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盡江南 第二章 葫蘆案
關燈
小
中
大
字因被寫入勝利者的曆史而留了下來。
即便是那些無名的犧牲者,也得到了恰當的處理。
他們往往被吸納于一個概念性的符号(比如烈士和紀念碑)中,而得到緬懷和紀念,從而象征性地融入到曆史之中。
而在今天,犧牲者将注定要湮沒無聞。
形形色色的個人,因為形形色色的原因而不明不白地死去。
不幸的是,他們都死在曆史之外。
屬于某個偶發性事件的一個後果。
甚至沒有人要求他們作出犧牲。
他們是自動地成為了犧牲品。
究其原因,無非是行為不當,或運氣不好。
沒有紀念。
沒有追悼。
沒有緬懷。
沒有身份。
沒有目的和意義。
用端午的話來說,就像水面上的氣泡,風輕輕地一吹,它“啵”的一聲就破了。
有時甚至根本聽不到任何聲音。
他們的犧牲強化了幸存者的運氣。
他們的倒黴和痛苦成了偷生者的談資。
而犧牲者隻有恥辱。
在端午看來,正因為今天的犧牲者沒有任何價值,他們才會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犧牲者。
這句話有點不太好理解。
實際上,家玉完全不同意丈夫的看法。
她認為端午成天躲在陰暗的角落裡思考着這些陰暗的問題,對健康沒有什麼益處。
而且,丈夫對社會的觀感過于負面和消極。
好像中國随時都會崩潰。
“崩潰了嗎?”她嚴厲地質問端午。
“沒有。
”她自己作出了回答。
丈夫之所以這樣悲觀,其實完全是因為他拒絕跟随這個時代一同前進;為自己的掉隊和落伍辯護;為了打擊她那點可憐的自信。
他哪裡知道,為了維護這點自信,為了讓自己活得多少有點尊嚴,自己付出了多麼慘痛的代價! 丈夫把那首剛剛完成的《犧牲》給家玉看。
可家玉隻是匆匆地掃了一眼,就把它扔在了一邊。
無聊。
她說。
端午老羞成怒地叫道: “你至少應該讀一讀,再發表意見……” “哎哎哎,叫什麼叫?别總說這些沒用的事好不好?你難道就沒有發現,馬桶的下水有些不暢?打個電話叫人來修一修,我要去做頭發。
” 不知道為什麼,今天,當她在閱讀這份案卷,想到那個手裡攥着父親的襯衫而死去的孩子時,她的胸部一直在隐隐作痛。
她流下了眼淚,不光是為那孩子。
她覺得端午當初的那些話還是有幾分道理的。
當然,她也本能地想到了自己的未來。
有點不寒而栗。
近來,她總是被憂郁纏住。
她被無端的憂慮折磨得坐卧不甯,端午反而誇她有進步。
聽上去更像是挖苦。
為了盡快讓自己從這種惡劣的情緒中掙脫出來,她給遠在石家莊的小陶打了個電話。
從他們在車站告别到現在,他已經給她發了十幾條短信了。
而她每次看到小陶的短信,都會像少女那樣暈頭轉向。
兩頰發熱。
心髒怦怦直跳。
他完全配得上“毒藥”這個稱号。
龐家玉拎着沉重的皮箱,回到了家中。
若若手裡托着那隻虎皮鹦鹉,來給她開門。
兒子望着她笑,既吃驚又害羞。
他的眼中有一種晶瑩剔透的、鑽石般的亮光。
他長得一點都不像端午。
奇怪,要在過去,每逢家玉出差回來,兒子要麼一下子撲到她身上,将頭埋在她的兩腿之間,要麼立刻去翻她的旅行包,看看母親又給自己帶回了什麼禮物。
現在不會了,他已經懂得了害羞。
當家玉試圖将他攬入懷中時,他竟然微微側了一下身,将背對着她。
可家玉知道他仍然在無聲地笑。
“爸爸呢?”她摸着兒子的頭,朝端午的書房裡看了一眼。
“去郵局了。
他說一會兒就回來。
” “他怎麼老是忘了關音響?你去把它關上吧,吵死人了!” 兒子剛想走,家玉又把他叫住了,她看見兒子的額頭上有一塊紫藥水的斑痕。
“你額頭上的傷怎麼弄的?” “踢球時不小心蹭的。
” “瞎編吧。
是不是佐助給啄的?” 兒子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
他手裡的那隻鹦鹉,抖了抖身上銅鏽般綠色的羽毛,警覺而充滿敵意地望着家玉。
這隻虎皮鹦鹉,是她有一次去西藏的途中,在經過一個名叫“蓮禺”的藏族小村落時,從一個喇嘛的手裡要來的。
不過,她很快就後悔了。
自從這隻鹦鹉來到了家中,每當家玉逼迫兒子回答“你最愛誰”這樣無聊的問題時,在兒子的答案中,她隻能屈居第二位。
若若還給這隻鹦鹉取了一個日本名字,佐助。
事實上,鹦鹉這類動物,并不像她當初想象的那樣溫順。
它常常在半夜裡發出怪叫,聽上去也不怎麼悅耳。
若若的衣服沒有一件是完好的,不是被它啄出了一個個圓洞,就是毛衣的袖口散了線。
家中到處是它的糞便。
若若十周歲生日那天,端午從花鳥市場買回來一個鐵架子。
鐵架上端有一個鋁制的橫條(若若把它稱之為空中走廊),約有三公分寬,五十公分長。
橫條的兩端各焊有一個鐵皮小碗,一隻碗裝松仁、瓜子或小米,另一隻則用來盛放清水。
一條細細的金屬鍊縛住了它的爪子,另一端則固定在鐵架上。
這樣,鹦鹉就可以在架子上安然散步了。
家裡亂成了一鍋粥。
滿地都是拖鞋,東一隻,西一隻。
餐桌上堆滿了兒子玩具車的拼裝零件。
吃了一半的發黑的香蕉。
用過的方便面的調味包。
電視機和電腦都開着。
金魚缸上的水草燈已經不亮了,缸壁上爬了一層褐色的水鏽,裡邊的草早已枯爛。
而那條她最喜歡的“黃色潛水艇”也不見了蹤影。
她蹲在魚缸前看了半天,隻找到了兩條瘦弱的“紅綠燈”。
它們的遊動,遲緩而虛弱,但一息尚存。
家玉暫時還沒有心思整理屋子,她得先洗個澡。
右邊的乳頭被蹭掉了一塊皮,讓水一沖,沙沙地疼。
盡管乳暈上的傷口并不怎麼明顯,給她帶來的感覺卻相當惡劣。
與小陶離别的那兩三天,他們把除吃飯和短暫睡眠之外的所有時間都用來性交,直到兩個人都對這種古老的遊戲感到膩味。
最後,一種對未來不祥的憂懼,緊緊地攫住了她的心。
她對自己的瘋狂感到不可理喻。
在等候頭發晾幹的那段間歇,龐家玉歪在床上,手裡拿着一本蘇童的《碧奴》,可一個字都看不下去。
她撥通了徐景陽的電話,将唐甯灣房子被占的事,從頭至尾跟他講了一遍,然後問他: “如果你是我的話,你會怎麼處理這件事?” 合夥人耐心地聽完她的話,以他一貫的理性、審慎和細緻,慢條斯理地嗯了半天,一本正經地道: “别挂電話。
你讓我想個五分鐘。
” 可過了不到兩分鐘,徐景陽就給出了他的答案:“這樣子,如果我是你的話,我會直接去唐甯灣,找租房人協商,盡可能避免法律訴訟。
” “為什麼?” “法院從立案到調查取證,再到開庭,時間會拖得很長。
即便法院開了庭,無非也是調解協商。
當然喽,協商不成,法院也是會判的。
可執行起來,又是另一個問題了。
你是律師,應該明白其中的曲折。
你是個急性子的人,在這麼一件小事上耗個一年半載,從成本上說毫無必要。
” “聽我老公說,占我房子的那個女人,似乎很難打交道,她還威脅說,如果我們再去幹擾她正常的生活,她會立刻報警。
” “這是一個葫蘆案。
她這樣說,也不是不可以理解。
從理論上講,她也是無辜的。
她手裡握有與頤居公司的正式租賃合同,對不對?你也可以去一下工商局,那裡應該留有頤居公司的注冊号、地址和電話。
頤居是一家連鎖公司,是不可能消失的。
當然,你也可以要求工商局直接出面處理。
” “我明白了,多謝。
挂了啊……” “等一等,”徐景陽在電話的那頭又叫住了她,“遇到這種事,千萬不能着急啊!你務必從思想上告誡自己,把它看成是一個Game。
Game,你懂嗎?在今天的這個社會,凡事都得有一個Game心态,跟它不能較真的。
别老想着自己冤,比你冤的人多了去了。
大不了你也隻是損失幾個房租罷了。
俗話說,事緩則圓,總會解決的。
” “我知道了。
要是沒别的事,我就……” “等等,你這個人,性子是蠻急的。
”徐景陽笑道,“你怎麼也不問問,我現在在哪兒?” “你在哪兒?” “腫瘤醫院。
”徐景陽興奮地對她喊道,盡管聽上去聲音有點虛弱,“兩周前,我把老婆騙回了娘家,還寫了遺書,獨自一人殺進了腫瘤醫院。
現在,我又從千軍萬馬之中殺了出來。
有點不可思議!” “怎麼回事?” “前天上午做了手術。
肺葉的切片報告已經出來了。
祝賀我吧!是良性的。
良性的。
我現在的感覺無異于重生。
我們病房一共有七個新進來的病人,包括走廊裡的兩個,隻有我一個人是良性的,簡直是奇迹!”稍後,徐景陽壓低了聲音,又道:“同病房的病友們前天還跟我有說有笑,可現在他們全都不理我了。
仿佛我得跟他們一樣,才會讓他們滿意。
我能夠理解他們對我的敵視态度,畢竟,我成了他們當中唯一的幸運者。
” 說到這裡,平時一貫沉穩持重的徐景陽,忽然像個孩子似的,大聲地啜泣起來,讓家玉頗感意外。
“我明天就來看你。
”家玉的眼睛裡也噙着淚光。
可她心裡十分清楚,她并不像徐景陽一樣高興。
“出院後,你打算怎麼慶祝?” “當然得去一趟花家舍。
” “為什麼是花家舍?” “隻能是花家舍。
嘿嘿。
必須的。
” 她很不喜歡“必須的”這個流行語,進而讨厭所有的東北人。
放下電話,家玉很快就迷迷糊糊地進入了夢鄉。
朦胧中,她聽見端午開門的聲音。
聽見他和兒子小聲地說話。
感覺到他來到床邊,靜靜地看了自己好一會兒,将她懷裡緊緊抱着的那本《碧奴》抽走。
随後,又在她身上蓋了一條毛巾被。
4 “你就叫我春霞好了。
” 高個子女人腰上紮着花布圍裙,手裡拿着一把修剪花枝的剪刀,滿面笑容地對家玉說。
她的身旁站着一個長得圓頭圓腦的中年人,不住地向家玉點頭哈腰。
他的中文說得不太流利,因此家玉猜他是日本人,又覺得哪兒不太對勁。
與端午在電子郵件中的描述不同,春霞對她很客氣,甚至有點客氣得過分。
端午和吉士說她長得像孫俪。
還真有那麼點意思。
尤其是牙齒。
春霞一再抱歉說,家裡實在太亂了,實在不好意思請家玉進去。
“如果你有時間,我們可以去外面喝杯咖啡。
大市街新開了一家星巴克,就是路遠了點,你喝不喝得慣咖啡?要不,我們去‘棕榈島’喝茶?” 春霞提到“家裡”一詞,讓家玉深受刺激。
看來,這個非法入侵者已經把這兒當成她自己的家了。
“哪個地方更近?”家玉不冷不熱地問道。
“那就去棕榈島好了。
就在我們小區會所的樓上。
你等一下呢,我去換身衣裳就來。
” 隔着玄關的多寶閣,家玉悲哀地發現,這個花費了她好幾個月、精心布置的家,已經變得有點令她陌生了。
電視櫃上方的牆上,原先挂着一幅唐卡。
那幅唐卡,是鶴浦的一位副市長送她的。
據說是請日喀則紮什倫布寺的一位喇嘛畫的。
可現在已不知了去向。
取而代之的,是一幅巨大的裴勇俊電影招貼畫。
這幅畫似乎在暗示她,剛才那個長得圓頭圓腦的中年男子,也許是韓國人。
考慮到鶴浦是韓資企業比較集中的地區,家玉覺得自己的猜測是合理的。
沙發雖然還在原來的位置,可上面蒙了一塊镂空網眼的飾布,多了幾塊紅色的有太極圖案的靠墊。
沒錯。
高麗棒子。
讓家玉受不了的,是茶幾上的一隻龍泉青果盤,那是浙江一位高級陶瓷工藝師的獲獎作品,如今被春霞吐滿了果核。
在會所二樓的茶室裡,春霞把她帶到一個靜僻的角落,相對而坐,開始了女人間不動聲色而又工于心計的交談。
早上八九點鐘。
茶室裡還沒有什麼顧客。
西窗邊坐着一對年輕的情侶,他們的身影被高大的塑料棕榈樹擋住了。
他們在玩猜骰子的遊戲。
茶座的椅子不知為何被設計成秋千的形狀,又有點像吊床,點綴着些綠色的藤蔓。
也是塑料的。
椅子雖說不會像秋千一樣地晃動,但無疑加深了家玉的不安之感。
春霞先給自己要了一杯碧螺春,然後問家玉想喝點什麼。
家玉要了一瓶啤酒。
瓶口卡着檸檬片的“科羅拉”。
随後她們就論起了年齒。
春霞比家玉大一歲,于是她立刻改口,稱家玉為妹妹。
春霞像是不經意地問起她的家庭和孩子,家玉一一如實作了回答。
當對方問及她的職業,家玉開始懷疑,對方這是在稱她的分量,便适當地作了些隐瞞,隻說自己在公司裡做事。
這個女人一切都大。
大手,大腳,大臉盤。
眉毛中還趴着一枚大黑痣。
由于個子高,胸前鼓鼓囊囊,卻不顯得庸贅。
她穿着一件短袖黑色絲質襯衫,脖子上有一串綠松石的項鍊,裸露的臂膀白皙圓潤。
家玉總覺得她的身上有一種特别的氣味。
不是化妝品或香水的味道,而是某種與她職業相關的特定的氣息。
似有若無,卻又不容忽略。
家玉委婉地提到這一點,希望她接下來的話能有助于自己判斷她的身份,可令家玉做夢也不會想到的是,春霞的回答讓她吓了一跳。
“你是問我身上的味道?”春霞俯下身子,裝模作樣地在自己的胳膊上四處嗅了嗅,然後笑道:“是死亡。
如果你不害怕的話,準确地說,應當是屍體。
真的,我不騙你。
” “這麼說,你是在殡儀館工作喽?” “當然不是。
我僅僅是死神的使者而已。
”春霞再次笑了起來。
“你害怕屍體,對不對?你用不着那麼緊張。
用不着。
總有一天,你和我都會變成那樣的。
” 盡管聽出她話中有話,可家玉還是忙不疊地換了一個話題。
春霞東一句、西一句地與家玉拉着家常,絕口不提房子的事。
談話偶爾冷場,春霞也毫無不安之色。
她得體地替家玉将檸檬汁擠入酒瓶,又給她要了一盤開心果。
她甚至還提到了《一千零一夜》,她說,小時候,在讀這本書的時候,總也搞不清楚書中時常提到的“阿月渾子”到底是什麼。
“嗨,什麼呀!原來就是開心果。
” 她把果碟推到家玉的面前:“這是椒鹽的,味道還可以,你嘗嘗?” 家玉坐在那兒沒動。
她心裡十分清楚,對方東拉西扯,不過是在強調她此刻的某種優越感。
她不願意首先提起房子的事。
她并不着急。
實際上,也是在暗示家玉先開口。
仿佛在說:開始吧,還等什麼呀? 既然如此,急性子的家玉,有時不免會把複雜的事情想得過于天真的家玉,決定單刀直入,提出她的問題。
這正是她此行的目的。
“你打算什麼時候從我的房子裡搬出去?”她生硬而又突兀地問道。
“為什麼呀?”春霞對陡然變得緊張的氣氛早有所料,笑着反問家玉。
随後她又補了一句:“我在這裡住得好好的,為什麼要搬出去呢?” “可那是我的房子。
”家玉一口氣喝掉了瓶子裡不多的啤酒,用餐巾紙在嘴唇上按了按。
“妹妹,你的性子看來蠻急的,是不是?我們有話慢慢說好不好?”春霞問她要不要再來一瓶啤酒,家玉冷冷地回絕了。
“你剛才說,那是你的房子。
不錯,你也可以這麼說。
”春霞道,“不過,嚴格講起來,那房子既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而是國家的。
如果你了解一下相關的法律常識,就會明白,房子,連同它下面的那塊地,都是國家的。
你的使用權隻有七十年,對不對?考慮到這房子是五年前銷售的,你實際的使用年限隻有六十五年,對不對?那麼,六十五年之後,這房子又是誰的呢?所以說,你和我一樣,不過是承租者,我從頤居公司的手裡合法地租下了這所房子,也有受法律保護的正式合同。
我們之間沒有交道。
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我能不能看看你的合同?” 春霞有點哀矜地望着自己的對手:“合同我忘了帶出來。
就算我帶來了,我也不會給你看。
憑什麼啊?我也沒有讓你出示你的房産證呀!” 春霞提到了房産證,讓家玉心頭一陣發緊。
她知道,端午将房産證落在了頤居公司,而頤居公司已經消失了。
她暫時無法提供任何文件,來證明自己對房子的所有權。
她曾去房管中心問過,要補辦房産證,至少需要三個月的時間。
現在,她已經實實在在地感覺到,她和春霞之間的房子糾紛,似乎不像她原先想象的那麼簡單。
就像端午曾經反複提醒她的,這個社會中的任何一件小事,你若不追究便罷,如真的追究起來,都是一筆糊塗賬。
所謂的法律,實際上作用非常有限。
“妹妹,你先别生氣。
你今天來找我,大家坐下來喝杯茶,也是難得的緣分。
實際上,我和你之間,沒有任何糾紛。
你将房子租給了頤居公司,而頤居公司又将你的房子轉租給了我,是不是這樣?如果你想收回這所房子,你應當首先去找頤居公司解除合同,公司自然會來與我們協商終止合約的事,他們必須賠償我的損失。
你現在跳過中介公司,直接找到我,從法律上講,是說不過去的。
我們是一個法治國家。
當然了,現在的法律有些地方還并不健全。
” “你的意思是不是說,假如頤居公司永遠消失了的話,你就可以心安理得地霸占原本就屬于我的房産?”家玉不客氣地打斷了她的話。
“怎麼,頤居公司消失了嗎?這話是怎麼說的?” “這家公司似乎一夜之間就不見了。
我們現在還不知道究竟是怎麼回事。
我們已經找了它好幾個月,沒有任何消息。
不過,你也用不着裝着不知道這回事。
” 龐家玉對春霞的裝瘋賣傻,感到十分惱怒和厭惡。
她從手提包裡取出一個精緻的煙盒,取出一支煙,正想點上,就聽見春霞道: “你抽煙?這不好。
女人抽煙,尤其不好。
戒掉吧,越早戒越好。
我這麼說是有科學上的依據的。
香煙中所含的緻癌物起碼有四十多種,能不抽盡量不要抽,我是為你好。
” 她看見家玉完全沒有理會她的勸告,就輕輕地歎了一口氣,站起來,将窗戶打開了一條縫:“你剛才說,頤居公司消失了,那麼大一家企業,在鶴浦就有好幾家連鎖店,怎麼說沒就沒啦?你們有沒有向公安局報案?” “我今天專門來找你見面,不是想和你吵架的。
誰都不想走到那一步。
” “你說的那一步,指的是哪一步?打官司嗎?老妹子,你不用這麼遮遮掩掩,有話不妨直說。
再說一遍,我們是生活在一個法治國家。
該打官司就打官司。
沒問題。
中國人有一個傳統的習慣,死要面子,屈死不訴訟,那不好。
我是說,如果你向法院提出訴訟,我當然樂意奉陪。
” “那麼,你的意思,我們隻能在法庭上見喽?” “是你的意思,并不是我的意思。
”春霞似笑非笑地望着她,似乎在見面的過程中,她一直在等着這句話。
“不過,話說回來,你那房子真的很不錯,”過了一會兒,春霞又道,“雖說裝修有點俗氣。
你别生氣啊。
我原來總失眠,可自打搬進去之後,一覺睡到大天亮。
我最喜歡你們家的那個花園。
薔薇是年前種下的吧?今年春天就開滿了花。
紅的,黃的,還有白的,有一股子淡淡的清香。
我們把花枝剪下來,把家裡的花瓶都插滿了。
我們家那口子,還在院子裡開了一畦地,種上了薄荷。
再有一兩個月,他就能用薄荷葉來包烤肉了。
你等我一下,我去一下洗手間。
” 春霞剛才多次提到了法律,這讓家玉感到一種深深的傷害。
在春霞的眼中,自己也許完全是個法盲。
她猶豫着,等春霞從洗手間回來,要不要向她公開自己的律師身份。
但她已經沒有機會了。
春霞沒再回來。
十五分鐘之後,茶室的服務員朝她走了過來。
她微笑着提醒家玉,那個高個子的女的,已經結完賬離開了。
對于剛剛結識的兩個人來說,不辭而别,無論如何都是一種蓄意的蔑視和鄙薄。
5 晚上,一家人圍坐在餐桌邊吃飯,電話鈴準時地響了起來。
媽的,又是她。
家玉的心裡突然湧出了一陣難以克制的厭煩。
她冷冷地瞥了丈夫一眼,道:“你去接?” 端午明顯地遲疑了一下,對正在啃雞翅的兒子說:“若若,你去接。
你跟奶奶說,我們周末就去梅城看她。
” 每天晚上七點,婆婆都會準時打來電話。
在健忘症的作用下,她每次說的話都是一樣的。
她虛情假意的問候是一樣的。
隐藏在語言中的無休無止的怨毒是一樣的。
讓你忍不住要一頭在牆上撞死的沖動是一樣的。
每晚七點,都有一個家玉有待跨越的小小溝坎。
她很少去接婆婆的電話。
要是冷不防接到一個,一整晚都會浸泡在那種毫無緣由的沮喪之中,仿佛她生活中的所有不順、煩惱和憤懑,都由婆婆一手造成。
如果略作歸納,婆婆來電的内容和順序大緻如下: 1)天氣預報。
最高溫度。
最低溫度。
明天又有一股冷空氣南下。
千萬别把小東西給凍着。
或者,明天的最高溫度将達到超紀錄的41攝氏度。
傍晚時分有暴雨。
如今天上下的都是酸雨。
電視上說淋多了會得皮膚癌。
你有車,還是抽空去接他,别讓小東西給淋壞了。
空調也不能開得太大,尤其是睡覺的時候。
2)一般性問候。
你怎麼樣?工作怎麼樣?身體怎麼樣?小東西的學習怎麼樣? 3)抱怨。
我嘛,還有一口氣吊着呢。
就是拉不出屎。
你們不用管我。
水流千裡歸大海,臨了總是一個死。
你們不用管我。
工作忙,就别來看我了,就當家裡養了一條老狗。
4)哭泣(偶爾)。
可是這一次,出現了小小的意外。
兒子很快從卧室中走了出來:“媽媽,不是奶奶。
找你的。
” 電話是一個自稱“阿蓮”的人打來的。
龐家玉飛快地在腦海中搜索着關于這個阿蓮的所有信息,怎麼也想不起她是誰。
家玉甚至有些懷疑,它是不是一個騷擾電話?比如自稱是她的老熟人,假稱自己遇到了意外,讓她在危難之中向自己伸出援救之手。
或者是向她推薦房子、紀念郵票、汽車保險、理财計劃的推銷員,要不然就是通知她銀行卡透支,讓她趕緊向某個賬号打上一筆巨款的騙子。
一想到自己事實上就生活在形形色色的騙子之中,家玉不由得老羞成怒: “對不起,我不認識你。
你會不會打錯了?” “Fuck,去你媽的。
你真的記不得我是誰了嗎?還是故意在裝糊塗?Fuckyou!我是宋蕙蓮,你想起來了嗎?” 對方在電話裡狂笑起來。
為了幫助她回憶,她提到了端午。
提到了“老流氓”徐吉士。
提到了十七年前那個夏末的午後。
循着變為灰燼的記憶之線,龐家玉的眼前朦朦胧胧地出現了一縷閃爍不定的幽光。
在這條晦暗的光帶的盡頭,她記憶中依次呈現出的畫面,包括女生宿舍門前的籃球場和梧桐樹、矗立在雲端的招隐寺寶塔、樹林中閃閃爍爍的花格子西裝短褲、開滿睡蓮的池塘…… 原來是宋蕙蓮。
這是一個年代久遠的名字。
它屬于一個早已死去的時代,屬于家玉強迫自己忘掉的記憶的一部分——現在,它随着這個突然打來的越洋電話,正在一點點地複活,帶着特有的傷感和隔膜。
其實,龐家玉與宋蕙蓮并不怎麼熟悉。
她們總共也沒見過幾次面。
大學畢業時,她聽說蕙蓮嫁給了一個美國老頭。
據說,那老頭之所以到鶴浦來,是為正在寫作中的一本關于賽珍珠的傳記收集資料。
可據消息靈通的徐吉士說,那個老頭回到美國不久,就得病死了。
宋蕙蓮剛到美國,就像模像樣地當起了寡婦。
因此,有一段時間,吉士提起她總是酸溜溜的:“還不如當初嫁給我。
是嫌我雞巴不夠大?” “你現在還在波士頓嗎?” “No,我現在住在Waterloo。
” “這麼說,你去了英國?” “媽的,是加拿大的Waterloo。
靠近Toronto。
”宋蕙蓮爽朗地大笑起來,“你還好嗎?剛才接電話的是你兒子嗎?他可可愛了。
very,怎麼說呢?cute。
哎,對了,你後來選擇嫁給了誰?是詩人呢?還是刑警?” 家玉耐着性子與她說話,怒火卻在胸中一點點地積聚、燃燒。
她不斷暗示對方,自己的飯剛好吃到一半,可蕙蓮死纏住她不放。
從年收入一直聊到香水。
還有遊泳池、栗子樹和野鹿。
她在Waterloo的家位于郊外的森林邊上。
北面向湖。
空氣當然是清新的。
湖水當然是清澈見底的。
湖面當然是能倒映出天空的雲朵的。
湖面的四周全都是栗子樹。
有一種地老天荒的神秘。
到了冬天,栗子自己就會從樹上掉下來,在森林的地上鋪了厚厚的一層,足足有十公分厚。
她隻能眼睜睜地看着這些栗子爛掉。
她現在成天都在為花園裡的玫瑰而發愁。
“為什麼呢?是玫瑰長得不好嗎?”家玉傻傻地問道。
“哪兒呀,玫瑰開得又大又鮮豔。
讓我煩惱的是森林裡的野豬。
這些搗蛋鬼,别提有多機靈了。
它們貪吃新鮮的玫瑰花,踩壞花園的籬笆,把玫瑰園弄得一塌糊塗。
” 她每天遊兩次泳。
當然是在自己家的遊泳池裡。
每個夏天都要外出度假。
開羅。
的黎波裡。
聖托佩或摩納哥。
她現在仍然在寫詩。
當然是用英文。
兩年前,她創作了一首獻給駐伊拉克美軍将士的長詩,在美國曾獲得過總統獎,受到了小布什的親切接見。
她新任丈夫的職業和身份,家玉無從得知,但很有可能與會計事務有關。
因為宋蕙蓮提到,兩周之後,她将陪伴先生回國發展,并常駐北京。
家玉總算逮住了一個可以反擊她的機會:“你在國外晃蕩了這麼些年,怎麼會忽然看上咱們這個窮地方?要吃回頭草?你是說,你們會在國内常待嗎?” “因為加拿大是一個清廉而且民主的國家。
在那兒,沒有多少假賬可做。
想賺點黑錢,我們隻能回國。
”蕙蓮笑道。
宋蕙蓮打算一旦在北京安頓下來,就立刻抽空回鶴浦看望父母和弟弟。
時間可能會在十一月末。
放下電話,已經差不多九點半了。
餐桌還沒有收,杯盤狼藉。
不知從哪兒鑽進一隻蒼蠅,圍着桌上的一堆雞骨,嗡嗡地飛着。
家玉朝兒子的房間瞥了一眼,發現他正在偷偷地玩PSP。
兒子也注意到了她,迅速地将機器關掉,将它塞入桌子上一大堆亂七八糟的卷子中。
家玉懶得搭理他。
她在廚房洗碗的時候,把自己二十年來的生活從頭到尾想了一遍。
由于宋蕙蓮的那個電話,她沒法不去想它。
紅酒酒杯的缺口劃破了左手食指的指肚。
她打開冰箱,發現創口貼已經用完了。
她把手指放在自來水龍頭底下沖,血絲不斷地漾出來。
疼痛和抑郁使她很快就流下了眼淚。
如果說二十年前,與一個詩人結婚還能多少滿足一下自己的虛榮心,那麼到了今天,詩歌和玩弄它們的人,一起變成了多餘的東西。
多餘的洛爾加。
多餘的荷爾德林。
多餘的憂世傷生。
多餘的房事。
多餘的肌體分泌物。
在過去,她總是習慣于把所有的煩惱一股腦地推給未來。
可問題是,現在,她已經能夠清晰地看見這個未來。
看見了正在不遠處等候她的生命的末端。
它已經不可更改了。
我不過是死神的使者而已。
這是兩天前春霞在茶室裡說過的一句話。
雖說是開玩笑,但不祥的暗示,幾天來一直糾纏着她。
春霞不知羞恥地霸占了自己的房子,竟然反過來向她——這個兩次獲得鶴浦市十佳律師稱号的法律工作者普及法律常識。
這個世界正在變得詭異和陌生。
沒有一件事是順心的。
甚至,就連手裡的一把鍋鏟,都在刻意與自己作對。
她在一年内已經更換了四把鍋鏟。
鏟子的膠木柄總要掉下來。
她時常剪下一小塊抹布條,包住鍋鏟的鐵榫,用榔頭把它敲進去。
一周前,她索性從雜貨鋪買來了一把不鏽鋼柄的鍋鏟——也就是說,柄和鏟子是焊接在一起的,應該比較牢固。
可現在,它的不鏽鋼柄,又掉了下來。
人人都說現在是盛世。
可這個盛世,能讓導彈把衛星打下來,卻居然沒有辦法造出一把手柄不會脫落的鏟子。
家玉把手中的鏟子狠狠地砸向水鬥,驚動了正在書房看書的丈夫。
他跑了出來。
這個當代隐士用他招牌式的詢問目光看着自己。
“你怎麼了?”他問道。
“真以為我他媽的是鐵打的嗎?我受不了了!”家玉答非所問地向他吼了一句。
端午的影子在廚房門口一晃,随後又回書房去了,繼續去讀他的那本《新五代史》。
家玉從廚房出來,看見兒子仍然在偷偷地玩他的PSP遊戲機,終于失去了控制。
她像瘋子一樣沖進了兒子的房間,将他正要藏入抽屜的遊戲機一把奪了過來,力量之大,甚至把兒子從椅子上拽了起來。
她一把打開紗窗,直接将遊戲機扔向了窗外。
她看見那隻鹦鹉撲棱着翅膀,凄厲地叫了兩聲。
怎麼看,它都是一隻不祥的鳥。
兒子驚恐地望着她。
嘴巴張着。
眼神既委屈又憤怒。
随後,他的嘴角開始了難看的歪斜,鼻子抽動,眼淚開始滾落。
而他的兩隻手,仍然本能地護着PSP的機套。
“你他媽的怎麼回事呀?啊?你到底要不要臉,啊?譚良若,我在跟你說話呢!你他媽在蒙誰呀?你成天假模假式地裝神弄鬼,你他媽的是在學習嗎?啊?你知不知道,七月十五号要分班考?啊?你已經要上初中了,馬上就是中學生了呀!《新概念》背了嗎?黃岡中學的奧數卷子你他媽做了嗎?林老師給你專門布置的習題你做了嗎?杜甫的《秋興八首》你都背了幾首?我專門從如臯中學替你弄來的五張模拟試卷你做了嗎?卷子呢?卷子他媽的也不見啦?”家玉抓過一本《新華字典》砸向他,兒子頭一歪,沒有砸中。
“你他媽給我找出來!我問你卷子呢?卷子弄哪兒去了?”她開始擰他的耳朵,可若若仍然在無聲地抽泣。
他不願發出她期盼中的慘叫。
“你看看你寫的這筆狗字!你知道你爹媽為了讓你上這個補習班,花了多少錢?看着我!你要再這樣,明天别給我去上學了!送你去山西挖煤!你他媽的隻配幹這個!” 端午在書房坐不住了。
他走到若若房門口,朝裡面探了探腦袋,對家玉道:“我出去,散個步。
” 他的嗓音有點喑啞。
他換上涼鞋,拉開門,出去了。
家玉和他有約在先,每當她“教育”孩子的時候,他不能插嘴。
于是,他就出去散步了。
眼不見為淨。
“你他媽的是一個爛人啊!”端午一走,家玉立即準備提升戰火的級别。
“你就是一個爛人!地地道道的爛人!你他媽的是一個蠟燭,不點不亮!點了也他媽的不亮!你們班主任鮑老師說得一點都沒錯,你就是班上最爛的那個蘋果!你就是壞了一鍋湯的那隻老鼠!垃圾!對,就是垃圾!要麼是遊戲機,要麼是呸呸卡,不是踢足球,就是玩鹦鹉,你等着,明天我要把你的佐助按在水盆裡悶死,燒鍋開水,去了毛,開膛破肚,拿它炸了吃!你信不信?你他媽玩鹦鹉,能玩到清華北大去嗎?你他媽的也就是上鶴浦師範的命!你這個不要臉的東西!垃圾!” “我不是垃圾!”兒子忽然站起身來,挺起了他的小胸脯,狂怒地叫喊道。
他的眼睛裡燃燒着仇恨的怒火。
即便是那些無名的犧牲者,也得到了恰當的處理。
他們往往被吸納于一個概念性的符号(比如烈士和紀念碑)中,而得到緬懷和紀念,從而象征性地融入到曆史之中。
而在今天,犧牲者将注定要湮沒無聞。
形形色色的個人,因為形形色色的原因而不明不白地死去。
不幸的是,他們都死在曆史之外。
屬于某個偶發性事件的一個後果。
甚至沒有人要求他們作出犧牲。
他們是自動地成為了犧牲品。
究其原因,無非是行為不當,或運氣不好。
沒有紀念。
沒有追悼。
沒有緬懷。
沒有身份。
沒有目的和意義。
用端午的話來說,就像水面上的氣泡,風輕輕地一吹,它“啵”的一聲就破了。
有時甚至根本聽不到任何聲音。
他們的犧牲強化了幸存者的運氣。
他們的倒黴和痛苦成了偷生者的談資。
而犧牲者隻有恥辱。
在端午看來,正因為今天的犧牲者沒有任何價值,他們才會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犧牲者。
這句話有點不太好理解。
實際上,家玉完全不同意丈夫的看法。
她認為端午成天躲在陰暗的角落裡思考着這些陰暗的問題,對健康沒有什麼益處。
而且,丈夫對社會的觀感過于負面和消極。
好像中國随時都會崩潰。
“崩潰了嗎?”她嚴厲地質問端午。
“沒有。
”她自己作出了回答。
丈夫之所以這樣悲觀,其實完全是因為他拒絕跟随這個時代一同前進;為自己的掉隊和落伍辯護;為了打擊她那點可憐的自信。
他哪裡知道,為了維護這點自信,為了讓自己活得多少有點尊嚴,自己付出了多麼慘痛的代價! 丈夫把那首剛剛完成的《犧牲》給家玉看。
可家玉隻是匆匆地掃了一眼,就把它扔在了一邊。
無聊。
她說。
端午老羞成怒地叫道: “你至少應該讀一讀,再發表意見……” “哎哎哎,叫什麼叫?别總說這些沒用的事好不好?你難道就沒有發現,馬桶的下水有些不暢?打個電話叫人來修一修,我要去做頭發。
” 不知道為什麼,今天,當她在閱讀這份案卷,想到那個手裡攥着父親的襯衫而死去的孩子時,她的胸部一直在隐隐作痛。
她流下了眼淚,不光是為那孩子。
她覺得端午當初的那些話還是有幾分道理的。
當然,她也本能地想到了自己的未來。
有點不寒而栗。
近來,她總是被憂郁纏住。
她被無端的憂慮折磨得坐卧不甯,端午反而誇她有進步。
聽上去更像是挖苦。
為了盡快讓自己從這種惡劣的情緒中掙脫出來,她給遠在石家莊的小陶打了個電話。
從他們在車站告别到現在,他已經給她發了十幾條短信了。
而她每次看到小陶的短信,都會像少女那樣暈頭轉向。
兩頰發熱。
心髒怦怦直跳。
他完全配得上“毒藥”這個稱号。
龐家玉拎着沉重的皮箱,回到了家中。
若若手裡托着那隻虎皮鹦鹉,來給她開門。
兒子望着她笑,既吃驚又害羞。
他的眼中有一種晶瑩剔透的、鑽石般的亮光。
他長得一點都不像端午。
奇怪,要在過去,每逢家玉出差回來,兒子要麼一下子撲到她身上,将頭埋在她的兩腿之間,要麼立刻去翻她的旅行包,看看母親又給自己帶回了什麼禮物。
現在不會了,他已經懂得了害羞。
當家玉試圖将他攬入懷中時,他竟然微微側了一下身,将背對着她。
可家玉知道他仍然在無聲地笑。
“爸爸呢?”她摸着兒子的頭,朝端午的書房裡看了一眼。
“去郵局了。
他說一會兒就回來。
” “他怎麼老是忘了關音響?你去把它關上吧,吵死人了!” 兒子剛想走,家玉又把他叫住了,她看見兒子的額頭上有一塊紫藥水的斑痕。
“你額頭上的傷怎麼弄的?” “踢球時不小心蹭的。
” “瞎編吧。
是不是佐助給啄的?” 兒子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
他手裡的那隻鹦鹉,抖了抖身上銅鏽般綠色的羽毛,警覺而充滿敵意地望着家玉。
這隻虎皮鹦鹉,是她有一次去西藏的途中,在經過一個名叫“蓮禺”的藏族小村落時,從一個喇嘛的手裡要來的。
不過,她很快就後悔了。
自從這隻鹦鹉來到了家中,每當家玉逼迫兒子回答“你最愛誰”這樣無聊的問題時,在兒子的答案中,她隻能屈居第二位。
若若還給這隻鹦鹉取了一個日本名字,佐助。
事實上,鹦鹉這類動物,并不像她當初想象的那樣溫順。
它常常在半夜裡發出怪叫,聽上去也不怎麼悅耳。
若若的衣服沒有一件是完好的,不是被它啄出了一個個圓洞,就是毛衣的袖口散了線。
家中到處是它的糞便。
若若十周歲生日那天,端午從花鳥市場買回來一個鐵架子。
鐵架上端有一個鋁制的橫條(若若把它稱之為空中走廊),約有三公分寬,五十公分長。
橫條的兩端各焊有一個鐵皮小碗,一隻碗裝松仁、瓜子或小米,另一隻則用來盛放清水。
一條細細的金屬鍊縛住了它的爪子,另一端則固定在鐵架上。
這樣,鹦鹉就可以在架子上安然散步了。
家裡亂成了一鍋粥。
滿地都是拖鞋,東一隻,西一隻。
餐桌上堆滿了兒子玩具車的拼裝零件。
吃了一半的發黑的香蕉。
用過的方便面的調味包。
電視機和電腦都開着。
金魚缸上的水草燈已經不亮了,缸壁上爬了一層褐色的水鏽,裡邊的草早已枯爛。
而那條她最喜歡的“黃色潛水艇”也不見了蹤影。
她蹲在魚缸前看了半天,隻找到了兩條瘦弱的“紅綠燈”。
它們的遊動,遲緩而虛弱,但一息尚存。
家玉暫時還沒有心思整理屋子,她得先洗個澡。
右邊的乳頭被蹭掉了一塊皮,讓水一沖,沙沙地疼。
盡管乳暈上的傷口并不怎麼明顯,給她帶來的感覺卻相當惡劣。
與小陶離别的那兩三天,他們把除吃飯和短暫睡眠之外的所有時間都用來性交,直到兩個人都對這種古老的遊戲感到膩味。
最後,一種對未來不祥的憂懼,緊緊地攫住了她的心。
她對自己的瘋狂感到不可理喻。
在等候頭發晾幹的那段間歇,龐家玉歪在床上,手裡拿着一本蘇童的《碧奴》,可一個字都看不下去。
她撥通了徐景陽的電話,将唐甯灣房子被占的事,從頭至尾跟他講了一遍,然後問他: “如果你是我的話,你會怎麼處理這件事?” 合夥人耐心地聽完她的話,以他一貫的理性、審慎和細緻,慢條斯理地嗯了半天,一本正經地道: “别挂電話。
你讓我想個五分鐘。
” 可過了不到兩分鐘,徐景陽就給出了他的答案:“這樣子,如果我是你的話,我會直接去唐甯灣,找租房人協商,盡可能避免法律訴訟。
” “為什麼?” “法院從立案到調查取證,再到開庭,時間會拖得很長。
即便法院開了庭,無非也是調解協商。
當然喽,協商不成,法院也是會判的。
可執行起來,又是另一個問題了。
你是律師,應該明白其中的曲折。
你是個急性子的人,在這麼一件小事上耗個一年半載,從成本上說毫無必要。
” “聽我老公說,占我房子的那個女人,似乎很難打交道,她還威脅說,如果我們再去幹擾她正常的生活,她會立刻報警。
” “這是一個葫蘆案。
她這樣說,也不是不可以理解。
從理論上講,她也是無辜的。
她手裡握有與頤居公司的正式租賃合同,對不對?你也可以去一下工商局,那裡應該留有頤居公司的注冊号、地址和電話。
頤居是一家連鎖公司,是不可能消失的。
當然,你也可以要求工商局直接出面處理。
” “我明白了,多謝。
挂了啊……” “等一等,”徐景陽在電話的那頭又叫住了她,“遇到這種事,千萬不能着急啊!你務必從思想上告誡自己,把它看成是一個Game。
Game,你懂嗎?在今天的這個社會,凡事都得有一個Game心态,跟它不能較真的。
别老想着自己冤,比你冤的人多了去了。
大不了你也隻是損失幾個房租罷了。
俗話說,事緩則圓,總會解決的。
” “我知道了。
要是沒别的事,我就……” “等等,你這個人,性子是蠻急的。
”徐景陽笑道,“你怎麼也不問問,我現在在哪兒?” “你在哪兒?” “腫瘤醫院。
”徐景陽興奮地對她喊道,盡管聽上去聲音有點虛弱,“兩周前,我把老婆騙回了娘家,還寫了遺書,獨自一人殺進了腫瘤醫院。
現在,我又從千軍萬馬之中殺了出來。
有點不可思議!” “怎麼回事?” “前天上午做了手術。
肺葉的切片報告已經出來了。
祝賀我吧!是良性的。
良性的。
我現在的感覺無異于重生。
我們病房一共有七個新進來的病人,包括走廊裡的兩個,隻有我一個人是良性的,簡直是奇迹!”稍後,徐景陽壓低了聲音,又道:“同病房的病友們前天還跟我有說有笑,可現在他們全都不理我了。
仿佛我得跟他們一樣,才會讓他們滿意。
我能夠理解他們對我的敵視态度,畢竟,我成了他們當中唯一的幸運者。
” 說到這裡,平時一貫沉穩持重的徐景陽,忽然像個孩子似的,大聲地啜泣起來,讓家玉頗感意外。
“我明天就來看你。
”家玉的眼睛裡也噙着淚光。
可她心裡十分清楚,她并不像徐景陽一樣高興。
“出院後,你打算怎麼慶祝?” “當然得去一趟花家舍。
” “為什麼是花家舍?” “隻能是花家舍。
嘿嘿。
必須的。
” 她很不喜歡“必須的”這個流行語,進而讨厭所有的東北人。
放下電話,家玉很快就迷迷糊糊地進入了夢鄉。
朦胧中,她聽見端午開門的聲音。
聽見他和兒子小聲地說話。
感覺到他來到床邊,靜靜地看了自己好一會兒,将她懷裡緊緊抱着的那本《碧奴》抽走。
随後,又在她身上蓋了一條毛巾被。
4 “你就叫我春霞好了。
” 高個子女人腰上紮着花布圍裙,手裡拿着一把修剪花枝的剪刀,滿面笑容地對家玉說。
她的身旁站着一個長得圓頭圓腦的中年人,不住地向家玉點頭哈腰。
他的中文說得不太流利,因此家玉猜他是日本人,又覺得哪兒不太對勁。
與端午在電子郵件中的描述不同,春霞對她很客氣,甚至有點客氣得過分。
端午和吉士說她長得像孫俪。
還真有那麼點意思。
尤其是牙齒。
春霞一再抱歉說,家裡實在太亂了,實在不好意思請家玉進去。
“如果你有時間,我們可以去外面喝杯咖啡。
大市街新開了一家星巴克,就是路遠了點,你喝不喝得慣咖啡?要不,我們去‘棕榈島’喝茶?” 春霞提到“家裡”一詞,讓家玉深受刺激。
看來,這個非法入侵者已經把這兒當成她自己的家了。
“哪個地方更近?”家玉不冷不熱地問道。
“那就去棕榈島好了。
就在我們小區會所的樓上。
你等一下呢,我去換身衣裳就來。
” 隔着玄關的多寶閣,家玉悲哀地發現,這個花費了她好幾個月、精心布置的家,已經變得有點令她陌生了。
電視櫃上方的牆上,原先挂着一幅唐卡。
那幅唐卡,是鶴浦的一位副市長送她的。
據說是請日喀則紮什倫布寺的一位喇嘛畫的。
可現在已不知了去向。
取而代之的,是一幅巨大的裴勇俊電影招貼畫。
這幅畫似乎在暗示她,剛才那個長得圓頭圓腦的中年男子,也許是韓國人。
考慮到鶴浦是韓資企業比較集中的地區,家玉覺得自己的猜測是合理的。
沙發雖然還在原來的位置,可上面蒙了一塊镂空網眼的飾布,多了幾塊紅色的有太極圖案的靠墊。
沒錯。
高麗棒子。
讓家玉受不了的,是茶幾上的一隻龍泉青果盤,那是浙江一位高級陶瓷工藝師的獲獎作品,如今被春霞吐滿了果核。
在會所二樓的茶室裡,春霞把她帶到一個靜僻的角落,相對而坐,開始了女人間不動聲色而又工于心計的交談。
早上八九點鐘。
茶室裡還沒有什麼顧客。
西窗邊坐着一對年輕的情侶,他們的身影被高大的塑料棕榈樹擋住了。
他們在玩猜骰子的遊戲。
茶座的椅子不知為何被設計成秋千的形狀,又有點像吊床,點綴着些綠色的藤蔓。
也是塑料的。
椅子雖說不會像秋千一樣地晃動,但無疑加深了家玉的不安之感。
春霞先給自己要了一杯碧螺春,然後問家玉想喝點什麼。
家玉要了一瓶啤酒。
瓶口卡着檸檬片的“科羅拉”。
随後她們就論起了年齒。
春霞比家玉大一歲,于是她立刻改口,稱家玉為妹妹。
春霞像是不經意地問起她的家庭和孩子,家玉一一如實作了回答。
當對方問及她的職業,家玉開始懷疑,對方這是在稱她的分量,便适當地作了些隐瞞,隻說自己在公司裡做事。
這個女人一切都大。
大手,大腳,大臉盤。
眉毛中還趴着一枚大黑痣。
由于個子高,胸前鼓鼓囊囊,卻不顯得庸贅。
她穿着一件短袖黑色絲質襯衫,脖子上有一串綠松石的項鍊,裸露的臂膀白皙圓潤。
家玉總覺得她的身上有一種特别的氣味。
不是化妝品或香水的味道,而是某種與她職業相關的特定的氣息。
似有若無,卻又不容忽略。
家玉委婉地提到這一點,希望她接下來的話能有助于自己判斷她的身份,可令家玉做夢也不會想到的是,春霞的回答讓她吓了一跳。
“你是問我身上的味道?”春霞俯下身子,裝模作樣地在自己的胳膊上四處嗅了嗅,然後笑道:“是死亡。
如果你不害怕的話,準确地說,應當是屍體。
真的,我不騙你。
” “這麼說,你是在殡儀館工作喽?” “當然不是。
我僅僅是死神的使者而已。
”春霞再次笑了起來。
“你害怕屍體,對不對?你用不着那麼緊張。
用不着。
總有一天,你和我都會變成那樣的。
” 盡管聽出她話中有話,可家玉還是忙不疊地換了一個話題。
春霞東一句、西一句地與家玉拉着家常,絕口不提房子的事。
談話偶爾冷場,春霞也毫無不安之色。
她得體地替家玉将檸檬汁擠入酒瓶,又給她要了一盤開心果。
她甚至還提到了《一千零一夜》,她說,小時候,在讀這本書的時候,總也搞不清楚書中時常提到的“阿月渾子”到底是什麼。
“嗨,什麼呀!原來就是開心果。
” 她把果碟推到家玉的面前:“這是椒鹽的,味道還可以,你嘗嘗?” 家玉坐在那兒沒動。
她心裡十分清楚,對方東拉西扯,不過是在強調她此刻的某種優越感。
她不願意首先提起房子的事。
她并不着急。
實際上,也是在暗示家玉先開口。
仿佛在說:開始吧,還等什麼呀? 既然如此,急性子的家玉,有時不免會把複雜的事情想得過于天真的家玉,決定單刀直入,提出她的問題。
這正是她此行的目的。
“你打算什麼時候從我的房子裡搬出去?”她生硬而又突兀地問道。
“為什麼呀?”春霞對陡然變得緊張的氣氛早有所料,笑着反問家玉。
随後她又補了一句:“我在這裡住得好好的,為什麼要搬出去呢?” “可那是我的房子。
”家玉一口氣喝掉了瓶子裡不多的啤酒,用餐巾紙在嘴唇上按了按。
“妹妹,你的性子看來蠻急的,是不是?我們有話慢慢說好不好?”春霞問她要不要再來一瓶啤酒,家玉冷冷地回絕了。
“你剛才說,那是你的房子。
不錯,你也可以這麼說。
”春霞道,“不過,嚴格講起來,那房子既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而是國家的。
如果你了解一下相關的法律常識,就會明白,房子,連同它下面的那塊地,都是國家的。
你的使用權隻有七十年,對不對?考慮到這房子是五年前銷售的,你實際的使用年限隻有六十五年,對不對?那麼,六十五年之後,這房子又是誰的呢?所以說,你和我一樣,不過是承租者,我從頤居公司的手裡合法地租下了這所房子,也有受法律保護的正式合同。
我們之間沒有交道。
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我能不能看看你的合同?” 春霞有點哀矜地望着自己的對手:“合同我忘了帶出來。
就算我帶來了,我也不會給你看。
憑什麼啊?我也沒有讓你出示你的房産證呀!” 春霞提到了房産證,讓家玉心頭一陣發緊。
她知道,端午将房産證落在了頤居公司,而頤居公司已經消失了。
她暫時無法提供任何文件,來證明自己對房子的所有權。
她曾去房管中心問過,要補辦房産證,至少需要三個月的時間。
現在,她已經實實在在地感覺到,她和春霞之間的房子糾紛,似乎不像她原先想象的那麼簡單。
就像端午曾經反複提醒她的,這個社會中的任何一件小事,你若不追究便罷,如真的追究起來,都是一筆糊塗賬。
所謂的法律,實際上作用非常有限。
“妹妹,你先别生氣。
你今天來找我,大家坐下來喝杯茶,也是難得的緣分。
實際上,我和你之間,沒有任何糾紛。
你将房子租給了頤居公司,而頤居公司又将你的房子轉租給了我,是不是這樣?如果你想收回這所房子,你應當首先去找頤居公司解除合同,公司自然會來與我們協商終止合約的事,他們必須賠償我的損失。
你現在跳過中介公司,直接找到我,從法律上講,是說不過去的。
我們是一個法治國家。
當然了,現在的法律有些地方還并不健全。
” “你的意思是不是說,假如頤居公司永遠消失了的話,你就可以心安理得地霸占原本就屬于我的房産?”家玉不客氣地打斷了她的話。
“怎麼,頤居公司消失了嗎?這話是怎麼說的?” “這家公司似乎一夜之間就不見了。
我們現在還不知道究竟是怎麼回事。
我們已經找了它好幾個月,沒有任何消息。
不過,你也用不着裝着不知道這回事。
” 龐家玉對春霞的裝瘋賣傻,感到十分惱怒和厭惡。
她從手提包裡取出一個精緻的煙盒,取出一支煙,正想點上,就聽見春霞道: “你抽煙?這不好。
女人抽煙,尤其不好。
戒掉吧,越早戒越好。
我這麼說是有科學上的依據的。
香煙中所含的緻癌物起碼有四十多種,能不抽盡量不要抽,我是為你好。
” 她看見家玉完全沒有理會她的勸告,就輕輕地歎了一口氣,站起來,将窗戶打開了一條縫:“你剛才說,頤居公司消失了,那麼大一家企業,在鶴浦就有好幾家連鎖店,怎麼說沒就沒啦?你們有沒有向公安局報案?” “我今天專門來找你見面,不是想和你吵架的。
誰都不想走到那一步。
” “你說的那一步,指的是哪一步?打官司嗎?老妹子,你不用這麼遮遮掩掩,有話不妨直說。
再說一遍,我們是生活在一個法治國家。
該打官司就打官司。
沒問題。
中國人有一個傳統的習慣,死要面子,屈死不訴訟,那不好。
我是說,如果你向法院提出訴訟,我當然樂意奉陪。
” “那麼,你的意思,我們隻能在法庭上見喽?” “是你的意思,并不是我的意思。
”春霞似笑非笑地望着她,似乎在見面的過程中,她一直在等着這句話。
“不過,話說回來,你那房子真的很不錯,”過了一會兒,春霞又道,“雖說裝修有點俗氣。
你别生氣啊。
我原來總失眠,可自打搬進去之後,一覺睡到大天亮。
我最喜歡你們家的那個花園。
薔薇是年前種下的吧?今年春天就開滿了花。
紅的,黃的,還有白的,有一股子淡淡的清香。
我們把花枝剪下來,把家裡的花瓶都插滿了。
我們家那口子,還在院子裡開了一畦地,種上了薄荷。
再有一兩個月,他就能用薄荷葉來包烤肉了。
你等我一下,我去一下洗手間。
” 春霞剛才多次提到了法律,這讓家玉感到一種深深的傷害。
在春霞的眼中,自己也許完全是個法盲。
她猶豫着,等春霞從洗手間回來,要不要向她公開自己的律師身份。
但她已經沒有機會了。
春霞沒再回來。
十五分鐘之後,茶室的服務員朝她走了過來。
她微笑着提醒家玉,那個高個子的女的,已經結完賬離開了。
對于剛剛結識的兩個人來說,不辭而别,無論如何都是一種蓄意的蔑視和鄙薄。
5 晚上,一家人圍坐在餐桌邊吃飯,電話鈴準時地響了起來。
媽的,又是她。
家玉的心裡突然湧出了一陣難以克制的厭煩。
她冷冷地瞥了丈夫一眼,道:“你去接?” 端午明顯地遲疑了一下,對正在啃雞翅的兒子說:“若若,你去接。
你跟奶奶說,我們周末就去梅城看她。
” 每天晚上七點,婆婆都會準時打來電話。
在健忘症的作用下,她每次說的話都是一樣的。
她虛情假意的問候是一樣的。
隐藏在語言中的無休無止的怨毒是一樣的。
讓你忍不住要一頭在牆上撞死的沖動是一樣的。
每晚七點,都有一個家玉有待跨越的小小溝坎。
她很少去接婆婆的電話。
要是冷不防接到一個,一整晚都會浸泡在那種毫無緣由的沮喪之中,仿佛她生活中的所有不順、煩惱和憤懑,都由婆婆一手造成。
如果略作歸納,婆婆來電的内容和順序大緻如下: 1)天氣預報。
最高溫度。
最低溫度。
明天又有一股冷空氣南下。
千萬别把小東西給凍着。
或者,明天的最高溫度将達到超紀錄的41攝氏度。
傍晚時分有暴雨。
如今天上下的都是酸雨。
電視上說淋多了會得皮膚癌。
你有車,還是抽空去接他,别讓小東西給淋壞了。
空調也不能開得太大,尤其是睡覺的時候。
2)一般性問候。
你怎麼樣?工作怎麼樣?身體怎麼樣?小東西的學習怎麼樣? 3)抱怨。
我嘛,還有一口氣吊着呢。
就是拉不出屎。
你們不用管我。
水流千裡歸大海,臨了總是一個死。
你們不用管我。
工作忙,就别來看我了,就當家裡養了一條老狗。
4)哭泣(偶爾)。
可是這一次,出現了小小的意外。
兒子很快從卧室中走了出來:“媽媽,不是奶奶。
找你的。
” 電話是一個自稱“阿蓮”的人打來的。
龐家玉飛快地在腦海中搜索着關于這個阿蓮的所有信息,怎麼也想不起她是誰。
家玉甚至有些懷疑,它是不是一個騷擾電話?比如自稱是她的老熟人,假稱自己遇到了意外,讓她在危難之中向自己伸出援救之手。
或者是向她推薦房子、紀念郵票、汽車保險、理财計劃的推銷員,要不然就是通知她銀行卡透支,讓她趕緊向某個賬号打上一筆巨款的騙子。
一想到自己事實上就生活在形形色色的騙子之中,家玉不由得老羞成怒: “對不起,我不認識你。
你會不會打錯了?” “Fuck,去你媽的。
你真的記不得我是誰了嗎?還是故意在裝糊塗?Fuckyou!我是宋蕙蓮,你想起來了嗎?” 對方在電話裡狂笑起來。
為了幫助她回憶,她提到了端午。
提到了“老流氓”徐吉士。
提到了十七年前那個夏末的午後。
循着變為灰燼的記憶之線,龐家玉的眼前朦朦胧胧地出現了一縷閃爍不定的幽光。
在這條晦暗的光帶的盡頭,她記憶中依次呈現出的畫面,包括女生宿舍門前的籃球場和梧桐樹、矗立在雲端的招隐寺寶塔、樹林中閃閃爍爍的花格子西裝短褲、開滿睡蓮的池塘…… 原來是宋蕙蓮。
這是一個年代久遠的名字。
它屬于一個早已死去的時代,屬于家玉強迫自己忘掉的記憶的一部分——現在,它随着這個突然打來的越洋電話,正在一點點地複活,帶着特有的傷感和隔膜。
其實,龐家玉與宋蕙蓮并不怎麼熟悉。
她們總共也沒見過幾次面。
大學畢業時,她聽說蕙蓮嫁給了一個美國老頭。
據說,那老頭之所以到鶴浦來,是為正在寫作中的一本關于賽珍珠的傳記收集資料。
可據消息靈通的徐吉士說,那個老頭回到美國不久,就得病死了。
宋蕙蓮剛到美國,就像模像樣地當起了寡婦。
因此,有一段時間,吉士提起她總是酸溜溜的:“還不如當初嫁給我。
是嫌我雞巴不夠大?” “你現在還在波士頓嗎?” “No,我現在住在Waterloo。
” “這麼說,你去了英國?” “媽的,是加拿大的Waterloo。
靠近Toronto。
”宋蕙蓮爽朗地大笑起來,“你還好嗎?剛才接電話的是你兒子嗎?他可可愛了。
very,怎麼說呢?cute。
哎,對了,你後來選擇嫁給了誰?是詩人呢?還是刑警?” 家玉耐着性子與她說話,怒火卻在胸中一點點地積聚、燃燒。
她不斷暗示對方,自己的飯剛好吃到一半,可蕙蓮死纏住她不放。
從年收入一直聊到香水。
還有遊泳池、栗子樹和野鹿。
她在Waterloo的家位于郊外的森林邊上。
北面向湖。
空氣當然是清新的。
湖水當然是清澈見底的。
湖面當然是能倒映出天空的雲朵的。
湖面的四周全都是栗子樹。
有一種地老天荒的神秘。
到了冬天,栗子自己就會從樹上掉下來,在森林的地上鋪了厚厚的一層,足足有十公分厚。
她隻能眼睜睜地看着這些栗子爛掉。
她現在成天都在為花園裡的玫瑰而發愁。
“為什麼呢?是玫瑰長得不好嗎?”家玉傻傻地問道。
“哪兒呀,玫瑰開得又大又鮮豔。
讓我煩惱的是森林裡的野豬。
這些搗蛋鬼,别提有多機靈了。
它們貪吃新鮮的玫瑰花,踩壞花園的籬笆,把玫瑰園弄得一塌糊塗。
” 她每天遊兩次泳。
當然是在自己家的遊泳池裡。
每個夏天都要外出度假。
開羅。
的黎波裡。
聖托佩或摩納哥。
她現在仍然在寫詩。
當然是用英文。
兩年前,她創作了一首獻給駐伊拉克美軍将士的長詩,在美國曾獲得過總統獎,受到了小布什的親切接見。
她新任丈夫的職業和身份,家玉無從得知,但很有可能與會計事務有關。
因為宋蕙蓮提到,兩周之後,她将陪伴先生回國發展,并常駐北京。
家玉總算逮住了一個可以反擊她的機會:“你在國外晃蕩了這麼些年,怎麼會忽然看上咱們這個窮地方?要吃回頭草?你是說,你們會在國内常待嗎?” “因為加拿大是一個清廉而且民主的國家。
在那兒,沒有多少假賬可做。
想賺點黑錢,我們隻能回國。
”蕙蓮笑道。
宋蕙蓮打算一旦在北京安頓下來,就立刻抽空回鶴浦看望父母和弟弟。
時間可能會在十一月末。
放下電話,已經差不多九點半了。
餐桌還沒有收,杯盤狼藉。
不知從哪兒鑽進一隻蒼蠅,圍着桌上的一堆雞骨,嗡嗡地飛着。
家玉朝兒子的房間瞥了一眼,發現他正在偷偷地玩PSP。
兒子也注意到了她,迅速地将機器關掉,将它塞入桌子上一大堆亂七八糟的卷子中。
家玉懶得搭理他。
她在廚房洗碗的時候,把自己二十年來的生活從頭到尾想了一遍。
由于宋蕙蓮的那個電話,她沒法不去想它。
紅酒酒杯的缺口劃破了左手食指的指肚。
她打開冰箱,發現創口貼已經用完了。
她把手指放在自來水龍頭底下沖,血絲不斷地漾出來。
疼痛和抑郁使她很快就流下了眼淚。
如果說二十年前,與一個詩人結婚還能多少滿足一下自己的虛榮心,那麼到了今天,詩歌和玩弄它們的人,一起變成了多餘的東西。
多餘的洛爾加。
多餘的荷爾德林。
多餘的憂世傷生。
多餘的房事。
多餘的肌體分泌物。
在過去,她總是習慣于把所有的煩惱一股腦地推給未來。
可問題是,現在,她已經能夠清晰地看見這個未來。
看見了正在不遠處等候她的生命的末端。
它已經不可更改了。
我不過是死神的使者而已。
這是兩天前春霞在茶室裡說過的一句話。
雖說是開玩笑,但不祥的暗示,幾天來一直糾纏着她。
春霞不知羞恥地霸占了自己的房子,竟然反過來向她——這個兩次獲得鶴浦市十佳律師稱号的法律工作者普及法律常識。
這個世界正在變得詭異和陌生。
沒有一件事是順心的。
甚至,就連手裡的一把鍋鏟,都在刻意與自己作對。
她在一年内已經更換了四把鍋鏟。
鏟子的膠木柄總要掉下來。
她時常剪下一小塊抹布條,包住鍋鏟的鐵榫,用榔頭把它敲進去。
一周前,她索性從雜貨鋪買來了一把不鏽鋼柄的鍋鏟——也就是說,柄和鏟子是焊接在一起的,應該比較牢固。
可現在,它的不鏽鋼柄,又掉了下來。
人人都說現在是盛世。
可這個盛世,能讓導彈把衛星打下來,卻居然沒有辦法造出一把手柄不會脫落的鏟子。
家玉把手中的鏟子狠狠地砸向水鬥,驚動了正在書房看書的丈夫。
他跑了出來。
這個當代隐士用他招牌式的詢問目光看着自己。
“你怎麼了?”他問道。
“真以為我他媽的是鐵打的嗎?我受不了了!”家玉答非所問地向他吼了一句。
端午的影子在廚房門口一晃,随後又回書房去了,繼續去讀他的那本《新五代史》。
家玉從廚房出來,看見兒子仍然在偷偷地玩他的PSP遊戲機,終于失去了控制。
她像瘋子一樣沖進了兒子的房間,将他正要藏入抽屜的遊戲機一把奪了過來,力量之大,甚至把兒子從椅子上拽了起來。
她一把打開紗窗,直接将遊戲機扔向了窗外。
她看見那隻鹦鹉撲棱着翅膀,凄厲地叫了兩聲。
怎麼看,它都是一隻不祥的鳥。
兒子驚恐地望着她。
嘴巴張着。
眼神既委屈又憤怒。
随後,他的嘴角開始了難看的歪斜,鼻子抽動,眼淚開始滾落。
而他的兩隻手,仍然本能地護着PSP的機套。
“你他媽的怎麼回事呀?啊?你到底要不要臉,啊?譚良若,我在跟你說話呢!你他媽在蒙誰呀?你成天假模假式地裝神弄鬼,你他媽的是在學習嗎?啊?你知不知道,七月十五号要分班考?啊?你已經要上初中了,馬上就是中學生了呀!《新概念》背了嗎?黃岡中學的奧數卷子你他媽做了嗎?林老師給你專門布置的習題你做了嗎?杜甫的《秋興八首》你都背了幾首?我專門從如臯中學替你弄來的五張模拟試卷你做了嗎?卷子呢?卷子他媽的也不見啦?”家玉抓過一本《新華字典》砸向他,兒子頭一歪,沒有砸中。
“你他媽給我找出來!我問你卷子呢?卷子弄哪兒去了?”她開始擰他的耳朵,可若若仍然在無聲地抽泣。
他不願發出她期盼中的慘叫。
“你看看你寫的這筆狗字!你知道你爹媽為了讓你上這個補習班,花了多少錢?看着我!你要再這樣,明天别給我去上學了!送你去山西挖煤!你他媽的隻配幹這個!” 端午在書房坐不住了。
他走到若若房門口,朝裡面探了探腦袋,對家玉道:“我出去,散個步。
” 他的嗓音有點喑啞。
他換上涼鞋,拉開門,出去了。
家玉和他有約在先,每當她“教育”孩子的時候,他不能插嘴。
于是,他就出去散步了。
眼不見為淨。
“你他媽的是一個爛人啊!”端午一走,家玉立即準備提升戰火的級别。
“你就是一個爛人!地地道道的爛人!你他媽的是一個蠟燭,不點不亮!點了也他媽的不亮!你們班主任鮑老師說得一點都沒錯,你就是班上最爛的那個蘋果!你就是壞了一鍋湯的那隻老鼠!垃圾!對,就是垃圾!要麼是遊戲機,要麼是呸呸卡,不是踢足球,就是玩鹦鹉,你等着,明天我要把你的佐助按在水盆裡悶死,燒鍋開水,去了毛,開膛破肚,拿它炸了吃!你信不信?你他媽玩鹦鹉,能玩到清華北大去嗎?你他媽的也就是上鶴浦師範的命!你這個不要臉的東西!垃圾!” “我不是垃圾!”兒子忽然站起身來,挺起了他的小胸脯,狂怒地叫喊道。
他的眼睛裡燃燒着仇恨的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