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着他,并不因為是他身上的一塊血肉而手下留情。
從立足之地到地平線之間的留白,叙述着無邊無涯、無頭無緒,他就是大喊一聲,怕是回聲也得不到的。
什麼時候才能找到部隊?……他是一步也挪不動了。
路旁有個兩人深的大坑,胡秉宸想,幸好這一帶老百姓愛挖坑。
擡頭看看,太陽不錯,而他極需恢複體力,于是将一切困難暫抛腦後,跳下坑去倒頭就睡。
墜入睡夢之前,他松了一口氣,迷迷糊糊地想,幸虧親自來了,否則誰能應付沿途一個接一個的意外? 醒來已是下午時分。
傍晚碰見一個三十多歲的老鄉,提溜着一個油瓶朝南走。
見那老鄉穿得十分破舊,胡秉宸才喊道:“大哥,大哥,跟你商量個事,給你三十塊金圓券,能不能帶我找八路?” 老鄉說:“錢我不要,你遠點跟着就是了。
” 胡秉宸就跟在三十多米之後,在山間小路上穿來穿去。
來到一個岔路口,迎面就是山區,老鄉說:“我要回家了。
你從這條岔路再往東南走,走到有十幾棵大樹的地方就會看到一個鎮子,那裡就能找到八路。
”。
很容易就找到那個被大火燒了一半的鎮子,有三個人守在鎮口,一個坐着,一個在給另一個剃頭。
他們顯然是部隊派出的警戒,遇有情況這裡一放槍,山裡就知道了。
胡秉宸問他們:“這裡有八路嗎?” 他們指着往南的山路說:“剛走,往南。
” 胡秉宸順着山路緊迫。
迫着追着突然下起大雨,他不敢懈怠,冒着大雨繼續追,這才看到前面有兩個背槍的人;其中一個正是趙大錘。
胡秉宸就“喂——喂——”大喊起來。
前面的人立刻回轉身來,拿槍比着他說:“你上來,上來。
” 兩個背槍人雖然沒有佩戴帽徽和番号,但一聽那嘴山西口音,胡秉宸就知道是自己的部隊,因為劉鄧大軍是六月份從北方南渡黃河過來的,而國民黨駐守在這一帶的大多是廣西來的白崇禧部隊。
胡秉宸走過去,在相距十多米的地方站住。
趙大錘問:“幹什麼的?” 胡秉宸回說:“我有急事,見了你們司令再說。
” 趙大錘那時還不太明白,即便在革命隊伍内,很多事情也得分着等級傳達、彙報,繼續追問道:“什麼事?” 胡秉宸還是說:“見了你們的司令再說。
” 他們隻好押着胡秉宸往回走。
不久來到一個百姓家,進屋就看到兩個人在烤火,胡秉宸特别注意到烤火人的惬意,讓饑餓至極、疲勞至極的他感到些許的刺目。
戰士趙大錘說:“報告團長,抓到一個身份不明的人。
” 胡秉宸想,我是你們抓到的嗎?随即也明白他撞上的至少是個團級單位,便自我介紹說:“上級有情報,讓我送達劉鄧司令部,你們得趕快把我轉送上去。
不過得先給我弄點兒吃的,我已經兩天多沒吃飯了。
”團長馬上讓警衛員給胡秉宸煮了碗挂面,裡面還卧了兩個雞蛋。
吃完面條,團長吩咐趙大錘帶胡秉宸去休息,趙大錘把他帶到了另一個房間。
一進屋趙大錘就翻了臉,用槍杆子指着胡秉宸,說:“脫!” 胡秉宸隻得脫個精光。
趙大錘拿着胡秉宸寫下的情報就要到團長那裡去彙報。
胡秉宸又叫住他,說:“小趙,小趙,你得讓我穿上衣服,不能讓我老光着。
” 他說:“好,穿上。
”一會兒趙大錘就回來了,還是拿槍比着他,什麼也不說,隻管讓胡秉宸睡覺。
胡秉宸累壞了,倒頭就睡。
第二天胡秉宸才知道,這個所謂團級建制的部隊根本沒有電台! 因為沒有電台,不但情報無法發送,也無法請示、彙報以及甄别胡秉宸的身份,既不敢相信也不敢槍斃他,他隻好跟着部隊時東時西地行軍,趙大錘照例端槍在後面押着。
已是深秋,晚上沒蓋的,身上沒穿的,吃飯也沒人管,基本上沒有碗和筷子,偶爾在老鄉家找到一個碗,就撅兩根樹枝當筷子。
時間一天天過去,胡秉宸無時不焦心地想着,他帶來的那些情報,每時每刻都在喪失着意義。
可團裡沒人過問此事,更沒有人考慮情報不能及時送達上級機關的後果。
不說他一路帶送情報的艱難,單說地下工作同志曆盡何等艱險,才得到一份如此重要的情報,他雖不詳知也能想出大概,說不定有同志還為此犧牲了性命。
他很不願意這樣想又不得不這樣想:這份重要的情報,說不定就得廢在自己人的手裡。
這一趟不知由多少人的心智甚至生命鋪墊出來的大别山之行,豈不猶如兒戲! 6 大别山之行最終以情報作廢收尾,但胡秉宸再次單槍匹馬、不怕犧牲、出色完成任務的能力,讓上級領導刮目相看,上海解放前夕又被委以重任,前去領導地下武裝。
胡秉宸租住了一處融合了姑蘇民宅風格的西式小樓。
除洗澡間為水磨石地面,其餘房間皆為硬木地闆,連澡盆和馬桶都是美國進口貨。
那棟到了二十世紀末被房産商稱作“連體别墅”的小樓,在結構、檔次上很适合胡秉宸銀行高級職員的公開身份,也很符合安全的需要。
一般大門不開,隻從後門進出。
後院是個小天井,天井左手為廁所。
一樓隻有大客廳一間,壁爐從客廳直通三樓。
樓梯拐角下是一個很大的廚房兼餐廳,宴請幾個客人還算氣派。
二三樓的樓梯拐角各有亭子間一個,三樓緊挨亭子間的三角地帶,是供傭人使用的小洗手間。
三樓房子兩間,大間可通陽台,陽台上有地下工作者經常用來通風報信的盆栽植物,那是與“香煙”、“長衫”一樣經典的道具。
如果情況突發、國民黨特工前來抓人,如果時間來得及,那盆植物通常被推下陽台跌得粉碎或不翼而飛,前來聯系工作的同志也就不會自投羅網,并可及時将情況彙報上級,或設法援救,或組織同志們隐蔽。
小間在二樓洗澡間的上方,約六至八米,有窗臨後門的小街。
胡秉宸姨父的那棟花園洋房,距他這棟姑蘇民宅風格的小樓不遠,可他再也沒有前去探望。
是啊,什麼都會過去,包括他曾經為之欲生欲死的情愛。
這算不上是胡秉宸負情負義,生活之濤正是如此無情地淘盡千古風流。
隻是到了老年,本以為過去的一切卻不期然地顯現,在“過往”冷不丁的襲擊下,胡秉宸竟有些許的怅惘,就讓活動在文化藝術界的吳為替他尋訪表姐綠雲的下落。
吳為問:“想不想再見見她?” 他卻回答說:“不,不想。
” 打聽來打聽去,曾經在他生命中留下深刻痕迹的表姐卻不知所終。
革命即将勝利,胡秉宸和白帆的關系卻再次亮起紅燈。
有時他半倚在二樓洗澡間那隻美國造的浴盆裡,盤點着他和白帆間的一筆筆舊賬,推算着白帆在他和另一個男人之間的房事日期,以确定楊白泉到底是誰的兒子。
這種盤點和推算絕非妒忌而是不甘——在表姐綠雲那一回合上對白帆五條件投降的不甘;對卓爾不群的自己,居然被白帆這種極無晶位的女人戴上一頂綠帽子的不甘…… 一切雖已雲消雨散,畢竟舊地重遊,斷夢殘燭,難免思念故人之幽情。
盤點起這些舊賬,更會念起為他地下工作提供諸多方便的姨夫和表姐,往往發出一聲歎息,與白帆分手的打算也就再次泛起。
上海戰役打響之前,中央卻指示上誨地下武裝不搞起義,胡秉宸的思路與之不謀而合。
應該說胡秉宸不是一個“左”傾機會主義者,他認為武裝起義的條件并不成熟,蔣介石是的坐鎮上海,上海市及其外圍共有國民黨兵力幾十萬,而由他指揮的槍支不過幾百,力量如此懸殊的武裝起義難以取勝。
然而他卻沒有預計到,這一紙命令将使他這個地下武裝的領導人在一定時間内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幾乎被擱置起來。
上海于一九四九年五月二十七日解放。
那天淩晨,上海市内已經聽到炮聲,地下黨組織派胡秉宸去和解放軍接頭。
雖然解放軍已經進入蘇州河南,國民黨軍隊卻還占據着蘇州河北,從上海大廈居高臨下封鎖着白渡橋。
當胡秉宸接受這個任務的時候,沒有人向他交代如何渡過幾十挺機槍封鎖的蘇州河,到了河那邊找誰,有沒有可以幫助他的人…… 就在這種情況下,胡秉宸隻身渡過蘇州河,并與解放軍接上了頭。
“你是怎麼找到解放軍負責人的?”除了吳為,幾十年來從未有人問過胡秉宸;他是如何完成這個任務的。
胡秉宸回答說:“那還不容易,哪兒有電話線哪兒就有級别比較高的領導人。
我順着電話線走,一找就找到那個團的團長……”這讓吳為更加敬仰不已。
隻有她那樣的腦袋,才會問出如此幼稚的問題。
她怎麼不問問胡秉宸,在與死亡的多年周旋中,他是否感到過艱難,感到過孤獨,感到過孤掌難鳴?是否有過被遺忘的傷感?…… 而後胡秉宸來到地下市委指定地點,與其他地下工作同志會合,從此地下工作轉到地上,地下黨以及胡秉宸的地下工作歲月,至此成為曆史。
胡秉宸也就帶領手下人馬,擔當起保衛新上海的任務。
不久之後,應變任務漸漸減少,接收工作走向正規,胡秉宸領導的地下武裝也就完成了曆史任務。
他們摘下了臂上的袖标,交出了自己的槍支。
其時百廢待興,上級領導不分晝夜地異常繁忙。
說起來讓人難以置信,他們像是忘記了這樣一位得力幹部和他手下的核心成員,任他們撂在那裡,不說安排任務,就連一個前進方向也不曾指引。
屢建奇功、艱苦卓絕、長期工作地下的胡秉宸及他領導的核心成員,此時卻不知如何插進地上那支排得密密實實、浩浩蕩蕩、滾滾向前的隊伍了。
前不久還是“天将降大任于斯”的胡秉宸,滿腔的革命熱情和滿身的革命能力也就不知如何發揮,隻好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地懸挂在了半空。
好在胡秉宸既是頑強的也是機動靈活的,自力更生地把自己和手下人放在了某個崗位上。
從胡秉宸的安排就知道,他對“形式”的意義了解頗深。
好比行頭,從來不是細枝末節。
地下時期越隐蔽越好,頂好比老百姓還老百姓;如今轉向地上,就得讓人一眼看出是共産黨,而且是頗有來頭的共産黨。
但是被革命擱置一旁的胡秉宸無處去領解放軍軍裝,隻好弄來一堆國民黨軍裝,撕下領章、肩章,要大家(包括他自己)各找一套合身的穿上,——盡管那套不倫不類的軍裝使他們看上去很像國民黨俘虜或起義部隊。
當胡秉宸将國民黨軍裝這樣改頭換面的時候,真有點虎落平陽的悲涼,他是幹這種事的人嗎? 即便穿着那套改頭換面的“軍裝”,胡秉宸仍然顯得英姿勃勃,就像他常說的那樣,“不論處于何等艱難境地,自己不能先垮。
隻要自己不垮,最後總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然後就領着這支奇裝異服的隊伍,向一家大飯店奔去。
他不知從哪裡聽說,上級領導正在那裡召集接管幹部會議。
他們是不是接管幹部?沒人明确。
可是他想,不管是不是,反正去定了,如果他們再不記着自己,怕是沒有人會記着了。
大飯店在舊日的上海非常著名,曾幾何時,那裡正是胡秉宸與表姐綠雲一夜銷魂之地。
唉,想想也不過是幾年前的事。
7 表姐綠雲,本是胡秉宸最看不起的、二房那位胡秉安的未婚妻。
胡秉宸從沒想要挖胡秉安的牆腳,更何況胡秉安對他還有救命之恩。
一切都是命運的安排。
幾年前,胡秉宸奉上級之命前往上海,動員一位與胡氏家族有着密切關系,又在社會上舉足輕重的人物支持革命,上海之行自然落腳在姨父家裡。
約會那天,胡秉宸請表姐綠雲陪同前往。
雖然女人常常被社會和男人視為禍水,就連開明如胡秉宸者,與吳為婚後一旦發起威來,也會對吳為發出這樣的千古指責。
可是女人往往又是革命活動的最佳掩體,好比很多革命者都會有個假太太,有時還會弄假成真,從革命同志變為革命伴侶。
進入那棟花園洋房之前,胡秉宸再次留意了周圍的情況。
進入花園洋房之後,除了玄關那裡坐着一個黑頭黑臉的男人,沒有其他異常,但他還是警惕有加。
好在約會之前早已來此觀察多次,知道二樓陽台下就是花園後門,後門又通向四通八達的小街。
剛坐下不久,突然外面有個女人喊“沖茶廠黑頭黑臉的男人立刻闖丁進來,按着腰上的大闆帶,一言不發地看着他們,胡秉宸也噌的一下站了起來。
綠雲表姐就像訓練有素的地下工作者,馬上靠在胡秉宸肩上,莺聲燕語道:“四爹爹哎,我們下個月八号就要訂婚丁,你一定要來參加我的訂婚式哦!”事後回想起來,連胡秉宸都懷疑,畫畫的表姐果真隻是個畫家嗎? 四爹爹一臉茫然,綠雲的未婚夫明明是胡秉安,轉眼之間怎麼就變成了胡秉宸?不過到底是場面上的人,忙說:“恭喜,恭喜。
一定要去的,一定要去的。
”又轉過臉去對那黑頭黑臉的人說,“這裡沒你什麼事,下去吧,沒人喚你不要上來。
”看上去像是四爹爹的保镖。
回家路上,表姐偏着頭斜睨着胡秉宸說:“說吧,怎麼謝我?”偏偏不是一柄在握、滿眼陰氣,兩片眼皮刀片似的夾着他,從此就得如履薄冰,天天想轍。
表姐的話讓他不無眷戀地想起多年棄而不歸的舊時家園,以及胡家女人可人又可意的大家風範。
換了白帆,絕對不是這句台詞。
胡秉宸立刻知道,對于他的上海之行,不必費盡心機地再想托詞,隻須按照表姐這個調子繼續周旋就是。
他垂下頭,從表姐敞得很開的西式領口處,瞥見一道縱深走向的凹處。
他的思緒随着那道縱深走向的凹處繼續深入,一時竟沒有應答。
表姐綠雲輕推他一下,這才偃旗息鼓停止他的追擊。
對着談不上沉魚落雁,一颦一笑間卻風情流溢的表姐,他不禁将假就假地對她耳語道:“此情此意,怎一個謝字了得?”這句話,要說說得妙,也是真妙;要說說得不妙,也是真不妙。
兩個人突然就有點尴尬。
尴尬隻是一瞬間的事。
尤其那個時代,就連黨内,指手畫腳他人私生活的也不多見,何況是在一個上上下下、前後左右鞭長莫及的地方。
胡秉宸不知不覺就循着老路,找回自小就熟悉卻又久違的關于女人的感覺,重新進入他們那個階層的情愛程序,略為不同的是他陷入了真愛。
真是情人眼裡出西施。
表姐看上去很像四十年代著名化妝品“蝶霜”的那位形象大使,後來嫁給梁實秋的廣告明星韓青菁女士,說她們是孿生姐妹也有人信。
那一次,胡秉宸在上海的停留并不很久,就在那不多的日子裡,他似乎補足了幾年的虧空,重又恢複為至情至性的胡秉宸,卻又不是從前的簡單拷貝,就像一棵經過多次四季輪回的樹,樹倒還是那棵樹,到底已經不同。
應該說,他已經是個更加成熟的情愛消費者。
他們常常出人不論當時還是二十世紀末都得歸人時尚消費的咖啡館,尤其到了二十世紀末的中國,不但時尚,甚至隆重得像是洋化洗禮。
胡秉宸回避了位于北四川路和窦樂安路交叉處的“公啡咖啡館”,那裡是地下黨的一個活動點,連後來被稱作文化革命旗手的魯迅先生也常在那裡抛頭露面,很招人眼,于公于私都不方便。
他選擇的,大都是文化人和進步人土不常光顧的咖啡館。
或在夜幕下緊緊偎依着,漫步在人們至今引以為榮,以為有了它就能和巴黎一脈相通的梧桐樹下;或到霞飛路國泰電影院,觀看首輪好萊塢的煽情電影…… 誰也想不到,他的最愛是愚園路口百樂門舞廳,明知那是對美國方式因陋就簡的模仿,但一進門廳就身不由已。
一路蜿蜒曲折、交錯而去的燈光,并不急于誘人墜人柔靡,暗金色的沉滞背景,無處不在地應允着對斑斓的調和。
當胡秉宸擁着表姐綠雲豐腴的肢體,踏着“香槟酒,滿場飛,钗光鬓影晃來回,你徘徊我也徘徊,害得我今晚不得安睡。
他們跳我也會,跳得比他們更夠味……”或“夜上海,夜上海,你是個不夜城;華燈起,車聲響,歌舞升乎;酒不醉人人自醉……”的節拍,在底部裝有五彩射燈的玻璃地闆上滑來蕩去的時候,猶如兩條多姿多彩、遊浮在水晶宮裡的熱帶魚,那才是“酒不醉人人自醉”……但他并沒有忘記革命,也沒有忘記他此行的使命,他隻是醉了。
沉醉是靈與肉的一種短時、自由自在的輕飚,那一會兒什麼也不必想,什麼也不必承擔,一切暫且遠離……遠離并不等于消失,就像是沉積在杯底的香茗,那杯茶的味道何如,還得由它決定。
舞過之後他們沒有回家,而是來到一家大飯店,在号碼412的房間一夜銷魂。
胡秉宸一生見識過的女人不少,抛開初到延安一見鐘情的四川美人,不論他的第一任妻子白帆還是第二任妻子吳為,都不能與表姐綠雲同日而語。
不同的女人就像不同晶牌的咖啡,差别之微妙除非品嘗無可言喻,絕不可僅以“咖啡”統而言之。
好比與白帆,那是性力的拼搏、較量,直到最後在酣暢的高潮中同歸于盡。
而吳為在床上的表現則是陰陽怪氣、雲山霧罩、真真假假,讓他不知所雲。
不論哪一個,隻能滿足他的一部分。
和表姐綠雲,那是世界上的惟一一把鑰匙對世界上的惟、一把鎖,這把惟一的鑰匙和惟一的鎖,在欲火的冶煉中熔化,而後又凝成一坨鐵錠,再也分不清哪兒是鑰匙哪兒是鎖。
離開上海時,看着表姐綠雲越來越遠的曼妙身影,胡秉宸決心結束與白帆那個僅僅是生理層面的組合。
即便重又回到時刻面對生死之擇的重慶,胡秉宸也不能忘情和表姐綠雲的那些夜晚,作為一個老謀深算的資深地下工作者,甚至随身攜帶表姐綠雲一百多幅玉照,返回重慶那個多事之家。
直到那時,已經不老不少的革命者胡秉宸,還保留着一塊自留地;仍然把男女之間那點子事與婚姻質量以及浪漫情懷扯在一起。
正像本書第一部中所說,吳為總是把男人的職業和他們本人混為一談,把會唱兩句歌、叫做歌唱家的那種人當做音樂,把寫了那麼幾筆、出版了幾本書叫做作家的那種人當做文學,把子過革命、到過革命根據地的那種人當做革命…… 吳為則既熱愛革命,又熱愛音樂,又熱愛文學。
綜觀她這一生所選擇的男人,差不多都和這種愛屋及烏的情結有關。
《尚書大傳,大戰篇》有“愛人者,兼其屋上之烏”,于她則是“愛烏者,兼其屋下之人”,或雙相通用。
她的熱愛要是再多,怎麼是好?那麼她這一生更是非常、非常地熱鬧而麻煩了。
恐怕胡秉宸也有同樣傾向。
與綠雲表姐的情愛,是否摻雜着對往昔生活情趣、方式、品位的追念?對文化藝術心存過多的奢望和虛榮?如果表姐綠雲不是略有名氣的浪漫畫家,僅僅是個性感的女人結果會怎樣? 吳為和胡秉宸情愛的對象到底是什麼?! 表姐綠雲十分傷情地向漸行漸遠的胡秉宸揮着手套,也一清二楚這段插曲已經進入尾聲,當火車消失在遠處的時候,也就同時收拾起她的傷情。
“望穿秋水”隻能是傳統女人的情愛狀态,比如說葉蓮子。
時而飒爽英姿出現在高爾夫球場,時而一身泳裝出水芙蓉,時而高騎馬上策鞭疾馳的時尚女人……很少會“望穿秋水”地等待一個哪怕是血寫的允諾。
不是表姐綠雲水性楊花,而是家族曆史早就讓她明白,人世本就是一張瞬息萬變、風雲突起的麻将牌桌,未來更是靠不住、押不得的,也無從押起。
表姐綠雲在三十年代就有了“不在乎天長地久,隻要暫時擁有”的超前意識,那時就“酷”到現而今小男女們望塵莫及的地步。
何況未婚夫胡秉安自緬甸來電,近期就要回到上海,待他歸來即刻籌辦他們的婚禮? 但是表姐綠雲的無名指上再也沒有套上結婚戒指,那枚訂婚鑽戒孤獨地閃爍了一段時間,就悄無聲息地飛落首飾盒。
是否胡秉安得知了她和胡秉宸的私情?無人能言其詳,隻知道胡秉安不辭而别去了香港,此後再也沒有回到上海。
表姐綠雲照舊打她的高爾夫球,照舊出水芙蓉,照舊策鞭疾馳,照舊出席
從立足之地到地平線之間的留白,叙述着無邊無涯、無頭無緒,他就是大喊一聲,怕是回聲也得不到的。
什麼時候才能找到部隊?……他是一步也挪不動了。
路旁有個兩人深的大坑,胡秉宸想,幸好這一帶老百姓愛挖坑。
擡頭看看,太陽不錯,而他極需恢複體力,于是将一切困難暫抛腦後,跳下坑去倒頭就睡。
墜入睡夢之前,他松了一口氣,迷迷糊糊地想,幸虧親自來了,否則誰能應付沿途一個接一個的意外? 醒來已是下午時分。
傍晚碰見一個三十多歲的老鄉,提溜着一個油瓶朝南走。
見那老鄉穿得十分破舊,胡秉宸才喊道:“大哥,大哥,跟你商量個事,給你三十塊金圓券,能不能帶我找八路?” 老鄉說:“錢我不要,你遠點跟着就是了。
” 胡秉宸就跟在三十多米之後,在山間小路上穿來穿去。
來到一個岔路口,迎面就是山區,老鄉說:“我要回家了。
你從這條岔路再往東南走,走到有十幾棵大樹的地方就會看到一個鎮子,那裡就能找到八路。
”。
很容易就找到那個被大火燒了一半的鎮子,有三個人守在鎮口,一個坐着,一個在給另一個剃頭。
他們顯然是部隊派出的警戒,遇有情況這裡一放槍,山裡就知道了。
胡秉宸問他們:“這裡有八路嗎?” 他們指着往南的山路說:“剛走,往南。
” 胡秉宸順着山路緊迫。
迫着追着突然下起大雨,他不敢懈怠,冒着大雨繼續追,這才看到前面有兩個背槍的人;其中一個正是趙大錘。
胡秉宸就“喂——喂——”大喊起來。
前面的人立刻回轉身來,拿槍比着他說:“你上來,上來。
” 兩個背槍人雖然沒有佩戴帽徽和番号,但一聽那嘴山西口音,胡秉宸就知道是自己的部隊,因為劉鄧大軍是六月份從北方南渡黃河過來的,而國民黨駐守在這一帶的大多是廣西來的白崇禧部隊。
胡秉宸走過去,在相距十多米的地方站住。
趙大錘問:“幹什麼的?” 胡秉宸回說:“我有急事,見了你們司令再說。
” 趙大錘那時還不太明白,即便在革命隊伍内,很多事情也得分着等級傳達、彙報,繼續追問道:“什麼事?” 胡秉宸還是說:“見了你們的司令再說。
” 他們隻好押着胡秉宸往回走。
不久來到一個百姓家,進屋就看到兩個人在烤火,胡秉宸特别注意到烤火人的惬意,讓饑餓至極、疲勞至極的他感到些許的刺目。
戰士趙大錘說:“報告團長,抓到一個身份不明的人。
” 胡秉宸想,我是你們抓到的嗎?随即也明白他撞上的至少是個團級單位,便自我介紹說:“上級有情報,讓我送達劉鄧司令部,你們得趕快把我轉送上去。
不過得先給我弄點兒吃的,我已經兩天多沒吃飯了。
”團長馬上讓警衛員給胡秉宸煮了碗挂面,裡面還卧了兩個雞蛋。
吃完面條,團長吩咐趙大錘帶胡秉宸去休息,趙大錘把他帶到了另一個房間。
一進屋趙大錘就翻了臉,用槍杆子指着胡秉宸,說:“脫!” 胡秉宸隻得脫個精光。
趙大錘拿着胡秉宸寫下的情報就要到團長那裡去彙報。
胡秉宸又叫住他,說:“小趙,小趙,你得讓我穿上衣服,不能讓我老光着。
” 他說:“好,穿上。
”一會兒趙大錘就回來了,還是拿槍比着他,什麼也不說,隻管讓胡秉宸睡覺。
胡秉宸累壞了,倒頭就睡。
第二天胡秉宸才知道,這個所謂團級建制的部隊根本沒有電台! 因為沒有電台,不但情報無法發送,也無法請示、彙報以及甄别胡秉宸的身份,既不敢相信也不敢槍斃他,他隻好跟着部隊時東時西地行軍,趙大錘照例端槍在後面押着。
已是深秋,晚上沒蓋的,身上沒穿的,吃飯也沒人管,基本上沒有碗和筷子,偶爾在老鄉家找到一個碗,就撅兩根樹枝當筷子。
時間一天天過去,胡秉宸無時不焦心地想着,他帶來的那些情報,每時每刻都在喪失着意義。
可團裡沒人過問此事,更沒有人考慮情報不能及時送達上級機關的後果。
不說他一路帶送情報的艱難,單說地下工作同志曆盡何等艱險,才得到一份如此重要的情報,他雖不詳知也能想出大概,說不定有同志還為此犧牲了性命。
他很不願意這樣想又不得不這樣想:這份重要的情報,說不定就得廢在自己人的手裡。
這一趟不知由多少人的心智甚至生命鋪墊出來的大别山之行,豈不猶如兒戲! 6 大别山之行最終以情報作廢收尾,但胡秉宸再次單槍匹馬、不怕犧牲、出色完成任務的能力,讓上級領導刮目相看,上海解放前夕又被委以重任,前去領導地下武裝。
胡秉宸租住了一處融合了姑蘇民宅風格的西式小樓。
除洗澡間為水磨石地面,其餘房間皆為硬木地闆,連澡盆和馬桶都是美國進口貨。
那棟到了二十世紀末被房産商稱作“連體别墅”的小樓,在結構、檔次上很适合胡秉宸銀行高級職員的公開身份,也很符合安全的需要。
一般大門不開,隻從後門進出。
後院是個小天井,天井左手為廁所。
一樓隻有大客廳一間,壁爐從客廳直通三樓。
樓梯拐角下是一個很大的廚房兼餐廳,宴請幾個客人還算氣派。
二三樓的樓梯拐角各有亭子間一個,三樓緊挨亭子間的三角地帶,是供傭人使用的小洗手間。
三樓房子兩間,大間可通陽台,陽台上有地下工作者經常用來通風報信的盆栽植物,那是與“香煙”、“長衫”一樣經典的道具。
如果情況突發、國民黨特工前來抓人,如果時間來得及,那盆植物通常被推下陽台跌得粉碎或不翼而飛,前來聯系工作的同志也就不會自投羅網,并可及時将情況彙報上級,或設法援救,或組織同志們隐蔽。
小間在二樓洗澡間的上方,約六至八米,有窗臨後門的小街。
胡秉宸姨父的那棟花園洋房,距他這棟姑蘇民宅風格的小樓不遠,可他再也沒有前去探望。
是啊,什麼都會過去,包括他曾經為之欲生欲死的情愛。
這算不上是胡秉宸負情負義,生活之濤正是如此無情地淘盡千古風流。
隻是到了老年,本以為過去的一切卻不期然地顯現,在“過往”冷不丁的襲擊下,胡秉宸竟有些許的怅惘,就讓活動在文化藝術界的吳為替他尋訪表姐綠雲的下落。
吳為問:“想不想再見見她?” 他卻回答說:“不,不想。
” 打聽來打聽去,曾經在他生命中留下深刻痕迹的表姐卻不知所終。
革命即将勝利,胡秉宸和白帆的關系卻再次亮起紅燈。
有時他半倚在二樓洗澡間那隻美國造的浴盆裡,盤點着他和白帆間的一筆筆舊賬,推算着白帆在他和另一個男人之間的房事日期,以确定楊白泉到底是誰的兒子。
這種盤點和推算絕非妒忌而是不甘——在表姐綠雲那一回合上對白帆五條件投降的不甘;對卓爾不群的自己,居然被白帆這種極無晶位的女人戴上一頂綠帽子的不甘…… 一切雖已雲消雨散,畢竟舊地重遊,斷夢殘燭,難免思念故人之幽情。
盤點起這些舊賬,更會念起為他地下工作提供諸多方便的姨夫和表姐,往往發出一聲歎息,與白帆分手的打算也就再次泛起。
上海戰役打響之前,中央卻指示上誨地下武裝不搞起義,胡秉宸的思路與之不謀而合。
應該說胡秉宸不是一個“左”傾機會主義者,他認為武裝起義的條件并不成熟,蔣介石是的坐鎮上海,上海市及其外圍共有國民黨兵力幾十萬,而由他指揮的槍支不過幾百,力量如此懸殊的武裝起義難以取勝。
然而他卻沒有預計到,這一紙命令将使他這個地下武裝的領導人在一定時間内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幾乎被擱置起來。
上海于一九四九年五月二十七日解放。
那天淩晨,上海市内已經聽到炮聲,地下黨組織派胡秉宸去和解放軍接頭。
雖然解放軍已經進入蘇州河南,國民黨軍隊卻還占據着蘇州河北,從上海大廈居高臨下封鎖着白渡橋。
當胡秉宸接受這個任務的時候,沒有人向他交代如何渡過幾十挺機槍封鎖的蘇州河,到了河那邊找誰,有沒有可以幫助他的人…… 就在這種情況下,胡秉宸隻身渡過蘇州河,并與解放軍接上了頭。
“你是怎麼找到解放軍負責人的?”除了吳為,幾十年來從未有人問過胡秉宸;他是如何完成這個任務的。
胡秉宸回答說:“那還不容易,哪兒有電話線哪兒就有級别比較高的領導人。
我順着電話線走,一找就找到那個團的團長……”這讓吳為更加敬仰不已。
隻有她那樣的腦袋,才會問出如此幼稚的問題。
她怎麼不問問胡秉宸,在與死亡的多年周旋中,他是否感到過艱難,感到過孤獨,感到過孤掌難鳴?是否有過被遺忘的傷感?…… 而後胡秉宸來到地下市委指定地點,與其他地下工作同志會合,從此地下工作轉到地上,地下黨以及胡秉宸的地下工作歲月,至此成為曆史。
胡秉宸也就帶領手下人馬,擔當起保衛新上海的任務。
不久之後,應變任務漸漸減少,接收工作走向正規,胡秉宸領導的地下武裝也就完成了曆史任務。
他們摘下了臂上的袖标,交出了自己的槍支。
其時百廢待興,上級領導不分晝夜地異常繁忙。
說起來讓人難以置信,他們像是忘記了這樣一位得力幹部和他手下的核心成員,任他們撂在那裡,不說安排任務,就連一個前進方向也不曾指引。
屢建奇功、艱苦卓絕、長期工作地下的胡秉宸及他領導的核心成員,此時卻不知如何插進地上那支排得密密實實、浩浩蕩蕩、滾滾向前的隊伍了。
前不久還是“天将降大任于斯”的胡秉宸,滿腔的革命熱情和滿身的革命能力也就不知如何發揮,隻好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地懸挂在了半空。
好在胡秉宸既是頑強的也是機動靈活的,自力更生地把自己和手下人放在了某個崗位上。
從胡秉宸的安排就知道,他對“形式”的意義了解頗深。
好比行頭,從來不是細枝末節。
地下時期越隐蔽越好,頂好比老百姓還老百姓;如今轉向地上,就得讓人一眼看出是共産黨,而且是頗有來頭的共産黨。
但是被革命擱置一旁的胡秉宸無處去領解放軍軍裝,隻好弄來一堆國民黨軍裝,撕下領章、肩章,要大家(包括他自己)各找一套合身的穿上,——盡管那套不倫不類的軍裝使他們看上去很像國民黨俘虜或起義部隊。
當胡秉宸将國民黨軍裝這樣改頭換面的時候,真有點虎落平陽的悲涼,他是幹這種事的人嗎? 即便穿着那套改頭換面的“軍裝”,胡秉宸仍然顯得英姿勃勃,就像他常說的那樣,“不論處于何等艱難境地,自己不能先垮。
隻要自己不垮,最後總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然後就領着這支奇裝異服的隊伍,向一家大飯店奔去。
他不知從哪裡聽說,上級領導正在那裡召集接管幹部會議。
他們是不是接管幹部?沒人明确。
可是他想,不管是不是,反正去定了,如果他們再不記着自己,怕是沒有人會記着了。
大飯店在舊日的上海非常著名,曾幾何時,那裡正是胡秉宸與表姐綠雲一夜銷魂之地。
唉,想想也不過是幾年前的事。
7 表姐綠雲,本是胡秉宸最看不起的、二房那位胡秉安的未婚妻。
胡秉宸從沒想要挖胡秉安的牆腳,更何況胡秉安對他還有救命之恩。
一切都是命運的安排。
幾年前,胡秉宸奉上級之命前往上海,動員一位與胡氏家族有着密切關系,又在社會上舉足輕重的人物支持革命,上海之行自然落腳在姨父家裡。
約會那天,胡秉宸請表姐綠雲陪同前往。
雖然女人常常被社會和男人視為禍水,就連開明如胡秉宸者,與吳為婚後一旦發起威來,也會對吳為發出這樣的千古指責。
可是女人往往又是革命活動的最佳掩體,好比很多革命者都會有個假太太,有時還會弄假成真,從革命同志變為革命伴侶。
進入那棟花園洋房之前,胡秉宸再次留意了周圍的情況。
進入花園洋房之後,除了玄關那裡坐着一個黑頭黑臉的男人,沒有其他異常,但他還是警惕有加。
好在約會之前早已來此觀察多次,知道二樓陽台下就是花園後門,後門又通向四通八達的小街。
剛坐下不久,突然外面有個女人喊“沖茶廠黑頭黑臉的男人立刻闖丁進來,按着腰上的大闆帶,一言不發地看着他們,胡秉宸也噌的一下站了起來。
綠雲表姐就像訓練有素的地下工作者,馬上靠在胡秉宸肩上,莺聲燕語道:“四爹爹哎,我們下個月八号就要訂婚丁,你一定要來參加我的訂婚式哦!”事後回想起來,連胡秉宸都懷疑,畫畫的表姐果真隻是個畫家嗎? 四爹爹一臉茫然,綠雲的未婚夫明明是胡秉安,轉眼之間怎麼就變成了胡秉宸?不過到底是場面上的人,忙說:“恭喜,恭喜。
一定要去的,一定要去的。
”又轉過臉去對那黑頭黑臉的人說,“這裡沒你什麼事,下去吧,沒人喚你不要上來。
”看上去像是四爹爹的保镖。
回家路上,表姐偏着頭斜睨着胡秉宸說:“說吧,怎麼謝我?”偏偏不是一柄在握、滿眼陰氣,兩片眼皮刀片似的夾着他,從此就得如履薄冰,天天想轍。
表姐的話讓他不無眷戀地想起多年棄而不歸的舊時家園,以及胡家女人可人又可意的大家風範。
換了白帆,絕對不是這句台詞。
胡秉宸立刻知道,對于他的上海之行,不必費盡心機地再想托詞,隻須按照表姐這個調子繼續周旋就是。
他垂下頭,從表姐敞得很開的西式領口處,瞥見一道縱深走向的凹處。
他的思緒随着那道縱深走向的凹處繼續深入,一時竟沒有應答。
表姐綠雲輕推他一下,這才偃旗息鼓停止他的追擊。
對着談不上沉魚落雁,一颦一笑間卻風情流溢的表姐,他不禁将假就假地對她耳語道:“此情此意,怎一個謝字了得?”這句話,要說說得妙,也是真妙;要說說得不妙,也是真不妙。
兩個人突然就有點尴尬。
尴尬隻是一瞬間的事。
尤其那個時代,就連黨内,指手畫腳他人私生活的也不多見,何況是在一個上上下下、前後左右鞭長莫及的地方。
胡秉宸不知不覺就循着老路,找回自小就熟悉卻又久違的關于女人的感覺,重新進入他們那個階層的情愛程序,略為不同的是他陷入了真愛。
真是情人眼裡出西施。
表姐看上去很像四十年代著名化妝品“蝶霜”的那位形象大使,後來嫁給梁實秋的廣告明星韓青菁女士,說她們是孿生姐妹也有人信。
那一次,胡秉宸在上海的停留并不很久,就在那不多的日子裡,他似乎補足了幾年的虧空,重又恢複為至情至性的胡秉宸,卻又不是從前的簡單拷貝,就像一棵經過多次四季輪回的樹,樹倒還是那棵樹,到底已經不同。
應該說,他已經是個更加成熟的情愛消費者。
他們常常出人不論當時還是二十世紀末都得歸人時尚消費的咖啡館,尤其到了二十世紀末的中國,不但時尚,甚至隆重得像是洋化洗禮。
胡秉宸回避了位于北四川路和窦樂安路交叉處的“公啡咖啡館”,那裡是地下黨的一個活動點,連後來被稱作文化革命旗手的魯迅先生也常在那裡抛頭露面,很招人眼,于公于私都不方便。
他選擇的,大都是文化人和進步人土不常光顧的咖啡館。
或在夜幕下緊緊偎依着,漫步在人們至今引以為榮,以為有了它就能和巴黎一脈相通的梧桐樹下;或到霞飛路國泰電影院,觀看首輪好萊塢的煽情電影…… 誰也想不到,他的最愛是愚園路口百樂門舞廳,明知那是對美國方式因陋就簡的模仿,但一進門廳就身不由已。
一路蜿蜒曲折、交錯而去的燈光,并不急于誘人墜人柔靡,暗金色的沉滞背景,無處不在地應允着對斑斓的調和。
當胡秉宸擁着表姐綠雲豐腴的肢體,踏着“香槟酒,滿場飛,钗光鬓影晃來回,你徘徊我也徘徊,害得我今晚不得安睡。
他們跳我也會,跳得比他們更夠味……”或“夜上海,夜上海,你是個不夜城;華燈起,車聲響,歌舞升乎;酒不醉人人自醉……”的節拍,在底部裝有五彩射燈的玻璃地闆上滑來蕩去的時候,猶如兩條多姿多彩、遊浮在水晶宮裡的熱帶魚,那才是“酒不醉人人自醉”……但他并沒有忘記革命,也沒有忘記他此行的使命,他隻是醉了。
沉醉是靈與肉的一種短時、自由自在的輕飚,那一會兒什麼也不必想,什麼也不必承擔,一切暫且遠離……遠離并不等于消失,就像是沉積在杯底的香茗,那杯茶的味道何如,還得由它決定。
舞過之後他們沒有回家,而是來到一家大飯店,在号碼412的房間一夜銷魂。
胡秉宸一生見識過的女人不少,抛開初到延安一見鐘情的四川美人,不論他的第一任妻子白帆還是第二任妻子吳為,都不能與表姐綠雲同日而語。
不同的女人就像不同晶牌的咖啡,差别之微妙除非品嘗無可言喻,絕不可僅以“咖啡”統而言之。
好比與白帆,那是性力的拼搏、較量,直到最後在酣暢的高潮中同歸于盡。
而吳為在床上的表現則是陰陽怪氣、雲山霧罩、真真假假,讓他不知所雲。
不論哪一個,隻能滿足他的一部分。
和表姐綠雲,那是世界上的惟一一把鑰匙對世界上的惟、一把鎖,這把惟一的鑰匙和惟一的鎖,在欲火的冶煉中熔化,而後又凝成一坨鐵錠,再也分不清哪兒是鑰匙哪兒是鎖。
離開上海時,看着表姐綠雲越來越遠的曼妙身影,胡秉宸決心結束與白帆那個僅僅是生理層面的組合。
即便重又回到時刻面對生死之擇的重慶,胡秉宸也不能忘情和表姐綠雲的那些夜晚,作為一個老謀深算的資深地下工作者,甚至随身攜帶表姐綠雲一百多幅玉照,返回重慶那個多事之家。
直到那時,已經不老不少的革命者胡秉宸,還保留着一塊自留地;仍然把男女之間那點子事與婚姻質量以及浪漫情懷扯在一起。
正像本書第一部中所說,吳為總是把男人的職業和他們本人混為一談,把會唱兩句歌、叫做歌唱家的那種人當做音樂,把寫了那麼幾筆、出版了幾本書叫做作家的那種人當做文學,把子過革命、到過革命根據地的那種人當做革命…… 吳為則既熱愛革命,又熱愛音樂,又熱愛文學。
綜觀她這一生所選擇的男人,差不多都和這種愛屋及烏的情結有關。
《尚書大傳,大戰篇》有“愛人者,兼其屋上之烏”,于她則是“愛烏者,兼其屋下之人”,或雙相通用。
她的熱愛要是再多,怎麼是好?那麼她這一生更是非常、非常地熱鬧而麻煩了。
恐怕胡秉宸也有同樣傾向。
與綠雲表姐的情愛,是否摻雜着對往昔生活情趣、方式、品位的追念?對文化藝術心存過多的奢望和虛榮?如果表姐綠雲不是略有名氣的浪漫畫家,僅僅是個性感的女人結果會怎樣? 吳為和胡秉宸情愛的對象到底是什麼?! 表姐綠雲十分傷情地向漸行漸遠的胡秉宸揮着手套,也一清二楚這段插曲已經進入尾聲,當火車消失在遠處的時候,也就同時收拾起她的傷情。
“望穿秋水”隻能是傳統女人的情愛狀态,比如說葉蓮子。
時而飒爽英姿出現在高爾夫球場,時而一身泳裝出水芙蓉,時而高騎馬上策鞭疾馳的時尚女人……很少會“望穿秋水”地等待一個哪怕是血寫的允諾。
不是表姐綠雲水性楊花,而是家族曆史早就讓她明白,人世本就是一張瞬息萬變、風雲突起的麻将牌桌,未來更是靠不住、押不得的,也無從押起。
表姐綠雲在三十年代就有了“不在乎天長地久,隻要暫時擁有”的超前意識,那時就“酷”到現而今小男女們望塵莫及的地步。
何況未婚夫胡秉安自緬甸來電,近期就要回到上海,待他歸來即刻籌辦他們的婚禮? 但是表姐綠雲的無名指上再也沒有套上結婚戒指,那枚訂婚鑽戒孤獨地閃爍了一段時間,就悄無聲息地飛落首飾盒。
是否胡秉安得知了她和胡秉宸的私情?無人能言其詳,隻知道胡秉安不辭而别去了香港,此後再也沒有回到上海。
表姐綠雲照舊打她的高爾夫球,照舊出水芙蓉,照舊策鞭疾馳,照舊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