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關燈
小
中
大
氣,還很仰慕“騎士”。
顧秋水是個騎馬的好手,但是會騎馬且騎得好不等于就是“騎土”,就像有張大學畢業文憑并不等于有文化。
除了胡秉宸能讀原文版的《大衛·科波菲爾》之外,木匠兒子顧秋水和世家子弟胡秉宸對“騎士”的理解,并沒有什麼原則上的區别。
可“騎士”是西方土地上的莊稼,在中國這塊土地上長不出?騎士”那樣的莊稼。
所以顧秋水和胡秉宸隻能以對“騎士”的半吊子理解,當個半吊子“騎士”,去迷惑那些對“騎,士”隻有半吊子理解的女人。
顧秋水總是要結婚的。
有多少人能豁達到終身不論婚嫁的地步?即便對那些有頭腦的人來說,婚姻也是個吸引入的、不可不猜的謎。
讀過《茶花女》或是《安娜·卡列尼娜》的顧秋水,還能娶于連長的老婆,綽号叫做“黑牡丹”的那種女人做老婆嗎?那樣的女人隻合用做偷情,娶妻卻要娶個隻有在他的啟蒙教育後,才能開花結幂的女人。
由此想來,“黃花閨女”這個詞,恐怕也是暗藏禍心。
就像多年後胡秉宸對吳為甚為鄙夷但更為向往地說:“……你們單位有個姓趙的女人,男人遠遠就能嗅到從她身上散發出來的一股味兒,一股不管什麼地方,趕緊躺下、就地解決的味兒,真是又浪又賤到了極至。
和那種女人能談情說愛嗎?更不要說到婚姻,睡一覺過過瘾是可以的。
” 這說明胡秉宸早在美國得克薩斯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西恩之前,就發現了女人的體味是她們性感與否的一個重要來源。
吳為就想,自己單位有這麼一個姓趙的女人嗎? 同樣,讀過《啼笑因緣》《秋海棠》的葉蓮子,還能嫁給那些除了打仗,就是抽大煙、賭博、嫖窯子的軍人嗎? 小說的危害遠遠沒有被人們所認識。
如果觀察一下周圍的人,就會發現那些不愛看小說的人,日子大部分過得平平穩穩,到頭來也會壽終正寝。
日後吳為也犯了她父母同樣的毛病,不明白“小說是小說,日子是日子”,這個極為簡單的道理。
不要忘記,胡秉宸也是愛讀小說的。
一九三四年,東北軍一一二師換防至河北省定縣。
這年早春的一天,一一二師小軍官顧秋水,騎着自行車從營地出來,準備到定縣城裡去。
經過司令部的時候,正巧一個年輕的女人坐着人力車從司令部出來。
顧秋水去縣城做什麼并不重要,也許就是買點煙草之類的東西。
那是一個既沒有仗可打也沒有什麼可以禍害,更沒有女人可以調笑的假日。
對一個二十五歲、放蕩不羁的年輕軍官來說,這樣的日子是相當難熬的,于是他格外注意人力車上坐着的那個女人。
在他的印象裡,那女人雖然坐着,也可以看出身材高挑。
那時的女人,很少有那樣高挑的身材,讓他想到“玉樹臨風”那一類飄逸脫俗的句子。
可惜城門那裡有個下坡,他的自行車閘也不靈,隻好随着自行車一溜風地遠去。
不過這難不住一個對某個女人已經有了興趣的男人,更難不住像顧秋水這樣的男人。
這女人既然是從一一二師的司令部裡出來,就肯定是一一二師某個軍官的家眷。
顧秋水一直說,那就是第一次看見葉蓮子的情形。
可是他錯了,他絕對錯把另一個女人當做了葉蓮子。
那個年輕漂亮的女人,一定是司令部裡哪位長官的親眷,而不是葉蓮子。
因為葉蓮子根本不可能坐人力車,更不可能到一一二師司令部去。
葉蓮子随着父親、繼母,進入城市之後,飯是吃飽了,人也長高、長胖了,可卻過着另一種一言難盡的日子…… 無論如何,人是需要一點花費的。
好比已屆“花期”的女孩子,每月都需要的那點紙張,可是葉蓮子仍然沒有一分錢的自主權。
她對金錢的需要既簡單又複雜。
除了那點最必需的紙張外,比如,還想為繼母做點什麼;比如,還想自食其力地繼續上學。
很難想像她那樣迷戀上學是為了什麼。
遠大的理想?她能有什麼遠大的理想? 也許與史峤的相遇更加強了這個願望,盡管史峤S經不知何處去。
所幸定縣出膏藥。
家家攤膏藥是定縣一景,房東的閨女攤,葉蓮子也就跟着攤,攤完了送去領工錢。
第一次領到工錢的時候,手心兒裡的熱氣,竟把那幾個無情無義的銅闆焐出了些許的溫暖。
回家路上,葉蓮子一面浏覽着街旁的攤子,二面想着怎樣孝敬一下繼母。
快到家的時候看見一個燒餅攤子,想起繼母愛吃芝麻燒餅,就買了四個。
賣燒餅的夥計用長長的鐵鉗子将燒餅從烤爐裡鉗出,一個個燒餅脹鼓鼓、熱呼呼、喜滋滋的。
葉蓮子擔心路上燒餅涼了,就把燒餅揣在懷裡,随之胸口也熱了起來,以為繼母一定也會給她一個如芝麻燒餅這樣可親的笑臉。
她急煎煎地往家走,急煎煎地拍着大門上的門環。
裡面影影綽綽不知在嚷些什麼,沒人聽見她在敲門。
側耳聽了聽,就聽見繼母在說:“什麼十八歲的大閨女?早就二十了,再不把她嫁出去行嗎?” “你讓我把她嫁給誰呀?”父親說。
“王連長呀,不是剛死了太太嗎?” “他淨嫖窯子……” 繼母大有深意地笑着說:“哎喲,哪個男人不嫖窯子?” 葉蓮子雖然不知道這個王連長是誰,但肯定鑲着大金牙,梳着大背頭,張嘴就是“媽拉個巴子”對女人也隻有兩手,不是打她們的嘴巴子就是摸她們的屁股。
就聽從家裡牌桌底下不時蹿上來的那聲不知真假的尖叫,倚在一旁的太太或非太太的屁股,肯定被狠狠捏了一把。
葉蓮子心裡一急,就更用力地敲起門來。
繼母嫌嫌地問道:“誰呀?” “我。
”她小聲小氣地答道,“噢,蓮子呀!”聲音卻是極慈祥的。
葉蓮子帶着急于獻寶的浮躁,一刻不可多待地扒着門縫往裡張望,隻見繼母那總是躲在鼻梁裡不肯出來的兩個黑眼珠,現在卻齊刷刷地向兩扇大門擲來。
大門外面的她,立刻感到置身于它們的殺傷力下。
懷裡揣着的熱燒餅,一下就涼透了她的心窩。
一腳邁進門後,卻忘了自己急煎煎地敲門是為了什麼,一時怔怔地站在那裡。
“回來了?”繼母問。
這才想起揣在懷裡的燒餅,“媽,這是給您買的。
”她有點擔心繼母會拒絕,想想,那雙具有極大穿透力的眼睛,是怎樣穿透門闆又落實到她身上的吧。
可是繼母親親熱熱地拍打着那四個燒餅,說:“喲,還熱着哪。
”轉過臉來就刺了葉志清一眼,葉蓮子哪兒來的錢?還不是葉志清背着她給的。
葉蓮子也就知趣地退了出去。
如果沒有被打人過另冊、或無權無勢、或寄人籬下諸如此類的經驗,是不大可能了解“知趣”這種狀态的。
對于有着這些經驗又想保持最後一點體面的人來說,“知趣”,真是一塊再好不過的遮羞布。
而後就是一個銅闆一個銅闆為攢學費而奮鬥。
為了攢學費,葉蓮子一次又一次咽下對女學生裝的追求。
上不了中學,穿一穿那套女學生裝也好。
她多少次在想像中穿上那件月白色短褂、那條黑布裙、那雙白棉紗襪子和那雙黑色帶襻鞋,或是那件月白色竹布大褂、那雙白鞋白襪,别叫旗袍,一叫旗袍就上了檔次,就更不能說明葉蓮子那點虛榮的渺小。
這套女學生裝其實花費不大,可她始終沒能穿上,直到出嫁後還讓顧秋水給她做了一套,可是那張面孔已經不同。
如今繼母将婚嫁提上葉蓮子的日程,她的中學之夢隻好徹底破滅。
不管坐在人力車上的女人是不是葉蓮子,顧秋水正是由于這個誤會得以認識了葉蓮子。
在濃香甲溢的花草堆裡,寡淡的葉蓮子真像渾吃海喝後那杯解渴的清茶。
可是别忘了,清茶不過是清茶,解渴之後,渾吃海喝還是大部分人的最愛。
有人對他說:“……那是師裡葉軍需官的小姐,和孫連長住一個院子。
” 他就騎着自行車來到那個有棗樹、柿樹,還有碌碡的小院,不把自行車支在孫家窗下,而是支在葉家窗下。
在請君人甕的辦法上(不說追求女人),顧秋水和胡秉宸有着同樣的天分。
從此,葉蓮子的窗下就多了一道風景。
這道風景一旦進入-個待嫁女子的視野,就别有深意。
軍人會騎馬倒沒什麼希奇,尤其在“胡子”起家的東北軍裡;相反,會騎自行車,就非常地時尚。
葉志清既希望葉蓮子有一份好日子,也巴不得遵照老婆的意見,抓住機會把女兒打發出去,但卻看不慣這個招搖的師裡有名的花花公子。
據他所知,顧秋水就在托人向他提親的當兒,還在和項連長的太太偷情。
于是葉志清說:“我們家姑娘還小,不急着找婆家。
” 顧秋水也看不起葉志清那個小矬胖子——總是眦着一雙滴溜圓的眼睛,不但用滴溜圓來證明自己所言所行的金科玉律,還用它為自己的狗屁不通壯膽。
如果葉蓮子不是因為還有一難,也許不會孤注一擲。
父母還在壯年,不論夜晚或白天,她都得多加小心,否則就會一頭撞見令人尴尬的事情。
她不明白,并不窮困的父親為什麼不肯多租一間房子,或許還擺脫不了全家一張炕的老家習俗?她能躲到哪兒去?怎樣才能有一方自己的空間?父親和繼母絕不會把自己永遠留在家裡-,倒不是她這個負擔的斤兩問題,那個時代,哪兒有女兒不出嫁的道理?可是嫁誰呢?她着急,她實在着急啊。
與史峤的那場夢,美則美矣,卻是“昨日之日不可留”。
也許等到老大不小,父親會把她嫁給哪個吃喝嫖賭五毒俱全的軍人當填房,好比死了太太的王連長。
史峤之後,她怎能甘心那樣一個出路,反正是無路可走,隻好碰見誰就是誰。
比比那些軍人,顧秋水也算是出衆……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盤算來盤算去,葉蓮子隻好硬起心腸放下史峤。
逃亡意識更使她知道應該怎麼辦。
而且一辦到底不能拐彎,就寫了一張紙條塞進父親的口袋,很簡單的三個字:“我願意。
”葉志清看到這張紙條,想到了女大不可留的老話,是啊,木嫁顧秋水又嫁誰呢?看看周圍的軍官,比顧秋水更不像樣的很多,又不能回鄉下給她找一個丈夫,最後隻好同意了這樁婚事。
葉蓮子那張“狗急跳牆”的條子,被傳說得沸沸揚揚,誰也想不到,少盲寡語的葉蓮子能如此驚世駭俗。
他們很快訂了婚。
訂婚不久,顧秋水就随包天劍到湖北“剿匪”去了。
在鄂豫皖剿匪總司令張學良的指揮下,東北軍一一二師沿平漢鐵路布防,意在消滅羊嵝洞一帶共産黨徐海東部。
但徐海東部全部轉入地下隐蔽,保存實力,暗中發展,根本不與他們接觸。
給葉蓮子寫信就成為顧秋水枯燥軍營生活的惟一樂事。
他最大的業餘愛好,就是把小說名著或是唐詩宋詞裡的句子改頭換面;然後寄給葉蓮子或與朋友吟唱。
這種偷梁換柱的手藝,顧秋水不但比當時的,甚至比以後從事這個買賣的販子高明許多。
由于駐在武漢南湖,顧秋水還寫過這樣一首詩—— 憔悴扶病一登樓,放眼天南地北頭。
鹦鹉洲邊芳草綠,江山無處可埋愁。
非常的張恨水,非常的文明戲。
如果再仔細搜尋一番,說不定就能在哪首唐代七律或五言中找到他們的孿生兄弟。
那時,他可是風華正茂啊。
他有什麼愁?他有什麼病?不過附庸風雅而已。
換了史峤,絕對不做這樣的販子。
所以說,比之與史峤的邂逅,葉蓮子對這場婚姻帶有明顯的目的性。
有一個細節也許能說明點什麼。
不論婚前婚後,她從未對顧秋水說過“我愛你”這種熱情澎湃的字眼。
隻是後來才把這個偶然碰上的婚姻,漸漸當做一個女人原來的夢,并很實際地将史峤收藏在哪個午夜夢回之中。
相信葉蓮子這種嫁雞随雞、嫁狗随狗的女人,最終也會習慣地愛上顧秋水,制作出一份相應的情愛。
在吳為看來,葉蓮子竟然能為這個相當功利的婚姻自造一份情愛,并為這個自造的情愛癡迷一生是太不值得了。
不像她對胡秉宸的愛,不論結局如何狼狽,如何使她難以自圓其說,至少她得到一個求證:如果不和胡秉宸結婚,他将永遠是非人間的一顆星。
其實吳為對胡秉宸的愛,不也是一份自造?在一定程度上,連胡秉宸都是她自己造出來的。
不久,葉蓮子随父親調防至漢口與蒲圻之間的鹹甯,顧秋水則跟随着包天劍轉往蒲圻駐防。
這也是為什麼婚禮的前一天晚上,葉蓮子要随繼母先期到達蒲圻,并下榻在蒲圻城隍街馬永和客棧的緣由。
一向苛刻的葉志清為葉蓮子的婚禮拿出不少錢,并特地讓繼室帶着葉蓮子到漢口采辦嫁妝。
顧秋水沒有與她們一同前往,也沒有下榻于同一家旅館,而是先到武昌住下,與她們約好在漢口會齊。
因為他的左腳長了雞眼,疼得不能沾地,走路一瘸一拐,他不願在葉蓮子面前出醜。
到武昌當晚,就到旅館附近一家澡堂,讓修腳師傅将左腳上的雞眼挖掉,第二天才和她們見面。
這位修腳師傅的手藝非常之好,顧秋水腳上的這個雞眼,自一九三五年早春挖去從未再犯。
有關此行的深刻記憶,與其說是因
顧秋水是個騎馬的好手,但是會騎馬且騎得好不等于就是“騎土”,就像有張大學畢業文憑并不等于有文化。
除了胡秉宸能讀原文版的《大衛·科波菲爾》之外,木匠兒子顧秋水和世家子弟胡秉宸對“騎士”的理解,并沒有什麼原則上的區别。
可“騎士”是西方土地上的莊稼,在中國這塊土地上長不出?騎士”那樣的莊稼。
所以顧秋水和胡秉宸隻能以對“騎士”的半吊子理解,當個半吊子“騎士”,去迷惑那些對“騎,士”隻有半吊子理解的女人。
顧秋水總是要結婚的。
有多少人能豁達到終身不論婚嫁的地步?即便對那些有頭腦的人來說,婚姻也是個吸引入的、不可不猜的謎。
讀過《茶花女》或是《安娜·卡列尼娜》的顧秋水,還能娶于連長的老婆,綽号叫做“黑牡丹”的那種女人做老婆嗎?那樣的女人隻合用做偷情,娶妻卻要娶個隻有在他的啟蒙教育後,才能開花結幂的女人。
由此想來,“黃花閨女”這個詞,恐怕也是暗藏禍心。
就像多年後胡秉宸對吳為甚為鄙夷但更為向往地說:“……你們單位有個姓趙的女人,男人遠遠就能嗅到從她身上散發出來的一股味兒,一股不管什麼地方,趕緊躺下、就地解決的味兒,真是又浪又賤到了極至。
和那種女人能談情說愛嗎?更不要說到婚姻,睡一覺過過瘾是可以的。
” 這說明胡秉宸早在美國得克薩斯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西恩之前,就發現了女人的體味是她們性感與否的一個重要來源。
吳為就想,自己單位有這麼一個姓趙的女人嗎? 同樣,讀過《啼笑因緣》《秋海棠》的葉蓮子,還能嫁給那些除了打仗,就是抽大煙、賭博、嫖窯子的軍人嗎? 小說的危害遠遠沒有被人們所認識。
如果觀察一下周圍的人,就會發現那些不愛看小說的人,日子大部分過得平平穩穩,到頭來也會壽終正寝。
日後吳為也犯了她父母同樣的毛病,不明白“小說是小說,日子是日子”,這個極為簡單的道理。
不要忘記,胡秉宸也是愛讀小說的。
一九三四年,東北軍一一二師換防至河北省定縣。
這年早春的一天,一一二師小軍官顧秋水,騎着自行車從營地出來,準備到定縣城裡去。
經過司令部的時候,正巧一個年輕的女人坐着人力車從司令部出來。
顧秋水去縣城做什麼并不重要,也許就是買點煙草之類的東西。
那是一個既沒有仗可打也沒有什麼可以禍害,更沒有女人可以調笑的假日。
對一個二十五歲、放蕩不羁的年輕軍官來說,這樣的日子是相當難熬的,于是他格外注意人力車上坐着的那個女人。
在他的印象裡,那女人雖然坐着,也可以看出身材高挑。
那時的女人,很少有那樣高挑的身材,讓他想到“玉樹臨風”那一類飄逸脫俗的句子。
可惜城門那裡有個下坡,他的自行車閘也不靈,隻好随着自行車一溜風地遠去。
不過這難不住一個對某個女人已經有了興趣的男人,更難不住像顧秋水這樣的男人。
這女人既然是從一一二師的司令部裡出來,就肯定是一一二師某個軍官的家眷。
顧秋水一直說,那就是第一次看見葉蓮子的情形。
可是他錯了,他絕對錯把另一個女人當做了葉蓮子。
那個年輕漂亮的女人,一定是司令部裡哪位長官的親眷,而不是葉蓮子。
因為葉蓮子根本不可能坐人力車,更不可能到一一二師司令部去。
葉蓮子随着父親、繼母,進入城市之後,飯是吃飽了,人也長高、長胖了,可卻過着另一種一言難盡的日子…… 無論如何,人是需要一點花費的。
好比已屆“花期”的女孩子,每月都需要的那點紙張,可是葉蓮子仍然沒有一分錢的自主權。
她對金錢的需要既簡單又複雜。
除了那點最必需的紙張外,比如,還想為繼母做點什麼;比如,還想自食其力地繼續上學。
很難想像她那樣迷戀上學是為了什麼。
遠大的理想?她能有什麼遠大的理想? 也許與史峤的相遇更加強了這個願望,盡管史峤S經不知何處去。
所幸定縣出膏藥。
家家攤膏藥是定縣一景,房東的閨女攤,葉蓮子也就跟着攤,攤完了送去領工錢。
第一次領到工錢的時候,手心兒裡的熱氣,竟把那幾個無情無義的銅闆焐出了些許的溫暖。
回家路上,葉蓮子一面浏覽着街旁的攤子,二面想着怎樣孝敬一下繼母。
快到家的時候看見一個燒餅攤子,想起繼母愛吃芝麻燒餅,就買了四個。
賣燒餅的夥計用長長的鐵鉗子将燒餅從烤爐裡鉗出,一個個燒餅脹鼓鼓、熱呼呼、喜滋滋的。
葉蓮子擔心路上燒餅涼了,就把燒餅揣在懷裡,随之胸口也熱了起來,以為繼母一定也會給她一個如芝麻燒餅這樣可親的笑臉。
她急煎煎地往家走,急煎煎地拍着大門上的門環。
裡面影影綽綽不知在嚷些什麼,沒人聽見她在敲門。
側耳聽了聽,就聽見繼母在說:“什麼十八歲的大閨女?早就二十了,再不把她嫁出去行嗎?” “你讓我把她嫁給誰呀?”父親說。
“王連長呀,不是剛死了太太嗎?” “他淨嫖窯子……” 繼母大有深意地笑着說:“哎喲,哪個男人不嫖窯子?” 葉蓮子雖然不知道這個王連長是誰,但肯定鑲着大金牙,梳着大背頭,張嘴就是“媽拉個巴子”對女人也隻有兩手,不是打她們的嘴巴子就是摸她們的屁股。
就聽從家裡牌桌底下不時蹿上來的那聲不知真假的尖叫,倚在一旁的太太或非太太的屁股,肯定被狠狠捏了一把。
葉蓮子心裡一急,就更用力地敲起門來。
繼母嫌嫌地問道:“誰呀?” “我。
”她小聲小氣地答道,“噢,蓮子呀!”聲音卻是極慈祥的。
葉蓮子帶着急于獻寶的浮躁,一刻不可多待地扒着門縫往裡張望,隻見繼母那總是躲在鼻梁裡不肯出來的兩個黑眼珠,現在卻齊刷刷地向兩扇大門擲來。
大門外面的她,立刻感到置身于它們的殺傷力下。
懷裡揣着的熱燒餅,一下就涼透了她的心窩。
一腳邁進門後,卻忘了自己急煎煎地敲門是為了什麼,一時怔怔地站在那裡。
“回來了?”繼母問。
這才想起揣在懷裡的燒餅,“媽,這是給您買的。
”她有點擔心繼母會拒絕,想想,那雙具有極大穿透力的眼睛,是怎樣穿透門闆又落實到她身上的吧。
可是繼母親親熱熱地拍打着那四個燒餅,說:“喲,還熱着哪。
”轉過臉來就刺了葉志清一眼,葉蓮子哪兒來的錢?還不是葉志清背着她給的。
葉蓮子也就知趣地退了出去。
如果沒有被打人過另冊、或無權無勢、或寄人籬下諸如此類的經驗,是不大可能了解“知趣”這種狀态的。
對于有着這些經驗又想保持最後一點體面的人來說,“知趣”,真是一塊再好不過的遮羞布。
而後就是一個銅闆一個銅闆為攢學費而奮鬥。
為了攢學費,葉蓮子一次又一次咽下對女學生裝的追求。
上不了中學,穿一穿那套女學生裝也好。
她多少次在想像中穿上那件月白色短褂、那條黑布裙、那雙白棉紗襪子和那雙黑色帶襻鞋,或是那件月白色竹布大褂、那雙白鞋白襪,别叫旗袍,一叫旗袍就上了檔次,就更不能說明葉蓮子那點虛榮的渺小。
這套女學生裝其實花費不大,可她始終沒能穿上,直到出嫁後還讓顧秋水給她做了一套,可是那張面孔已經不同。
如今繼母将婚嫁提上葉蓮子的日程,她的中學之夢隻好徹底破滅。
不管坐在人力車上的女人是不是葉蓮子,顧秋水正是由于這個誤會得以認識了葉蓮子。
在濃香甲溢的花草堆裡,寡淡的葉蓮子真像渾吃海喝後那杯解渴的清茶。
可是别忘了,清茶不過是清茶,解渴之後,渾吃海喝還是大部分人的最愛。
有人對他說:“……那是師裡葉軍需官的小姐,和孫連長住一個院子。
” 他就騎着自行車來到那個有棗樹、柿樹,還有碌碡的小院,不把自行車支在孫家窗下,而是支在葉家窗下。
在請君人甕的辦法上(不說追求女人),顧秋水和胡秉宸有着同樣的天分。
從此,葉蓮子的窗下就多了一道風景。
這道風景一旦進入-個待嫁女子的視野,就别有深意。
軍人會騎馬倒沒什麼希奇,尤其在“胡子”起家的東北軍裡;相反,會騎自行車,就非常地時尚。
葉志清既希望葉蓮子有一份好日子,也巴不得遵照老婆的意見,抓住機會把女兒打發出去,但卻看不慣這個招搖的師裡有名的花花公子。
據他所知,顧秋水就在托人向他提親的當兒,還在和項連長的太太偷情。
于是葉志清說:“我們家姑娘還小,不急着找婆家。
” 顧秋水也看不起葉志清那個小矬胖子——總是眦着一雙滴溜圓的眼睛,不但用滴溜圓來證明自己所言所行的金科玉律,還用它為自己的狗屁不通壯膽。
如果葉蓮子不是因為還有一難,也許不會孤注一擲。
父母還在壯年,不論夜晚或白天,她都得多加小心,否則就會一頭撞見令人尴尬的事情。
她不明白,并不窮困的父親為什麼不肯多租一間房子,或許還擺脫不了全家一張炕的老家習俗?她能躲到哪兒去?怎樣才能有一方自己的空間?父親和繼母絕不會把自己永遠留在家裡-,倒不是她這個負擔的斤兩問題,那個時代,哪兒有女兒不出嫁的道理?可是嫁誰呢?她着急,她實在着急啊。
與史峤的那場夢,美則美矣,卻是“昨日之日不可留”。
也許等到老大不小,父親會把她嫁給哪個吃喝嫖賭五毒俱全的軍人當填房,好比死了太太的王連長。
史峤之後,她怎能甘心那樣一個出路,反正是無路可走,隻好碰見誰就是誰。
比比那些軍人,顧秋水也算是出衆……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盤算來盤算去,葉蓮子隻好硬起心腸放下史峤。
逃亡意識更使她知道應該怎麼辦。
而且一辦到底不能拐彎,就寫了一張紙條塞進父親的口袋,很簡單的三個字:“我願意。
”葉志清看到這張紙條,想到了女大不可留的老話,是啊,木嫁顧秋水又嫁誰呢?看看周圍的軍官,比顧秋水更不像樣的很多,又不能回鄉下給她找一個丈夫,最後隻好同意了這樁婚事。
葉蓮子那張“狗急跳牆”的條子,被傳說得沸沸揚揚,誰也想不到,少盲寡語的葉蓮子能如此驚世駭俗。
他們很快訂了婚。
訂婚不久,顧秋水就随包天劍到湖北“剿匪”去了。
在鄂豫皖剿匪總司令張學良的指揮下,東北軍一一二師沿平漢鐵路布防,意在消滅羊嵝洞一帶共産黨徐海東部。
但徐海東部全部轉入地下隐蔽,保存實力,暗中發展,根本不與他們接觸。
給葉蓮子寫信就成為顧秋水枯燥軍營生活的惟一樂事。
他最大的業餘愛好,就是把小說名著或是唐詩宋詞裡的句子改頭換面;然後寄給葉蓮子或與朋友吟唱。
這種偷梁換柱的手藝,顧秋水不但比當時的,甚至比以後從事這個買賣的販子高明許多。
由于駐在武漢南湖,顧秋水還寫過這樣一首詩—— 憔悴扶病一登樓,放眼天南地北頭。
鹦鹉洲邊芳草綠,江山無處可埋愁。
非常的張恨水,非常的文明戲。
如果再仔細搜尋一番,說不定就能在哪首唐代七律或五言中找到他們的孿生兄弟。
那時,他可是風華正茂啊。
他有什麼愁?他有什麼病?不過附庸風雅而已。
換了史峤,絕對不做這樣的販子。
所以說,比之與史峤的邂逅,葉蓮子對這場婚姻帶有明顯的目的性。
有一個細節也許能說明點什麼。
不論婚前婚後,她從未對顧秋水說過“我愛你”這種熱情澎湃的字眼。
隻是後來才把這個偶然碰上的婚姻,漸漸當做一個女人原來的夢,并很實際地将史峤收藏在哪個午夜夢回之中。
相信葉蓮子這種嫁雞随雞、嫁狗随狗的女人,最終也會習慣地愛上顧秋水,制作出一份相應的情愛。
在吳為看來,葉蓮子竟然能為這個相當功利的婚姻自造一份情愛,并為這個自造的情愛癡迷一生是太不值得了。
不像她對胡秉宸的愛,不論結局如何狼狽,如何使她難以自圓其說,至少她得到一個求證:如果不和胡秉宸結婚,他将永遠是非人間的一顆星。
其實吳為對胡秉宸的愛,不也是一份自造?在一定程度上,連胡秉宸都是她自己造出來的。
不久,葉蓮子随父親調防至漢口與蒲圻之間的鹹甯,顧秋水則跟随着包天劍轉往蒲圻駐防。
這也是為什麼婚禮的前一天晚上,葉蓮子要随繼母先期到達蒲圻,并下榻在蒲圻城隍街馬永和客棧的緣由。
一向苛刻的葉志清為葉蓮子的婚禮拿出不少錢,并特地讓繼室帶着葉蓮子到漢口采辦嫁妝。
顧秋水沒有與她們一同前往,也沒有下榻于同一家旅館,而是先到武昌住下,與她們約好在漢口會齊。
因為他的左腳長了雞眼,疼得不能沾地,走路一瘸一拐,他不願在葉蓮子面前出醜。
到武昌當晚,就到旅館附近一家澡堂,讓修腳師傅将左腳上的雞眼挖掉,第二天才和她們見面。
這位修腳師傅的手藝非常之好,顧秋水腳上的這個雞眼,自一九三五年早春挖去從未再犯。
有關此行的深刻記憶,與其說是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