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傷疤
關燈
小
中
大
的父母從一開始就反對爸爸媽媽的婚事,但媽媽跟着爸爸來了北卡羅來納州,名下一分錢也沒有。
最終,媽媽開始寫信告訴羅斯瑪麗自己的境況——住在沼澤棚屋裡,丈夫酗酒家暴。
幾年後的某一天,媽媽出現了,穿着她珍藏的仿鳄魚皮高跟鞋,好幾天沒洗澡也沒梳頭。
” “連着幾個月,媽媽都不說話,一個字也不說。
她住在父母家她以前的房間裡,幾乎不吃東西。
當然了,他們請了醫生,但沒人能幫上忙。
媽媽的父親聯系了巴克利小灣鎮的治安官,問她的孩子們怎麼樣了,但他手下的人說,他們甚至沒有嘗試記錄濕地的人口。
” 基娅不時吸一吸鼻子。
“最後,差不多一年以後,媽媽變得歇斯底裡,告訴羅斯瑪麗說她想起來了,她抛棄了自己的孩子。
羅斯瑪麗幫她寫了一封信給爸爸,問能不能來接走我們,帶着我們一起在新奧爾良生活。
他回信說如果她敢回來,或者聯系我們中的任何一個,他就把我們打得誰也認不出來。
她知道他能做出這種事。
” 是那封裝在藍色信封裡的信。
媽媽想要接走她,接走所有孩子。
媽媽想要見她。
但是那封信導緻的結果卻和它的初衷大相徑庭。
那些話惹惱了爸爸,讓他又開始酗酒,然後永遠離開了基娅。
她沒有向喬迪提起,那封信的餘燼至今仍被她收在一個小瓶子裡。
“羅斯瑪麗說媽媽再沒交過朋友,再沒和家人一起吃過飯或和任何人互動。
她不允許自己有生活,有快樂。
過了一段時間,她話多了起來,但都是關于自己的孩子。
羅斯瑪麗說媽媽一生都愛着我們,但卻被夾在一個進退維谷的可怕境地——如果她回來找我們,我們就會受到傷害;如果她不回來,就是抛棄了我們。
她不是為了享樂而離開我們,她當時已經快被逼瘋了,幾乎不知道自己離開了。
” 基娅問:“她是怎麼死的?” “她得了白血病。
羅斯瑪麗說本來有可能治愈,但她拒絕一切治療,一天天變得虛弱,兩年前徹底離開了。
羅斯瑪麗說她活着跟死了沒多大分别。
暗無天日,悄無聲息。
” 喬迪和基娅安靜地坐着。
基娅想起了高爾韋·金耐爾的一首詩,媽媽在書裡給它下面畫了線: 我不得不說結束讓我釋然: 對更多生機的渴望 最終我隻感到遺憾。
……再見。
喬迪站起來。
“跟我來,基娅,我想讓你看點東西。
”他帶她到門外自己的小卡車前,一起爬進車鬥。
他小心翼翼地移開一塊油布,打開一個很大的硬紙闆箱,然後一張一張拿出油畫,拆開。
他把這些畫靠着車鬥壁立了一圈。
其中一張是三個小女孩——基娅和她的姐姐們——蹲在潟湖邊,看着蜻蜓。
另一張是喬迪和他們的哥哥提着一串魚。
“我帶來了這些,想着萬一你還在這兒呢。
都是羅斯瑪麗寄給我的。
她說,有好幾年時間,媽媽日夜都在畫我們。
” 有一張畫上畫了所有孩子,五個,畫中人仿佛在看着創作者。
基娅看着兄弟姐妹們的眼睛,他們也在看着她。
她悄聲問:“他們誰是誰?” “什麼?” “從來沒有過照片,我不認識他們。
誰是誰?” “哦,”他感到難以呼吸,最後說,“好吧,這是米西,年紀最大的。
默夫、曼迪。
當然了,這個小可愛是我。
那是你。
” 他給她時間消化,然後說:“看看這個。
” 他面前是一張色彩格外絢爛的油畫,畫中兩個孩子蹲在綠草和鮮花叢中。
那個女孩還隻是嬰兒,大概三歲,直直的黑發落在肩上。
那個男孩,稍大一點,金色鬈發,正指着一隻帝王蝶。
蝴蝶黑黃色的翅膀在一朵雛菊上展開。
他的手放在女孩胳膊上。
“我想那是泰特·沃克,”喬迪說,“和你。
” “我覺得你是對的,看起來是他。
為什麼媽媽要畫泰特?” “他過去常常來這附近,和我一起釣魚。
他總帶你去看昆蟲和其他東西。
” “為什麼我一點也不記得了?” “你還太小。
有天下午,泰特開船來潟湖,爸爸正拄着棍子,喝得醉醺醺的。
你在水裡玩,爸爸本來應該照看你,但是突然間,莫名其妙地,他抓起你的胳膊狠狠搖晃,晃得你腦袋朝後仰。
然後又把你扔進泥地裡,自己哈哈大笑。
泰特跳下船跑向你。
當時他隻有七八歲,沖着爸爸大聲呵斥。
當然了,爸爸扇了他,吼叫着讓他滾出自己的地盤,再也别出現,否則就開槍打死他。
那會兒我們都已經跑出來了,看到了發生的一切。
即使爸爸咆哮吼叫,泰特還是抱起你,交給媽媽,确認你安然無恙後才離開。
那次之後,我們依舊不時一起去釣魚,但他再也沒有來過這裡。
” 直到我第一次開船進濕地,迷了路,他帶我回家,基娅心想。
她看着畫——如此溫柔,如此平靜。
不知何故,媽媽的心靈從錯亂中理出了美好。
任何看着這些畫的人都會以為它們描繪的是個最幸福的家庭——在海邊居住,在太陽下嬉鬧。
最終,媽媽開始寫信告訴羅斯瑪麗自己的境況——住在沼澤棚屋裡,丈夫酗酒家暴。
幾年後的某一天,媽媽出現了,穿着她珍藏的仿鳄魚皮高跟鞋,好幾天沒洗澡也沒梳頭。
” “連着幾個月,媽媽都不說話,一個字也不說。
她住在父母家她以前的房間裡,幾乎不吃東西。
當然了,他們請了醫生,但沒人能幫上忙。
媽媽的父親聯系了巴克利小灣鎮的治安官,問她的孩子們怎麼樣了,但他手下的人說,他們甚至沒有嘗試記錄濕地的人口。
” 基娅不時吸一吸鼻子。
“最後,差不多一年以後,媽媽變得歇斯底裡,告訴羅斯瑪麗說她想起來了,她抛棄了自己的孩子。
羅斯瑪麗幫她寫了一封信給爸爸,問能不能來接走我們,帶着我們一起在新奧爾良生活。
他回信說如果她敢回來,或者聯系我們中的任何一個,他就把我們打得誰也認不出來。
她知道他能做出這種事。
” 是那封裝在藍色信封裡的信。
媽媽想要接走她,接走所有孩子。
媽媽想要見她。
但是那封信導緻的結果卻和它的初衷大相徑庭。
那些話惹惱了爸爸,讓他又開始酗酒,然後永遠離開了基娅。
她沒有向喬迪提起,那封信的餘燼至今仍被她收在一個小瓶子裡。
“羅斯瑪麗說媽媽再沒交過朋友,再沒和家人一起吃過飯或和任何人互動。
她不允許自己有生活,有快樂。
過了一段時間,她話多了起來,但都是關于自己的孩子。
羅斯瑪麗說媽媽一生都愛着我們,但卻被夾在一個進退維谷的可怕境地——如果她回來找我們,我們就會受到傷害;如果她不回來,就是抛棄了我們。
她不是為了享樂而離開我們,她當時已經快被逼瘋了,幾乎不知道自己離開了。
” 基娅問:“她是怎麼死的?” “她得了白血病。
羅斯瑪麗說本來有可能治愈,但她拒絕一切治療,一天天變得虛弱,兩年前徹底離開了。
羅斯瑪麗說她活着跟死了沒多大分别。
暗無天日,悄無聲息。
” 喬迪和基娅安靜地坐着。
基娅想起了高爾韋·金耐爾的一首詩,媽媽在書裡給它下面畫了線: 我不得不說結束讓我釋然: 對更多生機的渴望 最終我隻感到遺憾。
……再見。
喬迪站起來。
“跟我來,基娅,我想讓你看點東西。
”他帶她到門外自己的小卡車前,一起爬進車鬥。
他小心翼翼地移開一塊油布,打開一個很大的硬紙闆箱,然後一張一張拿出油畫,拆開。
他把這些畫靠着車鬥壁立了一圈。
其中一張是三個小女孩——基娅和她的姐姐們——蹲在潟湖邊,看着蜻蜓。
另一張是喬迪和他們的哥哥提着一串魚。
“我帶來了這些,想着萬一你還在這兒呢。
都是羅斯瑪麗寄給我的。
她說,有好幾年時間,媽媽日夜都在畫我們。
” 有一張畫上畫了所有孩子,五個,畫中人仿佛在看着創作者。
基娅看着兄弟姐妹們的眼睛,他們也在看着她。
她悄聲問:“他們誰是誰?” “什麼?” “從來沒有過照片,我不認識他們。
誰是誰?” “哦,”他感到難以呼吸,最後說,“好吧,這是米西,年紀最大的。
默夫、曼迪。
當然了,這個小可愛是我。
那是你。
” 他給她時間消化,然後說:“看看這個。
” 他面前是一張色彩格外絢爛的油畫,畫中兩個孩子蹲在綠草和鮮花叢中。
那個女孩還隻是嬰兒,大概三歲,直直的黑發落在肩上。
那個男孩,稍大一點,金色鬈發,正指着一隻帝王蝶。
蝴蝶黑黃色的翅膀在一朵雛菊上展開。
他的手放在女孩胳膊上。
“我想那是泰特·沃克,”喬迪說,“和你。
” “我覺得你是對的,看起來是他。
為什麼媽媽要畫泰特?” “他過去常常來這附近,和我一起釣魚。
他總帶你去看昆蟲和其他東西。
” “為什麼我一點也不記得了?” “你還太小。
有天下午,泰特開船來潟湖,爸爸正拄着棍子,喝得醉醺醺的。
你在水裡玩,爸爸本來應該照看你,但是突然間,莫名其妙地,他抓起你的胳膊狠狠搖晃,晃得你腦袋朝後仰。
然後又把你扔進泥地裡,自己哈哈大笑。
泰特跳下船跑向你。
當時他隻有七八歲,沖着爸爸大聲呵斥。
當然了,爸爸扇了他,吼叫着讓他滾出自己的地盤,再也别出現,否則就開槍打死他。
那會兒我們都已經跑出來了,看到了發生的一切。
即使爸爸咆哮吼叫,泰特還是抱起你,交給媽媽,确認你安然無恙後才離開。
那次之後,我們依舊不時一起去釣魚,但他再也沒有來過這裡。
” 直到我第一次開船進濕地,迷了路,他帶我回家,基娅心想。
她看着畫——如此溫柔,如此平靜。
不知何故,媽媽的心靈從錯亂中理出了美好。
任何看着這些畫的人都會以為它們描繪的是個最幸福的家庭——在海邊居住,在太陽下嬉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