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面桃花 第二章 花家舍
關燈
小
中
大
?她不敢往下想。
韓六勸解了半天,秀米也是一聲不吭,兀自在那兒發呆。
過了一會兒,當秀米将她的心事告訴韓六時,韓六笑道:“我當什麼事呢,看你吓成這樣!這就是佛祖常說的前世。
你前世到過這個地方,有什麼好奇怪的?” 秀米當即就央求韓六帶她去墓園看一看。
韓六被她央逼不過,隻得解了圍裙,又去竈角擎了一盞燈,兩人一前一後來到屋外。
在院宅的西側,有一片清幽的樹林。
樹林中有一畦菜地,菜花落了一地。
菜地當中果然有一處墓園。
墳冢由青磚砌成,磚縫中長滿了青草。
四周土圍的墓欄早已頹塌,長着齊人高的蒿草。
韓六說,這座荒墳是明代道人焦先的息影之地。
墳冢前立着一塊青石碑,由于閑來無事,碑文她不知看過多少遍了。
秀米立即從韓六手中取過燈來細細觀瞧。
撣掉一層浮塵之後,碑石背面的字迹依然曆曆可辨。
焦先,字孝乾。
江陰人氏,明亡歸隐。
于湖中荒島結草為廬。
冬夏袒露,垢污如泥。
後野火燒其廬,先因露寝,遭大雪,至袒卧不移,人以為死,就視如故。
先曠然以天地為棟宇,阖然合至道之前,出群形之表,入元寂之幽;犯寒暑不以傷其性,居曠野不以苦其形,遭驚急不以迫其慮,離榮憂不以累其心,捐視聽不以治其耳目。
羲皇以來,一人而已。
墓碑左下角有“活死人王觀澄撰”的字樣。
這段銘文顯然出自總攬把王觀澄之手。
可他為什麼自稱“活死人”呢? 韓六告訴秀米,王觀澄正是為了尋訪焦先的遺迹,才最終發現了這個湖心小島的。
他是同治六年的進士,點過翰林院。
除資政大夫福建按察史,後遷江西吉安。
中歲好道,頓生隐逸之念。
遂抛卻妻孥,四處遊曆,托迹于山水之間。
既然他有了出世之想,怎麼好端端又做起土匪來了呢? 起風了。
秀米坐在墓園的石階上,聽着飒飒的樹聲,不知為何,陡然想起了自己的父親。
她不知道他現在是否還活在世上。
湖裡的浪頭層層疊疊地卷向岸邊,激起高高的水花,潑到岸上,又層層疊疊地退去。
很快,天氣突然轉了陰,烏雲翻滾,電閃雷鳴。
不一會兒就下起雨來,整個湖面就像一鍋煮開的稀粥,咕嘟咕嘟地翻着水泡。
彌漫的水汽遮住了遠處的山脈,花家舍亦被雨幕隔斷。
到處都是刷刷的雨聲。
這天晚上,秀米早早就睡下了。
很多年來,她還是第一次睡得這麼沉。
恍惚中她醒過來一次,那是韓六來她屋裡察看窗戶有沒有關嚴。
她糊裡糊塗地坐起來,對她說了一句: “今天是五月初七。
” 韓六知道是在說夢話,笑了笑,帶上門出去了。
秀米倒頭再次沉沉睡去。
即便是在熟睡中,她也能感覺到窗縫中飄進來的陣陣涼氣,帶着濕濕的水味。
她當然不知道,此刻,有一艘烏篷船趁着夜幕,在濁浪滔天的湖中朝小島駛來。
有幾次,他們已順利靠岸,但南風又把船吹了回去。
他們沒有打燈籠。
秀米再次醒來的時候,燈還亮着。
她還能聽見院外的屋檐下刷刷的雨聲,又密又急。
南窗的木椅上坐着一個人。
他渾身上下濕漉漉的,兩隻腳都擱在一隻方凳上,手裡托着一隻白銅水煙筒,呼噜呼噜地吸着,聽上去就像流水被什麼東西堵住了似的。
這個精瘦的小老頭,正是五爺慶德。
謝了頂的額頭油光發亮,臉上的皺紋像幹果一樣堆擠在一起。
他穿着一身黑色的綢布衣裳,衣襟敞開着,肚子上的皮早已松弛,一層層地疊在腰間。
“你醒啦?”老頭兒低聲地說一句,又側過身子,将手中的引撚湊到燈上去燒,然後照例吸他的煙。
秀米吓得一骨碌從床上坐起來,抓過一隻枕頭緊緊地抱在懷中。
“我已經來了一會兒了,看你正在睡覺,舍不得把你叫醒。
”老頭兒嘿嘿地笑着說,“你要是還想睡,就接着睡,我不急。
”說完,看也不看她一眼,兀自抖動着雙腿。
秀米意識到,自己無數次為它擔驚受怕的這個夜晚,就這樣猝然降臨了。
她沒有任何可以利用的經驗,腦子裡一片空白,甚至也忘了害怕。
她的手指交織在一起,絞來絞去。
不過,此刻她所能做的事,也隻有呼哧呼哧地喘氣而已。
她感到自己的胸脯劇烈地起伏,太陽穴上的筋兒突突地跳個不停。
“你!你……”她一連說了七八個“你”字,連她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要說什麼。
她喘息得更厲害了。
“昨天,我們派去普濟的人回來了。
”老頭兒将水煙筒放在桌上,拿過一把梳子來,用指甲蓋輕輕地刮着梳齒。
“你猜怎麼着?你娘不肯付錢。
沒想到吧?連我也沒想到。
“她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既然已經成了親,她就不是陸家的人了。
按理,這贖金就該夫家出。
她說得很有道理,我們的人也無話可說。
他們費了好大的勁才尋訪到你在長洲的夫家,結果呢,他們也不肯出這筆錢。
你婆婆說,這新娘子還未過門,在半路上就被人擄了去,這贖金當然該由娘家出。
再說,他們已在當地為兒子另擇了一門親事,下個月就要辦喜事了。
他們無論如何不肯出這錢。
你婆婆說得也有道理。
隻是我們沒道理。
原以為逮到一隻肥鴨,沒想到到最後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今年官府的差交不了,我們隻得把你交出去。
“梅城的何知府剛死了一個姨太太,你就過去好歹補個缺吧。
俗語說,新鞋擠腳。
我今天來,先把它撐撐大,讓你開開竅,省得你到了府衙,笨手笨腳,服侍不好何大人。
” 老頭兒一席話,說得秀米手腳冰涼,面無血色,牙齒咯咯打戰,暫時還來不及去怨恨她的母親。
“不用害怕。
”老頭兒柔聲說道,他的聲音略顯沙啞,像是從很遠的地方傳過來似的,空空的,“和我的那幫弟兄們比起來,我還算是文雅的。
” 說着,老頭兒忽然劇烈地咳嗽起來,咳得連腰都彎下來了。
半天,從嗓子裡咳出一股膿痰來,含在嘴裡,看了看秀米,欲吐又止,最後硬是“咕咚”一聲咽進肚裡。
他想以此來表明他的“文雅”。
秀米已經從床上跳下來了。
她趿着鞋,懷裡抱着那隻枕頭,滿屋子找梳子,半晌才想起來,那梳子捏在老頭兒的手上呢。
她又開始手忙腳亂地穿衣服。
老頭兒靜靜地看着她,笑道: “不要穿。
你穿好了,待會兒我還得替你脫掉,何必呢?” 秀米覺得嘴裡有一股鹹鹹的腥味。
她知道自己把嘴唇咬破了。
她蜷縮在床邊,眼裡閃着淚光,對老頭兒一字一頓地說: “我要殺了你。
” 老頭兒先是一愣,繼而哈哈大笑。
他從椅子上站起來了。
天哪,他,他居然當秀米的面就脫衣服!他居然脫得一絲不挂!!他朝秀米走過來了。
“别過來,你不能過來,不能!”秀米叫道。
“我要是非要過來呢?” “你會死的!”秀米憤怒地看着他,喊道。
“好吧,就讓我舒舒服服地死一回吧。
”老頭兒走過來,很輕易地就将她的雙手反剪到了背後,湊過臉去咬她的耳垂,嘴裡喃喃道,“俗話說,埋沒英雄芳草地,現在,就請你來殺死我吧。
” 為了避開他的嘴,秀米的身體就盡量向後仰,很快,她就倒在了床上。
那感覺就像是她自願倒在床上的一樣。
在她意識到巨大羞辱的同時,她的身體卻在迅速地亢奮。
真是丢臉啊!我拿它一點也沒辦法!怎麼會這樣呢?她越是掙紮,自己的喘息聲就越大,而這正是對方所希望的。
天哪,他真的在脫我的衣服呢!秀米似乎意識到了什麼,她的身體越來越僵硬。
老頭兒興奮得像頭公牛。
“你的肉比我想象的還要白。
白的地方白,黑的地方才會顯得黑。
”老頭兒道。
天哪,他竟然……竟然說出這樣的話來!! 老頭正用力地将她的腿扳開。
天哪,他竟然來扳秀米的腿,難道他真的要…… 這時,她聽見老頭兒說,你看,你看,我還沒怎麼弄你,你他娘的自己就先潮了。
聽他這麼說,秀米又急又羞,在他的臉上啐了一口,老頭兒就笑着用舌頭去舔。
“你,你,你可真……”秀米想罵他,可她從來就沒罵過人。
她的腦袋在枕頭上徒勞地晃動。
“真怎麼樣?” “你可真是個……壞人!”秀米罵道。
“壞人?”老頭兒大笑了起來,“壞人?哈哈!壞人,有意思。
不錯,不錯,我是個壞人。
” 老頭兒還在她的腳上綁了串銅鈴。
老頭兒說:“我這個人,沒有什麼别的嗜好,就喜歡聽個鈴兒響。
” 她隻要稍稍蹬一蹬腿,鈴铛就會發出悅耳的當當聲。
她動彈得越厲害,鈴铛的聲音就越響,仿佛是對對方的慫恿或鼓勵。
沒辦法,真的是沒辦法。
最終她放棄了抵抗。
後半夜,秀米睜着兩眼看着帳頂,躺在床上一動不動。
雨早已不下了,屋子外面有青蛙在呱呱地叫。
她的身體的疼痛已不像剛才那麼尖銳了。
韓六挨着床沿坐着,不管她說什麼,秀米都不吱聲。
韓六說,是女人總要過這一關。
不管是你丈夫,還是别的什麼人,總有這一關。
想開點,事到如今,也隻有想開點了。
她又說,攤上這檔子事,腦子裡很容易就會想到死。
可又不甘心。
挺過去就好了。
她給秀米泡了一杯香茶,擱在床邊的桌上,早已涼了。
秀米兩眼直勾勾地看着韓六,心裡狐疑道,我怎麼什麼都想到了,就是沒有想到死呢?在普濟時,凡是有這樣的事,女人似乎隻有自尋短見一條路。
可我壓根就沒想死。
她的确不想死。
何況,張季元早已經不在人世,時光也不能倒流。
想到這裡,她忽然無端地怨恨起張季元來。
這個白癡!白癡!她緊咬着嘴唇,淚水在眼眶裡打轉。
韓六說:“我去給你燒水,你把身子洗一洗。
” 說完她又看了秀米一眼,就去竈下生火燒水去了。
不一會兒,秀米就聞到了麥穗稈的焦香味。
隻是便宜了那條老狗!她想。
等到秀米洗完澡,換了一身衣裳,天已經快亮了。
韓六又讓她在地上使勁地跳一跳。
她說,這樣,就不會懷孕了。
秀米沒有理她。
韓六新沏了一壺茶來,兩人隔桌而坐。
韓六道:“看你身上的穿戴,也不是個窮人,你娘怎麼會舍不得那點銀子?”秀米也不搭話,隻是默默地流淚。
過了半晌,才恨恨地道: “天曉得。
” “不過,我總覺得,今天晚上的事有點不大對勁。
”韓六心事重重地說,“依我看,這花家舍一定是出了什麼事。
” 秀米說,她對所有的事都沒興趣。
韓六道:“總攬把卧病不起,二爺和四爺不近女色。
就算你娘不肯交這筆贖金,按規矩,這頭一晚也該輪到三爺慶福,五爺怎麼敢搶先上了島子?而且下着那麼大的雨。
這夥人也沒有打燈籠,天不亮就走了。
明擺着是背着人偷雞摸狗。
這五爺慶德原先是總攬把在福建的部屬,你别看他蔫不拉唧的一個糟老頭子,據說能騎善射,武藝高強。
雖說王觀澄隻讓他坐了第五把交椅,可六個頭領中,要算他與王觀澄關系最近。
“王觀澄自從前年春天得了尿血之症,很少在公開場合抛頭露面,這慶老五仗着自己與大爺的那層關系,常常假傳聖旨,發号施令。
他知道,一旦王觀澄駕鶴歸西,這總攬把之位怎麼也輪不到他頭上。
在你來之前,這花家舍就傳出風言風語,說王觀澄早在去年冬天就已血盡而亡。
這慶老五将大爺的死訊隐匿不報,厝棺地窖,密不發喪。
一面挾天子号令諸侯,一面暗中私植黨羽,收買人心,一旦時機成熟,這花家舍一場火并在所難免。
” “他們殺他們的,與我們何幹?最好一把火,将這個花家舍燒得幹幹淨淨。
”秀米道。
“傻丫頭,你這話不通事理。
他們哪怕殺得天昏地暗,也不關我們的事。
這局面再亂,最後總得分個勝負雌雄,不管最終誰當了家,我們做女人的,都沒有好果子吃。
這夥人中,除了總攬把王觀澄之外,剩下的幾個人,沒有一個好東西。
二爺好南風,在家裡養了七八個美貌小厮,成天做那令人發指的禽獸之事。
表面上裝聾作啞,時常泛舟湖上,釣魚自遣,實則韬光養晦,相機而動,是一等一的精明人。
此人很少說話,實則内心最為陰毒。
“三爺是個書呆子,此人最是無味。
渾身上下散發着酸腐文人的臭氣。
天底下哪有這樣的事?他一面趴在你身上亂咬亂拱,一面還要吟詩作賦。
他要是與你過一夜,保險你得吐上兩三回。
五爺你已見過,我就不說了。
這六爺慶生,幾個頭領之中算他年紀最小,外号‘不聽使喚’,你最要當心。
此人倒是沒什麼心計,雖說草包一個,但膂力過人,據說能把一隻石磨舉過頭頂,轉得像陀螺一樣。
他殺人最為随便,敢說敢做。
連二爺也懼他三分。
這個人最難侍候,他要是不把你身上的每一根骨頭都揉得脫了臼,是不會歇手的。
“唯獨那個四爺,我來花家舍多年,從來沒見過。
此人深居簡出,獨來獨往,行蹤極為神秘。
據說,家中養着一隻鹦鹉……” “姐姐是如何來到花家舍的?家又在哪裡?”秀米問道。
這一問,韓六半天不言語。
天已大亮。
她吹了燈,站起身來:“我的事,以後再慢慢說與你聽罷。
” 5 整整一個白天,秀米都在床上睡覺。
中午的時候,她看見韓六到她屋裡來過一次,與她說了幾句話就離開了,她隐隐約約覺得韓六的話說得又快又急,似乎事關重大。
但她實在太困了,隻是睜開眼睛看了韓六一眼,說了一兩句什麼話,就翻過身去,重入夢鄉。
她并未完全睡實。
她瞥見天空昏黃昏黃的,像熟透了的杏子一樣。
屋外呼呼刮着大風。
不知從哪裡吹來了漫天的沙粒,在屋頂的瓦楞上叮叮作響。
秀米最害怕刮大風。
每到春末的時候,随着一場暴雨過後,普濟就會出現一段揚塵天氣。
大風成天嗚嗚地叫着,牙縫中都灌滿了沙粒。
在沙塵中,她的心一點點地揪緊,覺得空落落無所依歸。
她還記得幼年時,一個人躺在普濟家中的床上,寶琛、翠蓮、喜鵲和母親都出去了,隻留下她一個人,躺在樓上,聽着窗紙被沙粒打得噼啪直響,似睡未睡,将醒未醒。
她覺得自己是那麼的孤單! 現在她覺得自己變成了兩個人。
一個在遙遠的普濟:天色将晚,母親像影子一樣飄到樓上,坐在她床邊,低聲問她,秀秀,你怎麼哭啦?另一個則被囚禁在被湖水隔絕的荒島上,母親沒有答應交贖金,而她很可能回不去了。
就像照鏡子時常有的情景,她不知道哪一個更真切。
恍惚中,她聽見有人推門進來,渾身上下被血染紅了。
這個人悄無聲息地走到她床邊,靜靜地看着她,臉上布滿了痛苦的愁雲。
她不認識他。
她看見這個人的脖子有一圈刀痕,又寬又深,黑色的血汩汩地流出來,順着他的脖子流到衣襟上。
“我是王觀澄。
”來人道,“你不用害怕,我是來向你告别的。
” “可我不認識你。
”秀米詫異道。
“沒錯,此前我們并不相識,不過……” “你被人殺了嗎?”秀米問他。
“是的,我這會兒已經死了。
他這一刀砍得太深了,幾乎把我的頭都砍得掉下來了。
其實,對付我這樣一個七老八十的老頭子,用不着那麼大的力氣。
你不知道我有多麼疼。
” “是誰殺了你?” “我沒有看清楚,他是從背後下的手。
早晨起來,我覺得自己有了一點精神了,就去洗臉,他從屏風的後面走了出來,從背後下了手。
我根本沒有時間轉過身來看他。
” “可你心裡清楚是誰,對嗎?” “我能猜得到。
”那人點點頭說,“不過,這并不重要。
我這會兒對它毫不關心,因為我已經死了。
我能吃一點你的玉米嗎?我實在是餓極了。
” 秀米這才看見床頭的桌上放着一穗煮熟的玉米,還冒着熱氣。
那人也不等秀米答話,抓過來就啃了幾口。
“你幹嗎要來找我?我并不認識你,連一次面也沒見過。
” “你說得對,”那人一邊吃着玉米,一邊嘟嘟囔囔地說,“實際上我也沒有見過你,不過,這不要緊。
我知道你和我是一樣的人,或者說是同一個人,命中注定了會繼續我的事業。
” “我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除了死。
”秀米道。
“那是因為你的心被身體囚禁住了。
像籠中的野獸,其實它并不溫順。
每個人的心都是一個小島,被水圍困,與世隔絕。
就和你來到的這個島一模一樣。
” “你是想讓我去當土匪嗎?” “在外人看來,花家舍是個土匪窩,可依我之見,它卻是真正的世外桃源。
我在這裡苦心孤詣,已近二十年,桑竹美池,涉步成趣;黃發垂髫,怡然自樂;春陽召我以煙景,秋霜遺我以菊蟹。
舟搖輕飏,風飄吹衣,天地圓融,四時無礙。
夜不閉戶,路不拾遺,洵然有堯舜之風。
就連家家戶戶所曬到的陽光都一樣多。
每當春和景明,細雨如酥,桃李争豔之時,連蜜蜂都會迷了路。
不過,我還是厭倦了。
每天看着那白雲出岫,飛鳥歸巢,忽然心有憂戚,悲從中來,不可斷絕。
每到這個時候,我就會對自己說:王觀澄啊,王觀澄,你這是幹的什麼事啊?我親手建了花家舍,最後,又不得不親手将它毀掉。
” “我不明白你在說什麼。
” “你以後會明白的。
”來人道,“花家舍遲早要變成一片廢墟瓦礫,不過還會有人重建花家舍,履我覆轍,六十年後将再現當年盛景。
光陰流轉,幻影再生。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可憐可歎,奈何,奈何。
” 說完,那人長歎一聲,人影一晃,倏忽不見。
秀米睜開眼睛一看,原來是個夢。
床前的櫥櫃上還擱着吃了一半的玉米。
屋裡光線陰晦,屋外大風悲号,樹搖葉飛,像是有數不清的人在嘁嘁喳喳地說話。
秀米從床上起來,趿着鞋來到竈下。
從水缸中舀了一瓢涼水,直着脖子灌了下去,抹了抹嘴,又來到韓六的房間。
她看見房中的床鋪疊得整整齊齊,床下一塊木闆踏腳上擱着一雙繡花鞋,人卻不知去了哪裡。
秀米将屋前屋後,院裡院外,都找了個遍。
最後,又沿着湖邊尋了一圈,還是沒見韓六的人影。
擡頭看了看湖面,波浪翻湧,雲翳低垂,四顧茫茫,連條船也看不見。
秀米坐在湖邊的一塊石頭上,看着湖中的那一溜歪歪斜斜的木樁發呆。
木樁上已經沒有了水鳥。
随着天漸漸地黑了下來,木樁也變得模糊不清了,她隻能看到水面上的一道彎彎的暗影,最後,連暗影也看不見了。
她覺得手臂微涼,露水濃重,她的頭發也變得濕漉漉的。
狂風過後,天地再次歸于沉寂。
朗空如洗,一片澄碧,星光熹微,岸邊的蘆葦習習而動。
花家舍亦是燈影幢幢,阒然無聲。
月亮已經升得很高了。
她看見湖中有艘小船,像是一個人打着燈籠在走夜路。
不過,在很長一段時間中,那點燈光仿佛是靜止不動的。
秀米起先還以為是一艘捕蝦船。
等了半天,她終于看見那船朝岸邊劃過來了。
木橹咯吱咯吱地響着,水嘩嘩地流過船側。
船攏岸邊,搖橹人就放出一條窄窄的跳闆來。
韓六手裡提着一隻竹籃,正從船艙裡弓着腰走出來。
她一直在擔心再也見不到韓六了。
原來,這天下午,韓六是被人接去花家舍念經去了。
回到屋裡,秀米就問她去花家舍念什麼經,韓六說是“度亡經”。
秀米又問她幹嗎要念度亡經,是不是有什麼人死了。
韓六就咦了一聲,吃驚地看着她: “怪了,我走之前,不是到你房中,把這些事都跟你說了嗎?” “我也記得你到我床邊來,與我說話,隻是我太困了,不知你說了些什麼。
”秀米笑道。
韓六說,今天中午,她就看見廊下挂着的那串玉米已經生了蟲子了,再不吃,就吃不着它了,就把它拿到鍋裡去煮。
“玉米煮熟了,剛拿了一穗在手裡吃,花家舍就來了人,他們說大爺王觀澄已經歸了西,今天傍晚時分就要落葬。
他們知道我是出家人,讓我趕緊過去給他胡亂念幾段經文。
我當時吓了一跳,就問他,大爺怎麼說死就死了?那人說,村中出了強梁,大爺叫人砍了脖子了。
他也不願多說話,隻是催我快走快走,我想這麼大的事,應當告訴你知道。
誰知你睡得像個死人一樣,搖你半天,才見你睜開眼。
我把大爺被殺的事跟你一說,你還一個勁地點頭呢。
那人又在那兒催我,我就丢下玉米,跟那人上船走了。
” 韓六問她有沒有吃飯。
秀米道:“你一走,我到哪裡去吃飯。
” 韓六笑道:“那玉米不是在鍋裡擺着嗎?” 說着,拎過籃子來,揭開一塊蒙着的藍布,從中端出一隻陶缽來。
打開蓋子,裡面盛着一隻松雞。
秀米一天沒吃飯,也真是餓極了,抓過松雞,就啃了起來。
韓六笑着看着她吃,還時不時地拍拍她的背,讓她别噎着。
韓六說她去到花家舍的時候,正趕上小殓。
王觀澄的屍首已經停在了棺蓋上,靈前沒有彜爐高瓶,亦無高燭香台,隻有兩隻瓷碗,裡面盛着些許燈油,燈芯草燃着綠豆般的火苗,這大概就算是長明燈了。
桌上供着尋常瓜果。
再看那王觀澄,身上的衣服亦是補丁摞補丁,就像那和尚穿的百衲衣,腳上的一雙白底皂幫舊布鞋,也已被磨得底穿幫坍。
廳堂内的陳設也是簡單不過,十分寒碜。
幾個小厮丫頭侍立兩側,他們的衣服也都破爛不堪。
韓六還是第一次見到王觀澄,原來堂堂的總攬把竟然是這樣一個糟老頭子,臉上胡子拉碴,面容憂戚,因流了太多的血,臉色蠟黃。
韓六跪在靈前的蒲團上,磕了幾個頭,然後就念起經來。
過不多久,從内屋走出一個女人來,年紀約有五六十歲。
這個人手裡拿着一根縫被針,一枚線闆。
韓六認得她是王觀澄的管家婆子。
也不知是害怕,還是别的什麼原因,她的手抖得厲害。
她把針遞給韓六,又朝屍首努努嘴,韓六就明白了。
她是讓韓六去把王觀澄的腦袋和脖子用線縫上。
那一刀像是從後脖梗子砍入。
刀似乎有些鈍了,因為她看見一些碎骨頭渣子粘在腦後花白的長發上。
韓六數了數,一共縫了六十二針,總算把腦袋縫上了。
等到她縫完後要去找地方洗手時,那個老婆子忽然說: “有勞師傅,一并替他抿了目罷。
” 韓六慌道:“你瞧他那眼睛,睜得像水牛一樣,必得有一個親近之人替他抿目,方可閉上。
小尼與他非親非故,豈敢造次?” 老婆子歎息道:“總攬把無兒無女,孤身一人,我們幾個雖跟他多年,連話也說不得一兩句。
再說我們也不懂規矩。
這裡的事,不論大小,一律聽憑師傅做主便是。
” 韓六猶豫了半天,這才答應。
“家中有無玉佩?”她問道。
老媽子道:“總攬把生前極是節儉,不要說玉佩,連好一點的石頭也不曾看見過,就連這口薄材,也是從旁人家中借來的。
” “有無胡珠?”韓六又問。
老媽子仍是搖頭。
韓六轉過身,看見靈台上供着的果盆中有一串櫻桃,剛剛采來不久,上面還綴着水珠,就過去摘了一顆,掰開他牙齒,塞在他嘴裡,這才替他抿了目。
一連抹了六次,王觀澄的眼睛還是閉不上。
最後,韓六隻得從衣兜中掏出一片黃絹手帕,替他遮了臉。
韓六又讓老媽子去箱子裡找一身幹淨衣服來,她要替他換衣。
一個丫頭朝前挪了一步,道:“除了老爺身上穿的,再沒見他穿過别的衣裳。
要說冬天穿的棉袍,倒像是有一件,卻又不合時節。
” 韓六見她這麼說,隻得作罷。
大殓的時候,各路人馬紛至沓來,全都聚在院外。
那些大小頭目進來磕頭行禮,都帶着自己的随從。
這些随從一律身佩寶劍,手按劍柄,神情緊張。
匆匆忙忙行了叩拜之禮,又退回院中。
韓六知道,王觀澄的暴亡,顯然使各路頭目加強了戒備,每個人都陰沉着臉,眉頭緊蹙。
等到他們叩拜完畢,韓六就吩咐大殓。
幾個匠人過來,七手八腳将屍首擡入棺内,正要釘上闆釘,韓六忽然問道:“怎麼沒見二爺來?” 老媽子走上前來,悄聲道:“我們早上已央人去請過他三次,他就是不露臉,中午我又讓人去請,他家裡人說他劃船去湖裡釣魚去了。
不用再等他了。
” 韓六這才讓木匠蓋了棺,敲入木釘,掖上麻繩。
諸事安排停當,就聽得院外有人喊了一聲“起柩”,她看見幾個小厮擡着那口棺材,搖搖晃晃地出了門,又出了庭院,一路向西去了。
韓六說完了這些事,兩人又悶坐了一會兒。
秀米就把王觀澄托夢給她的事也細說一遍。
韓六笑道:“什麼事到了你嘴裡,就變得神神道道的。
按說這世間的事,大不了最後就是一個死,豁出性命一條,也沒什麼可怕的,隻是這些事被你一說,就不由得讓人毛骨悚然,好像這世上的一切就是假的一樣。
” “它原本就是假的。
”秀米歎了一口氣,幽幽地說。
6 光緒二十七年九月十三日。
大雨。
在夏莊薛宅開會。
下午商定《十殺令》。
大緻如下:一,有恒産超過四十畝以上者殺;二,放高利貸者殺;三,朝廷官員有劣迹者殺;四,妓女殺;五,偷盜者殺;六,有麻風、傷寒等傳染病者殺;七,虐待婦女、兒童、老人者殺;八,纏足者殺;九,販賣人口者殺;十,媒婆、神巫、和尚、道士皆殺。
以上各款中,衆人除第八條外均無異議。
對第八條反對最烈者為王氏小和,他的理由是,普濟、夏莊一帶婦女纏足者不在少數。
他自己的母親、渾家、兩個妹妹皆纏小足。
後經衆人再議,改為:自革命成功之日起,凡再有纏足者殺。
晚歸普濟,雨仍未息。
身體極感疲憊。
夜深時,梅芸上樓來,極纏綿。
隻得抖擻精神與之交戰。
我已不覺得有何樂趣,味同嚼蠟。
無意趣而勉強交媾者,實乃人生至苦也。
精神萎靡,未臻全功而洩。
芸忽而詫異道:“你在夏莊是不是被什麼狐狸精吸了精氣,怎麼這樣不頂事?”我隻得發誓賭咒,溫言相勸一番,芸兒仍不依不饒。
略微休息片刻,為了證明自己并無二心,遂拿出十二分力氣來再與她周旋。
但我看見她脖子上的皺褶,背上的贅肉,粗大的胳膊,立即委頓下來,再怎麼用力,卻已是強弩之末了。
芸兒先是抽泣,繼而低聲喚道:“你心裡有了别的人,别以為我看不出來!”我正要分辯,不料芸兒忽然擡起頭來,冷冷地看着我,從牙縫中擠出一句話來: “你要是敢動她一個指頭,我就把你的骨頭拆下來喂狗!” 一句話,說得我渾身發冷,毛發倒豎。
芸兒所說的“她”,定是秀米無疑。
怪哉,我自從來到普濟,總共也不曾與她打過幾回照面,連話也不曾說過七八句,芸兒是如何看透我的心思?母女心意相通至此,實讓人匪夷所思。
婦人的眼光原比餓鷹還要毒上百倍,切不可大意。
一想到秀秀,我的勁頭就來了,忽而力大如牛,芸兒呻吟不斷,香汗淋淋,雙目迷離恍惚。
這婆子要是忽然間變成了秀米,那又如何?妹妹,妹妹,妹妹呀!在那梅芸的喘息聲中,我趁機調侃道:“妹妹的身子是否也像姐姐這般雪白,這般豐滿,像個炸開的饅頭?”芸兒假裝聽不見我說的話,嘴裡隻顧哎哎啊啊,叫個不停。
正在這時,忽聽得門外有響動。
芸兒受它一吓,眼睛就睜開了。
急忙起身抓過衣裳,擋在胸前,撥開窗簾,朝院中觀瞧。
原來是寶琛的兒子老虎。
此小兒剛從慶港來,極淘氣。
祖彥與歌妓小桃紅形影相随,旁若無人。
我擔心他早晚要出事。
隻有在閱讀張季元的日記時,秀米才覺得自己還活在這個世上。
在普濟的時候,那裡的一草一木,一沙一石都蘊藏着無窮的奧秘,雲遮霧罩讓她看不透,也想不出個頭緒。
可如今她一旦知道了事情的底細,又覺得那些事是那樣的無趣無味,讓人厭膩。
她唯一想弄清楚的事,就是母親與張季元是如何認識的,父親在發瘋前是不是知道這件事,父親在贈給丁樹則先生的詩中,為何會将“金蟾”錯寫成了“金蟬”,這與張季元臨行前送給她的那隻金鑄的知了有無關系。
她翻遍了張季元的日記,仍然沒有找到一絲可以解開這個謎團的蛛絲馬迹。
花家舍沒有任何動靜,日複一日,死一般空寂。
秀米已經不記得時間了。
她隻是從湖面上木樁的陰影長短來推測光陰的流動。
天已經變得酷熱難當,島上沒有葦席,亦無蚊帳,到了晚上,連走路都會有一堆一堆的蚊蟲撞到自己的臉上。
她也沒有可以替換的夏衣。
韓六隻得将自己一件長衫的袖子剪去,改成夏裝,讓她湊合着穿。
夏天還好對付,要是到了冬天可怎麼辦? 當然,秀米知道自己沒有必要想得那麼遠。
她很可能看不到冬天。
自從王觀澄死後,她覺得已經熬了幾百年了,可韓六告訴她,時間隻過去了短短的一個多月。
煩悶壓得她透不過氣來。
這天拂曉,當秀米看見濃霧中忽然駛出一艘小船,朝小島駛來時,她竟然興奮地叫了一聲。
那艘小船靠了岸,從船上下來幾個人。
他們手裡各抱着一個封了蓋的酒壇子。
他們把酒壇抱到屋中,又一聲不吭地回到船上,走了。
到了中午時,對面的花家舍又駛來一條船。
船上裝着一些瓜果菜蔬,還有兩尾裝在木桶裡的大鳜魚,一副豬下水,一籠鮮蝦,兩隻活雞。
一個圍着白圍腰的男人,手裡拎着兩把剁肉刀,從船上下來。
這個人沒有随船返回花家舍,而是徑直來到了廚房,吩咐韓六将竈面收拾幹淨,他要來準備
韓六勸解了半天,秀米也是一聲不吭,兀自在那兒發呆。
過了一會兒,當秀米将她的心事告訴韓六時,韓六笑道:“我當什麼事呢,看你吓成這樣!這就是佛祖常說的前世。
你前世到過這個地方,有什麼好奇怪的?” 秀米當即就央求韓六帶她去墓園看一看。
韓六被她央逼不過,隻得解了圍裙,又去竈角擎了一盞燈,兩人一前一後來到屋外。
在院宅的西側,有一片清幽的樹林。
樹林中有一畦菜地,菜花落了一地。
菜地當中果然有一處墓園。
墳冢由青磚砌成,磚縫中長滿了青草。
四周土圍的墓欄早已頹塌,長着齊人高的蒿草。
韓六說,這座荒墳是明代道人焦先的息影之地。
墳冢前立着一塊青石碑,由于閑來無事,碑文她不知看過多少遍了。
秀米立即從韓六手中取過燈來細細觀瞧。
撣掉一層浮塵之後,碑石背面的字迹依然曆曆可辨。
焦先,字孝乾。
江陰人氏,明亡歸隐。
于湖中荒島結草為廬。
冬夏袒露,垢污如泥。
後野火燒其廬,先因露寝,遭大雪,至袒卧不移,人以為死,就視如故。
先曠然以天地為棟宇,阖然合至道之前,出群形之表,入元寂之幽;犯寒暑不以傷其性,居曠野不以苦其形,遭驚急不以迫其慮,離榮憂不以累其心,捐視聽不以治其耳目。
羲皇以來,一人而已。
墓碑左下角有“活死人王觀澄撰”的字樣。
這段銘文顯然出自總攬把王觀澄之手。
可他為什麼自稱“活死人”呢? 韓六告訴秀米,王觀澄正是為了尋訪焦先的遺迹,才最終發現了這個湖心小島的。
他是同治六年的進士,點過翰林院。
除資政大夫福建按察史,後遷江西吉安。
中歲好道,頓生隐逸之念。
遂抛卻妻孥,四處遊曆,托迹于山水之間。
既然他有了出世之想,怎麼好端端又做起土匪來了呢? 起風了。
秀米坐在墓園的石階上,聽着飒飒的樹聲,不知為何,陡然想起了自己的父親。
她不知道他現在是否還活在世上。
湖裡的浪頭層層疊疊地卷向岸邊,激起高高的水花,潑到岸上,又層層疊疊地退去。
很快,天氣突然轉了陰,烏雲翻滾,電閃雷鳴。
不一會兒就下起雨來,整個湖面就像一鍋煮開的稀粥,咕嘟咕嘟地翻着水泡。
彌漫的水汽遮住了遠處的山脈,花家舍亦被雨幕隔斷。
到處都是刷刷的雨聲。
這天晚上,秀米早早就睡下了。
很多年來,她還是第一次睡得這麼沉。
恍惚中她醒過來一次,那是韓六來她屋裡察看窗戶有沒有關嚴。
她糊裡糊塗地坐起來,對她說了一句: “今天是五月初七。
” 韓六知道是在說夢話,笑了笑,帶上門出去了。
秀米倒頭再次沉沉睡去。
即便是在熟睡中,她也能感覺到窗縫中飄進來的陣陣涼氣,帶着濕濕的水味。
她當然不知道,此刻,有一艘烏篷船趁着夜幕,在濁浪滔天的湖中朝小島駛來。
有幾次,他們已順利靠岸,但南風又把船吹了回去。
他們沒有打燈籠。
秀米再次醒來的時候,燈還亮着。
她還能聽見院外的屋檐下刷刷的雨聲,又密又急。
南窗的木椅上坐着一個人。
他渾身上下濕漉漉的,兩隻腳都擱在一隻方凳上,手裡托着一隻白銅水煙筒,呼噜呼噜地吸着,聽上去就像流水被什麼東西堵住了似的。
這個精瘦的小老頭,正是五爺慶德。
謝了頂的額頭油光發亮,臉上的皺紋像幹果一樣堆擠在一起。
他穿着一身黑色的綢布衣裳,衣襟敞開着,肚子上的皮早已松弛,一層層地疊在腰間。
“你醒啦?”老頭兒低聲地說一句,又側過身子,将手中的引撚湊到燈上去燒,然後照例吸他的煙。
秀米吓得一骨碌從床上坐起來,抓過一隻枕頭緊緊地抱在懷中。
“我已經來了一會兒了,看你正在睡覺,舍不得把你叫醒。
”老頭兒嘿嘿地笑着說,“你要是還想睡,就接着睡,我不急。
”說完,看也不看她一眼,兀自抖動着雙腿。
秀米意識到,自己無數次為它擔驚受怕的這個夜晚,就這樣猝然降臨了。
她沒有任何可以利用的經驗,腦子裡一片空白,甚至也忘了害怕。
她的手指交織在一起,絞來絞去。
不過,此刻她所能做的事,也隻有呼哧呼哧地喘氣而已。
她感到自己的胸脯劇烈地起伏,太陽穴上的筋兒突突地跳個不停。
“你!你……”她一連說了七八個“你”字,連她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要說什麼。
她喘息得更厲害了。
“昨天,我們派去普濟的人回來了。
”老頭兒将水煙筒放在桌上,拿過一把梳子來,用指甲蓋輕輕地刮着梳齒。
“你猜怎麼着?你娘不肯付錢。
沒想到吧?連我也沒想到。
“她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既然已經成了親,她就不是陸家的人了。
按理,這贖金就該夫家出。
她說得很有道理,我們的人也無話可說。
他們費了好大的勁才尋訪到你在長洲的夫家,結果呢,他們也不肯出這筆錢。
你婆婆說,這新娘子還未過門,在半路上就被人擄了去,這贖金當然該由娘家出。
再說,他們已在當地為兒子另擇了一門親事,下個月就要辦喜事了。
他們無論如何不肯出這錢。
你婆婆說得也有道理。
隻是我們沒道理。
原以為逮到一隻肥鴨,沒想到到最後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今年官府的差交不了,我們隻得把你交出去。
“梅城的何知府剛死了一個姨太太,你就過去好歹補個缺吧。
俗語說,新鞋擠腳。
我今天來,先把它撐撐大,讓你開開竅,省得你到了府衙,笨手笨腳,服侍不好何大人。
” 老頭兒一席話,說得秀米手腳冰涼,面無血色,牙齒咯咯打戰,暫時還來不及去怨恨她的母親。
“不用害怕。
”老頭兒柔聲說道,他的聲音略顯沙啞,像是從很遠的地方傳過來似的,空空的,“和我的那幫弟兄們比起來,我還算是文雅的。
” 說着,老頭兒忽然劇烈地咳嗽起來,咳得連腰都彎下來了。
半天,從嗓子裡咳出一股膿痰來,含在嘴裡,看了看秀米,欲吐又止,最後硬是“咕咚”一聲咽進肚裡。
他想以此來表明他的“文雅”。
秀米已經從床上跳下來了。
她趿着鞋,懷裡抱着那隻枕頭,滿屋子找梳子,半晌才想起來,那梳子捏在老頭兒的手上呢。
她又開始手忙腳亂地穿衣服。
老頭兒靜靜地看着她,笑道: “不要穿。
你穿好了,待會兒我還得替你脫掉,何必呢?” 秀米覺得嘴裡有一股鹹鹹的腥味。
她知道自己把嘴唇咬破了。
她蜷縮在床邊,眼裡閃着淚光,對老頭兒一字一頓地說: “我要殺了你。
” 老頭兒先是一愣,繼而哈哈大笑。
他從椅子上站起來了。
天哪,他,他居然當秀米的面就脫衣服!他居然脫得一絲不挂!!他朝秀米走過來了。
“别過來,你不能過來,不能!”秀米叫道。
“我要是非要過來呢?” “你會死的!”秀米憤怒地看着他,喊道。
“好吧,就讓我舒舒服服地死一回吧。
”老頭兒走過來,很輕易地就将她的雙手反剪到了背後,湊過臉去咬她的耳垂,嘴裡喃喃道,“俗話說,埋沒英雄芳草地,現在,就請你來殺死我吧。
” 為了避開他的嘴,秀米的身體就盡量向後仰,很快,她就倒在了床上。
那感覺就像是她自願倒在床上的一樣。
在她意識到巨大羞辱的同時,她的身體卻在迅速地亢奮。
真是丢臉啊!我拿它一點也沒辦法!怎麼會這樣呢?她越是掙紮,自己的喘息聲就越大,而這正是對方所希望的。
天哪,他真的在脫我的衣服呢!秀米似乎意識到了什麼,她的身體越來越僵硬。
老頭兒興奮得像頭公牛。
“你的肉比我想象的還要白。
白的地方白,黑的地方才會顯得黑。
”老頭兒道。
天哪,他竟然……竟然說出這樣的話來!! 老頭正用力地将她的腿扳開。
天哪,他竟然來扳秀米的腿,難道他真的要…… 這時,她聽見老頭兒說,你看,你看,我還沒怎麼弄你,你他娘的自己就先潮了。
聽他這麼說,秀米又急又羞,在他的臉上啐了一口,老頭兒就笑着用舌頭去舔。
“你,你,你可真……”秀米想罵他,可她從來就沒罵過人。
她的腦袋在枕頭上徒勞地晃動。
“真怎麼樣?” “你可真是個……壞人!”秀米罵道。
“壞人?”老頭兒大笑了起來,“壞人?哈哈!壞人,有意思。
不錯,不錯,我是個壞人。
” 老頭兒還在她的腳上綁了串銅鈴。
老頭兒說:“我這個人,沒有什麼别的嗜好,就喜歡聽個鈴兒響。
” 她隻要稍稍蹬一蹬腿,鈴铛就會發出悅耳的當當聲。
她動彈得越厲害,鈴铛的聲音就越響,仿佛是對對方的慫恿或鼓勵。
沒辦法,真的是沒辦法。
最終她放棄了抵抗。
後半夜,秀米睜着兩眼看着帳頂,躺在床上一動不動。
雨早已不下了,屋子外面有青蛙在呱呱地叫。
她的身體的疼痛已不像剛才那麼尖銳了。
韓六挨着床沿坐着,不管她說什麼,秀米都不吱聲。
韓六說,是女人總要過這一關。
不管是你丈夫,還是别的什麼人,總有這一關。
想開點,事到如今,也隻有想開點了。
她又說,攤上這檔子事,腦子裡很容易就會想到死。
可又不甘心。
挺過去就好了。
她給秀米泡了一杯香茶,擱在床邊的桌上,早已涼了。
秀米兩眼直勾勾地看着韓六,心裡狐疑道,我怎麼什麼都想到了,就是沒有想到死呢?在普濟時,凡是有這樣的事,女人似乎隻有自尋短見一條路。
可我壓根就沒想死。
她的确不想死。
何況,張季元早已經不在人世,時光也不能倒流。
想到這裡,她忽然無端地怨恨起張季元來。
這個白癡!白癡!她緊咬着嘴唇,淚水在眼眶裡打轉。
韓六說:“我去給你燒水,你把身子洗一洗。
” 說完她又看了秀米一眼,就去竈下生火燒水去了。
不一會兒,秀米就聞到了麥穗稈的焦香味。
隻是便宜了那條老狗!她想。
等到秀米洗完澡,換了一身衣裳,天已經快亮了。
韓六又讓她在地上使勁地跳一跳。
她說,這樣,就不會懷孕了。
秀米沒有理她。
韓六新沏了一壺茶來,兩人隔桌而坐。
韓六道:“看你身上的穿戴,也不是個窮人,你娘怎麼會舍不得那點銀子?”秀米也不搭話,隻是默默地流淚。
過了半晌,才恨恨地道: “天曉得。
” “不過,我總覺得,今天晚上的事有點不大對勁。
”韓六心事重重地說,“依我看,這花家舍一定是出了什麼事。
” 秀米說,她對所有的事都沒興趣。
韓六道:“總攬把卧病不起,二爺和四爺不近女色。
就算你娘不肯交這筆贖金,按規矩,這頭一晚也該輪到三爺慶福,五爺怎麼敢搶先上了島子?而且下着那麼大的雨。
這夥人也沒有打燈籠,天不亮就走了。
明擺着是背着人偷雞摸狗。
這五爺慶德原先是總攬把在福建的部屬,你别看他蔫不拉唧的一個糟老頭子,據說能騎善射,武藝高強。
雖說王觀澄隻讓他坐了第五把交椅,可六個頭領中,要算他與王觀澄關系最近。
“王觀澄自從前年春天得了尿血之症,很少在公開場合抛頭露面,這慶老五仗着自己與大爺的那層關系,常常假傳聖旨,發号施令。
他知道,一旦王觀澄駕鶴歸西,這總攬把之位怎麼也輪不到他頭上。
在你來之前,這花家舍就傳出風言風語,說王觀澄早在去年冬天就已血盡而亡。
這慶老五将大爺的死訊隐匿不報,厝棺地窖,密不發喪。
一面挾天子号令諸侯,一面暗中私植黨羽,收買人心,一旦時機成熟,這花家舍一場火并在所難免。
” “他們殺他們的,與我們何幹?最好一把火,将這個花家舍燒得幹幹淨淨。
”秀米道。
“傻丫頭,你這話不通事理。
他們哪怕殺得天昏地暗,也不關我們的事。
這局面再亂,最後總得分個勝負雌雄,不管最終誰當了家,我們做女人的,都沒有好果子吃。
這夥人中,除了總攬把王觀澄之外,剩下的幾個人,沒有一個好東西。
二爺好南風,在家裡養了七八個美貌小厮,成天做那令人發指的禽獸之事。
表面上裝聾作啞,時常泛舟湖上,釣魚自遣,實則韬光養晦,相機而動,是一等一的精明人。
此人很少說話,實則内心最為陰毒。
“三爺是個書呆子,此人最是無味。
渾身上下散發着酸腐文人的臭氣。
天底下哪有這樣的事?他一面趴在你身上亂咬亂拱,一面還要吟詩作賦。
他要是與你過一夜,保險你得吐上兩三回。
五爺你已見過,我就不說了。
這六爺慶生,幾個頭領之中算他年紀最小,外号‘不聽使喚’,你最要當心。
此人倒是沒什麼心計,雖說草包一個,但膂力過人,據說能把一隻石磨舉過頭頂,轉得像陀螺一樣。
他殺人最為随便,敢說敢做。
連二爺也懼他三分。
這個人最難侍候,他要是不把你身上的每一根骨頭都揉得脫了臼,是不會歇手的。
“唯獨那個四爺,我來花家舍多年,從來沒見過。
此人深居簡出,獨來獨往,行蹤極為神秘。
據說,家中養着一隻鹦鹉……” “姐姐是如何來到花家舍的?家又在哪裡?”秀米問道。
這一問,韓六半天不言語。
天已大亮。
她吹了燈,站起身來:“我的事,以後再慢慢說與你聽罷。
” 5 整整一個白天,秀米都在床上睡覺。
中午的時候,她看見韓六到她屋裡來過一次,與她說了幾句話就離開了,她隐隐約約覺得韓六的話說得又快又急,似乎事關重大。
但她實在太困了,隻是睜開眼睛看了韓六一眼,說了一兩句什麼話,就翻過身去,重入夢鄉。
她并未完全睡實。
她瞥見天空昏黃昏黃的,像熟透了的杏子一樣。
屋外呼呼刮着大風。
不知從哪裡吹來了漫天的沙粒,在屋頂的瓦楞上叮叮作響。
秀米最害怕刮大風。
每到春末的時候,随着一場暴雨過後,普濟就會出現一段揚塵天氣。
大風成天嗚嗚地叫着,牙縫中都灌滿了沙粒。
在沙塵中,她的心一點點地揪緊,覺得空落落無所依歸。
她還記得幼年時,一個人躺在普濟家中的床上,寶琛、翠蓮、喜鵲和母親都出去了,隻留下她一個人,躺在樓上,聽着窗紙被沙粒打得噼啪直響,似睡未睡,将醒未醒。
她覺得自己是那麼的孤單! 現在她覺得自己變成了兩個人。
一個在遙遠的普濟:天色将晚,母親像影子一樣飄到樓上,坐在她床邊,低聲問她,秀秀,你怎麼哭啦?另一個則被囚禁在被湖水隔絕的荒島上,母親沒有答應交贖金,而她很可能回不去了。
就像照鏡子時常有的情景,她不知道哪一個更真切。
恍惚中,她聽見有人推門進來,渾身上下被血染紅了。
這個人悄無聲息地走到她床邊,靜靜地看着她,臉上布滿了痛苦的愁雲。
她不認識他。
她看見這個人的脖子有一圈刀痕,又寬又深,黑色的血汩汩地流出來,順着他的脖子流到衣襟上。
“我是王觀澄。
”來人道,“你不用害怕,我是來向你告别的。
” “可我不認識你。
”秀米詫異道。
“沒錯,此前我們并不相識,不過……” “你被人殺了嗎?”秀米問他。
“是的,我這會兒已經死了。
他這一刀砍得太深了,幾乎把我的頭都砍得掉下來了。
其實,對付我這樣一個七老八十的老頭子,用不着那麼大的力氣。
你不知道我有多麼疼。
” “是誰殺了你?” “我沒有看清楚,他是從背後下的手。
早晨起來,我覺得自己有了一點精神了,就去洗臉,他從屏風的後面走了出來,從背後下了手。
我根本沒有時間轉過身來看他。
” “可你心裡清楚是誰,對嗎?” “我能猜得到。
”那人點點頭說,“不過,這并不重要。
我這會兒對它毫不關心,因為我已經死了。
我能吃一點你的玉米嗎?我實在是餓極了。
” 秀米這才看見床頭的桌上放着一穗煮熟的玉米,還冒着熱氣。
那人也不等秀米答話,抓過來就啃了幾口。
“你幹嗎要來找我?我并不認識你,連一次面也沒見過。
” “你說得對,”那人一邊吃着玉米,一邊嘟嘟囔囔地說,“實際上我也沒有見過你,不過,這不要緊。
我知道你和我是一樣的人,或者說是同一個人,命中注定了會繼續我的事業。
” “我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除了死。
”秀米道。
“那是因為你的心被身體囚禁住了。
像籠中的野獸,其實它并不溫順。
每個人的心都是一個小島,被水圍困,與世隔絕。
就和你來到的這個島一模一樣。
” “你是想讓我去當土匪嗎?” “在外人看來,花家舍是個土匪窩,可依我之見,它卻是真正的世外桃源。
我在這裡苦心孤詣,已近二十年,桑竹美池,涉步成趣;黃發垂髫,怡然自樂;春陽召我以煙景,秋霜遺我以菊蟹。
舟搖輕飏,風飄吹衣,天地圓融,四時無礙。
夜不閉戶,路不拾遺,洵然有堯舜之風。
就連家家戶戶所曬到的陽光都一樣多。
每當春和景明,細雨如酥,桃李争豔之時,連蜜蜂都會迷了路。
不過,我還是厭倦了。
每天看着那白雲出岫,飛鳥歸巢,忽然心有憂戚,悲從中來,不可斷絕。
每到這個時候,我就會對自己說:王觀澄啊,王觀澄,你這是幹的什麼事啊?我親手建了花家舍,最後,又不得不親手将它毀掉。
” “我不明白你在說什麼。
” “你以後會明白的。
”來人道,“花家舍遲早要變成一片廢墟瓦礫,不過還會有人重建花家舍,履我覆轍,六十年後将再現當年盛景。
光陰流轉,幻影再生。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可憐可歎,奈何,奈何。
” 說完,那人長歎一聲,人影一晃,倏忽不見。
秀米睜開眼睛一看,原來是個夢。
床前的櫥櫃上還擱着吃了一半的玉米。
屋裡光線陰晦,屋外大風悲号,樹搖葉飛,像是有數不清的人在嘁嘁喳喳地說話。
秀米從床上起來,趿着鞋來到竈下。
從水缸中舀了一瓢涼水,直着脖子灌了下去,抹了抹嘴,又來到韓六的房間。
她看見房中的床鋪疊得整整齊齊,床下一塊木闆踏腳上擱着一雙繡花鞋,人卻不知去了哪裡。
秀米将屋前屋後,院裡院外,都找了個遍。
最後,又沿着湖邊尋了一圈,還是沒見韓六的人影。
擡頭看了看湖面,波浪翻湧,雲翳低垂,四顧茫茫,連條船也看不見。
秀米坐在湖邊的一塊石頭上,看着湖中的那一溜歪歪斜斜的木樁發呆。
木樁上已經沒有了水鳥。
随着天漸漸地黑了下來,木樁也變得模糊不清了,她隻能看到水面上的一道彎彎的暗影,最後,連暗影也看不見了。
她覺得手臂微涼,露水濃重,她的頭發也變得濕漉漉的。
狂風過後,天地再次歸于沉寂。
朗空如洗,一片澄碧,星光熹微,岸邊的蘆葦習習而動。
花家舍亦是燈影幢幢,阒然無聲。
月亮已經升得很高了。
她看見湖中有艘小船,像是一個人打着燈籠在走夜路。
不過,在很長一段時間中,那點燈光仿佛是靜止不動的。
秀米起先還以為是一艘捕蝦船。
等了半天,她終于看見那船朝岸邊劃過來了。
木橹咯吱咯吱地響着,水嘩嘩地流過船側。
船攏岸邊,搖橹人就放出一條窄窄的跳闆來。
韓六手裡提着一隻竹籃,正從船艙裡弓着腰走出來。
她一直在擔心再也見不到韓六了。
原來,這天下午,韓六是被人接去花家舍念經去了。
回到屋裡,秀米就問她去花家舍念什麼經,韓六說是“度亡經”。
秀米又問她幹嗎要念度亡經,是不是有什麼人死了。
韓六就咦了一聲,吃驚地看着她: “怪了,我走之前,不是到你房中,把這些事都跟你說了嗎?” “我也記得你到我床邊來,與我說話,隻是我太困了,不知你說了些什麼。
”秀米笑道。
韓六說,今天中午,她就看見廊下挂着的那串玉米已經生了蟲子了,再不吃,就吃不着它了,就把它拿到鍋裡去煮。
“玉米煮熟了,剛拿了一穗在手裡吃,花家舍就來了人,他們說大爺王觀澄已經歸了西,今天傍晚時分就要落葬。
他們知道我是出家人,讓我趕緊過去給他胡亂念幾段經文。
我當時吓了一跳,就問他,大爺怎麼說死就死了?那人說,村中出了強梁,大爺叫人砍了脖子了。
他也不願多說話,隻是催我快走快走,我想這麼大的事,應當告訴你知道。
誰知你睡得像個死人一樣,搖你半天,才見你睜開眼。
我把大爺被殺的事跟你一說,你還一個勁地點頭呢。
那人又在那兒催我,我就丢下玉米,跟那人上船走了。
” 韓六問她有沒有吃飯。
秀米道:“你一走,我到哪裡去吃飯。
” 韓六笑道:“那玉米不是在鍋裡擺着嗎?” 說着,拎過籃子來,揭開一塊蒙着的藍布,從中端出一隻陶缽來。
打開蓋子,裡面盛着一隻松雞。
秀米一天沒吃飯,也真是餓極了,抓過松雞,就啃了起來。
韓六笑着看着她吃,還時不時地拍拍她的背,讓她别噎着。
韓六說她去到花家舍的時候,正趕上小殓。
王觀澄的屍首已經停在了棺蓋上,靈前沒有彜爐高瓶,亦無高燭香台,隻有兩隻瓷碗,裡面盛着些許燈油,燈芯草燃着綠豆般的火苗,這大概就算是長明燈了。
桌上供着尋常瓜果。
再看那王觀澄,身上的衣服亦是補丁摞補丁,就像那和尚穿的百衲衣,腳上的一雙白底皂幫舊布鞋,也已被磨得底穿幫坍。
廳堂内的陳設也是簡單不過,十分寒碜。
幾個小厮丫頭侍立兩側,他們的衣服也都破爛不堪。
韓六還是第一次見到王觀澄,原來堂堂的總攬把竟然是這樣一個糟老頭子,臉上胡子拉碴,面容憂戚,因流了太多的血,臉色蠟黃。
韓六跪在靈前的蒲團上,磕了幾個頭,然後就念起經來。
過不多久,從内屋走出一個女人來,年紀約有五六十歲。
這個人手裡拿着一根縫被針,一枚線闆。
韓六認得她是王觀澄的管家婆子。
也不知是害怕,還是别的什麼原因,她的手抖得厲害。
她把針遞給韓六,又朝屍首努努嘴,韓六就明白了。
她是讓韓六去把王觀澄的腦袋和脖子用線縫上。
那一刀像是從後脖梗子砍入。
刀似乎有些鈍了,因為她看見一些碎骨頭渣子粘在腦後花白的長發上。
韓六數了數,一共縫了六十二針,總算把腦袋縫上了。
等到她縫完後要去找地方洗手時,那個老婆子忽然說: “有勞師傅,一并替他抿了目罷。
” 韓六慌道:“你瞧他那眼睛,睜得像水牛一樣,必得有一個親近之人替他抿目,方可閉上。
小尼與他非親非故,豈敢造次?” 老婆子歎息道:“總攬把無兒無女,孤身一人,我們幾個雖跟他多年,連話也說不得一兩句。
再說我們也不懂規矩。
這裡的事,不論大小,一律聽憑師傅做主便是。
” 韓六猶豫了半天,這才答應。
“家中有無玉佩?”她問道。
老媽子道:“總攬把生前極是節儉,不要說玉佩,連好一點的石頭也不曾看見過,就連這口薄材,也是從旁人家中借來的。
” “有無胡珠?”韓六又問。
老媽子仍是搖頭。
韓六轉過身,看見靈台上供着的果盆中有一串櫻桃,剛剛采來不久,上面還綴着水珠,就過去摘了一顆,掰開他牙齒,塞在他嘴裡,這才替他抿了目。
一連抹了六次,王觀澄的眼睛還是閉不上。
最後,韓六隻得從衣兜中掏出一片黃絹手帕,替他遮了臉。
韓六又讓老媽子去箱子裡找一身幹淨衣服來,她要替他換衣。
一個丫頭朝前挪了一步,道:“除了老爺身上穿的,再沒見他穿過别的衣裳。
要說冬天穿的棉袍,倒像是有一件,卻又不合時節。
” 韓六見她這麼說,隻得作罷。
大殓的時候,各路人馬紛至沓來,全都聚在院外。
那些大小頭目進來磕頭行禮,都帶着自己的随從。
這些随從一律身佩寶劍,手按劍柄,神情緊張。
匆匆忙忙行了叩拜之禮,又退回院中。
韓六知道,王觀澄的暴亡,顯然使各路頭目加強了戒備,每個人都陰沉着臉,眉頭緊蹙。
等到他們叩拜完畢,韓六就吩咐大殓。
幾個匠人過來,七手八腳将屍首擡入棺内,正要釘上闆釘,韓六忽然問道:“怎麼沒見二爺來?” 老媽子走上前來,悄聲道:“我們早上已央人去請過他三次,他就是不露臉,中午我又讓人去請,他家裡人說他劃船去湖裡釣魚去了。
不用再等他了。
” 韓六這才讓木匠蓋了棺,敲入木釘,掖上麻繩。
諸事安排停當,就聽得院外有人喊了一聲“起柩”,她看見幾個小厮擡着那口棺材,搖搖晃晃地出了門,又出了庭院,一路向西去了。
韓六說完了這些事,兩人又悶坐了一會兒。
秀米就把王觀澄托夢給她的事也細說一遍。
韓六笑道:“什麼事到了你嘴裡,就變得神神道道的。
按說這世間的事,大不了最後就是一個死,豁出性命一條,也沒什麼可怕的,隻是這些事被你一說,就不由得讓人毛骨悚然,好像這世上的一切就是假的一樣。
” “它原本就是假的。
”秀米歎了一口氣,幽幽地說。
6 光緒二十七年九月十三日。
大雨。
在夏莊薛宅開會。
下午商定《十殺令》。
大緻如下:一,有恒産超過四十畝以上者殺;二,放高利貸者殺;三,朝廷官員有劣迹者殺;四,妓女殺;五,偷盜者殺;六,有麻風、傷寒等傳染病者殺;七,虐待婦女、兒童、老人者殺;八,纏足者殺;九,販賣人口者殺;十,媒婆、神巫、和尚、道士皆殺。
以上各款中,衆人除第八條外均無異議。
對第八條反對最烈者為王氏小和,他的理由是,普濟、夏莊一帶婦女纏足者不在少數。
他自己的母親、渾家、兩個妹妹皆纏小足。
後經衆人再議,改為:自革命成功之日起,凡再有纏足者殺。
晚歸普濟,雨仍未息。
身體極感疲憊。
夜深時,梅芸上樓來,極纏綿。
隻得抖擻精神與之交戰。
我已不覺得有何樂趣,味同嚼蠟。
無意趣而勉強交媾者,實乃人生至苦也。
精神萎靡,未臻全功而洩。
芸忽而詫異道:“你在夏莊是不是被什麼狐狸精吸了精氣,怎麼這樣不頂事?”我隻得發誓賭咒,溫言相勸一番,芸兒仍不依不饒。
略微休息片刻,為了證明自己并無二心,遂拿出十二分力氣來再與她周旋。
但我看見她脖子上的皺褶,背上的贅肉,粗大的胳膊,立即委頓下來,再怎麼用力,卻已是強弩之末了。
芸兒先是抽泣,繼而低聲喚道:“你心裡有了别的人,别以為我看不出來!”我正要分辯,不料芸兒忽然擡起頭來,冷冷地看着我,從牙縫中擠出一句話來: “你要是敢動她一個指頭,我就把你的骨頭拆下來喂狗!” 一句話,說得我渾身發冷,毛發倒豎。
芸兒所說的“她”,定是秀米無疑。
怪哉,我自從來到普濟,總共也不曾與她打過幾回照面,連話也不曾說過七八句,芸兒是如何看透我的心思?母女心意相通至此,實讓人匪夷所思。
婦人的眼光原比餓鷹還要毒上百倍,切不可大意。
一想到秀秀,我的勁頭就來了,忽而力大如牛,芸兒呻吟不斷,香汗淋淋,雙目迷離恍惚。
這婆子要是忽然間變成了秀米,那又如何?妹妹,妹妹,妹妹呀!在那梅芸的喘息聲中,我趁機調侃道:“妹妹的身子是否也像姐姐這般雪白,這般豐滿,像個炸開的饅頭?”芸兒假裝聽不見我說的話,嘴裡隻顧哎哎啊啊,叫個不停。
正在這時,忽聽得門外有響動。
芸兒受它一吓,眼睛就睜開了。
急忙起身抓過衣裳,擋在胸前,撥開窗簾,朝院中觀瞧。
原來是寶琛的兒子老虎。
此小兒剛從慶港來,極淘氣。
祖彥與歌妓小桃紅形影相随,旁若無人。
我擔心他早晚要出事。
隻有在閱讀張季元的日記時,秀米才覺得自己還活在這個世上。
在普濟的時候,那裡的一草一木,一沙一石都蘊藏着無窮的奧秘,雲遮霧罩讓她看不透,也想不出個頭緒。
可如今她一旦知道了事情的底細,又覺得那些事是那樣的無趣無味,讓人厭膩。
她唯一想弄清楚的事,就是母親與張季元是如何認識的,父親在發瘋前是不是知道這件事,父親在贈給丁樹則先生的詩中,為何會将“金蟾”錯寫成了“金蟬”,這與張季元臨行前送給她的那隻金鑄的知了有無關系。
她翻遍了張季元的日記,仍然沒有找到一絲可以解開這個謎團的蛛絲馬迹。
花家舍沒有任何動靜,日複一日,死一般空寂。
秀米已經不記得時間了。
她隻是從湖面上木樁的陰影長短來推測光陰的流動。
天已經變得酷熱難當,島上沒有葦席,亦無蚊帳,到了晚上,連走路都會有一堆一堆的蚊蟲撞到自己的臉上。
她也沒有可以替換的夏衣。
韓六隻得将自己一件長衫的袖子剪去,改成夏裝,讓她湊合着穿。
夏天還好對付,要是到了冬天可怎麼辦? 當然,秀米知道自己沒有必要想得那麼遠。
她很可能看不到冬天。
自從王觀澄死後,她覺得已經熬了幾百年了,可韓六告訴她,時間隻過去了短短的一個多月。
煩悶壓得她透不過氣來。
這天拂曉,當秀米看見濃霧中忽然駛出一艘小船,朝小島駛來時,她竟然興奮地叫了一聲。
那艘小船靠了岸,從船上下來幾個人。
他們手裡各抱着一個封了蓋的酒壇子。
他們把酒壇抱到屋中,又一聲不吭地回到船上,走了。
到了中午時,對面的花家舍又駛來一條船。
船上裝着一些瓜果菜蔬,還有兩尾裝在木桶裡的大鳜魚,一副豬下水,一籠鮮蝦,兩隻活雞。
一個圍着白圍腰的男人,手裡拎着兩把剁肉刀,從船上下來。
這個人沒有随船返回花家舍,而是徑直來到了廚房,吩咐韓六将竈面收拾幹淨,他要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