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面桃花 第三章 小東西
關燈
小
中
大
1
校長的身影從黑漆漆的屏風後面閃了出來。
她的那張臉上布滿了憂戚。
屋子裡光線暗淡。
木椅、梳妝台、屏風、雕花大床、擺着花瓶的條案,都堅硬如鐵,泛着冷冷的光,唯有她身上的絲綢是柔軟的。
她隻要稍稍移動腳步,綢衫就會發出與空氣摩擦的窸窣聲。
她的臉是悲哀的,她的歎息聲是悲哀的,甚至就連她打了一個嗝兒,也能讓人聞到悲哀的氣味。
老虎覺得那張臉恍恍惚惚的,總也看不真切,就像浸在河水中的月亮,漂來蕩去;又像是拂過麥地的一片雲翳,似有若無。
可是,他還是能感覺到她那鋒利的目光,猶如刀刃一樣寒氣逼人。
“虎子——你過來。
”校長在叫他,聲音仿佛耳語。
她并不看他,對着花鏡,正把發髻在頭頂上高高地盤起。
老虎走近她。
她的衣裳并不是白色的,而是杏黃色,上面還繡着一朵朵小碎花。
空氣中滿是妝粉味,異香撲鼻。
“你的臉怎麼啦?”校長問他,仍然不看他,嘴裡噙着一枚銀钗。
“昨天叫馬蜂蜇了。
”老虎說。
“不要緊。
”她嫣然一笑。
老虎還是第一次看見她笑,“我擠一點奶水給你塗一塗,一會兒就會消腫的。
” 怎麼可能?老虎吃了一驚。
莫非是自己聽錯了?他呆呆地看着校長,心突突亂跳。
但是但是但是,但是校長已經伸手到腋下,迅速解開了側襟的銀扣,從滾着綠邊的衣襟中托出一隻白馥馥的奶子來。
“校長——”老虎吓得渾身一哆嗦,身體猛地往下一墜…… 原來是做了一個夢。
他睜開眼,發現自己是躺在一處平緩的山坡上,正在給校長放馬。
太陽已經變成了一隻暗紅色的火球,在樹林間閃閃爍爍。
渾身都是汗,讓山風一吹,前胸後背都是涼陰陰的。
有那麼一陣子,他依舊沉浸在剛才的夢境裡,心怦怦地跳,腦子裡昏昏沉沉的。
既然所有的東西都有一個來曆,那麼,夢是從哪裡來的呢?老虎這樣想道。
校長那個幽暗的、散發着妝粉味的卧房就像聳立在雲端,他一跤跌落下來,醒在了山坡上齊腰深的草窠子裡。
能不能反過來,從什麼地方一覺醒來,發現自己是醒在夢裡面:校長的手解開衣襟的紐扣,朝他嫣然一笑……老虎這樣想下去,不覺有些害怕。
山下那叢被晚照染紅的樹林,樹林中像一隻癞蛤蟆一樣蹲伏着的皂龍寺,還有蟋蟀的叫聲,都變得虛幻起來。
老虎從草叢裡爬起來,一邊撒尿,一邊朝山下張望。
那座寺廟的屋頂已翻修一新。
寺裡原本就沒有和尚,平常隻有一些過路的乞丐和遊方僧在那裡避雨歇腳,廟前有一方池塘,塘邊有一個土壘的戲台,逢年過節,從安徽、杭州來的戲班子就在那兒唱戲。
自從校長從日本回來之後,屋頂上鋪了新瓦,歪歪的山牆也用鉚釘加固,另外,在廟宇的兩側,又新建了幾間廂房,把它改建成了普濟學堂。
不過,老虎從來沒有看見有什麼人去學堂讀書,隻有一些不知從哪兒來的光頭赤膊大漢從大門裡進進出出,嘴裡哼着小曲,舞槍弄棒,打打殺殺。
寺廟後邊的官道上,小東西正騎在馬背上,用力夾着馬肚,嘴裡嘚呀駕呀地叫着,可那匹白馬隻是溫順地昂着頭,一動不動,好像在想它的心事。
村裡人都叫他小東西,上了年紀的老人叫他小少爺。
有一些不懷好意的人,背地裡叫他小雜種。
當年,校長從日本回到普濟的時候,也把他捎了來,隻有兩歲,話還說不利索,伏在腳夫的背上呼呼大睡。
老夫人說,這小東西是校長在返鄉途中撿回來的野孩子,村裡人都信以為真。
不過,等他長到三四歲時,眉眼中已經可以看出校長的神情了,嘴唇、鼻子和眉毛都像。
有人就在村裡面放風說,這孩子說不定是在花家舍的土匪窩裡被“排子槍”打出來的。
私塾先生丁樹則最愛管閑事。
有一次,他們正在河邊玩,丁樹則拄着一根拐杖走到他們跟前,蹲下身來,捏住小東西的手,問他:“你還記得你爹是誰嗎?”小東西搖搖頭,說不曉得。
丁樹則又問:“那你知道你姓什麼嗎?”小東西還是搖搖頭,不作聲。
“我來給你取個名兒,你要不要?”丁樹則眯着眼睛看他。
小東西不說要,也不說不要,隻是用腳踢着河邊的沙子。
“我們住的這個地方呢,叫普濟,你就叫普濟吧。
普濟,這個名字好,要是有朝一日你做了宰相,這名字叫出去也是當當響;要是做了和尚呢,連法号都省了。
”丁樹則嘿嘿地笑着,“姓呢,就随你的外公,姓陸,你可要記好了。
” 人們仍叫他小東西。
校長從來不管他,要是在路上遇見了,她連正眼都不瞧他。
小東西也不敢叫她媽,跟着大夥兒一塊叫她“校長”。
老夫人最疼他,她不叫他小東西,而是叫他“嘟嘟寶”“心肝尖兒”“臭屁寶貝”“小棉襖”“小腳爐”。
“我拼命地用腳踢它,它還是不跑,你說這是怎麼回事啊?”當老虎從小坡上下來,小東西滿臉不高興地對他說。
“還好沒跑,它要是撒開腿跑起來,你早就被摔成一攤狗屎了。
”老虎像個大人似的教訓他道,“想騎馬,你還太小啦。
”他拽過缰繩來,牽着馬朝池塘邊的馬廄走去。
天已經黑下來了。
“我剛才在山坡上睡了一大覺。
”老虎打着呵欠說,“還做了一個夢。
”小東西對他的夢不感興趣。
他在馬背上晃了晃他的小拳頭,對老虎說:“你猜猜看,我手裡是什麼?”還沒等老虎回答,他就将拳頭松開了,攤開手,呆呆地笑。
那是一隻蜻蜓,早已被他捏爛了。
“我夢見了你媽媽——”老虎說。
他猶豫着,要不要把夢裡的事情告訴他。
“那有什麼稀奇。
”小東西不屑一顧地說,“我天天晚上都會夢見她。
” “那都是從小照看的。
”老虎說。
小東西有一件稀罕之物。
那是他媽媽在日本時拍的小照,小東西唯一的寶貝。
他不知道将它藏在哪裡才好。
一會兒塞在中衣的衣兜裡,一會兒壓在床鋪的枕席底下,沒事就一個人偷偷地拿出來看。
可是這張小照還是被喜鵲弄壞了,她把它泡在水盆裡,用棒槌捶,又用手搓,等到小東西從褲兜裡将它翻出來的時候,它早已經變成一團硬硬的紙疙瘩了。
小東西追着喜鵲又哭又咬,就像瘋了一般,鬧了大半天,最後還是夫人想出了一個辦法,她将小照放在水裡泡開,輕輕地撫平,放在竈膛裡烘幹。
照片上的臉雖然模糊不清,但小東西還是視如珍寶,他再也不敢随身帶着它了。
一提起這些事,老夫人總是不停地抹眼淚,甩鼻涕:“這孩子,平常有人提起他娘來,他都是一聲不吭。
我還以為他不想他娘,唉……哪有孩子不想娘的呢?”翻來覆去就這麼幾句話,說起來就沒個完。
老虎走到池塘邊,讓馬喝了水,然後再将它牽回馬廄裡去。
小東西早已抱來了一抱幹稻草扔在食槽邊,兩個人都将鞋子上的馬糞在路檻上蹭了蹭,這才關上門出來。
天已經完全黑了。
“你說,什麼叫革命呀?”在回家的路上,小東西突然問他。
老虎想了想,就認真地回答說:“革命嘛,就是想幹什麼就幹什麼。
你想打誰的耳光就打誰的耳光,想跟誰睡覺就跟誰睡覺。
” 他突然站住了,眼睛裡亮晶晶的,不懷好意地看着小東西,用微微發顫的聲音對他說:“告訴我,你最想跟誰睡覺?” 他原以為小東西一定會說:媽媽,不料小東西高度警惕地看着他,想了想,說:“誰也不跟,我自己睡。
” 他們倆走到村口的時候,隐隐約約地看見村裡的鐵匠王七蛋、王八蛋兄弟手裡握着大刀,攔住了一個外鄉人,一邊問這問那,一邊推推搡搡。
那個外鄉人背上背着一架長長的木弓,在路上被他們推得直打轉。
看上去,他是一個彈棉花的。
他們盤問了他半天,又在他臉上扇了幾個耳光,就放他走了。
老虎得意地對小東西說:“我說的沒錯吧,想打誰耳光就打誰耳光,想跟誰睡覺就跟誰睡覺。
” “可是,他們幹嗎要攔住他呀?”小東西問。
“他們在奉命盤查可疑的人。
” “什麼是可疑的人?”小東西又問。
“探子。
” “什麼是探子?” “探子就是——”老虎想了半天,回答道,“探子就是假裝自己不是探子……” 他大概覺得自己沒有把這件事說清楚,就又補充道:“這天底下哪有那麼多的探子?王七蛋他們是在找個茬打人玩兒。
” 兩個人說着話,不知不覺已經走到家門口了。
喜鵲和寶琛都在四下裡找他們。
晚上吃飯的時候,夫人又在不住地長籲短歎。
她今年才五十多歲,頭發全白了,說話、走路都像是一個老太婆。
她的手抖得厲害,甚至端不住碗、拿不穩筷子,又咳又喘,還常常疑神疑鬼。
她的記性也糟透了,說起話來絮絮叨叨、颠三倒四。
有的時候,一個人望着自己牆上的影子自言自語,也不在乎别人聽不聽。
通常,她在唠叨之前,有兩句開場白: 要麼是:“這都是我作的孽啊!” 要麼是:“這都是報應啊!” 如果說的是前一句,這表明她接下來要罵自己了。
但是,她究竟作了什麼孽呢?老虎從來就沒有弄清楚過。
聽喜鵲說,夫人在後悔當初不該把一個叫張季元的年輕人領到家中來。
這張季元老虎見過,聽說他是個革命黨人。
他是被人綁了石頭扔到江中淹死的,用普濟當地的說法,就是被人“栽荷花”了。
如果她說的是後面一句,那就表明她要罵校長。
今天她說的是後一句。
“這都是報應啊!”夫人狠狠地擤了一把鼻涕,當着衆人的面,将它抹在了桌子腿上。
“我是好端端地打理她出嫁的,衣裳、被褥、首飾,别人該有的,她一件也不曾少。
誰知道路上遇到了土匪。
第二天長洲親家派人來送信,我才知道實情。
村裡的老輩們說,土匪搶人,多半是為了贖金,少則三五日,多則七八日,必然有人登門取贖金,交了錢,人就能放回來。
我是天天等,日日盼,飯也吃不下,覺也睡不着,把眼睛都望穿了,一過大半年,屁,連個鬼影子也不見。
” 每當夫人說到這裡,小東西就咯咯地笑起來,他一聽見夫人說“屁”這個字,就會咯咯地傻笑。
“秀米這孩子,竟然說我舍不得花錢去贖她!要是真的有人來取贖金,我會舍不得那幾個錢嗎?這話虧她也會說出口,别說家裡還有點積蓄,就是沒錢,我哪怕拆房賣屋,把家裡田産都賣了,也要贖她回來。
寶琛、喜鵲,你們都說說,你們可曾看見有個什麼人來取贖金?” 喜鵲低着頭道:“不曾有人來過。
連個影子也沒有。
” 寶琛說:“别說來人了,我還恨不得上門給他們送過去呢,可草鞋走爛了六七雙,也不曾打聽得她的半點消息,誰知道她原來就在花家舍。
” 老虎不知道這花家舍在哪,既然他爹這麼說,這地方離普濟大概也不算太遠。
寶琛和喜鵲連哄帶勸,好說歹說,費了半天的口舌,夫人這才擡袖擦了擦眼淚,又怯怯地靠着牆發了半天呆,這才端起飯碗吃飯。
小東西瘋玩了一天,看來是累了,飯沒吃完,就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夫人趕緊吩咐喜鵲将他抱到樓上去睡,又讓老虎去竈下打水,給小東西洗腳。
可等到老虎提了水,走到樓上,小東西卻又醒了,正在床上和喜鵲打鬧。
自從校長回到普濟之後,小東西一直都跟着老夫人睡。
可近來夫人老咳嗽,她擔心把自己一身的衰病傳給他,才讓他跟老虎睡。
用寶琛的話來說,這小東西如今就成了夫人的命:捧在手裡怕碎了,含在嘴裡又怕化了。
“他們真的要去打梅城嗎?”老虎對喜鵲說。
“你說誰?” “校長他們。
” “你聽誰說的?”喜鵲似乎吓了一跳。
她正在撣床。
她的腰、胸脯和屁股看上去是那麼的柔軟,就連她的影子投在對面的牆上,都是軟軟的。
“我聽翠蓮說的。
”老虎道。
中午他和小東西去馬廄牽馬的時候,看見翠蓮正在學堂的池塘邊和另外幾個人說着這件事。
他在看翠蓮的時候,也覺得怎麼也看不夠。
她的屁股可要比喜鵲大得多。
不知為什麼,最近這些日子,他一見到女人,不管是什麼人,就心裡發慌,嘴裡發幹,眼睛發直。
“不會吧?”喜鵲自語道,臉色立刻吓得發了白。
她這個人膽子小得像綠豆一樣,看見自己的影子也會吓一跳。
“大人的事,你們孩子不要去管,聽見了什麼,也放在肚子裡,不要到處去亂說。
”末了,她這樣說。
撣好了床,喜鵲用手探了探水溫,然後将小東西抱在懷裡,替他洗腳。
小東西兩隻腳撲打着水花,濺得滿地都是,喜鵲也不生氣,還去撓他的腳底闆。
小東西就鑽在她懷裡咯咯地傻笑,他的腦袋居然可以随意地在她胸前滾來滾去。
“你說,校長她真的瘋掉了嗎?”小東西笑夠了之後,忽然問了一句。
喜鵲用濕冷冷的手去摸了摸他的頭,笑道:“傻孩子,别人叫她校長,你可不能跟着叫。
你應該叫媽媽。
” “媽媽真的瘋掉了嗎?”他又問。
喜鵲一時不知如何回答,她想了想,說:“八成,沒準,多半。
你看看,你看看,襪子都破了。
” “可是,人瘋了,會是什麼樣啊?”小東西撲閃着大眼睛,不依不饒。
喜鵲笑道:“你又不發瘋,操什麼心哪。
” 老虎也在腳盆前坐下來,脫去鞋襪,嬉皮笑臉地将腳伸向喜鵲:“你也替我洗一洗。
” 喜鵲在他的小腿上擰了一把,笑道:“你自己洗。
” 然後,她就把小東西抱到床上去了。
她幫他脫了衣服,蓋上被子,将被頭兩邊掖了掖,又趴在他臉上親了幾口,最後,她給油燈裡加滿了油。
小東西怕黑,晚上要點着燈睡覺。
臨走前,她照例吩咐老虎說:“晚上,他要是把被子踢掉,你要幫他蓋上。
” 老虎照例點點頭,心裡卻道:我從來都是一覺睡到大天亮。
早晨醒來,别說被子,連枕頭都在床下,哪裡又知道幫他蓋被子? 可是,這天晚上,老虎怎麼也睡不着。
喜鵲下樓之後不久,他就聽見小東西磨牙的聲音。
而他自己,卻在床上翻來覆去。
他隻要一閉上眼睛,就會想起下午在山坡上做過的那個夢來,渾身上下火燒火燎,掀開被子睡,又覺得有點涼。
窗外呼呼地刮起了風。
一會兒是喜鵲的臉,一會兒是校長解開的衣襟,一會兒是翠蓮的大屁股,它們都在屋子裡飄來飄去。
他隻要一動彈,床褥下的新鋪的稻草就習習作響,仿佛有人在跟他說話。
2 秀米從日本回來的那天,正趕上冬季的第一場雪。
天空罩着一張杏黃色的雲毯,降下片片濕雪,天氣倒也不是十分的寒冷。
雪片還沒有落到地上就融化了。
翠蓮是第一個趕到村外去迎接她的人。
她扶着秀米從馬上下來。
替她撣去身上的雪花(隻不過是一些小雪珠而已),然後把她的頭強行摟在自己的懷中,嗚嗚地哭了起來。
她那樣做是有道理的。
據說,在秀米出嫁前,她們倆就是一對無話不談的好姐妹。
闊别多年,一朝相見,傷感和哀痛都是免不了的。
另外,她在這年秋天偷偷地将家中收來的租子賣給了泰州的一個販子,事發之後,正面臨被東家再度驅逐的境地。
老夫人心腸軟,念她在陸家多年,父母早亡,無依無靠,又值兵荒馬亂之年,無處遣發,有些猶豫不決。
就在這個節骨眼上,秀米派人送信來了。
自從她被土匪擄走之後,數年之中,杳無音信,沒有人相信她還活在人間。
老夫人在普濟祠堂裡已經替她設了一個牌位。
沒想到,這個已經被漸漸淡忘的人,突然要回來了。
用翠蓮的話來說,“老天派她回來救我了。
” 她是當着衆人的面說這番話的,無所顧忌。
她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正在廚房做飯,據喜鵲說,她當場就跳到一隻闆凳上,拍着手說:“菩薩保佑,老天派人來救我了。
” 秀米顯然沒有翠蓮那樣熱情。
她隻是輕輕地在翠蓮的背上拍了幾下,就将她推開了,握着馬鞭(牽馬的重任自然落到了翠蓮的手裡)朝家中走去。
秀米的這個不經意的舉動使翠蓮惘然若失。
不管這個人以後能不能成為她的靠山,但有一點很明顯:她已不再是十年前的秀米了。
随行的有三個挑夫,一名腳夫。
挑夫們各挑着兩個沉重的箱子,扁擔都被壓彎了,他們聳着肩,不住地往外吐着熱氣。
小東西被棉毯裹得嚴嚴實實,正在腳夫的背上呼呼大睡。
村裡圍觀的姑娘、媳婦和老婆子不住地追着腳夫,逗那孩子笑。
老虎跟着他爹,參與了迎接秀米的全過程。
他爹反複告誡他,見了面要叫她“姐姐”,可是他一直沒有喊的機會。
秀米的目光從他們父子倆身上一掃而過,沒有任何停留,這表明他的“姐姐”事隔多年已經完全認不出他來了。
她目光總是有點虛空,有點散亂。
她看人的時候其實什麼也不看,她與鄉鄰寒暄的時候其實什麼也沒有說,她在笑的時候其實是在掩飾她的不耐煩。
寶琛素有謙卑的美譽,給人的印象總是低聲下氣,縮頭縮腦,為了不讓人看出自己的慌亂,他竟然搶着要幫挑夫挑擔子。
老夫人在佛堂的香案前等着秀米。
她換了一身過年才穿的對襟大花錦緞棉襖,頭發梳得亮亮的,熏了香。
秀米朝佛堂走過來了。
老夫人就開始哆嗦,笑,哭。
秀米的一隻腳剛跨過佛堂的門檻,就站住了。
眼睛直勾勾地看着她,仿佛在懷疑站在跟前的這個人是不是她的母親。
末了,秀米冷冷地問道: “娘,我住在哪兒?” 她這麼說,就像是從來不曾離開過普濟似的,多少有點突兀。
夫人一時沒有回過神來,但還是露出笑容,說:“閨女,你可算是回家了。
這是你的家,你想住哪兒就住哪兒。
” 秀米就把那隻跨進門檻的腳收了回來,說:“那好,我就住在父親的閣樓上。
”說完,轉身就走。
夫人的下巴脫了臼,張着嘴,半天合不上。
這就是她們母女第一次見面,沒有多餘的話。
秀米轉過身來,迎面就看見了在門口站着的寶琛父子倆。
在老虎看來,他爹除了不斷出洋相之外,什麼也不會。
他嘿嘿地笑着,站在那兒,一隻手不住地揪着自己皺巴巴的褲子,另一隻手不斷地拍着他兒子的肩膀,仿佛要在他肩膀上拍出一兩句什麼話來,末了,他說出來的話卻是: “秀米,嘿嘿,秀米,嘿,秀米……” 連老虎都替他害臊。
秀米倒是大大方方地朝他走過來,臉上再次露出了做姑娘時的那種天真、淘氣、俏皮的笑容,她斜着眼睛,對寶琛說:“噢,歪頭!” 她的話中帶着濃濃的京城的口音。
剛剛目睹了母女佛堂相見的難堪之後,寶琛大概沒想到秀米會用如此親切的語調跟他說話。
他覺得,站在眼面前的這個秀米仍然是十多年前的那個搗蛋鬼:她會在他算賬的時候悄悄地來到賬房,把他的算盤珠子撥得亂七八糟;她會趁他午睡的時候,在他的茶杯中放上一隻大蜘蛛;她還會在正月十五廟會時,騎在他的脖子上,把他的秃腦袋拍得叭叭響。
寶琛一時受寵若驚,臉上兩行濁淚,滾滾而下。
“寶琛,你來一下。
” 夫人在佛堂叫他。
她的聲音多了一份矜持,也多了一份迷惑,嗓音也低沉了許多。
她似乎已經預感到了日後的一系列變故。
此時,秀米已經站在院子裡,吆喝着那些挑夫把行李往樓上搬了。
翠蓮當然也混迹其中。
她雙手叉腰,大呼小叫。
不過,唯一能夠聽她指揮的,也隻有喜鵲而已。
老虎看見喜鵲端着一隻銅盆,拿着一塊抹布,飛也似的上樓收拾房間去了。
夫人和寶琛還沒有時間去估量、盤算眼下的一切,因為,腳夫已經把那個小東西夾在腋下,徑自闖了進來。
那個小東西身上穿着層層的棉衣,臉上紅撲撲的。
夫人剛從腳夫手裡将他接過來,他的眼睛就睜開了,骨碌碌地看着夫人,不哭也不鬧。
逗弄或照料這個小玩意兒,使夫人暫時也不至于無事可幹。
後來,夫人似乎很後悔,她覺得讓女兒待在那樣一個着了魔的閣樓裡并非明智之舉。
那處閣樓多年來已成了一個夢魇,一道魔咒。
她的丈夫陸侃就在那個閣樓裡發瘋的,而張季元死前也曾在那兒居住了大半年的時光。
夫人當然也不會忘記,若不是為了重修那座閣樓而引狼入室,秀米也不至于落入花家舍的土匪之手。
十年來,它一直空關着。
青苔滋生,葛藤瘋長,每當天降大雨之前,就會有成群的蝙蝠嘁嘁喳喳,繞樓而飛。
秀米自從上了閣樓之後,一連幾天也沒見下來。
一天三頓飯,都由翠蓮送上去。
每次從樓上下來,她都神氣活現的,說話的語氣也變得漫不經心,連夫人跟她說話,也愛搭不理。
“這個小蹄子,看來已經被秀米收服了。
仗着有人替她撐腰,越發地變得沒規矩。
”夫人總愛跟寶琛這樣唠叨。
夫人雖說心中惱怒,但與翠蓮說話的語調已經不比往昔了。
為了探聽女兒的動靜,她決定暫且忍氣吞聲。
“她的那些箱子裡裝的是啥東西?”夫人強裝笑臉,問道。
“書。
”翠蓮回答。
“她每天都在樓上做些啥?” “看書。
” 日子一天天地挨過去,夫人的擔心也一天天地增加。
既然她亦步亦趨地走上了她父親當年的老路,發瘋似乎是唯一可以期待的結果。
“她那天回來時候,我看她的神情,與當年她爹發瘋前簡直一模一樣。
”夫人回憶說。
她與寶琛商量來商量去,最後夫人還是執意要沿用當年對付陸侃老爺的辦法:請道士來捉鬼。
那個道士是個跛子。
他手執羅盤、布幌,提着寶箱,來到院中,居然一眼就看出了那個閣樓鬼氣浩大。
他問夫人能不能上樓去看看,夫人有點擔心。
女兒畢竟是去過東洋、見過世面的人,萬一秀米與他照了面,鬧将起來怎麼辦?她讓寶琛拿主意,寶琛的回答是:“人既然請來了,就讓他上去試試吧。
” 那個道士一搖一晃地上樓去了。
奇怪的是,道士上樓之後,半日全無動靜,那個閣樓安靜得像個熟睡的嬰兒。
等了差不多兩個時辰,夫人着實有點着急了,就催喜鵲上樓察看(她已經不再使喚翠蓮了)。
喜鵲提心吊膽地上了樓,不一會兒就下來了,說:“那道士正和姐姐有說有笑,坐在桌邊談天呢。
” 她這一說,讓夫人更加狐疑。
她看了看寶琛,可寶琛也一臉茫然地看着她。
末了,夫人自語道:“怪事!她倒是和道士談得來。
” 那個道士到了天黑,才從樓上一跛一拐地下來。
一句話也沒說,就徑直朝門外走。
夫人、寶琛都追着他,想問出個究竟來,那道士也不搭話,笑嘻嘻地隻顧往外走,連預先說好的銀子也不收。
臨出門之前,突然回過來,扔下一句話來: “嗨!這大清國,眼見得就要完啦。
” 這句話,老虎聽得十分真切。
要在過去,這句話說出口,是要誅滅九族的,可如今它卻從一個小道士的口中随便地說出來,看來這大清的确是要完蛋了。
不過老夫人的擔心并不是多餘的,事實上,事情要比她擔心的嚴重得多。
大約半個多月之後,秀米突然從樓上下來了。
她懷裡夾着一把從日本帶回來的小洋傘,提着一隻精細的小皮包,朝渡口的方向去了。
兩天後又從渡口回來了,而且帶回來兩個年輕人。
自此之後,陌生人穿梭往來,弄得家裡像個客店似的。
天長日久,寶琛似乎看出了一點名堂,他悄悄地對夫人說:“你說她走了當年陸老爺的老路,我看不太像,照我看,她是把自己變成了另一個張季元。
那個死鬼,陰魂不散!” 好在小東西乖巧、伶俐,夫人在擔驚受怕之餘,總算還有點安慰。
她每天與小東西形影不離,而秀米卻早已将這個孩子忘得一幹二淨。
夫人心中煩悶,就常常摟着他說話,也不管他能不能聽懂:“你娘回來的頭天晚上,我看見西邊的天上,出現了一顆很亮的星辰,原來我還以為是個吉兆,沒想到卻是一顆災星。
” 和當年的張季元一樣,幾乎每個月,秀米都要離家外出一次,短則一兩天,長則三五日。
沒人知道她去了哪裡。
根據寶琛的觀察和推算,秀米每次外出,總是在信差來到普濟後的第二天。
這個信差是一個二十出頭的小夥子,待人接物,彬彬有禮,可對于寶琛旁敲側擊的盤問則口風甚緊,諱莫如深。
“這說明,有一個人躲在暗處,通過信差對秀米發号施令。
”寶琛給夫人分析道。
可是,這個在暗處發号施令的人又是誰呢? 到了這一年的夏末,村裡那些消息靈通的人就傳出話來,似乎秀米與梅城一帶的清幫人物過往甚密。
這些年來,梅城清幫的大佬,像徐寶山、龍慶棠二人的名号,老虎倒也時常聽人說起。
他們販賣煙土,運售私鹽,甚至在江上公開搶劫裝運絲綢的官船。
秀米怎麼會和這些人混在一起?夫人開始還不太相信,直到有一天…… 這天晚上,雨下得又大又急。
南風呼呼地吹來,把門窗刮得嘭嘭直響,不時有瓦片吹落地上的碎裂聲。
差不多午夜時分,一陣急急的敲門聲把老虎驚醒了。
那時,老虎還和他爹睡在東廂房。
他從床上坐起來,看見燈亮着,寶琛已經出去了。
老虎蹑手蹑腳地出了房門,來到了前院,他看見喜鵲手裡擎着一盞燈,正和老夫人站在樓梯口的房檐下。
院門已經開了,秀米渾身透濕地站在天井裡,她的身邊還站着四五個人,地上擱着三隻棺材似的大木箱。
其中有一個人喘着氣,對寶琛吩咐說:“你去拿兩把鐵鍬來。
”寶琛拿來了鐵鍬交給他們,又抹了抹滿臉的雨水,對秀米說:“這木箱子裡裝的是啥東西?” “死人。
”秀米用手攏了一下耳邊的頭發,笑道。
随後,秀米就和那些人拿着鐵鍬出去了。
雨還在下個不停。
寶琛圍着那三隻大木箱轉了半天,透過闆縫往裡面看了看,又叫喜鵲,讓她拿燈過去。
喜鵲畏畏縮縮不敢過去,寶琛隻得自己過來取燈。
老虎看見他爹舉着燈,趴在箱子上看了又看,然後,一聲不吭地朝這邊走過來了。
看上去他十分鎮定,但他的牙齒咬得咯咯響,渾身發抖,嘴唇哆嗦,緊張和恐懼使他不停地說着髒話。
在老虎的記憶中,老實巴交的父親是從來不說髒話的,可這天他受了一點刺激,那些憋在肚子裡的髒話就一股腦兒全出來了。
“日屄,日屄。
”寶琛道,“日他娘!不是死人,是他娘的日屄的槍!” 第二天,老虎一醒來,就跑到天井裡,想去見識一下他父親所說的那些槍。
可是天井中除了一些被太陽曬幹的泥迹之外,什麼都沒有。
夫人覺得一刻也不能忍受下去了,她必須馬上阻止女兒的胡鬧。
因為在她看來,“槍,可不是鬧着玩的。
”而眼下的當務之急,是要找個有見識的人商量一下。
她思前想後,挑中的這個人,就是秀米當年的私塾先生——丁樹則。
不過她還沒有來得及登門造訪,聽到風聲後的丁樹則已經自己找上門來了。
丁樹則上了年紀,頭發和胡子全白了,連說話都氣喘。
他由老婆趙小鳳攙扶着,顫巍巍地來到院中,一進門,就嚷嚷着要見秀米。
夫人趕緊迎出來,壓低了嗓門對他說:“丁先生,我這個丫頭,已不是從前的光景,脾氣有些古怪……”丁樹則道:“不妨,不妨,你叫她下來,我自有話問她。
” 夫人想了想,再次提醒他說:“我這個丫頭,回來這麼些時日,連我也不曾與她照過幾次面……她那雙眼睛,不認得人。
” 丁樹則頗不耐煩地用拐杖敲了敲地面的螺紋磚,說道:“不礙事,好歹我教過她幾年書,你隻管叫她下來。
” “沒錯。
”趙小鳳在一旁附和着說,“别人她可以不理,這個老師她還是要認的,你隻管去叫。
” 夫人有些猶豫地看着寶琛,寶琛則低頭不語。
正在躊躇間,他們看見秀米從樓上下來了。
她頭上盤着一隻高高的發髻,用黑色絲網兜住,一副睡意惺忪的樣子。
她的身旁跟着一位穿長衫的中年人,那人懷裡夾着一把破舊的油布傘。
兩個人有說有笑地往前院走過來。
在經過丁樹則身邊的時候,兩人隻顧說話,竟連看都沒看他一眼,就走過去了。
丁樹則的臉上有點挂不住,氣得嘴唇發抖,渾身哆嗦,但還是勉強嘿嘿地幹笑了兩聲,看了看他的老婆,又看了看夫人,道:“她……她像是沒認出我來……”還是趙小鳳眼疾手快,一伸手,就将秀米拽住了。
“你拉我做什麼!”秀米扭頭看了她一眼,怒道。
丁樹則朝前跨了幾步,紅着臉道:“秀秀,你,你不認得老朽了嗎?” 秀米斜着眼看着他,一副似笑非笑的樣子,道:“怎麼不認得?你不是丁先生嘛!” 說完就轉過身去,頭也不回,同那人徑自走了。
丁樹則張着嘴,有些發窘,愣在那兒,半天說不出話來。
等到他們走遠了,才一個人搖頭喃喃道:“匪夷所思,匪夷所思!可歎可歎,可惱可惱!原來她認得我,認得我卻又不與我說話,這是什麼道理?”夫人和寶琛趕緊上前好言勸慰,要讓丁先生和師娘去客廳侍茶叙話,丁先生死活不依,執意要走。
“不說了,不說了。
”丁先生搖手說,“她眼中既然沒我這個老師,我也就隻當沒她這個學生。
” 他老婆一旁幫腔說:“對,我們犯不着,我們走!再也不來了。
” 他們發誓賭咒說,以後再也不會踏進陸家的門檻一步,顯然受了刺激。
可話雖這麼說,在往後的三四天當中,丁樹則又一連來了七八趟。
“就如同夢遊一般,”丁樹則一旦回過神來,又恢複了往日的驕矜之氣,“她那雙眼睛,透着幽幽的光亮,看你一眼,直叫你不寒而栗,依我看,就和她那白癡父親發瘋前一模一樣,要麼是魂魄離了身,要麼是鬼魂附了體,我看她八成是瘋了。
” “對,她一定是瘋了。
”丁師娘斬釘截鐵地說。
“想當年,她那個爹,不知天高地厚,既已罷官回籍,衰朽日增,卻不知修身養性,攤書自遣,整日沉湎于桃花虛境之中,遂至瘋癫,可笑亦複可憐。
如今國事乖違,變亂驟起;時艱事危,道德淪落。
天地不仁,使得天下的瘋子紛紛出籠……” “且不管她瘋與不瘋,”老夫人道,“我們還得想個辦法,不能任她胡鬧下去。
” 她這一說,丁樹則立即不作聲了。
幾個人相對枯坐,唯有長歎而已。
末了,丁樹則道:“你也不用着急,先看看她是怎麼個鬧法。
事情若果真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那也好辦——” “丁先生的意思是……”夫人眼巴巴地看着丁樹則。
“花點錢,從外面雇幾個人來,用麻繩勒死她便是。
” 秀米還真的鬧出不少事來。
她在普濟的日子一長,身邊已漸漸聚集起了一幫人馬。
除了翠蓮之外(用夫人的話說,這個婊子俨然就是個鐵杆軍師),還有舵工譚四、窯工徐福、鐵匠王七蛋王八蛋兩兄弟、二秃子、大金牙、孫歪嘴、楊大卵子、寡婦丁氏、接生婆陳三姐……(用喜鵲的話來說,都是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再加上穿梭往來于梅城、慶港、長洲一帶的陌生人和乞丐,聲勢一天天壯大起來。
事情的進展大大超出了丁先生的預料。
那時,丁樹則有一句話常常挂在嘴邊。
他說:“照這樣下去,還沒等到我們找人來弄她,她就先要将我們勒死了。
” 他們搞了一個放足會,挨家挨戶去讓人家放足。
夫人剛開始還不知道“放足會”是幹什麼的,就去問喜鵲,喜鵲說:“就是不讓裹小腳。
” “幹嗎不讓人家裹小腳?”夫人大惑不解。
她的那張臉上布滿了憂戚。
屋子裡光線暗淡。
木椅、梳妝台、屏風、雕花大床、擺着花瓶的條案,都堅硬如鐵,泛着冷冷的光,唯有她身上的絲綢是柔軟的。
她隻要稍稍移動腳步,綢衫就會發出與空氣摩擦的窸窣聲。
她的臉是悲哀的,她的歎息聲是悲哀的,甚至就連她打了一個嗝兒,也能讓人聞到悲哀的氣味。
老虎覺得那張臉恍恍惚惚的,總也看不真切,就像浸在河水中的月亮,漂來蕩去;又像是拂過麥地的一片雲翳,似有若無。
可是,他還是能感覺到她那鋒利的目光,猶如刀刃一樣寒氣逼人。
“虎子——你過來。
”校長在叫他,聲音仿佛耳語。
她并不看他,對着花鏡,正把發髻在頭頂上高高地盤起。
老虎走近她。
她的衣裳并不是白色的,而是杏黃色,上面還繡着一朵朵小碎花。
空氣中滿是妝粉味,異香撲鼻。
“你的臉怎麼啦?”校長問他,仍然不看他,嘴裡噙着一枚銀钗。
“昨天叫馬蜂蜇了。
”老虎說。
“不要緊。
”她嫣然一笑。
老虎還是第一次看見她笑,“我擠一點奶水給你塗一塗,一會兒就會消腫的。
” 怎麼可能?老虎吃了一驚。
莫非是自己聽錯了?他呆呆地看着校長,心突突亂跳。
但是但是但是,但是校長已經伸手到腋下,迅速解開了側襟的銀扣,從滾着綠邊的衣襟中托出一隻白馥馥的奶子來。
“校長——”老虎吓得渾身一哆嗦,身體猛地往下一墜…… 原來是做了一個夢。
他睜開眼,發現自己是躺在一處平緩的山坡上,正在給校長放馬。
太陽已經變成了一隻暗紅色的火球,在樹林間閃閃爍爍。
渾身都是汗,讓山風一吹,前胸後背都是涼陰陰的。
有那麼一陣子,他依舊沉浸在剛才的夢境裡,心怦怦地跳,腦子裡昏昏沉沉的。
既然所有的東西都有一個來曆,那麼,夢是從哪裡來的呢?老虎這樣想道。
校長那個幽暗的、散發着妝粉味的卧房就像聳立在雲端,他一跤跌落下來,醒在了山坡上齊腰深的草窠子裡。
能不能反過來,從什麼地方一覺醒來,發現自己是醒在夢裡面:校長的手解開衣襟的紐扣,朝他嫣然一笑……老虎這樣想下去,不覺有些害怕。
山下那叢被晚照染紅的樹林,樹林中像一隻癞蛤蟆一樣蹲伏着的皂龍寺,還有蟋蟀的叫聲,都變得虛幻起來。
老虎從草叢裡爬起來,一邊撒尿,一邊朝山下張望。
那座寺廟的屋頂已翻修一新。
寺裡原本就沒有和尚,平常隻有一些過路的乞丐和遊方僧在那裡避雨歇腳,廟前有一方池塘,塘邊有一個土壘的戲台,逢年過節,從安徽、杭州來的戲班子就在那兒唱戲。
自從校長從日本回來之後,屋頂上鋪了新瓦,歪歪的山牆也用鉚釘加固,另外,在廟宇的兩側,又新建了幾間廂房,把它改建成了普濟學堂。
不過,老虎從來沒有看見有什麼人去學堂讀書,隻有一些不知從哪兒來的光頭赤膊大漢從大門裡進進出出,嘴裡哼着小曲,舞槍弄棒,打打殺殺。
寺廟後邊的官道上,小東西正騎在馬背上,用力夾着馬肚,嘴裡嘚呀駕呀地叫着,可那匹白馬隻是溫順地昂着頭,一動不動,好像在想它的心事。
村裡人都叫他小東西,上了年紀的老人叫他小少爺。
有一些不懷好意的人,背地裡叫他小雜種。
當年,校長從日本回到普濟的時候,也把他捎了來,隻有兩歲,話還說不利索,伏在腳夫的背上呼呼大睡。
老夫人說,這小東西是校長在返鄉途中撿回來的野孩子,村裡人都信以為真。
不過,等他長到三四歲時,眉眼中已經可以看出校長的神情了,嘴唇、鼻子和眉毛都像。
有人就在村裡面放風說,這孩子說不定是在花家舍的土匪窩裡被“排子槍”打出來的。
私塾先生丁樹則最愛管閑事。
有一次,他們正在河邊玩,丁樹則拄着一根拐杖走到他們跟前,蹲下身來,捏住小東西的手,問他:“你還記得你爹是誰嗎?”小東西搖搖頭,說不曉得。
丁樹則又問:“那你知道你姓什麼嗎?”小東西還是搖搖頭,不作聲。
“我來給你取個名兒,你要不要?”丁樹則眯着眼睛看他。
小東西不說要,也不說不要,隻是用腳踢着河邊的沙子。
“我們住的這個地方呢,叫普濟,你就叫普濟吧。
普濟,這個名字好,要是有朝一日你做了宰相,這名字叫出去也是當當響;要是做了和尚呢,連法号都省了。
”丁樹則嘿嘿地笑着,“姓呢,就随你的外公,姓陸,你可要記好了。
” 人們仍叫他小東西。
校長從來不管他,要是在路上遇見了,她連正眼都不瞧他。
小東西也不敢叫她媽,跟着大夥兒一塊叫她“校長”。
老夫人最疼他,她不叫他小東西,而是叫他“嘟嘟寶”“心肝尖兒”“臭屁寶貝”“小棉襖”“小腳爐”。
“我拼命地用腳踢它,它還是不跑,你說這是怎麼回事啊?”當老虎從小坡上下來,小東西滿臉不高興地對他說。
“還好沒跑,它要是撒開腿跑起來,你早就被摔成一攤狗屎了。
”老虎像個大人似的教訓他道,“想騎馬,你還太小啦。
”他拽過缰繩來,牽着馬朝池塘邊的馬廄走去。
天已經黑下來了。
“我剛才在山坡上睡了一大覺。
”老虎打着呵欠說,“還做了一個夢。
”小東西對他的夢不感興趣。
他在馬背上晃了晃他的小拳頭,對老虎說:“你猜猜看,我手裡是什麼?”還沒等老虎回答,他就将拳頭松開了,攤開手,呆呆地笑。
那是一隻蜻蜓,早已被他捏爛了。
“我夢見了你媽媽——”老虎說。
他猶豫着,要不要把夢裡的事情告訴他。
“那有什麼稀奇。
”小東西不屑一顧地說,“我天天晚上都會夢見她。
” “那都是從小照看的。
”老虎說。
小東西有一件稀罕之物。
那是他媽媽在日本時拍的小照,小東西唯一的寶貝。
他不知道将它藏在哪裡才好。
一會兒塞在中衣的衣兜裡,一會兒壓在床鋪的枕席底下,沒事就一個人偷偷地拿出來看。
可是這張小照還是被喜鵲弄壞了,她把它泡在水盆裡,用棒槌捶,又用手搓,等到小東西從褲兜裡将它翻出來的時候,它早已經變成一團硬硬的紙疙瘩了。
小東西追着喜鵲又哭又咬,就像瘋了一般,鬧了大半天,最後還是夫人想出了一個辦法,她将小照放在水裡泡開,輕輕地撫平,放在竈膛裡烘幹。
照片上的臉雖然模糊不清,但小東西還是視如珍寶,他再也不敢随身帶着它了。
一提起這些事,老夫人總是不停地抹眼淚,甩鼻涕:“這孩子,平常有人提起他娘來,他都是一聲不吭。
我還以為他不想他娘,唉……哪有孩子不想娘的呢?”翻來覆去就這麼幾句話,說起來就沒個完。
老虎走到池塘邊,讓馬喝了水,然後再将它牽回馬廄裡去。
小東西早已抱來了一抱幹稻草扔在食槽邊,兩個人都将鞋子上的馬糞在路檻上蹭了蹭,這才關上門出來。
天已經完全黑了。
“你說,什麼叫革命呀?”在回家的路上,小東西突然問他。
老虎想了想,就認真地回答說:“革命嘛,就是想幹什麼就幹什麼。
你想打誰的耳光就打誰的耳光,想跟誰睡覺就跟誰睡覺。
” 他突然站住了,眼睛裡亮晶晶的,不懷好意地看着小東西,用微微發顫的聲音對他說:“告訴我,你最想跟誰睡覺?” 他原以為小東西一定會說:媽媽,不料小東西高度警惕地看着他,想了想,說:“誰也不跟,我自己睡。
” 他們倆走到村口的時候,隐隐約約地看見村裡的鐵匠王七蛋、王八蛋兄弟手裡握着大刀,攔住了一個外鄉人,一邊問這問那,一邊推推搡搡。
那個外鄉人背上背着一架長長的木弓,在路上被他們推得直打轉。
看上去,他是一個彈棉花的。
他們盤問了他半天,又在他臉上扇了幾個耳光,就放他走了。
老虎得意地對小東西說:“我說的沒錯吧,想打誰耳光就打誰耳光,想跟誰睡覺就跟誰睡覺。
” “可是,他們幹嗎要攔住他呀?”小東西問。
“他們在奉命盤查可疑的人。
” “什麼是可疑的人?”小東西又問。
“探子。
” “什麼是探子?” “探子就是——”老虎想了半天,回答道,“探子就是假裝自己不是探子……” 他大概覺得自己沒有把這件事說清楚,就又補充道:“這天底下哪有那麼多的探子?王七蛋他們是在找個茬打人玩兒。
” 兩個人說着話,不知不覺已經走到家門口了。
喜鵲和寶琛都在四下裡找他們。
晚上吃飯的時候,夫人又在不住地長籲短歎。
她今年才五十多歲,頭發全白了,說話、走路都像是一個老太婆。
她的手抖得厲害,甚至端不住碗、拿不穩筷子,又咳又喘,還常常疑神疑鬼。
她的記性也糟透了,說起話來絮絮叨叨、颠三倒四。
有的時候,一個人望着自己牆上的影子自言自語,也不在乎别人聽不聽。
通常,她在唠叨之前,有兩句開場白: 要麼是:“這都是我作的孽啊!” 要麼是:“這都是報應啊!” 如果說的是前一句,這表明她接下來要罵自己了。
但是,她究竟作了什麼孽呢?老虎從來就沒有弄清楚過。
聽喜鵲說,夫人在後悔當初不該把一個叫張季元的年輕人領到家中來。
這張季元老虎見過,聽說他是個革命黨人。
他是被人綁了石頭扔到江中淹死的,用普濟當地的說法,就是被人“栽荷花”了。
如果她說的是後面一句,那就表明她要罵校長。
今天她說的是後一句。
“這都是報應啊!”夫人狠狠地擤了一把鼻涕,當着衆人的面,将它抹在了桌子腿上。
“我是好端端地打理她出嫁的,衣裳、被褥、首飾,别人該有的,她一件也不曾少。
誰知道路上遇到了土匪。
第二天長洲親家派人來送信,我才知道實情。
村裡的老輩們說,土匪搶人,多半是為了贖金,少則三五日,多則七八日,必然有人登門取贖金,交了錢,人就能放回來。
我是天天等,日日盼,飯也吃不下,覺也睡不着,把眼睛都望穿了,一過大半年,屁,連個鬼影子也不見。
” 每當夫人說到這裡,小東西就咯咯地笑起來,他一聽見夫人說“屁”這個字,就會咯咯地傻笑。
“秀米這孩子,竟然說我舍不得花錢去贖她!要是真的有人來取贖金,我會舍不得那幾個錢嗎?這話虧她也會說出口,别說家裡還有點積蓄,就是沒錢,我哪怕拆房賣屋,把家裡田産都賣了,也要贖她回來。
寶琛、喜鵲,你們都說說,你們可曾看見有個什麼人來取贖金?” 喜鵲低着頭道:“不曾有人來過。
連個影子也沒有。
” 寶琛說:“别說來人了,我還恨不得上門給他們送過去呢,可草鞋走爛了六七雙,也不曾打聽得她的半點消息,誰知道她原來就在花家舍。
” 老虎不知道這花家舍在哪,既然他爹這麼說,這地方離普濟大概也不算太遠。
寶琛和喜鵲連哄帶勸,好說歹說,費了半天的口舌,夫人這才擡袖擦了擦眼淚,又怯怯地靠着牆發了半天呆,這才端起飯碗吃飯。
小東西瘋玩了一天,看來是累了,飯沒吃完,就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夫人趕緊吩咐喜鵲将他抱到樓上去睡,又讓老虎去竈下打水,給小東西洗腳。
可等到老虎提了水,走到樓上,小東西卻又醒了,正在床上和喜鵲打鬧。
自從校長回到普濟之後,小東西一直都跟着老夫人睡。
可近來夫人老咳嗽,她擔心把自己一身的衰病傳給他,才讓他跟老虎睡。
用寶琛的話來說,這小東西如今就成了夫人的命:捧在手裡怕碎了,含在嘴裡又怕化了。
“他們真的要去打梅城嗎?”老虎對喜鵲說。
“你說誰?” “校長他們。
” “你聽誰說的?”喜鵲似乎吓了一跳。
她正在撣床。
她的腰、胸脯和屁股看上去是那麼的柔軟,就連她的影子投在對面的牆上,都是軟軟的。
“我聽翠蓮說的。
”老虎道。
中午他和小東西去馬廄牽馬的時候,看見翠蓮正在學堂的池塘邊和另外幾個人說着這件事。
他在看翠蓮的時候,也覺得怎麼也看不夠。
她的屁股可要比喜鵲大得多。
不知為什麼,最近這些日子,他一見到女人,不管是什麼人,就心裡發慌,嘴裡發幹,眼睛發直。
“不會吧?”喜鵲自語道,臉色立刻吓得發了白。
她這個人膽子小得像綠豆一樣,看見自己的影子也會吓一跳。
“大人的事,你們孩子不要去管,聽見了什麼,也放在肚子裡,不要到處去亂說。
”末了,她這樣說。
撣好了床,喜鵲用手探了探水溫,然後将小東西抱在懷裡,替他洗腳。
小東西兩隻腳撲打着水花,濺得滿地都是,喜鵲也不生氣,還去撓他的腳底闆。
小東西就鑽在她懷裡咯咯地傻笑,他的腦袋居然可以随意地在她胸前滾來滾去。
“你說,校長她真的瘋掉了嗎?”小東西笑夠了之後,忽然問了一句。
喜鵲用濕冷冷的手去摸了摸他的頭,笑道:“傻孩子,别人叫她校長,你可不能跟着叫。
你應該叫媽媽。
” “媽媽真的瘋掉了嗎?”他又問。
喜鵲一時不知如何回答,她想了想,說:“八成,沒準,多半。
你看看,你看看,襪子都破了。
” “可是,人瘋了,會是什麼樣啊?”小東西撲閃着大眼睛,不依不饒。
喜鵲笑道:“你又不發瘋,操什麼心哪。
” 老虎也在腳盆前坐下來,脫去鞋襪,嬉皮笑臉地将腳伸向喜鵲:“你也替我洗一洗。
” 喜鵲在他的小腿上擰了一把,笑道:“你自己洗。
” 然後,她就把小東西抱到床上去了。
她幫他脫了衣服,蓋上被子,将被頭兩邊掖了掖,又趴在他臉上親了幾口,最後,她給油燈裡加滿了油。
小東西怕黑,晚上要點着燈睡覺。
臨走前,她照例吩咐老虎說:“晚上,他要是把被子踢掉,你要幫他蓋上。
” 老虎照例點點頭,心裡卻道:我從來都是一覺睡到大天亮。
早晨醒來,别說被子,連枕頭都在床下,哪裡又知道幫他蓋被子? 可是,這天晚上,老虎怎麼也睡不着。
喜鵲下樓之後不久,他就聽見小東西磨牙的聲音。
而他自己,卻在床上翻來覆去。
他隻要一閉上眼睛,就會想起下午在山坡上做過的那個夢來,渾身上下火燒火燎,掀開被子睡,又覺得有點涼。
窗外呼呼地刮起了風。
一會兒是喜鵲的臉,一會兒是校長解開的衣襟,一會兒是翠蓮的大屁股,它們都在屋子裡飄來飄去。
他隻要一動彈,床褥下的新鋪的稻草就習習作響,仿佛有人在跟他說話。
2 秀米從日本回來的那天,正趕上冬季的第一場雪。
天空罩着一張杏黃色的雲毯,降下片片濕雪,天氣倒也不是十分的寒冷。
雪片還沒有落到地上就融化了。
翠蓮是第一個趕到村外去迎接她的人。
她扶着秀米從馬上下來。
替她撣去身上的雪花(隻不過是一些小雪珠而已),然後把她的頭強行摟在自己的懷中,嗚嗚地哭了起來。
她那樣做是有道理的。
據說,在秀米出嫁前,她們倆就是一對無話不談的好姐妹。
闊别多年,一朝相見,傷感和哀痛都是免不了的。
另外,她在這年秋天偷偷地将家中收來的租子賣給了泰州的一個販子,事發之後,正面臨被東家再度驅逐的境地。
老夫人心腸軟,念她在陸家多年,父母早亡,無依無靠,又值兵荒馬亂之年,無處遣發,有些猶豫不決。
就在這個節骨眼上,秀米派人送信來了。
自從她被土匪擄走之後,數年之中,杳無音信,沒有人相信她還活在人間。
老夫人在普濟祠堂裡已經替她設了一個牌位。
沒想到,這個已經被漸漸淡忘的人,突然要回來了。
用翠蓮的話來說,“老天派她回來救我了。
” 她是當着衆人的面說這番話的,無所顧忌。
她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正在廚房做飯,據喜鵲說,她當場就跳到一隻闆凳上,拍着手說:“菩薩保佑,老天派人來救我了。
” 秀米顯然沒有翠蓮那樣熱情。
她隻是輕輕地在翠蓮的背上拍了幾下,就将她推開了,握着馬鞭(牽馬的重任自然落到了翠蓮的手裡)朝家中走去。
秀米的這個不經意的舉動使翠蓮惘然若失。
不管這個人以後能不能成為她的靠山,但有一點很明顯:她已不再是十年前的秀米了。
随行的有三個挑夫,一名腳夫。
挑夫們各挑着兩個沉重的箱子,扁擔都被壓彎了,他們聳着肩,不住地往外吐着熱氣。
小東西被棉毯裹得嚴嚴實實,正在腳夫的背上呼呼大睡。
村裡圍觀的姑娘、媳婦和老婆子不住地追着腳夫,逗那孩子笑。
老虎跟着他爹,參與了迎接秀米的全過程。
他爹反複告誡他,見了面要叫她“姐姐”,可是他一直沒有喊的機會。
秀米的目光從他們父子倆身上一掃而過,沒有任何停留,這表明他的“姐姐”事隔多年已經完全認不出他來了。
她目光總是有點虛空,有點散亂。
她看人的時候其實什麼也不看,她與鄉鄰寒暄的時候其實什麼也沒有說,她在笑的時候其實是在掩飾她的不耐煩。
寶琛素有謙卑的美譽,給人的印象總是低聲下氣,縮頭縮腦,為了不讓人看出自己的慌亂,他竟然搶着要幫挑夫挑擔子。
老夫人在佛堂的香案前等着秀米。
她換了一身過年才穿的對襟大花錦緞棉襖,頭發梳得亮亮的,熏了香。
秀米朝佛堂走過來了。
老夫人就開始哆嗦,笑,哭。
秀米的一隻腳剛跨過佛堂的門檻,就站住了。
眼睛直勾勾地看着她,仿佛在懷疑站在跟前的這個人是不是她的母親。
末了,秀米冷冷地問道: “娘,我住在哪兒?” 她這麼說,就像是從來不曾離開過普濟似的,多少有點突兀。
夫人一時沒有回過神來,但還是露出笑容,說:“閨女,你可算是回家了。
這是你的家,你想住哪兒就住哪兒。
” 秀米就把那隻跨進門檻的腳收了回來,說:“那好,我就住在父親的閣樓上。
”說完,轉身就走。
夫人的下巴脫了臼,張着嘴,半天合不上。
這就是她們母女第一次見面,沒有多餘的話。
秀米轉過身來,迎面就看見了在門口站着的寶琛父子倆。
在老虎看來,他爹除了不斷出洋相之外,什麼也不會。
他嘿嘿地笑着,站在那兒,一隻手不住地揪着自己皺巴巴的褲子,另一隻手不斷地拍着他兒子的肩膀,仿佛要在他肩膀上拍出一兩句什麼話來,末了,他說出來的話卻是: “秀米,嘿嘿,秀米,嘿,秀米……” 連老虎都替他害臊。
秀米倒是大大方方地朝他走過來,臉上再次露出了做姑娘時的那種天真、淘氣、俏皮的笑容,她斜着眼睛,對寶琛說:“噢,歪頭!” 她的話中帶着濃濃的京城的口音。
剛剛目睹了母女佛堂相見的難堪之後,寶琛大概沒想到秀米會用如此親切的語調跟他說話。
他覺得,站在眼面前的這個秀米仍然是十多年前的那個搗蛋鬼:她會在他算賬的時候悄悄地來到賬房,把他的算盤珠子撥得亂七八糟;她會趁他午睡的時候,在他的茶杯中放上一隻大蜘蛛;她還會在正月十五廟會時,騎在他的脖子上,把他的秃腦袋拍得叭叭響。
寶琛一時受寵若驚,臉上兩行濁淚,滾滾而下。
“寶琛,你來一下。
” 夫人在佛堂叫他。
她的聲音多了一份矜持,也多了一份迷惑,嗓音也低沉了許多。
她似乎已經預感到了日後的一系列變故。
此時,秀米已經站在院子裡,吆喝着那些挑夫把行李往樓上搬了。
翠蓮當然也混迹其中。
她雙手叉腰,大呼小叫。
不過,唯一能夠聽她指揮的,也隻有喜鵲而已。
老虎看見喜鵲端着一隻銅盆,拿着一塊抹布,飛也似的上樓收拾房間去了。
夫人和寶琛還沒有時間去估量、盤算眼下的一切,因為,腳夫已經把那個小東西夾在腋下,徑自闖了進來。
那個小東西身上穿着層層的棉衣,臉上紅撲撲的。
夫人剛從腳夫手裡将他接過來,他的眼睛就睜開了,骨碌碌地看着夫人,不哭也不鬧。
逗弄或照料這個小玩意兒,使夫人暫時也不至于無事可幹。
後來,夫人似乎很後悔,她覺得讓女兒待在那樣一個着了魔的閣樓裡并非明智之舉。
那處閣樓多年來已成了一個夢魇,一道魔咒。
她的丈夫陸侃就在那個閣樓裡發瘋的,而張季元死前也曾在那兒居住了大半年的時光。
夫人當然也不會忘記,若不是為了重修那座閣樓而引狼入室,秀米也不至于落入花家舍的土匪之手。
十年來,它一直空關着。
青苔滋生,葛藤瘋長,每當天降大雨之前,就會有成群的蝙蝠嘁嘁喳喳,繞樓而飛。
秀米自從上了閣樓之後,一連幾天也沒見下來。
一天三頓飯,都由翠蓮送上去。
每次從樓上下來,她都神氣活現的,說話的語氣也變得漫不經心,連夫人跟她說話,也愛搭不理。
“這個小蹄子,看來已經被秀米收服了。
仗着有人替她撐腰,越發地變得沒規矩。
”夫人總愛跟寶琛這樣唠叨。
夫人雖說心中惱怒,但與翠蓮說話的語調已經不比往昔了。
為了探聽女兒的動靜,她決定暫且忍氣吞聲。
“她的那些箱子裡裝的是啥東西?”夫人強裝笑臉,問道。
“書。
”翠蓮回答。
“她每天都在樓上做些啥?” “看書。
” 日子一天天地挨過去,夫人的擔心也一天天地增加。
既然她亦步亦趨地走上了她父親當年的老路,發瘋似乎是唯一可以期待的結果。
“她那天回來時候,我看她的神情,與當年她爹發瘋前簡直一模一樣。
”夫人回憶說。
她與寶琛商量來商量去,最後夫人還是執意要沿用當年對付陸侃老爺的辦法:請道士來捉鬼。
那個道士是個跛子。
他手執羅盤、布幌,提着寶箱,來到院中,居然一眼就看出了那個閣樓鬼氣浩大。
他問夫人能不能上樓去看看,夫人有點擔心。
女兒畢竟是去過東洋、見過世面的人,萬一秀米與他照了面,鬧将起來怎麼辦?她讓寶琛拿主意,寶琛的回答是:“人既然請來了,就讓他上去試試吧。
” 那個道士一搖一晃地上樓去了。
奇怪的是,道士上樓之後,半日全無動靜,那個閣樓安靜得像個熟睡的嬰兒。
等了差不多兩個時辰,夫人着實有點着急了,就催喜鵲上樓察看(她已經不再使喚翠蓮了)。
喜鵲提心吊膽地上了樓,不一會兒就下來了,說:“那道士正和姐姐有說有笑,坐在桌邊談天呢。
” 她這一說,讓夫人更加狐疑。
她看了看寶琛,可寶琛也一臉茫然地看着她。
末了,夫人自語道:“怪事!她倒是和道士談得來。
” 那個道士到了天黑,才從樓上一跛一拐地下來。
一句話也沒說,就徑直朝門外走。
夫人、寶琛都追着他,想問出個究竟來,那道士也不搭話,笑嘻嘻地隻顧往外走,連預先說好的銀子也不收。
臨出門之前,突然回過來,扔下一句話來: “嗨!這大清國,眼見得就要完啦。
” 這句話,老虎聽得十分真切。
要在過去,這句話說出口,是要誅滅九族的,可如今它卻從一個小道士的口中随便地說出來,看來這大清的确是要完蛋了。
不過老夫人的擔心并不是多餘的,事實上,事情要比她擔心的嚴重得多。
大約半個多月之後,秀米突然從樓上下來了。
她懷裡夾着一把從日本帶回來的小洋傘,提着一隻精細的小皮包,朝渡口的方向去了。
兩天後又從渡口回來了,而且帶回來兩個年輕人。
自此之後,陌生人穿梭往來,弄得家裡像個客店似的。
天長日久,寶琛似乎看出了一點名堂,他悄悄地對夫人說:“你說她走了當年陸老爺的老路,我看不太像,照我看,她是把自己變成了另一個張季元。
那個死鬼,陰魂不散!” 好在小東西乖巧、伶俐,夫人在擔驚受怕之餘,總算還有點安慰。
她每天與小東西形影不離,而秀米卻早已将這個孩子忘得一幹二淨。
夫人心中煩悶,就常常摟着他說話,也不管他能不能聽懂:“你娘回來的頭天晚上,我看見西邊的天上,出現了一顆很亮的星辰,原來我還以為是個吉兆,沒想到卻是一顆災星。
” 和當年的張季元一樣,幾乎每個月,秀米都要離家外出一次,短則一兩天,長則三五日。
沒人知道她去了哪裡。
根據寶琛的觀察和推算,秀米每次外出,總是在信差來到普濟後的第二天。
這個信差是一個二十出頭的小夥子,待人接物,彬彬有禮,可對于寶琛旁敲側擊的盤問則口風甚緊,諱莫如深。
“這說明,有一個人躲在暗處,通過信差對秀米發号施令。
”寶琛給夫人分析道。
可是,這個在暗處發号施令的人又是誰呢? 到了這一年的夏末,村裡那些消息靈通的人就傳出話來,似乎秀米與梅城一帶的清幫人物過往甚密。
這些年來,梅城清幫的大佬,像徐寶山、龍慶棠二人的名号,老虎倒也時常聽人說起。
他們販賣煙土,運售私鹽,甚至在江上公開搶劫裝運絲綢的官船。
秀米怎麼會和這些人混在一起?夫人開始還不太相信,直到有一天…… 這天晚上,雨下得又大又急。
南風呼呼地吹來,把門窗刮得嘭嘭直響,不時有瓦片吹落地上的碎裂聲。
差不多午夜時分,一陣急急的敲門聲把老虎驚醒了。
那時,老虎還和他爹睡在東廂房。
他從床上坐起來,看見燈亮着,寶琛已經出去了。
老虎蹑手蹑腳地出了房門,來到了前院,他看見喜鵲手裡擎着一盞燈,正和老夫人站在樓梯口的房檐下。
院門已經開了,秀米渾身透濕地站在天井裡,她的身邊還站着四五個人,地上擱着三隻棺材似的大木箱。
其中有一個人喘着氣,對寶琛吩咐說:“你去拿兩把鐵鍬來。
”寶琛拿來了鐵鍬交給他們,又抹了抹滿臉的雨水,對秀米說:“這木箱子裡裝的是啥東西?” “死人。
”秀米用手攏了一下耳邊的頭發,笑道。
随後,秀米就和那些人拿着鐵鍬出去了。
雨還在下個不停。
寶琛圍着那三隻大木箱轉了半天,透過闆縫往裡面看了看,又叫喜鵲,讓她拿燈過去。
喜鵲畏畏縮縮不敢過去,寶琛隻得自己過來取燈。
老虎看見他爹舉着燈,趴在箱子上看了又看,然後,一聲不吭地朝這邊走過來了。
看上去他十分鎮定,但他的牙齒咬得咯咯響,渾身發抖,嘴唇哆嗦,緊張和恐懼使他不停地說着髒話。
在老虎的記憶中,老實巴交的父親是從來不說髒話的,可這天他受了一點刺激,那些憋在肚子裡的髒話就一股腦兒全出來了。
“日屄,日屄。
”寶琛道,“日他娘!不是死人,是他娘的日屄的槍!” 第二天,老虎一醒來,就跑到天井裡,想去見識一下他父親所說的那些槍。
可是天井中除了一些被太陽曬幹的泥迹之外,什麼都沒有。
夫人覺得一刻也不能忍受下去了,她必須馬上阻止女兒的胡鬧。
因為在她看來,“槍,可不是鬧着玩的。
”而眼下的當務之急,是要找個有見識的人商量一下。
她思前想後,挑中的這個人,就是秀米當年的私塾先生——丁樹則。
不過她還沒有來得及登門造訪,聽到風聲後的丁樹則已經自己找上門來了。
丁樹則上了年紀,頭發和胡子全白了,連說話都氣喘。
他由老婆趙小鳳攙扶着,顫巍巍地來到院中,一進門,就嚷嚷着要見秀米。
夫人趕緊迎出來,壓低了嗓門對他說:“丁先生,我這個丫頭,已不是從前的光景,脾氣有些古怪……”丁樹則道:“不妨,不妨,你叫她下來,我自有話問她。
” 夫人想了想,再次提醒他說:“我這個丫頭,回來這麼些時日,連我也不曾與她照過幾次面……她那雙眼睛,不認得人。
” 丁樹則頗不耐煩地用拐杖敲了敲地面的螺紋磚,說道:“不礙事,好歹我教過她幾年書,你隻管叫她下來。
” “沒錯。
”趙小鳳在一旁附和着說,“别人她可以不理,這個老師她還是要認的,你隻管去叫。
” 夫人有些猶豫地看着寶琛,寶琛則低頭不語。
正在躊躇間,他們看見秀米從樓上下來了。
她頭上盤着一隻高高的發髻,用黑色絲網兜住,一副睡意惺忪的樣子。
她的身旁跟着一位穿長衫的中年人,那人懷裡夾着一把破舊的油布傘。
兩個人有說有笑地往前院走過來。
在經過丁樹則身邊的時候,兩人隻顧說話,竟連看都沒看他一眼,就走過去了。
丁樹則的臉上有點挂不住,氣得嘴唇發抖,渾身哆嗦,但還是勉強嘿嘿地幹笑了兩聲,看了看他的老婆,又看了看夫人,道:“她……她像是沒認出我來……”還是趙小鳳眼疾手快,一伸手,就将秀米拽住了。
“你拉我做什麼!”秀米扭頭看了她一眼,怒道。
丁樹則朝前跨了幾步,紅着臉道:“秀秀,你,你不認得老朽了嗎?” 秀米斜着眼看着他,一副似笑非笑的樣子,道:“怎麼不認得?你不是丁先生嘛!” 說完就轉過身去,頭也不回,同那人徑自走了。
丁樹則張着嘴,有些發窘,愣在那兒,半天說不出話來。
等到他們走遠了,才一個人搖頭喃喃道:“匪夷所思,匪夷所思!可歎可歎,可惱可惱!原來她認得我,認得我卻又不與我說話,這是什麼道理?”夫人和寶琛趕緊上前好言勸慰,要讓丁先生和師娘去客廳侍茶叙話,丁先生死活不依,執意要走。
“不說了,不說了。
”丁先生搖手說,“她眼中既然沒我這個老師,我也就隻當沒她這個學生。
” 他老婆一旁幫腔說:“對,我們犯不着,我們走!再也不來了。
” 他們發誓賭咒說,以後再也不會踏進陸家的門檻一步,顯然受了刺激。
可話雖這麼說,在往後的三四天當中,丁樹則又一連來了七八趟。
“就如同夢遊一般,”丁樹則一旦回過神來,又恢複了往日的驕矜之氣,“她那雙眼睛,透着幽幽的光亮,看你一眼,直叫你不寒而栗,依我看,就和她那白癡父親發瘋前一模一樣,要麼是魂魄離了身,要麼是鬼魂附了體,我看她八成是瘋了。
” “對,她一定是瘋了。
”丁師娘斬釘截鐵地說。
“想當年,她那個爹,不知天高地厚,既已罷官回籍,衰朽日增,卻不知修身養性,攤書自遣,整日沉湎于桃花虛境之中,遂至瘋癫,可笑亦複可憐。
如今國事乖違,變亂驟起;時艱事危,道德淪落。
天地不仁,使得天下的瘋子紛紛出籠……” “且不管她瘋與不瘋,”老夫人道,“我們還得想個辦法,不能任她胡鬧下去。
” 她這一說,丁樹則立即不作聲了。
幾個人相對枯坐,唯有長歎而已。
末了,丁樹則道:“你也不用着急,先看看她是怎麼個鬧法。
事情若果真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那也好辦——” “丁先生的意思是……”夫人眼巴巴地看着丁樹則。
“花點錢,從外面雇幾個人來,用麻繩勒死她便是。
” 秀米還真的鬧出不少事來。
她在普濟的日子一長,身邊已漸漸聚集起了一幫人馬。
除了翠蓮之外(用夫人的話說,這個婊子俨然就是個鐵杆軍師),還有舵工譚四、窯工徐福、鐵匠王七蛋王八蛋兩兄弟、二秃子、大金牙、孫歪嘴、楊大卵子、寡婦丁氏、接生婆陳三姐……(用喜鵲的話來說,都是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再加上穿梭往來于梅城、慶港、長洲一帶的陌生人和乞丐,聲勢一天天壯大起來。
事情的進展大大超出了丁先生的預料。
那時,丁樹則有一句話常常挂在嘴邊。
他說:“照這樣下去,還沒等到我們找人來弄她,她就先要将我們勒死了。
” 他們搞了一個放足會,挨家挨戶去讓人家放足。
夫人剛開始還不知道“放足會”是幹什麼的,就去問喜鵲,喜鵲說:“就是不讓裹小腳。
” “幹嗎不讓人家裹小腳?”夫人大惑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