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面桃花 第一章 六指
關燈
小
中
大
雪名之。
概與霜雪松柏之操合焉。
有雪生而徇通,幼而淑慎,氣吐蘭蕙,目含遠山,清椒惠貞之志,溫婉潤朗之禮,普濟鄉鄰,鹹有稱頌。
及至稍長,喪其慈母,父頗多病,家貧幾無隔夜之炊。
有雪決然獻其冰清玉潔之軀,開門納客,雖有藕污之謗,實乃割股活親。
雅人騷客,皆受其惠,販夫走卒,同被芳澤。
卒為強人所擄,百般蹂躏摧殘,有雪以柏舟之節拒之,竟至于死。
嗚呼哀哉,千古艱難唯一死,傷心豈獨息夫人。
風人所歎,異世同轍,宜刊玄石,或揚芳烈,其辭曰: 國與有立,曰綱與維,誰其改之,姑娘有雪。
奇節聖行,殊途而同歸。
奉親有竹竿之美,宜家備桃夭之德;空山阒其少人,豔骨嘿其無言;銘潛德于幽壤,庶萬代而不彰。
“怎麼樣?”老師問道。
“好。
”秀米說。
“哪裡好?你倒是跟為師說說。
” “全都好。
”秀米道,“隻是一般人恐怕看它不懂。
” 先生遂開心地笑了起來,全然沒有了剛才的悲泣之恸。
秀米知道,不懂,是先生心目中文章的最高境界。
先生有句口頭禅,常常挂在嘴邊:寫文章嘛,就是要讓人看它不懂。
倘若引車賣漿之流都能讀得通,還有什麼稀罕?!不過,在秀米看來,先生這篇墓志銘,寫得還算淺易。
先生從頭至尾給她解釋了一通,又問她哪幾句話寫得最好,秀米說:“‘奉親有竹竿之美’以下五句,堪稱妙絕。
” 老師一聽,哈哈大笑,連連誇她聰慧有悟性,若假以時日,将來必能青出于藍。
最後,又用那隻受了傷的油手摸了摸她的腦袋。
先生正在得意之時,不料師母一挑門簾,走了進來,氣咻咻地往桌邊一坐,僵在那裡,也不說話。
先生就過去拉她,要她起來看看這篇墓志銘,寫得好還是不好。
師母一甩手,怒道:“好什麼好?我看你算是白費了半天的心思。
人家不肯。
” “二十吊錢,他也不肯出麼?”丁樹則道。
“什麼二十吊,我最後讓他給十吊錢,他還是不肯。
” “這又為何?” “那老孫頭,最是摳門。
”丁師母似乎餘怒未消,“他說閨女慘遭橫禍,連殡葬、棺木、和尚道士的錢還不知在哪裡呢,怎麼有錢來作這些無用的勾當?又說姑娘出身寒門,況且尚未嫁人,生平亦無可以旌表之德,墓志一事,可以免了。
隻求一口薄棺材,草草埋了完事。
說來說去,還是不肯出那點錢。
” “這婊子養的,成天關起門來在家裡養漢子,賺那肮髒之錢,我倒有心替她洗刷,這一個上午,寫得我頭暈眼花,他卻如此地不識擡舉。
”先生也動了氣,罵道。
“還有更氣人的呢!”師母将手絹揮了揮,接着說,“我問他十吊錢幹不幹,老頭說,别說十吊,就是你家丁先生寫好了白送給我,我也不能要,又要買石碑,又要找人刻,少不了又要花錢。
” 丁先生一聽,臉漲得像個熟透的茄子,一把抓過那張紙來,就要撕了,師母趕緊起來勸阻:“先别急着撕,我再托人去跟他說說。
” 師母又把那篇墓志銘拿過來,從頭至尾看了一遍,然後深情地凝望着先生,徐徐道:“老丁,你的文章又大有精進了。
” 就在這時,秀米聽見铙钹唢呐之聲由遠而近,從村後朝這邊過來。
師母對丁先生道:“孫姑娘出殡了,咱們也去瞅個熱鬧?” “我不去,要去你去吧。
”丁樹則頹然坐在椅子上,還在那裡生氣。
師母又問秀米去不去。
她看了先生一眼,問道:“先生适才說,要問我什麼事?”丁樹則無力地朝她擺擺手:“這事以後再說。
” 秀米隻得跟着師母出來。
兩人穿過天井來到院外,送葬的隊伍已經到了門口了。
秀米本欲回家,可跟在送葬的人群後面,不知不覺地來到了村口。
她走在最後一個。
一擡頭,看見了孫姑娘的棺木被人高高擡起。
棺木是連夜打造的,還未來得及刷上油漆,她不由得心中就是一沉,心裡道:眼前的這個送殡的場面竟然跟夢中所見一模一樣!正在這時,她看見孟婆婆提着一隻竹籃,站在門口的杏樹下,正在給送葬的人發絹花,花朵是白色的,每人一朵。
等到孟婆婆來到隊伍的最後,籃子已經空了。
孟婆婆笑了笑,把空籃子舉起來,對着秀米晃了晃,道: “這麼巧!偏偏就差你這一朵兒。
” 秀米再也不肯往前走了。
她呆呆地立在那棵亭亭如蓋的大杏樹下,一動不動。
盡管她知道夢中的絹花是黃色的,而孟婆婆籃子裡的是白色的,可她依然驚駭異常,恍若夢寐。
天空高高的,藍得像是要滴下染料來。
她不由得這樣想:盡管她現在是清醒的,但卻未嘗不是一個更大、更遙遠的夢的一部分。
9 寶琛從慶港回來了,帶來了四歲的兒子老虎。
這孩子頭倒不歪,但生性頑劣。
渾身如焦炭一般漆黑,油光锃亮。
身上隻穿一條大紅的短褲,跑起來就像一團滾動的火球。
園子裡到處都是他閃電般的身影,到處都是叮叮咚咚的腳步聲。
由于長年缺乏父親的管教,初來普濟,免不了惹出種種事端。
剛來沒幾天,他就把鄰居家的兩隻蘆花大公雞掐斷了脖子,拎到廚房裡,往地下一摔,對喜鵲說:“炖湯來我喝。
”第二天,他鑽到翠蓮的床下拉了一堆屎,害得翠蓮成天抱怨家裡有一股死耗子的味兒。
他還把花二娘屋檐下的馬蜂捅得炸了窩,他自己毫發無傷,花二娘的臉倒是腫了足足一個月。
那些日子,寶琛每天都忙着在村裡挨家挨戶地登門道歉,口口聲聲要把兒子勒死,可他就是舍不得碰他一個指頭,趁他睡着的時候,還要把他的身體翻過來,在他的屁股上親上好幾口。
可是終于有一天,寶琛還真的差一點就把他給弄死了。
那天晚上,秀米和翠蓮都在母親的房裡,幾個人湊在一塊做針線,忽然看到喜鵲神色慌張地跑上樓來,嘴裡叫道:“不好,不好,寶琛要把老虎勒死了,正在滿屋子找繩子呢!我攔不住他,你們趕緊去個人勸一勸。
” 翠蓮一聽,擱下剪刀就要走,母親喝道:“誰都不許去!”吓得翠蓮直吐舌頭。
喜鵲也怔了一下,僵在門檻邊。
“這孩子,也真該好好管教管教,再不聽話,哪裡來的,還請他回哪裡去!” 母親又說。
這句話分明是說給樓下寶琛聽的,而寶琛在院子裡也果真聽到了。
除了更加賣力地折磨自己的兒子以示忠順之外,他沒有别的辦法。
他把老虎綁在廊下的柱子上,掄起了皮鞭沒頭沒腦地一頓猛抽,打得那小東西哭爹叫娘,咿呀亂叫。
直到那孩子的哭叫一聲弱似一聲,漸漸地沒了動靜,母親才朝翠蓮努努嘴。
秀米跟着翠蓮來到樓下,看見老虎的腦袋已經明顯軟綿綿地耷拉下來。
那寶琛還是打個不停,就像瘋子一般。
翠蓮趕緊過去搶下鞭子,把孩子解下來。
那孩子滿臉都是血,鼻子一張一翕,眼看着隻有進去的氣,沒有出來的氣了。
秀米看見柱子上的紅漆,已經叫他打得落了一地。
翠蓮把孩子抱到自己的床上,又是掐人中,又是噴涼水,好不容易,老虎才喘出一口氣來,叫道:“爹呀!” 寶琛也被吓傻了。
聽到兒子叫爹,他的眼淚嘩嘩直流。
他跪在床邊,把臉埋在兒子的胸口嗚嗚地哭。
秀米不知道寶琛和母親為何生這麼大的氣。
但既然寶琛下得了如此狠手,一定是小東西闖下了什麼大禍。
她去問喜鵲和翠蓮,都推說不知道。
喜鵲說不知道,她真的是不知道。
可翠蓮明顯是欲言又止,嘴角還挂着笑,末了說了一句: “有些事,你還是不知道的好。
省點兒心吧。
” 第二天家裡就恢複了平靜,就像是什麼事也沒有發生過。
母親甚至還讓寶琛把孩子的腳量了尺寸,她要親手給他做一雙布鞋穿。
秀米覺得這個村莊裡正在發生的一切都是神秘的,所有的神秘都對她緘口不語。
她的好奇心,就像一匹小馬駒,已經被喂養得膘肥體壯,不由她做主,就會撒蹄狂奔。
她發誓要把這件事情弄個水落石出。
半個月後的一天,她終于等到了一個機會。
一個吹笛子賣糖餅的人來到了村中。
老虎正蹲在池塘邊玩,看着那個賣糖餅的人直咽口水。
自從遭到父親暴打之後,這孩子忽然走向了另一個極端,成天蔫不唧的,到哪兒都是往地上一蹲,死活不吭氣。
秀米走到他身邊,也蹲下身來,對老虎說:“想不想讓姐姐給你買麥糖吃?”老虎就咧開嘴笑了。
他仍不吱聲。
秀米就過去買了一塊糖芽兒來,放在他鼻子前。
老虎伸手來拿,秀米手一抖,就閃開了。
“告訴我,那天你父親為何下死力氣打你?”秀米朝他眨眼睛。
“爸爸不讓告訴人,死也不能說。
”老虎道。
秀米又把糖芽兒在他眼前晃了一晃,那小東西的口水一下子就流出來了。
“我告訴你,你可不能再告訴别人。
”老虎想了想,終于松了口。
“我誰也不說。
”秀米拍着胸脯說。
“你真的想知道嗎?” “當然是真的。
” “你可一定不能告訴别人。
” “我們拉鈎。
”秀米和他拉了鈎,“這下你可以說了吧?” “你先把糖給我,我才能告訴你。
”老虎說。
秀米就把糖給他。
那孩子接過糖來,塞入口中,嚼了嚼,脖子一縮,就咽下去了。
随後,他拍拍屁股,站起來就要走。
“你還沒告訴我是什麼事呢?”秀米想伸手捉他,可他的身上光溜溜的,又黑又滑,一下沒拽住,讓他跑了。
“沒啦!”老虎跑到池塘的另一端,手指着天,沖着她喊道,“沒啦!變成鳥兒飛啦!” 寶琛這次回慶港接孩子,順道還去了上黨、浦口、青州的一些地方,尋訪父親的下落。
他幾乎把這個州縣附近的小村鎮都找了個遍,還是沒有半點關于父親的消息。
眼看着就到了九月末。
父親出走的時候,地裡的棉花才剛剛開花兒,現在,家家戶戶都傳來了彈棉花的聲音。
有一天,母親和寶琛商量,是不是可以給父親造一座衣冠冢。
寶琛說:“不忙修墳,老爺雖說是瘋子,可也不能說他一準兒就死了。
更何況,他臨出門帶了箱子,還拿走了家中不少銀票,明擺着不是尋死。
” “可我們也不能成天被他這事吊着,心裡七上八下的。
”母親說。
“夫人不要着急,等到了農閑時,我再請人細細查訪便是。
隻要老爺還活着就好。
你若是無端修出這麼一座墳來,老爺突然拎着箱子又回來了,那不是讓人看笑話?” 母親說,她已經問過菩薩了,此事倒也無妨。
再說,依照普濟舊俗,人已走失半年,造墳修墓,死活即可不論,“況他是個瘋子,這世道又亂。
即便是活着,山高水遠,你又能知道他在哪裡?替他造座墳,這事就算了了。
” 寶琛還想争辯,母親就把臉放了下來,“你隻管雇人去修,其餘無需操心。
”吓得寶琛連忙改口,“修,修,我這就去張羅。
” 最終迫使母親放棄修墳決定的,是一個令人不安的消息。
到了月末的一天,長洲陳記米店的老闆派夥計來普濟送信。
這名夥計坐船來到普濟的時候,天已經快黑了。
他說今天早上,不知從哪兒來了兩位青衣僧人,到店裡買米,“其中有一位僧人,長相與你家老爺一般無二。
我家老闆曾來普濟收稻,見過陸老爺一面。
又聽說陸老爺走失半年,正在急急查訪,因此一見僧人,便留了個心眼。
我家主人問他是哪個廟裡的高僧,出家前府上在哪裡,兩人都不言語,隻是催促買米。
因年頭隔得久了,到底是不是你家老爺,我家主人倒也不能斷定。
正巧那天店裡米已售完,新米還沒有舂出來,因此約好先付定金,兩日後再來取米。
他們一走,我家主人覺得此事非同小可,想了半日,就命小的速來報與你們知道。
我家老闆的意思,到了明天,貴府去幾個人,預先躲在店内,後天僧人一到,你們就可以隔窗相認。
如果真是你家老爺,我家主人不枉這一番操心,也算是一件功德;如若不是你家老爺,幸勿怪罪。
” 母親趕緊讓喜鵲弄火做飯,款待夥計。
來人也不推辭,用過酒飯,也不耽擱,讨了松油,打着火把連夜趕回長洲去了。
10 第二天,母親早早起來,帶着秀米、翠蓮和寶琛趕往長江對岸的長洲。
喜鵲和老虎留下來看家。
臨走時,張季元冷不防從後院走了出來,睡眼惺忪的樣子。
臉也沒洗,卻揉着眼屎,拍着寶琛的肩膀說:“我與你們一同前去,如何?” 寶琛先是一愣,繼而問道:“大舅,你知道我們去哪兒嗎?” “知道,你們不是要去長洲買米嗎?”張季元道。
一席話說得母親和翠蓮都笑了起來。
翠蓮對秀米低聲道:“買米?咱家每年佃戶收上來的稻子,賣還來不及呢,這白癡竟然還要咱們去買米!” 寶琛笑道:“我們去買米,你去做什麼?” 張季元說:“我去逛逛,這幾天心裡悶得慌。
” “你若肯去,那是最好,萬一老爺發起瘋來,我一個人真怕是弄他不住。
”寶琛道。
又回頭看看母親,似乎在征詢她的意見。
“既是如此,秀米你就不要去了。
”母親想了想,皺着眉頭道。
母親話音剛落,秀米突然把手裡的一隻青布包裹往地上重重一摔,怒道: “我早就說不想去,你死活要我跟你一塊去,到了這會兒,又不讓了,我也不知你到底是什麼意思?” 她這麼一叫,自己也吓了一跳。
母親呆呆地望着她,半天說不出話來,那眼光就像是不認識她似的。
母女倆目光相遇,就如刀鋒相接,閃避不及,兩雙眼睛像是鏡子一般,照出了各自的内心,兩人都是一愣。
翠蓮趕緊過來勸解道:“一塊去吧。
老爺果真出家當了和尚,隻怕是也勸不回,秀米去了,也好歹能讓他們父女見上一面。
” 母親沒再說什麼,她一個人在前面先走了。
走了幾步,卻又扭過頭來看她,那眼光分明在說:這小蹄子!竟敢當衆與我頂嘴!隻怕她人大心眼多,往後再不能把她當孩子看…… 翠蓮過來拉她,秀米就是不走。
張季元嬉皮笑臉地從地上拾起那個青布包裹,拍去上面的塵土,遞給秀米,給她做鬼臉: “我來給你學個毛驢叫怎麼樣?” 說完,果然咕嘎咕嘎地亂叫了一通,害得秀米死命咬住嘴唇,屏住呼吸,才沒讓自己笑出聲來。
母親和寶琛走在最前面,翠蓮和張季元走在中間,隻有秀米一個人落了單。
普濟地勢低窪,長江在村南二三裡遠的地方通過,遠遠望去,高高的江堤似乎懸在頭頂之上。
很快,秀米就可以看見江中打着補丁的布帆了,江水嘩嘩的聲音也随之變得清晰可聞。
天空陰沉沉的,空氣中已經透出一絲微微的涼意。
大堤下開闊的港汊和水田裡長滿了菱角和鐵鏽般的菖蒲。
成群的白鹭撲棱着翅膀,點水而飛。
秀米不知道翠蓮和張季元在說些什麼,隻聽他們不時傳出笑聲來,翠蓮還時不時地捶上張季元一拳。
每當這時,張季元就掉過頭來看她。
秀米心頭的那股火氣又在往上蹿,她覺得所有的人和事都有一圈鐵幕橫在她眼前,她隻能看到一些枝節,卻無法知道它的來龍去脈。
她長這麼大,還沒有一件事讓她覺得是明明白白的,比如說,張季元和翠蓮在說笑,她隻能聽見他們笑,卻不知他們為什麼笑,等到她走近了,那兩個人卻突然不說話了。
秀米就像是跟自己賭氣似的,故意放慢了腳步,可前頭兩個人見她落得遠了,又會站在那兒等她。
等到她走近了,他們也不理會她,仍舊往前走,說着話,不時回頭看她一兩眼。
快到渡口的時候,秀米忽然看見兩個人站住不動了。
在他們前面,母親和寶琛已經走上了高高的堤壩。
她看見翠蓮将一隻手搭在張季元的肩膀上,将鞋子脫下來,倒掉裡面的沙子。
她竟然把手搭在他的肩膀上!而張季元竟然也用一隻手托起她的胳膊,他們竟然還在笑。
他們根本就沒有理會她的存在,他們又接着往前走了。
她開始在心裡用最惡毒的念頭詛咒他們,而每一個念頭都會觸及到她内心最隐秘的黑暗。
渡口上風高浪急,渾濁的水流層層疊疊湧向岸邊,簌簌有聲。
譚水金已經在船上挂帆了,寶琛也在那幫忙。
小黃毛譚四正從屋裡搬出闆凳來,請母親坐着歇息。
高彩霞手裡端着一隻盤子,請母親嘗一嘗她剛蒸出來的米糕。
翠蓮和張季元隔着一艘倒扣的小木筏,兩人面朝晦暗的江面,不知何故,都不說話。
看見秀米從大堤上下來,翠蓮就向她招手。
“你怎麼走得這麼慢?”翠蓮說。
秀米沒有接話。
她發現翠蓮說話的語調不一樣了。
她紅撲撲的臉暈不一樣了。
她的暢快而興奮的神色不一樣了。
秀米覺得自己的心不斷往下沉。
我是一個傻瓜,一個傻瓜,傻瓜。
在他們的眼裡,我就是一個傻瓜。
秀米手裡捏弄着衣襟,反反複複地念叨着這幾句話。
好在高彩霞端着米糕朝她走來了。
她讓秀米吃米糕,又讓譚四叫她姐姐,那小黃毛隻是嘿嘿地笑。
水金很快升好了帆,招呼他們上船了。
當時江面上東南風正急,渡船在風浪中颠簸搖晃。
秀米走上跳闆,張季元就從身後過來扶她,秀米惱怒地将他的手甩開,嘴裡叫道: “不要你管!” 她這一叫,弄得滿船的人都吃驚地看着她。
一路上誰都不說話。
船到江心,太陽從厚厚的雲層裡露了臉,透過帆船的竹篷,像銅錢一樣在船艙裡跳躍。
張季元背對着她。
陽光将一道道水紋投射在他的青布長衫上,随着船體的颠簸而閃閃爍爍。
他們抵達長洲的時候,已經過了中午了。
陳記米店坐落在一汪山泉沖刷而成的深潭邊。
潭水清澈,水霧彌漫。
一座老舊的水車吱吱轉動,四周一片靜谧。
潭邊一處茂密的竹林,一直延伸到半山腰上。
老闆陳修己和那個夥計早早迎候在店門前。
母親讓寶琛拿出預先備好的一錠銀子,交與陳老闆,權作謝禮。
那陳老闆與寶琛謙來讓去費了半天口舌,死活不肯收。
幾個人寒暄多時,陳修己就帶着他們穿過那片竹林,來到竹林後邊的小院歇腳。
這是一座幽僻精緻的小院。
院中一口水井,一個木架長廊,廊架上綴着幾隻紅透了的大南瓜。
他們在堂前待茶。
老闆說,這座小院已經空關了一年多了,屋頂上挂滿了蜘蛛,今天上午他剛叫人打掃了一遍,“你們權且湊合着對付一兩個晚上。
” 翠蓮問起,這座小院倒也幹淨别緻,怎麼會沒人住?老闆呆呆地看了她半晌,似乎不知從何說起,長歎了一聲,就擡起衣袖來拭淚。
母親見狀趕緊瞪了翠蓮一眼,岔開話頭,問起了米店的生意。
老闆看來悲不自勝,胡亂答了幾句話,借口有事,就先走了。
秀米和翠蓮住在西屋,有一扇窗戶通向院子。
窗下有一個五鬥櫥,櫥子上擺着各種物件,但被一塊紅綢布遮住了。
她正想揭開綢布看看,忽然看見張季元一個人探頭探腦地走到了院子裡。
他似乎對這裡的一切都感到新鮮。
走到木架廊下,用手指輕輕地碰了碰懸在頭頂的南瓜。
然後,他看見木架下擱着一張孩子用的竹制搖床,就用腳踢了踢。
廚房邊擺着兩隻盛水的大缸,張季元揭開蓋子朝裡面看了看。
最後,他來到那口井邊,趴在那口井上,一看就是好半天。
這個白癡,一個人在院子裡東瞅西看,也不知道他在看什麼。
翠蓮倒在床上,沒話找話地跟秀米唠叨。
秀米似乎還在為早上的事生氣,因此對她不理不睬,勉強說上一兩句,也是話裡帶刺,連她自己都覺得有點過分。
翠蓮倒是步步地退讓,假裝聽不懂她的話,歪在床上看着她笑。
母親進屋來找梳子,她連看也不看她,兀自站在窗前,一動不動。
母親像是換了一個人似的,又是摸她的頭,又是捏她的手,最後輕輕地摟着她的肩膀道:“走,到我屋裡去陪我說說話。
你别說,住在這麼個小院裡真還有點瘆人呢。
” 晚飯就安排在米店裡。
一張八仙桌緊挨着揚秕谷的風箱。
在風箱的另一側,是舂米用的大石臼,四周的牆上挂滿了大大小小的網篩和竹匾,牆角有一個稻箱,一撂巴鬥。
空氣中飄滿了細細的糠粒,嗆得人直咳嗽。
飯菜還算豐盛,陳老闆還特地弄來了一隻山雞。
母親一邊和老闆說着話,一邊往秀米的碗裡夾菜,同時拿眼角的餘光斜斜地兜着她。
母親對她這麼好,還是第一次。
她的鼻子酸酸的。
擡頭看了母親一眼,她的眼睛裡竟然也是亮晶晶的。
吃完飯,張季元一個人先走了。
母親和寶琛陪着陳老闆沒完沒了地說話,秀米問翠蓮走不走。
翠蓮手裡抓着一隻雞腦袋,正在用力地吮吸着,她說她待會兒要幫着人家收拾碗筷。
秀米隻得一個人出來。
她擔心在回屋的路上遇到張季元,就站在門外的一棵松樹下,無所用心地看着山坳裡的燈火,腦子裡亂七八糟地想着白天的事。
那燈光像是星星撒下的金粉,浮在黑黢黢的樹林裡,看得她的心都浮起來了。
她的心更亂了。
她估計張季元差不多已經回到那座小院了,才沿着米店山牆下的一條小路往前走。
走到那個黑森森的竹林邊上,她看見張季元正坐在一塊石頭上吸煙。
他果然在那兒等她。
跟她隐隐約約的預感一樣。
天哪,他真的在這兒!她的心又怦怦地跳了起來。
她屏住呼吸,從他的身邊經過。
那白癡還在那兒吸煙,紅紅的煙火一閃一滅。
她走得再慢也沒有用。
那白癡什麼話也沒說。
他難道沒有看見我嗎? 就在秀米走過竹林的同時,張季元忽然沒來由地歎了一口氣,站起身來,道: “這陳老闆,家裡剛死了人。
” 就這樣,秀米站住了。
她回過身來,看着她的表哥,問道:“誰告訴你的?” “沒人告訴我。
”張季元朝她走過來。
“那你怎麼知道?” “我當然知道。
”張季元說,“而且不止死了一個人。
” “你自己胡編罷了,你憑什麼說人家死了人?” “我來說給你聽,你看看有沒有道理。
” 他們在這麼說話的時候,實際上已經并排地走在竹林裡,竹林裡已經有了露水,濕濕的竹枝不時碰到她的頭,她就用手格開。
因為說起一樁與自己毫無關系的事,她劇烈跳動的心此刻安甯下來。
張季元說:“你還記得翠蓮問那陳修己,這麼好的小院為什麼沒人住,老闆擡手拭淚嗎?” “記得……”秀米低聲道。
她不再害羞了。
即便是表哥的胳膊碰着她,她也不害羞。
“我剛才在院子裡看見,南瓜架下擱着一隻孩子睡過的搖床,說明這個院子裡是曾經有過孩子的。
” “那孩子到哪裡去了?” “死了。
”張季元說。
“怎麼會呢?”秀米吓了一跳,停下腳步,一動不動地看着她的表哥。
“你聽我慢慢說。
”張季元那蒼白的臉上掠過一絲笑容。
他們倆又接着往前走了。
“院子裡有口井。
我去仔細地察看過,那是一口死井,早已被石頭填平了。
”張季元道。
“可他們幹嗎要把井填死了呢?” “這井裡死過人。
” “你是說那孩子掉到井裡淹死了?” “那井壁很高,而且有井蓋,井蓋上壓着大石頭,孩子是不可能掉進去的。
”張季元伸手替秀米擋住紛披的竹枝,卻碰到了她的發髻。
“那你說,孩子是怎麼死的?” “病死的,”張季元說,“我和寶琛住的那間廂房,牆上貼着祛病符,說明孩子病很重,陳老闆還替他做了降神會,請了巫婆來驅鬼。
但那孩子還是死了。
” “那死在井裡的又是誰?” “孩子的母親。
她是投井死的。
” “後來,陳老闆就把井填實了。
”秀米說。
“是這樣。
” “後來,陳老闆在這座房子裡也住不下去了。
” “是這樣。
”張季元說。
他忽然停了下來,轉過身來,看着她。
他們眼看着就要走出這片幽暗的竹林了。
月亮已褪去了赤紅色的浮暈,像被水洗過一般。
她聽見流水不知在什麼地方響着。
“你害不害怕?”張季元柔聲問她。
他的嗓子裡似乎卡了什麼東西似的。
“害怕。
”她的聲音低得自己也聽不見。
張季元就把一隻手搭在她的肩膀上,說:“不要怕。
” 在這一刹那,她又聞到了他腋窩下的那股煙味。
她聽見自己的肩胛骨咯咯作響。
任憑她怎樣凝神屏息,她的喘息聲還是加重了。
竹林的喧響,清朗的月色,石縫中淙淙流淌的泉水都變成了能夠聽懂的語言。
她已經在心裡暗暗打定了主意:不管表哥說什麼,她都答應;不管表哥做什麼,她的眼睛和心都将保持沉默。
她又想起了許多天前的那個夢。
她在夢中問他,門在哪兒?表哥把手放在她的裙子裡,喃喃地說,門在這兒…… “妹妹……”張季元看着她的臉,似乎正在做一個重大的決定。
秀米看見他眉頭緊鎖,神情駭異,在月光下,那張臉顯得痛苦而憂郁。
“嗯。
”秀米應了一聲,擡頭望着他。
“不要怕。
”終于,張季元笑了笑,拍了拍她的肩膀,将那隻手挪開了。
他們走出了那片竹林,來到了小院的門前。
表哥遲疑了一會兒,問她想不想在門口坐一會兒,秀米就說:“好。
” 兩人并肩坐在門檻上。
張季元又在往煙鬥裡裝煙絲。
秀米将雙肘支在膝蓋上,托着兩腮。
山風吹在她臉上,既憂傷又暢快。
表哥問她平時讀什麼書,有沒有去過梅城,又問她為什麼平時總是愁眉不展,滿臉心事。
他問什麼,她答什麼。
可凡是秀米問他的問題,張季元一概避而不答。
秀米問他到底是哪裡人,到普濟幹什麼來了,因何要去找那個六個指頭的人,那天在夏莊薛舉人家幹什麼。
張季元不是答非所問,就是嘿嘿地笑,什麼話都不說。
不過,當秀米說起那天在池塘邊看見一個釣魚的人時,張季元的臉突然就變了。
他仔細地詢問了每一個細節,嘴裡狐疑道:奇怪,他既是在那兒釣魚,釣竿上怎麼會沒有鈎線呢? “你還記得他長得什麼樣子嗎?”張季元急切地問道,一下子從門檻上站了起來,把秀米吓了一跳。
“穿着黑布道袍,頭戴一頂舊氈帽,是個駝背。
”秀米回憶說,“我見他蹲在葦叢中探頭探腦……” “糟糕!”張季元的嘴裡支支吾吾,“難道是他?” “你認識他?”秀米問。
現在,她真的有點害怕了。
“這事你為什麼不早點告訴我?!”張季元黑着臉道。
這時,他已經完全變成了另外一個人。
秀米沒有吱聲。
她知道,對張季元來說,此事顯然關系重大。
“不行,”張季元自語道,“不行,我得馬上趕回去。
” “可這會兒渡口已經沒有船啦。
”秀米道。
“糟糕,恐怕要出事……”張季元愣愣地看着她,一時顯得不知所措。
就在這時,他們都聽見了竹林裡的說話聲,馬燈的光亮忽明忽暗。
母親和寶琛他們回來了。
張季元陰沉着臉,什麼話也沒說,一個人獨自進屋去了。
這個白癡!怎麼會忽然跟人翻起臉來?秀米怅然若失地回到房中,點了燈,兀自站在窗口。
心裡恨恨的,可她的臉還是那麼燙。
她有些後悔,不該提起那個釣魚的駝背。
翠蓮端來了一盆水,讓她洗臉,秀米也不理她。
翠蓮道:“你睡不睡?今天走了一天的路,累得像死狗一樣。
你不睡,我可要先睡了。
”說完,她脫去衣裳,倒在床上睡了。
秀米手無意中觸碰到了五鬥櫥上紅布蓋着的一件什麼東西。
這個陳老闆也真是蹊跷,好端端的東西,蓋上紅綢布幹什麼?她輕輕地碰了碰紅布下的那個東西,軟軟的,像是女人梳妝用的香囊。
她揭開綢布一看,吓得渾身一激靈,不由得失聲叫了起來。
那是一雙小孩穿的老虎鞋。
翠蓮一骨碌從床上坐起來,吓得也張大了嘴,呆呆地看着她。
過了半天,秀米才對翠蓮道:“你說,這房子裡到了晚上會不會鬧鬼?” “鬧鬼?好好的,鬧什麼鬼!”翠蓮一臉驚愕地看着她,目光也有點飄忽起來。
“這房子裡,不久前剛死過一個孩子。
”秀米道。
她覺得滿屋子都是那個病孩的影子。
秀米連臉也沒洗,就跳到床上去了。
“你可吓不住我。
”翠蓮笑了起來,“我膽子大是出了名的,你想動什麼歪腦筋來唬我,沒那麼容易。
” “你什麼都不怕嗎?” “什麼都不怕。
”翠蓮說。
她說,有一次在逃跑途中,在一座墳地裡睡了一個晚上。
早晨她快要醒的時候,覺得有什麼東西在弄她的頭發,她伸手一摸,就摸到了一個圓滾滾的東西。
“你猜它是什麼?” “不知道。
” “一條黑綠黑綠的大蟒蛇。
我睜開眼,那鬼東西正用它的舌頭舔我的臉呢。
”翠蓮得意地說,“這事要叫你遇上,還不要吓死好幾回去。
” “蛇有什麼好怕的,若是我遇見了,我也不怕。
”秀米說。
“那你是怕鬼了?” 秀米想了想,在被窩裡側過臉來看了看她,又轉過臉去看着帳頂,嘴裡喃喃道:“單單是鬼,我興許還不怕,最怕那鬼不像鬼,人不像人的東西。
” “那就是張季元了?” 兩個人哈哈大笑起來,笑得摟作了一團。
兩人鬧了一陣,秀米覺得一點也不害怕了,心裡也暢快了許多。
笑夠了之後,秀米忽然來了興緻,對翠蓮道:“我來與你說一樁事情,看看你到底是怕,還是不怕。
” “随你說什麼,吓不倒我。
” “你去上馬桶……” “我這會兒又沒尿,上什麼馬桶?”翠蓮愣了一下,目光就有點遲疑。
秀米說:“我不是叫你上馬桶,而是說,待會兒你想尿了,起來上馬桶。
這房中除了我們兩個人之外,沒有第三個人,對不對?” “這不是明擺着嗎?除了咱倆
概與霜雪松柏之操合焉。
有雪生而徇通,幼而淑慎,氣吐蘭蕙,目含遠山,清椒惠貞之志,溫婉潤朗之禮,普濟鄉鄰,鹹有稱頌。
及至稍長,喪其慈母,父頗多病,家貧幾無隔夜之炊。
有雪決然獻其冰清玉潔之軀,開門納客,雖有藕污之謗,實乃割股活親。
雅人騷客,皆受其惠,販夫走卒,同被芳澤。
卒為強人所擄,百般蹂躏摧殘,有雪以柏舟之節拒之,竟至于死。
嗚呼哀哉,千古艱難唯一死,傷心豈獨息夫人。
風人所歎,異世同轍,宜刊玄石,或揚芳烈,其辭曰: 國與有立,曰綱與維,誰其改之,姑娘有雪。
奇節聖行,殊途而同歸。
奉親有竹竿之美,宜家備桃夭之德;空山阒其少人,豔骨嘿其無言;銘潛德于幽壤,庶萬代而不彰。
“怎麼樣?”老師問道。
“好。
”秀米說。
“哪裡好?你倒是跟為師說說。
” “全都好。
”秀米道,“隻是一般人恐怕看它不懂。
” 先生遂開心地笑了起來,全然沒有了剛才的悲泣之恸。
秀米知道,不懂,是先生心目中文章的最高境界。
先生有句口頭禅,常常挂在嘴邊:寫文章嘛,就是要讓人看它不懂。
倘若引車賣漿之流都能讀得通,還有什麼稀罕?!不過,在秀米看來,先生這篇墓志銘,寫得還算淺易。
先生從頭至尾給她解釋了一通,又問她哪幾句話寫得最好,秀米說:“‘奉親有竹竿之美’以下五句,堪稱妙絕。
” 老師一聽,哈哈大笑,連連誇她聰慧有悟性,若假以時日,将來必能青出于藍。
最後,又用那隻受了傷的油手摸了摸她的腦袋。
先生正在得意之時,不料師母一挑門簾,走了進來,氣咻咻地往桌邊一坐,僵在那裡,也不說話。
先生就過去拉她,要她起來看看這篇墓志銘,寫得好還是不好。
師母一甩手,怒道:“好什麼好?我看你算是白費了半天的心思。
人家不肯。
” “二十吊錢,他也不肯出麼?”丁樹則道。
“什麼二十吊,我最後讓他給十吊錢,他還是不肯。
” “這又為何?” “那老孫頭,最是摳門。
”丁師母似乎餘怒未消,“他說閨女慘遭橫禍,連殡葬、棺木、和尚道士的錢還不知在哪裡呢,怎麼有錢來作這些無用的勾當?又說姑娘出身寒門,況且尚未嫁人,生平亦無可以旌表之德,墓志一事,可以免了。
隻求一口薄棺材,草草埋了完事。
說來說去,還是不肯出那點錢。
” “這婊子養的,成天關起門來在家裡養漢子,賺那肮髒之錢,我倒有心替她洗刷,這一個上午,寫得我頭暈眼花,他卻如此地不識擡舉。
”先生也動了氣,罵道。
“還有更氣人的呢!”師母将手絹揮了揮,接着說,“我問他十吊錢幹不幹,老頭說,别說十吊,就是你家丁先生寫好了白送給我,我也不能要,又要買石碑,又要找人刻,少不了又要花錢。
” 丁先生一聽,臉漲得像個熟透的茄子,一把抓過那張紙來,就要撕了,師母趕緊起來勸阻:“先别急着撕,我再托人去跟他說說。
” 師母又把那篇墓志銘拿過來,從頭至尾看了一遍,然後深情地凝望着先生,徐徐道:“老丁,你的文章又大有精進了。
” 就在這時,秀米聽見铙钹唢呐之聲由遠而近,從村後朝這邊過來。
師母對丁先生道:“孫姑娘出殡了,咱們也去瞅個熱鬧?” “我不去,要去你去吧。
”丁樹則頹然坐在椅子上,還在那裡生氣。
師母又問秀米去不去。
她看了先生一眼,問道:“先生适才說,要問我什麼事?”丁樹則無力地朝她擺擺手:“這事以後再說。
” 秀米隻得跟着師母出來。
兩人穿過天井來到院外,送葬的隊伍已經到了門口了。
秀米本欲回家,可跟在送葬的人群後面,不知不覺地來到了村口。
她走在最後一個。
一擡頭,看見了孫姑娘的棺木被人高高擡起。
棺木是連夜打造的,還未來得及刷上油漆,她不由得心中就是一沉,心裡道:眼前的這個送殡的場面竟然跟夢中所見一模一樣!正在這時,她看見孟婆婆提着一隻竹籃,站在門口的杏樹下,正在給送葬的人發絹花,花朵是白色的,每人一朵。
等到孟婆婆來到隊伍的最後,籃子已經空了。
孟婆婆笑了笑,把空籃子舉起來,對着秀米晃了晃,道: “這麼巧!偏偏就差你這一朵兒。
” 秀米再也不肯往前走了。
她呆呆地立在那棵亭亭如蓋的大杏樹下,一動不動。
盡管她知道夢中的絹花是黃色的,而孟婆婆籃子裡的是白色的,可她依然驚駭異常,恍若夢寐。
天空高高的,藍得像是要滴下染料來。
她不由得這樣想:盡管她現在是清醒的,但卻未嘗不是一個更大、更遙遠的夢的一部分。
9 寶琛從慶港回來了,帶來了四歲的兒子老虎。
這孩子頭倒不歪,但生性頑劣。
渾身如焦炭一般漆黑,油光锃亮。
身上隻穿一條大紅的短褲,跑起來就像一團滾動的火球。
園子裡到處都是他閃電般的身影,到處都是叮叮咚咚的腳步聲。
由于長年缺乏父親的管教,初來普濟,免不了惹出種種事端。
剛來沒幾天,他就把鄰居家的兩隻蘆花大公雞掐斷了脖子,拎到廚房裡,往地下一摔,對喜鵲說:“炖湯來我喝。
”第二天,他鑽到翠蓮的床下拉了一堆屎,害得翠蓮成天抱怨家裡有一股死耗子的味兒。
他還把花二娘屋檐下的馬蜂捅得炸了窩,他自己毫發無傷,花二娘的臉倒是腫了足足一個月。
那些日子,寶琛每天都忙着在村裡挨家挨戶地登門道歉,口口聲聲要把兒子勒死,可他就是舍不得碰他一個指頭,趁他睡着的時候,還要把他的身體翻過來,在他的屁股上親上好幾口。
可是終于有一天,寶琛還真的差一點就把他給弄死了。
那天晚上,秀米和翠蓮都在母親的房裡,幾個人湊在一塊做針線,忽然看到喜鵲神色慌張地跑上樓來,嘴裡叫道:“不好,不好,寶琛要把老虎勒死了,正在滿屋子找繩子呢!我攔不住他,你們趕緊去個人勸一勸。
” 翠蓮一聽,擱下剪刀就要走,母親喝道:“誰都不許去!”吓得翠蓮直吐舌頭。
喜鵲也怔了一下,僵在門檻邊。
“這孩子,也真該好好管教管教,再不聽話,哪裡來的,還請他回哪裡去!” 母親又說。
這句話分明是說給樓下寶琛聽的,而寶琛在院子裡也果真聽到了。
除了更加賣力地折磨自己的兒子以示忠順之外,他沒有别的辦法。
他把老虎綁在廊下的柱子上,掄起了皮鞭沒頭沒腦地一頓猛抽,打得那小東西哭爹叫娘,咿呀亂叫。
直到那孩子的哭叫一聲弱似一聲,漸漸地沒了動靜,母親才朝翠蓮努努嘴。
秀米跟着翠蓮來到樓下,看見老虎的腦袋已經明顯軟綿綿地耷拉下來。
那寶琛還是打個不停,就像瘋子一般。
翠蓮趕緊過去搶下鞭子,把孩子解下來。
那孩子滿臉都是血,鼻子一張一翕,眼看着隻有進去的氣,沒有出來的氣了。
秀米看見柱子上的紅漆,已經叫他打得落了一地。
翠蓮把孩子抱到自己的床上,又是掐人中,又是噴涼水,好不容易,老虎才喘出一口氣來,叫道:“爹呀!” 寶琛也被吓傻了。
聽到兒子叫爹,他的眼淚嘩嘩直流。
他跪在床邊,把臉埋在兒子的胸口嗚嗚地哭。
秀米不知道寶琛和母親為何生這麼大的氣。
但既然寶琛下得了如此狠手,一定是小東西闖下了什麼大禍。
她去問喜鵲和翠蓮,都推說不知道。
喜鵲說不知道,她真的是不知道。
可翠蓮明顯是欲言又止,嘴角還挂着笑,末了說了一句: “有些事,你還是不知道的好。
省點兒心吧。
” 第二天家裡就恢複了平靜,就像是什麼事也沒有發生過。
母親甚至還讓寶琛把孩子的腳量了尺寸,她要親手給他做一雙布鞋穿。
秀米覺得這個村莊裡正在發生的一切都是神秘的,所有的神秘都對她緘口不語。
她的好奇心,就像一匹小馬駒,已經被喂養得膘肥體壯,不由她做主,就會撒蹄狂奔。
她發誓要把這件事情弄個水落石出。
半個月後的一天,她終于等到了一個機會。
一個吹笛子賣糖餅的人來到了村中。
老虎正蹲在池塘邊玩,看着那個賣糖餅的人直咽口水。
自從遭到父親暴打之後,這孩子忽然走向了另一個極端,成天蔫不唧的,到哪兒都是往地上一蹲,死活不吭氣。
秀米走到他身邊,也蹲下身來,對老虎說:“想不想讓姐姐給你買麥糖吃?”老虎就咧開嘴笑了。
他仍不吱聲。
秀米就過去買了一塊糖芽兒來,放在他鼻子前。
老虎伸手來拿,秀米手一抖,就閃開了。
“告訴我,那天你父親為何下死力氣打你?”秀米朝他眨眼睛。
“爸爸不讓告訴人,死也不能說。
”老虎道。
秀米又把糖芽兒在他眼前晃了一晃,那小東西的口水一下子就流出來了。
“我告訴你,你可不能再告訴别人。
”老虎想了想,終于松了口。
“我誰也不說。
”秀米拍着胸脯說。
“你真的想知道嗎?” “當然是真的。
” “你可一定不能告訴别人。
” “我們拉鈎。
”秀米和他拉了鈎,“這下你可以說了吧?” “你先把糖給我,我才能告訴你。
”老虎說。
秀米就把糖給他。
那孩子接過糖來,塞入口中,嚼了嚼,脖子一縮,就咽下去了。
随後,他拍拍屁股,站起來就要走。
“你還沒告訴我是什麼事呢?”秀米想伸手捉他,可他的身上光溜溜的,又黑又滑,一下沒拽住,讓他跑了。
“沒啦!”老虎跑到池塘的另一端,手指着天,沖着她喊道,“沒啦!變成鳥兒飛啦!” 寶琛這次回慶港接孩子,順道還去了上黨、浦口、青州的一些地方,尋訪父親的下落。
他幾乎把這個州縣附近的小村鎮都找了個遍,還是沒有半點關于父親的消息。
眼看着就到了九月末。
父親出走的時候,地裡的棉花才剛剛開花兒,現在,家家戶戶都傳來了彈棉花的聲音。
有一天,母親和寶琛商量,是不是可以給父親造一座衣冠冢。
寶琛說:“不忙修墳,老爺雖說是瘋子,可也不能說他一準兒就死了。
更何況,他臨出門帶了箱子,還拿走了家中不少銀票,明擺着不是尋死。
” “可我們也不能成天被他這事吊着,心裡七上八下的。
”母親說。
“夫人不要着急,等到了農閑時,我再請人細細查訪便是。
隻要老爺還活着就好。
你若是無端修出這麼一座墳來,老爺突然拎着箱子又回來了,那不是讓人看笑話?” 母親說,她已經問過菩薩了,此事倒也無妨。
再說,依照普濟舊俗,人已走失半年,造墳修墓,死活即可不論,“況他是個瘋子,這世道又亂。
即便是活着,山高水遠,你又能知道他在哪裡?替他造座墳,這事就算了了。
” 寶琛還想争辯,母親就把臉放了下來,“你隻管雇人去修,其餘無需操心。
”吓得寶琛連忙改口,“修,修,我這就去張羅。
” 最終迫使母親放棄修墳決定的,是一個令人不安的消息。
到了月末的一天,長洲陳記米店的老闆派夥計來普濟送信。
這名夥計坐船來到普濟的時候,天已經快黑了。
他說今天早上,不知從哪兒來了兩位青衣僧人,到店裡買米,“其中有一位僧人,長相與你家老爺一般無二。
我家老闆曾來普濟收稻,見過陸老爺一面。
又聽說陸老爺走失半年,正在急急查訪,因此一見僧人,便留了個心眼。
我家主人問他是哪個廟裡的高僧,出家前府上在哪裡,兩人都不言語,隻是催促買米。
因年頭隔得久了,到底是不是你家老爺,我家主人倒也不能斷定。
正巧那天店裡米已售完,新米還沒有舂出來,因此約好先付定金,兩日後再來取米。
他們一走,我家主人覺得此事非同小可,想了半日,就命小的速來報與你們知道。
我家老闆的意思,到了明天,貴府去幾個人,預先躲在店内,後天僧人一到,你們就可以隔窗相認。
如果真是你家老爺,我家主人不枉這一番操心,也算是一件功德;如若不是你家老爺,幸勿怪罪。
” 母親趕緊讓喜鵲弄火做飯,款待夥計。
來人也不推辭,用過酒飯,也不耽擱,讨了松油,打着火把連夜趕回長洲去了。
10 第二天,母親早早起來,帶着秀米、翠蓮和寶琛趕往長江對岸的長洲。
喜鵲和老虎留下來看家。
臨走時,張季元冷不防從後院走了出來,睡眼惺忪的樣子。
臉也沒洗,卻揉着眼屎,拍着寶琛的肩膀說:“我與你們一同前去,如何?” 寶琛先是一愣,繼而問道:“大舅,你知道我們去哪兒嗎?” “知道,你們不是要去長洲買米嗎?”張季元道。
一席話說得母親和翠蓮都笑了起來。
翠蓮對秀米低聲道:“買米?咱家每年佃戶收上來的稻子,賣還來不及呢,這白癡竟然還要咱們去買米!” 寶琛笑道:“我們去買米,你去做什麼?” 張季元說:“我去逛逛,這幾天心裡悶得慌。
” “你若肯去,那是最好,萬一老爺發起瘋來,我一個人真怕是弄他不住。
”寶琛道。
又回頭看看母親,似乎在征詢她的意見。
“既是如此,秀米你就不要去了。
”母親想了想,皺着眉頭道。
母親話音剛落,秀米突然把手裡的一隻青布包裹往地上重重一摔,怒道: “我早就說不想去,你死活要我跟你一塊去,到了這會兒,又不讓了,我也不知你到底是什麼意思?” 她這麼一叫,自己也吓了一跳。
母親呆呆地望着她,半天說不出話來,那眼光就像是不認識她似的。
母女倆目光相遇,就如刀鋒相接,閃避不及,兩雙眼睛像是鏡子一般,照出了各自的内心,兩人都是一愣。
翠蓮趕緊過來勸解道:“一塊去吧。
老爺果真出家當了和尚,隻怕是也勸不回,秀米去了,也好歹能讓他們父女見上一面。
” 母親沒再說什麼,她一個人在前面先走了。
走了幾步,卻又扭過頭來看她,那眼光分明在說:這小蹄子!竟敢當衆與我頂嘴!隻怕她人大心眼多,往後再不能把她當孩子看…… 翠蓮過來拉她,秀米就是不走。
張季元嬉皮笑臉地從地上拾起那個青布包裹,拍去上面的塵土,遞給秀米,給她做鬼臉: “我來給你學個毛驢叫怎麼樣?” 說完,果然咕嘎咕嘎地亂叫了一通,害得秀米死命咬住嘴唇,屏住呼吸,才沒讓自己笑出聲來。
母親和寶琛走在最前面,翠蓮和張季元走在中間,隻有秀米一個人落了單。
普濟地勢低窪,長江在村南二三裡遠的地方通過,遠遠望去,高高的江堤似乎懸在頭頂之上。
很快,秀米就可以看見江中打着補丁的布帆了,江水嘩嘩的聲音也随之變得清晰可聞。
天空陰沉沉的,空氣中已經透出一絲微微的涼意。
大堤下開闊的港汊和水田裡長滿了菱角和鐵鏽般的菖蒲。
成群的白鹭撲棱着翅膀,點水而飛。
秀米不知道翠蓮和張季元在說些什麼,隻聽他們不時傳出笑聲來,翠蓮還時不時地捶上張季元一拳。
每當這時,張季元就掉過頭來看她。
秀米心頭的那股火氣又在往上蹿,她覺得所有的人和事都有一圈鐵幕橫在她眼前,她隻能看到一些枝節,卻無法知道它的來龍去脈。
她長這麼大,還沒有一件事讓她覺得是明明白白的,比如說,張季元和翠蓮在說笑,她隻能聽見他們笑,卻不知他們為什麼笑,等到她走近了,那兩個人卻突然不說話了。
秀米就像是跟自己賭氣似的,故意放慢了腳步,可前頭兩個人見她落得遠了,又會站在那兒等她。
等到她走近了,他們也不理會她,仍舊往前走,說着話,不時回頭看她一兩眼。
快到渡口的時候,秀米忽然看見兩個人站住不動了。
在他們前面,母親和寶琛已經走上了高高的堤壩。
她看見翠蓮将一隻手搭在張季元的肩膀上,将鞋子脫下來,倒掉裡面的沙子。
她竟然把手搭在他的肩膀上!而張季元竟然也用一隻手托起她的胳膊,他們竟然還在笑。
他們根本就沒有理會她的存在,他們又接着往前走了。
她開始在心裡用最惡毒的念頭詛咒他們,而每一個念頭都會觸及到她内心最隐秘的黑暗。
渡口上風高浪急,渾濁的水流層層疊疊湧向岸邊,簌簌有聲。
譚水金已經在船上挂帆了,寶琛也在那幫忙。
小黃毛譚四正從屋裡搬出闆凳來,請母親坐着歇息。
高彩霞手裡端着一隻盤子,請母親嘗一嘗她剛蒸出來的米糕。
翠蓮和張季元隔着一艘倒扣的小木筏,兩人面朝晦暗的江面,不知何故,都不說話。
看見秀米從大堤上下來,翠蓮就向她招手。
“你怎麼走得這麼慢?”翠蓮說。
秀米沒有接話。
她發現翠蓮說話的語調不一樣了。
她紅撲撲的臉暈不一樣了。
她的暢快而興奮的神色不一樣了。
秀米覺得自己的心不斷往下沉。
我是一個傻瓜,一個傻瓜,傻瓜。
在他們的眼裡,我就是一個傻瓜。
秀米手裡捏弄着衣襟,反反複複地念叨着這幾句話。
好在高彩霞端着米糕朝她走來了。
她讓秀米吃米糕,又讓譚四叫她姐姐,那小黃毛隻是嘿嘿地笑。
水金很快升好了帆,招呼他們上船了。
當時江面上東南風正急,渡船在風浪中颠簸搖晃。
秀米走上跳闆,張季元就從身後過來扶她,秀米惱怒地将他的手甩開,嘴裡叫道: “不要你管!” 她這一叫,弄得滿船的人都吃驚地看着她。
一路上誰都不說話。
船到江心,太陽從厚厚的雲層裡露了臉,透過帆船的竹篷,像銅錢一樣在船艙裡跳躍。
張季元背對着她。
陽光将一道道水紋投射在他的青布長衫上,随着船體的颠簸而閃閃爍爍。
他們抵達長洲的時候,已經過了中午了。
陳記米店坐落在一汪山泉沖刷而成的深潭邊。
潭水清澈,水霧彌漫。
一座老舊的水車吱吱轉動,四周一片靜谧。
潭邊一處茂密的竹林,一直延伸到半山腰上。
老闆陳修己和那個夥計早早迎候在店門前。
母親讓寶琛拿出預先備好的一錠銀子,交與陳老闆,權作謝禮。
那陳老闆與寶琛謙來讓去費了半天口舌,死活不肯收。
幾個人寒暄多時,陳修己就帶着他們穿過那片竹林,來到竹林後邊的小院歇腳。
這是一座幽僻精緻的小院。
院中一口水井,一個木架長廊,廊架上綴着幾隻紅透了的大南瓜。
他們在堂前待茶。
老闆說,這座小院已經空關了一年多了,屋頂上挂滿了蜘蛛,今天上午他剛叫人打掃了一遍,“你們權且湊合着對付一兩個晚上。
” 翠蓮問起,這座小院倒也幹淨别緻,怎麼會沒人住?老闆呆呆地看了她半晌,似乎不知從何說起,長歎了一聲,就擡起衣袖來拭淚。
母親見狀趕緊瞪了翠蓮一眼,岔開話頭,問起了米店的生意。
老闆看來悲不自勝,胡亂答了幾句話,借口有事,就先走了。
秀米和翠蓮住在西屋,有一扇窗戶通向院子。
窗下有一個五鬥櫥,櫥子上擺着各種物件,但被一塊紅綢布遮住了。
她正想揭開綢布看看,忽然看見張季元一個人探頭探腦地走到了院子裡。
他似乎對這裡的一切都感到新鮮。
走到木架廊下,用手指輕輕地碰了碰懸在頭頂的南瓜。
然後,他看見木架下擱着一張孩子用的竹制搖床,就用腳踢了踢。
廚房邊擺着兩隻盛水的大缸,張季元揭開蓋子朝裡面看了看。
最後,他來到那口井邊,趴在那口井上,一看就是好半天。
這個白癡,一個人在院子裡東瞅西看,也不知道他在看什麼。
翠蓮倒在床上,沒話找話地跟秀米唠叨。
秀米似乎還在為早上的事生氣,因此對她不理不睬,勉強說上一兩句,也是話裡帶刺,連她自己都覺得有點過分。
翠蓮倒是步步地退讓,假裝聽不懂她的話,歪在床上看着她笑。
母親進屋來找梳子,她連看也不看她,兀自站在窗前,一動不動。
母親像是換了一個人似的,又是摸她的頭,又是捏她的手,最後輕輕地摟着她的肩膀道:“走,到我屋裡去陪我說說話。
你别說,住在這麼個小院裡真還有點瘆人呢。
” 晚飯就安排在米店裡。
一張八仙桌緊挨着揚秕谷的風箱。
在風箱的另一側,是舂米用的大石臼,四周的牆上挂滿了大大小小的網篩和竹匾,牆角有一個稻箱,一撂巴鬥。
空氣中飄滿了細細的糠粒,嗆得人直咳嗽。
飯菜還算豐盛,陳老闆還特地弄來了一隻山雞。
母親一邊和老闆說着話,一邊往秀米的碗裡夾菜,同時拿眼角的餘光斜斜地兜着她。
母親對她這麼好,還是第一次。
她的鼻子酸酸的。
擡頭看了母親一眼,她的眼睛裡竟然也是亮晶晶的。
吃完飯,張季元一個人先走了。
母親和寶琛陪着陳老闆沒完沒了地說話,秀米問翠蓮走不走。
翠蓮手裡抓着一隻雞腦袋,正在用力地吮吸着,她說她待會兒要幫着人家收拾碗筷。
秀米隻得一個人出來。
她擔心在回屋的路上遇到張季元,就站在門外的一棵松樹下,無所用心地看着山坳裡的燈火,腦子裡亂七八糟地想着白天的事。
那燈光像是星星撒下的金粉,浮在黑黢黢的樹林裡,看得她的心都浮起來了。
她的心更亂了。
她估計張季元差不多已經回到那座小院了,才沿着米店山牆下的一條小路往前走。
走到那個黑森森的竹林邊上,她看見張季元正坐在一塊石頭上吸煙。
他果然在那兒等她。
跟她隐隐約約的預感一樣。
天哪,他真的在這兒!她的心又怦怦地跳了起來。
她屏住呼吸,從他的身邊經過。
那白癡還在那兒吸煙,紅紅的煙火一閃一滅。
她走得再慢也沒有用。
那白癡什麼話也沒說。
他難道沒有看見我嗎? 就在秀米走過竹林的同時,張季元忽然沒來由地歎了一口氣,站起身來,道: “這陳老闆,家裡剛死了人。
” 就這樣,秀米站住了。
她回過身來,看着她的表哥,問道:“誰告訴你的?” “沒人告訴我。
”張季元朝她走過來。
“那你怎麼知道?” “我當然知道。
”張季元說,“而且不止死了一個人。
” “你自己胡編罷了,你憑什麼說人家死了人?” “我來說給你聽,你看看有沒有道理。
” 他們在這麼說話的時候,實際上已經并排地走在竹林裡,竹林裡已經有了露水,濕濕的竹枝不時碰到她的頭,她就用手格開。
因為說起一樁與自己毫無關系的事,她劇烈跳動的心此刻安甯下來。
張季元說:“你還記得翠蓮問那陳修己,這麼好的小院為什麼沒人住,老闆擡手拭淚嗎?” “記得……”秀米低聲道。
她不再害羞了。
即便是表哥的胳膊碰着她,她也不害羞。
“我剛才在院子裡看見,南瓜架下擱着一隻孩子睡過的搖床,說明這個院子裡是曾經有過孩子的。
” “那孩子到哪裡去了?” “死了。
”張季元說。
“怎麼會呢?”秀米吓了一跳,停下腳步,一動不動地看着她的表哥。
“你聽我慢慢說。
”張季元那蒼白的臉上掠過一絲笑容。
他們倆又接着往前走了。
“院子裡有口井。
我去仔細地察看過,那是一口死井,早已被石頭填平了。
”張季元道。
“可他們幹嗎要把井填死了呢?” “這井裡死過人。
” “你是說那孩子掉到井裡淹死了?” “那井壁很高,而且有井蓋,井蓋上壓着大石頭,孩子是不可能掉進去的。
”張季元伸手替秀米擋住紛披的竹枝,卻碰到了她的發髻。
“那你說,孩子是怎麼死的?” “病死的,”張季元說,“我和寶琛住的那間廂房,牆上貼着祛病符,說明孩子病很重,陳老闆還替他做了降神會,請了巫婆來驅鬼。
但那孩子還是死了。
” “那死在井裡的又是誰?” “孩子的母親。
她是投井死的。
” “後來,陳老闆就把井填實了。
”秀米說。
“是這樣。
” “後來,陳老闆在這座房子裡也住不下去了。
” “是這樣。
”張季元說。
他忽然停了下來,轉過身來,看着她。
他們眼看着就要走出這片幽暗的竹林了。
月亮已褪去了赤紅色的浮暈,像被水洗過一般。
她聽見流水不知在什麼地方響着。
“你害不害怕?”張季元柔聲問她。
他的嗓子裡似乎卡了什麼東西似的。
“害怕。
”她的聲音低得自己也聽不見。
張季元就把一隻手搭在她的肩膀上,說:“不要怕。
” 在這一刹那,她又聞到了他腋窩下的那股煙味。
她聽見自己的肩胛骨咯咯作響。
任憑她怎樣凝神屏息,她的喘息聲還是加重了。
竹林的喧響,清朗的月色,石縫中淙淙流淌的泉水都變成了能夠聽懂的語言。
她已經在心裡暗暗打定了主意:不管表哥說什麼,她都答應;不管表哥做什麼,她的眼睛和心都将保持沉默。
她又想起了許多天前的那個夢。
她在夢中問他,門在哪兒?表哥把手放在她的裙子裡,喃喃地說,門在這兒…… “妹妹……”張季元看着她的臉,似乎正在做一個重大的決定。
秀米看見他眉頭緊鎖,神情駭異,在月光下,那張臉顯得痛苦而憂郁。
“嗯。
”秀米應了一聲,擡頭望着他。
“不要怕。
”終于,張季元笑了笑,拍了拍她的肩膀,将那隻手挪開了。
他們走出了那片竹林,來到了小院的門前。
表哥遲疑了一會兒,問她想不想在門口坐一會兒,秀米就說:“好。
” 兩人并肩坐在門檻上。
張季元又在往煙鬥裡裝煙絲。
秀米将雙肘支在膝蓋上,托着兩腮。
山風吹在她臉上,既憂傷又暢快。
表哥問她平時讀什麼書,有沒有去過梅城,又問她為什麼平時總是愁眉不展,滿臉心事。
他問什麼,她答什麼。
可凡是秀米問他的問題,張季元一概避而不答。
秀米問他到底是哪裡人,到普濟幹什麼來了,因何要去找那個六個指頭的人,那天在夏莊薛舉人家幹什麼。
張季元不是答非所問,就是嘿嘿地笑,什麼話都不說。
不過,當秀米說起那天在池塘邊看見一個釣魚的人時,張季元的臉突然就變了。
他仔細地詢問了每一個細節,嘴裡狐疑道:奇怪,他既是在那兒釣魚,釣竿上怎麼會沒有鈎線呢? “你還記得他長得什麼樣子嗎?”張季元急切地問道,一下子從門檻上站了起來,把秀米吓了一跳。
“穿着黑布道袍,頭戴一頂舊氈帽,是個駝背。
”秀米回憶說,“我見他蹲在葦叢中探頭探腦……” “糟糕!”張季元的嘴裡支支吾吾,“難道是他?” “你認識他?”秀米問。
現在,她真的有點害怕了。
“這事你為什麼不早點告訴我?!”張季元黑着臉道。
這時,他已經完全變成了另外一個人。
秀米沒有吱聲。
她知道,對張季元來說,此事顯然關系重大。
“不行,”張季元自語道,“不行,我得馬上趕回去。
” “可這會兒渡口已經沒有船啦。
”秀米道。
“糟糕,恐怕要出事……”張季元愣愣地看着她,一時顯得不知所措。
就在這時,他們都聽見了竹林裡的說話聲,馬燈的光亮忽明忽暗。
母親和寶琛他們回來了。
張季元陰沉着臉,什麼話也沒說,一個人獨自進屋去了。
這個白癡!怎麼會忽然跟人翻起臉來?秀米怅然若失地回到房中,點了燈,兀自站在窗口。
心裡恨恨的,可她的臉還是那麼燙。
她有些後悔,不該提起那個釣魚的駝背。
翠蓮端來了一盆水,讓她洗臉,秀米也不理她。
翠蓮道:“你睡不睡?今天走了一天的路,累得像死狗一樣。
你不睡,我可要先睡了。
”說完,她脫去衣裳,倒在床上睡了。
秀米手無意中觸碰到了五鬥櫥上紅布蓋着的一件什麼東西。
這個陳老闆也真是蹊跷,好端端的東西,蓋上紅綢布幹什麼?她輕輕地碰了碰紅布下的那個東西,軟軟的,像是女人梳妝用的香囊。
她揭開綢布一看,吓得渾身一激靈,不由得失聲叫了起來。
那是一雙小孩穿的老虎鞋。
翠蓮一骨碌從床上坐起來,吓得也張大了嘴,呆呆地看着她。
過了半天,秀米才對翠蓮道:“你說,這房子裡到了晚上會不會鬧鬼?” “鬧鬼?好好的,鬧什麼鬼!”翠蓮一臉驚愕地看着她,目光也有點飄忽起來。
“這房子裡,不久前剛死過一個孩子。
”秀米道。
她覺得滿屋子都是那個病孩的影子。
秀米連臉也沒洗,就跳到床上去了。
“你可吓不住我。
”翠蓮笑了起來,“我膽子大是出了名的,你想動什麼歪腦筋來唬我,沒那麼容易。
” “你什麼都不怕嗎?” “什麼都不怕。
”翠蓮說。
她說,有一次在逃跑途中,在一座墳地裡睡了一個晚上。
早晨她快要醒的時候,覺得有什麼東西在弄她的頭發,她伸手一摸,就摸到了一個圓滾滾的東西。
“你猜它是什麼?” “不知道。
” “一條黑綠黑綠的大蟒蛇。
我睜開眼,那鬼東西正用它的舌頭舔我的臉呢。
”翠蓮得意地說,“這事要叫你遇上,還不要吓死好幾回去。
” “蛇有什麼好怕的,若是我遇見了,我也不怕。
”秀米說。
“那你是怕鬼了?” 秀米想了想,在被窩裡側過臉來看了看她,又轉過臉去看着帳頂,嘴裡喃喃道:“單單是鬼,我興許還不怕,最怕那鬼不像鬼,人不像人的東西。
” “那就是張季元了?” 兩個人哈哈大笑起來,笑得摟作了一團。
兩人鬧了一陣,秀米覺得一點也不害怕了,心裡也暢快了許多。
笑夠了之後,秀米忽然來了興緻,對翠蓮道:“我來與你說一樁事情,看看你到底是怕,還是不怕。
” “随你說什麼,吓不倒我。
” “你去上馬桶……” “我這會兒又沒尿,上什麼馬桶?”翠蓮愣了一下,目光就有點遲疑。
秀米說:“我不是叫你上馬桶,而是說,待會兒你想尿了,起來上馬桶。
這房中除了我們兩個人之外,沒有第三個人,對不對?” “這不是明擺着嗎?除了咱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