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1
結果和當初的設想是那樣的不同。
2 當那個深秋的夜晚,吳為坐在零孤村丹陽觀山門的門檻上,順着嵌釘在重甸甸、黑沉沉的塬上,如逗号、句号、頓号、驚歎号、破折号的燈火,九曲十八彎地開始她對塬的閱讀時,胡秉宸正在大别山的一處山坳裡,向滂沱大雨中抛灑出一道在膀胱中潴留過久的穢水。
雖然他的後腰上頂着一杆美國造的卡賓槍,但他還是不失時機地賞鑒了這杆重量很輕,可以連發卻又少見的槍。
彼時,部隊裡最好的槍也就是日本造,不論誰繳獲了都得上交首長,可以想見,這杆卡賓槍的主人不同尋常。
一九四七年秋季,在大别山的夜色中從膀胱中抛出這一道池物線的胡秉宸,與十年前在零孤村小火車站上吃臊子面相比,已經有了很多改變,僅從他的面相就可以搜尋到不少可供推敲的線索。
但胡秉宸到底是胡秉宸,此時此刻還有閑情逸緻将他那道抛物線修飾得盡善盡美,力求使其顯現出磅礴之勢。
一绺顫顫悠悠、弱不禁風的燈光從胡秉宸背後射來,含含糊糊地照射在雨中那道抛物線上,他認為那道弧線果然不負所望。
他的眼波,一次又一次拂過抛出那一道抛物線的管子,一副“醉裡挑燈看劍”的情态,幾乎對着那道管子贊道:“好劍!好劍!” 遺憾的是那道着意經營的抛物線在暗夜中漸漸迷失了神智,六神無主,摸不着東南西北,無聲無息地墜落在夜的深處,夜就展着自開天辟地以來誰也沒能猜透、誰也沒能玩透的老臉,壞笑起來。
忽去忽至的山風如交響樂中的變調,若即若離地撩撥着兩個在暗夜中較勁的男人。
隐約在夜雨後的山巒,更是陰沉地凝視着這兩個企圖在它地界裡一逞英豪的男人。
胡秉宸的抛物線終于走向強弩之末,他不大情願地抖了抖自己那柄“好劍”,做了一個收勢垂下。
這把“好劍”本該收入國人叫做遮羞布的布兜裡,但此時隻能将它垂下,因為胡秉宸已被剝得赤條條絲縷不挂。
曾幾何時,胡秉宸還在零狐村小火車站上為吸食面條的動靜一陣尴尬,如今卻赤條條在另一個男人的瞠目下,從從容容将如此私秘的事情辦得如此堂皇!張口也能潇灑地來個“操他媽’’或“媽了個x”,早已擺脫文明的羁絆,向直白的表達靠齊。
看起來胡秉宸已進入了革命的熔爐。
可他端着那柄“好劍”的最後幾抖,連自己也不覺地抖出了深藏的不屑。
胡秉宸對那道抛物線的唯美要求,與硬邦邦頂在後腰上的那杆卡賓槍不無關系。
戰士趙大錘也早已不必這樣硬硬地頂着胡秉宸,但有一種深潛的、說不清的恨意在作祟。
這恨意源于一起事故。
戰士趙大錘前不久還在班長的崗位上,最近才削職為兵。
就在胡秉宸到來前不久,中央派來了一個情報交通,等待甄别期間由趙大錘看守。
趙大錘凡事積極主動,看守之外另加一輪審問,二話不說,先将來人吊起打個半死。
老資格的情報交通一路智闖國民黨圍追堵截,關關化險為夷,卻沒想到在自家人的小河溝裡翻了船。
他無奈而又惱怒地對趙大錘說:“你這樣對待中央派來的情報人員,将來是要負政治責任的!”趙大錘是個重證據輕口供、從不意氣用事的人,閑閑地問:“有證據嗎?” ‘當然有。
”情報交通拆開衣袖邊線,從折邊裡抽出小紙一條。
趙大錘接過一看,不過是張白闆,自視甚高的趙大錘憤怒了,“你個雜種操的,敢拿一張白紙唬老子。
”三下兩下就把那條小紙撕了。
情報交通連聲叫道:“不能撕,不能撕,在火上烤一烤就能看到字啦!” 趙大錘參加革命若幹年,自覺學問已然了得,而“你這樣對待中央派來的情報人員,将來是要負政治責任的”威脅,也激發了他比試一下的用心,他哂笑着說:“你以為老子不懂?字都是寫出來的,哪裡聽說烤出來的?” 什麼叫做“秀才遇見兵,有理說不清”?這就是最具權威的解釋。
這個妄想拿着一條小紙蒙混過關的家夥,不是特務又是什麼?班長趙大錘甚至站都沒有站起來,坐在那裡,反手一槍;老資格的情報交通員腦袋就開了花。
直到上級機關追問起來,優秀班長趙大錘才不得不削職為兵,那份機密等級為“三根雞毛”的情報,也就這樣無影無蹤了。
削職為兵的趙大錘百思不得其解,那些拿着一個指肚大的小條子跑來跑去的人有什麼了不起?怎麼就能吆五喝六?怎麼級别比他還大,讓他敬神似的敬着? 從那時起,趙大錘心裡就打了個結。
可以想見,如果日後戰士趙大錘不是死于非命而是坐了江山,那麼在日後一波又一波的政治運動中,将如何對待白臉書生。
胡秉宸犯了一個大多數城裡人或知識分子常犯的錯誤,低估了趙大錘們的智商,把他們表面的木讷解釋為魯鈍。
好比此時,戰土趙大錘就分毫不差地體會到胡秉宸的挑釁。
他站在胡秉宸身後,一直斜睨着胡秉宸引以自豪的那柄“好劍”,輕蔑地暗笑着,那也算男人的物件?!這樣一個長不過二寸、縮頭縮腦的“武大郎”,也敢拿到他這個“西門慶”面前來比試? 趙大錘沒有讀過紙介《金瓶梅》,但是早從戲曲,特别是地方戲曲中,熟知了男女間的基本操練,掌管哪出戲可以上演、哪出戲不可以上演的行當,還要等上二十多年才會出現。
說起來實不足道,趙大錘對胡秉宸的蔑視也好、敵意也好、不屑也好,不完全像理論上分析得那麼深奧。
杵在胡秉宸後腰上的那杆槍,也就更加下勁了。
不要說彼時大别山上這兩位革命隊伍裡的戰友,相信同一時刻,世界各個角落都有不少準男人在較量這個抛物線的射程。
當他們成長為一個男人之後,不分膚色、國籍、民族、職業、學養……更會互相攀比這一物件的孰優孰劣,用這種辦法證明他們偉乎其大的男人品德。
尤其國人,還會以此認定今後的前程,諸如指點江山、橫掃一切、征服女人的種種潛能,與它的size,也就是尺碼、型号,息息相關。
并且認定,即便從全世界來較量,自己也是那個nunmerone。
他們的盲目、自大,在他們對這段管子的自戀上表露無疑。
而團長對胡秉宸那點情不自禁的尊敬或逢迎,難免不讓趙大錘對卸去的班長職務回味一番。
胡秉宸與趙大錘周圍的知識分子不大相同。
怎麼不同,趙大錘也說不清楚,反正他覺得周圍那些知識分子本質上和自己差異不大,而到了胡秉宸這裡,就變成永遠不可能尿到一個壺裡的另類。
别看現在“走到一起來了”,可趙大錘的直覺告訴他,不過是暫時的。
趙大錘的智商絕對在胡秉宸之上,好比這樣的覺悟,胡秉宸差不多到了此生盡頭才略有了悟。
智商極高的趙大錘卻不是标新立異的另類。
好比吳為功成名就之後,某次周遊列國與一位财團老闆相遇,他們就人類有沒有一個共同的夢想争論起來,她覺得“共同”這個标準很難統一确認。
财團老闆卻說:“總能有一個大緻的認同吧?比如說富有。
” 她翻着眼睛給老闆來了一句:“什麼叫富有?”隻是因為禮貌才沒有說出後面的話——你以為像你那樣有錢就是富有嗎?她克制住自己,換一個說法:“對我來說,一個中等生活就夠了。
如果讓我選擇,旅遊甯肯住room或zimmer,(德語,房間之意),也不願住五星飯店;居家甯願住紐約第五大道的地下室,也不願意住地下室上面的房子。
有方便的公共交通何必非要擁有卡迪拉克?隻要商店裡有可心的衣飾,何必非得請couturier(專門服裝設計師)?更不必日日三餐都去香榭麗舍否則甯可餓死……”說完這番話,她也立馬從一個讓男人興味盎然的女人,變成一個讓男人惟恐避之不及的怪物。
這種轉換她并非沒有感覺,回到家裡回味一下,發現這種情況并非偶然而是一再發生,但就是不明白這種轉換的症結所在。
換了趙大錘就絕對不會像吳為那樣,甯願住紐約第五大道的地下室而放棄地下室上的豪宅。
吳為要不是裝傻,就是嬌情。
趙大錘像所有正常人一樣想過一個好日子,至于怎樣才能過上好日子,起始并沒有多少奇思妙想,無非就是有很多的錢财,更要有很多的女人。
有關好日子的奇思妙想,是日漸豐富起來的。
趙大錘一槍在握之後,首先體會到的是敬畏。
其實讓人敬畏的不是某個“人”人跟人差不了多少。
讓人敬畏的是人手裡的錢,或槍,或權,或能力……自己雖因槍杆子使用不當受了處分,卻不能損害他對槍的頂禮膜拜。
槍不但是他的圖騰,也是很多大人物的圖騰。
在未來的歲月裡,槍杆子肯定還會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以實求實地說,他那個削職處分也與女人有關。
.但女人的事不全是他的責任。
那天晚上他向房東借了個大盆洗澡,房東是個四十多歲的寡婦,主動對他說:“我給你搓搓背吧。
” 搓背之後,還能有什麼别的結果? 第二天部隊轉移到另一個村,趙大錘想起搓背的寡婦,有點意猶未盡,晚上便隻摸了回去。
大門已經頂上,又不好大張旗鼓敲門,隻好翻牆進去。
院子裡黑咕隆咚,他兩眼一抹黑進了媳婦的屋,隻好将錯就錯把媳婦幹了;再去找寡婦,又錯進了姑娘的門……歸隊時被領導發現,加上槍杆子使用不當,隻好卸去他班長的職務。
如果一定要問戰士趙大錘對革命有什麼不理解之處,那就是他始終不能理解,睡女人到底算什麼原則問題?這種事也能算做處分的理由? 從寡婦娘往下,媳婦、姑娘,問問那滿門的女人,哪個挨了他的操不歡天喜地?哪個不寶貝他那個所向披靡的物件! 3 胡秉宸轉過身來,對戰士趙大錘怪模怪樣地笑了一下,這笑容絕對談不上是敬仰。
很久以來,胡秉宸都沒有得到如此合适的機會,來展現這樣一個微笑了。
然後又瞟了一眼剛才杵在他後腰上,現在則是對準他腦袋的那杆卡賓槍。
槍是一杆好槍,持槍人趙大錘更是出色,偉岸挺拔算不得什麼,難得的是顴骨上沒有蒙古人種特有的、極具質感的兩團肉塊。
那兩處骨感的削頰,不但為趙大錘添子一份飒爽,也顯出絕斷的傾向。
不論胡秉宸還是趙大錘自己,都沒有料到趙大錘近在兩年後的結局。
“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那一偉大曆史時刻,戰士趙大錘那隻渡船被國民黨炮彈炸飛,船上戰友全部犧牲。
不會遊泳的他卻順手撈到一塊船闆,連蹬帶踹遊過了長江并隻身搶占了敵人一個火力點,為後繼部隊搶攻掃清了障礙,當之無愧地成為渡江戰役中的一名戰鬥英雄。
如果趙大錘沒有隻身搶占敵人那個重要火力點,軍事地圖左路上的那個紅箭頭又會怎樣走向?人們無法估量趙大錘為那個紅箭頭的徑直走向做了多大貢獻,但可以說他為那個紅箭頭的徑直走向做出了一定保證。
直到戰鬥結束,趙大錘才發現他的屁股被炮彈削去一片肉,兩個虎口豁得翻花,膝蓋磨得白碴碴地露着骨頭。
他沒有居功自傲,隻是在恢複班長職務時高興了一陣。
說來也怪,比之獎給他的那個軍功章,他更歡喜的是班長職務恢複。
在日後許多影視片中,無數次重現過解放軍戰士隻身搶占敵人火力點或端掉敵人碉堡的經典鏡頭。
不知人們在欣賞那些影視片并為之感動的同時,會不會知道有個叫做趙大錘的戰士,當年為着中國人民的解放也曾如此英勇戰鬥? 趙大錘沒有犧牲在解放南京、上海艱苦卓絕的戰役中,相反,他随着人民解放軍進駐上海,并有幸得到中共華東局對參加解放上海戰役全體指戰員的那個獎勵每人一斤豬肉。
而那些為解放上海、犧牲在上海大門口的七千多名指戰員,就連這一斤豬肉也沒能吃上。
進駐上海的趙大錘,平生第一次品味号稱“東方小巴黎”的上海,還有那些千嬌百媚的上海女人。
不要對戰土趙大錘說三道四,即便胡秉宸這種水裡煮過三次、火裡燒過三次、血裡洗過三,次,無産階級、資産階級日子兩不耽誤的人,一旦回到上海依然心有所動。
當街頭歡迎隊伍裡的一位小姐跑上前來,在趙大錘的槍口挂上一朵大紅花的時候,他雖目不斜視繼續前行,可還是感到了(而不是看到)她極短的旗袍袖下春光乍現的腋毛。
旗袍又非常合身,凹凸有緻地勾勒出一番鄉下女人不可比拟的曲折,那是來自農村的趙大錘無從想像的風光。
旗袍改寫了趙大錘與女人的篇章。
更不要說獻花小姐由于興奮和奔跑而來的喘息。
對女人的喘息趙大錘相當熟悉,他想起了在農村那如魚得水的日子,還有那些被他弄得颠三倒四,對他隻想不恨的女人。
到了此時,趙大錘才知道過去對革命的理解有些膚淺。
如果沒有革命,即便哪天能與上海相逢,卻永遠進入不了上海的五髒六腑。
隻有革命,不但使他成為滲透上海每一個髒器的血液,還使他成了那些髒器的主人。
趙大錘的豪情壯志,順着那些刺向雲端的高樓攀升。
他毫不猶豫、毫不留戀地從自己生命史上抹去了生于斯、長于斯的土地,他是再也不要回農村去了。
幾天後的一個雪夜,當女傭阿香看到栅欄門外趙大錘和他那班戰士在紛飛大雪中席地而眠的時候,便力邀他們到廊下避一避。
班長趙大錘沒有拒絕,其實也不應該拒絕。
有什麼必要在雪地裡淋個整夜甚至兩夜?有什麼必要拒絕阿香的盛情邀請呢?阿香為趙大錘和他那班戰士熬了姜湯。
作為班長,趙大錘總得出面到廚房向阿香說幾句感謝話。
一切就緒之後,阿香知趣地回到傭人房間,趙大錘因為要為班裡戰士燒水、續水,不得不時時穿過客廳進入廚房。
地闆上到處抛棄着逃亡主人未及帶走的雜物,一不小心就“當——”地踢上一個金屬器皿,或綿綿地踩上一件衣裙。
留守女傭阿香為什麼不收撿一下?也許她就勢解放了自己。
‘戰士們入睡之後,趙大錘把大家用過的碗盞收進廚房,這時他一腳踢上一個物件;低頭一看,是一隻躺在櫻桃木地闆上的錦緞盒,盒裡有棵裹在絲綢中的人參。
趙大錘對人參一知半解,也不知道一棵野參的真正标價,隻對它延年益壽的作用略有所聞。
又想到這是被人丢棄、已然淪落到與垃圾等同的東西,不論什麼東西,一旦作為垃圾扔了出去誰都可以撿起。
而一棵能夠延年益壽的人參被當做垃圾丢棄又是多麼可惜,簡直可以說是暴殄天物。
在長久顧不上吃喝、饑腸辘辘的情況下,他很自然地撿起那棵人參,放在爐子上煮了煮,就着湯水一并吃下。
他沒想要獨吞,當他煮好那棵人參的時候,還朝廊子底下的戰士們看了看,見他們各個睡得很沉就沒有叫醒他們。
這一仗打得是太辛苦了。
可以看出,趙大錘對這棵人參的态度就像他和女人的關系一樣。
從天性上來說,趙大錘是一個浪漫主義者,甚至他獨闖三關搶占敵人火力點時,都沒有想得那麼隆重、鄭重、嚴重。
這種人隻合當一個吊兒郎當的藝術家,可是曆史這位導演偏偏派給他這樣一個嚴肅的角色,使他成為這個紀律嚴明隊伍中的一員。
趙大錘很快就像是一隻灌飽二氧化碳的氣球。
幸虧留守花園洋房的女仆阿香熬了一鍋蘿蔔湯讓他喝下,才将膨脹體内的氣體逐漸放出。
這樣一來,本在樓外廊下席地而卧的趙大錘,就睡到了廚房的地闆上。
當阿香俯身查看他是否已經複原時,她的乳房有意無意地從他胸上擦過。
趙大錘的大胸肌觸到了世上最具誘惑力的彈性,同時也嗅到了女人身上的肉香。
處分之後趙大錘久已沒有接近女人,于是為下一個機會積蓄了趨于飽和的力量。
這種蓄勢待發的狀态像洪汛之期萬馬奔騰的江河,一旦喜逢蟻洞,就會破堤而出,四處橫流。
趙大錘伸手就把無依無靠的阿香攬在懷裡……他們在廚房地闆上滾翻着、撲騰着,如兩隻對蝦一般臉對臉地鉗制着對方,如阿香從菜籃子拎出放到案闆上的活魚,原本僵僵地挺着,猛然就會來個爆發力極強的魚躍。
牆角的櫥櫃、爐子、切菜台子,被他們撞得搖來晃去,似乎比當事人更加興奮異常,嘩嘩啦啦地震響着。
這兩個于茫茫人海中四處尋找出路的勞苦人,此時此刻,既不用流血犧牲,也不靠他人解救,更不需要什麼理論,誰也不妨礙地以自助形式開辟了自己的樂園。
他們的享樂,與警惕再三、談虎色變的“資産階級腐蝕”毫無關系。
阿香既不是資産階級用以腐蝕共産黨人化作美女的蛇,也不是國民黨的潛伏特務。
無産者阿香出于對革命的階級感情,将自己貢獻給了革命。
如果趙大錘不發生意外;也許日後會與阿香談及婚嫁?也許不會。
按照他那時的命運走向,前程該是遠大的,就像軍事地圖上那個又紅又粗的箭頭,說不定将來某一天,帶着一個文化藝術代表團到真正的巴黎訪問也未可知。
可是他那個正在暢通無阻的紅箭頭突然拐了彎。
幾天之後,趙大錘随同全班戰士,慘死在接管的一家銀行金庫裡。
趙大錘不知為什麼選中金庫那一處地方作為當夜安營紮寨之所,命令全班戰士在金庫宿營。
戰士們關閉金庫閘門的時候,并不知道從此再也走不出那個閘門,也不知道在戰場上攻無不克、堅無不摧的他們,最後竟不能将這看似幾斤重的閘門開啟。
他們帶着驚奇和滿足,摩挲着金庫光滑、平展的四壁,在經曆了連續作戰的疲勞和多年沒有正常睡眠的生活後,這一處四壁光滑、晶亮如鏡的大“房子”,于他們是太過惬意的享受,于是他們心滿意足地躺下,躺下就沒再起來。
直到氧氣一點點耗盡,才知道這個一眼到底、無掖無藏的“房子”,充滿不動聲色的殺機。
沒人知道那幾個在淮海戰役中沖鋒陷陣、随解放大軍勝利進入上海的戰士,在沒有硝煙、絕對安全的金庫裡,如何在光滑的四壁上絕望地抓撓,也無人聽到他們求救的呼聲。
那呼聲該是帶着何等華美的恐怖,被銅牆鐵壁成倍地反射回他們的耳鼓? 有人說他們是在缺氧情況下漸漸昏迷,并沒有顯出特别的痛苦;又有人說他們的軍裝在窒息中被自己撕扯為條絮,各個膚色黑紫,慘不忍睹…… 不知責任在誰,反正在放下金庫閘門之前,沒有人對金庫進行最後的清場,也沒有人對當日進出金庫的人員進行必須的清點。
占領了資産階級金融陣地的戰士們,沒有看到貼在牆上的有關警告,即便看到,也未必懂得那警告意味着何等的危險。
而懂得這些警告的銀行舊人,都被趕出了錢兩重地。
這個風光無限的城市,對它的新主人掀起了蒙在身上的一角苫布,稍稍顯露了内中深不可測的景物。
也沒有人告訴這些新主人,需要學習的實在太多。
胡秉宸此時已是肅反委員會的一名處長,當他接到這個定性為反革命案件的報告時,并不知道大别山上用一杆槍杵着他後腰的趙大錘就在其中。
胡秉宸經曆的荒誕不能算少,包括到太行山送情報一節。
可他無論如何想不到,趙大錘一班人馬死得如此荒誕不經,并認定果然是個反革命案件,為此抓了幾個嫌疑人。
胡秉宸絕對不是“左”傾機會主義者,隻能說由于長期處于地下工作的嚴酷環境,對事對人過于戒備。
在不久後的鎮壓反革命運動中,經胡秉宸逮捕的嫌疑分子就有二百多人。
不過他對待潘漢年一案的态度又說明了什麼? 當胡秉宸從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的工作報告中得知,“潘漢年、胡風兩代表,因為已經發現他們有進行反革命活動的證據,常務委員會在第九次會議上和第十六次會議上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張鼎丞檢察長的請求,依照憲法第三十七條的規定,已先後批準将他們逮捕審判”,作為同樣長期從事黨的地下工作,對潘漢年不是全無了解的胡秉宸,卻對這一決定既無疑惑也無不安,對在共産黨秘密工作中屢建奇功的這位首腦人物也無同情。
所謂奇功,就是在棘手、複雜、危難、緊急程度幾為絕頂情況下力挽
2 當那個深秋的夜晚,吳為坐在零孤村丹陽觀山門的門檻上,順着嵌釘在重甸甸、黑沉沉的塬上,如逗号、句号、頓号、驚歎号、破折号的燈火,九曲十八彎地開始她對塬的閱讀時,胡秉宸正在大别山的一處山坳裡,向滂沱大雨中抛灑出一道在膀胱中潴留過久的穢水。
雖然他的後腰上頂着一杆美國造的卡賓槍,但他還是不失時機地賞鑒了這杆重量很輕,可以連發卻又少見的槍。
彼時,部隊裡最好的槍也就是日本造,不論誰繳獲了都得上交首長,可以想見,這杆卡賓槍的主人不同尋常。
一九四七年秋季,在大别山的夜色中從膀胱中抛出這一道池物線的胡秉宸,與十年前在零孤村小火車站上吃臊子面相比,已經有了很多改變,僅從他的面相就可以搜尋到不少可供推敲的線索。
但胡秉宸到底是胡秉宸,此時此刻還有閑情逸緻将他那道抛物線修飾得盡善盡美,力求使其顯現出磅礴之勢。
一绺顫顫悠悠、弱不禁風的燈光從胡秉宸背後射來,含含糊糊地照射在雨中那道抛物線上,他認為那道弧線果然不負所望。
他的眼波,一次又一次拂過抛出那一道抛物線的管子,一副“醉裡挑燈看劍”的情态,幾乎對着那道管子贊道:“好劍!好劍!” 遺憾的是那道着意經營的抛物線在暗夜中漸漸迷失了神智,六神無主,摸不着東南西北,無聲無息地墜落在夜的深處,夜就展着自開天辟地以來誰也沒能猜透、誰也沒能玩透的老臉,壞笑起來。
忽去忽至的山風如交響樂中的變調,若即若離地撩撥着兩個在暗夜中較勁的男人。
隐約在夜雨後的山巒,更是陰沉地凝視着這兩個企圖在它地界裡一逞英豪的男人。
胡秉宸的抛物線終于走向強弩之末,他不大情願地抖了抖自己那柄“好劍”,做了一個收勢垂下。
這把“好劍”本該收入國人叫做遮羞布的布兜裡,但此時隻能将它垂下,因為胡秉宸已被剝得赤條條絲縷不挂。
曾幾何時,胡秉宸還在零狐村小火車站上為吸食面條的動靜一陣尴尬,如今卻赤條條在另一個男人的瞠目下,從從容容将如此私秘的事情辦得如此堂皇!張口也能潇灑地來個“操他媽’’或“媽了個x”,早已擺脫文明的羁絆,向直白的表達靠齊。
看起來胡秉宸已進入了革命的熔爐。
可他端着那柄“好劍”的最後幾抖,連自己也不覺地抖出了深藏的不屑。
胡秉宸對那道抛物線的唯美要求,與硬邦邦頂在後腰上的那杆卡賓槍不無關系。
戰士趙大錘也早已不必這樣硬硬地頂着胡秉宸,但有一種深潛的、說不清的恨意在作祟。
這恨意源于一起事故。
戰士趙大錘前不久還在班長的崗位上,最近才削職為兵。
就在胡秉宸到來前不久,中央派來了一個情報交通,等待甄别期間由趙大錘看守。
趙大錘凡事積極主動,看守之外另加一輪審問,二話不說,先将來人吊起打個半死。
老資格的情報交通一路智闖國民黨圍追堵截,關關化險為夷,卻沒想到在自家人的小河溝裡翻了船。
他無奈而又惱怒地對趙大錘說:“你這樣對待中央派來的情報人員,将來是要負政治責任的!”趙大錘是個重證據輕口供、從不意氣用事的人,閑閑地問:“有證據嗎?” ‘當然有。
”情報交通拆開衣袖邊線,從折邊裡抽出小紙一條。
趙大錘接過一看,不過是張白闆,自視甚高的趙大錘憤怒了,“你個雜種操的,敢拿一張白紙唬老子。
”三下兩下就把那條小紙撕了。
情報交通連聲叫道:“不能撕,不能撕,在火上烤一烤就能看到字啦!” 趙大錘參加革命若幹年,自覺學問已然了得,而“你這樣對待中央派來的情報人員,将來是要負政治責任的”威脅,也激發了他比試一下的用心,他哂笑着說:“你以為老子不懂?字都是寫出來的,哪裡聽說烤出來的?” 什麼叫做“秀才遇見兵,有理說不清”?這就是最具權威的解釋。
這個妄想拿着一條小紙蒙混過關的家夥,不是特務又是什麼?班長趙大錘甚至站都沒有站起來,坐在那裡,反手一槍;老資格的情報交通員腦袋就開了花。
直到上級機關追問起來,優秀班長趙大錘才不得不削職為兵,那份機密等級為“三根雞毛”的情報,也就這樣無影無蹤了。
削職為兵的趙大錘百思不得其解,那些拿着一個指肚大的小條子跑來跑去的人有什麼了不起?怎麼就能吆五喝六?怎麼級别比他還大,讓他敬神似的敬着? 從那時起,趙大錘心裡就打了個結。
可以想見,如果日後戰士趙大錘不是死于非命而是坐了江山,那麼在日後一波又一波的政治運動中,将如何對待白臉書生。
胡秉宸犯了一個大多數城裡人或知識分子常犯的錯誤,低估了趙大錘們的智商,把他們表面的木讷解釋為魯鈍。
好比此時,戰土趙大錘就分毫不差地體會到胡秉宸的挑釁。
他站在胡秉宸身後,一直斜睨着胡秉宸引以自豪的那柄“好劍”,輕蔑地暗笑着,那也算男人的物件?!這樣一個長不過二寸、縮頭縮腦的“武大郎”,也敢拿到他這個“西門慶”面前來比試? 趙大錘沒有讀過紙介《金瓶梅》,但是早從戲曲,特别是地方戲曲中,熟知了男女間的基本操練,掌管哪出戲可以上演、哪出戲不可以上演的行當,還要等上二十多年才會出現。
說起來實不足道,趙大錘對胡秉宸的蔑視也好、敵意也好、不屑也好,不完全像理論上分析得那麼深奧。
杵在胡秉宸後腰上的那杆槍,也就更加下勁了。
不要說彼時大别山上這兩位革命隊伍裡的戰友,相信同一時刻,世界各個角落都有不少準男人在較量這個抛物線的射程。
當他們成長為一個男人之後,不分膚色、國籍、民族、職業、學養……更會互相攀比這一物件的孰優孰劣,用這種辦法證明他們偉乎其大的男人品德。
尤其國人,還會以此認定今後的前程,諸如指點江山、橫掃一切、征服女人的種種潛能,與它的size,也就是尺碼、型号,息息相關。
并且認定,即便從全世界來較量,自己也是那個nunmerone。
他們的盲目、自大,在他們對這段管子的自戀上表露無疑。
而團長對胡秉宸那點情不自禁的尊敬或逢迎,難免不讓趙大錘對卸去的班長職務回味一番。
胡秉宸與趙大錘周圍的知識分子不大相同。
怎麼不同,趙大錘也說不清楚,反正他覺得周圍那些知識分子本質上和自己差異不大,而到了胡秉宸這裡,就變成永遠不可能尿到一個壺裡的另類。
别看現在“走到一起來了”,可趙大錘的直覺告訴他,不過是暫時的。
趙大錘的智商絕對在胡秉宸之上,好比這樣的覺悟,胡秉宸差不多到了此生盡頭才略有了悟。
智商極高的趙大錘卻不是标新立異的另類。
好比吳為功成名就之後,某次周遊列國與一位财團老闆相遇,他們就人類有沒有一個共同的夢想争論起來,她覺得“共同”這個标準很難統一确認。
财團老闆卻說:“總能有一個大緻的認同吧?比如說富有。
” 她翻着眼睛給老闆來了一句:“什麼叫富有?”隻是因為禮貌才沒有說出後面的話——你以為像你那樣有錢就是富有嗎?她克制住自己,換一個說法:“對我來說,一個中等生活就夠了。
如果讓我選擇,旅遊甯肯住room或zimmer,(德語,房間之意),也不願住五星飯店;居家甯願住紐約第五大道的地下室,也不願意住地下室上面的房子。
有方便的公共交通何必非要擁有卡迪拉克?隻要商店裡有可心的衣飾,何必非得請couturier(專門服裝設計師)?更不必日日三餐都去香榭麗舍否則甯可餓死……”說完這番話,她也立馬從一個讓男人興味盎然的女人,變成一個讓男人惟恐避之不及的怪物。
這種轉換她并非沒有感覺,回到家裡回味一下,發現這種情況并非偶然而是一再發生,但就是不明白這種轉換的症結所在。
換了趙大錘就絕對不會像吳為那樣,甯願住紐約第五大道的地下室而放棄地下室上的豪宅。
吳為要不是裝傻,就是嬌情。
趙大錘像所有正常人一樣想過一個好日子,至于怎樣才能過上好日子,起始并沒有多少奇思妙想,無非就是有很多的錢财,更要有很多的女人。
有關好日子的奇思妙想,是日漸豐富起來的。
趙大錘一槍在握之後,首先體會到的是敬畏。
其實讓人敬畏的不是某個“人”人跟人差不了多少。
讓人敬畏的是人手裡的錢,或槍,或權,或能力……自己雖因槍杆子使用不當受了處分,卻不能損害他對槍的頂禮膜拜。
槍不但是他的圖騰,也是很多大人物的圖騰。
在未來的歲月裡,槍杆子肯定還會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以實求實地說,他那個削職處分也與女人有關。
.但女人的事不全是他的責任。
那天晚上他向房東借了個大盆洗澡,房東是個四十多歲的寡婦,主動對他說:“我給你搓搓背吧。
” 搓背之後,還能有什麼别的結果? 第二天部隊轉移到另一個村,趙大錘想起搓背的寡婦,有點意猶未盡,晚上便隻摸了回去。
大門已經頂上,又不好大張旗鼓敲門,隻好翻牆進去。
院子裡黑咕隆咚,他兩眼一抹黑進了媳婦的屋,隻好将錯就錯把媳婦幹了;再去找寡婦,又錯進了姑娘的門……歸隊時被領導發現,加上槍杆子使用不當,隻好卸去他班長的職務。
如果一定要問戰士趙大錘對革命有什麼不理解之處,那就是他始終不能理解,睡女人到底算什麼原則問題?這種事也能算做處分的理由? 從寡婦娘往下,媳婦、姑娘,問問那滿門的女人,哪個挨了他的操不歡天喜地?哪個不寶貝他那個所向披靡的物件! 3 胡秉宸轉過身來,對戰士趙大錘怪模怪樣地笑了一下,這笑容絕對談不上是敬仰。
很久以來,胡秉宸都沒有得到如此合适的機會,來展現這樣一個微笑了。
然後又瞟了一眼剛才杵在他後腰上,現在則是對準他腦袋的那杆卡賓槍。
槍是一杆好槍,持槍人趙大錘更是出色,偉岸挺拔算不得什麼,難得的是顴骨上沒有蒙古人種特有的、極具質感的兩團肉塊。
那兩處骨感的削頰,不但為趙大錘添子一份飒爽,也顯出絕斷的傾向。
不論胡秉宸還是趙大錘自己,都沒有料到趙大錘近在兩年後的結局。
“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那一偉大曆史時刻,戰士趙大錘那隻渡船被國民黨炮彈炸飛,船上戰友全部犧牲。
不會遊泳的他卻順手撈到一塊船闆,連蹬帶踹遊過了長江并隻身搶占了敵人一個火力點,為後繼部隊搶攻掃清了障礙,當之無愧地成為渡江戰役中的一名戰鬥英雄。
如果趙大錘沒有隻身搶占敵人那個重要火力點,軍事地圖左路上的那個紅箭頭又會怎樣走向?人們無法估量趙大錘為那個紅箭頭的徑直走向做了多大貢獻,但可以說他為那個紅箭頭的徑直走向做出了一定保證。
直到戰鬥結束,趙大錘才發現他的屁股被炮彈削去一片肉,兩個虎口豁得翻花,膝蓋磨得白碴碴地露着骨頭。
他沒有居功自傲,隻是在恢複班長職務時高興了一陣。
說來也怪,比之獎給他的那個軍功章,他更歡喜的是班長職務恢複。
在日後許多影視片中,無數次重現過解放軍戰士隻身搶占敵人火力點或端掉敵人碉堡的經典鏡頭。
不知人們在欣賞那些影視片并為之感動的同時,會不會知道有個叫做趙大錘的戰士,當年為着中國人民的解放也曾如此英勇戰鬥? 趙大錘沒有犧牲在解放南京、上海艱苦卓絕的戰役中,相反,他随着人民解放軍進駐上海,并有幸得到中共華東局對參加解放上海戰役全體指戰員的那個獎勵每人一斤豬肉。
而那些為解放上海、犧牲在上海大門口的七千多名指戰員,就連這一斤豬肉也沒能吃上。
進駐上海的趙大錘,平生第一次品味号稱“東方小巴黎”的上海,還有那些千嬌百媚的上海女人。
不要對戰土趙大錘說三道四,即便胡秉宸這種水裡煮過三次、火裡燒過三次、血裡洗過三,次,無産階級、資産階級日子兩不耽誤的人,一旦回到上海依然心有所動。
當街頭歡迎隊伍裡的一位小姐跑上前來,在趙大錘的槍口挂上一朵大紅花的時候,他雖目不斜視繼續前行,可還是感到了(而不是看到)她極短的旗袍袖下春光乍現的腋毛。
旗袍又非常合身,凹凸有緻地勾勒出一番鄉下女人不可比拟的曲折,那是來自農村的趙大錘無從想像的風光。
旗袍改寫了趙大錘與女人的篇章。
更不要說獻花小姐由于興奮和奔跑而來的喘息。
對女人的喘息趙大錘相當熟悉,他想起了在農村那如魚得水的日子,還有那些被他弄得颠三倒四,對他隻想不恨的女人。
到了此時,趙大錘才知道過去對革命的理解有些膚淺。
如果沒有革命,即便哪天能與上海相逢,卻永遠進入不了上海的五髒六腑。
隻有革命,不但使他成為滲透上海每一個髒器的血液,還使他成了那些髒器的主人。
趙大錘的豪情壯志,順着那些刺向雲端的高樓攀升。
他毫不猶豫、毫不留戀地從自己生命史上抹去了生于斯、長于斯的土地,他是再也不要回農村去了。
幾天後的一個雪夜,當女傭阿香看到栅欄門外趙大錘和他那班戰士在紛飛大雪中席地而眠的時候,便力邀他們到廊下避一避。
班長趙大錘沒有拒絕,其實也不應該拒絕。
有什麼必要在雪地裡淋個整夜甚至兩夜?有什麼必要拒絕阿香的盛情邀請呢?阿香為趙大錘和他那班戰士熬了姜湯。
作為班長,趙大錘總得出面到廚房向阿香說幾句感謝話。
一切就緒之後,阿香知趣地回到傭人房間,趙大錘因為要為班裡戰士燒水、續水,不得不時時穿過客廳進入廚房。
地闆上到處抛棄着逃亡主人未及帶走的雜物,一不小心就“當——”地踢上一個金屬器皿,或綿綿地踩上一件衣裙。
留守女傭阿香為什麼不收撿一下?也許她就勢解放了自己。
‘戰士們入睡之後,趙大錘把大家用過的碗盞收進廚房,這時他一腳踢上一個物件;低頭一看,是一隻躺在櫻桃木地闆上的錦緞盒,盒裡有棵裹在絲綢中的人參。
趙大錘對人參一知半解,也不知道一棵野參的真正标價,隻對它延年益壽的作用略有所聞。
又想到這是被人丢棄、已然淪落到與垃圾等同的東西,不論什麼東西,一旦作為垃圾扔了出去誰都可以撿起。
而一棵能夠延年益壽的人參被當做垃圾丢棄又是多麼可惜,簡直可以說是暴殄天物。
在長久顧不上吃喝、饑腸辘辘的情況下,他很自然地撿起那棵人參,放在爐子上煮了煮,就着湯水一并吃下。
他沒想要獨吞,當他煮好那棵人參的時候,還朝廊子底下的戰士們看了看,見他們各個睡得很沉就沒有叫醒他們。
這一仗打得是太辛苦了。
可以看出,趙大錘對這棵人參的态度就像他和女人的關系一樣。
從天性上來說,趙大錘是一個浪漫主義者,甚至他獨闖三關搶占敵人火力點時,都沒有想得那麼隆重、鄭重、嚴重。
這種人隻合當一個吊兒郎當的藝術家,可是曆史這位導演偏偏派給他這樣一個嚴肅的角色,使他成為這個紀律嚴明隊伍中的一員。
趙大錘很快就像是一隻灌飽二氧化碳的氣球。
幸虧留守花園洋房的女仆阿香熬了一鍋蘿蔔湯讓他喝下,才将膨脹體内的氣體逐漸放出。
這樣一來,本在樓外廊下席地而卧的趙大錘,就睡到了廚房的地闆上。
當阿香俯身查看他是否已經複原時,她的乳房有意無意地從他胸上擦過。
趙大錘的大胸肌觸到了世上最具誘惑力的彈性,同時也嗅到了女人身上的肉香。
處分之後趙大錘久已沒有接近女人,于是為下一個機會積蓄了趨于飽和的力量。
這種蓄勢待發的狀态像洪汛之期萬馬奔騰的江河,一旦喜逢蟻洞,就會破堤而出,四處橫流。
趙大錘伸手就把無依無靠的阿香攬在懷裡……他們在廚房地闆上滾翻着、撲騰着,如兩隻對蝦一般臉對臉地鉗制着對方,如阿香從菜籃子拎出放到案闆上的活魚,原本僵僵地挺着,猛然就會來個爆發力極強的魚躍。
牆角的櫥櫃、爐子、切菜台子,被他們撞得搖來晃去,似乎比當事人更加興奮異常,嘩嘩啦啦地震響着。
這兩個于茫茫人海中四處尋找出路的勞苦人,此時此刻,既不用流血犧牲,也不靠他人解救,更不需要什麼理論,誰也不妨礙地以自助形式開辟了自己的樂園。
他們的享樂,與警惕再三、談虎色變的“資産階級腐蝕”毫無關系。
阿香既不是資産階級用以腐蝕共産黨人化作美女的蛇,也不是國民黨的潛伏特務。
無産者阿香出于對革命的階級感情,将自己貢獻給了革命。
如果趙大錘不發生意外;也許日後會與阿香談及婚嫁?也許不會。
按照他那時的命運走向,前程該是遠大的,就像軍事地圖上那個又紅又粗的箭頭,說不定将來某一天,帶着一個文化藝術代表團到真正的巴黎訪問也未可知。
可是他那個正在暢通無阻的紅箭頭突然拐了彎。
幾天之後,趙大錘随同全班戰士,慘死在接管的一家銀行金庫裡。
趙大錘不知為什麼選中金庫那一處地方作為當夜安營紮寨之所,命令全班戰士在金庫宿營。
戰士們關閉金庫閘門的時候,并不知道從此再也走不出那個閘門,也不知道在戰場上攻無不克、堅無不摧的他們,最後竟不能将這看似幾斤重的閘門開啟。
他們帶着驚奇和滿足,摩挲着金庫光滑、平展的四壁,在經曆了連續作戰的疲勞和多年沒有正常睡眠的生活後,這一處四壁光滑、晶亮如鏡的大“房子”,于他們是太過惬意的享受,于是他們心滿意足地躺下,躺下就沒再起來。
直到氧氣一點點耗盡,才知道這個一眼到底、無掖無藏的“房子”,充滿不動聲色的殺機。
沒人知道那幾個在淮海戰役中沖鋒陷陣、随解放大軍勝利進入上海的戰士,在沒有硝煙、絕對安全的金庫裡,如何在光滑的四壁上絕望地抓撓,也無人聽到他們求救的呼聲。
那呼聲該是帶着何等華美的恐怖,被銅牆鐵壁成倍地反射回他們的耳鼓? 有人說他們是在缺氧情況下漸漸昏迷,并沒有顯出特别的痛苦;又有人說他們的軍裝在窒息中被自己撕扯為條絮,各個膚色黑紫,慘不忍睹…… 不知責任在誰,反正在放下金庫閘門之前,沒有人對金庫進行最後的清場,也沒有人對當日進出金庫的人員進行必須的清點。
占領了資産階級金融陣地的戰士們,沒有看到貼在牆上的有關警告,即便看到,也未必懂得那警告意味着何等的危險。
而懂得這些警告的銀行舊人,都被趕出了錢兩重地。
這個風光無限的城市,對它的新主人掀起了蒙在身上的一角苫布,稍稍顯露了内中深不可測的景物。
也沒有人告訴這些新主人,需要學習的實在太多。
胡秉宸此時已是肅反委員會的一名處長,當他接到這個定性為反革命案件的報告時,并不知道大别山上用一杆槍杵着他後腰的趙大錘就在其中。
胡秉宸經曆的荒誕不能算少,包括到太行山送情報一節。
可他無論如何想不到,趙大錘一班人馬死得如此荒誕不經,并認定果然是個反革命案件,為此抓了幾個嫌疑人。
胡秉宸絕對不是“左”傾機會主義者,隻能說由于長期處于地下工作的嚴酷環境,對事對人過于戒備。
在不久後的鎮壓反革命運動中,經胡秉宸逮捕的嫌疑分子就有二百多人。
不過他對待潘漢年一案的态度又說明了什麼? 當胡秉宸從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的工作報告中得知,“潘漢年、胡風兩代表,因為已經發現他們有進行反革命活動的證據,常務委員會在第九次會議上和第十六次會議上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張鼎丞檢察長的請求,依照憲法第三十七條的規定,已先後批準将他們逮捕審判”,作為同樣長期從事黨的地下工作,對潘漢年不是全無了解的胡秉宸,卻對這一決定既無疑惑也無不安,對在共産黨秘密工作中屢建奇功的這位首腦人物也無同情。
所謂奇功,就是在棘手、複雜、危難、緊急程度幾為絕頂情況下力挽