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面桃花 第三章 小東西

關燈
楊大卵子說,原先他光棍一條,上無片瓦,下無立錐之地,這條性命一錢不值。

    後來蒙校長做主,與丁氏結了婚,蓋了一爿茅屋,開出幾畝荒地來,日子雖不富裕,倒也過得下去。

    如今丁氏已有身孕,舞槍弄棒多有不便,加之朝廷即将進剿的消息弄得人心惶惶,他們夫妻二人商量了幾天,決定解甲歸田,連夜讓人起草了文書,自願脫離學堂,從此之後一刀兩斷。

     楊大卵子的話說得雖然難聽了一點,可倒也是大實話。

    這從反面讓秀米明白了積壓在心裡的一個謎團。

    革命黨人張季元當年為何會将“有恒産者”列為十殺罪之首?秀米在看他的日記時百思不得其解,如今卻茅塞頓開。

     不久之後,二秃子也離開了普濟學堂。

    原先在普濟地方自治會的成員之中,二秃子曾是鐵杆之一,入會時他發的誓言最為刻毒,什麼肝腦塗地啦,什麼引頸就義啦,什麼黃沙蓋臉啦,都是戲文中的台詞,說得言之鑿鑿,很像是那麼回事。

    他的不辭而别,讓秀米大為傷感。

    同時秀米似乎也已經感到了事态的嚴重性。

    二秃子走了七八天之後,突然又回來了,不過他并不是浪子回頭。

    他挑着一隻豬頭,一副豬腸子,喜滋滋地來到秀米的屋中,把秀米吓了一跳。

    秀米問他這些天去哪兒了,那二秃子就像唱戲般地答道: “我啊,如今頂了大金牙的缺了。

    這大金牙一死,普濟村中百十來号人口,就缺個殺豬的,我就琢磨着去幹這個營生,今天肉鋪開張,特送來一些豬頭、豬腸讓校長嘗個鮮。

    ” 不到半個月,學堂的人已經走了大半。

    外鄉的那些手藝人和乞丐仿佛約好了似的,将能拿的東西都帶上,席卷一空,也在一夜之間消失得無影無蹤。

    最可恨的是一個木匠,他走的時候,竟然将廟裡的一扇大門卸下來扛走了。

     剩下的人中除了翠蓮、廚師老王、孫歪嘴、譚四、王七蛋、王八蛋兄弟之外,隻有寥寥的二十幾人而已。

    剩下來的這些人都搖頭歎息,各有各的主意。

    更壞的消息接踵而至。

    不久之後,原先和普濟約定一同舉事的官塘、黃莊等地相繼派人送來急報,朝廷突然派來了大隊的官兵,将正在開會的革命黨人悉數擒獲,他們把人頭砍下來,帶回梅城請功,将肉身剁成數段,用繩子串起來,懸于村中。

    由于天寒地凍,這些肉身看上去就像是用來過年的臘肉一樣。

     王八蛋很早就在盤算着離開學堂了。

    他不知道他的哥哥王七蛋心裡是怎麼想的。

    他擔心對方會嘲笑自己的膽怯。

    其實王七蛋的心思跟他完全一樣。

     兩人雖說是孿生兄弟,平時形影不離,可各打各的算盤,各懷各的鬼胎,互相猜疑,反而倒給對方一種死心塌地留在學堂的錯覺。

    随着風聲越來越緊,尤其是二秃子的離開,使王八蛋覺得不能再這樣耗下去了。

     有一次,在村中的小酒館中,王八蛋趁着酒酣臉熱之際,嗫嚅了半天,終于試探性地對他的哥哥說:“哥,不如我們仍回鐵匠鋪打鐵吧?” 聽他這麼說,王七蛋長長地松了一口氣,積壓在心中多日的煩惱和疑慮一掃而光,但他不動聲色笑着對他的弟弟說:“八蛋,你害怕了?” “不怕。

    ”王八蛋的臉一下子就紅了,他不敢看王七蛋的臉。

     “你不怕,我可怕了。

    ”王七蛋給他弟弟斟了一杯酒,“一不做,二不休,我們還不如離開普濟,遠走高飛。

    ” 可是去哪兒呢?兩人為此事又發生了争執。

    王八蛋認為不如去梅城尋訪開布店的叔叔,而王七蛋的意思,他們應當去通州的姨媽家落腳。

    兩個誰也說服不了誰,最後決定幹脆去南京投奔徐福。

     第二天一早,雞叫頭遍的時候,兄弟二人頂着紛紛揚揚的雪花,悄悄離開了學堂。

    他們打算先擺渡去長洲,然後再轉道趕往南京。

    到了津渡口,他們遠遠看見舵工譚水金正打算升帆開船。

    看到兄弟二人,水金再次放下跳闆,招呼兩人上船。

    到了船上,兄弟二人不由得大吃一驚。

    他們看見學堂的廚師老王正抽着旱煙,還有一個人,腦袋枕着一個大包袱,正靠在船舷上,閉目養神。

    此人正是孫歪嘴。

     孫歪嘴原本是泰州人氏,常年流離在外,當年張季元來普濟秘密結社的時候,他就是早期的骨幹之一。

    四個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彼此心照不宣,一言不發。

     最先打破沉默的是廚師老王。

    他解開衣襟,從懷裡摸出兩把銅勺、一口薄刀,還有七八隻湯匙,都是銅的,一邊察看着這些東西,一邊歎道: “哎,在學堂裡混了兩年,如今樹倒猢狲散,就落下這麼幾件東西,也值不了幾個錢。

    ” 幾個人都笑了起來。

     孫歪嘴說校長平時待他不薄,按理在這個節骨眼上,正是學堂用人之際,他不該逃離學堂。

    隻是他家中還有一個年近八十的老母,日前托人帶信來,說是秋後重病卧床,等他回去見上最後一面。

    因此,隻有離開。

     這時,正在搖槳的舵工譚水金忽然長歎了一聲,道:“有人漏夜趕科場,有人風雪回故鄉,隻可恨我家的那個孽障,放着好好的營生不做,到現在還是執迷不悟……” 水金說的這個人就是譚四。

     當老虎從翠蓮嘴裡聽說這些事的時候,已經快到年關了。

    翠蓮說,如今學堂裡除了她和譚四之外,隻剩下了十幾個喽啰,他們大多是一些從安徽逃難來的乞丐。

    那些日子,寶琛已經在置辦年貨了。

     “那些乞丐為什麼不逃?”他問翠蓮。

     “他們能逃到哪兒去呢?雪下得這麼大,在學堂裡畢竟還有粥喝,有饅頭吃。

    ”翠蓮道。

     老虎問她為什麼不逃,譚四為什麼不逃。

     翠蓮隻是含笑不語。

     最後她大概實在是被問煩了,就用手狠狠地戳他的鼻子,“你要是能明白這裡面的緣故,以你現在的年紀,還太小啦。

    ” 他聽說,事情到了這個地步,校長秀米倒反而心安了。

    就像是什麼事都沒有發生似的,每天照樣在伽藍殿看書,有時偶爾也和譚四下盤棋。

     伽藍殿外的牆腳栽了一排臘梅。

    這幾天天氣轉冷,大雪一壓,竟然都開花了。

    一天的大部分時間,校長都在那兒待着,一動不動地看着這些梅花。

    當翠蓮把王七蛋兄弟逃跑的消息告訴她的時候,秀米隻微微一笑,她晃動着一枝剛剛剪下的梅花,對翠蓮說:“你來聞聞,多香。

    ” 在翠蓮看來,校長似乎變得更為輕松了。

    臉上的陰雲看不見了,臉上時常帶着笑,人也比以前更白,也胖了一些。

    最奇怪的是,有一天清早,秀米忽然來到廚房,對正在做飯的翠蓮極為認真地宣布說: “我現在晚上能夠睡得着覺了。

    ” 她又說,她自從記事以來,還從來沒有像現在這麼舒暢過,好像什麼煩惱都沒有了,什麼擔心都沒有了。

    就像是做了一個又長又黑的夢,不過,她現在已經快要醒了。

     “可是,可是可是——”老虎聽翠蓮這麼說,覺得心裡很不踏實,甚至他覺得窗外飄揚的大雪,爐子中溫暖的火苗,以及翠蓮那雪白的胴體都變得清虛起來,“怎麼會這樣呢?” 翠蓮就再次在他光裸的屁股上拍了一下,笑道:“要明白這些事,你還太小啦。

    ” 11 小東西又在看他媽媽的相片了。

     那張相片在水裡泡的時間太長了,讓太陽一曬,爐火一烘,紙質又脆又硬,頭像早已白乎乎的一團,什麼也看不清了。

    小東西從來不在任何人面前說起他媽。

    别人談起校長的時候,他就像一隻小鼹鼠,眼睛骨碌碌翻動,豎着耳朵聽,嘴裡一聲不吭。

    可一旦有人提起校長的瘋病,或者說她瘋了時候,小東西就冷不防冒出一句: “你才瘋了呢。

    ” 奇怪的是,每次他看相片,總是一個人偷偷地看,就像做賊似的。

    喜鵲說,别看小東西嘴裡不言語,心裡明白着呢。

    她說她還從來沒有見過這麼聰明伶俐的孩子。

    有一次她在說這話的時候,恰好被夫人聽到了,夫人就用一隻撓癢癢的如意棒在她頭上狠狠地敲了一下。

    夫人不讓人說他聰明,因為她相信村裡多年來流傳下來的一個說法,聰明的孩子是長不大的。

     這些日子,成天都在下雪,院裡院外都是白茫茫的一片。

    寶琛說,自打他來到普濟的那天起,還從未見過這麼大的雪。

    因無事可幹,寶琛就找來一把竹刀去後院的竹林裡砍來兩根竹子,把它剖成篾,他要紮一盞燈籠。

     年貨都已置辦好了。

    他從二秃子新開的肉鋪裡買來了兩隻豬腿,從漁戶家裡買來了幾尾鮮魚,都擺在廊下,凍得像鐵一樣。

    孟婆婆派人送來了一籃子核桃,兩隻蒸米糕用的南瓜,一瓢芝麻。

    丁樹則先生昨天送來了兩副春聯,四對桃符,六片紙剪的門貼,就差一隻燈籠了。

     寶琛圍着火爐紮燈籠,不時也歎着氣。

    他說這恐怕是他在普濟過的最後一個年了。

    他說要好好過這個年,什麼都不能缺,什麼都不能将就。

    過完年,他們就要回慶港去了。

     自從校長将家裡的地賣給鎮江的龍慶棠之後,寶琛就已暗暗做了一個決定,他要把小東西一起帶回慶港去。

    有一天,寶琛将小東西叫到面前,雙腿夾住他,問道:“普濟,你願意跟我們去慶港嗎?” 小東西眨了眨眼睛,用手撥弄着寶琛的胡子,不說去,也不說不去,而是反問道:“我去了慶港,就要跟你做兒子嗎?” 一句話把寶琛逗得哈哈大笑,他摸了摸他的頭,道:“傻孩子,論輩分,你該叫我爺爺才對。

    ” 最為難的是喜鵲,她沒地方可去。

    她曾幾次對寶琛說,幹脆,我也跟你們一起去慶港算了。

    寶琛沒有說話。

    他知道她也隻是随便說說而已,她遲早還是要嫁人的。

    她原本是孟婆婆介紹進陸家的,還多少沾着點親。

    這些天,孟婆婆已經在私下裡到處托媒給喜鵲提親了,隻是年關将近,大雪封路,一時還沒有找到合适的人家。

     她唯一能做的,就是拼命納鞋底做鞋子。

    寶琛說,她這些天做的鞋子,小東西穿到死都夠了。

    可話一出口,又覺得不吉利,就呸呸朝地上吐了兩口唾沫,自己打自己的耳光。

    小東西呵呵地傻笑。

     寶琛在做燈籠支架的時候,手抖得厲害,一連把竹骨弄斷了好幾根。

    他又覺得是一個不祥之兆,他把這事跟喜鵲一說,喜鵲也開始疑神疑鬼起來,她說,她在納鞋底的時候,把手紮破了好幾處,“你說,廟裡那邊不會出什麼事吧?聽說朝廷正在到處捉拿革命黨呢。

    ” 她說的是普濟學堂,可寶琛擔心的卻是另外一件事。

     臘月二十九這一天,天空突然放晴了。

    寶琛正在給做好的燈籠糊紙描畫,忽聽得院門外隐隐約約地有人唱歌。

    聽上去是個老婆子的聲音。

    開始的時候,寶琛和喜鵲也沒有在意,以為是乞丐上門發利市來了。

    寶琛甚至還跟着哼了幾句,可越往後聽,越覺得不對勁。

    漸漸地,喜鵲就愣住了,她手裡抓着一隻鞋底,呆呆地看着牆壁,嘴裡道:“她唱的這些事,怎麼句句都有來曆,我怎麼覺得那唱文說的都是咱家的事?” 寶琛也已經聽出了一些名堂,眼睛盯着喜鵲說:“她不是在唱歌,她是指桑罵槐,是在罵人呢。

    句句都戳到人的心裡。

    ” “這個人怎麼對咱家這些年的事一清二楚?” 喜鵲說着将手裡的線繞在鞋底上,“待我送幾個饅頭與她,把她打發了吧。

    ” 說完,她就出去了。

    過不多久,喜鵲手裡仍拿着幾個饅頭回來了。

    一進門就對寶琛說:“嗨,哪裡是什麼乞丐,你猜她是誰?” “誰?” “瞎子!” “哪裡來的瞎子?”寶琛問。

     “大金牙的瞎眼老娘。

    ”喜鵲說,“我給她饅頭,她也不要,一句話沒說,拄着拐杖自己走了。

    ” 寶琛手裡捏着一支筆,半晌才說:“她怎麼幹起這勾當了?” 到了黃昏的時候,喜鵲忽然提出來,要去夫人的墳上燒紙。

     她說,大金牙老娘的那一番話讓她心裡很不踏實,眼皮不停地跳。

    寶琛問她哪隻眼跳,喜鵲說兩隻眼都跳。

    寶琛想了想,道:“那就讓老虎陪你一起去吧。

    ”小東西一聽老虎要去,也鬧着要跟去,喜鵲隻得捎上他。

    他們三個人拎着籃子,剛剛走出院門,寶琛又從屋裡追了出來,朝他們喊道:“給那個張季元也燒幾張。

    ” 小東西争着要提籃子,喜鵲怕他累着,不讓他提。

    小東西硬從她手裡把籃子奪過來說:“我的力氣大着呢。

    ” 他兩隻手提着籃子,挺着小肚子,跌跌撞撞地在雪裡走得飛快。

    隔壁的花二娘看見了,誇了他兩句,小東西走得更快了。

     到了墓地,喜鵲就将頭上的方巾摘下來,鋪在雪地上,先讓小東西給他外婆磕頭,然後又從籃子裡拿出一部分紙,找個背風的地方,點着了火。

    喜鵲一邊燒着紙,一邊嘀嘀咕咕地說着什麼,就好像夫人真能聽見似的。

    燃燒的火苗舔着雪,發出吱吱的聲音。

    老虎聽見喜鵲對着夫人的墳說:過完年,寶琛他們就要回慶港去了,小東西也一起去,過完年,她說不定也要離開普濟了。

     “我們都走了,逢年過節,誰來給您老人家上墳燒紙呢?”随後,她嗚嗚地哭了起來。

     他們又來到張季元的墳前。

    張季元的墳要小得多,墓前沒有立碑,四周也沒有墓欄。

    金針地裡的雪又松又軟,小東西一腳踏進去,腿就拔不出來了。

     喜鵲說,往年的時候,都是夫人來給張季元上墳,沒想到今年夫人自己也要别人給她上墳了。

    說到這裡,她又哭了起來。

    老虎正要過去幫她,看見小東西用手朝遠處指了指,說: “快看,那是什麼?” 順着他的視線,老虎看見太陽已經下山,晚照浮在兩個山頭之間,像熔化的鐵水一樣晃蕩着。

    繞過一塊凸出的山崖,是一條通往夏莊的官道。

    西風吹起一縷縷的雪粒,漫天飛瀉,紛紛揚揚。

    就在這時,他聽見了嘚嘚的馬蹄聲。

     “喜鵲,喜鵲,快看……”小東西叫道。

     喜鵲直起腰來,也朝大路那邊張望。

    黑壓壓的一簇官兵,正拖着槍,朝普濟的方向飛跑。

    一匹匹馬從他們身邊擦過。

    這些官兵都穿着青灰的布袍,頭戴鬥笠帽,帽子上血紅的纓絡不住地跳動。

    他們擠擠攘攘地跑着,眼看着就要繞過那片山路,到達河邊了。

     喜鵲叫了一聲:“不好!”人就呆住了。

     老虎的心也是猛地往下一沉,一時有些不知所措。

    這些天,每天都流傳着官兵到來的消息,老虎都聽得膩煩了。

    沒想到官兵一旦出現,還是吓得簌簌發抖,腸子都斷了似的。

    這時,他忽然聽見喜鵲喊:“小東西,小東西呢?” 她原地轉悠着,那樣子就像是要在地上找一根丢落的針。

    她從來沒見過這麼多的官兵,被吓糊塗了。

     老虎轉過身來,一下子就看到了他。

     小東西像是一隻兔子似的,在被積雪覆蓋的玉米地裡跳躍着。

    他在朝皂龍寺的方向飛跑。

    此刻,他已經差不多跑到山坡下的大路上了。

    有好幾次,老虎看見他跌倒了,滿頭滿臉都是雪,可他爬起來,還是沒命地往學堂的方向跑。

     “快去,把他抱住……老虎,快去啊……”喜鵲哭叫道。

     老虎剛要去追,忽然聽見喜鵲說:“咦,我的腿,我的兩條腿怎麼不會動啦?”老虎剛回過頭來,就聽見喜鵲叫道,“不要管我,你快去追小東西。

    ” 老虎開始朝山下飛奔。

    他聽見身後的馬蹄聲,已經越來越清晰了。

    當他在皂龍寺的山牆拐角将小東西截住的時候,小東西已經累得直打逆呃了。

    他幹嘔了幾口,沒吐出什麼,嘴裡呼哧呼哧地喘着氣,說:“他們要來捉媽媽了……快跑,沒命地跑!” 可是小東西已經跑不動了。

    老虎拉着他的手,邊跑邊拽,兩個人跌跌撞撞來到學堂的門前。

     正好,翠蓮拎着小木桶從廟裡出來,像是要到池塘去打水。

    小東西就對她喊:“來了,來了……” “來了,來了……”老虎也跟着小東西喊。

     “誰來了?”翠蓮道,“你們這是怎麼了,什麼事把你們吓成這樣?” 可她語音剛落,就聽見砰的一聲,槍響了。

     接着又響了幾槍,每響一槍,翠蓮就縮一縮脖子。

     “你們快跟我到廚房裡去躲一躲。

    快!”她說着,将水桶一扔,轉身就往回跑。

     老虎跟着翠蓮,一口氣跑到廚房裡。

    他看見翠蓮已經鑽到竈膛裡,正向他招手呢。

    老虎這才意識到,小東西沒有跟來,他叫了他幾聲,沒人答應,他想反身出去找他,大隊的官兵已經從廟門裡擠進來了。

    不知是誰,正在砰砰地放槍,子彈從窗戶飛進來,把屋角的一隻水缸打得粉碎,水汪汪地瀉了一地。

    他在廚房裡愣了半天,又想起小東西來,正要拉開門出去找他,翠蓮趕了過來,在身後将他死死抱住:“傻瓜,子彈是不認得人的。

    ” 過了一會兒,槍聲停了。

     老虎小心地拉開門,從廚房走了出來。

    他首先看到的,是雪上一團黑乎乎的東西。

    是馬糞,還冒着熱氣呢。

    繞過香積廚的牆角,他看見雪地上橫七豎八地躺着幾具屍體,一個兵士正在把散落在地上的槍支收攏起來。

     譚四雙手捂着肚子,嗷嗷地叫個不停,在雪地上滾來滾去。

    一個兵丁朝他走過去,在他的胸前搠了一刀。

    那兵丁往外拔刀的時候,譚四雙手死死握住刀刃,不讓他拔出來。

    又過來一個兵士,用槍托在他頭上砸了一下,他立刻就松了手,不吱聲了。

     老虎看見了小東西。

     他臉朝下,趴在回廊下的一條陰溝裡,一動不動。

    老虎朝他走過去,聽到了霍霍的聲音,融化的雪水在溝裡流得正急。

     老虎捏了捏他的小手,還是熱的。

    把他小臉轉過來,發現他的眼睛還在轉動,好像在想着一件什麼事情。

    他甚至還把舌頭伸出來,舔了舔嘴唇。

    後來,老虎一遍遍地對他的爹寶琛說,他在陰溝邊看到小東西的時候,他還活着。

    因為他的眼睛是睜着的。

    他還把舌頭伸出來,舔了舔嘴唇。

     他的身體摸上去軟綿綿的。

    背上的棉襖濕乎乎的,血就是從那兒流出來的。

    老虎叫他的名字,他不答應。

    隻是嘴角輕輕地顫抖了幾下,仿佛在說我要睡了。

    他的眼珠漸漸不轉了,眼睛變花了,白的多,黑的少。

    随後,他的眼皮慢慢耷拉下來,眯成了一條縫。

     他知道,此刻,正從他背上汩汩流出的不是血,而是他的全部的魂靈。

     一個官長模樣的人朝他們走了過來。

    他蹲下身子,用馬鞭撥了撥小東西的臉。

    然後,轉過身來對老虎說:“你還認得我嗎?” 老虎搖搖頭。

     那人說:“幾個月前,你們村來了一個彈棉花的,怎麼樣,想起來了嗎?我就是那個彈棉花的。

    ” 那個人得意地笑了笑,在他的肩上拍了一下。

    奇怪,老虎覺得自己一點也不怕他,仿佛他天生就應該是一個彈棉花的人一樣。

    他指了指躺在地上的小東西,問道:“他死了嗎?” “是啊,他死了。

    ”那人歎了一口氣,道,“子彈不長眼睛啊。

    ” 随後他就站了起來,背着手在雪地裡來回地走着。

    很顯然,他對老虎沒有興趣,對躺在地上的小東西也沒有興趣。

     老虎覺得小東西的手變得冷了,他的臉也失去了紅暈,正在變成青藍色。

    不一會兒,他看見校長出來了。

     她披散着頭發,被人推推搡搡地從終年不見陽光的伽藍殿帶到院子裡來了。

    她看了看老虎,又看了看地上躺着的那些屍體,似乎也沒有顯出吃驚的樣子。

     老虎想對她喊:“小東西死了呢。

    ”可也隻是張了張嘴而已,沒有發出任何聲音。

    所有的人都對小東西的死沒有興趣。

     看到校長出來,那個官長就迎上去,向她拱了拱手。

    校長眼睛死死地盯着他看,半晌,他才聽見校長說: “貴差可是龍守備?” “正是。

    ”官長彬彬有禮地答道。

     “請問,龍慶棠是你什麼人?”校長又問。

     那聲音,聽上去就像跟人拉家常似的,沒有一絲的慌亂。

    她難道不知道小東西已經死了嗎?他的小胳膊都已經發硬了呢。

    屋檐下還有些融雪不時地滴落下來,落在他的鼻子尖上,濺起晶瑩的水珠。

     那個官長似乎也沒料到校長會這樣跟他說話。

    他愣了一下。

    随後,他兀自點了點頭,好像在說:真是好眼力!他笑了笑,答道: “正是家父。

    ” “這麼說龍慶棠果然已經投靠了清廷。

    ”校長道。

     “你不要說得這樣難聽。

    ”官長臉上仍然挂着笑,“良禽擇木而栖罷了……” “既如此,你們随時都可以來抓我,何必要等到今天呢?” 老虎聽她話裡意思,好像是一直在盼着人家來捉她似的,他有點不明白校長在說什麼。

    小東西的拳頭攥得緊緊的,背上的血早就不流了,隻是眉頭還緊蹙着。

     那個官長卻哈哈大笑,笑得連嘴裡的牙根都露了出來。

     等到他笑夠了之後,這才說: “還不是為了你家那一百八十多畝地麼!家父做事,一向周正嚴密,井井有條。

    他說,你一天不賣地,我們就一天不能捉你。

    ” 他笑得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了。

     他聽見校長“唔”了一聲,好像在說:“噢,我明白了。

    ” 這時他看見了父親。

    寶琛正站在廟門口,被兩個兵士用槍擋着。

    可他仍在伸長着脖子朝裡面探頭張望。

    老虎把小東西的身體挪了挪,這樣,屋檐的雪水就不會滴到他臉上了。

    天已經快黑了,有一隻老鷹在灰蒙蒙的夜空中,繞着院子盤旋。

     這時他聽見校長說:“另有一件事,還要如實相告。

    ” “你盡管說。

    ” “龍守備貴庚……” “龍某生于光緒初年。

    ” “這麼說,你是屬豬的?”校長的這句話使官長吓了一跳。

    他的臉色有點難看,過了半天他才說:“不錯,看來,你什麼都知道得一清二楚。

    人人都說你是瘋子,依下官之見,你是天下一等一精明之人。

    隻可惜,你的時運不濟啊。

    ” 校長不再說話,隻是踮起腳在人群裡張望,好像在尋找一個人。

    老虎知道她是在找誰。

     他看見校長忽然蹲下身子,仔細地察看着地上的一堆馬糞,一動不動地看着。

    随後,她從地上掬起一把馬糞,均勻地塗在臉上。

    眼睛、嘴、鼻子、滿臉都是。

    她一聲不吭地往臉上抹馬糞,像是在做一件重要而必需的事情。

    官長在一旁看着也不阻止,很不耐煩地踱着步子。

    學堂裡一片寂靜。

     一個兵士跑了過來,認真地說了幾句什麼,龍守備這才對手下懶懶地吩咐了一句:“綁了吧。

    ” 幾個兵士朝她走過來,将她從地上拉起來。

    不一會兒,就将她綁得結結實實,連夜押回梅城去了。

     翠蓮也是當晚離開普濟的,龍守備在村中雇來了一頂大轎,擡着她,遠遠地繞過村莊,連夜往梅城去了。

     12 小東西赤條條地躺在幹淨的床單上。

    他的身體看上去那麼短,那麼小。

    喜鵲端來一盆熱水,将他身上的淤血擦洗幹淨。

    她沒有哭,臉上木木的,似乎也看不出悲傷和哀戚。

    當她擦到被子彈打碎的肩胛骨時,就輕聲地問他: “普濟,疼不疼?” 看她那樣子,好像小東西還沒有死:隻要撓一撓他的胳肢窩,小東西還會咯咯地笑出聲來。

     花二娘在翻檢小東西換下的衣裳時,從他的褲兜裡發現了一隻木制的小陀螺,一隻花毽,還有一隻光燦燦的知了。

     孟婆婆一看見這隻知了,就說它不是尋常的物件。

    放在嘴裡咬了咬,竟是金的,“怪了,他是從哪裡弄來這麼一隻知了的?” 孟婆婆将知了交給寶琛,讓他好好收着。

    寶琛睜着紅紅的眼睛,仔細地看了看,最後,歎了口氣道:“孩子的稀罕之物,不管它是銅的,還是金的,一并埋了吧。

    ”〔1968年11月,梅城縣正式實行移風易俗的殡葬改革。

    普濟也新建了一處公墓。

    在将老墳中的遺骨集中遷入公墓安葬的過程中,人們從村西玉米地的一堆白骨中意外地發現了一隻金蟬。

    經村裡的老人回憶,墳裡埋着的是革命先驅陸秀米的兒子。

    他于五歲那年被清兵槍殺。

    但陸家既無親眷,亦無後人。

    幾經輾轉,這隻金蟬最終落在一位名叫田小文的女赤腳醫生之手。

    一位年邁的錫匠将它鍛造成了一對耳環,一枚戒指。

    戴上這對耳環的田大夫不久就罹病死去。

    臨終前,她不斷地對人說,耳邊總有個孩子跟她說話。

    〕 等到喜鵲替他穿好了衣服,寶琛就把小東西背在背上,連夜去墓地安葬。

    他的小腦袋耷拉在寶琛的脖子裡,似乎正在熟睡。

    寶琛側過頭來,親了親小東西的臉,對他說:“普濟啊,爺爺這就送你回家去。

    ” 花二娘和孟婆婆都哭着摟到了一起。

    隻有喜鵲不哭,她和老虎跟在後面,幾個人朝墓地走去。

    一路上,老虎聽見他爹不斷地跟小東西說話,天正在一點點地亮起來。

     寶琛說,普濟啊,爺爺知道你愛睡覺,你就好好睡吧,你愛睡多久,就睡多久。

     寶琛說,普濟啊,你爺爺真是個廢人哪,是個豬狗不如的東西啊,普濟。

    全普濟的人都罵媽媽是個瘋子,爺爺也跟着他們罵,隻有普濟不罵。

    聽到别人罵,普濟心裡就難受,是不是呀,普濟。

    官兵一來,隻有普濟一個人想到要去給媽媽報信。

    進了寺院,子彈嗖嗖地飛,可普濟不怕。

    普濟不躲也不藏,就想去給媽媽報個信。

    普濟啊,你躺在陰溝裡,媽媽連看都不看你一眼,可普濟還是要給媽媽去報信。

     寶琛說,普濟啊,你可不能怪爺爺,也不要記恨爺爺。

    快過年了,明天就是大年初一。

    冰天雪地的,寶琛就不給你做棺材了。

    就是想做也沒錢了,咱們的家窮啦!咱們就草席裹一裹,送你回家。

     寶琛說,這草席是新的,秋天的時候剛打好,是用龍膽草編的,香着呢,一次都沒用過。

    你身上穿的衣服,棉襖啦,鞋子啦,襪子啦,褂子啦,全都是新的,一次都沒穿過。

    平常你喜歡的那些小玩意兒,鐵環啦,陀螺啦,泥哨子啦,對了,還有那隻知了,孟婆婆說它還是金子的呢,全都給你帶上,一樣都不缺。

    隻是最要緊的,你平常愛看的媽媽的那張小相片,爺爺沒有找到,你把它藏哪兒了呢? 寶琛說,普濟,今天沒人替你喊魂兒,爺爺就替你喊。

    爺爺喊一聲,你就答應一聲。

     普濟—— 哎—— 普濟—— 哎—— 答應了就好,魂兒就回來了。

     寶琛說,你要是想爺爺,就托個夢來。

    你要在地下見到了你外婆,就說寶琛無能,寶琛該死,寶琛當千刀萬剮…… 到了落葬的時候,寶琛就把普濟平放在草席上,然後将席子卷起來。

    他剛把小東西卷嚴實了,喜鵲就過來把它打開了。

    他一連包了三次,喜鵲就一連打開了三次。

    她不哭不鬧,也不說話,隻是呆呆地看着他的臉。

    最後,寶琛狠了狠心,讓花二娘和孟婆婆抱住她,這才讓小東西的屍首入了坑。

     墳包做好了,寶琛忽然問道:“我能不能給他磕個頭?” 孟婆婆說:“他先走,按說在陰間的輩分就比你大,再說,他的年齡再小,也是個主子……” 寶琛聽她這麼說,就恭恭敬敬地在墳前磕了三個頭。

    孟婆婆、花二娘跟着他也都磕了頭。

    喜鵲還是一動不動,站在那兒,像是在想着一件什麼事。

     “喜鵲這孩子,一定是被昨晚的事吓壞了。

    ”孟婆婆道。

     當他們離開墓地往村裡走的時候,喜鵲忽然站住了,回頭往身後看了看,眼光好像在找着什麼,過了半晌,突然叫道: “咦,小東西呢?” 老虎和父親是這一年四月離開普濟的。

    柳樹垂青,春草萋萋,村中的桃花正在怒放。

    寶琛說陸家的黴運就是從當年陸老爺移種桃花開始的,它的顔色和香味都有一股妖氣。

    到了夢雨飄瓦,靈風息息的清明前後,連井水都有一股甜絲絲的桃花味。

     在大金牙的瞎子老娘看來,秀米和翠蓮都是千年道行的桃木魂靈轉世,隻不過吸附了妖魔的精氣而已。

    那些日子,她已經把學堂的種種枝節編入戲文,配以蓮花落的腔調,帶着兩名女童,走村串巷,四處賣唱乞讨。

     在這些戲文中,她的兒子大金牙俨然就是降妖捉鬼的鐘馗的化身。

    他不顧自身的安危拎着兩把殺豬刀,隻身殺入魔帳妖陣之中勸人向善。

    卧薪嘗膽,九死一生,終因寡不敵衆,被妖女奪走了性命。

    正是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老娘涕泗流。

    在她自編的戲文中,翠蓮則變成了褒姒、妲己之類的禍水。

    她私通龍守備在先,誘賣陸家百餘畝田産于後,最後賣主求榮,是千人騎、萬人踩的不要臉的婊子。

    語屬不稽,辭多不倫。

    不過,從她的唱文中,老虎多少還是知道了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

     另一些事,老虎還是有點不太明白。

    既然秀米對翠蓮早有防備,她為何遲遲隐忍不發,假裝看不見?另外,翠蓮和秀米先後兩次問龍守備是不是屬豬的,又是什麼緣故呢? 龍慶棠因與秀米有舊,再加上丁樹則與當地三十餘位鴻儒、鄉紳聯名上書具保,秀米被押解至梅城之後并未立即處死,而是被羁押于地牢之中。

    據說,丁樹則提出了兩條理由,其一是秀米的瘋病,她所做的事,她自己并不知曉;另外,秀米當時的腹中已有四個月大的嬰兒。

     知府特準生下孩子後再行處死。

     老虎已經知道那是譚四的孩子。

    譚四的父親譚水金曾四處托人尋訪這個孩子的下落,希望用一生積攢将孩子贖回,以圖為世代單傳的譚家留下一脈香火。

    但最後不了了之。

    那些日子,他整天都聽喜鵲和寶琛說,孩子生出來,又是一個小東西。

     宣統二年八月,秀米懷胎九月之後,于獄中生下一個孩子,未及滿月,即由官府出面,讓一名獄吏的奶娘抱走。

    就在秀米行将被絞死的前夕,武昌事起,辛亥革命驟然爆發,地方各省聞風響應。

    龍慶棠亦于八月的一個風雨之夜,殺死知府一家三十餘口,旋即宣布梅城獨立。

    風雨如磐,一日三驚。

    龍慶棠亦奔走于武昌、廣東、北平之間,與各路豪強互通聲氣。

    被羁押在幽深地牢中的秀米似乎被人徹底遺忘。

    隻有一位年老的吏卒,日日送飯送水而已。

     不過,這都是以後的事了。

     老虎離開普濟之前,與父親來到夫人墓前拜别。

    用寶琛的話來說,他們要永遠離開普濟了。

    喜鵲無處可去,暫且留下看屋。

    事實上,直至她最終老死,亦未離開過這個院落。

    三十二年後,也就是一九四三年夏末,老虎作為新四軍挺進中隊的支隊長,率部進駐普濟的時候,喜鵲已經是年過六旬的老人了,她一生未嫁,記性亦大不如從前,與她說起以前的事,她隻是微微搖頭或颔首微笑而已,大有麥秀黍離之感。

    小東西墳前的一棵苦楝樹,已有碗口粗細,大片金針花,仍是黃燦燦的一片。

    老虎坐在濃密的樹蔭下,追思往昔,不勝唏噓。

    世事滄桑,歲月流轉,而隻有小東西在五歲這個年齡上,突然中止。

    不管在何年何月想起他,總是五歲。

    〔1969年8月,老虎身為梅城地區革命委員會主任,被免官罷職,接受遊街批鬥。

    四年後,他來到普濟,這也是最後一次。

    他在陸家大院那座行将坍塌的閣樓中找到了最後的歸宿之地。

    他在閣樓的房梁上用褲腰帶懸梁自盡,享年七十六歲。

    〕 不過,這也都是以後的事了。

     老虎和父親回到慶港之後,寶琛曾托人疏通,買下牢頭,先後三次趕往梅城監牢,探望秀米。

    前兩次,秀米避而不見,亦未說明理由。

    第三次,秀米總算接受了寶琛捎去的衣物,但仍未能與他相見,隻是托人帶出一塊絲質白帕,上書小詩兩句。

    詩曰: 未谙夢裡風吹燈,可忍醒時雨打窗。

     寶琛見了,亦不甚了了。

    随後,音訊漸隔,老虎再也沒有聽到過她的任何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