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關燈
小
中
大
的女人,一旦成為作家,男人的态度可就不同起來。
顯然不是尊敬,而是玩兒一把女作家的意思,就像吃膩了東坡肉換個清蒸鲥魚嘗嘗。
,一個女人,又是一個道德敗壞的女人,除了床上那點子事,還有些腦子,可不讓人感到意外?除了胡秉宸魚雁頻傳,還有部黨組的那個佟大雷,還有其他。
隻不過那些男人不像這二位覺得自己總算有些抗衡的資本,故而裹足不前。
如果說胡秉宸那張面孔是“宋明理學”,佟大雷那張面孔可就是“安史之亂”了。
盡管吳為不會奉陪佟大雷玩兒一把,但對佟大雷的第一印象要比對胡秉宸的第一印象好,至少佟大雷是個敢作敢為的男人。
又或許她畢竟是兵痞顧秋水的女兒,對“安史之亂”有着類似血緣上的認同。
聽了佟大雷的傳聞,吳為隻是一笑,即便佟大雷被人捉奸又怎樣? 國人對捉奸有着曆史的傳統和癖好。
他那個下屬也實在無聊,因為沒有得到提拔就出此下策,在門外憋了佟大雷一整夜。
這個佟大雷還算得男人,将責任包攬下來,說:“我就是睡了她又怎樣!” 換了胡秉宸會怎樣處置?很難說。
事到如今,不論胡秉宸自以為多麼珍惜吳為,可還是不了解她。
也許他從未了解過吳為。
如果說吳為對他們這場生死之戀有什麼懊悔之處,那就是誤以胡秉宸為終生知己,而不是他對女人的多情或對她的始亂終棄。
所以胡秉宸才認為眼下最有力的競争者是佟大雷,以為他們那個行政級别肯定是女人最為眼熱的條件。
這倒不意之中說明,胡秉宸自己很把那個副部長當回事兒,豈不知對吳為來說,一個副部級算得了什麼! 佟大雷似乎也抓得很緊,此人迫起女人不擇手段。
其實佟大雷要能力有能力,要資格有資格,早就應該升至副部長甚至部長,可直到現在還是一個副部級而不是副部長。
沒有别的,就是女人搞得太厲害,太無所顧忌。
“肅反”時竟和一個由他負責審查,曆史有問題的女人搞關系,連調查提綱都丢在了那女人的家裡,還和她在公園長椅上做愛;被當地公安部門抓了起來,部裡隻好派人去派出所把他保回來。
他居然還大言不慚地說:“我就是愛女人,有什麼辦法!” 所以當胡秉宸在佟大雷的辦公章裡遇到吳為的時候,便分外熱心地對她說:“應該多聽聽下面同志的意見,他們比我們更了解實際情況……” 果然被胡秉宸猜中,他很快得知,佟大雷要把吳為調至他的麾下。
佟大雷說:“我要成立一個調研組,需要一些寫文章的秀才。
” 成立這個調研組的必要性,又冠冕堂皇地在黨組上提出來讨論,胡秉宸一眼就看出這個方案心術不正。
大家都說不出什麼,成立或不成立一個調研組,這個調研組幹事不幹事,就像他們年華月月曰日讨論的所有問題一樣,來了,去了,讨論過了,也就算通過了。
他還注意到,有次與佟大雷同乘一車,途經吳為家門,他們不約而同從靠背上直起身子,向吳為家門口的方向張望,好像吳為随時會從那個大門走出。
顯然佟大雷到吳為家裡去過,不然怎麼知道吳為住在這裡?他倒是先下手為強了。
而且佟大雷說幹就幹,絕不瞻前顧後。
吳為注意到胡秉宸退出佟大雷的辦公室時,有一份不是原裝而是仿造的不經意,心裡便有些快意。
要是每天都給胡秉宸這樣一個刺激,讓他知道她早巳把他置諸腦外,該有多好。
“……我們這條戰線有很多題目可做,所以我建議你到我這個調研組來工作,這樣你的房子問題、組織問題,都可以得到及時的解決……不但可以了解基層的情況,就是上面的情況我也可以提供給你前……我還有些老關系,畢竟幹了幾十年革命,十八歲就是區委書記了,所謂年紀不大資格老,就是中央一級領導的底細我也相當熟悉……”佟大雷說。
“房子問題、組織問題,都可以得到及時的解決……”這和妓女有什麼兩樣?《國際歌》的作者鮑狄埃呀,你可知Intemationalism什麼時候才能實現? 道德敗壞的吳為,因一生沒有做過交換而自豪。
交換,與愛一個人,或哪怕因愛屋及烏而上床,在她那裡有着嚴格的界限。
可吳為又何必撇清自己!她和韓木林的婚姻不是交換又是什麼?隻不過是有法律手續的交換而已。
她又比佟大雷高明多少?說不定比佟大雷虛僞也未可知。
佟大雷說到做到,上至中央文件,下至部長之間的勾心鬥角,乃至他們個人生活中的绯聞,都一一影印了給吳為送來。
他乘着部長級的轎車,招搖地駛進吳為那個破敗得像是貧民窟、滿住着部裡職工的院子,而且一坐幾個小時,談天說地,怒斥同僚,還有他們的女人——不明白佟大雷為什麼把同僚恨成這個樣子——抱怨如今他升不到副部長的位置并非有什麼問題,而是因為捉了某部長的奸,“除了會搞女人,他懂得個屁。
不像我,搞女人歸摘女人,工作歸工作。
問問國務院系統的頭頭腦腦,哪個不曉得我佟大雷的能力廠吳為這才大開眼界,原來這些偉乎其大的人與她這樣的小人物沒有什麼兩樣。
惟一不同的是于她可能良心不得安甯,于他們則理所當然。
有一天佟大雷還拿來胡秉宸寫給全體黨組成員的一封公開信,說:“這倒是我佩服的一個人,上面有人拉他整第一把手,還應許幹成之後這個第一把手的位置就是他的,他卻甯肯給部黨組成員寫公開信來表示對第一把手的意見,也不願利用這個機會整人,給自己撈個一官半職。
”佟大雷說得很誠懇。
想不到“安史之亂”還能誠懇,倒讓吳為有點意外。
“可是這反倒招來打擊報複,不得不休職在家。
打倒‘四人幫’後,怎麼這樣的幹部反倒挨整,壞人仍然吃香……”佟大雷繼續說道。
這時的佟大雷簡直可以說得上是正直,也漸漸忘記了吳為是女人,忘記了對吳為的一肚子壞水,真像老朋友那樣無話不談。
如果佟大雷忘記了自己的目的也就不是佟大雷了,吳為終于接到他的情書一行書,洋洋灑灑,寫在宣紙上。
遭到吳為的拒絕後,佟大雷既不尴尬也不停手,依舊“天方夜譚”個沒完沒了,依舊在宣紙上寫情書,似乎知道自己的毛筆字很漂亮,還說:“你等着我,我老婆可能得了乳腺癌,頂多還有一年就會死了。
”吳為說:“我對你從無男女之意,而且你不想想,如果一個男人這樣對待他的妻子,哪個女人還肯接受他呢?” 佟大雷自己也笑了。
“你在這方面和‘老共’們真不一樣,‘老共’們從來不留片紙隻字在他人手中。
”吳為想到了胡秉宸戰戰兢兢寫給她的那些藏頭去尾的信。
佟大雷揚聲大笑,“我的經驗是哪怕有三十八個人出來證明你于了什麼、說了什麼,你都可以不認賬。
五九年反右傾,多少人出來證明我說了什麼,做了什麼,還拿出我寫的什麼文章,我死活就是不承認,不在結論上簽字。
最後甄别的時候不了了之。
你得看準那一套,什麼‘坦白從寬,抗拒從嚴’?從來就是‘坦白從嚴,抗拒從寬’……”完全一套無賴哲學,但用這種無賴哲學對付更大的無賴,未嘗不是好辦法。
吳為想起當年鬼都不知道的情況下,自己主動交代“男女關系錯誤”後的種種艱難…… 但吳為無論如何不肯到他的調研組去。
不知佟大雷整天幹不幹工作,幾乎每日二信,幾乎每晚必來,越來越把吳為的家當做了自己的家,而且不管吳為在不在家。
如果吳為不在,就對葉蓮子獨角戲似的說個不停,鬧得吳為不勝其煩。
她終于明白,對這種男人溫良恭儉讓不得,隻好寫了一封低能的信——佟大雷同志: 鑒于您的一些信件與行為,我有必要作如下聲明: 一、我們是工作關系,我更是将您作為一位“老同志”來尊敬的。
二、您曾對我表示愛慕,我也曾多次表示拒絕,本不該舊事重提,可是您最近的行為使我有必要重申,您是有婦之夫,一再對其他女同志表示愛慕是絕對錯誤的。
三、請不要再寫信和送什麼材料給我,更不要再到我家來。
請尊重我的請求。
吳為 這一來,倒又給了佟大雷寫信的理由——我隻是向你表示愛慕之情,并沒有要求相愛或談戀愛之意。
相愛者,摟腰起舞,擁臂而行。
但一個人表達愛慕之意,似乎也無須對方批準吧。
過去我家有幅齊白石的畫。
上書:“宰相歸田,箱底無錢,甯可為盜,不敢傷廉”,我很愛它。
最近我同朋友說,每早我都要到我愛人那裡去一次。
美國大使館外的櫥窗裡有一幅照片,四十左右的一個女人,穿一件紫絨绲邊長衫,抱着一個周歲女孩,坐在花園裡,靜穆慈和,我非常喜歡。
每早起來跑步就想到這張照片,跑了兩公裡,在窗前總要停下來看一看。
都是一種愛。
隻要我不搶人的或者按照我的意思改變它的形象,何必要求别人的同意! 自認識你以來,知道沒有同你談情說愛的資格,不過片面地認為你是知己,單相思而已;實在讨了沒趣,冥頑之性,依然不改,活該! 當然我也有過錯,寫信于擾了你,已經認識就改了。
至于談戀愛,更遠了,“戀”之一字,表示語言一緻,互相同心,是物質與靈魂相互統一的最高境界,古往今來,有幾個能談得上!低級一點的“戀”也是有的,我将來也許會試一試,自信還是有能力的人,讀的書也不比一些人少,也有一定的政治頭腦和才能,總不至于比寫幾篇指導敲敲邊鼓的人差。
最後我要表明的是,即便你與我絕交,我也不是以牙眼相報的小人,你絕的不過是私人之交,我也早知無建交的可能,但在公誼上仍然會在你需要時給予幫助,受不受在你。
你母老子幼,如有緊急之事,比如找個條件好的醫院、醫生(隻是打個比方),隻要你一個電話通知,一切照辦,絕不推诿,前人雲:“人以國土待我,我亦以國士報之。
” 也希望你有朝一日找到一個條件好的人,有個歸宿,因為你母老子幼,萬一山長水短,你不是丁玲也不是冰心,還是在前進路上奔命奮鬥的人。
吳為想起當年在幹校,為年老體衰的葉蓮子一人帶着禅月的艱難,請求胡秉宸幫助的那次談話,傷情地搖搖頭,相比之下,這個佟大雷倒還慷慨大方……不過這也許是佟大雷的“創作”,可佟大雷有什麼必要“創作”?他又不是不知道沒有希望?當然她也不必為此考驗佟大雷是否為那“君子一言,驷馬難追”之人。
說是再不幹擾吳為,不過說說而已,佟大雷仍然窮追不舍。
當他忍不住又到吳為家看望時,吳為把佟大雷堵在玄關那裡,一句客氣話也沒有,更不留他坐一坐,冷情地瞠視着沒臉沒皮的佟大雷,等于馬上下了逐客令。
可對這樣一個死纏爛打的人,不如此決絕就後患無窮。
接着她哀傷地想,如果一個人不愛一個人,真是什麼殘酷的事都做得出來。
想想當年被胡秉宸堵在他家門闆上的“自衛”戰,胡秉宸不是狠心到置她于死地又怎麼解釋?可她與胡秉宸不同,她從未誘惑過佟大雷。
12 與史峤的重逢,使胡秉宸對吳為的感情起了質的轉變。
在一位老領導的遺體告别式上,走在胡秉宸前幾位的一個男人突然倒地,有轟然一聲倒了一座山的感覺,也許那人比較高大,更因為瘸跛。
工作人員急忙将他擡到休息室去了。
然後就聽老戰友們說暈倒的是史峤。
自史峤從腰間拔出一支袖珍手槍,撲倒在大别山一條溝壑中等待他那位優秀偵察員之後,胡秉宸再也沒有見到過他。
隻聽說“文化大革命”期間,史峤因被捕問題又受到不少沖擊,之後聽說安排在黨的哪個監察部門工作,然後又沒有了消息。
遺體告别後,胡秉宸到休息室探望,不論他對歲月滄桑有了多少認識,還是不能相信眼前這個人就是那個儒雅的史峤。
像剛從歲月的塵埃中爬出,灰頭灰腦,除靈魂之光在眼睛深處那條時光隧道的人口偶爾一現卻又立刻隐人黑暗時,哪裡還看得出是大學的高才生?又哪裡看得出曾“恰同學少年……糞土當年萬戶侯”? 因李琳叛變被捕經組織營救出獄,又經組織甄别審查後,史峤以為一切問題一清二楚,根本沒想到誰又在他的檔案中加了一個“犯有政治錯誤”的結論,一直懷疑他有變節行為,直到亂了章法的“文化大革命”,這個問題才曝光。
史峤何止是傷心!他是灰心,徹底地灰心了。
“文化大革命”中,所有從法西斯那裡趸來的手藝都不能摧毀的史峤,卻讓灰心摧毀了。
那時他反倒常常想起胡秉宸的兄長胡秉宸,終于懂得胡秉衰當年對他說的那些話,才叫句句是真理。
回首當年,為什麼不與莫逆胡秉宸一同去研究佛學?像他這種人,怎能不自量力地鬧革命?不過他到底是個什麼人?自己也說不清楚。
僅就他那一臉的苦相,與其說是一個共産黨員,不如說是一個聖徒或苦行僧。
即便還是黨内相當級别的一名領導時,也是一副無可言說的樣子。
曾有相當級别的史峤,也不知這個結論會随着時代變化升值,本采一兩重的結論,可能會漸漸攀升到無法度量的地步。
如果史峤知道這麼回事,一定會像簽訂一份合同那樣,逐字逐句按照法律條文将當初組織上的那個結論,規範得無隙可乘。
可誰能看得到自己的檔案?誰又能知道你的檔案裡塞了什麼? 這個不為史峤所知的包袱一背三十多年,直到“文化大革命”後才落實政策,變節行為一風吹去,可是他已進入暮年,耳聾眼花,又在關押中得了風濕痛,腿關節變形,行動不便,如一架報廢的機器,這個落實又有什麼意義? 多少年來史峤都繞不過那個彎子:上級領導也好、同志也好,怎麼不想想那個非常簡單的推理?像他這樣一個重量級的地下黨被捕,他們那個系統的地下工作何曾受到些許損失?他的出獄難道不是組織營救的結果?竟懷疑他有變節行為,像對待叛徒那樣對待了他幾十年! 可就是沒人想一想。
不再以變節論處!難道還讓他像重見天日似的高唱“太陽出來了”? 幾十年來風吹雨,除見老一些,胡秉宸可以說是沒有什麼變化。
史峤一眼就認出了他,握一握手,默默相對,連一般的應酬話也沒有。
真是相逢一笑間,往事成煙。
作為與他直線聯系的下級,胡秉宸應該很清楚當時這件事,史峤也曾對調查他的人說,胡秉宸完全可以證實。
胡秉宸也的确為他證實過,可那些人需要的不是事實,他們需要的是在蹂躏和作踐中确認自我……還有什麼可說?如果說一說之後這台機器還能啟動,那就不妨說說;現在這台機器廢都廢掉了,還談什麼啟動!胡秉宸隻說了一句:“多多保重!”沒有打探一句别後的情況,問一句是否需要幫助,或說一句“我能為你做點兒什麼?”……總之說什麼都不合适。
史峤隻說了句:“謝謝。
”除此也是說什麼都不合适。
胡秉宸步履遲疑地走出了休息室。
與史峤的重逢,給了多思的胡秉宸以極大的震撼。
回到家裡,進門就見一個着中山裝的老鄉獨自坐在廳裡,那套中山裝很隆重地“裝”在身上,顯然是為這次會面特備的。
見胡秉宸進門就撲上來拉住他的手,緊緊握在自己的手裡,熟絡得不得了地說:“可見到你了喽,老領導啊,硬是不易!” 胡秉宸實在想不起何時領導過這位老鄉,借放報紙的機會抽出自己的手,倒不是對老鄉的無禮,而是絕對不喜歡與一隻同性的手這樣緊握。
白帆忙從裡間出來解釋:“說是你過去的一個地下老交通。
” 老鄉說:“胡領導啊,你怎麼不記得我呢?記得嗎?還是我調查得知,打銀器的貧農咋個變成地主了嘛!”什麼銀器!什麼貧農變成了地主!雲裡霧裡讓胡秉宸摸不着頭腦。
一九四九年後不少人到京城來認老同志,可那一浪早就過去幾十年了,怎麼到現在還有人來認領?會不會是個騙子? 老鄉并不氣餒,依舊熱情提示,胡秉宸這才想起幾十年前的舊事,人也随之熱情起來。
皖南事變後,國民黨又掀起反共高潮,在國統區大肆逮捕共産黨員,地下黨組織遭到很大破壞,一些黨員脫離了黨組織,有些支部已徒有其名。
同時國民黨加緊了對陝甘甯邊區的包圍,蓄意制造與八路軍、新四軍的摩擦。
為應付突發事變,建:立地下秘密交通的工作被提到日程上來,胡秉宸受命建立一條地下通道,以備國共關系公開破裂時,将那些身份公開、無法隐蔽的黨的重要骨幹,疏散到安全地帶。
胡秉宸背了個小包袱,用一個多月時間,将沿途情況一一作了了解。
在此基礎上,選定了幾個聯絡站點。
第一站選的那個點距重慶不過一天路程,來往人等不必在此住店即可打道回府,途中盡量不作盤桓,以免節外生枝,有次胡秉宸出去執行任務,路上住店差點出事。
而且此處位于華蓥山餘脈之側,兩岸山巒起伏,是進入華蓥山腹地的路徑之一,一旦有事,一天就可進山。
第二站附近有一大片竹林,林子裡的南竹長得非常粗壯,便于隐沒,胡秉宸看上的正是這一點。
第三站那個點雖然沒有黨的組織關系,但是人很可靠。
有同志過去,找他掩護、解決食宿都沒問題。
可以看出,胡秉宸選的這些點是很有眼光的。
最後選的那個點出了點問題。
胡秉宸以朋友的朋友為名,在當地一個負點責任的黨員家裡落腳。
晚上請胡秉宸。
吃飯的時候,那黨員突然向家人說道:“明天叫打銀器的人來!”口氣很大,家裡有多少銀子能随時叫銀匠來打? 胡秉宸立時提高了警惕,暗中找一個普通黨員調查,了解到打銀器的這個黨員本是貧農,挖地窖時挖到許多銀子,當年紅軍長征曾經此地,可能是紅軍來到之前哪個地主老财埋藏的,銀子被他吞為已有,就此發财成了地主。
“曉得個龜兒子咋個搞的喲,搞成了地主!”這個普通黨員說。
胡秉宸也不明白,一個貧農怎麼說變就變成了地主?那時候,這種蛻變還不像幾十年後“紅五類”說變就變成巨貪、腐化堕落那樣普遍,那樣讓人理解。
僅這一點,就讓胡秉宸覺得此人很不可靠,立刻将他放棄,重新找了一個教員做内線,自己也沒有暴露身份,盡快隐身而去,另換手下人出面,在那裡租房開了家小酒館——任何時候酒館都是人來人便于掩護的地方。
那教員後采被捕,始終沒有暴露任何與他有關的人,最後犧牲在國民黨有名的特務機關白公館。
要是前“貧農”被捕,結果就很難說了。
那一行,胡秉宸建立了五個聯絡站點,整條線路布置安全良好,萬一出事,很快就會把黨的重要幹部輸送到安全之地。
回到重慶後,胡秉宸繪制了詳細的路線圖,将如何到達那些聯絡站點、那些站點的聯系人,一一向領導作了詳細報告。
像胡秉宸這樣的全才,真是“五百年才能出一個”,不論到大别山送情報,或領導地下工作,或偵破“軍統”在重慶的通訊系統,或建立秘密通道……樣樣傑出。
如果給他一個總統,相信幹得不會比克林頓差,更不會出萊溫斯基那樣的事故。
隻可惜給他的天地太小,更可惜他耗去十多年青春、出生人死建立的勳業,并沒有得到充分的運用,甚至沒有得到運用。
這些聯絡站點上的同志,随時準備血濺軒轅,在那平凡的地方潛伏着,艱苦地釘到抗戰結束。
可惜這些花費許多心血建立,又經許多人堅守多年的地下通道,像胡秉宸送到大别山的那份重要情報一樣,根本沒有用上。
為胡秉宸調查“貧農變地主”的那個普通黨員,就是眼下坐在胡家廳裡的這位老鄉。
老鄉同樣無怨無悔地堅守着胡秉宸當年交付的任務,更沒有以此兌換什麼好處,問題是新政府不承認他的黨齡和他為黨堅守多年那份默默無聞的工作。
由于那條秘密通道由胡秉宸建立,誰也不知道胡秉宸在這條通道上埋伏下的力量,當時又都是單線聯系,除了胡秉宸,誰也不能為這個老鄉證明什麼。
自新中國成立後,老鄉賣房子賣地,堅持不懈,四處上訪,也四處尋找胡秉宸,幾十年如一日。
人人都說他瘋了,但他知道自己沒瘋,而是忠誠于共産主義理想。
他對那些說他瘋子、不承認他黨籍的人說:“老子為革命獻腦殼,你們這些龜兒子就和那打銀器的地主一樣,反攻倒算我。
”他越是這樣說,基層組織越是不承認他的黨籍。
“基層啥子水平?打銀器噻。
”他說。
所以當他找到胡秉宸的時候,怎能不抓住他的手不放? 胡秉宸又是興奮又是傷感,說:“放心,我一定會給你寫份證明。
” 老鄉激動得幾乎落下淚來,再次抓住胡秉宸的手,就像實實在在抓住了煙波浩渺的曆史,那些無形的東西一下子變得可以觸摸。
那一夜,胡秉宸禁不住從記憶中翻出陳年舊事,想起一九四四年因同樣目的,受命建立的另一條水上通道,與他完成的所有重大任務一樣,也是一次都沒派上用場。
這些事情,自己想想也覺得奇怪。
不是一般的奇怪,而是非常奇怪。
于是耳邊又響起了如《命運交響曲》中那幾聲敲打命運之門的重擊,叩問着一個世紀的疑惑,從人類前途到久遠的過去,一一重新評估。
回顧自己這一生,驚濤駭浪,十二年内戰、十年動亂,花樣年華就這樣過去了。
值得嗎? 國際共産主義也分崩離析,甚至互相開火,曾作為他全部生活的價值标準突然崩潰。
胡秉宸感到了迷惘、混亂、怅惘,甚至對人類前途産生了悲觀。
将來又是什麼? 他找不到答案。
特别與不受曆史成見束縛的吳為糾纏在一起後,他想得更多了。
罷,罷,罷! 至少還有一個真誠的吳為。
到了這個階段,吳為在胡秉宸的心目中才漸漸演變為正面形象,不久之後,他就會對吳為說:“你是我碰見的少有的有膽識、有勇氣、有毅力的奇女子。
我和你的關系,男女之情隻是、一個方面,根本的是思想上的一緻,共同的語言、共同的感覺。
“你是可信任的、親切的、坦率的人,與你在一起如沐春風,無拘無束無隔閡,宛如同一個可以推心置腹的好友,坐在松枝覆蓋的長椅上漫說家常。
你是我安全的港灣,是我随時可以歸宿的地方。
有個可以完全信賴的知己,多麼難得!” 本就處在十字路口,且心中已然有了傾向,隻是苦于沒有向諸多理論交代的理由方在十字路口徜徉,一旦某個輕如鴻毛的借口殺出,很可能産生重如泰山的效應。
在檢點一生的迷茫中,胡秉宸有了向安全港駛去,在松枝覆蓋的長椅上漫說家常的理由。
13 盡管很長廠段時間胡秉宸與吳為音信不通,但佟大雷的作為,胡秉宸似乎全都了然于心。
哪怕一件價值不大的東西,一旦在拍賣行裡進行喊價,進入兩強競争的峽谷,馬上就會産生泡沫效應。
一看到胡秉宸,吳為知道非同小可的事情即将發生,便對禅月說:“今天媽媽有點兒累,咱們不散步了,你坐公共汽車回學校好嗎?” 禅月喜歡和吳為一起散步,路上她們無話不談。
她正處在開始“懂”的年齡段,并且因為懂得母親而分外得意。
好比她已漸漸懂得吳為額上的皺紋并非都是因為氣惱,更是因為走投無路、無處求援的絕望。
吳為不止一次對禅月說:“生稱之前我就想,我要生一個朋友,一個永遠不會抛棄我的朋友。
” 除了刮風下雨的日子,她們每個周日從這條路上走過,送禅月回學校去。
吳為站在校門外,看她一跑一跳進了學校大門才轉身走回家,帶着與禅月交談後的愉悅,想着已漸長大并摯愛她的女兒,已經寫出和準備寫的小說……“好吧。
”禅月說。
“我就不等你上車了。
”吳為說。
“哎,媽媽,您好好休息。
”吳為點點頭,有些慌張地走了。
汽車老也不來,看着吳為漸漸走遠的背影,禅月非常不放心,應該把媽媽送回家再走,就叫道,“媽——媽——等——等。
” 吳為沒有聽見,急匆匆地走着,這時禅月看見一個上了年紀的男人,橫路穿過,攔住了媽媽。
禅月很快明白媽媽對她撒了謊。
她不是累,她是要和這個男人見面。
然後他們折了回來,沿着附近的一條小河向田野走去。
這是撣月出生以來第一次遭遇的有主題、有意識的大傷心。
在這之前,不論她啼哭過多少次,都稱不上是傷心。
從離開韓木林後,禅月就生活在一個女人的世界裡,不論是小姥姥的愛還是媽媽的愛,全部是為了她的,她的愛也同樣全部回報給了她們。
可是從未欺騙過她的媽媽現在對她撒了謊,而且為了這樣一個面目不清的男人……媽媽欺騙了她!眼淚順着禅月十六歲的、紅潤而豐盈的臉龐流下來。
她覺得自己就在這一刻長大了,她的少年時代也在這一刻結束了。
晚上,禅月第一次失眠。
一個異物,突然契人了她們這個浴血奮戰、三位一體、相依為命、艱難度日的家。
這個三位一體的家,面臨着她一時還說不清的、巨大的威脅。
禅月十分擔憂,那一周簡直沒有心思上課,盼望周末,趕緊回家,好像誰會把媽媽偷走。
但是回到家裡,見到媽媽,突然有了一種陌生感。
一切都和過去一樣,可又都不一樣了。
有一會兒,她都不知道怎麼和媽媽說話。
她看出媽媽又被煩惱鎖住,那把鎖就挂在兩個眉頭上,眉頭間馬上立起了一條豎紋。
不僅兩個眉頭間立起了一道豎紋,甚至兩個嘴角旁也出現了兩道豎紋,好像她正咬着牙,挺着什麼熬煎。
可是媽媽什麼都不對她說,獨自受着呢。
媽媽為什麼瞞着她?怕她不懂嗎?還是甯肯和那個男人守着一個共同的秘密,反倒把摯愛她的禅月當做外人似的排除在外?也就是說,那個男人對媽媽來說,比她更為親密…… 禅月忽然明白,自她懂事以後,媽媽的一切煩惱都是那個男人帶來的。
她十分明确地恨起那個男人來了。
禅月不說出自己的傷心和仇恨,媽媽應該看得出來。
可是媽媽完全沉溺在自己的心事裡了。
胡秉宸仍然什麼也沒有應允。
一拐上那條通往田野的沿河小路,胡秉宸就說:“你可以挽着我的手臂嗎?” 面對胡秉宸的懇求,吳為隻好把胡秉宸對她的傷害置之腦後,隻好隔着一尺的距離,遠遠地挽起他的手臂。
胡秉宸說什麼來着?說到在于校的時候就想念她,說到幾件吳為反倒記不得的小事。
而吳為卻為胡秉宸背誦她剛剛發表的一篇小說,特别是她得意的幾個句子和段落。
反正都是一些無關緊要的話……一點不珍惜這個機會,好像他們過去有過、将來也還會有很多這樣見面的機會。
她甚至不望胡秉宸而是仰望滿月,這種時候卻還一臉潔淨,如此十三不靠地背她的小說,真是出人意料。
難道此時她不該投入他的懷抱? 背誦完小說,吳為轉過臉來想聽一聲評價。
可是胡秉宸無從評價,他根本就沒有認真聽她的小說,又不能敷衍。
他不想亵渎這個飽滿的月亮,還有他猶豫了差不多十年才有的這個約會…… 吳為微微張着嘴,側着腦袋等待着,胡秉宸從來沒有這麼迫近、這樣清楚地看過她的嘴唇……她的嘴唇不薄也不厚,看上去很軟,唇線也不清楚……他閉了一下眼睛,生怕自己吻上去,卻身不由已猛然将吳為緊緊擁進懷裡。
要不是河邊樹影下突然站起一個釣魚人,問道“同志,幾點了?”胡秉宸肯定會吻上吳為的唇;現在隻好趕快将她一把推開,疾步向前走去。
吳為實在不該忽略胡秉宸将她猛然一推,趕快甩手走開這個細節,正因為是下意識的動作,才吏準确地反應了他某種根深蒂固的心态。
在他們長達幾十年的關系中,這樣的情景還将不斷重現。
每一次出現,都無可挽救地将胡秉宸诿過于人的陋習描繪得更加清晰,隻是吳為過于迷信胡秉宸,無法想像一個摯愛的人會對自己有所埋伏。
何況吳為從來不着調,這種景況下竟然會說:“你看,這不是一個很有趣的電影鏡頭嗎? 以胡秉宸的經驗來說,吳為此時倒不是假正經,而是沒有發動起來。
難道她僅僅是柏拉圖式的愛情主義?要是她沒發動起來,他就隻好壓抑自己,否則她會把他看做一個隻有“性趣”的男人。
他隻好順着吳為的思路,說:“對了,頂好還讓這兩個人戴上眼鏡,他們不是把眼鏡碰碎就是碰掉地下,兩個人趴在地上,滿世界摸他們的眼鏡。
釣魚人還可以幫助他們找,講好價錢,找到一副眼鏡付他多少錢……”胡秉宸太大意了,吳為雖然不是假正經,但與從前有了不同。
胡秉宸的懇求來得有些晚了,她不但穿上了成功的盔甲,心也冷硬多了。
回到家裡,胡秉宸關上電燈,坐在書房裡回想這個夜晚的荒唐。
他從沒有這樣不着邊際地與女人周旋過,“百樂門”後是狂歡之夜,後來的女人們又太物質,吳為卻是羅曼蒂克,是情調,不像一些女人把自己制造得可愛,——制造的可愛隻能是口味而不是情調。
沒想到在生命将近尾聲的時候,卻碰上了這樣一個浪漫的女人。
他的臉上不禁浮上一個久違的、連白帆也很少見的微笑。
從隔壁房間傳來了白帆的鼾聲,如當頭一棒使他猛醒,那少見的微笑忽悠一下就從臉上隐退。
以後怎麼辦呢?如果此後吳為要求天天見面如何是好? 現在他還有什麼理由再與白帆聯手寫封信給吳為?還有什麼理由在白帆起草的信上附筆“吳為同志:你自己塑造了一個虛無缥缈的意境,又自己在裡面扮演了一個多愁善感的角色,沉溺在裡面出不來了。
這是資産階級的感情遊戲,不是無産階級思想,你甚至沒有想到這是多麼危險,我要給你潑出一大盆冷水,就近來談一次,不要再寫信了”? 沒等胡秉宸想出所以,吳為倒先來了一封信,說是想來想去這種關系沒有好下場,不如及早刹車。
一旦離開胡秉宸,吳為的腦子就清楚了。
毫無例外,肯定又是一次捉弄,而受傷的隻能是她。
好像在冰天雪地裡,凍得昏昏沉沉就要睡死過去。
她真不願意醒來,就這樣軟軟地睡下去多麼惬意……可是寫作說:“起來,起來,不能睡,否則你就要死了,全家老小也會再度落人世人鄙夷的境地。
”吳為當然不願意死,也不願意母親女兒再受二茬罪。
寫作把她從極端危險的狀态中拉了出來,“你得站起來,跟我走!” 幸好吳為現在有了一個比胡秉宸更權威的權威。
胡秉宸抓起電話就打,而吳為正在某個飯店開什麼文藝方面的會議,“你等着,我馬上就來。
” 沒等吳為回答就放下電話,咚咚咚跑下樓到司機班。
司機說:“胡部長,您怎麼自己來了,沒讓秘書打電話招呼我?”胡秉宸這才意識到自己的不合常規。
“送我到飯店去。
”他吩咐道,喘息着并神經質地彈着手指。
吳為想幹什麼?發生了什麼事?胡秉宸惶恐得不得了,好像十年來都萬無一失、牢牢地放在那兒、死死守着隻是想像中的他的吳為,每一秒都會寓去。
他這才意識到她的耐性終有一天會失去,她的世界也會漸漸擴大,她将醒悟,他并不一定是惟一可意的男人。
他不免酸酸地想:現在地位不同了,是不是? 這真不是他的刻薄,可惜胡秉宸不想重視,也不想深入挖掘。
胡秉宸沒敲門就沖進了吳為的房間。
吳為倚在沙發一角,好像那裡是她的退路。
他說:“你不能這樣做,你不能離開我,你要是離開我,我就要死了。
” 吳為好像沒有聽懂,還是木木地望着他。
胡秉宸不得不把這句話重複了三遍,這次她好像聽懂了,從沙發角落裡站起,搖搖晃晃朝他走來,他剛伸出手去接她,她就軟軟地倒在他的懷裡。
胡秉宸拖着她坐到沙發上,沖破長達十年的徘徊、猶豫、掙紮、禁锢,朝吳為低下頭去—— 這是他們第一個吻。
其實,胡秉宸十年前就等着這個吻了,因為等得太苦,他覺得天旋地轉,一切不複存在。
這一瞬很長很長,地老天荒;這一瞬很短很短,灰飛煙滅……名譽、地位、權力……他為之奮鬥了一生的東西此時都化作了飛煙。
隻剩下她,這個偎依在他懷裡的女人。
僅僅這個吻,就讓身經百戰、出生人死、鋼鐵一般的胡秉宸神魂颠倒,不知南北,恨不得死去才好。
沒想到在這個年齡,還能如此忘情地嘗到一個女人可能給予一個男人的震撼以及這個震撼帶來的快感。
他重新體會到他還是一個男人,還是一個能讓女人忘乎所以倒在懷裡的男人。
直到離去,胡秉宸還一步三回頭地對吳為說;“你要是離開我,我就要死了。
” 此時此刻,胡秉宸的這句話,真不是用于戀愛的花言巧語。
回到辦公室,胡秉宸什麼也幹不下去,有人來談工作,聽到的隻是一片嗡嗡嘤嘤的聲音,卻不知他們說的什麼。
他好像回到了初戀。
他有過初戀嗎?四川美人算不算呢?過去的女人從記憶裡一一走過,不,與這一次相比,都有點逢場作戲的意味。
這其實是胡乘宸的錯覺,他從每一個性愛對象那裡都得到過新鮮的體驗。
但是作為一個男人,他不可能不忘記她們,自然也就忘記了她們的不同。
回到家裡,他草草吃完晚飯就上了樓,将自己關在書房,又是關燈坐在黑暗裡。
但黑暗也幹擾着他,攪擾着他,壓迫着他,追逐着他,撕扯着他。
值得還是不值得? 以後又怎麼辦呢? 盡管吳為倒在胡秉宸懷裡,她也不肯再進入那個怪圈。
她能想到的最無能,也是最好的辦法,就是離開,到山區去體驗生活。
胡秉宸知道後,隻寫了一封無力的信,可否到我家來,與我和白帆同志一起喝杯茶,她會很高興的”雲雲。
看到“和白帆同志一起喝杯茶”,吳為笑笑,如同她身上的那套盔甲,不都是穿着用來抵擋什麼?那就不要再惹是生非。
她沒有去喝那杯茶,毅然不辭而别。
佟大雷聽到吳為深人生活的事,于開車前趕到了火車站,搶過吳為一個手袋拿著,像是得了賞,緊緊抱在懷裡,心裡還想,向來這是秘書替
顯然不是尊敬,而是玩兒一把女作家的意思,就像吃膩了東坡肉換個清蒸鲥魚嘗嘗。
,一個女人,又是一個道德敗壞的女人,除了床上那點子事,還有些腦子,可不讓人感到意外?除了胡秉宸魚雁頻傳,還有部黨組的那個佟大雷,還有其他。
隻不過那些男人不像這二位覺得自己總算有些抗衡的資本,故而裹足不前。
如果說胡秉宸那張面孔是“宋明理學”,佟大雷那張面孔可就是“安史之亂”了。
盡管吳為不會奉陪佟大雷玩兒一把,但對佟大雷的第一印象要比對胡秉宸的第一印象好,至少佟大雷是個敢作敢為的男人。
又或許她畢竟是兵痞顧秋水的女兒,對“安史之亂”有着類似血緣上的認同。
聽了佟大雷的傳聞,吳為隻是一笑,即便佟大雷被人捉奸又怎樣? 國人對捉奸有着曆史的傳統和癖好。
他那個下屬也實在無聊,因為沒有得到提拔就出此下策,在門外憋了佟大雷一整夜。
這個佟大雷還算得男人,将責任包攬下來,說:“我就是睡了她又怎樣!” 換了胡秉宸會怎樣處置?很難說。
事到如今,不論胡秉宸自以為多麼珍惜吳為,可還是不了解她。
也許他從未了解過吳為。
如果說吳為對他們這場生死之戀有什麼懊悔之處,那就是誤以胡秉宸為終生知己,而不是他對女人的多情或對她的始亂終棄。
所以胡秉宸才認為眼下最有力的競争者是佟大雷,以為他們那個行政級别肯定是女人最為眼熱的條件。
這倒不意之中說明,胡秉宸自己很把那個副部長當回事兒,豈不知對吳為來說,一個副部級算得了什麼! 佟大雷似乎也抓得很緊,此人迫起女人不擇手段。
其實佟大雷要能力有能力,要資格有資格,早就應該升至副部長甚至部長,可直到現在還是一個副部級而不是副部長。
沒有别的,就是女人搞得太厲害,太無所顧忌。
“肅反”時竟和一個由他負責審查,曆史有問題的女人搞關系,連調查提綱都丢在了那女人的家裡,還和她在公園長椅上做愛;被當地公安部門抓了起來,部裡隻好派人去派出所把他保回來。
他居然還大言不慚地說:“我就是愛女人,有什麼辦法!” 所以當胡秉宸在佟大雷的辦公章裡遇到吳為的時候,便分外熱心地對她說:“應該多聽聽下面同志的意見,他們比我們更了解實際情況……” 果然被胡秉宸猜中,他很快得知,佟大雷要把吳為調至他的麾下。
佟大雷說:“我要成立一個調研組,需要一些寫文章的秀才。
” 成立這個調研組的必要性,又冠冕堂皇地在黨組上提出來讨論,胡秉宸一眼就看出這個方案心術不正。
大家都說不出什麼,成立或不成立一個調研組,這個調研組幹事不幹事,就像他們年華月月曰日讨論的所有問題一樣,來了,去了,讨論過了,也就算通過了。
他還注意到,有次與佟大雷同乘一車,途經吳為家門,他們不約而同從靠背上直起身子,向吳為家門口的方向張望,好像吳為随時會從那個大門走出。
顯然佟大雷到吳為家裡去過,不然怎麼知道吳為住在這裡?他倒是先下手為強了。
而且佟大雷說幹就幹,絕不瞻前顧後。
吳為注意到胡秉宸退出佟大雷的辦公室時,有一份不是原裝而是仿造的不經意,心裡便有些快意。
要是每天都給胡秉宸這樣一個刺激,讓他知道她早巳把他置諸腦外,該有多好。
“……我們這條戰線有很多題目可做,所以我建議你到我這個調研組來工作,這樣你的房子問題、組織問題,都可以得到及時的解決……不但可以了解基層的情況,就是上面的情況我也可以提供給你前……我還有些老關系,畢竟幹了幾十年革命,十八歲就是區委書記了,所謂年紀不大資格老,就是中央一級領導的底細我也相當熟悉……”佟大雷說。
“房子問題、組織問題,都可以得到及時的解決……”這和妓女有什麼兩樣?《國際歌》的作者鮑狄埃呀,你可知Intemationalism什麼時候才能實現? 道德敗壞的吳為,因一生沒有做過交換而自豪。
交換,與愛一個人,或哪怕因愛屋及烏而上床,在她那裡有着嚴格的界限。
可吳為又何必撇清自己!她和韓木林的婚姻不是交換又是什麼?隻不過是有法律手續的交換而已。
她又比佟大雷高明多少?說不定比佟大雷虛僞也未可知。
佟大雷說到做到,上至中央文件,下至部長之間的勾心鬥角,乃至他們個人生活中的绯聞,都一一影印了給吳為送來。
他乘着部長級的轎車,招搖地駛進吳為那個破敗得像是貧民窟、滿住着部裡職工的院子,而且一坐幾個小時,談天說地,怒斥同僚,還有他們的女人——不明白佟大雷為什麼把同僚恨成這個樣子——抱怨如今他升不到副部長的位置并非有什麼問題,而是因為捉了某部長的奸,“除了會搞女人,他懂得個屁。
不像我,搞女人歸摘女人,工作歸工作。
問問國務院系統的頭頭腦腦,哪個不曉得我佟大雷的能力廠吳為這才大開眼界,原來這些偉乎其大的人與她這樣的小人物沒有什麼兩樣。
惟一不同的是于她可能良心不得安甯,于他們則理所當然。
有一天佟大雷還拿來胡秉宸寫給全體黨組成員的一封公開信,說:“這倒是我佩服的一個人,上面有人拉他整第一把手,還應許幹成之後這個第一把手的位置就是他的,他卻甯肯給部黨組成員寫公開信來表示對第一把手的意見,也不願利用這個機會整人,給自己撈個一官半職。
”佟大雷說得很誠懇。
想不到“安史之亂”還能誠懇,倒讓吳為有點意外。
“可是這反倒招來打擊報複,不得不休職在家。
打倒‘四人幫’後,怎麼這樣的幹部反倒挨整,壞人仍然吃香……”佟大雷繼續說道。
這時的佟大雷簡直可以說得上是正直,也漸漸忘記了吳為是女人,忘記了對吳為的一肚子壞水,真像老朋友那樣無話不談。
如果佟大雷忘記了自己的目的也就不是佟大雷了,吳為終于接到他的情書一行書,洋洋灑灑,寫在宣紙上。
遭到吳為的拒絕後,佟大雷既不尴尬也不停手,依舊“天方夜譚”個沒完沒了,依舊在宣紙上寫情書,似乎知道自己的毛筆字很漂亮,還說:“你等着我,我老婆可能得了乳腺癌,頂多還有一年就會死了。
”吳為說:“我對你從無男女之意,而且你不想想,如果一個男人這樣對待他的妻子,哪個女人還肯接受他呢?” 佟大雷自己也笑了。
“你在這方面和‘老共’們真不一樣,‘老共’們從來不留片紙隻字在他人手中。
”吳為想到了胡秉宸戰戰兢兢寫給她的那些藏頭去尾的信。
佟大雷揚聲大笑,“我的經驗是哪怕有三十八個人出來證明你于了什麼、說了什麼,你都可以不認賬。
五九年反右傾,多少人出來證明我說了什麼,做了什麼,還拿出我寫的什麼文章,我死活就是不承認,不在結論上簽字。
最後甄别的時候不了了之。
你得看準那一套,什麼‘坦白從寬,抗拒從嚴’?從來就是‘坦白從嚴,抗拒從寬’……”完全一套無賴哲學,但用這種無賴哲學對付更大的無賴,未嘗不是好辦法。
吳為想起當年鬼都不知道的情況下,自己主動交代“男女關系錯誤”後的種種艱難…… 但吳為無論如何不肯到他的調研組去。
不知佟大雷整天幹不幹工作,幾乎每日二信,幾乎每晚必來,越來越把吳為的家當做了自己的家,而且不管吳為在不在家。
如果吳為不在,就對葉蓮子獨角戲似的說個不停,鬧得吳為不勝其煩。
她終于明白,對這種男人溫良恭儉讓不得,隻好寫了一封低能的信——佟大雷同志: 鑒于您的一些信件與行為,我有必要作如下聲明: 一、我們是工作關系,我更是将您作為一位“老同志”來尊敬的。
二、您曾對我表示愛慕,我也曾多次表示拒絕,本不該舊事重提,可是您最近的行為使我有必要重申,您是有婦之夫,一再對其他女同志表示愛慕是絕對錯誤的。
三、請不要再寫信和送什麼材料給我,更不要再到我家來。
請尊重我的請求。
吳為 這一來,倒又給了佟大雷寫信的理由——我隻是向你表示愛慕之情,并沒有要求相愛或談戀愛之意。
相愛者,摟腰起舞,擁臂而行。
但一個人表達愛慕之意,似乎也無須對方批準吧。
過去我家有幅齊白石的畫。
上書:“宰相歸田,箱底無錢,甯可為盜,不敢傷廉”,我很愛它。
最近我同朋友說,每早我都要到我愛人那裡去一次。
美國大使館外的櫥窗裡有一幅照片,四十左右的一個女人,穿一件紫絨绲邊長衫,抱着一個周歲女孩,坐在花園裡,靜穆慈和,我非常喜歡。
每早起來跑步就想到這張照片,跑了兩公裡,在窗前總要停下來看一看。
都是一種愛。
隻要我不搶人的或者按照我的意思改變它的形象,何必要求别人的同意! 自認識你以來,知道沒有同你談情說愛的資格,不過片面地認為你是知己,單相思而已;實在讨了沒趣,冥頑之性,依然不改,活該! 當然我也有過錯,寫信于擾了你,已經認識就改了。
至于談戀愛,更遠了,“戀”之一字,表示語言一緻,互相同心,是物質與靈魂相互統一的最高境界,古往今來,有幾個能談得上!低級一點的“戀”也是有的,我将來也許會試一試,自信還是有能力的人,讀的書也不比一些人少,也有一定的政治頭腦和才能,總不至于比寫幾篇指導敲敲邊鼓的人差。
最後我要表明的是,即便你與我絕交,我也不是以牙眼相報的小人,你絕的不過是私人之交,我也早知無建交的可能,但在公誼上仍然會在你需要時給予幫助,受不受在你。
你母老子幼,如有緊急之事,比如找個條件好的醫院、醫生(隻是打個比方),隻要你一個電話通知,一切照辦,絕不推诿,前人雲:“人以國土待我,我亦以國士報之。
” 也希望你有朝一日找到一個條件好的人,有個歸宿,因為你母老子幼,萬一山長水短,你不是丁玲也不是冰心,還是在前進路上奔命奮鬥的人。
吳為想起當年在幹校,為年老體衰的葉蓮子一人帶着禅月的艱難,請求胡秉宸幫助的那次談話,傷情地搖搖頭,相比之下,這個佟大雷倒還慷慨大方……不過這也許是佟大雷的“創作”,可佟大雷有什麼必要“創作”?他又不是不知道沒有希望?當然她也不必為此考驗佟大雷是否為那“君子一言,驷馬難追”之人。
說是再不幹擾吳為,不過說說而已,佟大雷仍然窮追不舍。
當他忍不住又到吳為家看望時,吳為把佟大雷堵在玄關那裡,一句客氣話也沒有,更不留他坐一坐,冷情地瞠視着沒臉沒皮的佟大雷,等于馬上下了逐客令。
可對這樣一個死纏爛打的人,不如此決絕就後患無窮。
接着她哀傷地想,如果一個人不愛一個人,真是什麼殘酷的事都做得出來。
想想當年被胡秉宸堵在他家門闆上的“自衛”戰,胡秉宸不是狠心到置她于死地又怎麼解釋?可她與胡秉宸不同,她從未誘惑過佟大雷。
12 與史峤的重逢,使胡秉宸對吳為的感情起了質的轉變。
在一位老領導的遺體告别式上,走在胡秉宸前幾位的一個男人突然倒地,有轟然一聲倒了一座山的感覺,也許那人比較高大,更因為瘸跛。
工作人員急忙将他擡到休息室去了。
然後就聽老戰友們說暈倒的是史峤。
自史峤從腰間拔出一支袖珍手槍,撲倒在大别山一條溝壑中等待他那位優秀偵察員之後,胡秉宸再也沒有見到過他。
隻聽說“文化大革命”期間,史峤因被捕問題又受到不少沖擊,之後聽說安排在黨的哪個監察部門工作,然後又沒有了消息。
遺體告别後,胡秉宸到休息室探望,不論他對歲月滄桑有了多少認識,還是不能相信眼前這個人就是那個儒雅的史峤。
像剛從歲月的塵埃中爬出,灰頭灰腦,除靈魂之光在眼睛深處那條時光隧道的人口偶爾一現卻又立刻隐人黑暗時,哪裡還看得出是大學的高才生?又哪裡看得出曾“恰同學少年……糞土當年萬戶侯”? 因李琳叛變被捕經組織營救出獄,又經組織甄别審查後,史峤以為一切問題一清二楚,根本沒想到誰又在他的檔案中加了一個“犯有政治錯誤”的結論,一直懷疑他有變節行為,直到亂了章法的“文化大革命”,這個問題才曝光。
史峤何止是傷心!他是灰心,徹底地灰心了。
“文化大革命”中,所有從法西斯那裡趸來的手藝都不能摧毀的史峤,卻讓灰心摧毀了。
那時他反倒常常想起胡秉宸的兄長胡秉宸,終于懂得胡秉衰當年對他說的那些話,才叫句句是真理。
回首當年,為什麼不與莫逆胡秉宸一同去研究佛學?像他這種人,怎能不自量力地鬧革命?不過他到底是個什麼人?自己也說不清楚。
僅就他那一臉的苦相,與其說是一個共産黨員,不如說是一個聖徒或苦行僧。
即便還是黨内相當級别的一名領導時,也是一副無可言說的樣子。
曾有相當級别的史峤,也不知這個結論會随着時代變化升值,本采一兩重的結論,可能會漸漸攀升到無法度量的地步。
如果史峤知道這麼回事,一定會像簽訂一份合同那樣,逐字逐句按照法律條文将當初組織上的那個結論,規範得無隙可乘。
可誰能看得到自己的檔案?誰又能知道你的檔案裡塞了什麼? 這個不為史峤所知的包袱一背三十多年,直到“文化大革命”後才落實政策,變節行為一風吹去,可是他已進入暮年,耳聾眼花,又在關押中得了風濕痛,腿關節變形,行動不便,如一架報廢的機器,這個落實又有什麼意義? 多少年來史峤都繞不過那個彎子:上級領導也好、同志也好,怎麼不想想那個非常簡單的推理?像他這樣一個重量級的地下黨被捕,他們那個系統的地下工作何曾受到些許損失?他的出獄難道不是組織營救的結果?竟懷疑他有變節行為,像對待叛徒那樣對待了他幾十年! 可就是沒人想一想。
不再以變節論處!難道還讓他像重見天日似的高唱“太陽出來了”? 幾十年來風吹雨,除見老一些,胡秉宸可以說是沒有什麼變化。
史峤一眼就認出了他,握一握手,默默相對,連一般的應酬話也沒有。
真是相逢一笑間,往事成煙。
作為與他直線聯系的下級,胡秉宸應該很清楚當時這件事,史峤也曾對調查他的人說,胡秉宸完全可以證實。
胡秉宸也的确為他證實過,可那些人需要的不是事實,他們需要的是在蹂躏和作踐中确認自我……還有什麼可說?如果說一說之後這台機器還能啟動,那就不妨說說;現在這台機器廢都廢掉了,還談什麼啟動!胡秉宸隻說了一句:“多多保重!”沒有打探一句别後的情況,問一句是否需要幫助,或說一句“我能為你做點兒什麼?”……總之說什麼都不合适。
史峤隻說了句:“謝謝。
”除此也是說什麼都不合适。
胡秉宸步履遲疑地走出了休息室。
與史峤的重逢,給了多思的胡秉宸以極大的震撼。
回到家裡,進門就見一個着中山裝的老鄉獨自坐在廳裡,那套中山裝很隆重地“裝”在身上,顯然是為這次會面特備的。
見胡秉宸進門就撲上來拉住他的手,緊緊握在自己的手裡,熟絡得不得了地說:“可見到你了喽,老領導啊,硬是不易!” 胡秉宸實在想不起何時領導過這位老鄉,借放報紙的機會抽出自己的手,倒不是對老鄉的無禮,而是絕對不喜歡與一隻同性的手這樣緊握。
白帆忙從裡間出來解釋:“說是你過去的一個地下老交通。
” 老鄉說:“胡領導啊,你怎麼不記得我呢?記得嗎?還是我調查得知,打銀器的貧農咋個變成地主了嘛!”什麼銀器!什麼貧農變成了地主!雲裡霧裡讓胡秉宸摸不着頭腦。
一九四九年後不少人到京城來認老同志,可那一浪早就過去幾十年了,怎麼到現在還有人來認領?會不會是個騙子? 老鄉并不氣餒,依舊熱情提示,胡秉宸這才想起幾十年前的舊事,人也随之熱情起來。
皖南事變後,國民黨又掀起反共高潮,在國統區大肆逮捕共産黨員,地下黨組織遭到很大破壞,一些黨員脫離了黨組織,有些支部已徒有其名。
同時國民黨加緊了對陝甘甯邊區的包圍,蓄意制造與八路軍、新四軍的摩擦。
為應付突發事變,建:立地下秘密交通的工作被提到日程上來,胡秉宸受命建立一條地下通道,以備國共關系公開破裂時,将那些身份公開、無法隐蔽的黨的重要骨幹,疏散到安全地帶。
胡秉宸背了個小包袱,用一個多月時間,将沿途情況一一作了了解。
在此基礎上,選定了幾個聯絡站點。
第一站選的那個點距重慶不過一天路程,來往人等不必在此住店即可打道回府,途中盡量不作盤桓,以免節外生枝,有次胡秉宸出去執行任務,路上住店差點出事。
而且此處位于華蓥山餘脈之側,兩岸山巒起伏,是進入華蓥山腹地的路徑之一,一旦有事,一天就可進山。
第二站附近有一大片竹林,林子裡的南竹長得非常粗壯,便于隐沒,胡秉宸看上的正是這一點。
第三站那個點雖然沒有黨的組織關系,但是人很可靠。
有同志過去,找他掩護、解決食宿都沒問題。
可以看出,胡秉宸選的這些點是很有眼光的。
最後選的那個點出了點問題。
胡秉宸以朋友的朋友為名,在當地一個負點責任的黨員家裡落腳。
晚上請胡秉宸。
吃飯的時候,那黨員突然向家人說道:“明天叫打銀器的人來!”口氣很大,家裡有多少銀子能随時叫銀匠來打? 胡秉宸立時提高了警惕,暗中找一個普通黨員調查,了解到打銀器的這個黨員本是貧農,挖地窖時挖到許多銀子,當年紅軍長征曾經此地,可能是紅軍來到之前哪個地主老财埋藏的,銀子被他吞為已有,就此發财成了地主。
“曉得個龜兒子咋個搞的喲,搞成了地主!”這個普通黨員說。
胡秉宸也不明白,一個貧農怎麼說變就變成了地主?那時候,這種蛻變還不像幾十年後“紅五類”說變就變成巨貪、腐化堕落那樣普遍,那樣讓人理解。
僅這一點,就讓胡秉宸覺得此人很不可靠,立刻将他放棄,重新找了一個教員做内線,自己也沒有暴露身份,盡快隐身而去,另換手下人出面,在那裡租房開了家小酒館——任何時候酒館都是人來人便于掩護的地方。
那教員後采被捕,始終沒有暴露任何與他有關的人,最後犧牲在國民黨有名的特務機關白公館。
要是前“貧農”被捕,結果就很難說了。
那一行,胡秉宸建立了五個聯絡站點,整條線路布置安全良好,萬一出事,很快就會把黨的重要幹部輸送到安全之地。
回到重慶後,胡秉宸繪制了詳細的路線圖,将如何到達那些聯絡站點、那些站點的聯系人,一一向領導作了詳細報告。
像胡秉宸這樣的全才,真是“五百年才能出一個”,不論到大别山送情報,或領導地下工作,或偵破“軍統”在重慶的通訊系統,或建立秘密通道……樣樣傑出。
如果給他一個總統,相信幹得不會比克林頓差,更不會出萊溫斯基那樣的事故。
隻可惜給他的天地太小,更可惜他耗去十多年青春、出生人死建立的勳業,并沒有得到充分的運用,甚至沒有得到運用。
這些聯絡站點上的同志,随時準備血濺軒轅,在那平凡的地方潛伏着,艱苦地釘到抗戰結束。
可惜這些花費許多心血建立,又經許多人堅守多年的地下通道,像胡秉宸送到大别山的那份重要情報一樣,根本沒有用上。
為胡秉宸調查“貧農變地主”的那個普通黨員,就是眼下坐在胡家廳裡的這位老鄉。
老鄉同樣無怨無悔地堅守着胡秉宸當年交付的任務,更沒有以此兌換什麼好處,問題是新政府不承認他的黨齡和他為黨堅守多年那份默默無聞的工作。
由于那條秘密通道由胡秉宸建立,誰也不知道胡秉宸在這條通道上埋伏下的力量,當時又都是單線聯系,除了胡秉宸,誰也不能為這個老鄉證明什麼。
自新中國成立後,老鄉賣房子賣地,堅持不懈,四處上訪,也四處尋找胡秉宸,幾十年如一日。
人人都說他瘋了,但他知道自己沒瘋,而是忠誠于共産主義理想。
他對那些說他瘋子、不承認他黨籍的人說:“老子為革命獻腦殼,你們這些龜兒子就和那打銀器的地主一樣,反攻倒算我。
”他越是這樣說,基層組織越是不承認他的黨籍。
“基層啥子水平?打銀器噻。
”他說。
所以當他找到胡秉宸的時候,怎能不抓住他的手不放? 胡秉宸又是興奮又是傷感,說:“放心,我一定會給你寫份證明。
” 老鄉激動得幾乎落下淚來,再次抓住胡秉宸的手,就像實實在在抓住了煙波浩渺的曆史,那些無形的東西一下子變得可以觸摸。
那一夜,胡秉宸禁不住從記憶中翻出陳年舊事,想起一九四四年因同樣目的,受命建立的另一條水上通道,與他完成的所有重大任務一樣,也是一次都沒派上用場。
這些事情,自己想想也覺得奇怪。
不是一般的奇怪,而是非常奇怪。
于是耳邊又響起了如《命運交響曲》中那幾聲敲打命運之門的重擊,叩問着一個世紀的疑惑,從人類前途到久遠的過去,一一重新評估。
回顧自己這一生,驚濤駭浪,十二年内戰、十年動亂,花樣年華就這樣過去了。
值得嗎? 國際共産主義也分崩離析,甚至互相開火,曾作為他全部生活的價值标準突然崩潰。
胡秉宸感到了迷惘、混亂、怅惘,甚至對人類前途産生了悲觀。
将來又是什麼? 他找不到答案。
特别與不受曆史成見束縛的吳為糾纏在一起後,他想得更多了。
罷,罷,罷! 至少還有一個真誠的吳為。
到了這個階段,吳為在胡秉宸的心目中才漸漸演變為正面形象,不久之後,他就會對吳為說:“你是我碰見的少有的有膽識、有勇氣、有毅力的奇女子。
我和你的關系,男女之情隻是、一個方面,根本的是思想上的一緻,共同的語言、共同的感覺。
“你是可信任的、親切的、坦率的人,與你在一起如沐春風,無拘無束無隔閡,宛如同一個可以推心置腹的好友,坐在松枝覆蓋的長椅上漫說家常。
你是我安全的港灣,是我随時可以歸宿的地方。
有個可以完全信賴的知己,多麼難得!” 本就處在十字路口,且心中已然有了傾向,隻是苦于沒有向諸多理論交代的理由方在十字路口徜徉,一旦某個輕如鴻毛的借口殺出,很可能産生重如泰山的效應。
在檢點一生的迷茫中,胡秉宸有了向安全港駛去,在松枝覆蓋的長椅上漫說家常的理由。
13 盡管很長廠段時間胡秉宸與吳為音信不通,但佟大雷的作為,胡秉宸似乎全都了然于心。
哪怕一件價值不大的東西,一旦在拍賣行裡進行喊價,進入兩強競争的峽谷,馬上就會産生泡沫效應。
一看到胡秉宸,吳為知道非同小可的事情即将發生,便對禅月說:“今天媽媽有點兒累,咱們不散步了,你坐公共汽車回學校好嗎?” 禅月喜歡和吳為一起散步,路上她們無話不談。
她正處在開始“懂”的年齡段,并且因為懂得母親而分外得意。
好比她已漸漸懂得吳為額上的皺紋并非都是因為氣惱,更是因為走投無路、無處求援的絕望。
吳為不止一次對禅月說:“生稱之前我就想,我要生一個朋友,一個永遠不會抛棄我的朋友。
” 除了刮風下雨的日子,她們每個周日從這條路上走過,送禅月回學校去。
吳為站在校門外,看她一跑一跳進了學校大門才轉身走回家,帶着與禅月交談後的愉悅,想着已漸長大并摯愛她的女兒,已經寫出和準備寫的小說……“好吧。
”禅月說。
“我就不等你上車了。
”吳為說。
“哎,媽媽,您好好休息。
”吳為點點頭,有些慌張地走了。
汽車老也不來,看着吳為漸漸走遠的背影,禅月非常不放心,應該把媽媽送回家再走,就叫道,“媽——媽——等——等。
” 吳為沒有聽見,急匆匆地走着,這時禅月看見一個上了年紀的男人,橫路穿過,攔住了媽媽。
禅月很快明白媽媽對她撒了謊。
她不是累,她是要和這個男人見面。
然後他們折了回來,沿着附近的一條小河向田野走去。
這是撣月出生以來第一次遭遇的有主題、有意識的大傷心。
在這之前,不論她啼哭過多少次,都稱不上是傷心。
從離開韓木林後,禅月就生活在一個女人的世界裡,不論是小姥姥的愛還是媽媽的愛,全部是為了她的,她的愛也同樣全部回報給了她們。
可是從未欺騙過她的媽媽現在對她撒了謊,而且為了這樣一個面目不清的男人……媽媽欺騙了她!眼淚順着禅月十六歲的、紅潤而豐盈的臉龐流下來。
她覺得自己就在這一刻長大了,她的少年時代也在這一刻結束了。
晚上,禅月第一次失眠。
一個異物,突然契人了她們這個浴血奮戰、三位一體、相依為命、艱難度日的家。
這個三位一體的家,面臨着她一時還說不清的、巨大的威脅。
禅月十分擔憂,那一周簡直沒有心思上課,盼望周末,趕緊回家,好像誰會把媽媽偷走。
但是回到家裡,見到媽媽,突然有了一種陌生感。
一切都和過去一樣,可又都不一樣了。
有一會兒,她都不知道怎麼和媽媽說話。
她看出媽媽又被煩惱鎖住,那把鎖就挂在兩個眉頭上,眉頭間馬上立起了一條豎紋。
不僅兩個眉頭間立起了一道豎紋,甚至兩個嘴角旁也出現了兩道豎紋,好像她正咬着牙,挺着什麼熬煎。
可是媽媽什麼都不對她說,獨自受着呢。
媽媽為什麼瞞着她?怕她不懂嗎?還是甯肯和那個男人守着一個共同的秘密,反倒把摯愛她的禅月當做外人似的排除在外?也就是說,那個男人對媽媽來說,比她更為親密…… 禅月忽然明白,自她懂事以後,媽媽的一切煩惱都是那個男人帶來的。
她十分明确地恨起那個男人來了。
禅月不說出自己的傷心和仇恨,媽媽應該看得出來。
可是媽媽完全沉溺在自己的心事裡了。
胡秉宸仍然什麼也沒有應允。
一拐上那條通往田野的沿河小路,胡秉宸就說:“你可以挽着我的手臂嗎?” 面對胡秉宸的懇求,吳為隻好把胡秉宸對她的傷害置之腦後,隻好隔着一尺的距離,遠遠地挽起他的手臂。
胡秉宸說什麼來着?說到在于校的時候就想念她,說到幾件吳為反倒記不得的小事。
而吳為卻為胡秉宸背誦她剛剛發表的一篇小說,特别是她得意的幾個句子和段落。
反正都是一些無關緊要的話……一點不珍惜這個機會,好像他們過去有過、将來也還會有很多這樣見面的機會。
她甚至不望胡秉宸而是仰望滿月,這種時候卻還一臉潔淨,如此十三不靠地背她的小說,真是出人意料。
難道此時她不該投入他的懷抱? 背誦完小說,吳為轉過臉來想聽一聲評價。
可是胡秉宸無從評價,他根本就沒有認真聽她的小說,又不能敷衍。
他不想亵渎這個飽滿的月亮,還有他猶豫了差不多十年才有的這個約會…… 吳為微微張着嘴,側着腦袋等待着,胡秉宸從來沒有這麼迫近、這樣清楚地看過她的嘴唇……她的嘴唇不薄也不厚,看上去很軟,唇線也不清楚……他閉了一下眼睛,生怕自己吻上去,卻身不由已猛然将吳為緊緊擁進懷裡。
要不是河邊樹影下突然站起一個釣魚人,問道“同志,幾點了?”胡秉宸肯定會吻上吳為的唇;現在隻好趕快将她一把推開,疾步向前走去。
吳為實在不該忽略胡秉宸将她猛然一推,趕快甩手走開這個細節,正因為是下意識的動作,才吏準确地反應了他某種根深蒂固的心态。
在他們長達幾十年的關系中,這樣的情景還将不斷重現。
每一次出現,都無可挽救地将胡秉宸诿過于人的陋習描繪得更加清晰,隻是吳為過于迷信胡秉宸,無法想像一個摯愛的人會對自己有所埋伏。
何況吳為從來不着調,這種景況下竟然會說:“你看,這不是一個很有趣的電影鏡頭嗎? 以胡秉宸的經驗來說,吳為此時倒不是假正經,而是沒有發動起來。
難道她僅僅是柏拉圖式的愛情主義?要是她沒發動起來,他就隻好壓抑自己,否則她會把他看做一個隻有“性趣”的男人。
他隻好順着吳為的思路,說:“對了,頂好還讓這兩個人戴上眼鏡,他們不是把眼鏡碰碎就是碰掉地下,兩個人趴在地上,滿世界摸他們的眼鏡。
釣魚人還可以幫助他們找,講好價錢,找到一副眼鏡付他多少錢……”胡秉宸太大意了,吳為雖然不是假正經,但與從前有了不同。
胡秉宸的懇求來得有些晚了,她不但穿上了成功的盔甲,心也冷硬多了。
回到家裡,胡秉宸關上電燈,坐在書房裡回想這個夜晚的荒唐。
他從沒有這樣不着邊際地與女人周旋過,“百樂門”後是狂歡之夜,後來的女人們又太物質,吳為卻是羅曼蒂克,是情調,不像一些女人把自己制造得可愛,——制造的可愛隻能是口味而不是情調。
沒想到在生命将近尾聲的時候,卻碰上了這樣一個浪漫的女人。
他的臉上不禁浮上一個久違的、連白帆也很少見的微笑。
從隔壁房間傳來了白帆的鼾聲,如當頭一棒使他猛醒,那少見的微笑忽悠一下就從臉上隐退。
以後怎麼辦呢?如果此後吳為要求天天見面如何是好? 現在他還有什麼理由再與白帆聯手寫封信給吳為?還有什麼理由在白帆起草的信上附筆“吳為同志:你自己塑造了一個虛無缥缈的意境,又自己在裡面扮演了一個多愁善感的角色,沉溺在裡面出不來了。
這是資産階級的感情遊戲,不是無産階級思想,你甚至沒有想到這是多麼危險,我要給你潑出一大盆冷水,就近來談一次,不要再寫信了”? 沒等胡秉宸想出所以,吳為倒先來了一封信,說是想來想去這種關系沒有好下場,不如及早刹車。
一旦離開胡秉宸,吳為的腦子就清楚了。
毫無例外,肯定又是一次捉弄,而受傷的隻能是她。
好像在冰天雪地裡,凍得昏昏沉沉就要睡死過去。
她真不願意醒來,就這樣軟軟地睡下去多麼惬意……可是寫作說:“起來,起來,不能睡,否則你就要死了,全家老小也會再度落人世人鄙夷的境地。
”吳為當然不願意死,也不願意母親女兒再受二茬罪。
寫作把她從極端危險的狀态中拉了出來,“你得站起來,跟我走!” 幸好吳為現在有了一個比胡秉宸更權威的權威。
胡秉宸抓起電話就打,而吳為正在某個飯店開什麼文藝方面的會議,“你等着,我馬上就來。
” 沒等吳為回答就放下電話,咚咚咚跑下樓到司機班。
司機說:“胡部長,您怎麼自己來了,沒讓秘書打電話招呼我?”胡秉宸這才意識到自己的不合常規。
“送我到飯店去。
”他吩咐道,喘息着并神經質地彈着手指。
吳為想幹什麼?發生了什麼事?胡秉宸惶恐得不得了,好像十年來都萬無一失、牢牢地放在那兒、死死守着隻是想像中的他的吳為,每一秒都會寓去。
他這才意識到她的耐性終有一天會失去,她的世界也會漸漸擴大,她将醒悟,他并不一定是惟一可意的男人。
他不免酸酸地想:現在地位不同了,是不是? 這真不是他的刻薄,可惜胡秉宸不想重視,也不想深入挖掘。
胡秉宸沒敲門就沖進了吳為的房間。
吳為倚在沙發一角,好像那裡是她的退路。
他說:“你不能這樣做,你不能離開我,你要是離開我,我就要死了。
” 吳為好像沒有聽懂,還是木木地望着他。
胡秉宸不得不把這句話重複了三遍,這次她好像聽懂了,從沙發角落裡站起,搖搖晃晃朝他走來,他剛伸出手去接她,她就軟軟地倒在他的懷裡。
胡秉宸拖着她坐到沙發上,沖破長達十年的徘徊、猶豫、掙紮、禁锢,朝吳為低下頭去—— 這是他們第一個吻。
其實,胡秉宸十年前就等着這個吻了,因為等得太苦,他覺得天旋地轉,一切不複存在。
這一瞬很長很長,地老天荒;這一瞬很短很短,灰飛煙滅……名譽、地位、權力……他為之奮鬥了一生的東西此時都化作了飛煙。
隻剩下她,這個偎依在他懷裡的女人。
僅僅這個吻,就讓身經百戰、出生人死、鋼鐵一般的胡秉宸神魂颠倒,不知南北,恨不得死去才好。
沒想到在這個年齡,還能如此忘情地嘗到一個女人可能給予一個男人的震撼以及這個震撼帶來的快感。
他重新體會到他還是一個男人,還是一個能讓女人忘乎所以倒在懷裡的男人。
直到離去,胡秉宸還一步三回頭地對吳為說;“你要是離開我,我就要死了。
” 此時此刻,胡秉宸的這句話,真不是用于戀愛的花言巧語。
回到辦公室,胡秉宸什麼也幹不下去,有人來談工作,聽到的隻是一片嗡嗡嘤嘤的聲音,卻不知他們說的什麼。
他好像回到了初戀。
他有過初戀嗎?四川美人算不算呢?過去的女人從記憶裡一一走過,不,與這一次相比,都有點逢場作戲的意味。
這其實是胡乘宸的錯覺,他從每一個性愛對象那裡都得到過新鮮的體驗。
但是作為一個男人,他不可能不忘記她們,自然也就忘記了她們的不同。
回到家裡,他草草吃完晚飯就上了樓,将自己關在書房,又是關燈坐在黑暗裡。
但黑暗也幹擾着他,攪擾着他,壓迫着他,追逐着他,撕扯着他。
值得還是不值得? 以後又怎麼辦呢? 盡管吳為倒在胡秉宸懷裡,她也不肯再進入那個怪圈。
她能想到的最無能,也是最好的辦法,就是離開,到山區去體驗生活。
胡秉宸知道後,隻寫了一封無力的信,可否到我家來,與我和白帆同志一起喝杯茶,她會很高興的”雲雲。
看到“和白帆同志一起喝杯茶”,吳為笑笑,如同她身上的那套盔甲,不都是穿着用來抵擋什麼?那就不要再惹是生非。
她沒有去喝那杯茶,毅然不辭而别。
佟大雷聽到吳為深人生活的事,于開車前趕到了火車站,搶過吳為一個手袋拿著,像是得了賞,緊緊抱在懷裡,心裡還想,向來這是秘書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