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關燈
小
中
大
哪一天?
“早晚有一天,我非把這個女人搞到手不可!”好像一種賭氣,一個較量。
與什麼較量2他也說不清楚,也許就是和吳為的較量。
隻有在這個較量中,才能充分挖掘顯示他鮮為人知的魅力。
他一直耿耿于懷的是,他那被革命生涯湮沒的魅力,始終沒有得見天日。
與革命隊伍裡的女同志們是不需要這種較量的,如果他們覺得彼此需要,互相通知一下就行了。
可是直覺告訴他,吳為,可能就是那個與他惺惺惜惺惺的人。
他放縱地想着…… 放縱一下又何妨?調令已經下來,他很快就要回到北京去,官複原職。
幹校也要解散,一旦離開幹校,離開吳為,他又會像上了籠頭的牲口,中規中矩地拉車去了。
讓吳為開始對胡秉宸動心的是那一次。
葉蓮子來信說禅月高燒,不過現在好了。
但是,萬一,禅月再有個急病…… 要是母親這樣說,那就是情況嚴重,她感到了孤獨無助,希望吳為回去。
怪不得吳為夢見暴風雪、懸崖。
不知怎麼禅月就掉下了懸崖,她的兩隻小手緊緊摳着懸崖邊上的石頭,叫着:“媽媽——媽媽——” 吳為拼命往懸崖邊上跑,兩條腿卻陷在深雪裡,怎麼拔也拔不出,急得聲嘶力竭地大喊起來。
一下子把自己從夢中喊醒,醒來很久睡不着,聽鼠們在天花闆上賽馬般地一陣又一陣隆隆跑過,想着母親獨自帶着禅月在北京的艱辛日子。
可她怎能調回北京?想想她的那份鑒定,還有她對待鑒定的态度吧! 像她這樣的人,即便是有回北京的名額,也不會分配給她。
每天每天,隻能看着人們一個個興高采烈乘車離去。
想到葉蓮子的困難,真是憂心忡忡,從車間回宿舍的路上,迎面碰上胡秉宸,沒頭沒腦地對她說了一句:“高興起來,吳為同志。
” 她沒有回答也沒有停下腳步,匆匆與他擦身而過。
山岚,暮鴉,破碎參差的田地,老樹枝上挑着的殘陽……一下混沌起來,一派天昏地暗的模樣。
難道眼睛裡有了淚? 多少年了,她的人格早在羞辱的研磨下一厘厘研磨為佝偻,有誰對她說過一句這樣的話? 她以為自己早已刀槍不入;卻原來還是如此脆弱,卻原來還是等着一個騎士向她走來并對她這樣說,卻原來還沒死掉對一個騎士的企盼。
難道胡秉宸知道她的等待?他實在不年輕了,也不英俊高大。
當天晚上吳為做了一個夢,先是和胡秉宸打着傘在漸浙瀝瀝的雨中散步,接着又夢見胡秉宸參加一個什麼晚宴回來,穿一身黑色細毛呢禮服,上衣紐扣敞開着,兩隻手插在褲袋裡,走進她的房間,坐在她的床邊。
她對胡秉宸說:“讨厭,為什麼這麼晚才回來?”像一對老夫老妻。
完全是吳為的自作多情,“高興起來,吳為同志”,不過是胡秉宸沒話找話。
5 葉蓮子真覺得自己老了,她的疲勞竟變成疼痛,像是躺在荊棘上,那些尖刺緩緩地、深深地刺進身體内部,極細緻地布遍了全身。
公共汽車在她還剩兩步就趕到的時候,卻關上車門開走了。
誰知道下一班車什麼時候才能來? 由于體力不支,她的背越彎越厲害。
可她不能放下禅月,禅月一直疼得緊,現在剛剛停止嘔吐,剛剛在她背上睡去。
禅月被鄰居的兒子踢傷了。
那男孩本是與妹妹打架,站在樓梯上,飛起一腳就沖妹妹踢去。
禅月忙張開胳膊去保護他妹妹。
十四五歲、“血氣方生”的一腳,全部落實在禅月的胃部。
禅月當時就疼得從樓梯上滾下,躺在地上起不來了。
兄妹二人的父母,不但沒有對禅月說一聲謝謝,連過問一下禅月的傷勢也沒有,更不要說負擔禅月的醫藥費;甚至對兩兄妹說:“誰讓你們和禅月玩兒的?咱們是什麼人家,她們是什麼人家?她們一家子都是下賤貨,她媽還是破鞋。
你們看看,這個院子裡的孩子哪個和她玩兒?跟這種孩子在一起玩兒丢不丢人!”醫生說是軟組織受了損傷,除了開些止疼藥别無他法。
禅月還是疼得不行,葉蓮子隻好帶她到遠郊一家中醫院去做按摩。
葉蓮子難得出門,對本市地理環境所知甚少,又上了年紀,腿腳不便,禅月胃部又受了損傷,擠乘公交車的遠郊之行,對這一老一少無異于艱難的遠征。
途中須多次換乘,路面不好,車身搖晃,禅月本就胃疼,不斷的搖晃使受傷的胃以及胃裡的食物極為憤怒,便開始造反逆行,禅月卻咬着牙不讓它們得逞。
葉蓮子見禅月憋得滿頭冷汗,不忍地說:“你想吐就吐吧。
” 小小的禅月卻說:“那樣就會把汽車弄髒,多不好。
”直到下車,直到找到一處隐蔽的地方,才将胃裡的食物一吐而盡。
中醫按摩也不甚見效,禅月仍為劇痛所苦,白天夜晚無法入睡,葉蓮子隻好背着她在地上走溜兒。
那天吃了大劑量的止疼藥才睡着,樓上人家的孩子偏偏在屋子裡跳皮筋。
葉蓮子上樓懇求他們安靜一會兒,央告他們:“求求你們了,我們家禅月胃疼得不行,幾天幾夜也睡不成覺,現在剛剛睡着,請你們别在樓上跳皮筋了好嗎?”那家孩子的父母,不但把葉蓮子堵在門口,而且不等她把話說完,砰的一下就關上了門。
接着葉蓮子聽到那孩子在門裡編着歌謠邊說邊唱道:“就跳,就跳。
——張爸爸,李爸爸,不知誰是禅月她爸爸……”這些話、這些事,葉蓮子從不對吳為說,吳為為那個錯誤受到的懲罰還少嗎? 禅月蠕動了一下,可能睡得不舒服。
葉蓮子背上有太多的骨頭卻沒多少力氣,所以禅月就漸漸下滑。
葉蓮子屈了屈腿,把禅月往上颠了颠。
她的眼睛往上翻着,透過披到額上的白發,注視着來往的車輛,專心緻志等待着下一趟公共汽車。
果然就等來一輛,隻隔了十分鐘的時間,也許二十分鐘?到底等了多長時間葉蓮子也不知道。
為了給禅月看病,葉蓮子毫不猶豫地把跟了她十幾年的手表賣了,那是她最後一點值錢的東西,也曾是對她那個“優秀小學教師”的獎勵。
她不十分看重那榮譽,她看重的是一個從靠查字典起家r以教書煳口的小學教師,變成稱職的優秀教師所付出的努力。
正像她後來并不十分看重;吳為那個作家的頭銜,而看重的是吳為從人下人,從人們的腳底下掙紮出來的努力一樣。
那條舊俄國毯子也賣了。
抗日戰争時期,她用那條毯子包着吳為逃日本飛機,那時候也是這麼窮,這麼累。
看來她這一生不會有另外一種生活了。
都是命! 6 輪到吳為無奈地找她的頂頭上司胡秉宸談談回北京的問題時,胡秉宸卻公事公辦,一點不肯幫忙。
用不着考慮,為吳為這樣一個女人說話,等待他的會是什麼輿論! 談話過程中,胡秉宸不但屢屢瞟着窗外,身子也盡量往屋角的陰影中縮,好像窗外有人監視視像吳為不是和他談公事而是和他偷情。
這一來,他那副“宋明理學”上得殿試的面孔,就像了後街引,車賣漿者流。
而且沒等吳為把困難說完,他就打斷說:“好吧,就談到這兒吧。
”生怕吳為求着他什麼、影響他什麼,又怕沾上點什麼,好像她會散布病菌…… 吳為這時本該看出胡秉宸的問題,可她大事不抓,不去探究胡秉宸那副“宋明理學”面孔為什麼轉眼就成了引車賣漿者流,而是任性地耍小脾氣,一氣之下起身就走,還為胡秉宸的自私、虛僞,不像她想像中的那樣完美而感到悲哀和惋惜,甚至為自己找胡秉宸解決困難懊悔不已,以為胡秉宸這樣對待她,是由于對她的誤解。
難道她是想利用胡秉宸對她的那點好感嗎? 與胡秉宸談話之前,吳為曾再三審度,在得到肯定的否定之後.才肯去找領導胡秉宸反映問題。
不找眼下這個惟一的領導又能找誰?哪個人能做得了主! 胡秉宸就要回北京去了。
總該對吳為說一聲“再見”吧,可他思量再三,無從下手。
不是苦于沒有借口,而是苦于如何:将吳為籲請幫助時的胡秉宸,向道别的胡秉宸轉換。
他每日守在窗前,每日看着吳為從門前小路走過,或從宿舍去車間,或從車間返回宿舍。
如果沒有這條吳為的必經之路,胡秉宸也許一走了之。
誰讓吳為每天必得經過他的眼前?許多大事有時正是由這樣的小事促成的。
終有一天忍耐不住,見吳為走過,急忙奔出房門。
好在阡陌交通,為了不讓吳為看出他有意等待,繞了一個大圈,從對面迎着吳為走去。
偶然遇到的樣子,偶然提到的樣子,說:“你好,吳為同志,過幾天我就要走了。
” 即便如此,胡秉宸還是不敢對吳為說一句:你有什麼困難需要幫助嗎? 吳為翻了他一眼,“您當然應該回去。
”沒有一點惜别的意思。
“上午收拾行李,還看到你留下的墨寶呢。
”他又何苦留下把柄,對她說,他一直珍藏着她畫了一筆、圈了一個圈的那張紙?冰雪聰明的吳為,應該領會這就是有意留着的意思吧。
“什麼?”她顯然忘記了胡秉宸當初與她糾纏的借口。
“你忘了你在陳毅詩句上面的那一筆和那個圈兒?”吳為終于明白了胡秉宸的用意。
可那時,她對胡秉宸忽而挑逗忽而委瑣的虛僞還算清醒,什麼也沒說,冷然地咧咧嘴,頭也不回地走了。
當她晚上出去散步時,在離宿舍不遠的地方,又碰到了胡秉宸。
沒有前綴,胡秉宸張口就說:“我也想散散步,再看看這個待了幾年的地方。
你不反對和我一起走走吧……我想我選錯了職業,我應當做一個相聲演員……假如有人能寫出這樣一個讓别人都快樂的形象,也是不錯的……”算是對自己那些出爾反爾行為的辯解。
見胡秉宸這樣讨好,吳為畢竟不忍,說:“那就當您的相聲演員吧。
”便不再做聲。
他們無言地走下去,走了很久,越走越是驚心,越走越是于無聲處聽驚雷。
等到他們分手的時候,已是夜半時分。
胡秉宸送吳為到宿舍門前,忍了許久最後還是把持不住,進出一句:“……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潇湘去?” 秦少遊的這個句子和句子的背景也算生僻廣胡秉宸隻是不覺抒發,并沒想得到吳為的回應。
一句秦少遊,立刻繳了吳為的械。
想不到這個“老共”居然知道秦少遊,知道這樣不常為人提起的句子!不似“剪不斷,理還亂”、“一種相思,兩處閑愁”、“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紅酥手,黃滕酒,滿園春色宮牆柳”之類動辄被人傳誦的名句。
如果說胡秉宸以前對她妄談曹禺、冰心、《紅樓夢》、林黛玉以附庸風雅,更還有對Dickens階級觀點的批判以裝腔作勢,那麼說到詩詞,說到秦少遊,可就得有點真本事了。
作為胡秉宸的下屬,吳為未必不知道他的才能,未必不知道他可能成為多種行業高手的潛質,但也不過敬佩而已。
比如人造衛星可是了得,與她又有何幹?敬佩與滋生感情的仰慕、崇拜等等,有着明顯的差别。
隻有到了秦少遊這裡,才讓她真正刮目相看。
從此這個矮小的男人,讓她覺得像了教授,而不再像副部長,也就是說,像了自己的同類,從此對胡秉宸有了一種原則上的認同。
也就是說,吳為又重新陷入“愛屋及烏:”或“愛烏及屋”的泥潭。
好感也罷、愛情也罷,産生的就是這樣沒有道理,沒有邏輯。
但那時,吳為也還能對胡秉宸的把戲保持警覺,伶牙俐齒地回道:“客自長安來,還歸長安去。
” 沒想到吳為回他這麼一句,也叫胡秉宸不得不另眼相看。
啊呀呀,這個女人哪——不尋常!又一想,是暗喻他的虛浮嗎? 不求利祿,功名何妨! 想來吳為也理解了他何以引用這個句子,所以才回了這麼一句。
下面的句子就看怎麼理解了,鬧不好可就意蘊深長。
她是有心還是無心?胡秉宸追問道:“下面呢?” 吳為不過想說,既然回去當京官,何談不得已?沒想到馬失前蹄—— 下面的句子該是:“狂風吹我心,西挂鹹陽樹。
此情不可道;此别何時遇?望望不見君,連山起煙霧。
”李白這首詩,與男女之情完全無關,要不是胡秉宸步步緊逼、層層設套,接下去倒也無妨。
可現在,很容易為移花接木制造可乘之機,她怎麼能接這樣的句子?隻好說:“忘了。
” 胡秉宸接着說道:“該是不道風吹絮,但挂鹹陽樹……” 果不其然!還是被胡秉宸移花接木了。
明知胡秉宸篡改,但那樣明顯地暗示了他的心思,吳為隻好故作不知。
胡秉宸一向喜歡将古人的詩詞改頭換面,想當年他對表姐綠雲說的那句“怎一個謝字了得?”還不是從李清照的《聲聲慢》“怎一個、愁字了得”來的? 多年以後,當他又與吳為離婚與白帆複婚之後,還會不斷地給吳為寄些改頭換面的詩詞——既表明對吳為專情,也表明了對白帆最後的忘恩負義;既表明拈花惹草本性難移,也暴露了“得拈且拈”的痞氣,晚年的胡秉宸是越來越不堪了。
我自巋然不動的吳為,直等到胡秉宸的行程越來越近,才突然慌亂起來,想不到一句秦少遊惹來這樣的大禍。
拉過一張紙,坐下寫了:“梨花就要開了,您卻要走了。
”沒有擡頭也沒有落款,用兩個手指捏着那個條子,奔赴刑場似的走出門去。
一出門,就碰見胡秉宸背着手;在田埂上如籠中之獸焦灼地踱來踱去。
他在等她! 吳為覺得腦袋空了,心漲得就要爆炸,臉色慘白地捏着那張條子向胡秉宸走去,一句話也沒有,把條子遞給了他。
胡秉宸好像等的就是這張條子,一把搶了過去,塞進兜裡,然後各自轉身走開。
他們就這樣分别了。
7 胡秉宸走後,吳為天天到很遠的小河那兒去,依在梨樹下,坐看對岸的梨花。
漫山梨花讓她想起宋代嚴蕊的詞:“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與紅紅,别是東風情味。
曾記,曾記,人在武陵微醉。
” 又記得嚴蕊因不明不白的牽累,押進牢房。
真是文化人,傳說在牢裡還填了一阕詞:“不是愛風塵,似被前緣誤,花落花開自有時,總賴東君主。
去也終須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滿頭,莫問奴歸處。
” 大半人在遇到不能為世人了解的冤屈時,就會向往超脫塵世的生活。
有時下河遊泳,隻要到了水裡,馬上就有一種古怪的感覺:她本不是這個世紀的人,二百年前的一場潮水把她帶上了岸,潮水退去時卻把她忘在了岸上……那麼胡秉宸呢,該是二百年後的人吧。
看着梨花盛開,又看着梨花謝了,直看到河邊的蘆葦茂密起來,這時幹校就撤銷了。
她也跟着回到北京,又過起了上班下班的小公務員日子。
偶爾想起在幹校與胡秉宸的相處,就如想起小時葉蓮子逼她背過的那些唐詩宋詞。
有天正在低頭審看那些審不完的表冊,聽見辦公室門嗵的一聲開了,覺得那門開得有些異樣,但還是沒有擡起頭來。
接着有人站在她的面前,接着又聽見那人說:“你好,吳為同志。
” 她機械地握了握一隻伸過來的手,又機械地看着那隻手的主人快步走向辦公室外。
辦公室的門又關上了,這才明白剛才那個人是胡秉宸,這才感到她的五個手指那樣疼,一個個像被捏在一起。
分也分不開了。
不知道胡秉宸用了多大力氣,也實在看不出矮瘦的胡秉宸居然有這樣大的力氣。
從此沒有了消停的日子,天天都有一種陷落、墜落的感覺,無緣無由,無法遏制。
胡秉宸當然知道吳為跟着幹校一起撤回了北京,雖然他們每天由同一個大門進出,卻也和天邊一樣的了。
就算在大門口碰見她,他也沒有理由在衆目睽睽之下,從專車裡跳出來,隻是為和她打個照面,說一句:“吳為同志,好久不見了。
”不好,好像他老在計算多久沒有見到她。
那和她說什麼好? 胡秉宸覺得自己好沒意思。
他根本不會跳下車。
既然不會跳下車,又何必費心琢磨見到她說什麼? 每每在秘書送來的文件中,看到與吳為所在部門有關的文件,心裡總是一驚,思緒便會從眼前一大堆龐雜的事務中遊移開去,想起那些下雪的日子、雪地裡扔雪球的那個女人和等在雪地裡的自己……怎麼總是下雪的日子? 深思遠慮的胡秉宸突然沒了分寸,開始為找個理由與吳為見面而心煩。
萬事難不倒的胡秉宸,卻在這個問題前面徘徊不已。
這棟辦公樓有幾百個房間,不過搜索範圍還是有辦法縮小。
他在秘書辦公桌的玻璃闆下,看到一張下屬各局所在樓層表,很容易在四樓找到吳為所在那個局的位置,但也有二十多間,她在哪一間呢?就沒法知道了,又不便向秘書打探得那樣具體,秘書就會想,一個副部長,為什麼隔了若幹級别打聽一個普通下屬?就算他能想出一個什麼理由,也得由她所在那個局的局長來彙報,處長都靠不上。
最後忍不住跑到四樓,把吳為所在那個局的辦公室二十多個房門依次推開,和每一個工作人員握了一次手,和每一個工作人員說了一句:“知道大家從幹校回來了,來看看同志們,看看同志們。
” 這理由倒也說得過去,卻還是讓那個局的所有職工覺得莫名其妙。
跑了幾個辦公室也沒見到吳為,胡秉宸有點按捺不住,幾乎把秘書叫來給他好好查查,又想,這樣的事怎好讓秘書去查?隻好耐着性子一間一間辦公室往下跑,終于看見她埋頭坐在二大堆表冊後面。
和一般女人一樣的齊耳短發,一件碎花的中式對襟小襖,一樣的一個女人,一陣大喜過望,随之心也安靜下來。
隻得迂回前進,先和其他職工一一握手,不知第幾遍地重複着:“聽說同志們都從幹校回來了,來看看大家。
” 人們臉上漾起欣賞的微笑,胡秉宸倒是沒有一闊臉就變。
吳為卻沒有聽見,愁眉苦臉地對付着那些表冊。
胡秉宸便覺得這個與他應對“客自長安來,還歸長安去”的女人,與那些表冊糾纏在一起,果然荒謬。
等到握住吳為的手,情不自禁地加了力,胡秉宸當然要讓她永遠記住這一次握手。
他的手裡,長久地留有握着吳為手指的感覺,既有如願以償的滿足,又平添了更多的企望。
本以為不過是想看看她,實在是擔心她會忘記自己。
瞧她那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子,難道不高興與他再見? 為了這個“再見”,他費了多少心思?握了多少并不想握的手? 他的手就那麼容易握到! 胡秉宸快步走出吳為的辦公室,恍惚地站在走廊裡,心裡有做錯事的茫然和唐突,自責起自己的浮躁。
好像要懲罰自己,臉上便現出比往日更加嚴厲的神情。
要是現在碰到吳為,相信胡秉宸看都不會看她一眼。
每時每刻,吳為都想發出求救的呼聲,可是沒有人能夠救她。
就連走在馬路上,她也不自禁地捏緊拳頭,咬緊牙齒,一副準備抵抗到底的架勢。
可她的抵抗是徒勞的,就像在沙漠或沼澤地上壘築的堤壩。
胡秉宸也想不到那樣難以自持,又恢複了他在幹校的作業,随時都在尋找與吳為“偶然”相遇的。
機會。
那天吳為站在印刷機房外,校對剛從鉛版機上取下的文件,雖然低着頭,卻感到一陣不安的騷動從身上流過,從頭到腳,像水淋又像火烤,冰涼而灼熱。
現在不用看就知道;胡秉宸來了。
她萬般無奈地從文件上擡起頭,胡秉宸正坐在車裡向她凝望,嘴唇不停地嚅動着,像在對她說些什麼。
在說什麼? 他的樣子看上去很可怕,難道他也像她一樣為什麼所苦? 吳為橡被焊在地上,立刻不能動了。
但還能明白胡秉宸下了車,向辦公樓裡走去,并隐沒在門廊的暗影裡。
直到喘息漸漸平息,吳為才繼續校對那份文件。
她怕出錯,反反複複校對了許多遍,直到自認找不出差錯才上機印刷。
可是等到工人把印好的文件送到辦公室後,處長把她叫了去,指出這份由她起草的文件,有幾處非常明顯的錯誤。
完全毀了! 可胡秉宸對她說過什麼嗎?沒有。
應允過什麼嗎?沒有。
為了-個明确的答案,她提起筆來,給胡秉宸寫了一封信。
又為了那個回音等得山窮水盡,走投無路,無所終日。
回到家裡話也懶得說,靠着暖氣面對牆壁,從傍晚坐到天黑,又從天黑坐到天亮,也許明天會帶給她什麼希望。
然後又到了下雪的日子。
一到下雪的日子就想起那些下雪的日子,更加千頭萬緒。
葉蓮子說:“你是不是病了?”她搖頭。
葉蓮子憂心的目光,讓吳為感到騷擾,便遲遲不想回家,在街上踽踽獨行。
不知怎麼就敲響了胡家的門,也許、因為那個晚上又下着他們兩個人的雪。
實在太意外了! 吳為的臉在風地裡吹得潮紅,眼睛也亮得很不正常,一看那雙眼睛,就是非出事不可的眼睛。
不要說胡秉宸,哪個不想惹禍的男人見了這雙眼睛都得往後縮。
現在玩笑鬧大了,可不是飛兩個眼兒、調兩句情的問題。
全是在幹校太閑鬧出的事。
一個又一個對策飛快地掠過胡秉宸的腦際,他選擇了其中之一,然後就像武裝到牙齒,有備無患地讓吳為進了門,客氣得讓人覺得他正在盼望這個機會。
可以說胡秉宸正盼望着這個機會。
吳為那封信來到時,他幸好在家,但還是出了一點汗。
要是他不在家,肯定會被白帆拆閱,那樣一來,家無甯日問題倒不大,鬧到機關可就非同小可。
雖說他的同僚不乏這方面的記錄,可他不允許這樣的鬧劇發生在自己身上。
胡秉宸很為一生清白而自得,不但不願玷污它,連濺上一點泥點也不行。
像那出家修行之人,馬上就要修成正果,怎能讓吳為這樣的女人壞了金身?這樣的女人隻能随便玩玩,不能當真。
他絕不允許将來人們在他的追悼會上,帶着嘲諷的微笑聽主持人念他的悼詞,像他常常在别人追悼會上做的那樣。
那些悼詞,千篇一律地偉大光明,所以他的偉大光明一定要足金足兩。
而且他的地位來之不易,他是憑自己的聰明才智奮鬥到這個位置上的,就是現在,多少有山頭的人都在觊觎着這個位置,不謹慎從事豈不等于自戕? 與吳為的那些調笑,不過都是暗示,隻可意會,了無痕迹。
而對這樣冰雪聰明、心有靈犀的女人,又足以說明心意。
綜觀胡秉宸對吳為前前後後的态度,實實在在是身體力行“想辦法讓她們主動”的八字方針。
難怪多年後他在對吳為的一次政策交底中說道:“我搞女人,從來不主動。
” 吳為聽了不覺一驚,“照你這樣,又怎麼能把女人搞到手呢?”他嫌吳為少見多怪,“想辦法讓她們主動啊。
”确信滴水不漏之後,胡秉宸把吳為的來信交給了白帆。
客觀地說,他倒不是想出賣吳為,而是擔心吳為再有來信落在白帆手裡,就好像早有前科。
看完信後,白帆把信往茶幾上一丢,提出一個實質性的問題:“你打算怎麼辦?” 原來不是把信一交就能了事!他與白帆真是棋逢對手,将遇良才。
這就是一個革過命和沒有革過命的女人的不同。
白帆不需要他的表白,表白有什麼用? “這不是和你研究,征求你的意見嘛。
” “和我研究?征求我的意見?”白帆摘下花鏡,往沙發上一靠,“同志,這主要看你的态度。
” “這樣一件小事?”“恐怕你還是要有所表示才行。
”白帆想起胡秉宸的那些舊賬,以為這麼容易就能向她交差? “這女人的文字不錯嘛……” “不,不。
” 一不小心就站在了女人的陷阱旁,胡秉宸有了被兩個女人左右夾攻的感覺,可得小心從事。
或者這僅僅是她的疑心?除了和表姐綠雲的那段情,即便後來和女秘書有過一段不緊不密的關系,和保姆有過一段很物質的關系,但都不似這次吞吞.吐吐、閃閃爍爍、飄飄忽忽,和他一貫的果決甚至冷酷不大相同。
她為什麼懷疑胡秉宸? 也許是他語氣裡那點不自覺的鄭重,與他以前談到女人的譏诮很不相同,就連跟她談話也難免如此。
也許他的眼神有些怪,一瞟一瞟的,好像在窺測她的反應…… 也許她的猜測不對,胡秉宸從來這麼看人,趁人不備,極冷又極快地一掠,像一梭子冷槍。
也許是庸人自擾,一九四九年後,他們的關系穩如共産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江山…… 但不管怎樣,提高警惕沒有壞處。
白帆這一瞬間想了什麼,胡秉宸清清楚楚,也知道白帆不會輕易說出什麼,做出什麼,要求什麼,可一旦發動起來就不得了,像一艘航空母艦,威力無邊。
胡秉宸不是怕白帆,而是不希望出醜。
誰說女人才嗜好貞節牌坊! 擡頭看了看高懸在客廳門楣上“模範家庭”那塊匾,燙了眼睛似的調轉頭去。
那塊毫無價值的匾,既讓他輕蔑,也讓他在意。
對“楷模”在各種台階上的意義,胡秉宸早已了然于心。
一九四九年後,他不是與白帆達成了默契?彼此既往不咎,大方向上保持一緻,以緻力于方方面面“楷模”的營造。
想到這裡,就像吃了鎮靜劑,胡秉宸恢複了昔日的風頭,一切也就随之正常起來。
于是對白帆詳盡地說起人們對吳為的議論……胡秉宸本就會刻薄人,在他刻薄的叙述中,吳為越發五彩缤紛。
最後胡秉宸說道:“你想,我怎能和這種偷人養私生子的女人如何如何?即便和女人鬼混,也輪不到這種女人!” 白帆的心放下了十之八九,還有十之一二須得胡秉宸繼續努力。
“那好,對這種女人也用不着客氣,咱們就聯名給她回封信,你起個草……” 唉,既然有了這樣的開篇,就不得不順着這個路子走下去。
就像那些叛徒,隻要突破一個缺口,就得如數交代清楚。
怎麼會想到叛徒?革命幾十年,被敵人抓到若幹次并幾乎喪命,胡秉宸從沒出賣過什麼,可是這一會兒,他真有點叛徒的感覺,“還是有勞夫人吧,夫人請——” 白帆那還剩下十之一二的不放心,至此全部放下。
現在,總不至于後院起火了。
所以胡秉宸追加一句,“注意政策界限,不要讓她惱羞過度,自尋短見。
” 其實六根不淨的凡身肉胎,都具有可能成為叛徒的因子,隻要從他的欲念人手,誘之以利、曉之以害,怕是沒有多少人能挺得過去。
好比革命英雄胡秉宸,虐殺他的生命或他的女人,恐怕都是找錯了穴位。
他不是李琳! 來信危機還沒過去,回信也還沒有寄出,吳為又登上門來。
一旦危及到自己的前程,胡秉宸對吳為那點好感立刻雲消霧散。
也就在那一瞬決定,非給她些厲害不可。
吳為一進門,白帆起身就往客廳外走。
胡秉宸一把拉住白帆的胳膊,按着她在自己身旁坐下,并且靠得極緊。
同居幾十年,除了在床上,床下他們從來沒有貼得這樣緊。
“好,吳為同志,你來得正好,我本來就想找你談談……”胡秉宸一臉嚴肅。
一看眼前的局面,遲鈍如吳為者也立刻明白了胡秉宸想幹什麼,還要什麼明确的答案!又怎能當面受辱?拿起大衣就往外走。
可是胡秉宸一個跨步搶到門前,攔住了吳為的去路,不行,他不能放過這個機會,尤其當着白帆,他得表個态,讓吳為和白帆都徹底死心。
胡秉宸着力靠着門闆,吳為用力拉着門柄,含糊地說:“請……不要……請……” 在這不短的相持中,胡秉宸忽然瞥見吳為眼裡的淚光,心一軟,吳為奪門而去。
又是雪片大如席! 但這雪片不是那雪片。
哪裡還有天色蒼暗,漠漠飛雪,如煙如夢,是焉非焉的一個胡秉宸靠着一棵樹站在雪地裡? 那是早春的雪片,雪片邊落邊融,将頭發濕貼在了額上,涼絲絲地爽…… 這雪片落在臉上卻像火星于那樣灼人。
往右走,右面是一片火海;往左走,左面是一片火海,像是重又遭遇童年在柳州的那場火災。
她的棉大衣、棉襖、内衣、内褲,全燒着了……直燒到皮膚,隻剩下一副骨頭,赤裸裸地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不要說-件衣服,連一層遮擋的皮也沒有給她留下。
腿也軟弱得不能行走,隻好靠在胡家門外一棵樹上,像胡秉宸當年靠在她車間外的一棵樹上。
街上的樹-棵接一棵,為什麼偏偏找了距胡家最近的一棵?吳為是要直面這個羞恥,與自己而不是與胡秉宸結算一筆賬。
當他們有情人終成眷屬之後,胡秉宸卻對吳為說:“那天晚上我攆了你好久,因為放心不下你啊……”他不明白為什麼吳為聽了之後,不但不感動反倒奇怪地看着他。
因為吳為靠着他家門外那棵樹站了很久,最有資格知道此話的真假。
多久了? 隻見家家窗口上的燈,一盞接一盞地熄了。
她總得回家。
一進家門,禅月一看她的臉,就把她摟在了懷裡,“媽——媽——” 她說了什麼嗎?沒有。
她哭了嗎?沒有。
進家門之前,她早就停止了抽泣,恢複了常态。
禅月的胳膊很細,可是很有力,就在那一刻,吳為覺得自己和禅月換了位置。
她把投有皮的臉貼在禅月熱烘烘的小臉上,就像痛哭之後敷上的一條熱毛巾,燙傷之後塗上的一層獾子油。
于是把臉深深埋進禅月的肩窩,眼淚這時才痛快流下。
“噢,媽——媽——”禅月用小手拍着她的背,可是什麼也沒問,什麼也沒說。
很快吳為就接到了胡秉宸夫婦聯手寫的那封信——吳為同志:我們(我和老胡)認真并關切地研究了你的信,作為年長的共産黨人,我們願以坦率的态度指出,這種感情不僅是不正常的,而且是沒有結果的,熱切希望你正視現實。
白帆吳為同志: 你自己塑造了一個虛無缥缈的意境,又自己在裡面扮演了-個多愁善感的角色,沉溺在裡面出不來了。
這是資産階級的感情遊戲,不是無産階級思想,你甚至沒有想到這是多麼危險。
我要給你潑出一大盆冷水,就近來談一次,不要再寫信了。
胡秉宸附筆信紙上方還有胡秉宸一個左右逢源的眉批: 正面教育,又有節制,給她自己下台階,不要出意外,女同志容易出意外。
真是萬無一失! 即便吳為上吊抹脖子,那也是白帆捅的婁子,與他是無關的啊。
從這封信來看,受害者白帆,要比始作俑者胡秉宸還溫婉許多,寬厚許多。
相比之下,胡秉宸不但手下無情個片甲不留,更是诿過于人了。
8 有一年時間,吳為睜眼閉眼都是這封信,老也弄不明白,在幹校的那個胡秉宸和寫這封信的胡秉宸是不是同一個人。
除了女兒和母親,一切都恍恍惚惚,連自己也恍惚地活着。
等到從這封信的打擊中回過氣來,忽然就明白非得改變自己的地位不可,非得從千萬隻腳下掙紮出來不可。
忽然就明白禅月和母親的一切努力,都是力圖從她那聲名狼藉的陰影下掙脫出來。
她是太對不起禅月和母親了。
可是要依靠沒依靠,要資本沒資本,要關系沒關系……從這個社會底層爬出去的必備條件一樣沒有,真是赤手空拳啊。
憑這赤手空拳,與踩在身上的千萬隻腳搏鬥一番,談何容易? 很長時間裡,吳為都覺得自己癡心妄想,可是一想起胡秉宸夫婦那封信,不行也得行; 一想起人們的嘴臉,不行也得行; 一想起母親這輩子沒有過一天舒心日子,不行也得行; 一想起無辜的母親和女兒因她的過錯,不得不承受的淩辱,不行也得行…… 禅月自小就不得不獨來獨往,雖然後來愛上了這種生存狀态,當初可是不得已用來保持尊嚴的下下策。
幾乎與大院裡的孩子沒有交往,也許隻有螞蟻是禅月的玩伴。
-她常常蹲在院子一角,半天、半天看着那些螞蟻打仗、搬家、工作……可是,說不定什麼時候,無緣無故的一隻腳,就會殘暴地将禅月為螞蟻壘築的城堡踏平、踢散,那些腳有些比禅月的大,有些比禅月的還小。
對這些欺淩,禅月往往采取隐忍的态度,不言不語,一走了之,也從不對吳為訴說這些苦情,好像深知吳為尴尬、狼狽的處境,不願使吳為難堪之上再加難堪。
其時撣月年齡很小,怎麼就懂得吳為的難處?不像後來與吳為無所不談,成為對吳為的一切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的朋友。
隻有一次,禅月被大院裡的孩子擠在牆角,羞辱、逼問她為什麼沒有爸爸。
她急了眼,掴了一個男孩?記耳光,才能奪路而逃。
這無異于賤奴造反,圍剿禅月的孩子全體攆到吳為家,氣勢洶洶地命令她嚴懲禅月。
那時,不要說成年人,連大院裡的孩子都可以對吳為吆五喝六。
吳為呢,不要說是對大人,就是對大院裡的孩子也是畏首畏尾,更不要說在他們聲勢滔滔的責怪下為女兒讨個青紅皂白,理論對錯。
作為禅月的母親,禅月此時惟一的依靠,吳為本該把禅月摟在懷裡,英勇地為禅月抵擋這本是由她而生的摧殘、污辱,可她不但不安慰禅月,不為禅月主持公道,反倒當着那些欺淩禅月的孩子,違心地敷衍着:“好,回頭我一定打她。
”以為這不過是敷衍,卻不為禅月設想,這種敷衍對禅月的傷害有多大。
她怕,怕那些孩子也像他們的爹娘那樣,不留情面,當場罵出讓她難堪的話。
她既然幹了那“傷風敗俗”的事,卻沒有勇氣承擔世俗的侮辱,反倒把女兒禅月推到前面,為她抵擋可能射來的亂箭。
無論被欺負過多少次,無論被欺負到什麼地步也不曾落淚的禅月,此時,眼淚卻奔湧而出。
吳為從不敢忘記這件事。
多年後,吳為還一再向禅月提起,禅月卻說不記得了。
真的忘了嗎,禅月? 這份深愛,吳為就是到了九泉之下也不會放下。
問題是禅月對她的這份深愛,僅僅是永志不忘就回報得了的嗎? 那些欺淩對禅月造成的傷害,吳為無法估量,幸虧禅月是一個堅強的孩子,最終穩住了大局。
是葉蓮子代替懦弱的吳為,承擔起家庭衛士的職責。
每當撣月被欺負到忍無可忍的地步,總是葉蓮子勇敢地站出去據理力争,
與什麼較量2他也說不清楚,也許就是和吳為的較量。
隻有在這個較量中,才能充分挖掘顯示他鮮為人知的魅力。
他一直耿耿于懷的是,他那被革命生涯湮沒的魅力,始終沒有得見天日。
與革命隊伍裡的女同志們是不需要這種較量的,如果他們覺得彼此需要,互相通知一下就行了。
可是直覺告訴他,吳為,可能就是那個與他惺惺惜惺惺的人。
他放縱地想着…… 放縱一下又何妨?調令已經下來,他很快就要回到北京去,官複原職。
幹校也要解散,一旦離開幹校,離開吳為,他又會像上了籠頭的牲口,中規中矩地拉車去了。
讓吳為開始對胡秉宸動心的是那一次。
葉蓮子來信說禅月高燒,不過現在好了。
但是,萬一,禅月再有個急病…… 要是母親這樣說,那就是情況嚴重,她感到了孤獨無助,希望吳為回去。
怪不得吳為夢見暴風雪、懸崖。
不知怎麼禅月就掉下了懸崖,她的兩隻小手緊緊摳着懸崖邊上的石頭,叫着:“媽媽——媽媽——” 吳為拼命往懸崖邊上跑,兩條腿卻陷在深雪裡,怎麼拔也拔不出,急得聲嘶力竭地大喊起來。
一下子把自己從夢中喊醒,醒來很久睡不着,聽鼠們在天花闆上賽馬般地一陣又一陣隆隆跑過,想着母親獨自帶着禅月在北京的艱辛日子。
可她怎能調回北京?想想她的那份鑒定,還有她對待鑒定的态度吧! 像她這樣的人,即便是有回北京的名額,也不會分配給她。
每天每天,隻能看着人們一個個興高采烈乘車離去。
想到葉蓮子的困難,真是憂心忡忡,從車間回宿舍的路上,迎面碰上胡秉宸,沒頭沒腦地對她說了一句:“高興起來,吳為同志。
” 她沒有回答也沒有停下腳步,匆匆與他擦身而過。
山岚,暮鴉,破碎參差的田地,老樹枝上挑着的殘陽……一下混沌起來,一派天昏地暗的模樣。
難道眼睛裡有了淚? 多少年了,她的人格早在羞辱的研磨下一厘厘研磨為佝偻,有誰對她說過一句這樣的話? 她以為自己早已刀槍不入;卻原來還是如此脆弱,卻原來還是等着一個騎士向她走來并對她這樣說,卻原來還沒死掉對一個騎士的企盼。
難道胡秉宸知道她的等待?他實在不年輕了,也不英俊高大。
當天晚上吳為做了一個夢,先是和胡秉宸打着傘在漸浙瀝瀝的雨中散步,接着又夢見胡秉宸參加一個什麼晚宴回來,穿一身黑色細毛呢禮服,上衣紐扣敞開着,兩隻手插在褲袋裡,走進她的房間,坐在她的床邊。
她對胡秉宸說:“讨厭,為什麼這麼晚才回來?”像一對老夫老妻。
完全是吳為的自作多情,“高興起來,吳為同志”,不過是胡秉宸沒話找話。
5 葉蓮子真覺得自己老了,她的疲勞竟變成疼痛,像是躺在荊棘上,那些尖刺緩緩地、深深地刺進身體内部,極細緻地布遍了全身。
公共汽車在她還剩兩步就趕到的時候,卻關上車門開走了。
誰知道下一班車什麼時候才能來? 由于體力不支,她的背越彎越厲害。
可她不能放下禅月,禅月一直疼得緊,現在剛剛停止嘔吐,剛剛在她背上睡去。
禅月被鄰居的兒子踢傷了。
那男孩本是與妹妹打架,站在樓梯上,飛起一腳就沖妹妹踢去。
禅月忙張開胳膊去保護他妹妹。
十四五歲、“血氣方生”的一腳,全部落實在禅月的胃部。
禅月當時就疼得從樓梯上滾下,躺在地上起不來了。
兄妹二人的父母,不但沒有對禅月說一聲謝謝,連過問一下禅月的傷勢也沒有,更不要說負擔禅月的醫藥費;甚至對兩兄妹說:“誰讓你們和禅月玩兒的?咱們是什麼人家,她們是什麼人家?她們一家子都是下賤貨,她媽還是破鞋。
你們看看,這個院子裡的孩子哪個和她玩兒?跟這種孩子在一起玩兒丢不丢人!”醫生說是軟組織受了損傷,除了開些止疼藥别無他法。
禅月還是疼得不行,葉蓮子隻好帶她到遠郊一家中醫院去做按摩。
葉蓮子難得出門,對本市地理環境所知甚少,又上了年紀,腿腳不便,禅月胃部又受了損傷,擠乘公交車的遠郊之行,對這一老一少無異于艱難的遠征。
途中須多次換乘,路面不好,車身搖晃,禅月本就胃疼,不斷的搖晃使受傷的胃以及胃裡的食物極為憤怒,便開始造反逆行,禅月卻咬着牙不讓它們得逞。
葉蓮子見禅月憋得滿頭冷汗,不忍地說:“你想吐就吐吧。
” 小小的禅月卻說:“那樣就會把汽車弄髒,多不好。
”直到下車,直到找到一處隐蔽的地方,才将胃裡的食物一吐而盡。
中醫按摩也不甚見效,禅月仍為劇痛所苦,白天夜晚無法入睡,葉蓮子隻好背着她在地上走溜兒。
那天吃了大劑量的止疼藥才睡着,樓上人家的孩子偏偏在屋子裡跳皮筋。
葉蓮子上樓懇求他們安靜一會兒,央告他們:“求求你們了,我們家禅月胃疼得不行,幾天幾夜也睡不成覺,現在剛剛睡着,請你們别在樓上跳皮筋了好嗎?”那家孩子的父母,不但把葉蓮子堵在門口,而且不等她把話說完,砰的一下就關上了門。
接着葉蓮子聽到那孩子在門裡編着歌謠邊說邊唱道:“就跳,就跳。
——張爸爸,李爸爸,不知誰是禅月她爸爸……”這些話、這些事,葉蓮子從不對吳為說,吳為為那個錯誤受到的懲罰還少嗎? 禅月蠕動了一下,可能睡得不舒服。
葉蓮子背上有太多的骨頭卻沒多少力氣,所以禅月就漸漸下滑。
葉蓮子屈了屈腿,把禅月往上颠了颠。
她的眼睛往上翻着,透過披到額上的白發,注視着來往的車輛,專心緻志等待着下一趟公共汽車。
果然就等來一輛,隻隔了十分鐘的時間,也許二十分鐘?到底等了多長時間葉蓮子也不知道。
為了給禅月看病,葉蓮子毫不猶豫地把跟了她十幾年的手表賣了,那是她最後一點值錢的東西,也曾是對她那個“優秀小學教師”的獎勵。
她不十分看重那榮譽,她看重的是一個從靠查字典起家r以教書煳口的小學教師,變成稱職的優秀教師所付出的努力。
正像她後來并不十分看重;吳為那個作家的頭銜,而看重的是吳為從人下人,從人們的腳底下掙紮出來的努力一樣。
那條舊俄國毯子也賣了。
抗日戰争時期,她用那條毯子包着吳為逃日本飛機,那時候也是這麼窮,這麼累。
看來她這一生不會有另外一種生活了。
都是命! 6 輪到吳為無奈地找她的頂頭上司胡秉宸談談回北京的問題時,胡秉宸卻公事公辦,一點不肯幫忙。
用不着考慮,為吳為這樣一個女人說話,等待他的會是什麼輿論! 談話過程中,胡秉宸不但屢屢瞟着窗外,身子也盡量往屋角的陰影中縮,好像窗外有人監視視像吳為不是和他談公事而是和他偷情。
這一來,他那副“宋明理學”上得殿試的面孔,就像了後街引,車賣漿者流。
而且沒等吳為把困難說完,他就打斷說:“好吧,就談到這兒吧。
”生怕吳為求着他什麼、影響他什麼,又怕沾上點什麼,好像她會散布病菌…… 吳為這時本該看出胡秉宸的問題,可她大事不抓,不去探究胡秉宸那副“宋明理學”面孔為什麼轉眼就成了引車賣漿者流,而是任性地耍小脾氣,一氣之下起身就走,還為胡秉宸的自私、虛僞,不像她想像中的那樣完美而感到悲哀和惋惜,甚至為自己找胡秉宸解決困難懊悔不已,以為胡秉宸這樣對待她,是由于對她的誤解。
難道她是想利用胡秉宸對她的那點好感嗎? 與胡秉宸談話之前,吳為曾再三審度,在得到肯定的否定之後.才肯去找領導胡秉宸反映問題。
不找眼下這個惟一的領導又能找誰?哪個人能做得了主! 胡秉宸就要回北京去了。
總該對吳為說一聲“再見”吧,可他思量再三,無從下手。
不是苦于沒有借口,而是苦于如何:将吳為籲請幫助時的胡秉宸,向道别的胡秉宸轉換。
他每日守在窗前,每日看着吳為從門前小路走過,或從宿舍去車間,或從車間返回宿舍。
如果沒有這條吳為的必經之路,胡秉宸也許一走了之。
誰讓吳為每天必得經過他的眼前?許多大事有時正是由這樣的小事促成的。
終有一天忍耐不住,見吳為走過,急忙奔出房門。
好在阡陌交通,為了不讓吳為看出他有意等待,繞了一個大圈,從對面迎着吳為走去。
偶然遇到的樣子,偶然提到的樣子,說:“你好,吳為同志,過幾天我就要走了。
” 即便如此,胡秉宸還是不敢對吳為說一句:你有什麼困難需要幫助嗎? 吳為翻了他一眼,“您當然應該回去。
”沒有一點惜别的意思。
“上午收拾行李,還看到你留下的墨寶呢。
”他又何苦留下把柄,對她說,他一直珍藏着她畫了一筆、圈了一個圈的那張紙?冰雪聰明的吳為,應該領會這就是有意留着的意思吧。
“什麼?”她顯然忘記了胡秉宸當初與她糾纏的借口。
“你忘了你在陳毅詩句上面的那一筆和那個圈兒?”吳為終于明白了胡秉宸的用意。
可那時,她對胡秉宸忽而挑逗忽而委瑣的虛僞還算清醒,什麼也沒說,冷然地咧咧嘴,頭也不回地走了。
當她晚上出去散步時,在離宿舍不遠的地方,又碰到了胡秉宸。
沒有前綴,胡秉宸張口就說:“我也想散散步,再看看這個待了幾年的地方。
你不反對和我一起走走吧……我想我選錯了職業,我應當做一個相聲演員……假如有人能寫出這樣一個讓别人都快樂的形象,也是不錯的……”算是對自己那些出爾反爾行為的辯解。
見胡秉宸這樣讨好,吳為畢竟不忍,說:“那就當您的相聲演員吧。
”便不再做聲。
他們無言地走下去,走了很久,越走越是驚心,越走越是于無聲處聽驚雷。
等到他們分手的時候,已是夜半時分。
胡秉宸送吳為到宿舍門前,忍了許久最後還是把持不住,進出一句:“……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潇湘去?” 秦少遊的這個句子和句子的背景也算生僻廣胡秉宸隻是不覺抒發,并沒想得到吳為的回應。
一句秦少遊,立刻繳了吳為的械。
想不到這個“老共”居然知道秦少遊,知道這樣不常為人提起的句子!不似“剪不斷,理還亂”、“一種相思,兩處閑愁”、“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紅酥手,黃滕酒,滿園春色宮牆柳”之類動辄被人傳誦的名句。
如果說胡秉宸以前對她妄談曹禺、冰心、《紅樓夢》、林黛玉以附庸風雅,更還有對Dickens階級觀點的批判以裝腔作勢,那麼說到詩詞,說到秦少遊,可就得有點真本事了。
作為胡秉宸的下屬,吳為未必不知道他的才能,未必不知道他可能成為多種行業高手的潛質,但也不過敬佩而已。
比如人造衛星可是了得,與她又有何幹?敬佩與滋生感情的仰慕、崇拜等等,有着明顯的差别。
隻有到了秦少遊這裡,才讓她真正刮目相看。
從此這個矮小的男人,讓她覺得像了教授,而不再像副部長,也就是說,像了自己的同類,從此對胡秉宸有了一種原則上的認同。
也就是說,吳為又重新陷入“愛屋及烏:”或“愛烏及屋”的泥潭。
好感也罷、愛情也罷,産生的就是這樣沒有道理,沒有邏輯。
但那時,吳為也還能對胡秉宸的把戲保持警覺,伶牙俐齒地回道:“客自長安來,還歸長安去。
” 沒想到吳為回他這麼一句,也叫胡秉宸不得不另眼相看。
啊呀呀,這個女人哪——不尋常!又一想,是暗喻他的虛浮嗎? 不求利祿,功名何妨! 想來吳為也理解了他何以引用這個句子,所以才回了這麼一句。
下面的句子就看怎麼理解了,鬧不好可就意蘊深長。
她是有心還是無心?胡秉宸追問道:“下面呢?” 吳為不過想說,既然回去當京官,何談不得已?沒想到馬失前蹄—— 下面的句子該是:“狂風吹我心,西挂鹹陽樹。
此情不可道;此别何時遇?望望不見君,連山起煙霧。
”李白這首詩,與男女之情完全無關,要不是胡秉宸步步緊逼、層層設套,接下去倒也無妨。
可現在,很容易為移花接木制造可乘之機,她怎麼能接這樣的句子?隻好說:“忘了。
” 胡秉宸接着說道:“該是不道風吹絮,但挂鹹陽樹……” 果不其然!還是被胡秉宸移花接木了。
明知胡秉宸篡改,但那樣明顯地暗示了他的心思,吳為隻好故作不知。
胡秉宸一向喜歡将古人的詩詞改頭換面,想當年他對表姐綠雲說的那句“怎一個謝字了得?”還不是從李清照的《聲聲慢》“怎一個、愁字了得”來的? 多年以後,當他又與吳為離婚與白帆複婚之後,還會不斷地給吳為寄些改頭換面的詩詞——既表明對吳為專情,也表明了對白帆最後的忘恩負義;既表明拈花惹草本性難移,也暴露了“得拈且拈”的痞氣,晚年的胡秉宸是越來越不堪了。
我自巋然不動的吳為,直等到胡秉宸的行程越來越近,才突然慌亂起來,想不到一句秦少遊惹來這樣的大禍。
拉過一張紙,坐下寫了:“梨花就要開了,您卻要走了。
”沒有擡頭也沒有落款,用兩個手指捏着那個條子,奔赴刑場似的走出門去。
一出門,就碰見胡秉宸背着手;在田埂上如籠中之獸焦灼地踱來踱去。
他在等她! 吳為覺得腦袋空了,心漲得就要爆炸,臉色慘白地捏着那張條子向胡秉宸走去,一句話也沒有,把條子遞給了他。
胡秉宸好像等的就是這張條子,一把搶了過去,塞進兜裡,然後各自轉身走開。
他們就這樣分别了。
7 胡秉宸走後,吳為天天到很遠的小河那兒去,依在梨樹下,坐看對岸的梨花。
漫山梨花讓她想起宋代嚴蕊的詞:“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與紅紅,别是東風情味。
曾記,曾記,人在武陵微醉。
” 又記得嚴蕊因不明不白的牽累,押進牢房。
真是文化人,傳說在牢裡還填了一阕詞:“不是愛風塵,似被前緣誤,花落花開自有時,總賴東君主。
去也終須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滿頭,莫問奴歸處。
” 大半人在遇到不能為世人了解的冤屈時,就會向往超脫塵世的生活。
有時下河遊泳,隻要到了水裡,馬上就有一種古怪的感覺:她本不是這個世紀的人,二百年前的一場潮水把她帶上了岸,潮水退去時卻把她忘在了岸上……那麼胡秉宸呢,該是二百年後的人吧。
看着梨花盛開,又看着梨花謝了,直看到河邊的蘆葦茂密起來,這時幹校就撤銷了。
她也跟着回到北京,又過起了上班下班的小公務員日子。
偶爾想起在幹校與胡秉宸的相處,就如想起小時葉蓮子逼她背過的那些唐詩宋詞。
有天正在低頭審看那些審不完的表冊,聽見辦公室門嗵的一聲開了,覺得那門開得有些異樣,但還是沒有擡起頭來。
接着有人站在她的面前,接着又聽見那人說:“你好,吳為同志。
” 她機械地握了握一隻伸過來的手,又機械地看着那隻手的主人快步走向辦公室外。
辦公室的門又關上了,這才明白剛才那個人是胡秉宸,這才感到她的五個手指那樣疼,一個個像被捏在一起。
分也分不開了。
不知道胡秉宸用了多大力氣,也實在看不出矮瘦的胡秉宸居然有這樣大的力氣。
從此沒有了消停的日子,天天都有一種陷落、墜落的感覺,無緣無由,無法遏制。
胡秉宸當然知道吳為跟着幹校一起撤回了北京,雖然他們每天由同一個大門進出,卻也和天邊一樣的了。
就算在大門口碰見她,他也沒有理由在衆目睽睽之下,從專車裡跳出來,隻是為和她打個照面,說一句:“吳為同志,好久不見了。
”不好,好像他老在計算多久沒有見到她。
那和她說什麼好? 胡秉宸覺得自己好沒意思。
他根本不會跳下車。
既然不會跳下車,又何必費心琢磨見到她說什麼? 每每在秘書送來的文件中,看到與吳為所在部門有關的文件,心裡總是一驚,思緒便會從眼前一大堆龐雜的事務中遊移開去,想起那些下雪的日子、雪地裡扔雪球的那個女人和等在雪地裡的自己……怎麼總是下雪的日子? 深思遠慮的胡秉宸突然沒了分寸,開始為找個理由與吳為見面而心煩。
萬事難不倒的胡秉宸,卻在這個問題前面徘徊不已。
這棟辦公樓有幾百個房間,不過搜索範圍還是有辦法縮小。
他在秘書辦公桌的玻璃闆下,看到一張下屬各局所在樓層表,很容易在四樓找到吳為所在那個局的位置,但也有二十多間,她在哪一間呢?就沒法知道了,又不便向秘書打探得那樣具體,秘書就會想,一個副部長,為什麼隔了若幹級别打聽一個普通下屬?就算他能想出一個什麼理由,也得由她所在那個局的局長來彙報,處長都靠不上。
最後忍不住跑到四樓,把吳為所在那個局的辦公室二十多個房門依次推開,和每一個工作人員握了一次手,和每一個工作人員說了一句:“知道大家從幹校回來了,來看看同志們,看看同志們。
” 這理由倒也說得過去,卻還是讓那個局的所有職工覺得莫名其妙。
跑了幾個辦公室也沒見到吳為,胡秉宸有點按捺不住,幾乎把秘書叫來給他好好查查,又想,這樣的事怎好讓秘書去查?隻好耐着性子一間一間辦公室往下跑,終于看見她埋頭坐在二大堆表冊後面。
和一般女人一樣的齊耳短發,一件碎花的中式對襟小襖,一樣的一個女人,一陣大喜過望,随之心也安靜下來。
隻得迂回前進,先和其他職工一一握手,不知第幾遍地重複着:“聽說同志們都從幹校回來了,來看看大家。
” 人們臉上漾起欣賞的微笑,胡秉宸倒是沒有一闊臉就變。
吳為卻沒有聽見,愁眉苦臉地對付着那些表冊。
胡秉宸便覺得這個與他應對“客自長安來,還歸長安去”的女人,與那些表冊糾纏在一起,果然荒謬。
等到握住吳為的手,情不自禁地加了力,胡秉宸當然要讓她永遠記住這一次握手。
他的手裡,長久地留有握着吳為手指的感覺,既有如願以償的滿足,又平添了更多的企望。
本以為不過是想看看她,實在是擔心她會忘記自己。
瞧她那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子,難道不高興與他再見? 為了這個“再見”,他費了多少心思?握了多少并不想握的手? 他的手就那麼容易握到! 胡秉宸快步走出吳為的辦公室,恍惚地站在走廊裡,心裡有做錯事的茫然和唐突,自責起自己的浮躁。
好像要懲罰自己,臉上便現出比往日更加嚴厲的神情。
要是現在碰到吳為,相信胡秉宸看都不會看她一眼。
每時每刻,吳為都想發出求救的呼聲,可是沒有人能夠救她。
就連走在馬路上,她也不自禁地捏緊拳頭,咬緊牙齒,一副準備抵抗到底的架勢。
可她的抵抗是徒勞的,就像在沙漠或沼澤地上壘築的堤壩。
胡秉宸也想不到那樣難以自持,又恢複了他在幹校的作業,随時都在尋找與吳為“偶然”相遇的。
機會。
那天吳為站在印刷機房外,校對剛從鉛版機上取下的文件,雖然低着頭,卻感到一陣不安的騷動從身上流過,從頭到腳,像水淋又像火烤,冰涼而灼熱。
現在不用看就知道;胡秉宸來了。
她萬般無奈地從文件上擡起頭,胡秉宸正坐在車裡向她凝望,嘴唇不停地嚅動着,像在對她說些什麼。
在說什麼? 他的樣子看上去很可怕,難道他也像她一樣為什麼所苦? 吳為橡被焊在地上,立刻不能動了。
但還能明白胡秉宸下了車,向辦公樓裡走去,并隐沒在門廊的暗影裡。
直到喘息漸漸平息,吳為才繼續校對那份文件。
她怕出錯,反反複複校對了許多遍,直到自認找不出差錯才上機印刷。
可是等到工人把印好的文件送到辦公室後,處長把她叫了去,指出這份由她起草的文件,有幾處非常明顯的錯誤。
完全毀了! 可胡秉宸對她說過什麼嗎?沒有。
應允過什麼嗎?沒有。
為了-個明确的答案,她提起筆來,給胡秉宸寫了一封信。
又為了那個回音等得山窮水盡,走投無路,無所終日。
回到家裡話也懶得說,靠着暖氣面對牆壁,從傍晚坐到天黑,又從天黑坐到天亮,也許明天會帶給她什麼希望。
然後又到了下雪的日子。
一到下雪的日子就想起那些下雪的日子,更加千頭萬緒。
葉蓮子說:“你是不是病了?”她搖頭。
葉蓮子憂心的目光,讓吳為感到騷擾,便遲遲不想回家,在街上踽踽獨行。
不知怎麼就敲響了胡家的門,也許、因為那個晚上又下着他們兩個人的雪。
實在太意外了! 吳為的臉在風地裡吹得潮紅,眼睛也亮得很不正常,一看那雙眼睛,就是非出事不可的眼睛。
不要說胡秉宸,哪個不想惹禍的男人見了這雙眼睛都得往後縮。
現在玩笑鬧大了,可不是飛兩個眼兒、調兩句情的問題。
全是在幹校太閑鬧出的事。
一個又一個對策飛快地掠過胡秉宸的腦際,他選擇了其中之一,然後就像武裝到牙齒,有備無患地讓吳為進了門,客氣得讓人覺得他正在盼望這個機會。
可以說胡秉宸正盼望着這個機會。
吳為那封信來到時,他幸好在家,但還是出了一點汗。
要是他不在家,肯定會被白帆拆閱,那樣一來,家無甯日問題倒不大,鬧到機關可就非同小可。
雖說他的同僚不乏這方面的記錄,可他不允許這樣的鬧劇發生在自己身上。
胡秉宸很為一生清白而自得,不但不願玷污它,連濺上一點泥點也不行。
像那出家修行之人,馬上就要修成正果,怎能讓吳為這樣的女人壞了金身?這樣的女人隻能随便玩玩,不能當真。
他絕不允許将來人們在他的追悼會上,帶着嘲諷的微笑聽主持人念他的悼詞,像他常常在别人追悼會上做的那樣。
那些悼詞,千篇一律地偉大光明,所以他的偉大光明一定要足金足兩。
而且他的地位來之不易,他是憑自己的聰明才智奮鬥到這個位置上的,就是現在,多少有山頭的人都在觊觎着這個位置,不謹慎從事豈不等于自戕? 與吳為的那些調笑,不過都是暗示,隻可意會,了無痕迹。
而對這樣冰雪聰明、心有靈犀的女人,又足以說明心意。
綜觀胡秉宸對吳為前前後後的态度,實實在在是身體力行“想辦法讓她們主動”的八字方針。
難怪多年後他在對吳為的一次政策交底中說道:“我搞女人,從來不主動。
” 吳為聽了不覺一驚,“照你這樣,又怎麼能把女人搞到手呢?”他嫌吳為少見多怪,“想辦法讓她們主動啊。
”确信滴水不漏之後,胡秉宸把吳為的來信交給了白帆。
客觀地說,他倒不是想出賣吳為,而是擔心吳為再有來信落在白帆手裡,就好像早有前科。
看完信後,白帆把信往茶幾上一丢,提出一個實質性的問題:“你打算怎麼辦?” 原來不是把信一交就能了事!他與白帆真是棋逢對手,将遇良才。
這就是一個革過命和沒有革過命的女人的不同。
白帆不需要他的表白,表白有什麼用? “這不是和你研究,征求你的意見嘛。
” “和我研究?征求我的意見?”白帆摘下花鏡,往沙發上一靠,“同志,這主要看你的态度。
” “這樣一件小事?”“恐怕你還是要有所表示才行。
”白帆想起胡秉宸的那些舊賬,以為這麼容易就能向她交差? “這女人的文字不錯嘛……” “不,不。
” 一不小心就站在了女人的陷阱旁,胡秉宸有了被兩個女人左右夾攻的感覺,可得小心從事。
或者這僅僅是她的疑心?除了和表姐綠雲的那段情,即便後來和女秘書有過一段不緊不密的關系,和保姆有過一段很物質的關系,但都不似這次吞吞.吐吐、閃閃爍爍、飄飄忽忽,和他一貫的果決甚至冷酷不大相同。
她為什麼懷疑胡秉宸? 也許是他語氣裡那點不自覺的鄭重,與他以前談到女人的譏诮很不相同,就連跟她談話也難免如此。
也許他的眼神有些怪,一瞟一瞟的,好像在窺測她的反應…… 也許她的猜測不對,胡秉宸從來這麼看人,趁人不備,極冷又極快地一掠,像一梭子冷槍。
也許是庸人自擾,一九四九年後,他們的關系穩如共産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江山…… 但不管怎樣,提高警惕沒有壞處。
白帆這一瞬間想了什麼,胡秉宸清清楚楚,也知道白帆不會輕易說出什麼,做出什麼,要求什麼,可一旦發動起來就不得了,像一艘航空母艦,威力無邊。
胡秉宸不是怕白帆,而是不希望出醜。
誰說女人才嗜好貞節牌坊! 擡頭看了看高懸在客廳門楣上“模範家庭”那塊匾,燙了眼睛似的調轉頭去。
那塊毫無價值的匾,既讓他輕蔑,也讓他在意。
對“楷模”在各種台階上的意義,胡秉宸早已了然于心。
一九四九年後,他不是與白帆達成了默契?彼此既往不咎,大方向上保持一緻,以緻力于方方面面“楷模”的營造。
想到這裡,就像吃了鎮靜劑,胡秉宸恢複了昔日的風頭,一切也就随之正常起來。
于是對白帆詳盡地說起人們對吳為的議論……胡秉宸本就會刻薄人,在他刻薄的叙述中,吳為越發五彩缤紛。
最後胡秉宸說道:“你想,我怎能和這種偷人養私生子的女人如何如何?即便和女人鬼混,也輪不到這種女人!” 白帆的心放下了十之八九,還有十之一二須得胡秉宸繼續努力。
“那好,對這種女人也用不着客氣,咱們就聯名給她回封信,你起個草……” 唉,既然有了這樣的開篇,就不得不順着這個路子走下去。
就像那些叛徒,隻要突破一個缺口,就得如數交代清楚。
怎麼會想到叛徒?革命幾十年,被敵人抓到若幹次并幾乎喪命,胡秉宸從沒出賣過什麼,可是這一會兒,他真有點叛徒的感覺,“還是有勞夫人吧,夫人請——” 白帆那還剩下十之一二的不放心,至此全部放下。
現在,總不至于後院起火了。
所以胡秉宸追加一句,“注意政策界限,不要讓她惱羞過度,自尋短見。
” 其實六根不淨的凡身肉胎,都具有可能成為叛徒的因子,隻要從他的欲念人手,誘之以利、曉之以害,怕是沒有多少人能挺得過去。
好比革命英雄胡秉宸,虐殺他的生命或他的女人,恐怕都是找錯了穴位。
他不是李琳! 來信危機還沒過去,回信也還沒有寄出,吳為又登上門來。
一旦危及到自己的前程,胡秉宸對吳為那點好感立刻雲消霧散。
也就在那一瞬決定,非給她些厲害不可。
吳為一進門,白帆起身就往客廳外走。
胡秉宸一把拉住白帆的胳膊,按着她在自己身旁坐下,并且靠得極緊。
同居幾十年,除了在床上,床下他們從來沒有貼得這樣緊。
“好,吳為同志,你來得正好,我本來就想找你談談……”胡秉宸一臉嚴肅。
一看眼前的局面,遲鈍如吳為者也立刻明白了胡秉宸想幹什麼,還要什麼明确的答案!又怎能當面受辱?拿起大衣就往外走。
可是胡秉宸一個跨步搶到門前,攔住了吳為的去路,不行,他不能放過這個機會,尤其當着白帆,他得表個态,讓吳為和白帆都徹底死心。
胡秉宸着力靠着門闆,吳為用力拉着門柄,含糊地說:“請……不要……請……” 在這不短的相持中,胡秉宸忽然瞥見吳為眼裡的淚光,心一軟,吳為奪門而去。
又是雪片大如席! 但這雪片不是那雪片。
哪裡還有天色蒼暗,漠漠飛雪,如煙如夢,是焉非焉的一個胡秉宸靠着一棵樹站在雪地裡? 那是早春的雪片,雪片邊落邊融,将頭發濕貼在了額上,涼絲絲地爽…… 這雪片落在臉上卻像火星于那樣灼人。
往右走,右面是一片火海;往左走,左面是一片火海,像是重又遭遇童年在柳州的那場火災。
她的棉大衣、棉襖、内衣、内褲,全燒着了……直燒到皮膚,隻剩下一副骨頭,赤裸裸地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不要說-件衣服,連一層遮擋的皮也沒有給她留下。
腿也軟弱得不能行走,隻好靠在胡家門外一棵樹上,像胡秉宸當年靠在她車間外的一棵樹上。
街上的樹-棵接一棵,為什麼偏偏找了距胡家最近的一棵?吳為是要直面這個羞恥,與自己而不是與胡秉宸結算一筆賬。
當他們有情人終成眷屬之後,胡秉宸卻對吳為說:“那天晚上我攆了你好久,因為放心不下你啊……”他不明白為什麼吳為聽了之後,不但不感動反倒奇怪地看着他。
因為吳為靠着他家門外那棵樹站了很久,最有資格知道此話的真假。
多久了? 隻見家家窗口上的燈,一盞接一盞地熄了。
她總得回家。
一進家門,禅月一看她的臉,就把她摟在了懷裡,“媽——媽——” 她說了什麼嗎?沒有。
她哭了嗎?沒有。
進家門之前,她早就停止了抽泣,恢複了常态。
禅月的胳膊很細,可是很有力,就在那一刻,吳為覺得自己和禅月換了位置。
她把投有皮的臉貼在禅月熱烘烘的小臉上,就像痛哭之後敷上的一條熱毛巾,燙傷之後塗上的一層獾子油。
于是把臉深深埋進禅月的肩窩,眼淚這時才痛快流下。
“噢,媽——媽——”禅月用小手拍着她的背,可是什麼也沒問,什麼也沒說。
很快吳為就接到了胡秉宸夫婦聯手寫的那封信——吳為同志:我們(我和老胡)認真并關切地研究了你的信,作為年長的共産黨人,我們願以坦率的态度指出,這種感情不僅是不正常的,而且是沒有結果的,熱切希望你正視現實。
白帆吳為同志: 你自己塑造了一個虛無缥缈的意境,又自己在裡面扮演了-個多愁善感的角色,沉溺在裡面出不來了。
這是資産階級的感情遊戲,不是無産階級思想,你甚至沒有想到這是多麼危險。
我要給你潑出一大盆冷水,就近來談一次,不要再寫信了。
胡秉宸附筆信紙上方還有胡秉宸一個左右逢源的眉批: 正面教育,又有節制,給她自己下台階,不要出意外,女同志容易出意外。
真是萬無一失! 即便吳為上吊抹脖子,那也是白帆捅的婁子,與他是無關的啊。
從這封信來看,受害者白帆,要比始作俑者胡秉宸還溫婉許多,寬厚許多。
相比之下,胡秉宸不但手下無情個片甲不留,更是诿過于人了。
8 有一年時間,吳為睜眼閉眼都是這封信,老也弄不明白,在幹校的那個胡秉宸和寫這封信的胡秉宸是不是同一個人。
除了女兒和母親,一切都恍恍惚惚,連自己也恍惚地活着。
等到從這封信的打擊中回過氣來,忽然就明白非得改變自己的地位不可,非得從千萬隻腳下掙紮出來不可。
忽然就明白禅月和母親的一切努力,都是力圖從她那聲名狼藉的陰影下掙脫出來。
她是太對不起禅月和母親了。
可是要依靠沒依靠,要資本沒資本,要關系沒關系……從這個社會底層爬出去的必備條件一樣沒有,真是赤手空拳啊。
憑這赤手空拳,與踩在身上的千萬隻腳搏鬥一番,談何容易? 很長時間裡,吳為都覺得自己癡心妄想,可是一想起胡秉宸夫婦那封信,不行也得行; 一想起人們的嘴臉,不行也得行; 一想起母親這輩子沒有過一天舒心日子,不行也得行; 一想起無辜的母親和女兒因她的過錯,不得不承受的淩辱,不行也得行…… 禅月自小就不得不獨來獨往,雖然後來愛上了這種生存狀态,當初可是不得已用來保持尊嚴的下下策。
幾乎與大院裡的孩子沒有交往,也許隻有螞蟻是禅月的玩伴。
-她常常蹲在院子一角,半天、半天看着那些螞蟻打仗、搬家、工作……可是,說不定什麼時候,無緣無故的一隻腳,就會殘暴地将禅月為螞蟻壘築的城堡踏平、踢散,那些腳有些比禅月的大,有些比禅月的還小。
對這些欺淩,禅月往往采取隐忍的态度,不言不語,一走了之,也從不對吳為訴說這些苦情,好像深知吳為尴尬、狼狽的處境,不願使吳為難堪之上再加難堪。
其時撣月年齡很小,怎麼就懂得吳為的難處?不像後來與吳為無所不談,成為對吳為的一切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的朋友。
隻有一次,禅月被大院裡的孩子擠在牆角,羞辱、逼問她為什麼沒有爸爸。
她急了眼,掴了一個男孩?記耳光,才能奪路而逃。
這無異于賤奴造反,圍剿禅月的孩子全體攆到吳為家,氣勢洶洶地命令她嚴懲禅月。
那時,不要說成年人,連大院裡的孩子都可以對吳為吆五喝六。
吳為呢,不要說是對大人,就是對大院裡的孩子也是畏首畏尾,更不要說在他們聲勢滔滔的責怪下為女兒讨個青紅皂白,理論對錯。
作為禅月的母親,禅月此時惟一的依靠,吳為本該把禅月摟在懷裡,英勇地為禅月抵擋這本是由她而生的摧殘、污辱,可她不但不安慰禅月,不為禅月主持公道,反倒當着那些欺淩禅月的孩子,違心地敷衍着:“好,回頭我一定打她。
”以為這不過是敷衍,卻不為禅月設想,這種敷衍對禅月的傷害有多大。
她怕,怕那些孩子也像他們的爹娘那樣,不留情面,當場罵出讓她難堪的話。
她既然幹了那“傷風敗俗”的事,卻沒有勇氣承擔世俗的侮辱,反倒把女兒禅月推到前面,為她抵擋可能射來的亂箭。
無論被欺負過多少次,無論被欺負到什麼地步也不曾落淚的禅月,此時,眼淚卻奔湧而出。
吳為從不敢忘記這件事。
多年後,吳為還一再向禅月提起,禅月卻說不記得了。
真的忘了嗎,禅月? 這份深愛,吳為就是到了九泉之下也不會放下。
問題是禅月對她的這份深愛,僅僅是永志不忘就回報得了的嗎? 那些欺淩對禅月造成的傷害,吳為無法估量,幸虧禅月是一個堅強的孩子,最終穩住了大局。
是葉蓮子代替懦弱的吳為,承擔起家庭衛士的職責。
每當撣月被欺負到忍無可忍的地步,總是葉蓮子勇敢地站出去據理力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