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儀的末路

關燈
武則天,中國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一位了不起的女性。

     因為中國古代是個男權至上的專制社會,因為中國古代是個“唯女子與小人難養”的蔑視女性的封建社會,因為中國古代從來不曾有過西方那種女性當國的政治傳統,所以,武則天能夠以皇帝身份統治偌大中國,實在是了不起的。

     數千年來,中國就這麼一位女性皇帝,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雖然,她的“帝齡”(如果有這樣一種計算單位的話),隻有十五年,不算長。

    但是,她作為這個國家的最高統治者,實際執政的時間,卻長達五十七年,在中國全部帝王中間,主政半個世紀以上者,不超過十位,她是其中之一。

     武則天,并州文水人。

    《資治通鑒》稱: 故荊州總督武士彟女,年十四,上聞其美,召入後宮,為才人。

     這是貞觀十一年(637年)冬天的事情。

     才人是個五品級别的姬妾,在擁有皇後、皇妃、嫔娥、婕妤等衆多誘惑的太宗後宮裡,她雖年輕貌美,但别人不見得不年輕貌美,因此,要想出人頭地,相當困難。

    所以她以她的善謀略,多機變,知應對,巧心計,堪稱了不起的天性,很快就以先聲奪人的氣勢,吸引唐太宗的眼球,打開局面。

     《資治通鑒》載有她以自诩口吻講述的一則故事: 他日,吉瑣奏事,方援古引今,太後怒曰:“卿所言,朕饫聞之,無多言!太宗有馬名師子骢,肥逸無能調馭者。

    朕為宮女侍側,言于太宗曰:‘妾能制之,然須三物,一鐵鞭,二鐵撾,三匕首。

    鐵鞭擊之不服,則以撾撾其首,又不服,則以匕首斷其喉。

    ’太宗壯朕之志。

    今日卿豈足污朕匕首邪!”瑣惶懼流汗,拜伏求生,乃止。

     一個小女子,在顧盼自雄、英武自命的皇帝面前,放出如此非凡不俗的豪言壯語,能不引起注意嘛!皇帝雖然有許多女人,但這個出語突兀的武則天,卻有别于以美貌、以聲色、以狐媚、以淫浪來取悅他的姬妾。

    于是,她得以從後宮佳麗中間脫穎而出,進入這位好色主子的床笫之間。

     不幸,唐太宗因求長生不老,服胡僧藥中毒不治,很快就晏駕了。

    按照唐高祖的慣例,先帝的遺孀們,都得從宮裡搬出來,剃度為尼,住進感業寺。

    好在武則天之了不起,就在于她早有預謀,早就放長線釣大魚,早就對太宗的王位繼承人,進行感情投資,做了一筆很成功的期貨交易。

    可以設想,這是一個什麼事情做不出來,又是什麼事情她不敢做的女人啊!她既然能夠近距離地接近李世民,大談格殺勿論的馭馬之道,那她也就能找到機會接近李世民之子,并使他就範服帖,俯首聽命。

    這位太子,很快像一匹連蹶子也不會尥的驽馬,被她馴服了。

     李世民有若幹兒子,獨這個李治智商低、體質弱、能力差,屬于難當重任的阿鬥型接班人。

    但中國最高權力轉換過程中,精明能幹者,因鋒芒畢露而常遭淘汰,凡庸無能者,倒因表現平平而得到青睐。

    這個沒什麼本事,卻如他老子一樣好色的李治,還在當儲君的時候,就被堪稱“人精”的武則天,給擺平了。

     《資治通鑒》載: 上(即高宗李治)之為太子也,入侍太宗,見才人武氏而悅之。

     這一“悅”,李治就被武則天玩弄于股掌之上,一直到死。

     按照漢民族的倫理觀,武則天既是太宗的遺孀,就不可能成為高宗的老婆。

    這種逆倫的行徑,是非常悖謬的、荒唐的、不齒于人類的。

    不過,唐代李姓帝王,胡漢混血,蠻風猶存,還未完全發展到中原文明的禮教程度,仍舊秉承匈奴、鮮卑等遊牧民族,那種父死妻由子娶,兄死婦歸弟納的惡俗。

    至于,叔侄共奸,姐妹互夫的亂倫,更是不一而足。

    因此,武則天從唐太宗的床上,轉移到唐高宗的床上,為兩代人獻身,也許不認為有什麼不妥。

     所謂“髒唐臭漢”,這種皇室中不文明的性混亂現象,一直備受後人訾議。

    唐太宗李世民的哥哥李建成、弟弟李元吉,就曾經“蒸”過唐高祖李淵的愛妃。

    在古漢語中,以下奸上曰“蒸”。

    李世民據此向其父告密,并随即發動了一次殺兄滅弟逼父的“玄武門之變”,奪得政權。

    所以李治也好,王皇後也好,認為“蒸”一下武則天,無傷大雅。

     但是等到李治當真要冊立武昭儀為皇後,就不是随便睡一睡就拉倒的性放縱,可以不當一回事地馬虎過去。

    既然要堂而皇之地冊封,就不能不考慮這個女人的來路不正,妾身不明,就不能不考慮整個社會的綱常倫理、禮教規範。

    輿論導向怎麼辦啊?宣傳提綱怎麼寫啊?着實使當朝待诏的禦用文人們,傷透了腦筋。

     我一直相信冊立武後的這份诏書,為上官儀手筆,因為在高宗的心目中,要解決這樣一個意識形态上的棘手難題,非上官莫屬。

    第一,他的官位擺在那裡;第二,他的文名擺在那裡;第三,或許不無重要的一點,他的人品擺在那裡。

     在初唐詩壇上,上官儀是出類拔萃的一位。

    《全唐詩》稱其長于五言,“绮錯婉媚”,承襲梁陳餘緒,延續江左風格,形成風靡一時的“上官體”,人多效之。

    他的詩,形式上的華麗浮豔,是足夠的,内容上的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