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儀的末路

關燈
切實,就欠缺了。

    作為禦用文學,講究的就是這一套,隻要好看,不怕浮淺,隻要好聽,不怕肉麻,隻要主子滿意,哪怕狂拍馬屁。

    做到這三點,他也就算得上是克盡厥職了。

     因此,太宗、高宗兩朝,上官儀一直為禦用文人的首席寫手,成就最大,聲望最隆。

     太宗每屬文,遣儀視稿,私宴未嘗不預。

    高宗即位,為秘書少監,進西台侍郎,同東西台三品。

     《全唐詩》 在朝廷裡,在宮阙中,在帝王左右,才叫禦用文人。

    同為禦用,也是有流品不一,爵祿不同,高下區别,親疏差異的。

    這其中:一等的,出理論,出思想,稱為國士;二等的,出主意,出韬略,稱為謀士;三等的,出筆墨,出文章,稱為學士。

    上官儀介乎二等、三等之間,與李白、王維純粹哄皇上開心,完全為幫閑的文人,稍有不同,層次稍高一籌。

     在中國文學史上,真正在朝,直接被禦用的文人,少之又少;絕大多數,連紫禁城的大門都進不去,更甭說想出現在帝王的視野範圍之中了。

    這些亂拍馬屁,亂捧臭腳,亂表忠心,亂唱贊歌,亂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者,隻是一心想被禦用罷了。

    為什麼在中國,會有這麼多的文人,自覺排隊,自動靠近,自作多情,自我獻媚,冀求擠進禦用行列之中呢? 道理很簡單,凡在朝,有官可當,有車可坐,有賞可得,有福可享,什麼都有;凡在野,無職無權,無車無房,無錢無勢,無門無路,什麼都無。

    所以,他們不得不拼命巴結,拼命表現,拼命炒作,拼命兜售自己,拼命攀附要員,拼命貼緊官方,心癢難禁,做青雲直上之夢,眼紅不已,作一步登天之想。

     說白了,就是幻想着皇帝打來電話,小車開到門外,一張大紅請柬,恭請閣下進宮。

    金殿賜坐,引為上賓,成為經筵的侍講,成為禦用的筆杆子;金榜留名,寵幸有加,成為穿黃馬褂的作家,成為戴紗帽翅的詩人。

    從此,引導潮流,所向披靡,主宰文壇,領袖群倫;從此,熒屏露臉,媒體曝光,記者包圍,網絡追蹤;從此,大衆情人,風流倜傥,美女如雲,追捧對象;從此,官方色彩,身價騰貴,帝王知己,無比榮光。

     這就是可愛又可恨、可憐又可嫌的中國文人,埋藏在心底裡一個永遠的夢! 民國初年,在北京的胡适之先生,就有過這樣一次意想不到的夢境實現。

    一天,他當真接到愛新覺羅·溥儀的一通電話, “你是胡博士嗎?” “Yes!” “你知道我是誰嗎?” “Idon’tknow!” 等到終于弄清楚電話對面是遜帝時,胡适也按捺不住亢奮之情。

     無論如何,他曾是清王朝拖過辮子的臣民呀!雖然那是一位末代皇帝,約他進紫禁城一晤,豈有敬謝不敏之說。

    他不但去了,事後還相當張揚了一番。

    這也是人之常情,終究不是北新橋的駱駝祥子,或者三河縣的老媽子約他會面。

     從魯迅先生調侃他的文章裡讀到,好像有人問過,你見到遜帝,是不是跪下來磕頭呢?好像還有人問過,你見到遜帝,是不是向他宣講杜威主義呢?他笑而不答。

    這種無聲勝似有言的表情,顯然這次遜帝的召見,有點喜出望外,使他那中國文人的禦用情結,得到了大滿足。

    盡管胡适先生如今已被追捧為當代聖人,與日月同光,與星辰同輝,差點要在孔廟裡配享了。

    那時,他也難能免俗。

    可以想象,當他從東華門裡走出來時,悻悻然的得意之色,恐怕也是掩不住那一臉賈桂相的。

    要不然,他後來也不會跟蔣介石走得那麼近的。

     中國文人,努力削尖腦袋盼着被禦用,然而,在嘴上卻絕對諱言禦用。

    所有已被禦用的,未被禦用的,想被禦用的,都做出一副蔑視禦用的清高神氣來。

    這種又要當婊子,又要立牌坊的假撇清的表演,胡适先生拜見末帝,便是一則絕妙的小品題材。

     唐代的上官儀,似乎不那麼裝假清高。

    因為在他那個時代,禦用文人的名聲,還未頂風臭四十裡。

    從他的詩作題目看,如《奉和過舊宅應制》《早春桂林殿應诏》《奉和秋日即目應制》《詠雪應诏》,頗以此為榮焉!好像這種被禦用的情結,後來成為他們上官家的遺傳基因,他的孫女上官婉兒也成了操這一行業的内廷寫手。

     肯定為草拟這封冊立武氏為後的诏書,李治把上官儀找來。

    “愛卿是先帝的筆杆子,也是朕的筆杆子,這份诏書就拜托閣下了!”禦用文人之高明,就在于他是皇帝肚子裡的蛔蟲,你不用張嘴,他就能領會精神;你不用點明,他就能體貼上意;你不用吩咐他如何寫,怎樣寫,他就明白他該說什麼,該寫什麼。

     上官儀的腦袋,立刻進入構思狀态。

     第一,你不能否定過去她是太宗的女人這段史實,又不能改變如今她是高宗的女人的這個存在;第二,既然事實不能回避,要怎樣才能以正視聽,既然曆史不可改寫,那麼該如何喬裝打扮呢?這份诏書真是好難寫。

     上官儀不愧是高手中的高手,大筆一揮,一字千金,把那個廢物皇帝看傻了: 朕昔在儲貳,特荷先慈,常得侍從,弗離朝夕,宮壺之内,恒自饬躬,嫔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