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面桃花 第二章 花家舍
關燈
小
中
大
親的暴怒毫不為意,他笑了笑,對母親說:
“這樣一來,村子裡所有人既不會被太陽曬,也不會挨雨淋了。
” 多年以來,父親的這一荒唐的設想,在飯後茶餘被母親多次提起,每次說起來她都會歇斯底裡地笑。
不過,小時候,秀米總也不明白,父親的想法到底有什麼錯。
她去問寶琛,寶琛先是皺眉,然後歎道:有些事,在心裡想想,倒也無妨,你若果真要去做它,那就呆了。
可為什麼心裡能想,卻不能去做它呢?秀米還是不明白。
她又去問她的老師丁樹則,丁先生道:桃源勝境,天上或有,人間所無。
世上隻有令尊這等的蠢材,才會這樣去胡思亂想,白白讓自己發了瘋。
那廣東瘋子康南海,比之令尊,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蒙騙皇上,妖言惑衆;張口大同,閉口變法;這老祖宗的千年不易之法,豈能由你無知小兒翻手為雲,覆手為雨? 可是,令人驚訝的是,父親這一瘋狂的設想竟然在一個土匪窩裡變成了現實。
她看到的這座長廊四通八達,像疏松的蛛網一樣與家家戶戶的院落相接。
長廊的兩側,除了水道之外,還有花圃和蓄水的池塘。
塘中種着睡蓮和荷花,在炎夏的烈日下,肥肥的花葉已微微卷起,成群的紅蜻蜓在塘中點水而飛。
家家戶戶的房舍都是一樣的,一個小巧玲珑的院子,院中一口水井,兩畦菜地。
窗戶一律開向湖邊,就連窗花的款式都一模一樣。
再往裡走,秀米就覺得微微有些暈眩。
她覺得自己在走了好長一段路之後,似乎又回到了原來的地方。
在一個院落中她看見了一個穿紅色抽紗短衣的女孩,正在井邊打水,而在另一處,她看見一個同樣裝束的女孩,同樣的年齡,同樣的羊角辮,正舉着一根竹竿在樹林裡捉知了。
看來,“在花家舍,蜜蜂都會迷了路”這句話絕非虛語。
大約半個時辰之後,秀米被帶到了一個整潔的小院前。
從外表看,這座院落與村中任何一處院宅并無兩樣,隻是門口多了兩位手持長矛的侍衛。
“到了。
”一名家丁對秀米道,“請跟我來。
” 院門是敞開的,經過一條長滿青苔的碎磚小徑,秀米來到了門廊下。
家丁向她一躬身,道:“請稍候片刻。
”說完,就低着頭倒退着走了。
天井狹長、陰暗,與廳堂幾乎連為一體,幾根粗大的梁柱一字排開,支撐起一片歪斜的屋頂。
廳堂的左側露出一截木梯,與閣樓相通;一扇竹影掩蔽的小門通向後院,門外有潺潺的流水聲。
堂上坐着一個穿着長衫的男人,背對着她。
初一看還估算不出他的年齡。
他正和一個身穿白衣的女子下棋。
那女子倒有四十上下的年紀,頭上盤着一個高高發髻,正在托腮沉思,纖纖的手指不時撫弄着桌上的一枚棋子。
他們似乎都沒有留意到門廊下站着的秀米。
靠牆有一排收攏的黑漆描金的屏風。
樓闆下垂下幾隻竹鈎,挂着幾串紅辣椒,還有一隻鳥籠,鳥籠裡的那隻鹦鹉正縮着脖子打量着她。
地上依稀有幾滴新鮮的鳥糞。
香案上供着一尊觀音像,香爐是由陶土燒制而成,那是一隻張開嘴的蟾蜍。
香爐裡灰燼已冷,但她仍然可以聞到一股淡淡的安息香味。
落日的餘晖從天竺花叢中移上西牆,又從西牆移到院外的一溜樹冠上,光線也漸漸地變成暗紅色,天色将晚。
這時,她忽然聽見那個女子輕輕地說了一句:不用數了,你一準是輸了。
那男的也不答話,仍是在一五一十地數着棋子,數到後來,還是輸了。
嘴裡嚷着再下一盤,那女的就說: “晚上再下吧,人家已來了好半天了。
” 那男子扭過頭來看了秀米一眼,随即起身,對那女子道:“人既已來了,你何不早說?”又轉身對秀米拱了拱手,“久等了。
得罪,得罪。
”随後,朝她快步走來,上上下下地打量着秀米,嘴裡不住地道: “難怪,難怪。
” 女子在一邊笑道:“怎麼樣,我猜得沒錯吧?” “沒錯,沒錯。
”男人道,“慶生這小子,果然一副好眼力。
” 這個男子想必就是四當家慶壽了,那女子又是誰呢?秀米想。
她一時還弄不明白他們剛才在說什麼,隻是低着頭,兩手鈎在一起,絞來絞去。
大概是屋裡多了一名女子的緣故,秀米稍稍安了心。
那女子也走過來,輕輕地拽了拽她的胳膊,笑道:“姑娘不用害怕。
請随我來。
” 秀米剛一坐下,那女子又忙着替她倒水沏茶,臉上帶着笑。
慶壽手捏一把折扇,也沒有多餘的客套,開口便道: “今天請姑娘來,沒有别的意思,隻想問你幾句話。
按說我應當親自登舟去島上拜望,隻是,你曉得,那樣一個污穢之地,我這雙腳委實踏不上去。
想來想去,還是請内人修書一封,請尊駕稍移蓮步,來舍下一叙,唐突之處,還望諒宥。
” 聽他這麼說,秀米暗想,這位白衣女子大概就是他夫人了。
慶壽說話的聲音和緩、低沉,卻自然透出一股剛武之氣。
再看他眉頭微蹙,神态端莊,多半不是一個苟且之人,秀米懸着的一顆心又安帖了幾分。
慶壽見秀米低頭不語,就用折扇将木幾上的茶盞往秀米的面前推了推,說了一聲,“請用茶”,語調卻是淡淡的,冷冷的。
正在這時,一個小厮跌跌撞撞跑進門來,立在堂下禀道:“今晚是五爺的頭七,那邊來人請四爺去喝酒。
” 慶壽将手裡的扇子朝他搖了搖,沉下臉來道:“不去。
” 那小厮還怔在那兒不肯走,嘴裡道:“那我如何跟他們說?” “什麼也不用說,隻說我不去就是。
”慶壽道。
小厮剛要走,那女子就把他叫住了,略一思索,便道:“你去對他們說,四爺近來上了火,鬧牙疼,喝不得酒。
” 小厮走了之後,慶壽接着道:“自打你來到花家舍的兩個月中,鄙村發生了一連串的怪事,可以說是一日三驚。
姑娘也許已經聽說了。
先是總攬把慘遭橫禍,被人砍殺在家中。
二當家随之亦被人下毒身亡,就在七天前,五爺慶德死在了羊圈裡……” “他也死了?”秀米忽然問道。
慶壽與那白衣女子互相看了一眼,似乎在說:她總算開口說話了…… “他與兩頭山羊一道被人剁成了肉醬。
”慶壽冷冷一笑,繼續說道,“五爺的家人要替他收屍裝殓,可那屍首又如何收拾得起?最後,隻得把羊糞全都鏟了起來,裝了滿滿一棺材,一葬了事。
事到如今,就連傻子也看得出來,殺人者顯然不止一個人,而且個個心狠手辣。
“若非事情到了火燒眉毛的地步,慶壽實在不忍驚動姑娘的清修。
不瞞姑娘說,自從總攬把被殺之後,朽人心中已有盤算,誰知每猜必錯,每料必空,弄到後來,這人就像是做夢一般,把腦殼想得都快裂了縫,還是一無所獲。
“總攬把一死,我第一個想到的兇手就是二爺,他對總攬把職位觊觎已久,這在花家舍早已不是秘密。
王觀澄早在六年前就卧病在床,眼看着快要不行了,誰知他帶病活了六年,病情不僅沒有惡化的迹象,到了去年冬天,竟然又能下床散步了。
到了春天,湖邊的冰碴兒剛剛融化,湖水依然寒冽,他竟然在湖裡遊起泳來,而且在村中屢屢放出話來,這花家舍好好的一個桃花源,如今已變作了腥氣熏天的妓院,不僅搶女人,連尼姑也敢搶。
既然老天讓他一夜之間痊愈,必然要重整綱紀,二爺如何不慌?總攬把卧病之後,一直是二爺主事,花家舍變成今天這個樣子,二爺難辭其咎。
何況他隻比大當家小四歲。
他知道自己等不起。
因此總攬把被殺之後,我們夫婦二人一緻推定,兇手當屬老二無疑。
“誰知,總攬把死後沒幾天,二爺就不明不白地被人下了毒,從而打消了我們對他的懷疑。
二爺死後,我又覺得剩下的幾個頭領之中,老五慶德的嫌疑最大。
慶德原是大爺的部将,雖說生性淫蕩,平時喜歡拈花惹草,總攬把曾多次對他嚴加責罰;不過,早年在福建平息倭寇之亂時,他曾救過總攬把一命。
在幾個頭領中,還要算他與大爺最近。
在花家舍,他是唯一可以在總攬把家自由出入的人,如果他要下手,當然易如反掌。
而且,我還聽說,就在總攬把被殺的當晚,他還冒着大雨,帶人上了小島。
這事極為蹊跷……” 一提到那個風雨交加的夜晚,秀米不由得一愣,臉上又羞又怒,眼光躲躲閃閃,頭埋得更低了。
好在白衣女子把這一切都看在眼裡,趕緊岔開了丈夫的話,接口道: “這件事不提也罷。
現在老五人也死了,兇手肯定不是他。
” “那是當然。
”慶壽臉色幽暗,神情凝重,不時用折扇撓着頭皮,“可除了我之外,花家舍的頭領隻剩了三爺慶福和小六子慶生兩個人。
我們這兩天一直在琢磨,事情到了今天這個地步,情況已漸漸明朗。
無非是以下兩種可能:第一,兩人中必有一個是兇手;第二,兩個人都是兇手。
也就是說,他們兩個人聯手剪除異己。
無論是哪一種情況,你曉得,這一刀都将很快砍到我們的脖子上。
如果我們再這樣等待觀望下去,恐怕也挨不過這個夏天了。
因此,我決定搶先下手。
” 慶壽說完,從衣袋裡摸出一個煙鬥來,叼在嘴上。
兩名女仆端了兩盞晚茶,是做得極考究的糯米糖藕。
白衣女子讓了兩次,秀米這才勉強嘗了一口。
“除了五爺慶德之外,我們聽說,半個多月前,三爺慶福也到島上去了。
”白衣女子說,“我知道,姑娘恐怕不願提及此事。
就是說起來,這事也難以啟齒。
若是姑娘實在不願說,我們也決不勉強。
不過,此番浩劫,對整個花家舍都事關重大。
姑娘若肯相幫,不妨告知,這二人上島之後,說過哪些話,又有哪些不同尋常的舉動。
前前後後,一點一滴,都請據實相告,尤其是三爺慶福。
倘若排除了三爺的嫌疑,我們便可專心對付那小六子。
” 秀米想了想,歎了一口氣,正要開口說話,一個頭戴草帽、羊倌模樣的小厮從門外急急地跑了進來,似乎有什麼要事禀報。
慶壽對秀米說了一句:“請等一等。
”立即從椅子上站起來,走到了門廊下。
秀米看見那羊倌踮着腳,湊在慶壽的耳邊,一邊小聲說着什麼,一邊用羊鞭向外面指指點點。
時候不大,那羊倌告辭離開。
慶壽仍回到茶幾前坐下,臉上不露聲色,嘴裡吩咐道:“姑娘請說。
” 秀米就把這些日子島上發生的事一五一十地說了一遍。
當她說到三爺慶福淫詞豔曲,調笑嬉鬧之際,猛聽得門外有人嘿嘿冷笑一聲時,慶壽不由得渾身一抖,手裡的茶水潑了一身。
他的臉忽然白得像塗了白粉的僵屍一般,秀米也吓了一跳。
“誰在屋外冷笑了?!”慶壽問。
“不知道。
”秀米說,“慶福随後就帶廚子出去搜尋,找了半天也沒見半個人影。
可我覺得那人不在門外……” “那他在哪?” “在屋頂上。
”秀米道,“我覺得那人趴在屋頂上。
” “三爺當時一定吓壞了吧?”那白衣女子問道。
“他似乎聽出了那人的聲音。
”秀米的目光也變得恍惚起來,“他嘴裡不住地說‘怎麼會是他’?似乎他知道那人是誰,可又不敢相信。
” 慶壽又是一怔。
他和白衣女子飛快地對望了一眼,兩人不約而同地說出兩個字來: “慶生?” “我來到花家舍之後,還沒有看見他到島上來過。
”秀米說。
“這個我們知道。
”慶壽說。
看上去他還是顯得有點驚魂未定,“這小六子是二爺提拔起來的人,一直是二爺的心腹。
這個人雖說有幾分蠻力,看上去卻沒什麼腦筋。
如果真的是他,二爺的死怎麼解釋?俗話說‘背靠大樹好乘涼’,他斷然不會在自己羽翼未豐之時,先砍了那棵大樹。
再說,以一己之力與五位當家為敵,這似乎也不是小六子能幹出來的事……這事果然蹊跷!” “我們來問問無憂如何?”那女子笑了起來,擡頭看了看籠子裡的那隻鹦鹉,道,“看看它怎麼說。
” 那鹦鹉果然聽得懂人的語言,它懶懶地抖了抖羽毛,一動不動地望着主人,似乎也在皺眉沉思,過了一會兒,忽然道: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
” “它說得也對,三爺和六爺都是慶字輩的。
”慶壽苦笑道。
兩人說笑了一回,白衣女子憂心忡忡地望着丈夫,小聲提醒道: “會不會是三爺慶福賊喊捉賊,故意施放煙幕,好讓我們對他失去提防?此人整天吟詩作賦,裝瘋賣傻,骨子裡卻也頗有些計謀。
那雙綠豆三角眼,一翻就是一串兒主意。
” 慶壽慢慢撚動颏下的長須,沉吟道:“我以前也一直在懷疑他。
不過,剛才探子來報,慶福這小子,已經跑了。
” “跑了?” “跑了。
”慶壽點了點頭,“他帶着紅閑、碧靜兩個丫頭,趕着一頭瘦毛驢從後山跑了。
這會兒,差不多已經過了鳳凰嶺了。
” “他害怕了。
”白衣女子歎道。
“豈止是害怕,他是被吓破了膽。
”慶壽從鼻子裡冷笑了兩聲,臉色又随即陰沉下來。
“難道真的是慶生?” “不是他,難道是我不成?”慶壽從牙縫中擠出這句話來,停了片刻,又接着道,“是他,一準是他。
人是他搶來的,他又是一個聞了女人味就沒命的人,怎麼會幾個月沒有到島上去?而且這些日子,花家舍一天到晚都見不到他人影。
更何況,慶德和慶福先後上了島,他怎麼會不知道?如此一反常态,隐忍不發,這又是為何?是他是他,這小子差一點把我給騙了。
” 慶福的出走,使局勢迅速明朗化了,同時也把小六子慶生直接推到了慶壽夫婦面前。
就像島上的霧氣一散,島嶼的輪廓畢現,已無任何屏障。
“失陪了。
”慶壽迅速地瞥了兩人一眼,站了起來,轉身要往外走。
“慶哥!”白衣女子急促地叫了一聲。
“慶哥!”鳥籠裡的那隻鹦鹉也跟着叫了一聲。
慶壽取下鳥籠,打開一扇小門,那鹦鹉一下就跳到了他的肩膀上,用它彎彎的喙去蹭主人的臉。
慶壽輕輕地撫摸着它的羽背,嘴裡喃喃自語道:“無憂,無憂,我們投奔花家舍,原以為可以高枕無憂。
白天一局棋,夜晚一卷書,卻哪知,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 “依我看,此事還需再作斟酌。
” “事到如今,還有什麼可斟酌的?”慶壽歎道,“你若不去殺他,他必然要來殺你。
” “慶哥,”白衣女子眼睛裡噙着淚光,聲音也變得悲切起來,“我們,我們為什麼不能像慶福那樣,遠走高飛?” “遠走高飛?”慶壽回過頭來,看了他的夫人一眼,随後歇斯底裡地哈哈大笑。
他笑得彎了腰,眼淚都流出來了,似乎要讓幾個月來積壓在心中的疑問、猜疑、恐懼在笑聲中一掃而光,“這算是個什麼主意?連小六子都會覺得掃興的。
不過,你如果真的想走,就帶着無憂一起走吧。
” “那你打算什麼時候動手?”白衣女子問。
“今天晚上。
” 8 秀米被送回島上的時候,天已經完全黑了下來。
韓六做了鍋南瓜糊糊,在燈下等她。
她說,整整一個下午,她都在擔心,她擔心永遠見不到秀米了。
她還說米缸裡的糧食快吃完了,好在鹽巴倒還充裕。
秀米問她,萬一糧食吃完了怎麼辦?韓六安慰她說,還可以吃地裡的菜,屋頂上的瓜豆。
另外,這個島上有好幾種樹葉都能吃,實在沒轍了,就把那十多隻小雞宰了來吃。
說到這兒,韓六倒有點不好意思起來。
她說,殺生有違佛家的戒律。
那些小雞就像她珍愛的孩子一樣,原先一個人的時候,她最大的樂趣就是和它們說話,逗它們玩。
她給每一隻雞都取了一個名字。
它們都姓韓。
可一窩小雞孵出來,還沒有來得及長大,她就一隻一隻把它們殺了來吃。
“罪過,罪過。
”韓六道,“不過,雞湯倒是蠻好喝的。
” 那些小雞已經在褪毛了,身上斑斑秃秃的,聳着身子在桌下慢慢踱着步子,很瘦,走起路來也是沒精打采的。
秀米說了花家舍的事。
村裡僅剩的兩個頭領今晚就要火并,隻是不知鹿死誰手。
“你知道那個穿白衣服的女子是誰嗎?”韓六将蘸着瓜糊的指頭在嘴裡吮吸了一下,問她。
“不知道。
” “她是慶壽的親姨媽。
”韓六道,“也不知他們祖上犯下了什麼罪孽,隻因兩人年齡相仿,從小玩在一塊,到了女孩十六歲那一年,兩人就做下了糊塗事,叫爹娘撞個正着。
雖說四爺護着姨媽逃了出來,可他的兩個哥哥、三個舅、一位叔公多年來一直在追殺他們,好取了他們的人頭回去祭祖宗。
最後王觀澄收留了他們,還讓他坐了第四把交椅。
” “花家舍的人不忌諱這事嗎?”秀米問道。
“在花家舍,據說一個人甚至可以公開和他的女兒成親,也不知真假。
”韓六道,“這個村莊山水阻隔,平常與外界不通音信,有了這樣的事,一點也不奇怪。
” “有一件事,我始終想不明白。
”秀米說,“王觀澄辭官隐居,本欲掙脫塵網,清修寂滅,怎麼會忽然當起了土匪呢?” 韓六苦笑了一下,用手指了指心窩,歎了一口氣,道:“他被自己的念頭纏住了。
” “什麼念頭?” “他想在人世間建立天上的仙境。
”韓六說,“人的心就像一個百合,它有多少瓣,心就有多少個分岔,你一瓣一瓣地将它掰開,原來裡面還藏着一個芯。
人心難測,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一個人看透生死倒也容易,畢竟生死不由人來做主,可要真正看透名利,抛卻欲念,那就難了。
“這王觀澄心心念念要以天地為屋,星辰為衣,風雨雪霜為食,在島上結廬而居。
到了後來,他的心思就變了。
他要花家舍人人衣食豐足,謙讓有禮,夜不閉戶,路不拾遺,成為天台桃源。
實際上還是脫不了名、利二字。
那王觀澄自奉極儉,粗茶淡飯,破衣爛衫,雖說淡泊于名利,可他要赢得花家舍三百多号人的尊崇,他要花家舍的美名傳播天下,在他死後仍然流芳千古,這是大執念。
“花家舍山曠田少,與外鄉隔絕。
王觀澄要修房造屋,開鑿水道,辟池種樹,還要修造風雨長廊,這錢哪裡來?他本人在做官時曾帶兵打仗,自然會想到去搶。
不過,他們專搶富賈,不害百姓,而且從來不殺人。
開始時還好,搶來的衣物金銀按戶頭均分,湖裡打上來的魚,也堆在河灘任村人自取。
此地本來民風極淳樸,再加上王觀澄的悉心教化,時間一長,百姓果然變得謙恭有禮。
見面作揖,告退打恭,父慈子孝,夫唱婦随,倒也其樂融融。
搶來的東西,人人争着拿最壞的,要把那好的讓與鄰居,河灘上的魚,都揀最小的拿,剩下那大的,反倒無人去動,最後在河邊腐爛發臭。
“可土匪也不是那麼好當的,碰上大戶人家的護院家丁,有刀有槍,真的打起來,也難有勝算。
有一年在慶港搶一戶姓朱的商人,不僅沒有搶得些許财物,反而折了兩名壯丁。
這王觀澄就想到了他做官時的那些掾屬。
二爺是團練出身,三爺是總兵,五爺是水師管帶。
這三個人可都帶着自己人馬來的,平時在朝廷帶兵,自然要受軍紀的約束,可一旦來到花家舍當起了山大王,雖說對總攬把還有幾分敬畏,可日子一長,王觀澄又如何約束得住?再加上王觀澄這些年操勞過度,一病不起,整天躺在床上,奄奄一息,也隻得由着手下去胡鬧了。
” “看來,事情就壞在這幾個人手上。
”秀米說。
“也不盡然。
假如王觀澄當初不引狼入室,花家舍也不會有今天。
”韓六剔着牙齒,幽幽說道,“假使他當初一個人在島上靜修,就像那焦先一樣自生自滅,花家舍還是花家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雖不會像後來那樣熱鬧,但也不會有今天這樣禍患。
“開始,他隻是動了一個念頭,可這個念頭一動,自己就要出來做事,不由他來做主了。
佛家說,世上萬物皆由心生,皆由心造,殊不知到頭來仍是如夢如幻,是個泡影。
王觀澄一心想在花家舍造一座人人稱羨的世外桃源,可最後隻落得一個授人以利斧,慘遭橫禍的結局,還連帶着花家舍一起遭殃。
你聞聞,是什麼味兒?像是什麼東西被燒着了……” 韓六說到這裡,用力吸了吸鼻子,又滿屋子嗅了嗅,嘴裡道:“哪兒來的這股焦煳味?” 秀米也四處嗅了嗅,再一看北窗,就吓了一跳。
她看見窗戶上糊着的白紙忽然變得通紅,還有火苗的光影在舔着窗棂。
韓六也注意到了窗戶外的火光,隻說了聲“不好”,就從桌邊跳起來,跑過去将窗戶打開。
花家舍那邊早已燃起了沖天大火。
秀米也來到了窗口。
兩個人靠在牆上,呆呆地望着對岸的村莊。
空氣中彌漫着焦木炭的味道,間或還能聽到噼噼啪啪木頭炸裂的聲音。
大火似乎在村子的西北角,有一座房子的屋頂已經坍塌了,露出了一根根的木梁。
濃煙旋轉着,一團團地絞在一起升起來,随着風向朝島上飄過來。
火光也照亮了那座長廊,照亮了光溜溜的河灘和岸邊密密的船隻,還有湖面上的那座斷橋。
在火光中,花家舍的一切看上去仿佛近在咫尺。
秀米看見幾個老者拄着拐杖,遠遠地立在河灘邊張望,光着身子的孩子在光影中飛跑,有幾個孩子趴在樹上張望。
哭喊聲、狗叫聲和呼呼的風聲連成了一片。
“四爺和六爺殺起來了。
”韓六道,“俗話說,虎豹相傷,苦了小獐。
” “燒吧!”秀米咬着牙齒低低地說,“最好一把火将這個花家舍燒個幹幹淨淨。
” 說完她就離開了窗口,去桌邊收碗盤。
不過,嘴上雖這麼說,她心裡多少還有點惦記着那個白衣女子。
她那纖細、長長的手指,她那哀戚的面容,那隻挂在堂下的空空蕩蕩的鳥籠,還有那隻會說話的鹦鹉,此刻都在眼前浮現出來。
心裡有了一種悲憫之感。
當然,她想得最多的還是王觀澄的那個夢。
她忽然覺得王觀澄、表哥張季元,還有那個不知下落的父親似乎是同一個人。
他們和各自的夢想都屬于那些在天上飄動的雲和煙,風一吹,就散了,不知所終。
韓六到燈下來幫她收拾,随後兩人又去竈下燒水沏茶。
韓六用劈柴在竈下生了火,火光将她胖胖的敦實的身影映照在牆壁上。
秀米挨着她坐着,覺得很安心。
她隻要看到韓六,看到她紅紅的臉,粗大的胳膊,厚厚的嘴唇就覺得安心。
不知道有多少個這樣的晚上,她們兩人坐在這個快要坍塌的屋子裡,屋裡一燈如豆,屋外群星閃爍。
夜涼如水,蟋蟀在湖邊叫個不停。
有時,她們什麼話也不說,可秀米就是覺得安逸,在那一刻,仿佛什麼心事都沒有了。
她喜歡結實的、耐久的、不會輕易損耗的東西。
韓六恰恰就是這樣的人。
她的呼吸聲都是那麼粗重,像男人一樣。
要是晚上打起鼾來,整個床闆都會跟着吱吱顫動。
她喝粥的時候,總愛咂嘴,呼噜呼噜的,可秀米覺得這樣挺好。
在普濟的時候,她隻要在吃飯時弄出一絲響動,母親就會用筷子敲她的頭。
天熱得難熬的時候,韓六竟然會隻穿着一條短褲衩,裸露着上身在房子裡走來走去,乳房飽滿,一直堆到了胳肢窩裡,乳頭黑黑的,四周有一圈褐色的暈圈,整天在她眼前晃蕩。
她在吃李子的時候,竟然連果核都嚼碎了咽進肚子裡去。
有的時候,秀米會突然生下癡想,要是能與她在這個島子上住一輩子該多好呀?這麼想的時候,她自己也吃了一驚,因為她竟然對這個湖水環繞的島嶼産生了一種說不清的依戀之感。
“姐姐!”秀米将圍腰解下來,搭在竈沿上,韓六挪了挪身子,讓秀米和自己并排坐在了那條矮長木凳上。
“姐姐,你說這人心到底是怎麼回事?” “你隻問自己便好了,何必來問我?”韓六笑道。
她用竈鐵挑着木柴,好讓火燒得更旺一點,“聖人和強盜臉上都沒寫着字。
有些人表面上衣冠楚楚,彬彬有禮,開口文君,閉口子建,可要是能看到他的心,說不定裡面一團漆黑,滿腦子的男盜女娼。
“人的心思最不好捉摸。
就像黃梅時的天,為雲為雨,一日三變,有時就連你自己也捉摸不透。
要是在太平盛世,這人心因着禮法的約束,受着教化的熏染,仿佛人人都可緻身堯舜;可一逢亂世,還是這些人,心裡所有的髒東西都像是瘡疔丹毒一般發作出來,堯舜也可以變作畜生,行那鬼魅禽獸之事。
史書上那些慘絕人倫的大惡,大都由變亂而生,眼前的花家舍也是一樣。
你是讀過書的人,這事不消我來說的。
” “要是劫後能有餘生,姐姐,就讓小妹跟你做個徒弟,去廟裡修行,了此一生如何?”秀米道。
韓六莞爾一笑,嘴裡卻不答話。
“姐姐是不肯?還是嫌我慧根太淺?”秀米笑嘻嘻地去推她的胳膊。
韓六搖了搖頭,仍是笑。
過了一會兒,才道: “我被他們擄到這個島上來,早已破了戒。
做不得你的師傅,你若非要出家,假如我們能夠活着出去,替你另找一個法力深湛的法師便是。
隻是,我看你塵緣未了,實非常人。
将來說不定還要成就一番大事。
現在你是虎落平陽,龍困淺灘,命運乖違,故而一時有出世之念,當不得真的。
” “韓姐何故這樣相激?我一個落難女子,遭土匪強擄至此,山高水遠,家人束手,即便活在世上,也是多餘。
哪裡還有什麼龍虎之志?”秀米急了,眼裡忽然沁出淚來。
“你嘴裡這麼說,心裡卻未必這麼想。
”韓六道。
“那你說我現在心裡想什麼?” “我說破了,你可不許惱!”韓六正色道。
“有什麼好惱的,你隻管說。
”秀米道。
“那我就說來你聽。
”韓六轉過身來望着她,把她的臉端詳了半天,這才慢慢道,“其實,你今天晚上從花家舍回來,腦子裡一直在想着一件事。
” “什麼事?” “你在想,這個王觀澄這般的無能,這花家舍要是落到我的手裡,保管叫它諸事停當,成了真正的人間天國……” 一句話沒說完,早把秀米吓得目瞪口呆,手腳出汗,周身一陣冰冷。
呆了半天,心中詫異道:這個念頭,倒是有過,當時也隻是在頭腦裡一閃而過。
可自己心中不經意所想,韓六又從何而知?剛才韓六關于“人心”的一番話,就已使秀米心生敬佩,看來,這個尼姑絕非庸常之輩。
可一想到自己一舉一動,乃至整個心思,竟都在對方的洞察之下,秀米還是覺得脊背一陣陣發涼。
“說一句不中聽的話,那王觀澄要是換作了你,結果也還是一樣的。
”韓六接着說道。
“何以見得?”秀米笑着問她。
“你能想到的,以王觀澄那樣一個熟讀經書的飽學之士,焉能想不到?你能做到的,王觀澄那樣一個為官四十餘年,有城府,有心機的人又焉能做不到?古人說,事者,勢也。
勢有了,事就成了。
不然的話,任憑你如何算計折騰,最後還不是南柯一夢?那王觀澄心心念念要造一個人間天國,隻是在追逐自己的影子罷了,到頭來隻給自己造出了一座墳墓。
” 韓六撣撣身上的草屑,站起身來,去竈上泡了茶,給秀米端了一盅來,兩人仍坐在竈下說話。
到午夜時分,秀米才回屋睡覺。
經過堂屋的窗下,她看見花家舍的大火已經熄滅,屋外一片漆黑。
9 光緒二十七年十月十一日。
薛祖彥日前被殺。
十月初九深夜,一隊官兵從梅城出發,披星戴月,于夜半時分包圍了祖彥的住宅。
其時,祖彥與歌妓桃紅正在酣睡。
梅城協統與祖彥有同年之誼,趁亂當即殺之。
那李協統原本就是夏莊人氏,他還擔心将祖彥捉到縣城之後,經不住夾棍之苦,供出一幹鄉親,讓生靈塗炭。
此人雖是朝廷走狗,卻行事周密,一絲不亂,亦仁亦謀,可敬可敬!祖彥頭顱割下後,裝入木柩送回梅城,屍體當即抛入村口葦塘之中。
行大事不免流血,祖彥之捐軀,可謂死得其所矣。
秀米前日所言的垂釣者,定是密探鐵背李無疑。
如此說來,夏莊聯絡點早被他盯上。
唯會衆諸人委實可恨。
祖彥一死,即作鳥獸散。
或逃往外地,或藏匿山林避禍,害得祖彥遺體在水塘泡了一天一夜。
從長洲回普濟後,當夜即央一位漁人前去收屍,置棺安葬于後山谷,花去紋銀十三兩。
此款先由我墊付,待事成之日,再從我會會費中支取。
後又去聯絡會衆,商議對策。
不料,這些人一個個都已吓破了膽,或者借故不見,或者早已逃之夭夭。
夜深時總算摸到了張連甲會員的門前。
他家的屋子在夏莊西南,叩門山響,無人答應。
後來,卧房裡總算有了燈光。
張連甲那婆娘敞着衣襟,妖裡妖氣,下身隻穿一條短褲,出來開門。
她問我因何而來,要尋何人,我即用暗語與她聯絡。
她先是佯裝聽不太懂,後又道:“我們家沒有你要找的人,你走吧。
”我當即忍無可忍,氣憤填膺,奪門一頭撞進去。
那婆娘吃我這一撞,也不敢叫,隻揉着她那大奶子低聲叫喚:“疼死我了,疼死我了,呀呀……” 我沖到内屋,那張連甲正披衣在床邊抽旱煙。
睡眼惺忪,連看都不看我一眼,我遂請他與我去分頭聯絡,召集會議,商議眼下局勢。
那張連甲竟然眯縫着眼睛對我冷冷道:“你隻怕是認錯人了吧?我一個莊稼人,哪裡知道什麼這個會,那個會的。
”我當即對他這種懦怯和裝聾作啞的無恥行徑進行了一番訓斥,誰知他冷
” 多年以來,父親的這一荒唐的設想,在飯後茶餘被母親多次提起,每次說起來她都會歇斯底裡地笑。
不過,小時候,秀米總也不明白,父親的想法到底有什麼錯。
她去問寶琛,寶琛先是皺眉,然後歎道:有些事,在心裡想想,倒也無妨,你若果真要去做它,那就呆了。
可為什麼心裡能想,卻不能去做它呢?秀米還是不明白。
她又去問她的老師丁樹則,丁先生道:桃源勝境,天上或有,人間所無。
世上隻有令尊這等的蠢材,才會這樣去胡思亂想,白白讓自己發了瘋。
那廣東瘋子康南海,比之令尊,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蒙騙皇上,妖言惑衆;張口大同,閉口變法;這老祖宗的千年不易之法,豈能由你無知小兒翻手為雲,覆手為雨? 可是,令人驚訝的是,父親這一瘋狂的設想竟然在一個土匪窩裡變成了現實。
她看到的這座長廊四通八達,像疏松的蛛網一樣與家家戶戶的院落相接。
長廊的兩側,除了水道之外,還有花圃和蓄水的池塘。
塘中種着睡蓮和荷花,在炎夏的烈日下,肥肥的花葉已微微卷起,成群的紅蜻蜓在塘中點水而飛。
家家戶戶的房舍都是一樣的,一個小巧玲珑的院子,院中一口水井,兩畦菜地。
窗戶一律開向湖邊,就連窗花的款式都一模一樣。
再往裡走,秀米就覺得微微有些暈眩。
她覺得自己在走了好長一段路之後,似乎又回到了原來的地方。
在一個院落中她看見了一個穿紅色抽紗短衣的女孩,正在井邊打水,而在另一處,她看見一個同樣裝束的女孩,同樣的年齡,同樣的羊角辮,正舉着一根竹竿在樹林裡捉知了。
看來,“在花家舍,蜜蜂都會迷了路”這句話絕非虛語。
大約半個時辰之後,秀米被帶到了一個整潔的小院前。
從外表看,這座院落與村中任何一處院宅并無兩樣,隻是門口多了兩位手持長矛的侍衛。
“到了。
”一名家丁對秀米道,“請跟我來。
” 院門是敞開的,經過一條長滿青苔的碎磚小徑,秀米來到了門廊下。
家丁向她一躬身,道:“請稍候片刻。
”說完,就低着頭倒退着走了。
天井狹長、陰暗,與廳堂幾乎連為一體,幾根粗大的梁柱一字排開,支撐起一片歪斜的屋頂。
廳堂的左側露出一截木梯,與閣樓相通;一扇竹影掩蔽的小門通向後院,門外有潺潺的流水聲。
堂上坐着一個穿着長衫的男人,背對着她。
初一看還估算不出他的年齡。
他正和一個身穿白衣的女子下棋。
那女子倒有四十上下的年紀,頭上盤着一個高高發髻,正在托腮沉思,纖纖的手指不時撫弄着桌上的一枚棋子。
他們似乎都沒有留意到門廊下站着的秀米。
靠牆有一排收攏的黑漆描金的屏風。
樓闆下垂下幾隻竹鈎,挂着幾串紅辣椒,還有一隻鳥籠,鳥籠裡的那隻鹦鹉正縮着脖子打量着她。
地上依稀有幾滴新鮮的鳥糞。
香案上供着一尊觀音像,香爐是由陶土燒制而成,那是一隻張開嘴的蟾蜍。
香爐裡灰燼已冷,但她仍然可以聞到一股淡淡的安息香味。
落日的餘晖從天竺花叢中移上西牆,又從西牆移到院外的一溜樹冠上,光線也漸漸地變成暗紅色,天色将晚。
這時,她忽然聽見那個女子輕輕地說了一句:不用數了,你一準是輸了。
那男的也不答話,仍是在一五一十地數着棋子,數到後來,還是輸了。
嘴裡嚷着再下一盤,那女的就說: “晚上再下吧,人家已來了好半天了。
” 那男子扭過頭來看了秀米一眼,随即起身,對那女子道:“人既已來了,你何不早說?”又轉身對秀米拱了拱手,“久等了。
得罪,得罪。
”随後,朝她快步走來,上上下下地打量着秀米,嘴裡不住地道: “難怪,難怪。
” 女子在一邊笑道:“怎麼樣,我猜得沒錯吧?” “沒錯,沒錯。
”男人道,“慶生這小子,果然一副好眼力。
” 這個男子想必就是四當家慶壽了,那女子又是誰呢?秀米想。
她一時還弄不明白他們剛才在說什麼,隻是低着頭,兩手鈎在一起,絞來絞去。
大概是屋裡多了一名女子的緣故,秀米稍稍安了心。
那女子也走過來,輕輕地拽了拽她的胳膊,笑道:“姑娘不用害怕。
請随我來。
” 秀米剛一坐下,那女子又忙着替她倒水沏茶,臉上帶着笑。
慶壽手捏一把折扇,也沒有多餘的客套,開口便道: “今天請姑娘來,沒有别的意思,隻想問你幾句話。
按說我應當親自登舟去島上拜望,隻是,你曉得,那樣一個污穢之地,我這雙腳委實踏不上去。
想來想去,還是請内人修書一封,請尊駕稍移蓮步,來舍下一叙,唐突之處,還望諒宥。
” 聽他這麼說,秀米暗想,這位白衣女子大概就是他夫人了。
慶壽說話的聲音和緩、低沉,卻自然透出一股剛武之氣。
再看他眉頭微蹙,神态端莊,多半不是一個苟且之人,秀米懸着的一顆心又安帖了幾分。
慶壽見秀米低頭不語,就用折扇将木幾上的茶盞往秀米的面前推了推,說了一聲,“請用茶”,語調卻是淡淡的,冷冷的。
正在這時,一個小厮跌跌撞撞跑進門來,立在堂下禀道:“今晚是五爺的頭七,那邊來人請四爺去喝酒。
” 慶壽将手裡的扇子朝他搖了搖,沉下臉來道:“不去。
” 那小厮還怔在那兒不肯走,嘴裡道:“那我如何跟他們說?” “什麼也不用說,隻說我不去就是。
”慶壽道。
小厮剛要走,那女子就把他叫住了,略一思索,便道:“你去對他們說,四爺近來上了火,鬧牙疼,喝不得酒。
” 小厮走了之後,慶壽接着道:“自打你來到花家舍的兩個月中,鄙村發生了一連串的怪事,可以說是一日三驚。
姑娘也許已經聽說了。
先是總攬把慘遭橫禍,被人砍殺在家中。
二當家随之亦被人下毒身亡,就在七天前,五爺慶德死在了羊圈裡……” “他也死了?”秀米忽然問道。
慶壽與那白衣女子互相看了一眼,似乎在說:她總算開口說話了…… “他與兩頭山羊一道被人剁成了肉醬。
”慶壽冷冷一笑,繼續說道,“五爺的家人要替他收屍裝殓,可那屍首又如何收拾得起?最後,隻得把羊糞全都鏟了起來,裝了滿滿一棺材,一葬了事。
事到如今,就連傻子也看得出來,殺人者顯然不止一個人,而且個個心狠手辣。
“若非事情到了火燒眉毛的地步,慶壽實在不忍驚動姑娘的清修。
不瞞姑娘說,自從總攬把被殺之後,朽人心中已有盤算,誰知每猜必錯,每料必空,弄到後來,這人就像是做夢一般,把腦殼想得都快裂了縫,還是一無所獲。
“總攬把一死,我第一個想到的兇手就是二爺,他對總攬把職位觊觎已久,這在花家舍早已不是秘密。
王觀澄早在六年前就卧病在床,眼看着快要不行了,誰知他帶病活了六年,病情不僅沒有惡化的迹象,到了去年冬天,竟然又能下床散步了。
到了春天,湖邊的冰碴兒剛剛融化,湖水依然寒冽,他竟然在湖裡遊起泳來,而且在村中屢屢放出話來,這花家舍好好的一個桃花源,如今已變作了腥氣熏天的妓院,不僅搶女人,連尼姑也敢搶。
既然老天讓他一夜之間痊愈,必然要重整綱紀,二爺如何不慌?總攬把卧病之後,一直是二爺主事,花家舍變成今天這個樣子,二爺難辭其咎。
何況他隻比大當家小四歲。
他知道自己等不起。
因此總攬把被殺之後,我們夫婦二人一緻推定,兇手當屬老二無疑。
“誰知,總攬把死後沒幾天,二爺就不明不白地被人下了毒,從而打消了我們對他的懷疑。
二爺死後,我又覺得剩下的幾個頭領之中,老五慶德的嫌疑最大。
慶德原是大爺的部将,雖說生性淫蕩,平時喜歡拈花惹草,總攬把曾多次對他嚴加責罰;不過,早年在福建平息倭寇之亂時,他曾救過總攬把一命。
在幾個頭領中,還要算他與大爺最近。
在花家舍,他是唯一可以在總攬把家自由出入的人,如果他要下手,當然易如反掌。
而且,我還聽說,就在總攬把被殺的當晚,他還冒着大雨,帶人上了小島。
這事極為蹊跷……” 一提到那個風雨交加的夜晚,秀米不由得一愣,臉上又羞又怒,眼光躲躲閃閃,頭埋得更低了。
好在白衣女子把這一切都看在眼裡,趕緊岔開了丈夫的話,接口道: “這件事不提也罷。
現在老五人也死了,兇手肯定不是他。
” “那是當然。
”慶壽臉色幽暗,神情凝重,不時用折扇撓着頭皮,“可除了我之外,花家舍的頭領隻剩了三爺慶福和小六子慶生兩個人。
我們這兩天一直在琢磨,事情到了今天這個地步,情況已漸漸明朗。
無非是以下兩種可能:第一,兩人中必有一個是兇手;第二,兩個人都是兇手。
也就是說,他們兩個人聯手剪除異己。
無論是哪一種情況,你曉得,這一刀都将很快砍到我們的脖子上。
如果我們再這樣等待觀望下去,恐怕也挨不過這個夏天了。
因此,我決定搶先下手。
” 慶壽說完,從衣袋裡摸出一個煙鬥來,叼在嘴上。
兩名女仆端了兩盞晚茶,是做得極考究的糯米糖藕。
白衣女子讓了兩次,秀米這才勉強嘗了一口。
“除了五爺慶德之外,我們聽說,半個多月前,三爺慶福也到島上去了。
”白衣女子說,“我知道,姑娘恐怕不願提及此事。
就是說起來,這事也難以啟齒。
若是姑娘實在不願說,我們也決不勉強。
不過,此番浩劫,對整個花家舍都事關重大。
姑娘若肯相幫,不妨告知,這二人上島之後,說過哪些話,又有哪些不同尋常的舉動。
前前後後,一點一滴,都請據實相告,尤其是三爺慶福。
倘若排除了三爺的嫌疑,我們便可專心對付那小六子。
” 秀米想了想,歎了一口氣,正要開口說話,一個頭戴草帽、羊倌模樣的小厮從門外急急地跑了進來,似乎有什麼要事禀報。
慶壽對秀米說了一句:“請等一等。
”立即從椅子上站起來,走到了門廊下。
秀米看見那羊倌踮着腳,湊在慶壽的耳邊,一邊小聲說着什麼,一邊用羊鞭向外面指指點點。
時候不大,那羊倌告辭離開。
慶壽仍回到茶幾前坐下,臉上不露聲色,嘴裡吩咐道:“姑娘請說。
” 秀米就把這些日子島上發生的事一五一十地說了一遍。
當她說到三爺慶福淫詞豔曲,調笑嬉鬧之際,猛聽得門外有人嘿嘿冷笑一聲時,慶壽不由得渾身一抖,手裡的茶水潑了一身。
他的臉忽然白得像塗了白粉的僵屍一般,秀米也吓了一跳。
“誰在屋外冷笑了?!”慶壽問。
“不知道。
”秀米說,“慶福随後就帶廚子出去搜尋,找了半天也沒見半個人影。
可我覺得那人不在門外……” “那他在哪?” “在屋頂上。
”秀米道,“我覺得那人趴在屋頂上。
” “三爺當時一定吓壞了吧?”那白衣女子問道。
“他似乎聽出了那人的聲音。
”秀米的目光也變得恍惚起來,“他嘴裡不住地說‘怎麼會是他’?似乎他知道那人是誰,可又不敢相信。
” 慶壽又是一怔。
他和白衣女子飛快地對望了一眼,兩人不約而同地說出兩個字來: “慶生?” “我來到花家舍之後,還沒有看見他到島上來過。
”秀米說。
“這個我們知道。
”慶壽說。
看上去他還是顯得有點驚魂未定,“這小六子是二爺提拔起來的人,一直是二爺的心腹。
這個人雖說有幾分蠻力,看上去卻沒什麼腦筋。
如果真的是他,二爺的死怎麼解釋?俗話說‘背靠大樹好乘涼’,他斷然不會在自己羽翼未豐之時,先砍了那棵大樹。
再說,以一己之力與五位當家為敵,這似乎也不是小六子能幹出來的事……這事果然蹊跷!” “我們來問問無憂如何?”那女子笑了起來,擡頭看了看籠子裡的那隻鹦鹉,道,“看看它怎麼說。
” 那鹦鹉果然聽得懂人的語言,它懶懶地抖了抖羽毛,一動不動地望着主人,似乎也在皺眉沉思,過了一會兒,忽然道: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
” “它說得也對,三爺和六爺都是慶字輩的。
”慶壽苦笑道。
兩人說笑了一回,白衣女子憂心忡忡地望着丈夫,小聲提醒道: “會不會是三爺慶福賊喊捉賊,故意施放煙幕,好讓我們對他失去提防?此人整天吟詩作賦,裝瘋賣傻,骨子裡卻也頗有些計謀。
那雙綠豆三角眼,一翻就是一串兒主意。
” 慶壽慢慢撚動颏下的長須,沉吟道:“我以前也一直在懷疑他。
不過,剛才探子來報,慶福這小子,已經跑了。
” “跑了?” “跑了。
”慶壽點了點頭,“他帶着紅閑、碧靜兩個丫頭,趕着一頭瘦毛驢從後山跑了。
這會兒,差不多已經過了鳳凰嶺了。
” “他害怕了。
”白衣女子歎道。
“豈止是害怕,他是被吓破了膽。
”慶壽從鼻子裡冷笑了兩聲,臉色又随即陰沉下來。
“難道真的是慶生?” “不是他,難道是我不成?”慶壽從牙縫中擠出這句話來,停了片刻,又接着道,“是他,一準是他。
人是他搶來的,他又是一個聞了女人味就沒命的人,怎麼會幾個月沒有到島上去?而且這些日子,花家舍一天到晚都見不到他人影。
更何況,慶德和慶福先後上了島,他怎麼會不知道?如此一反常态,隐忍不發,這又是為何?是他是他,這小子差一點把我給騙了。
” 慶福的出走,使局勢迅速明朗化了,同時也把小六子慶生直接推到了慶壽夫婦面前。
就像島上的霧氣一散,島嶼的輪廓畢現,已無任何屏障。
“失陪了。
”慶壽迅速地瞥了兩人一眼,站了起來,轉身要往外走。
“慶哥!”白衣女子急促地叫了一聲。
“慶哥!”鳥籠裡的那隻鹦鹉也跟着叫了一聲。
慶壽取下鳥籠,打開一扇小門,那鹦鹉一下就跳到了他的肩膀上,用它彎彎的喙去蹭主人的臉。
慶壽輕輕地撫摸着它的羽背,嘴裡喃喃自語道:“無憂,無憂,我們投奔花家舍,原以為可以高枕無憂。
白天一局棋,夜晚一卷書,卻哪知,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 “依我看,此事還需再作斟酌。
” “事到如今,還有什麼可斟酌的?”慶壽歎道,“你若不去殺他,他必然要來殺你。
” “慶哥,”白衣女子眼睛裡噙着淚光,聲音也變得悲切起來,“我們,我們為什麼不能像慶福那樣,遠走高飛?” “遠走高飛?”慶壽回過頭來,看了他的夫人一眼,随後歇斯底裡地哈哈大笑。
他笑得彎了腰,眼淚都流出來了,似乎要讓幾個月來積壓在心中的疑問、猜疑、恐懼在笑聲中一掃而光,“這算是個什麼主意?連小六子都會覺得掃興的。
不過,你如果真的想走,就帶着無憂一起走吧。
” “那你打算什麼時候動手?”白衣女子問。
“今天晚上。
” 8 秀米被送回島上的時候,天已經完全黑了下來。
韓六做了鍋南瓜糊糊,在燈下等她。
她說,整整一個下午,她都在擔心,她擔心永遠見不到秀米了。
她還說米缸裡的糧食快吃完了,好在鹽巴倒還充裕。
秀米問她,萬一糧食吃完了怎麼辦?韓六安慰她說,還可以吃地裡的菜,屋頂上的瓜豆。
另外,這個島上有好幾種樹葉都能吃,實在沒轍了,就把那十多隻小雞宰了來吃。
說到這兒,韓六倒有點不好意思起來。
她說,殺生有違佛家的戒律。
那些小雞就像她珍愛的孩子一樣,原先一個人的時候,她最大的樂趣就是和它們說話,逗它們玩。
她給每一隻雞都取了一個名字。
它們都姓韓。
可一窩小雞孵出來,還沒有來得及長大,她就一隻一隻把它們殺了來吃。
“罪過,罪過。
”韓六道,“不過,雞湯倒是蠻好喝的。
” 那些小雞已經在褪毛了,身上斑斑秃秃的,聳着身子在桌下慢慢踱着步子,很瘦,走起路來也是沒精打采的。
秀米說了花家舍的事。
村裡僅剩的兩個頭領今晚就要火并,隻是不知鹿死誰手。
“你知道那個穿白衣服的女子是誰嗎?”韓六将蘸着瓜糊的指頭在嘴裡吮吸了一下,問她。
“不知道。
” “她是慶壽的親姨媽。
”韓六道,“也不知他們祖上犯下了什麼罪孽,隻因兩人年齡相仿,從小玩在一塊,到了女孩十六歲那一年,兩人就做下了糊塗事,叫爹娘撞個正着。
雖說四爺護着姨媽逃了出來,可他的兩個哥哥、三個舅、一位叔公多年來一直在追殺他們,好取了他們的人頭回去祭祖宗。
最後王觀澄收留了他們,還讓他坐了第四把交椅。
” “花家舍的人不忌諱這事嗎?”秀米問道。
“在花家舍,據說一個人甚至可以公開和他的女兒成親,也不知真假。
”韓六道,“這個村莊山水阻隔,平常與外界不通音信,有了這樣的事,一點也不奇怪。
” “有一件事,我始終想不明白。
”秀米說,“王觀澄辭官隐居,本欲掙脫塵網,清修寂滅,怎麼會忽然當起了土匪呢?” 韓六苦笑了一下,用手指了指心窩,歎了一口氣,道:“他被自己的念頭纏住了。
” “什麼念頭?” “他想在人世間建立天上的仙境。
”韓六說,“人的心就像一個百合,它有多少瓣,心就有多少個分岔,你一瓣一瓣地将它掰開,原來裡面還藏着一個芯。
人心難測,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一個人看透生死倒也容易,畢竟生死不由人來做主,可要真正看透名利,抛卻欲念,那就難了。
“這王觀澄心心念念要以天地為屋,星辰為衣,風雨雪霜為食,在島上結廬而居。
到了後來,他的心思就變了。
他要花家舍人人衣食豐足,謙讓有禮,夜不閉戶,路不拾遺,成為天台桃源。
實際上還是脫不了名、利二字。
那王觀澄自奉極儉,粗茶淡飯,破衣爛衫,雖說淡泊于名利,可他要赢得花家舍三百多号人的尊崇,他要花家舍的美名傳播天下,在他死後仍然流芳千古,這是大執念。
“花家舍山曠田少,與外鄉隔絕。
王觀澄要修房造屋,開鑿水道,辟池種樹,還要修造風雨長廊,這錢哪裡來?他本人在做官時曾帶兵打仗,自然會想到去搶。
不過,他們專搶富賈,不害百姓,而且從來不殺人。
開始時還好,搶來的衣物金銀按戶頭均分,湖裡打上來的魚,也堆在河灘任村人自取。
此地本來民風極淳樸,再加上王觀澄的悉心教化,時間一長,百姓果然變得謙恭有禮。
見面作揖,告退打恭,父慈子孝,夫唱婦随,倒也其樂融融。
搶來的東西,人人争着拿最壞的,要把那好的讓與鄰居,河灘上的魚,都揀最小的拿,剩下那大的,反倒無人去動,最後在河邊腐爛發臭。
“可土匪也不是那麼好當的,碰上大戶人家的護院家丁,有刀有槍,真的打起來,也難有勝算。
有一年在慶港搶一戶姓朱的商人,不僅沒有搶得些許财物,反而折了兩名壯丁。
這王觀澄就想到了他做官時的那些掾屬。
二爺是團練出身,三爺是總兵,五爺是水師管帶。
這三個人可都帶着自己人馬來的,平時在朝廷帶兵,自然要受軍紀的約束,可一旦來到花家舍當起了山大王,雖說對總攬把還有幾分敬畏,可日子一長,王觀澄又如何約束得住?再加上王觀澄這些年操勞過度,一病不起,整天躺在床上,奄奄一息,也隻得由着手下去胡鬧了。
” “看來,事情就壞在這幾個人手上。
”秀米說。
“也不盡然。
假如王觀澄當初不引狼入室,花家舍也不會有今天。
”韓六剔着牙齒,幽幽說道,“假使他當初一個人在島上靜修,就像那焦先一樣自生自滅,花家舍還是花家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雖不會像後來那樣熱鬧,但也不會有今天這樣禍患。
“開始,他隻是動了一個念頭,可這個念頭一動,自己就要出來做事,不由他來做主了。
佛家說,世上萬物皆由心生,皆由心造,殊不知到頭來仍是如夢如幻,是個泡影。
王觀澄一心想在花家舍造一座人人稱羨的世外桃源,可最後隻落得一個授人以利斧,慘遭橫禍的結局,還連帶着花家舍一起遭殃。
你聞聞,是什麼味兒?像是什麼東西被燒着了……” 韓六說到這裡,用力吸了吸鼻子,又滿屋子嗅了嗅,嘴裡道:“哪兒來的這股焦煳味?” 秀米也四處嗅了嗅,再一看北窗,就吓了一跳。
她看見窗戶上糊着的白紙忽然變得通紅,還有火苗的光影在舔着窗棂。
韓六也注意到了窗戶外的火光,隻說了聲“不好”,就從桌邊跳起來,跑過去将窗戶打開。
花家舍那邊早已燃起了沖天大火。
秀米也來到了窗口。
兩個人靠在牆上,呆呆地望着對岸的村莊。
空氣中彌漫着焦木炭的味道,間或還能聽到噼噼啪啪木頭炸裂的聲音。
大火似乎在村子的西北角,有一座房子的屋頂已經坍塌了,露出了一根根的木梁。
濃煙旋轉着,一團團地絞在一起升起來,随着風向朝島上飄過來。
火光也照亮了那座長廊,照亮了光溜溜的河灘和岸邊密密的船隻,還有湖面上的那座斷橋。
在火光中,花家舍的一切看上去仿佛近在咫尺。
秀米看見幾個老者拄着拐杖,遠遠地立在河灘邊張望,光着身子的孩子在光影中飛跑,有幾個孩子趴在樹上張望。
哭喊聲、狗叫聲和呼呼的風聲連成了一片。
“四爺和六爺殺起來了。
”韓六道,“俗話說,虎豹相傷,苦了小獐。
” “燒吧!”秀米咬着牙齒低低地說,“最好一把火将這個花家舍燒個幹幹淨淨。
” 說完她就離開了窗口,去桌邊收碗盤。
不過,嘴上雖這麼說,她心裡多少還有點惦記着那個白衣女子。
她那纖細、長長的手指,她那哀戚的面容,那隻挂在堂下的空空蕩蕩的鳥籠,還有那隻會說話的鹦鹉,此刻都在眼前浮現出來。
心裡有了一種悲憫之感。
當然,她想得最多的還是王觀澄的那個夢。
她忽然覺得王觀澄、表哥張季元,還有那個不知下落的父親似乎是同一個人。
他們和各自的夢想都屬于那些在天上飄動的雲和煙,風一吹,就散了,不知所終。
韓六到燈下來幫她收拾,随後兩人又去竈下燒水沏茶。
韓六用劈柴在竈下生了火,火光将她胖胖的敦實的身影映照在牆壁上。
秀米挨着她坐着,覺得很安心。
她隻要看到韓六,看到她紅紅的臉,粗大的胳膊,厚厚的嘴唇就覺得安心。
不知道有多少個這樣的晚上,她們兩人坐在這個快要坍塌的屋子裡,屋裡一燈如豆,屋外群星閃爍。
夜涼如水,蟋蟀在湖邊叫個不停。
有時,她們什麼話也不說,可秀米就是覺得安逸,在那一刻,仿佛什麼心事都沒有了。
她喜歡結實的、耐久的、不會輕易損耗的東西。
韓六恰恰就是這樣的人。
她的呼吸聲都是那麼粗重,像男人一樣。
要是晚上打起鼾來,整個床闆都會跟着吱吱顫動。
她喝粥的時候,總愛咂嘴,呼噜呼噜的,可秀米覺得這樣挺好。
在普濟的時候,她隻要在吃飯時弄出一絲響動,母親就會用筷子敲她的頭。
天熱得難熬的時候,韓六竟然會隻穿着一條短褲衩,裸露着上身在房子裡走來走去,乳房飽滿,一直堆到了胳肢窩裡,乳頭黑黑的,四周有一圈褐色的暈圈,整天在她眼前晃蕩。
她在吃李子的時候,竟然連果核都嚼碎了咽進肚子裡去。
有的時候,秀米會突然生下癡想,要是能與她在這個島子上住一輩子該多好呀?這麼想的時候,她自己也吃了一驚,因為她竟然對這個湖水環繞的島嶼産生了一種說不清的依戀之感。
“姐姐!”秀米将圍腰解下來,搭在竈沿上,韓六挪了挪身子,讓秀米和自己并排坐在了那條矮長木凳上。
“姐姐,你說這人心到底是怎麼回事?” “你隻問自己便好了,何必來問我?”韓六笑道。
她用竈鐵挑着木柴,好讓火燒得更旺一點,“聖人和強盜臉上都沒寫着字。
有些人表面上衣冠楚楚,彬彬有禮,開口文君,閉口子建,可要是能看到他的心,說不定裡面一團漆黑,滿腦子的男盜女娼。
“人的心思最不好捉摸。
就像黃梅時的天,為雲為雨,一日三變,有時就連你自己也捉摸不透。
要是在太平盛世,這人心因着禮法的約束,受着教化的熏染,仿佛人人都可緻身堯舜;可一逢亂世,還是這些人,心裡所有的髒東西都像是瘡疔丹毒一般發作出來,堯舜也可以變作畜生,行那鬼魅禽獸之事。
史書上那些慘絕人倫的大惡,大都由變亂而生,眼前的花家舍也是一樣。
你是讀過書的人,這事不消我來說的。
” “要是劫後能有餘生,姐姐,就讓小妹跟你做個徒弟,去廟裡修行,了此一生如何?”秀米道。
韓六莞爾一笑,嘴裡卻不答話。
“姐姐是不肯?還是嫌我慧根太淺?”秀米笑嘻嘻地去推她的胳膊。
韓六搖了搖頭,仍是笑。
過了一會兒,才道: “我被他們擄到這個島上來,早已破了戒。
做不得你的師傅,你若非要出家,假如我們能夠活着出去,替你另找一個法力深湛的法師便是。
隻是,我看你塵緣未了,實非常人。
将來說不定還要成就一番大事。
現在你是虎落平陽,龍困淺灘,命運乖違,故而一時有出世之念,當不得真的。
” “韓姐何故這樣相激?我一個落難女子,遭土匪強擄至此,山高水遠,家人束手,即便活在世上,也是多餘。
哪裡還有什麼龍虎之志?”秀米急了,眼裡忽然沁出淚來。
“你嘴裡這麼說,心裡卻未必這麼想。
”韓六道。
“那你說我現在心裡想什麼?” “我說破了,你可不許惱!”韓六正色道。
“有什麼好惱的,你隻管說。
”秀米道。
“那我就說來你聽。
”韓六轉過身來望着她,把她的臉端詳了半天,這才慢慢道,“其實,你今天晚上從花家舍回來,腦子裡一直在想着一件事。
” “什麼事?” “你在想,這個王觀澄這般的無能,這花家舍要是落到我的手裡,保管叫它諸事停當,成了真正的人間天國……” 一句話沒說完,早把秀米吓得目瞪口呆,手腳出汗,周身一陣冰冷。
呆了半天,心中詫異道:這個念頭,倒是有過,當時也隻是在頭腦裡一閃而過。
可自己心中不經意所想,韓六又從何而知?剛才韓六關于“人心”的一番話,就已使秀米心生敬佩,看來,這個尼姑絕非庸常之輩。
可一想到自己一舉一動,乃至整個心思,竟都在對方的洞察之下,秀米還是覺得脊背一陣陣發涼。
“說一句不中聽的話,那王觀澄要是換作了你,結果也還是一樣的。
”韓六接着說道。
“何以見得?”秀米笑着問她。
“你能想到的,以王觀澄那樣一個熟讀經書的飽學之士,焉能想不到?你能做到的,王觀澄那樣一個為官四十餘年,有城府,有心機的人又焉能做不到?古人說,事者,勢也。
勢有了,事就成了。
不然的話,任憑你如何算計折騰,最後還不是南柯一夢?那王觀澄心心念念要造一個人間天國,隻是在追逐自己的影子罷了,到頭來隻給自己造出了一座墳墓。
” 韓六撣撣身上的草屑,站起身來,去竈上泡了茶,給秀米端了一盅來,兩人仍坐在竈下說話。
到午夜時分,秀米才回屋睡覺。
經過堂屋的窗下,她看見花家舍的大火已經熄滅,屋外一片漆黑。
9 光緒二十七年十月十一日。
薛祖彥日前被殺。
十月初九深夜,一隊官兵從梅城出發,披星戴月,于夜半時分包圍了祖彥的住宅。
其時,祖彥與歌妓桃紅正在酣睡。
梅城協統與祖彥有同年之誼,趁亂當即殺之。
那李協統原本就是夏莊人氏,他還擔心将祖彥捉到縣城之後,經不住夾棍之苦,供出一幹鄉親,讓生靈塗炭。
此人雖是朝廷走狗,卻行事周密,一絲不亂,亦仁亦謀,可敬可敬!祖彥頭顱割下後,裝入木柩送回梅城,屍體當即抛入村口葦塘之中。
行大事不免流血,祖彥之捐軀,可謂死得其所矣。
秀米前日所言的垂釣者,定是密探鐵背李無疑。
如此說來,夏莊聯絡點早被他盯上。
唯會衆諸人委實可恨。
祖彥一死,即作鳥獸散。
或逃往外地,或藏匿山林避禍,害得祖彥遺體在水塘泡了一天一夜。
從長洲回普濟後,當夜即央一位漁人前去收屍,置棺安葬于後山谷,花去紋銀十三兩。
此款先由我墊付,待事成之日,再從我會會費中支取。
後又去聯絡會衆,商議對策。
不料,這些人一個個都已吓破了膽,或者借故不見,或者早已逃之夭夭。
夜深時總算摸到了張連甲會員的門前。
他家的屋子在夏莊西南,叩門山響,無人答應。
後來,卧房裡總算有了燈光。
張連甲那婆娘敞着衣襟,妖裡妖氣,下身隻穿一條短褲,出來開門。
她問我因何而來,要尋何人,我即用暗語與她聯絡。
她先是佯裝聽不太懂,後又道:“我們家沒有你要找的人,你走吧。
”我當即忍無可忍,氣憤填膺,奪門一頭撞進去。
那婆娘吃我這一撞,也不敢叫,隻揉着她那大奶子低聲叫喚:“疼死我了,疼死我了,呀呀……” 我沖到内屋,那張連甲正披衣在床邊抽旱煙。
睡眼惺忪,連看都不看我一眼,我遂請他與我去分頭聯絡,召集會議,商議眼下局勢。
那張連甲竟然眯縫着眼睛對我冷冷道:“你隻怕是認錯人了吧?我一個莊稼人,哪裡知道什麼這個會,那個會的。
”我當即對他這種懦怯和裝聾作啞的無恥行徑進行了一番訓斥,誰知他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