奶奶墳前瞻仰過一番之後,爸爸帶着泓泓登上了山頂。
山頂不高,但舉目四望,群山環繞、層巒疊嶂,村莊錯落、炊煙袅袅。
爸爸感慨系之地對泓泓說:“就差這麼幾十年,你和爺爺奶奶的命運就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 泓泓問:“怎麼了呢?” 爸爸說:“你看,你爺爺奶奶就在這兒待了一輩子、苦了一輩子,連城市是個什麼模樣兒也沒見過,你可一生下來就是大城市裡的小寶貝。
” 泓泓說:“那爺爺奶奶為什麼不去城裡呀?” 爸爸知道說多了泓泓也未必聽得懂,便說:“不但你爺爺奶奶,爸爸如果不是當兵,也隻能在這山村裡待一輩子懂嗎?” 泓泓說:“你要是待一輩子,那我呢?” 爸爸說:“你就是一個農村小姑娘呗。
” 泓泓立刻嚷着說:“我不要!” 為爺爺奶奶立的碑上署的是:“男玉民孫女泓泓立。
”爸爸特意讓泓泓念了兩遍,并且告訴她,因為爸爸和她是劉家的直系後人,碑上才刻下名字來的,媽媽和姑姑、姐姐他們是不能上碑的。
泓泓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碑立好後,衆人依次跪到墳前磕起頭,爸爸把泓泓叫到面前說:“來,咱倆給你爺爺奶奶磕幾個頭。
”泓泓很聽話,與爸爸并排跪到地上,鄭重其事地磕了三個頭。
從上山到立碑泓泓一直很乖,後來是因為花圈着火,她才哭起來的。
那天從山上下來,爸爸很是表揚了泓泓一番。
61 一天晚上,泓泓手裡老是玩着一個紅色的小塑料球,爸爸說過幾次就是聽不進耳朵裡去。
可玩了一會兒,不知怎麼就把小紅塑料球給吞進肚裡去了。
這一下泓泓吓壞了,哇地一聲大哭起來,哭聲如撕似裂,把爸爸給吓了一大跳。
“怎麼回事兒?”爸爸問明情況,告訴說那個塑料球很小,吞進肚裡也沒關系。
泓泓卻還是哭着,跑到媽媽面前說:“媽媽,我會不會死啊?” 媽媽說:“好孩子,不會的。
這一下知道不能玩那些小東西了吧?” 泓泓說:“知道了,以後我再也不玩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啦!” 泓泓卻還是放不下心去,問媽媽說:“你小時候是不是也吞過東西呀?” 媽媽說:“是啊,媽媽小時候也吞過。
” 泓泓又問:“那真的沒有事啊?” 媽媽說:“對呀,你看媽媽不是挺好嗎?” 爸爸告訴泓泓,屙屎時小球球就會被屙出來的,泓泓立刻便要去廁所。
爸爸說要到明天才行,她才罷了。
晚上睡覺時見泓泓還是憂心重重,爸爸便摸着她的小肚肚,念念有詞地說:“化了,化了,化了……”一連多次,她才睡着了。
第二天早晨起來,泓泓屙屎後非讓媽媽用小棍棍一點一點地撥,非要找到那個小球球不行。
卻終究也沒有找到。
事情過去好長時間,每次泓泓玩小扣子一類東西時,爸爸一說:“你忘了那次玩塑料球的事了?”泓泓立刻就會丢開了去。
生命是至高無上的,珍惜生命、愛護生命是人的一種本能,對于孩子也是如此。
一次小小的“危機”,使爸爸有了更深體會。
62 晚上,泓泓與媽媽一起編兒歌,泓泓編的一首名叫《夏天在哪裡》。
其詞如下: 夏天在哪裡? 夏天在樹上, 樹上知了吱吱叫。
夏天在哪裡? 夏天在池塘裡, 荷花香味飄。
夏天在哪裡? 夏天在頭頂上, 趕緊戴頂小涼帽。
爸爸邊聽邊樂,說:“行,還挺押韻呢。
” 此後一連幾天,在去幼兒園或者回家的路上,泓泓和爸爸都要重複地唱上幾遍。
63 爸爸出發去膠東農村深入生活,開始兩天泓泓沒覺出什麼來,爸爸打電話回來讓她接,她高興了接,不高興了不接,說:“告訴他,我正忙着玩哪。
” 但半月後情況就不一樣了,一次接電話,泓泓說:“爸爸,我真想你!大尾巴(大姨夫)說我是假想,其實我是真想!” 那話語和音調,使爸爸很是感動了一番。
爸爸回濟南後,一次問她:“爸爸出發多長時間你才想啊?” 泓泓說:“一會會。
” 爸爸說:“爸爸在家裡要批評你,有時還要揍你屁股,你怎麼還想啊?” 泓泓說:“爸爸那是為了我好。
” 爸爸好高興,又問:“這是誰告訴你的?” 泓泓說:“媽媽呗。
” 64 泓泓滿五歲了,越來越懂事了。
一次從幼兒園回來,泓泓隻顧玩,忘了學習和畫畫,結果第二天挨了批評。
她哭過一場之後撲到媽媽懷裡說:“媽媽,以後我再也不看少兒節目了。
” 媽媽說:“哪怎麼行呢?” 泓泓說:“反正我再也不看少兒節目了。
” 爸爸問:“為什麼呢?” 泓泓答:“少兒節目沒文化。
” 爸爸沒想她會說出這種話,問:“少兒節目怎麼個沒文化呢?” 泓泓說:“耽誤我學習和畫畫。
” 65 為創作一部反映海上生活的作品,爸爸去長島深入生活。
那天從電話上得知媽媽難得有了幾天假期,泓泓在幼兒園裡也放了假,便讓兩人到長島去,體驗體驗海島生活和風情。
這是泓泓第二次見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